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医学复习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统计上小概率事件通常是指 B

A 一次实验或观察中该事件一定不发生的事件

B 一次实验或观察中该事件发生的可以性很小

C 一次实验或观察中该事件一定发生的事件

D 一次实验或观察中该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E 一次实验或观察中该事件发生的可以性很大

2在统计学上的参数是指 B

A 总体均数

B 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

C 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

D 描述人群特征的指标

E 描述变量特征的指标

3能通过校正的方法将其消除的误差是 D

A 随机测量误差

B 抽样误差

C 系统误差

D 观察误差

E 以上均不对

4抽样研究的目的是 A

A 用样本的信息推断总体的特征

B 研究样本的特征

C 研究总体的均数

D 用总体的信息推断样本的特征

E 以上均不对

5 统计分析包括 E

A 统计描述

B 参数估计

C 假设检验

D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E 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6研究一组数据的分布规律时,画频数表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 D

A 确定组距

B 确定组数

C 列表划计

D 找出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出极差

E 以上都不是

7、均数与标准差中A

A、 均数会是负数,标准差不会

B、 标准差会是负数,均数不会

C、 两者都不会

D、 两者都会

8、原始数据减去一常数后原始数据的。B

A、 均数不变,标准差变

B、 均数变,标准差不变

C、 两者都变

D、 两者都不变

9、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C

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C、 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 对称分布

10、表示一群性质相同的变量值的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是 B

A、 全距

B、 平均数

C、 标准差

D、 标准误

E、 方差

11、t≥t0.05(γ)统计学上可认为 。

A、两总体均数不同

B、两总体均数相同

C、两样本均数不周

D、两样本均数相同

12、同样性质的两项研究工作,都作两样本均数的显著性检验P值越小,则。

A、 两样本均数不同

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 越有理由说两总体均数不同

D、 理由说两样本均数不同

13、

A、 已知A药肯定优于B药

B、 当不能明确是A药好还是B药好

C、 已知A药一定不会比B药差

D、 已知A药与B药差不多

14、两组数据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要求数据分布近似正态并且

A、 要求两组数据均数相近,方差相近

B、 要求两组数据方差相近

C、 均数与方差相差多少都无所谓

D、 要求两组数据均数相近

15、配对t检验与成组t检验的区别在于。

A、 它更不容易获得“差别有显著性”的结论

B、 它的计算方法更复杂

C、 它的统计检验灵敏度更低

D、 两者的实验设计是不同的

16、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

A、 麻疹易感儿人数

B、 麻疹患儿人数

C、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 麻疹疫苗接种后阳转人数

E、 某地区所有患过麻疹的儿童人数

17、经调查得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为40/10万,按年龄构成标化后,甲地冠心

病标化死亡率为45/10万;乙地为38/10万,因此可以认为 。

A、 甲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

B、 乙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

C、 甲地冠心病诊断较乙地准确

D、 甲地年轻人患冠心病较乙地多

E、 乙地冠心病诊断较甲地准确

18、两个县的结核死亡率比较时作率的标准化可以 。

A、 消除两组总人数不同的影响

B、 消除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

C、 消除两组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D、 消除两组比较时的抽样误差

19、两地某病发病率比较时 。

A、 要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

B、 要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

C、 不必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

D、 要同时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

20、在使用相对数时,容易犯的错误是 。

A、 把构成比作率看待

B、 把构成比作相对比看待

C、 把率作构成比看待

D、 把率作相对比看待

E、 把相对数作构成比看待

21、 四个阳性百分率作比较,有一个理论数小于5,大于1。其它均大于5。

A、 能用校正X2检验

B、 不能作X2检验

C、 作X2检验不必校正

D、 必须先作合理的合并

22、 格表X2检验中X2

A、 个样本率不同

B、 个样本率相同

C、 总体率相同

D、 总体率不同

23、 以下哪种资料属于计量资料( )

A、 用仪器或设备测量出的资料

B、 用清点数目数出的资料

C、 按事物或现象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

D、 按事物或现象等级观察单位数

E、 测量各观察单位的某个量的大小

24、统计表的绘制基本要求中,以下哪点有错误(

A、 标题应简明扼要

B、 标目应主,谓,层次分明

C、 线条不宜太多,纵线一般可免

D、 表内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

E、 不留空格,有“0”或有缺项用“”表示.

25、比较新生儿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

A、 全距

B、 标准差

C、 标准误

D、 方差

E、 变异系数

26、配对t检验比完全随机设计t检验有( )

A、 统计效率提高

B、 统计效率下降

C、 减少实验误差

D、 增加实验误差

E、 以上都不对 ) )

27、四格表x2检校正公式的应用条件为( )

A、 实际数均≥5

B、 理论数均大于5

C、 实际数≥5和n≥40(n为总例数)

D、 理论数≥5和n>40

E、 以上都有不对

28、某地1900~1940年伤寒、副伤寒(以下简称甲病)与呼吸系统结核病(以下简

称乙病)死亡专率(1/10万)如下所示:

年份 1900 1905 1910 1915 1920 1925 1930 1935 1940 甲病 31.3 22.4 18.0 9.2 5.0 3.8 1.6 0.8 0.3 乙病 174.5 157.1 142.0 127.2 97.7 71.3 59.2 46.0 37.5 该资料叫:

A、间断性资料 B、连续性资料 C、半定量资料 D、等级分组资料

29、沿上题的资料,为了反应这两种疾病的死亡专率随时推移的变化趋势,应选用:

A、普通线图 B、直方图 C、条图 D、半对数线图

30、计算中位数时要求:

