金属杨氏模量的测定

大物仿真实验报告

金属杨氏模量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光杠杆测量长度微小变化量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二、 实验原理

人们在研究材料的弹性性质时,希望有这样一些物理量,它们与试样的尺寸、形状和外加的力无关。于是提出了应力F/S(即力与力所作用的面积之比)和应变ΔL/L(即长度或尺寸的变化与原来的长度或尺寸之比)之比的概念。在胡克定律成立的范围内,应力和应变之比是一个常数,即

(1)

E被称为材料的杨氏模量,它是表征材料性质的一个物理量,仅与材料的结构、化学成分及其加工制造方法有关。某种材料发生一定应变所需要的力大,该材料的杨氏模量也就大。杨氏模量的大小标志了材料的刚性。

通过式(1),在样品截面积S上的作用应力为F,测量引起的相对伸长量ΔL/L,即可计算出材料的杨氏模量E。因一般伸长量ΔL很小,故常采用光学放大法,将其放大,如用光杠杆测量ΔL。光杠杆是一个带有可旋转的平面镜的支架,平面镜的镜面与三个足尖决定的平面垂直,其后足即杠杆的支脚与被测物接触,见图1。当杠杆支脚随被测物上升或下降微小距离ΔL时,镜面法线转过一个θ角,而入射到望远镜的光线转过2θ角,如图2所示。当θ很小时,

(2)

式中l为支脚尖到刀口的垂直距离(也叫光杠杆的臂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故当镜面转动θ角时,反射光线转动2θ角,由图可知

(3)

式中D为镜面到标尺的距离,b为从望远镜中观察到的标尺移动的距离。 从(2)和(3)两式得到

(4)

由此得

(5)

合并(1)和(4)两式得

Y=(6)

式中2D/l叫做光杠杆的放大倍数。只要测量出L、D、l和d(

一系列的F与b之后,就可以由式(6)确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E。

)及

三、 实验仪器

杨氏模量仪、光杠杆和标尺望远镜、砝码、钢直尺、钢卷尺、螺旋测微计、游标卡尺、白炽灯

四、 实验过程与步骤

1. 调节仪器

(1) 调节放置光杠杆的平台F与望远镜的相对位置,使光杠杆镜面法线与望远镜轴线大体重合。

(2) 调节支架底脚螺丝,确保平台水平,调平台的上下位置,使管制器顶部与平台的上表面共面。

(3) 光杠杆的调节,光杠杆和镜尺组是测量金属丝伸长量ΔL的关键部件。光杠杆的镜面(1)和刀口(3)应平行。使用时刀口放在平台的槽内,支脚放在管制器的槽内,刀口和支脚尖应共面。

(4) 镜尺组的调节,调节望远镜、直尺和光杠杆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望远镜和反射镜处于同等高度,调节望远镜目镜视度圈(4),使目镜内分划板刻线(叉丝)清晰,用手轮(5)调焦,使标尺像清晰(图2)。

2. 测量

(1) 砝码托的质量为m0,记录望远镜中标尺的读数r0作为钢丝的起始长度。 (2) 在砝码托上逐次加500g砝码(可加到3500g),观察每增加500g时望远

镜中标尺上的读数ri,然后再将砝码逐次减去,记下对应的读数r’i,取两组对应数据的平均值

(3) 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和平面镜与标尺之间的距离D,以及光杠杆的

臂长

五、 实验数据记录

l= 40.5mm ;D=52.6mm ;L=100.7mm ;d=0.292mm

六、 数据处理与结论

将所得数据代入Y=得:Y=410.4N/mm2

EN=/=4.5%; Ed==0.1%; EL=0.4/100.7=0.4%; ED=0.4/52.6=0.7; EY= EL+ED+2Ed+EN=5.8% 故测量结果表示为: (410.4+23.8)N/mm2

EY=5.8%

误差分析:测量数据较多,读数误差大。 七、 思考题

1.利用光杠杆把测微小长度ΔL变成侧b,光杠杆的放大率为2D/L,根据此式能否以增加D减小L来提高放大率,这样做有无好处?有无限度?应怎样考虑这个问题?

