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6号+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

厦门市第二医院文件

厦二院„2015‟76号

关于印发厦门市第二医院

肠外营养疗法相关规定的通知

各科室:

为加强我院肠外营养的管理,依据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

分会制定的《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制定相关规范及规定。现下发给你们,请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执行。

附件 1.《厦门市第二医院肠外营养疗法规范》

2.《厦门市第二医院肠外营养药物应用管理规定》

厦门市第二医院

2015年4月13日

厦门市第二医院办公室 2015年4月13日印发

- 1 -

附件1.

厦门市第二医院肠外营养疗法规范

为加强我院肠外营养的管理,依据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制

定的《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制定本规范。

一、成人营养素需要量

(一)确定营养素需要量应当根据疾病状况、体重与体成份组成、

生理功能变化等方面进行个体化评估,制定合理化配方。

(二)大部分住院病人实际能量消耗通常低于经典的方程式或教科

书上的公式推算出来的值。

(三)在败血症或创伤的急性代谢期,不主张采用高热卡营养支持

获得正氮平衡或氮平衡。

(四)允许性低摄入有益于围手术期患者临床结局。

(五)水、电解质生理需要量是维持生命所必需。

(六)肠外营养支持患者,需监测出入液量、水肿或脱水症状体征、

血电解质水平等,并及时调整补充剂量,根据病情,进行补充。

(七)重症疾病状态下是否需要增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供给量,

目前无确定性结论。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可依据FDA推荐剂量,根据

医师的判断,结合患者需求,调整部分维生素的应用剂量。

二、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指南

(一)NRS 2002采用评分的方法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医患有沟通,

有临床RCT的支持。

(二)在临床上,医师/营养师/护士都可以进行操作,目前是有关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适应证的有用工具。