A、组距相等 B、组距不等、相等均可 C、数据正态分布

D、数据对数正态分布

31、下面资料,要回答哪种药物效果好,用什么公式

有效

无效 A药 0 20 B药 8 200

A、一般四格表卡方公式 B、校正四格表卡方公式

C、要合并 D、精确概率法

32、统计分析结果P<0.05,则

A、统计结果无意义 B、统计结果意义很小

C、接受检验假设 D、拒绝检验假设

33、标准差与均数比较,一定有

A、数值相似 B、符号一致

C、单位相同 D、以上都不对

34、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必然有

A、 SS组内

B、 MS组间

C、 MS总=MS组间+MS组内

D、 SS总=SS组间+SS组内

E、 以上都不对

35、两个样本均数比较时,可考虑用的方法有。

A、 方差分析 B、t检验 C、两者都可 D、两者都不行

36、方差分析中,当P

A、可认为各样本均数不相等

B、 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相等或不全相等

C、 可以认为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D、以上都不对

37、配伍组的方差分析中,ν配伍等于

A、ν总-ν误差 B、ν总-ν处理 C、ν处理-ν误差

D、ν总-ν处理-ν误差 E、ν总-ν处理+ν误差

38、一般情况下,几组数据比较时,若

A、各组均数相差较大时

B、 各组方差相差较大时

C、 各组均数都较大时

D、各组方差较大时

39、标准正态曲线下,下列哪个u值范围所对应横轴上的面积为98%

A -1.64~1.64

B -1.96~1.96

C -2.33~2.33

D -2.58~2.58

E -1.95~+∞

40. 对数正态分布是

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C 对称分布

D 正态分布

E 有可能是以上任何一种分布

41、两个县的结核死亡率比较时作率的标准化可以 。

A、 消除两组总人数不同的影响

B、 消除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

C、 消除两组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D、 消除两组比较时的抽样误差

42、在使用相对数时,容易犯的错误是 。

A、 把构成比作率看待

B、 把构成比作相对比看待

C、 把率作构成比看待

D、 把率作相对比看待

E、 把相对数作构成比看待

43、两地某病发病率比较时 。

A、 要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

B、 要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

C、 不必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

D、 要同时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

44、 分布均数等于方差。

A、正态分布 B、对数正态分布 C、Possion分布

D、二项分布 E、对称分布

45、用计数器测得某放射性物质2小时内发生的脉冲数为400,据此可估计该放射性物质平均每小时脉冲计数的50%可信区为 。

A、400±1.96√400 B、200±1.96√200 C、200±1.96(√400)/2

D、200±1.96√400 E、400±1.96√400

46、时,二项分布B(n,π)近似正态分布。

A、n较大π接近于0 B、n较大且π接近于1

C、n较大且π接近于1或0 D、n较大且π接近于0.5

E、π接近于0.5

47、时,二项分布B(n,π)近似以nπ为参数的Poisson分布。

A、n较大π接近于0 B、n较大且π接近于1

C、n较大且π接近于1或0 D、n较大且π接近于0.5

E、π接近于0.5

48、样本率p与总体率π0比较用近似正态u检验的条件是 。

A、 样本含量n较大,知已数π0接近于0.5

B、 样本含量n较大,知已数π0接近于1

C、 样本含量n较大,样本率p接近于0.5

D、 样本含量n较大,样本率p接近于1

49、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

A 1和0 B 100和25 C 0和1 D 15和20 E 以上都不对

50、二项分布的图型,在什么情况下近似于正态分布

A nP大于5时

B n(1-P)大于5时

C nP和n(1-P)都大于5时

D π远大于0.5时

E π远小于0.5时

51、下列何种情况下Poisson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A 总体均数相当大时

B 总体均数相当小时

C 与总体均数大小无关

D 当n比较大时

E 不可能近似于正态分布

52、P(Z≤2)应等于

A 0.0228 B 0.4772 C -0.9772 D 0.5-0.4772 E 0.5+0.4772

53、如果P(Z≤Z1)=0.5,那么Z1应等于

A 1 B –1 C 0 D 2 E 不能确定

54、χ服从正态分布,如果P(χ≤χ1)=0.5且μ=100,那么χ1应等于

A 200 B 50 C 100 D 0.5 E 以上都不对

55、P(1≤Z≤2)等于

A 0.3413 - 0.4772 B 0.4772 + 0.3413 C 0.4772 - 0.3413 D 0

E 以上都不对

56、如果一个分布稍微有点负偏,其中位数为46,下面那个数最可能是这个分布的均数

A 25 B 45 C 48 D 58 E 200

57、一个二项分布n=15,如果它的P从0.50变到0.05,那么

A 越呈正偏态

B 越呈负偏态

C 变成对称

D 形状不变

E 以上都不对

58、Poisson分布的特征中,以下哪点是错误的

A Poisson分布是二项分布的特例

B 两个Poisson分布样本的和也服从Poisson分布

C Poisson分布中的每个事件的发生是相互独立的

D Poisson分布的均数等于标准差

E Poisson分布在均数很大时会接近于正态分布

59、某种药物治疗脑血管梗塞疾病有效率的90%置信区间为(4.8,11.2),问该药有效率的点估计值是多少?

A 8.5% B 9.0% C 7.5% D 8.0% E 10.0%

60、率的标准误为

A (1) B n(1) C (1)/n D n(1) E (1)/n

61、进行区间估计时,如果其他情况都不变,样本量增加,区间将有怎样的改变?

A 可信度下降 B 可信度上升 C 变宽 D 变窄 E 不变

62、为了解某种手术住院期间的费用,调查了17个该种手术后的病人,平均住院费用为

12400元,标准差为700元,问90%可信区间是: A

B

C

D

E 63、下面关于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关系的论述,哪点是正确的?

A 标准正态分布是对称的,而t分布不是

B 当t值与Z值相等时,其外侧曲线下面积标准正态分布大于t分布

C 随着自由度的增大t分布越接近于标准正态分布

D 标准正态分布是不对称的,而t分布对称

E 以上都不对

64、从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n个样本,这些样本的均数的均数理论上应

A 等于样本均数

B 大于样本均数

C 等于总体均数

D 大于总体均数

E 小于总体均数

65、下列关于u分布和t分布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是单峰分布

B 都是对称分布

C 曲线下的面积都随自由度改变而变化

D 都是对称分布

E 随着自由度的增大t分布逐渐逼近u分布

66、下列关于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者均反应研究对象个体的离散程度

B 两者均反应固定样本量的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

C 两者均反应抽样误差的大小

D 两者的大小均不受所抽样本的样本量大小影响

E 计算参考值时要用标准差,计算可信区间时要用标准误

67、从标准差=20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计算标准误=2,问样本量多大?