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增加放大倍数,但是这个仪器的要求

是D>>R(D远远大于R),所以不能无限度增大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金属杨氏模量的测定

化工学院

大物仿真实验报告

金属杨氏模量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光杠杆测量长度微小变化量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二、 实验原理

人们在研究材料的弹性性质时,希望有这样一些物理量,它们与试样的尺寸、形状和外加的力无关。于是提出了应力F/S(即力与力所作用的面积之比)和应变ΔL/L(即长度或尺寸的变化与原来的长度或尺寸之比)之比的概念。在胡克定律成立的范围内,应力和应变之比是一个常数,即

(1)

E被称为材料的杨氏模量,它是表征材料性质的一个物理量,仅与材料的结构、化学成分及其加工制造方法有关。某种材料发生一定应变所需要的力大,该材料的杨氏模量也就大。杨氏模量的大小标志了材料的刚性。

通过式(1),在样品截面积S上的作用应力为F,测量引起的相对伸长量ΔL/L,即可计算出材料的杨氏模量E。因一般伸长量ΔL很小,故常采用光学放大法,将其放大,如用光杠杆测量ΔL。光杠杆是一个带有可旋转的平面镜的支架,平面镜的镜面与三个足尖决定的平面垂直,其后足即杠杆的支脚与被测物接触,见图1。当杠杆支脚随被测物上升或下降微小距离ΔL时,镜面法线转过一个θ角,而入射到望远镜的光线转过2θ角,如图2所示。当θ很小时,

(2)

式中l为支脚尖到刀口的垂直距离(也叫光杠杆的臂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故当镜面转动θ角时,反射光线转动2θ角,由图可知

(3)

式中D为镜面到标尺的距离,b为从望远镜中观察到的标尺移动的距离。 从(2)和(3)两式得到

(4)

由此得

(5)

合并(1)和(4)两式得

Y=(6)

式中2D/l叫做光杠杆的放大倍数。只要测量出L、D、l和d(

一系列的F与b之后,就可以由式(6)确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E。

)及

三、 实验仪器

杨氏模量仪、光杠杆和标尺望远镜、砝码、钢直尺、钢卷尺、螺旋测微计、游标卡尺、白炽灯

四、 实验过程与步骤

1. 调节仪器

(1) 调节放置光杠杆的平台F与望远镜的相对位置,使光杠杆镜面法线与望远镜轴线大体重合。

(2) 调节支架底脚螺丝,确保平台水平,调平台的上下位置,使管制器顶部与平台的上表面共面。

(3) 光杠杆的调节,光杠杆和镜尺组是测量金属丝伸长量ΔL的关键部件。光杠杆的镜面(1)和刀口(3)应平行。使用时刀口放在平台的槽内,支脚放在管制器的槽内,刀口和支脚尖应共面。

(4) 镜尺组的调节,调节望远镜、直尺和光杠杆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望远镜和反射镜处于同等高度,调节望远镜目镜视度圈(4),使目镜内分划板刻线(叉丝)清晰,用手轮(5)调焦,使标尺像清晰(图2)。

2. 测量

(1) 砝码托的质量为m0,记录望远镜中标尺的读数r0作为钢丝的起始长度。 (2) 在砝码托上逐次加500g砝码(可加到3500g),观察每增加500g时望远

镜中标尺上的读数ri,然后再将砝码逐次减去,记下对应的读数r’i,取两组对应数据的平均值

(3) 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和平面镜与标尺之间的距离D,以及光杠杆的

臂长

五、 实验数据记录

l= 40.5mm ;D=52.6mm ;L=100.7mm ;d=0.292mm

六、 数据处理与结论

将所得数据代入Y=得:Y=410.4N/mm2

EN=/=4.5%; Ed==0.1%; EL=0.4/100.7=0.4%; ED=0.4/52.6=0.7; EY= EL+ED+2Ed+EN=5.8% 故测量结果表示为: (410.4+23.8)N/mm2

EY=5.8%

误差分析:测量数据较多,读数误差大。 七、 思考题

1.利用光杠杆把测微小长度ΔL变成侧b,光杠杆的放大率为2D/L,根据此式能否以增加D减小L来提高放大率,这样做有无好处?有无限度?应怎样考虑这个问题?

