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古类诗词内容与构思的初步感知

“闪闪星1978的个人图书馆” 整理&收藏,http://www.360doc.com/userhome/2206147

余秋雨有言:中国传统文学里,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此言意为,中国古诗词中,怀古诗的题材范围是很大的,作品也是很多的。鉴赏此类诗词,不能不了解其思想内容、艺术构思的普遍特点。

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魏晋时期的左思有《咏史》八首。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都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登临诗,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发感慨而抒写情怀抱负的诗歌。(苏、辛都是此类诗词高手,如《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

咏史与登临的怀古,往往又是结合于一体的,这类诗词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表现为苍劲悲凉。

诗人们在此类作品中,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不止。

一、怀古类诗词内容

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诗人创作怀古咏史的诗篇,往往不是为发古人之幽思,他们常常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评论社会时政。借古讽今是常见的表现手法。如金陵这座古城,东吴、西晋、宋、齐、梁、陈六朝均建都于此,这些朝代,国祚极短,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如刘禹锡的《金陵怀古》:

潮满冶诚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再如他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这类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借古事、故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感慨身世,关照自我

如温庭筠的《过陈琳墓》: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这首咏怀古迹的诗,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

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擅长章表书记,曾事袁绍,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后归曹操,曹不记前嫌,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的不同时代、不同际遇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因“霸才无主”引起的生不逢时之感,咏史怀古,寄托遥深。

再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又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论人说事,客观评价

另有一类咏史诗,诗人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只用史实或就史实作出假设,表明自己的态度倾向。如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是咏叹项羽兵败,自刎乌江的诗,开头两句,就事论事,批判项羽的不能“包羞忍耻”;三四句就史实作出另样假设,表达了惋惜之意,从而表明了“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屡败不馁的道理,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同样的题材,王安石也写了一首《题乌江亭》,却说“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他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可见,对于同一题材,诗人们有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反映,就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不但体现诗人不同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二、怀古类诗词构思

1、怀古诗的构思是不尽相同的。

常见的是先即事即景,由此引发议论或抒发感慨。(如杜甫《蜀相》)也有诗中史实的叙写不多,却以议论为主的。(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是作者瞻仰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激昂的笔触颂扬诸葛孔明的胸才大略,叹惋他的壮志未酬。诗中除“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

2、还有一种则全诗只叙史实(当然不是历史书中的“史实”),不着一字评论,甚至对自家身世也不发一语。

这种构思,重在塑造形象,以形象感人。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清人李子德评这首诗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人间”、“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悲剧形象,却在读者心上留下难以磨灭的的深刻印象。

再如李商隐的《汉宫词》: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这是一首富有社会意义的咏史诗,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飘渺地将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编织在一起,首两句是神仙传说,入木三分地揭露汉武帝迷恋神仙的痴心妄想;三四句是历史故事,刻画汉武帝一心求仙而无心求贤的思想行径。诗人不加评议,完全用形象说话。

3、另有一种景中寓有史实,以景衬情的构思。

如杜牧的《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青。

如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金谷园是西晋巨富石崇的别墅,其华丽极一时之盛,唐时已成废园,成了供人凭吊的古迹。

诗歌首两句写昔日繁华今成荒芜,深含“事如春梦了无痕”(东坡语)之叹。三四句写暮日啼鸟、东风落花,从而联想到石崇宠妓绿珠效死石崇跳楼自尽的史实,对绿珠如同落花般不能自主的命运深表同情和惋惜。

全诗句句写景,景中寓情,四句蝉联而下,浑然一体。

刘禹锡的《金陵五题》都采用这种构思方式。

4、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怀古咏史诗取材常是一人、一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取材于与京口(现在的镇江市)有关的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故事,其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与京口无关,属于诗中用典。

元曲中一些以“怀古”为题的小令,又常常组合几个典故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

如张可久的《卖花声·怀古》: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闪闪星1978的个人图书馆” 整理&收藏,http://www.360doc.com/userhome/2206147

余秋雨有言:中国传统文学里,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此言意为,中国古诗词中,怀古诗的题材范围是很大的,作品也是很多的。鉴赏此类诗词,不能不了解其思想内容、艺术构思的普遍特点。

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魏晋时期的左思有《咏史》八首。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都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登临诗,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发感慨而抒写情怀抱负的诗歌。(苏、辛都是此类诗词高手,如《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

咏史与登临的怀古,往往又是结合于一体的,这类诗词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表现为苍劲悲凉。

诗人们在此类作品中,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不止。

一、怀古类诗词内容

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诗人创作怀古咏史的诗篇,往往不是为发古人之幽思,他们常常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评论社会时政。借古讽今是常见的表现手法。如金陵这座古城,东吴、西晋、宋、齐、梁、陈六朝均建都于此,这些朝代,国祚极短,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如刘禹锡的《金陵怀古》:

潮满冶诚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再如他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这类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借古事、故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感慨身世,关照自我

如温庭筠的《过陈琳墓》: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这首咏怀古迹的诗,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

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擅长章表书记,曾事袁绍,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后归曹操,曹不记前嫌,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的不同时代、不同际遇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因“霸才无主”引起的生不逢时之感,咏史怀古,寄托遥深。

再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又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论人说事,客观评价

另有一类咏史诗,诗人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只用史实或就史实作出假设,表明自己的态度倾向。如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是咏叹项羽兵败,自刎乌江的诗,开头两句,就事论事,批判项羽的不能“包羞忍耻”;三四句就史实作出另样假设,表达了惋惜之意,从而表明了“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屡败不馁的道理,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同样的题材,王安石也写了一首《题乌江亭》,却说“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他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可见,对于同一题材,诗人们有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反映,就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不但体现诗人不同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二、怀古类诗词构思

1、怀古诗的构思是不尽相同的。

常见的是先即事即景,由此引发议论或抒发感慨。(如杜甫《蜀相》)也有诗中史实的叙写不多,却以议论为主的。(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是作者瞻仰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激昂的笔触颂扬诸葛孔明的胸才大略,叹惋他的壮志未酬。诗中除“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

2、还有一种则全诗只叙史实(当然不是历史书中的“史实”),不着一字评论,甚至对自家身世也不发一语。

这种构思,重在塑造形象,以形象感人。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清人李子德评这首诗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人间”、“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悲剧形象,却在读者心上留下难以磨灭的的深刻印象。

再如李商隐的《汉宫词》: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这是一首富有社会意义的咏史诗,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飘渺地将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编织在一起,首两句是神仙传说,入木三分地揭露汉武帝迷恋神仙的痴心妄想;三四句是历史故事,刻画汉武帝一心求仙而无心求贤的思想行径。诗人不加评议,完全用形象说话。

3、另有一种景中寓有史实,以景衬情的构思。

如杜牧的《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青。

如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金谷园是西晋巨富石崇的别墅,其华丽极一时之盛,唐时已成废园,成了供人凭吊的古迹。

诗歌首两句写昔日繁华今成荒芜,深含“事如春梦了无痕”(东坡语)之叹。三四句写暮日啼鸟、东风落花,从而联想到石崇宠妓绿珠效死石崇跳楼自尽的史实,对绿珠如同落花般不能自主的命运深表同情和惋惜。

全诗句句写景,景中寓情,四句蝉联而下,浑然一体。

刘禹锡的《金陵五题》都采用这种构思方式。

4、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怀古咏史诗取材常是一人、一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取材于与京口(现在的镇江市)有关的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故事,其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与京口无关,属于诗中用典。

元曲中一些以“怀古”为题的小令,又常常组合几个典故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

如张可久的《卖花声·怀古》: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相关内容

  •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程 美 香 2012.9 第一单元蒙书诵读教案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 ...

  • 雨霖铃说课稿
  •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雨霖铃> 教师考试直播课堂 每周一晚19:30 [湖北教师招聘网校提分课程!] 2014年湖北省农 村义务教师招聘笔试辅导课程 一. 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本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八课<词七首>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 教学重点 ...

  • [宋词两首]说课稿
  • <宋词两首>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宋词两首>是高中二年级三册第六单元中的必读课文,包括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本单元是词曲诵读单元,在职高语文的教学序列中,纵向是承接第一册的古诗诵读,横向都突出 ...

  • 桂枝香桂枝香
  • <桂枝香·金陵怀古> 课 前 预 习 学 案 [预习目标] 1.了解王安石的作品的特色. 2.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运用的艺术手法. [预习重点]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预习难点]理解课文运用的艺术手法. [预习内容] 一.填写以前学过王安石的诗词名句. 1. 只缘 ...

  • 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
  • 备 课 笔 记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坡坝小学 年 级:六 年 级 科 目:经典诵读 教师:沈东轩 2016年9月1日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 ...

  • 念奴娇赤壁怀古6月教案
  •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 刘爽 (2015.6)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3.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 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意境. 教学难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

  •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一.说教材 <沁园春·长沙>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一单元,这首词作为高一新生高中语文学习的开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高一的学生正值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沁园春·长沙>的主题是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襟和蔑视统 ...

  • 九年级语文上课后古诗词练习
  • 九年级语文上古诗词小练习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梳理,每空1分.共50分. ( 诗歌中人物) )--意境 语言( 形象生动. .精练简洁洗练. 明快. .绚 丽工丽..悲慨沉郁 ) . . . .设问.反问) 语言 心理 ) 白描 动静 )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景诗(山 水田园诗)( . . 哀 ...

  • 小学四年级国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国学启蒙>教案 国学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又来临了,国学教学也面临着挑战,为了使学生喜欢上国学,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 定国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的选择. 在"经典驿站"里,感悟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