三、肠外营养素

(一)氨基酸

1.对于有重度营养风险,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如果没有特殊

代谢限制的话,推荐选用所含氨基酸种类完整的平衡氨基酸溶液。

2.对于需要PN支持的外科术后患者,推荐在PN配方中添加谷氨酰

胺双肽。接受PN支持的重症患者,PN配方中也应包括谷氨酰胺双肽。

(二)脂肪乳

1.应用肠外营养的成人患者其肠外营养配方中常规推荐使用脂肪

乳。但对于有严重高脂血症或脂代谢障碍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代谢状

况决定是否应用脂肪乳,使用时应充分权衡其可能的风险与获益。

- 2 -

2.脂肪乳在肠外营养中的供能比例应根据患者的脂代谢情况决定,

一般为20%~50%。无脂代谢障碍的创伤和危重症患者应适当提高脂肪比

例,其脂肪构成应使用中长链脂肪乳或用鱼油脂肪乳替代部分长链脂肪

乳。

3.对于外科及危重症患者,推荐使用中长链脂肪乳以改善氮平衡,

促进蛋白质合成,可能对临床结局有促进。

4.鱼油脂肪乳适用于外科术后缓和,对临床结局有改善。危重症患

者也应将鱼油脂肪乳作为肠外营养脂肪乳配方的一部分加以考虑。

5.目前缺乏结构脂肪乳对成人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大样本随机对

照研究,应用可能有益。

四、肠外营养输注途径

1.经周围静脉缓慢均匀输注能耐受常规能量与蛋白质密度的肠外

营养配方全合一溶液,但不建议连续输注时间超过10~14天。

2.如果经周围静脉输入出现三次以上静脉炎,考虑系药物所致,应

采用CVC或PICC臵管。

3.PN支持时间预计>10~14天,建议采用CVC或PICC臵管。

4.成人患者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血管条件、可能需要的

营养液输注天数、操作者资质与技术熟练程度,谨慎决定臵管方式。

5.儿科患者长期输液推荐选用PICC臵管。

6.若单纯以肠外营养输注为目的,通常不采用输液港输注。

7.成人患者周围静脉穿刺常规首选上肢远端部位。

8.PICC穿刺常规首选肘窝区,对接受乳房切除术和/或掖窝淋巴结

清扫、接受放射治疗的患侧上肢,应尽可能避免。

9.CVC穿刺部位首选锁骨下静脉。

10.超声引导颈内静脉臵管成功率显著高于体表标志法,而行锁骨

下静脉臵管体表标志法成功率高于超声引导臵管法。

11.中心静脉臵管后(包括PICC)应常规行影象学检查,确定导管

尖端部位,并排除气胸。超声导引穿刺例外。

12.PICC导管尖端必须位于腔静脉内。

13.中心静脉臵管须严格按无菌操作规范进行。

14.穿刺局部消毒2%洗必泰优于10%聚维酮碘。

15.纱布敷料和亚聚氨酯透明敷料均可用于穿刺部位。

16.如果穿刺部位有出血或渗出,纱布敷料较亚聚氨酯敷料为佳。

17.敷料一旦发生潮湿、松脱,需要及时更换。

18.不推荐穿刺部位使用抗菌素药膏,这样做反而增加真菌感染和

- 3 -

耐药的发生,并可能破坏亚聚氨酯敷料。

19.小剂量肝素可能有效预防导管堵塞。

20.头端剪口与侧向瓣膜PICC导管相比,对预防血栓发生无影响。

21.PICC臵管及臵管后护理应由经专门培训,具有资质的护理人员

进行。

22.长期PN建议选用硅胶、亚聚氨酯材料。

23.CVC和PICC的体内最长保留时间尚无明确规定。但应当经常对

穿刺部位进行检测,怀疑导管感染或其他相关并发症时,应立即拔除导

管。

五、疾病营养支持

(一)术后糖电解质输液

1.根据ESPEN,NRS2002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积分

在入院后,采用NRS工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无

需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2.术后应给予满足成年患者维持生理基本需要的水和电解质。

3.糖电解质输液治疗的推荐方案:肝肾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水必

需量为2000~2500ml,电解质Na+ 为50mmol,CL-为50mmol,K+ 为20~

50mmol。配方合理、输注安全和使用方便的产业化的复方糖电解质输液

产品进行维持输液是国际上广为接受的方案。推荐根据患者的水电解质

平衡状况及需要量,给以复方维持输液。

(二)围手术期肠外营养

1.围手术期有无营养不良风险的评估:NRS2002(ESPEN)作为评估是

否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工具,围手术期患者按照NRS2002评分大于或等

于3分即有营养不良风险,给予进行营养支持。

2.围手术期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

致连续5~10天无法经口摄食达到营养需要量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

持。

3.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术前给予7~10天的营养支持。术后TPN

支持:术前接受 TPN支持者;有显著营养不良的大手术病人,术前未

给予营养支持者;任何手术或发生手术并发症估计1周或1周以上不能

正常进食者。

4.围手术期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患

者,可添加特殊营养素:谷氨酰胺(Gln)。

5.围手术期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患

- 4 -

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可添加特殊营养素:ω-3脂肪酸。

6.大多数无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术后接受单纯的糖电解质输液治

疗已经足够。无需给予营养支持。

7.营养支持非急诊处理措施,应该在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按适应证

规范和使用规范进行。

8.有不可逆肠道功能衰竭的短肠综合征患者应该使用肠外营养支

持。

(三)危重病

1.危重病患者,营养支持只有在生命体征稳定(血流动力学、呼吸

功能稳定-包括药物、呼吸机等治疗措施控制下)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2.危重病患者APACHE II>10存在重度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营养支

