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品味文章准确、凝练、变化多姿的语言。

3、感悟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发扬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

第十七课时:

一、导入新课: 《白杨礼赞》是一篇借景抒情,具有浓郁象征色彩的散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礼赞”的含义是崇敬而赞美。题目的意思是以高度的敬意赞美白杨树。

2、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乌镇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3、学习生字: 大毡( zhān ) 主宰( zǎi ) 坦荡如砥( dǐ ) 潜( qián )滋( zī )暗( àn )长 ......

诸( zhū ) 如 倦( juàn )怠( dài ) 婆娑( suō ) 恹( yān ) 恹( yān )欲睡 ......

丫( yā ) 枝 虬( qiú )枝 秀颀( qí ) 地壳( qiào ) 晕( yùn )圈 .....

4、理解生词。 5、听课文录音,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2至4)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5、6)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第四部分:(7、8)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9)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四、教师小结: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十八课时:

一、复习导入: 象征是把事物形象化和人格化,这与拟人和比喻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首先要认清象征是一种表现方法,即写作方法,就是篇章而言的,不是一般所说的象征义;而拟人与比喻则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二、通读全篇,整体把握:

1、怎样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明确:借歌颂白杨树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歌颂力挽狂澜、拯救民族于存亡关头的祖国的优秀儿女。

2.提问:全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明确: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三、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不平凡”,点明礼赞的原因。“实在”突出地强调了“不平凡”。开篇语言峻拔有力,点明白杨树的“不平凡”,这是礼赞的原因,也是结构文章的线索。

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指名读课文第2、3、4段。)

1、课文这一部分描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写白杨树前先写高原,目的有两个。其一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其二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象征意义作铺垫。(这里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2、白杨树既是“极普通的”,为什么又说它“是不平凡的”?

明确:“极普通”三个字突出了白杨树的平凡,而“不平凡”为下文歌颂北方军民预作伏笔。

五、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指明读课文5、6两段。)

1、作者是如何抓住白杨树的特征来描写白杨树的?

明确:作者用工笔细描的方法,从干、枝、叶三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突出其正直、向上、团结的特点。其中“力争上游”是白杨树外貌形态上的基本特征,用人格化的语言,写出了白杨树的精神美、内在美。

2、在这一部分中找一找体现白杨树外形、色彩,风格的词,并把它们标记下来。想一想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哪个。它的含义又是什么?

1

明确:外形:“笔直”的干;“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的枝;“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叶;色彩:“银色”“淡青色”;风格:“倔强”,“直”“不折不挠”“力争上游”。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它表现了白杨树不仅外形美,内在的精神更美。为下文写由树及人作铺垫。

六、学习课文第四部分:(指名读课文。)

1、这一部分,作者是如何进一步赞美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直接点明其象征意义的?

明确:这段文字作者用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句式,层层深入地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气势充沛,酣畅淋漓。

2、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明确: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七、教师小结: 散文的开头从赞美白杨树不平凡起笔,没有说理由,因为这是这篇课文的主线。写高原景色,一波三折,先是有壮美的感觉,同时又产生倦怠、单调,这一扬一抑之后才让白杨树出场。从白杨树生长环境、广袤的大自然又收缩到特定环境的一点,这是由面到点。从远视哨兵似的白杨树,到近视干、枝、叶、皮的细致描写,这叫由远及近的描写。

八、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第十九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五部分:

1、“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谐调和完整。

2、“那也是直挺秀颀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形褒实贬,意思是楠木虽也有高高挺立的风姿,却自居高贵,缺乏内在的美,一语双关,实指人“贱视民众”(国民党反动派)的人。

3、把白杨树和楠木进行对比用意如何?