A 100 B 40 C 10 D 20 E 50

68、在进行区间估计,当区间估计的准确度确定时 A s越小,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精度越高

B S越小,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精度越高

C CV越小,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精度越高 D s越小,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精度越低

E S越小,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精度越低

69. 多个样本率比较,出现理论数小于5 大于1的格子数超过总格子数的1/5时

A 增大样本量

B 删除理论数太小的行或列

C 可对邻近的行或列进行合理的合并

D A、B、C都可以

E A、B、C都不可以

70. 要对两个率比较时

A 一定可作四格表χ2检验

B 一定可作两样本率比较的u 检验

C 一定可作行×列表χ2检验

D 一定可作Fisher确切概率法

E 以上方法都可以

71. 参数统计方法比非参数统计方法

A 统计效率高

B 统计效率低

C 统计效率相等

D 统计效率谁高谁低不能确定

E 以上都不对

72. 秩和检验要求的条件是

A 计数资料

B 计量资料

C 成正态分布

D 方差齐

E 以上都不对

73. 在应用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时,如果H1成立则

A 正秩和的绝对值一定远大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B 正秩和的绝对值一定远小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C 正负秩和的绝对值相差很大

D 正负秩和的绝对值相等

E 以上都不对

74. 在应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时,结果进行查表

A 检验统计量T值在上、下界值范围内时,其P值大于相应的概率水平 B 检验统计量T值在上、下界值范围内时,其P值小于相应的概率水平 C 检验统计量T值越大,P值越大 D 检验统计量T值越小,P值越大 E 以上都不对

75. 单向有序资料比较宜用

A t检验 B u检验 C 方差分析 D 秩和检验 E t’检验

76. 非参统计与参数统计相比较,优点是

A 统计效率高 B 容易计算

C 适用范围广,不限于资料的分布 D 结果更可靠 E 以上都是

77. 以下检验方法哪种属非参数法

A t检验 B u检验 C 方差分析 D 秩和检验 E t’检验

78. 在应用完全随机设计两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时,在编秩次时不同组

出现相同的数值 A 直接顺序编秩次 B 取平均秩次

C 全部以最大的哪个值为秩次 D 全部以最小的哪个值为秩次 E 可取大的也可以取小的值为秩次 79.在线性相关分析中,已知r=1则一定有

A b=1 B b=0 C a=1 D SS剩余=0

E SS剩余= SS总

80. 在线性相关分析中,已知r=1则一定有

A SS剩余> SS回 B SS剩余< SS回 C SS回= SS总 D SS剩余= SS回 E SS剩余= SS总 81. 相关分析时,要求

A X、Y均服从正态分布 B X服从正态分布 C Y服从正态分布

D X、Y均服从对称分布 E 以上都不对 82. 回归分析时,要求

A X、Y均服从正态分布 B X服从正态分布 C Y服从正态分布

D X、Y均服从对称分布 E 以上都不对

83. 在双变量正态分布的相关回归分析中,r和b的关系是

A r值增大,b值也增大 B r值减小,b值也减小 C r值增大,b值减小 D r值减小,b值增大

E r值是正值,b值也是正值

84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分组资料的关系有。

A计量资料兼有计数资料和等级分组资料的一些性质 B计数资料兼计量资料和等级分组资料的一些性质 C等级分组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一些性质 D计数资料有计量资料的一些性质

E等级分组资料兼有计数资料的一些性质 85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A总体中任意一部分 B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D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 E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86统计学上所说的系统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三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有:

A三种误差都不可避免

B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 C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D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E三种误差都可避免 87抽样误差指的是:

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C样本统计量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D样本统计量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E总体参数值和总体参数之差

88如果统计表中出现绝对值小而无法计算指标,则可用以下哪种方式表示:

A空格表示 B“—”

C用语言表示如“此数据太小” D“···”

89均数是表示观察值的指标。

A平均水平

B变化范围 C频数分布 D离散趋势

90若某项指标仅以过低为异常,且呈偏态分布,则99%参考值范围为

A P1~+∞ B -∞~P99 C P1~P99 D P0.5~+∞ E P0.5~P0.5 (二)计算:

1、将下列资料修正为规范的统计表:

第三组病人各年死亡情况

2、 得12人的血红蛋白含量(g/L)为121,118,130,120,122,118,116,124,

127,129,125,132。请计算其均数,中位数,标准差,极差。

3、 某地调查正常成年男子144人的红细胞数,近似正态分布,得均数为5.38×

1012/L,标准差为0.44×1012/L。试估计该地成年男子红细胞数的95%参考值范围。

4、 地经大量调查获得健康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标准值为140.2(g/L),现测得28名从

事某项特殊作业的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均值为128.6(g/L),标准差为8.0(g/L),问从事该项特殊作为的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含量与一般人有无差别?

5、 了解聋哑学生学习成绩与血清锌含量的关系,某人按年龄、性别和班级在聋哑学

校随机抽样成绩优、差的14对学生进行配对研究,得其结果如下表所示,问聋哑学生学习成绩与血锌含量有无关系?

表 14对学生的血清锌含量(单位:μg/ml)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表为某地宫颈癌患者年龄构成情况,对此有人认为:50岁年龄组宫颈癌患病率

最高,60岁以后,患病率则有所下降,这结论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年龄组 30岁以下 30~ 40~

调查人数 200000 193334 126000

病例人数 3 29 82

构成比 1.2 11.2 31.2

优生组 1.20 0.99 1.03 0.90 1.22 0.90 0.97 0.80 0.84 0.85 1.05 1.08 1.15 0.90

差生组 1.31 1.34 1.10 0.72 0.92 1.34 0.98 0.86 0.72 0.88 0.81 1.30 0.85 0.80

50~ 60岁以上 合计 48000 12000 579334 96 48 258 37.2 18.6 100.0

7、 下表所示,如何比较甲、乙两工厂同一工种的某病患病率?