持。

3.早期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危重病患者的结局。危重病患者在入

ICU后24~72小时开始。

4.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应首选EN。

5.经胃肠道不能到达营养需要量的危重病患者,应考虑PN支持,

或肠内外营养联合应用。

6.存在严重胃潴留或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可尝试应用辅助胃动力药

物(胃复安等)改善胃肠道动力。

7.危重病患者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原则(20kcal/kg.d~25

kcal/kg.d);在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能量供给量需要适当增加

(25 kcal/kg.d~30 kcal/k.d)。

(四)成人烧伤

1.烧伤病人应给予营养风险筛查,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尤其是烧

伤面积大于20%~30%或重度烧伤病人。

2.接受营养支持烧伤病人, 应定期营养评估,若有可能可根据间接

测热法每周1~2次测定病人的热能需量来决定热能需量。

3.烧伤创面愈合需要蛋白质,严重烧伤创面愈合前,可给予蛋白质

2g/kg.d,静脉输注葡萄糖速度不超过5mg/kg.d,补充脂肪不超过总热

卡30%为宜。严重烧伤病人不管肠内还是肠外补充谷氨酰胺都可能有益。

4.而在重度以上烧伤病人在监测、控制好血糖水平的条件下伤后

1w-2w起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也可能是安全、有效的。

5.烧伤早期肠内营养短肽制剂应用更有利肠内营养的实施。

6.而添加合生元的肠内营养有利于重度烧伤内毒素血症的改善。

7.需要营养支持的烧伤病人肠内营养优先考虑。

- 5 -

8.烧伤早期血液动力学不平稳时不宜肠内营养,但是,可以给予少

量肠内营养物质,目的是保护肠粘膜屏障。

9.仍没有证据区分早期肠内营养还是延迟肠内营养的效果。

10.但专家认为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利益更多。

11.烧伤病人手术中给予肠内营养(十二指肠)是安全有效的。

12.肠外营养若采用深静脉臵管,同一部位臵管时间不得超过7d

(PICC除外);如通过无感染创面臵管,则不得超过3d。

(五)胰腺炎

1.轻至中度胰腺炎患者不常规推荐使用临床营养支持(不常规使用

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

2.在起病初2d~5d应禁食并给予糖电解质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

衡,第3d~7d起尝试给予含碳水化合物不含脂肪的膳食,并给予一定

量蛋白质。

3.但对于患病前已经存在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的患者,则上述意见

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

4.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给以营养支持。

5.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先考虑经肠内营养。推荐选用要素型肠内

营养经空肠臵管行肠内营养。

只有在患者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支持时,才考虑给肠外营养支持。

(六)短肠综合征与胃肠道瘘

1.急性期肠瘘及短肠综合征患者(经口或经肠内营养支持无法达到

营养需要量时),应予肠外营养支持。

2.有肠道功能衰竭的短肠综合征患者应用家庭肠外营养。

(七)炎性肠病(IBD)炎症性肠病

1.炎性肠病患者存在营养方面的危险因素,需进行营养筛查以确定

是否需要按照营养护理计划来接受正规的营养评估。

2.炎性肠病及生长延迟患儿应采用肠内营养,以帮助患儿正常生长

发育。

3.需要SNS的克罗恩病患者应使用肠内营养。

4.不适合使用激素治疗的急性期成年克罗恩病患者,应采用EN治

疗。

5.对于长期临床缓解(>1年)且无营养缺乏的克罗恩病,没有证据

显示EN(口服营养补充或管饲)或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素补充剂

有益。

6.不耐受肠内营养的炎性肠病患者,应采用肠外营养支持。

- 6 -

7.合并瘘的克罗恩病患者应尝试短期肠道休息联合胃肠外营养支

持治疗。

8.严重营养不良炎性肠病患者是围手术期SNS的适应证。

9.SNS和肠道休息不应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的基础治疗。

10.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不推荐常规使用氨基酸或者短肽型配方。

11.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使用特殊肠内营养配方(LCT/MCT混合脂肪

酸或者添加ω-3脂肪酸、谷氨酰胺、TGF-β)与普通配方肠内营养相比,

对结局无显著影响。不推荐常规使用特殊肠内营养配方。

(八)肝脏疾病与肝移植

1.推荐采用NRS工具对肝脏疾病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2.肝脏疾病患者经肠道摄入的目标是:热量35kcal/kg.d~

