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乐山市龙泓路小学:卢春玉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而电教手段具有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教学内容之中。小学生的兴趣,主要是学习兴趣,即认知兴趣。长期以来,小学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为首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但一直以来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更难使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这个动态建构的过程中,学习兴趣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它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开端,又是保障学生主动参与的动力源泉。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就是人机的交互性,结合小学生年龄小、求知欲和好奇心都特别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将动画、声音、图片、视频有机结合,创设一些生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心理需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当前教育界提出的愉快教学模式,正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为愉快教学的基础。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的正确诱导。那么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例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将桂林山水的照片、节录的影视片段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是任何语言描

述也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桂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她的美丽吸引了广大的中外游客。谁知道桂林什么最吸引人?学生马上回答:桂林山水!我接着说:对!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桂林山水!接着把课题板书完整:桂林山水。这样的导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

二、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如教《秋天的图画》一课,课文的重点是要让学生领略秋天的美丽景色。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秋天山野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并辅以配乐解说,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利工具.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各科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三、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表现传统教学技术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语

文课堂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时,我们也应注意以下几个个问题:

1.本末倒置,滥用媒体。

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为了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但许多教师纯粹是为“多媒体教学”而利用多媒体。如何把课件制作得精美考虑得多,如何合理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料为语文教学服务考虑得少。教师在课堂上只顾忙着播放预先制作好的课件或剪辑的资料,既不深入讲解,也没有重点、难点的板书。把语文课上成了近似美术、音乐的欣赏课。使学生“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学生所获多为“转瞬即逝”的影音杂烩,学生的语文素质,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

2.课堂结构呆板、模式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就是要优化语文课堂结构,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率。目前来看,语文多媒体教学在课件制作和课堂结构设计上,千遍一律,千人一面。无非是:展示音像资料、介绍知识——展示思考、讨论的问题——学生讨论作答(或画图或填表)——展示参考答案。在课堂上“以机代人”、“以机代教”,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个性,教师上课就像已设置好程序的机器,按部就班。如果碰上不熟悉操作的教师,或中途机器有故障,或学生的提问、作答与原设计程序不同,而造成中途冷场等情况,令人兴趣大减。语文课完全缺失了原有的机动与灵活,生动与风趣。

3.师生交流、渠道不畅。

目前,在语文多媒体课堂中,要么是教师滔滔不绝,要么是荧屏演示

不断。学生却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过分强调“人机对话”,忽视教学中师生心灵的沟通,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大削弱,甚至造成隔膜,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4.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受到压抑。

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参与,在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上都得到了提高。并且在实践教学当中的不断实践,多媒体教学是语文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为其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由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参与,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加强,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品质。语文课是以语言阅读为主体的。语言文字自有其想象、概括的特点。就直观性而言,它逊于其他传媒,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语言文字留给了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但现在,教学中过分强化声音、图像等媒体的作用,有可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受到压抑。语文多媒体课件为专业教师提供了一位可以信赖的帮手,但这个成效并非一蹴而就的,在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的同时,我们只有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无穷”的螺旋式上升的符合认识规律的道路,勇于进取,不断探索,扬利去弊,促进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普及运用。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乐山市龙泓路小学:卢春玉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而电教手段具有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教学内容之中。小学生的兴趣,主要是学习兴趣,即认知兴趣。长期以来,小学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为首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但一直以来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更难使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这个动态建构的过程中,学习兴趣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它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开端,又是保障学生主动参与的动力源泉。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就是人机的交互性,结合小学生年龄小、求知欲和好奇心都特别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将动画、声音、图片、视频有机结合,创设一些生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心理需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当前教育界提出的愉快教学模式,正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为愉快教学的基础。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的正确诱导。那么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例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将桂林山水的照片、节录的影视片段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是任何语言描

述也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桂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她的美丽吸引了广大的中外游客。谁知道桂林什么最吸引人?学生马上回答:桂林山水!我接着说:对!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桂林山水!接着把课题板书完整:桂林山水。这样的导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

二、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如教《秋天的图画》一课,课文的重点是要让学生领略秋天的美丽景色。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秋天山野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并辅以配乐解说,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利工具.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各科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三、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表现传统教学技术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语

文课堂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时,我们也应注意以下几个个问题:

1.本末倒置,滥用媒体。

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为了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但许多教师纯粹是为“多媒体教学”而利用多媒体。如何把课件制作得精美考虑得多,如何合理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料为语文教学服务考虑得少。教师在课堂上只顾忙着播放预先制作好的课件或剪辑的资料,既不深入讲解,也没有重点、难点的板书。把语文课上成了近似美术、音乐的欣赏课。使学生“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学生所获多为“转瞬即逝”的影音杂烩,学生的语文素质,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

2.课堂结构呆板、模式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就是要优化语文课堂结构,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率。目前来看,语文多媒体教学在课件制作和课堂结构设计上,千遍一律,千人一面。无非是:展示音像资料、介绍知识——展示思考、讨论的问题——学生讨论作答(或画图或填表)——展示参考答案。在课堂上“以机代人”、“以机代教”,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个性,教师上课就像已设置好程序的机器,按部就班。如果碰上不熟悉操作的教师,或中途机器有故障,或学生的提问、作答与原设计程序不同,而造成中途冷场等情况,令人兴趣大减。语文课完全缺失了原有的机动与灵活,生动与风趣。

3.师生交流、渠道不畅。

目前,在语文多媒体课堂中,要么是教师滔滔不绝,要么是荧屏演示

不断。学生却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过分强调“人机对话”,忽视教学中师生心灵的沟通,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大削弱,甚至造成隔膜,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4.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受到压抑。

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参与,在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上都得到了提高。并且在实践教学当中的不断实践,多媒体教学是语文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为其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由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参与,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加强,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品质。语文课是以语言阅读为主体的。语言文字自有其想象、概括的特点。就直观性而言,它逊于其他传媒,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语言文字留给了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但现在,教学中过分强化声音、图像等媒体的作用,有可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受到压抑。语文多媒体课件为专业教师提供了一位可以信赖的帮手,但这个成效并非一蹴而就的,在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的同时,我们只有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无穷”的螺旋式上升的符合认识规律的道路,勇于进取,不断探索,扬利去弊,促进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普及运用。


相关内容

  • 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求知欲是学习需要的核心.学生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就难以产生成就需要和附属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从激发求知欲入手.应创造如下条件. (一)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参与未来的社会生活,同理想前途联系起来.由于学生的学习 ...

  •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教学设计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惊喜 一.好奇心的重要性 好奇心是万能之力,他为我们打开了认识自我和理解世界之门.心理学家将好奇心定义为:个体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应,对新鲜事物和现实,人有着去了解和探究的本能.爱因斯坦说过:"我内心深信科学探索的发展主要在于满足对知识的渴望."朱棣 ...

  •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1
  •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趣中有乐 一.活动背景 综合有关调查研究材料来看,幼儿和小学阶段(甚至包括初中生一年级),其有趣水平占主要地位:初中学生(甚至包括高中一年级)以乐趣为主要倾向,如一位中学教师说:"一般来讲,学生进入初二以后,开始向乐趣阶段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则开始进 ...

  • 兴趣力量的引发
  • 兴趣力量的引发 蒋华 辰溪县桥头中学 邮编:419500 内容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于学习,胜过苦口婆心的千言万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愉快的学习. 关键字:学生 兴趣 愉快 激发学习兴 ...

  • 议论文[学习与兴趣]阅读答案
  • 学习与兴趣 ①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是同学们学习的动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②兴趣可以使人勤奋忘我,专心致志 ...

  • 兴趣让语文课更愉快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兴趣让语文课更愉快 作者:张金英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4年第12期 摘 要:要知道,每个人要想做好任何一件事情,它的动力要来源于兴趣,可见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多么重要,他是学生爱上学习的根源,是调动每个学生奋发学习的 ...

  • 英语专业师范生毕业论文
  • 论文题目: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系部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XXX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注重&q ...

  • 兴趣,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 摘要:兴趣让学习变得轻松,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而又富有实效,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 课堂 教学 兴趣 关键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动力,是求知获艺的先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和最好刺激乃是 ...

  • 浅谈兴趣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 浅谈兴趣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兴趣是学会语文知识的金钥匙.当一个人对语文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钻研,去探索.学生一旦对语文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语文有没有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语文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语文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重视兴趣在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