表、甲、乙两厂某工种某病患病率 工龄(年)

<3 ≥3

甲 工人数 400 100

厂 患者数 12 10

工人数 100 400

厂 患者数 1 72

8、某医院用冬毛虫青、白果汁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如下表,问两者的显效率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别。

分组 毛冬虫 白果汁 合 计

治疗人数 100 41 141

显效人数 67 16 83

显效率(%)

67.0 39.0 59.9

9、 某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20名。甲法检出率为60%,乙法的检出率为50%,

甲、乙两法一致的检出率为35%,问两种方法何者为优?

10、 某厂在冠心病普查中研究冠心病与眼底动脉硬化的关系,资料整理台下,问两者之

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 眼底动脉硬化级别

0 I II III 合计

. 正常 可疑 冠心病

340 73 97 3 513

11 13 18 2 44

6 6 18 1 31

合计 357 92 133 6 588

11、设某病患者的自然康复率为30%,分别求10个患者中自然康复1人及以上,8 人及以上的概率?

12、同一水样中,每次抽取1ml置培养皿中,共作10个平板培养,共计菌落数为146个,试估计该检验菌落数的95%可信区间?

13、为了了解某乡钩虫感染情况,随机抽查男200人,感染40人,女150人,感染20人。问该乡男女感染率有无差别?

14、某疫苗预防接种后进行有关的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效果考核,结果如下:接种组与对照组各调查10万人,接种组发病22人,对照组发病36人。试问两组发病率有无差别?

15、某病某药治愈率为80%,今改进剂型后治疗200人治愈180人,问改进得好不好?

16、某地某年肿瘤普查资料整理如下表 年龄(岁) 0~ 30~ 40~ 50~ 60~ 合计

人口数 633000 570000 374000 143000 30250 1750250

肿瘤患者数 构成比(%) 患病率(1/万) 19

171 486 574 242 1492

据上述资料

(1)填充表中的空格

(2)分析讨论哪个年龄组患肿瘤率最高?哪个年龄组病人所占病人总数的百分比最多?

17、对某年某地区的儿童急性传染病进行比较,得出10~14岁儿童白喉、痢疾发病率明显高于3~4岁年龄组?该结论对吗?为什么?(3~4岁组为20000人;10~14岁组为40000人)

表 某年某地区的儿童急性传染病比较

病种 猩红热 麻 疹 百日咳 白 喉 痢 疾 合 计

3~4

病人数 2920 2640 1450 530 470 8010

构成比(%)

36.5

83.0 18.0 6.6 5.9 100

病人数 1070 640 140 580 610 3040

10~14

构成比(%)

35.2 21.0 4.6 19.1 20.1 100.0

18、为了研究胃癌与胃粘膜细胞中DNA含量(A.U)的关系,某医生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试问四组人群的胃粘膜细胞中的DNA含量是否相同?

四组人群的胃粘膜细胞中DNA含量(A.U) 正常人 11.9 13.4 9.0 10.7 13.7 12.2 12.8

胃粘膜增生 13.9 17.2 16.5 14.7 14.6 13.0 12.0 16.4 14.1

早期胃癌 20.3 17.8 23.4 17.1 32.2 20.6 23.5 13.4 27.2

晚期胃癌 25.1 28.6 27.2 22.9 19.9 23.9 23.1 21.1 15.6 19.4 18.8 16.4

19、某单位研究4种药物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作用,将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同一配伍组的4只小白鼠分别用4 种药物抑癌,共5个配伍组,得瘤重如下。试比较4种药物的抑癌作用有无差别?

表4种药物抑瘤效果(瘤重,g)

配伍组 1 2 3 4 A 0.80 0.74 0.31 0.48 B 0.36 0.50 0.20 0.18 C 0.17 0.42 0.38 0.44 D 0.28 0.36 0.25 0.22 编号 月龄(月) 身高(cm)

1 1 52

2 1 50

3 3 55

4

5

6 4 65

7

8

9

10

3 4 61 60

5 6 66 68

7 7 71 70

试问两者是否有关系?你能做什么统计分析?

21 要比较三种药物的疗效,结果如下表: 药物名 A B C

无效 15 6 9

好转 7 12 9

痊愈 4 8 10

问哪种药物疗效最好?

22.某医师打算比较临床诊断和超声诊断胃癌的价值,以判断采用哪种诊断方法更好,收集资料如下表,你认为能否说临床诊断比超声诊断更好些,为什么?

同一批就诊病人的两种诊断

超声诊断 胃癌 非癌

临床诊断

胃癌 24 70

非癌 30 46

23.肥胖者是研究者从肥胖总体随机抽得的一个样本,将每一例按发胖的年龄和肥胖程度两个指点标分类,以研究两种分类的相关性,问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

表 439名肥胖青少年肥胖程度和发胖年龄

肥胖程度

发胖年龄1~ 6~ 11~ >15 合计

轻 33 5 53 108 199

中 42 9 60 45 156

重 22 8 36 17 83

合计 97 22 149 170 438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统计上小概率事件通常是指 B

A 一次实验或观察中该事件一定不发生的事件

B 一次实验或观察中该事件发生的可以性很小

C 一次实验或观察中该事件一定发生的事件

D 一次实验或观察中该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E 一次实验或观察中该事件发生的可以性很大

2在统计学上的参数是指 B

A 总体均数

B 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

C 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

D 描述人群特征的指标

E 描述变量特征的指标

3能通过校正的方法将其消除的误差是 D

A 随机测量误差

B 抽样误差

C 系统误差

D 观察误差

E 以上均不对

4抽样研究的目的是 A

A 用样本的信息推断总体的特征

B 研究样本的特征

C 研究总体的均数

D 用总体的信息推断样本的特征

E 以上均不对

5 统计分析包括 E

A 统计描述

B 参数估计

C 假设检验

D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E 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6研究一组数据的分布规律时,画频数表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 D

A 确定组距

B 确定组数

C 列表划计

D 找出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出极差

E 以上都不是

7、均数与标准差中A

A、 均数会是负数,标准差不会

B、 标准差会是负数,均数不会

C、 两者都不会

D、 两者都会

8、原始数据减去一常数后原始数据的。B

A、 均数不变,标准差变

B、 均数变,标准差不变

C、 两者都变

D、 两者都不变

9、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C

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C、 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 对称分布