40kcal/kg.d,蛋白质1.2g/kg.d~1.5g/kg.d。

3.存在营养摄入不足的患者,优先考虑给以肠内营养。

4.存在肝硬化失代偿或肝性脑病的患者,应给以含有BCAA的肠内

营养。

5.由于存在较高的并发症风险,不推荐在肝脏疾病患者应用PEG。

6.对肠内营养难以达到营养摄入目标的患者,推荐给以肠外营养。

7.存在肝性脑病,且需要接受肠外营养的患者可考虑经静脉补充

BCAA 。

8.不推荐在没有肝性脑病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常规使用静脉BCAA。

9.对于肝脏移植受者,推荐采用NRS工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有

营养风险的患者,应该制定营养计划,进行营养支持。

10.肝脏移植受者术前的营养支持原则参照上述ESLD的推荐意见。

11.肝脏移植受者术后应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方开始考虑营养支

持。

12.推荐在肝脏移植受者术后优先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支持途径可

选择鼻胃管、鼻肠管或经空肠造瘘。

(九)心血管疾病

1.对于存在心功能不全、心源性恶液质及接受体外循环手术的患

者,应常规进行营养筛查。

2.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应进一步进行营养评定,并制定营养支持

计划。

3.极化液可用于有心功能不全及接受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

4.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常规推荐使用肠外营养。

5.如果患者的肠道有功能,优先使用肠内营养。

- 7 -

(十)神经系统疾病与营养支持

1.脑卒中急性期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推荐7天内开始肠内营养,推

荐鼻胃管喂养。外伤性脑损伤患者推荐早期(7天内)肠外营养支持。

鼻胃管喂养还是PEG喂养为好尚缺乏证据。

2.痴呆早期患者推荐加强经口营养支持。痴呆晚期患者推荐管饲喂

养。

3.任何原因引起的神经性吞咽困难患者(包括脑卒中所致),短期

吞咽困难推荐鼻胃管喂养;长期吞咽困难(超过1个月)推荐PEG喂养。

4.任何原因引起的昏迷患者,短期(1个月以内)昏迷推荐鼻胃管

喂养;长期(超过1个月)昏迷(如持续性植物状态)推荐PEG喂养。

(十一)糖尿病

1.糖尿病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应进行营养指标检测和营养评

估。糖尿病或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使用营养支持的适应症与非糖尿病患者

无区别。

2.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且胃肠道有功能的糖尿病患者,首

选肠内营养。

3.在血糖检测和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一些非糖尿病肠内营养配

方可用于糖尿病患者,但要避免过量过快地提供糖类,应予缓慢持续给

予,有条件时,最好选用肠内营养泵缓慢持续滴入。

4.对于需要肠内营养支持的糖尿病患者,有条件时,可选用糖尿病

适用性肠内营养制剂。

5.给予糖尿病患者营养支持时,应严密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根据

血糖变化,调整营养液输注速度及胰岛素的用法与用量。

6.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术后患者,如果需要PN支持,推荐采用“允

许性低摄入”方案。

六、附则 (一)本规范解释权归药学部。

(二)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NRS2002内容

NRS2002

NRS2002内容包括3个方面:①营养状况受损评分(0~3分);②

疾病的严重程度评分(0~3分);③年龄评分;在以上评分基础上年龄

≥70岁者加1分;总分为0~7分。根据对128个关于营养支持与临床

结局的随机对照实验(RCT)的分析发现,在NRS评分≥3分的情况下,

- 8 -

大部分研究显示营养支持有效(能够改善临床结局),而在NRS评分

分的情况下,大部分研究显示营养支持无效。因此将是否具有营养风险

的评分切割点定为3分,即NRS评分≥3分为具有营养风险,需要根据

患者的临床情况,制定基于个体化的营养计划,给予营养干预。而NRS

分者虽然没有营养风险,但应在其住院期间每周筛查1次。

2002年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ESPEN)推出新了营养评价工具—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是指,结合疾病和创伤等应激状态对机体营养代谢的

影响,或(和)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下等因素所造成营养功能障碍的风险

所共同定义的。能够动态地评估患者有无营养风险其方法简单易行、实

用;从4方面问题来评定住院患者是否处于营养风险及程度如何,是否

是营养支持的适应证以及预后如何。采用评分的方法对营养风险加以量

度;对于总评分≥3分的住院患者要求制定营养支持计划,最高分是7

分;对评分暂时

营养风险筛查临床应用的价值:1、以评分是否达到或大于3分作

为有无营养风险的标准,评定出的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

后,其良性临床转归比例较高。2、《NRS 2002》在预测营养不良风险

和患者对营养治疗的反应方面,具有其他工具所不可比拟的优势。3、

《NRS2002》被欧洲推荐为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评估的首选工具。4、对于

不能确切测量身高体重的一小部分患者(如严重水肿等患者),无法得

到可靠的体质指数(BMI)数据,欧洲也考虑应用白蛋白水平(

评估这一小部分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5、NRS的核心指标来源于128

个临床进行系统评价随机对照研究的结论。

营养风险筛查的核心问题:1、原发疾病对营养状态影响的严重程

度。2、近期内(1~3个月)体重的变化。3、近1周饮食摄入量的变化。

4、体质指数(身高、体重)。通过床旁问诊和简便人体测量即可评定。5、

将年龄作为营养风险因素之一,70岁以上判定营养风险程度为1分。

营养风险筛查方法是:

第一步:首次营养筛查。

1、是否BMI

2、患者在过去3个月有体重下降吗?

3、患者在过去的1周内有摄食减少吗?

4、患者有严重疾病吗(如ICU治疗)?

营养筛查结果:

1、是:如果以上任一问题回答“是”,则直接进入第二步营养监

- 9 -

测。

2、否:如果所有的问题回答“否”,应每周重复调查1次。

比如患者计划接受腹部大手术治疗,可以进行预防性的营养支持计

划,能够减少发生营养风险。

第二步:最终筛查项目

1、疾病严重程度

2、营养状态受损评分

3、年龄评分

筛查结果:

1、三项评分相加:疾病严重程度+营养状态受损评分+年龄评分

2、结论:总分值≥3分:患者处于营养风险,开始制定营养治疗计

划。总分值

NRS 2002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中对于疾病严重程度的定义:

一、1分:

1、慢性疾病患者因出现并发症而住院治疗。

2、病人虚弱但不需卧床。

3、蛋白质需要量略有增加,但可以通过口服和补充来弥补。

二、2分:

1、患者需要卧床,如腹部大手术后

2、蛋白质需要量相应增加,但大多数人仍可以通过人工营养得到

恢复。

三、3分:

1.患者在加强病房中靠机械通气支持,

2.蛋白质需要量增加而且不能被人工营养支持所弥补,

3.通过人工营养可以使蛋白质分解和氮丢失明显减少。

营养状态受损评分:

1、0分,正常营养状态

2、1分(轻度),3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食物摄入量比正常需要

量减少25%~50%。

3、2分(中度),一般情况差或2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食物摄

入量比正常需要量减少25%~50%。

4、3分(重度),① BMI

重丢失>5%(或3个月体重下降15%),③或者前1周食物摄入比正常需

要量减少75%~100%。

营养风险程度的营养支持:

- 10 -

年龄超过70岁,风险加1分。≥3分,具有营养风险,开始营养治

疗计划。<3分,每周复查营养风险筛查。

对于下列所有NRS评分>3分的患者应设定营养支持计划:

1、严重营养状态受损(≥3分)

2、严重疾病(≥3分)

3、中度营养状态受损+轻度疾病(2+1分)

4、轻度营养状态受损+中度疾病(1+2分)

NRS2002的优点:

1、营养状态与疾病引起的代谢紊乱共同评价;

2、简单易行,床边问诊和简单测量即可基本评价是否有营养风险

存在;

3、医师和病人直接沟通,了解病情真实,患者知情,易配合营养

治疗;

4、将年龄作为风险指数之一;

5、可以多学科应用、医护均可操作。

营养风险筛查的理解:

1、对可能发生营养不良并影响疾病转归的风险性进行量度;

2、营养风险度大者,营养支持(治疗)计划应属于营养治疗的适应

证;

3、最初应用于外科病人的手术耐受性、并发症可能性的评估;

4、目前在其他学科进行探讨性应用;

5、不能客观地区分营养不良的类型;

6、不能决定营养支持的具体方案(营养需要量、途径、胃肠、肾

功能承受力、营养支持的过渡方法等);

7、营养治疗计划的具体方案仍要依据相应项目的营养评价。

营养评价临床应用的思考:

1、病人(门诊和住院)的营养问题应是现代医疗的组成部分,诊疗的

程序中的问、望、触应包括营养风险筛查的内容;

2、利用营养风险筛查发现营养不良存在的可能程度以及对营养代

谢脏器功能损伤的预测;

3、应用传统的和适宜的其他评价方法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程度;

4、依据肝、肾、消化功能的承受力制订营养支持计划。

- 11 -

附件2.

厦门市第二医院肠外营养药物应用管理规定

为保证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合理安全使用,根据《医疗机构药事

管理规定》、《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

施细则》,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肠内外营养药物的使用,具体见《厦门市第二医院肠外营养疗

法规范》及相关“肠内外营养应用指南”。

(一)营养支持应有适宜的适应证,进行营养筛查评估,并在病历

上记录。

(二)应针对患者的疾病与营养状态,选择合适的营养治疗方案。

(三)根据肠外营养药物的1临床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及

时发现、预防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肠外营养药物的配制,应符合《静脉用药集中配制操作规程》

和《静脉用药调配操作规程》的要求,保障静脉用药安全。

(一)肠外营养注射剂原则上由药学部静脉药物配臵中心集中配

制。

(二)不具备药学部集中配制条件的,由药学部培训与考核合格的

护理人员配制。

三、肠外营养药物的管理

(一)医务部、药学部和护理部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肠外营养药

物合理应用规范培训和学习。

(二)药学部定期对各临床科室的肠外营养药物使用进行专项点

评。

(三)定期对临床科室上报的关于肠外营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

析,提出改进措施。

四、肠外营养疗法分级管理制度

(一)对于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患者,肠外瘘患者,炎性肠道

疾病患者、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的肠外营养配方需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

制定,在病历上记录。在紧急情况下确需使用,可越级使用1天。

(二)对于合并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如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炎性粘连性肠梗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

肠外营养支持;应用特殊肠外营养制剂:ω-3脂肪酸、鱼油脂肪乳等需

副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实施。 五、附则

(一)本规定解释权归药学部。

(二)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12 -

厦门市第二医院文件

厦二院„2015‟76号

关于印发厦门市第二医院

肠外营养疗法相关规定的通知

各科室:

为加强我院肠外营养的管理,依据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

分会制定的《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制定相关规范及规定。现下发给你们,请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执行。

附件 1.《厦门市第二医院肠外营养疗法规范》

2.《厦门市第二医院肠外营养药物应用管理规定》

厦门市第二医院

2015年4月13日

厦门市第二医院办公室 2015年4月13日印发

- 1 -

附件1.