明确:这对比:①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愤慨、鄙弃之情;②深化了散文的主题;③以高昂的赞美白杨树,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二、品味语言:

1、“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使用“涌”字,说明感想之多,瞬间形成,有时也许还未经仔细考虑,就不由自主地喷涌而出。

2、“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一个“泛”字,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力。

3、“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运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进一步对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给以高度评价。以“好女子”和“伟丈夫”对比,突出白杨树的独特风格与个性,很自然地由赞美树过渡到赞美人。

三、教师小结: 《白杨礼赞》这篇散文思想博大精深,结构严谨完美,艺术魁力非同小可。真是一篇难得的好范本。

四、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课堂检测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主宰( ) 倦怠( ) 地壳( ) 恹恹( )晕圈( ) 婆 suō( ) qiú( )枝 秀qí( ) .....

2.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3)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4)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3.文学常识填空。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 , 原名 ,字 ,现代作家。本文体裁是 ,选自 。“礼赞”含有 之意。

4.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2)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

5.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2)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 )

(1)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2)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得到的。 (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2

《白杨礼赞》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品味文章准确、凝练、变化多姿的语言。

3、感悟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发扬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

第十七课时:

一、导入新课: 《白杨礼赞》是一篇借景抒情,具有浓郁象征色彩的散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礼赞”的含义是崇敬而赞美。题目的意思是以高度的敬意赞美白杨树。

2、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乌镇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3、学习生字: 大毡( zhān ) 主宰( zǎi ) 坦荡如砥( dǐ ) 潜( qián )滋( zī )暗( àn )长 ......

诸( zhū ) 如 倦( juàn )怠( dài ) 婆娑( suō ) 恹( yān ) 恹( yān )欲睡 ......

丫( yā ) 枝 虬( qiú )枝 秀颀( qí ) 地壳( qiào ) 晕( yùn )圈 .....

4、理解生词。 5、听课文录音,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2至4)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5、6)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第四部分:(7、8)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9)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四、教师小结: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十八课时:

一、复习导入: 象征是把事物形象化和人格化,这与拟人和比喻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首先要认清象征是一种表现方法,即写作方法,就是篇章而言的,不是一般所说的象征义;而拟人与比喻则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二、通读全篇,整体把握:

1、怎样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明确:借歌颂白杨树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歌颂力挽狂澜、拯救民族于存亡关头的祖国的优秀儿女。

2.提问:全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明确: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三、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不平凡”,点明礼赞的原因。“实在”突出地强调了“不平凡”。开篇语言峻拔有力,点明白杨树的“不平凡”,这是礼赞的原因,也是结构文章的线索。

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指名读课文第2、3、4段。)

1、课文这一部分描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写白杨树前先写高原,目的有两个。其一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其二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象征意义作铺垫。(这里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2、白杨树既是“极普通的”,为什么又说它“是不平凡的”?

明确:“极普通”三个字突出了白杨树的平凡,而“不平凡”为下文歌颂北方军民预作伏笔。

五、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指明读课文5、6两段。)

1、作者是如何抓住白杨树的特征来描写白杨树的?

明确:作者用工笔细描的方法,从干、枝、叶三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突出其正直、向上、团结的特点。其中“力争上游”是白杨树外貌形态上的基本特征,用人格化的语言,写出了白杨树的精神美、内在美。

2、在这一部分中找一找体现白杨树外形、色彩,风格的词,并把它们标记下来。想一想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哪个。它的含义又是什么?

1

明确:外形:“笔直”的干;“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的枝;“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叶;色彩:“银色”“淡青色”;风格:“倔强”,“直”“不折不挠”“力争上游”。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它表现了白杨树不仅外形美,内在的精神更美。为下文写由树及人作铺垫。

六、学习课文第四部分:(指名读课文。)

1、这一部分,作者是如何进一步赞美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直接点明其象征意义的?