10、表示一群性质相同的变量值的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是 B

A、 全距

B、 平均数

C、 标准差

D、 标准误

E、 方差

11、t≥t0.05(γ)统计学上可认为 。

A、两总体均数不同

B、两总体均数相同

C、两样本均数不周

D、两样本均数相同

12、同样性质的两项研究工作,都作两样本均数的显著性检验P值越小,则。

A、 两样本均数不同

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 越有理由说两总体均数不同

D、 理由说两样本均数不同

13、

A、 已知A药肯定优于B药

B、 当不能明确是A药好还是B药好

C、 已知A药一定不会比B药差

D、 已知A药与B药差不多

14、两组数据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要求数据分布近似正态并且

A、 要求两组数据均数相近,方差相近

B、 要求两组数据方差相近

C、 均数与方差相差多少都无所谓

D、 要求两组数据均数相近

15、配对t检验与成组t检验的区别在于。

A、 它更不容易获得“差别有显著性”的结论

B、 它的计算方法更复杂

C、 它的统计检验灵敏度更低

D、 两者的实验设计是不同的

16、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

A、 麻疹易感儿人数

B、 麻疹患儿人数

C、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 麻疹疫苗接种后阳转人数

E、 某地区所有患过麻疹的儿童人数

17、经调查得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为40/10万,按年龄构成标化后,甲地冠心

病标化死亡率为45/10万;乙地为38/10万,因此可以认为 。

A、 甲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

B、 乙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

C、 甲地冠心病诊断较乙地准确

D、 甲地年轻人患冠心病较乙地多

E、 乙地冠心病诊断较甲地准确

18、两个县的结核死亡率比较时作率的标准化可以 。

A、 消除两组总人数不同的影响

B、 消除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

C、 消除两组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D、 消除两组比较时的抽样误差

19、两地某病发病率比较时 。

A、 要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

B、 要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

C、 不必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

D、 要同时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

20、在使用相对数时,容易犯的错误是 。

A、 把构成比作率看待

B、 把构成比作相对比看待

C、 把率作构成比看待

D、 把率作相对比看待

E、 把相对数作构成比看待

21、 四个阳性百分率作比较,有一个理论数小于5,大于1。其它均大于5。

A、 能用校正X2检验

B、 不能作X2检验

C、 作X2检验不必校正

D、 必须先作合理的合并

22、 格表X2检验中X2

A、 个样本率不同

B、 个样本率相同

C、 总体率相同

D、 总体率不同

23、 以下哪种资料属于计量资料( )

A、 用仪器或设备测量出的资料

B、 用清点数目数出的资料

C、 按事物或现象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

D、 按事物或现象等级观察单位数

E、 测量各观察单位的某个量的大小

24、统计表的绘制基本要求中,以下哪点有错误(

A、 标题应简明扼要

B、 标目应主,谓,层次分明

C、 线条不宜太多,纵线一般可免

D、 表内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

E、 不留空格,有“0”或有缺项用“”表示.

25、比较新生儿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

A、 全距

B、 标准差

C、 标准误

D、 方差

E、 变异系数

26、配对t检验比完全随机设计t检验有( )

A、 统计效率提高

B、 统计效率下降

C、 减少实验误差

D、 增加实验误差

E、 以上都不对 ) )

27、四格表x2检校正公式的应用条件为( )

A、 实际数均≥5

B、 理论数均大于5

C、 实际数≥5和n≥40(n为总例数)

D、 理论数≥5和n>40

E、 以上都有不对

28、某地1900~1940年伤寒、副伤寒(以下简称甲病)与呼吸系统结核病(以下简

称乙病)死亡专率(1/10万)如下所示:

年份 1900 1905 1910 1915 1920 1925 1930 1935 1940 甲病 31.3 22.4 18.0 9.2 5.0 3.8 1.6 0.8 0.3 乙病 174.5 157.1 142.0 127.2 97.7 71.3 59.2 46.0 37.5 该资料叫:

A、间断性资料 B、连续性资料 C、半定量资料 D、等级分组资料

29、沿上题的资料,为了反应这两种疾病的死亡专率随时推移的变化趋势,应选用:

A、普通线图 B、直方图 C、条图 D、半对数线图

30、计算中位数时要求:

A、组距相等 B、组距不等、相等均可 C、数据正态分布

D、数据对数正态分布

31、下面资料,要回答哪种药物效果好,用什么公式

有效

无效 A药 0 20 B药 8 200

A、一般四格表卡方公式 B、校正四格表卡方公式

C、要合并 D、精确概率法

32、统计分析结果P<0.05,则

A、统计结果无意义 B、统计结果意义很小

C、接受检验假设 D、拒绝检验假设

33、标准差与均数比较,一定有

A、数值相似 B、符号一致

C、单位相同 D、以上都不对

34、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必然有

A、 SS组内

B、 MS组间

C、 MS总=MS组间+MS组内

D、 SS总=SS组间+SS组内

E、 以上都不对

35、两个样本均数比较时,可考虑用的方法有。

A、 方差分析 B、t检验 C、两者都可 D、两者都不行

36、方差分析中,当P

A、可认为各样本均数不相等

B、 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相等或不全相等

C、 可以认为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D、以上都不对

37、配伍组的方差分析中,ν配伍等于

A、ν总-ν误差 B、ν总-ν处理 C、ν处理-ν误差

D、ν总-ν处理-ν误差 E、ν总-ν处理+ν误差

38、一般情况下,几组数据比较时,若

A、各组均数相差较大时

B、 各组方差相差较大时

C、 各组均数都较大时

D、各组方差较大时

39、标准正态曲线下,下列哪个u值范围所对应横轴上的面积为98%

A -1.64~1.64

B -1.96~1.96

C -2.33~2.33

D -2.58~2.58

E -1.95~+∞

40. 对数正态分布是

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C 对称分布

D 正态分布

E 有可能是以上任何一种分布

41、两个县的结核死亡率比较时作率的标准化可以 。

A、 消除两组总人数不同的影响

B、 消除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

C、 消除两组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D、 消除两组比较时的抽样误差

42、在使用相对数时,容易犯的错误是 。

A、 把构成比作率看待

B、 把构成比作相对比看待

C、 把率作构成比看待

D、 把率作相对比看待

E、 把相对数作构成比看待

43、两地某病发病率比较时 。

A、 要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

B、 要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

C、 不必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

D、 要同时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

44、 分布均数等于方差。

A、正态分布 B、对数正态分布 C、Possion分布

D、二项分布 E、对称分布

45、用计数器测得某放射性物质2小时内发生的脉冲数为400,据此可估计该放射性物质平均每小时脉冲计数的50%可信区为 。

A、400±1.96√400 B、200±1.96√200 C、200±1.96(√400)/2

D、200±1.96√400 E、400±1.96√400

46、时,二项分布B(n,π)近似正态分布。

A、n较大π接近于0 B、n较大且π接近于1

C、n较大且π接近于1或0 D、n较大且π接近于0.5

E、π接近于0.5

47、时,二项分布B(n,π)近似以nπ为参数的Poisson分布。

A、n较大π接近于0 B、n较大且π接近于1

C、n较大且π接近于1或0 D、n较大且π接近于0.5

E、π接近于0.5

48、样本率p与总体率π0比较用近似正态u检验的条件是 。

A、 样本含量n较大,知已数π0接近于0.5

B、 样本含量n较大,知已数π0接近于1

C、 样本含量n较大,样本率p接近于0.5

D、 样本含量n较大,样本率p接近于1

49、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

A 1和0 B 100和25 C 0和1 D 15和20 E 以上都不对

50、二项分布的图型,在什么情况下近似于正态分布

A nP大于5时

B n(1-P)大于5时

C nP和n(1-P)都大于5时

D π远大于0.5时

E π远小于0.5时

51、下列何种情况下Poisson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A 总体均数相当大时

B 总体均数相当小时

C 与总体均数大小无关

D 当n比较大时

E 不可能近似于正态分布

52、P(Z≤2)应等于

A 0.0228 B 0.4772 C -0.9772 D 0.5-0.4772 E 0.5+0.4772

53、如果P(Z≤Z1)=0.5,那么Z1应等于

A 1 B –1 C 0 D 2 E 不能确定

54、χ服从正态分布,如果P(χ≤χ1)=0.5且μ=100,那么χ1应等于

A 200 B 50 C 100 D 0.5 E 以上都不对

55、P(1≤Z≤2)等于

A 0.3413 - 0.4772 B 0.4772 + 0.3413 C 0.4772 - 0.3413 D 0

E 以上都不对

56、如果一个分布稍微有点负偏,其中位数为46,下面那个数最可能是这个分布的均数

A 25 B 45 C 48 D 58 E 200

57、一个二项分布n=15,如果它的P从0.50变到0.05,那么

A 越呈正偏态

B 越呈负偏态

C 变成对称

D 形状不变

E 以上都不对

58、Poisson分布的特征中,以下哪点是错误的

A Poisson分布是二项分布的特例

B 两个Poisson分布样本的和也服从Poisson分布

C Poisson分布中的每个事件的发生是相互独立的

D Poisson分布的均数等于标准差

E Poisson分布在均数很大时会接近于正态分布

59、某种药物治疗脑血管梗塞疾病有效率的90%置信区间为(4.8,11.2),问该药有效率的点估计值是多少?

A 8.5% B 9.0% C 7.5% D 8.0% E 10.0%

60、率的标准误为

A (1) B n(1) C (1)/n D n(1) E (1)/n

61、进行区间估计时,如果其他情况都不变,样本量增加,区间将有怎样的改变?

A 可信度下降 B 可信度上升 C 变宽 D 变窄 E 不变

62、为了解某种手术住院期间的费用,调查了17个该种手术后的病人,平均住院费用为

12400元,标准差为700元,问90%可信区间是: A

B

C

D

E 63、下面关于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关系的论述,哪点是正确的?

A 标准正态分布是对称的,而t分布不是

B 当t值与Z值相等时,其外侧曲线下面积标准正态分布大于t分布

C 随着自由度的增大t分布越接近于标准正态分布

D 标准正态分布是不对称的,而t分布对称

E 以上都不对

64、从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n个样本,这些样本的均数的均数理论上应

A 等于样本均数

B 大于样本均数

C 等于总体均数

D 大于总体均数

E 小于总体均数

65、下列关于u分布和t分布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是单峰分布

B 都是对称分布

C 曲线下的面积都随自由度改变而变化

D 都是对称分布

E 随着自由度的增大t分布逐渐逼近u分布

66、下列关于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者均反应研究对象个体的离散程度

B 两者均反应固定样本量的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

C 两者均反应抽样误差的大小

D 两者的大小均不受所抽样本的样本量大小影响

E 计算参考值时要用标准差,计算可信区间时要用标准误

67、从标准差=20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计算标准误=2,问样本量多大?

A 100 B 40 C 10 D 20 E 50

68、在进行区间估计,当区间估计的准确度确定时 A s越小,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精度越高

B S越小,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精度越高

C CV越小,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精度越高 D s越小,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精度越低

E S越小,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精度越低

69. 多个样本率比较,出现理论数小于5 大于1的格子数超过总格子数的1/5时

A 增大样本量

B 删除理论数太小的行或列

C 可对邻近的行或列进行合理的合并

D A、B、C都可以

E A、B、C都不可以

70. 要对两个率比较时

A 一定可作四格表χ2检验

B 一定可作两样本率比较的u 检验

C 一定可作行×列表χ2检验

D 一定可作Fisher确切概率法

E 以上方法都可以

71. 参数统计方法比非参数统计方法

A 统计效率高

B 统计效率低

C 统计效率相等

D 统计效率谁高谁低不能确定

E 以上都不对

72. 秩和检验要求的条件是

A 计数资料

B 计量资料

C 成正态分布

D 方差齐

E 以上都不对

73. 在应用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时,如果H1成立则

A 正秩和的绝对值一定远大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B 正秩和的绝对值一定远小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C 正负秩和的绝对值相差很大