厦门市第二医院肠外营养疗法规范

为加强我院肠外营养的管理,依据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制

定的《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制定本规范。

一、成人营养素需要量

(一)确定营养素需要量应当根据疾病状况、体重与体成份组成、

生理功能变化等方面进行个体化评估,制定合理化配方。

(二)大部分住院病人实际能量消耗通常低于经典的方程式或教科

书上的公式推算出来的值。

(三)在败血症或创伤的急性代谢期,不主张采用高热卡营养支持

获得正氮平衡或氮平衡。

(四)允许性低摄入有益于围手术期患者临床结局。

(五)水、电解质生理需要量是维持生命所必需。

(六)肠外营养支持患者,需监测出入液量、水肿或脱水症状体征、

血电解质水平等,并及时调整补充剂量,根据病情,进行补充。

(七)重症疾病状态下是否需要增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供给量,

目前无确定性结论。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可依据FDA推荐剂量,根据

医师的判断,结合患者需求,调整部分维生素的应用剂量。

二、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指南

(一)NRS 2002采用评分的方法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医患有沟通,

有临床RCT的支持。

(二)在临床上,医师/营养师/护士都可以进行操作,目前是有关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适应证的有用工具。

三、肠外营养素

(一)氨基酸

1.对于有重度营养风险,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如果没有特殊

代谢限制的话,推荐选用所含氨基酸种类完整的平衡氨基酸溶液。

2.对于需要PN支持的外科术后患者,推荐在PN配方中添加谷氨酰

胺双肽。接受PN支持的重症患者,PN配方中也应包括谷氨酰胺双肽。

(二)脂肪乳

1.应用肠外营养的成人患者其肠外营养配方中常规推荐使用脂肪

乳。但对于有严重高脂血症或脂代谢障碍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代谢状

况决定是否应用脂肪乳,使用时应充分权衡其可能的风险与获益。

- 2 -

2.脂肪乳在肠外营养中的供能比例应根据患者的脂代谢情况决定,

一般为20%~50%。无脂代谢障碍的创伤和危重症患者应适当提高脂肪比

例,其脂肪构成应使用中长链脂肪乳或用鱼油脂肪乳替代部分长链脂肪

乳。

3.对于外科及危重症患者,推荐使用中长链脂肪乳以改善氮平衡,

促进蛋白质合成,可能对临床结局有促进。

4.鱼油脂肪乳适用于外科术后缓和,对临床结局有改善。危重症患

者也应将鱼油脂肪乳作为肠外营养脂肪乳配方的一部分加以考虑。

5.目前缺乏结构脂肪乳对成人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大样本随机对

照研究,应用可能有益。

四、肠外营养输注途径

1.经周围静脉缓慢均匀输注能耐受常规能量与蛋白质密度的肠外

营养配方全合一溶液,但不建议连续输注时间超过10~14天。

2.如果经周围静脉输入出现三次以上静脉炎,考虑系药物所致,应

采用CVC或PICC臵管。

3.PN支持时间预计>10~14天,建议采用CVC或PICC臵管。

4.成人患者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血管条件、可能需要的

营养液输注天数、操作者资质与技术熟练程度,谨慎决定臵管方式。

5.儿科患者长期输液推荐选用PICC臵管。

6.若单纯以肠外营养输注为目的,通常不采用输液港输注。

7.成人患者周围静脉穿刺常规首选上肢远端部位。

8.PICC穿刺常规首选肘窝区,对接受乳房切除术和/或掖窝淋巴结

清扫、接受放射治疗的患侧上肢,应尽可能避免。

9.CVC穿刺部位首选锁骨下静脉。

10.超声引导颈内静脉臵管成功率显著高于体表标志法,而行锁骨

下静脉臵管体表标志法成功率高于超声引导臵管法。

11.中心静脉臵管后(包括PICC)应常规行影象学检查,确定导管