明确:这段文字作者用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句式,层层深入地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气势充沛,酣畅淋漓。

2、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明确: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七、教师小结: 散文的开头从赞美白杨树不平凡起笔,没有说理由,因为这是这篇课文的主线。写高原景色,一波三折,先是有壮美的感觉,同时又产生倦怠、单调,这一扬一抑之后才让白杨树出场。从白杨树生长环境、广袤的大自然又收缩到特定环境的一点,这是由面到点。从远视哨兵似的白杨树,到近视干、枝、叶、皮的细致描写,这叫由远及近的描写。

八、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第十九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五部分:

1、“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谐调和完整。

2、“那也是直挺秀颀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形褒实贬,意思是楠木虽也有高高挺立的风姿,却自居高贵,缺乏内在的美,一语双关,实指人“贱视民众”(国民党反动派)的人。

3、把白杨树和楠木进行对比用意如何?

明确:这对比:①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愤慨、鄙弃之情;②深化了散文的主题;③以高昂的赞美白杨树,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二、品味语言:

1、“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使用“涌”字,说明感想之多,瞬间形成,有时也许还未经仔细考虑,就不由自主地喷涌而出。

2、“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一个“泛”字,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力。

3、“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运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进一步对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给以高度评价。以“好女子”和“伟丈夫”对比,突出白杨树的独特风格与个性,很自然地由赞美树过渡到赞美人。

三、教师小结: 《白杨礼赞》这篇散文思想博大精深,结构严谨完美,艺术魁力非同小可。真是一篇难得的好范本。

四、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课堂检测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主宰( ) 倦怠( ) 地壳( ) 恹恹( )晕圈( ) 婆 suō( ) qiú( )枝 秀qí( ) .....

2.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3)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4)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3.文学常识填空。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 , 原名 ,字 ,现代作家。本文体裁是 ,选自 。“礼赞”含有 之意。

4.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2)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

5.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2)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 )

(1)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2)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得到的。 (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2


相关内容

  •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白杨礼赞
  • 第三单元 第五课 课题: 主备人:李君红 审核人: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准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的基础上说出白杨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重点)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悟中华民族朴质坚强的性格. (难点)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 二.教学流 ...

  •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固镇三中集体备课专用稿纸 主备人:王敏捷 2013.2.17 时间 课题 地点 初二办公室 2. 白杨礼赞> 课时 < 第 2 (总第 课时 课时) 召集人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孟凡强 知识与能力:1.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理解象征的艺术手法. 教学 目标 2.梳理线索,分析结构:掌握排比和 ...

  • 白杨礼赞(第二课时)初二
  • 二.白杨礼赞(第二课时) 主备人:寇恒香 授课人:王志明 授课班级及时间:初二(7.8)2010.3.1 茅盾 教学目标: 1. 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并能熟读成诵. 2. 体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 掌握排比.反问连用句及该种句式的作用与仿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熟悉课文,了解写作背景 ...

  •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指导:[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指导: <白杨礼赞>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白杨礼赞>明写树,实际是写人,由树及人,热情歌颂了抗日军民团结 战斗. 力争上游. 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在教学时, 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突破难点和重点, ...

  • 白杨礼赞教学案1.2
  •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二)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三)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及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播放西北高原上白杨树的资料片,让学生对白杨树 ...

  •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
  • 一.教学目标 1.在学过比喻的基础上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体会排比.反问的修辞效果,初步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为捍卫党.捍卫社会主义与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同时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 ...

  • [白杨礼赞]导学案
  • 课题:<白杨礼赞> [知识链接]: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也就是所谓的托意于物(采用方法:联想与暗示).象征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 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1)象征是一种写作方法,是 ...

  • 1白杨礼赞_课文分析
  •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是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写于1941年,是茅盾先生"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即赴新疆,离新疆赴延安,又离延安赴重庆)以后在重庆写的".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歌颂了朴质.坚 ...

  • 白 杨 礼 赞导学案(教师版)
  • 白 杨 礼 赞(教师版) 学习目标 1. 掌握散文的有关知识, 把握散文的特点, 特别是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 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和象征手法的恰当运用. 3. 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重点:把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体会作者热爱北方抗日军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