D 正负秩和的绝对值相等

E 以上都不对

74. 在应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时,结果进行查表

A 检验统计量T值在上、下界值范围内时,其P值大于相应的概率水平 B 检验统计量T值在上、下界值范围内时,其P值小于相应的概率水平 C 检验统计量T值越大,P值越大 D 检验统计量T值越小,P值越大 E 以上都不对

75. 单向有序资料比较宜用

A t检验 B u检验 C 方差分析 D 秩和检验 E t’检验

76. 非参统计与参数统计相比较,优点是

A 统计效率高 B 容易计算

C 适用范围广,不限于资料的分布 D 结果更可靠 E 以上都是

77. 以下检验方法哪种属非参数法

A t检验 B u检验 C 方差分析 D 秩和检验 E t’检验

78. 在应用完全随机设计两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时,在编秩次时不同组

出现相同的数值 A 直接顺序编秩次 B 取平均秩次

C 全部以最大的哪个值为秩次 D 全部以最小的哪个值为秩次 E 可取大的也可以取小的值为秩次 79.在线性相关分析中,已知r=1则一定有

A b=1 B b=0 C a=1 D SS剩余=0

E SS剩余= SS总

80. 在线性相关分析中,已知r=1则一定有

A SS剩余> SS回 B SS剩余< SS回 C SS回= SS总 D SS剩余= SS回 E SS剩余= SS总 81. 相关分析时,要求

A X、Y均服从正态分布 B X服从正态分布 C Y服从正态分布

D X、Y均服从对称分布 E 以上都不对 82. 回归分析时,要求

A X、Y均服从正态分布 B X服从正态分布 C Y服从正态分布

D X、Y均服从对称分布 E 以上都不对

83. 在双变量正态分布的相关回归分析中,r和b的关系是

A r值增大,b值也增大 B r值减小,b值也减小 C r值增大,b值减小 D r值减小,b值增大

E r值是正值,b值也是正值

84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分组资料的关系有。

A计量资料兼有计数资料和等级分组资料的一些性质 B计数资料兼计量资料和等级分组资料的一些性质 C等级分组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一些性质 D计数资料有计量资料的一些性质

E等级分组资料兼有计数资料的一些性质 85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A总体中任意一部分 B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D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 E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86统计学上所说的系统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三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有:

A三种误差都不可避免

B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 C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D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E三种误差都可避免 87抽样误差指的是:

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C样本统计量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D样本统计量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E总体参数值和总体参数之差

88如果统计表中出现绝对值小而无法计算指标,则可用以下哪种方式表示:

A空格表示 B“—”

C用语言表示如“此数据太小” D“···”

89均数是表示观察值的指标。

A平均水平

B变化范围 C频数分布 D离散趋势

90若某项指标仅以过低为异常,且呈偏态分布,则99%参考值范围为

A P1~+∞ B -∞~P99 C P1~P99 D P0.5~+∞ E P0.5~P0.5 (二)计算:

1、将下列资料修正为规范的统计表:

第三组病人各年死亡情况

2、 得12人的血红蛋白含量(g/L)为121,118,130,120,122,118,116,124,

127,129,125,132。请计算其均数,中位数,标准差,极差。

3、 某地调查正常成年男子144人的红细胞数,近似正态分布,得均数为5.38×

1012/L,标准差为0.44×1012/L。试估计该地成年男子红细胞数的95%参考值范围。

4、 地经大量调查获得健康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标准值为140.2(g/L),现测得28名从

事某项特殊作业的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均值为128.6(g/L),标准差为8.0(g/L),问从事该项特殊作为的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含量与一般人有无差别?

5、 了解聋哑学生学习成绩与血清锌含量的关系,某人按年龄、性别和班级在聋哑学

校随机抽样成绩优、差的14对学生进行配对研究,得其结果如下表所示,问聋哑学生学习成绩与血锌含量有无关系?

表 14对学生的血清锌含量(单位:μg/ml)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表为某地宫颈癌患者年龄构成情况,对此有人认为:50岁年龄组宫颈癌患病率

最高,60岁以后,患病率则有所下降,这结论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年龄组 30岁以下 30~ 40~

调查人数 200000 193334 126000

病例人数 3 29 82

构成比 1.2 11.2 31.2

优生组 1.20 0.99 1.03 0.90 1.22 0.90 0.97 0.80 0.84 0.85 1.05 1.08 1.15 0.90

差生组 1.31 1.34 1.10 0.72 0.92 1.34 0.98 0.86 0.72 0.88 0.81 1.30 0.85 0.80

50~ 60岁以上 合计 48000 12000 579334 96 48 258 37.2 18.6 100.0

7、 下表所示,如何比较甲、乙两工厂同一工种的某病患病率?

表、甲、乙两厂某工种某病患病率 工龄(年)

<3 ≥3

甲 工人数 400 100

厂 患者数 12 10

工人数 100 400

厂 患者数 1 72

8、某医院用冬毛虫青、白果汁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如下表,问两者的显效率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别。

分组 毛冬虫 白果汁 合 计

治疗人数 100 41 141

显效人数 67 16 83

显效率(%)

67.0 39.0 59.9

9、 某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20名。甲法检出率为60%,乙法的检出率为50%,

甲、乙两法一致的检出率为35%,问两种方法何者为优?

10、 某厂在冠心病普查中研究冠心病与眼底动脉硬化的关系,资料整理台下,问两者之

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 眼底动脉硬化级别

0 I II III 合计

. 正常 可疑 冠心病

340 73 97 3 513

11 13 18 2 44

6 6 18 1 31

合计 357 92 133 6 588

11、设某病患者的自然康复率为30%,分别求10个患者中自然康复1人及以上,8 人及以上的概率?

12、同一水样中,每次抽取1ml置培养皿中,共作10个平板培养,共计菌落数为146个,试估计该检验菌落数的95%可信区间?

13、为了了解某乡钩虫感染情况,随机抽查男200人,感染40人,女150人,感染20人。问该乡男女感染率有无差别?

14、某疫苗预防接种后进行有关的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效果考核,结果如下:接种组与对照组各调查10万人,接种组发病22人,对照组发病36人。试问两组发病率有无差别?

15、某病某药治愈率为80%,今改进剂型后治疗200人治愈180人,问改进得好不好?