尖端部位,并排除气胸。超声导引穿刺例外。

12.PICC导管尖端必须位于腔静脉内。

13.中心静脉臵管须严格按无菌操作规范进行。

14.穿刺局部消毒2%洗必泰优于10%聚维酮碘。

15.纱布敷料和亚聚氨酯透明敷料均可用于穿刺部位。

16.如果穿刺部位有出血或渗出,纱布敷料较亚聚氨酯敷料为佳。

17.敷料一旦发生潮湿、松脱,需要及时更换。

18.不推荐穿刺部位使用抗菌素药膏,这样做反而增加真菌感染和

- 3 -

耐药的发生,并可能破坏亚聚氨酯敷料。

19.小剂量肝素可能有效预防导管堵塞。

20.头端剪口与侧向瓣膜PICC导管相比,对预防血栓发生无影响。

21.PICC臵管及臵管后护理应由经专门培训,具有资质的护理人员

进行。

22.长期PN建议选用硅胶、亚聚氨酯材料。

23.CVC和PICC的体内最长保留时间尚无明确规定。但应当经常对

穿刺部位进行检测,怀疑导管感染或其他相关并发症时,应立即拔除导

管。

五、疾病营养支持

(一)术后糖电解质输液

1.根据ESPEN,NRS2002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积分

在入院后,采用NRS工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无

需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2.术后应给予满足成年患者维持生理基本需要的水和电解质。

3.糖电解质输液治疗的推荐方案:肝肾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水必

需量为2000~2500ml,电解质Na+ 为50mmol,CL-为50mmol,K+ 为20~

50mmol。配方合理、输注安全和使用方便的产业化的复方糖电解质输液

产品进行维持输液是国际上广为接受的方案。推荐根据患者的水电解质

平衡状况及需要量,给以复方维持输液。

(二)围手术期肠外营养

1.围手术期有无营养不良风险的评估:NRS2002(ESPEN)作为评估是

否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工具,围手术期患者按照NRS2002评分大于或等

于3分即有营养不良风险,给予进行营养支持。

2.围手术期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

致连续5~10天无法经口摄食达到营养需要量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

持。

3.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术前给予7~10天的营养支持。术后TPN

支持:术前接受 TPN支持者;有显著营养不良的大手术病人,术前未

给予营养支持者;任何手术或发生手术并发症估计1周或1周以上不能

正常进食者。

4.围手术期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患

者,可添加特殊营养素:谷氨酰胺(Gln)。

5.围手术期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患

- 4 -

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可添加特殊营养素:ω-3脂肪酸。

6.大多数无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术后接受单纯的糖电解质输液治

疗已经足够。无需给予营养支持。

7.营养支持非急诊处理措施,应该在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按适应证

规范和使用规范进行。

8.有不可逆肠道功能衰竭的短肠综合征患者应该使用肠外营养支

持。

(三)危重病

1.危重病患者,营养支持只有在生命体征稳定(血流动力学、呼吸

功能稳定-包括药物、呼吸机等治疗措施控制下)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2.危重病患者APACHE II>10存在重度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营养支