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增加放大倍数,但是这个仪器的要求

是D>>R(D远远大于R),所以不能无限度增大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金属杨氏模量的测定

化工学院


相关内容

  • 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测定实验的改进
  • 物 理 实 验第27卷 第9期 PHYSICSEXPERIMENTATION2007年9月 Vol.27 No.9 Sep.,2007 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测定实验的改进 徐庆君1,刘 伟1,贾国治2 (1.枣庄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山东枣庄277160;2.300384) 摘 要:对金属丝杨氏模量测定 ...

  • 动态法测量金属杨氏模量
  • --动态法测杨氏模量班级: 姓名: 姓名: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 动态法测杨氏模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动态悬挂法测定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物理实验仪器的能力. 3.进一步了解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悬挂法是将试样(圆棒或矩形棒)用两根悬线悬挂起来并激发它作 ...

  • 伸长法杨氏模量测定仪使用说明
  • TEACHER'S GUIDEBOOK 仪器使用说明 FD-YC-I CCD伸长法杨氏模量测定仪 中国.上海复旦天欣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Shanghai Fudan Tianxin Scientific_Education Instruments Co.,Ltd. FD-YC-I型CCD伸长法杨氏模量 ...

  • 物理实验论文(杨氏模量)
  • 物理实验论文(杨氏模量)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0502尹杰 [1**********]31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在一定限度内会发生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内将产生恢复内应力.杨氏弹性模量(简称杨氏模量)是反映材料形变与内应力关系的物理量,是选择机械构件材料的依据,是工程技术上常用的参数.本实验用光杠 ...

  • 动态杨氏模量12-3-15
  • 实验名称:动态测量杨氏模量 实验目的:1. 学习用动态法测定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 2.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物理实验仪器的能力. 3. 进一步了解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1. 杆的弯曲振动基本方程:对一长杆作微小横振动时可建立如下方程: (1) 式中E 为杨氏模量.I 为转动惯量,ρ为 ...

  • 实验10杨氏模量的测定
  • 实验1 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 杨氏弹性模量(以下简称杨氏模量)是表征固体材料性质的重要的力学参量,它反映材料弹性形变的难易程度,在机械设计及材料性能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测量方法有静态拉伸法.悬臂梁法.简支梁法.共振法.脉冲波传输法,后两种方法测量精度较高:本实验采用静态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

  •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显微镜直读法)-试验报告(含数据)
  •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 实验4.2.1 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是工程技术上常用的参数,是工程技术人员选择材料的重要依据之一.条形物体(如钢丝)沿纵向的弹性模量叫杨氏模量.测量材料杨氏模量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有伸长法和弯曲法.伸长法一般采用拉伸法,其采用 ...

  • 16014317927实验6拉伸法测定金属的杨氏模量数据
  • 拉伸法测定金属的杨氏模量实验指导书 F ∆L 根据胡克定律,在钢丝的弹性限度内,=Y , S L 其中S 是钢丝的截面积.只要测出在一定的受力下,钢丝的伸长量∆L 就能求出钢丝的杨氏模量了. 光杠杆放大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 本实验用光杠杆法放大微小量,放大方法如下图所示: 图1 光杠杆放大原理图 从 ...

  •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实验报告示范
  • 实验名称: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一.实验目的 学习用拉伸法测定钢丝的杨氏模量:掌握光杠杆法测量微小变化量的原理:学习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二.实验原理 长为l,截面积为S的金属丝,在外力F的作用下伸长了l,称Y丝直径为d,即截面积Sd2/4,则Y F/S 为杨氏模量(如图1).设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