16、某地某年肿瘤普查资料整理如下表 年龄(岁) 0~ 30~ 40~ 50~ 60~ 合计

人口数 633000 570000 374000 143000 30250 1750250

肿瘤患者数 构成比(%) 患病率(1/万) 19

171 486 574 242 1492

据上述资料

(1)填充表中的空格

(2)分析讨论哪个年龄组患肿瘤率最高?哪个年龄组病人所占病人总数的百分比最多?

17、对某年某地区的儿童急性传染病进行比较,得出10~14岁儿童白喉、痢疾发病率明显高于3~4岁年龄组?该结论对吗?为什么?(3~4岁组为20000人;10~14岁组为40000人)

表 某年某地区的儿童急性传染病比较

病种 猩红热 麻 疹 百日咳 白 喉 痢 疾 合 计

3~4

病人数 2920 2640 1450 530 470 8010

构成比(%)

36.5

83.0 18.0 6.6 5.9 100

病人数 1070 640 140 580 610 3040

10~14

构成比(%)

35.2 21.0 4.6 19.1 20.1 100.0

18、为了研究胃癌与胃粘膜细胞中DNA含量(A.U)的关系,某医生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试问四组人群的胃粘膜细胞中的DNA含量是否相同?

四组人群的胃粘膜细胞中DNA含量(A.U) 正常人 11.9 13.4 9.0 10.7 13.7 12.2 12.8

胃粘膜增生 13.9 17.2 16.5 14.7 14.6 13.0 12.0 16.4 14.1

早期胃癌 20.3 17.8 23.4 17.1 32.2 20.6 23.5 13.4 27.2

晚期胃癌 25.1 28.6 27.2 22.9 19.9 23.9 23.1 21.1 15.6 19.4 18.8 16.4

19、某单位研究4种药物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作用,将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同一配伍组的4只小白鼠分别用4 种药物抑癌,共5个配伍组,得瘤重如下。试比较4种药物的抑癌作用有无差别?

表4种药物抑瘤效果(瘤重,g)

配伍组 1 2 3 4 A 0.80 0.74 0.31 0.48 B 0.36 0.50 0.20 0.18 C 0.17 0.42 0.38 0.44 D 0.28 0.36 0.25 0.22 编号 月龄(月) 身高(cm)

1 1 52

2 1 50

3 3 55

4

5

6 4 65

7

8

9

10

3 4 61 60

5 6 66 68

7 7 71 70

试问两者是否有关系?你能做什么统计分析?

21 要比较三种药物的疗效,结果如下表: 药物名 A B C

无效 15 6 9

好转 7 12 9

痊愈 4 8 10

问哪种药物疗效最好?

22.某医师打算比较临床诊断和超声诊断胃癌的价值,以判断采用哪种诊断方法更好,收集资料如下表,你认为能否说临床诊断比超声诊断更好些,为什么?

同一批就诊病人的两种诊断

超声诊断 胃癌 非癌

临床诊断

胃癌 24 70

非癌 30 46

23.肥胖者是研究者从肥胖总体随机抽得的一个样本,将每一例按发胖的年龄和肥胖程度两个指点标分类,以研究两种分类的相关性,问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

表 439名肥胖青少年肥胖程度和发胖年龄

肥胖程度

发胖年龄1~ 6~ 11~ >15 合计

轻 33 5 53 108 199

中 42 9 60 45 156

重 22 8 36 17 83

合计 97 22 149 170 438


相关内容

  •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一及答案
  •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 变异即同质的观察单位之间某项特征所存在的差异 2. 等级资料 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 3. 参数: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标准差,采用希腊字母分别记为μ.σ.固定的常数 4. 统计量: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 ...

  • 2009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复习题-口腔预防医学 - Qzone日志
  • [转] 2009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复习题-口腔预防医学 * 分享 * 转载 *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 转发到微博 转载自 小怪兽 2011年01月08日 17:12 阅读(3) 评论(0) 分类:分享 * 举报 * 字体:大▼ * 小 * 中 * 大 2009年 ...

  • 继续医学教育[医学科研方法]试题答案
  • <医学科研方法>试题答案 1.以下哪种类型的问卷适合于大范围的调查或研究(D.封闭型问卷) A.非结构型问卷 B.开放型问卷 C.图画型问卷 D.封闭型问卷 2.计量资料的完全随机设计实验,在组与组之间样本含量相等(n1=n2)条件下,每组样本 含量(n)的计算公式为(A.n=2[(s/ ...

  • 循证医学_试题(完整带答案)
  • 一.名词解释 1.循证医学 2.系统评价 3.Meta分析 4.发表偏倚 5.失效安全数 6.敏感性分析 二.单选题 1.循证医学就是 A.系统评价 B.Meta分析 C.临床流行病学 D.查找证据的医学 E.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 2.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 A.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

  • 医学试题库
  • 一.填空题 1.社会医学的知识基础主要来自和 2.社会医学是一门学科:从医学思维和观念的角度,社会医学具有学科的特点. 3.社会医学主要研究疾病和健康的问题为主要目的. 4.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层面. 5.社会医学的产生使预防医学从传统的扩大到,学科更有生命力. 6.1848年,第一次提出 ...

  • (最新完整版,四班整理)社会医学
  • 社会 目医录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刘平老师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四章 第十七章 第十九章概论·····································2医学模式·································3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 ...

  • 医护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 医护心理学期末复习题1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心理实质:人脑的功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2.心理卫生:以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去适应书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3.心理评估: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做出的鉴定. 1.记忆:个体对 ...

  • 社会医学考试复习资料章节版
  • 社会医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 5*2 =10 二.填空题 20*0.5 =10 三.选择题 40*1 =40 四.简答题 5*4 =20 五.论述题 10*2 =20 社会医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 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 ...

  •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考试考试大纲和考试经验
  •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考试考试大纲和考试经验 一.专业知识 (一) 本专业知识 1.基本掌握病案信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包括病案管理.病案质控.国际疾病分类.手术分类. 2.掌握病案的管理方法,能独立地设计病案科的基本工作流程并熟悉每一个操作环节. (二) 相关专业知识 基本掌握或了解与本专业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