持。

3.早期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危重病患者的结局。危重病患者在入

ICU后24~72小时开始。

4.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应首选EN。

5.经胃肠道不能到达营养需要量的危重病患者,应考虑PN支持,

或肠内外营养联合应用。

6.存在严重胃潴留或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可尝试应用辅助胃动力药

物(胃复安等)改善胃肠道动力。

7.危重病患者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原则(20kcal/kg.d~25

kcal/kg.d);在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能量供给量需要适当增加

(25 kcal/kg.d~30 kcal/k.d)。

(四)成人烧伤

1.烧伤病人应给予营养风险筛查,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尤其是烧

伤面积大于20%~30%或重度烧伤病人。

2.接受营养支持烧伤病人, 应定期营养评估,若有可能可根据间接

测热法每周1~2次测定病人的热能需量来决定热能需量。

3.烧伤创面愈合需要蛋白质,严重烧伤创面愈合前,可给予蛋白质

2g/kg.d,静脉输注葡萄糖速度不超过5mg/kg.d,补充脂肪不超过总热

卡30%为宜。严重烧伤病人不管肠内还是肠外补充谷氨酰胺都可能有益。

4.而在重度以上烧伤病人在监测、控制好血糖水平的条件下伤后

1w-2w起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也可能是安全、有效的。

5.烧伤早期肠内营养短肽制剂应用更有利肠内营养的实施。

6.而添加合生元的肠内营养有利于重度烧伤内毒素血症的改善。

7.需要营养支持的烧伤病人肠内营养优先考虑。

- 5 -

8.烧伤早期血液动力学不平稳时不宜肠内营养,但是,可以给予少

量肠内营养物质,目的是保护肠粘膜屏障。

9.仍没有证据区分早期肠内营养还是延迟肠内营养的效果。

10.但专家认为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利益更多。

11.烧伤病人手术中给予肠内营养(十二指肠)是安全有效的。

12.肠外营养若采用深静脉臵管,同一部位臵管时间不得超过7d

(PICC除外);如通过无感染创面臵管,则不得超过3d。

(五)胰腺炎

1.轻至中度胰腺炎患者不常规推荐使用临床营养支持(不常规使用

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

2.在起病初2d~5d应禁食并给予糖电解质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

衡,第3d~7d起尝试给予含碳水化合物不含脂肪的膳食,并给予一定

量蛋白质。

3.但对于患病前已经存在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的患者,则上述意见

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

4.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给以营养支持。

5.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先考虑经肠内营养。推荐选用要素型肠内

营养经空肠臵管行肠内营养。

只有在患者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支持时,才考虑给肠外营养支持。

(六)短肠综合征与胃肠道瘘

1.急性期肠瘘及短肠综合征患者(经口或经肠内营养支持无法达到

营养需要量时),应予肠外营养支持。

2.有肠道功能衰竭的短肠综合征患者应用家庭肠外营养。

(七)炎性肠病(IBD)炎症性肠病

1.炎性肠病患者存在营养方面的危险因素,需进行营养筛查以确定

是否需要按照营养护理计划来接受正规的营养评估。

2.炎性肠病及生长延迟患儿应采用肠内营养,以帮助患儿正常生长

发育。

3.需要SNS的克罗恩病患者应使用肠内营养。

4.不适合使用激素治疗的急性期成年克罗恩病患者,应采用EN治

疗。

5.对于长期临床缓解(>1年)且无营养缺乏的克罗恩病,没有证据

显示EN(口服营养补充或管饲)或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素补充剂

有益。

6.不耐受肠内营养的炎性肠病患者,应采用肠外营养支持。

- 6 -

7.合并瘘的克罗恩病患者应尝试短期肠道休息联合胃肠外营养支

持治疗。

8.严重营养不良炎性肠病患者是围手术期SNS的适应证。

9.SNS和肠道休息不应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的基础治疗。

10.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不推荐常规使用氨基酸或者短肽型配方。

11.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使用特殊肠内营养配方(LCT/MCT混合脂肪

酸或者添加ω-3脂肪酸、谷氨酰胺、TGF-β)与普通配方肠内营养相比,

对结局无显著影响。不推荐常规使用特殊肠内营养配方。

(八)肝脏疾病与肝移植

1.推荐采用NRS工具对肝脏疾病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2.肝脏疾病患者经肠道摄入的目标是:热量35kcal/kg.d~

40kcal/kg.d,蛋白质1.2g/kg.d~1.5g/kg.d。

3.存在营养摄入不足的患者,优先考虑给以肠内营养。

4.存在肝硬化失代偿或肝性脑病的患者,应给以含有BCAA的肠内

营养。

5.由于存在较高的并发症风险,不推荐在肝脏疾病患者应用PEG。

6.对肠内营养难以达到营养摄入目标的患者,推荐给以肠外营养。

7.存在肝性脑病,且需要接受肠外营养的患者可考虑经静脉补充

BCAA 。

8.不推荐在没有肝性脑病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常规使用静脉BCAA。

9.对于肝脏移植受者,推荐采用NRS工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有

营养风险的患者,应该制定营养计划,进行营养支持。

10.肝脏移植受者术前的营养支持原则参照上述ESLD的推荐意见。

11.肝脏移植受者术后应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方开始考虑营养支

持。

12.推荐在肝脏移植受者术后优先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支持途径可

选择鼻胃管、鼻肠管或经空肠造瘘。

(九)心血管疾病

1.对于存在心功能不全、心源性恶液质及接受体外循环手术的患

者,应常规进行营养筛查。

2.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应进一步进行营养评定,并制定营养支持

计划。

3.极化液可用于有心功能不全及接受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

4.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常规推荐使用肠外营养。

5.如果患者的肠道有功能,优先使用肠内营养。

- 7 -

(十)神经系统疾病与营养支持

1.脑卒中急性期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推荐7天内开始肠内营养,推

荐鼻胃管喂养。外伤性脑损伤患者推荐早期(7天内)肠外营养支持。

鼻胃管喂养还是PEG喂养为好尚缺乏证据。

2.痴呆早期患者推荐加强经口营养支持。痴呆晚期患者推荐管饲喂

养。

3.任何原因引起的神经性吞咽困难患者(包括脑卒中所致),短期

吞咽困难推荐鼻胃管喂养;长期吞咽困难(超过1个月)推荐PEG喂养。

4.任何原因引起的昏迷患者,短期(1个月以内)昏迷推荐鼻胃管

喂养;长期(超过1个月)昏迷(如持续性植物状态)推荐PEG喂养。

(十一)糖尿病

1.糖尿病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应进行营养指标检测和营养评

估。糖尿病或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使用营养支持的适应症与非糖尿病患者

无区别。

2.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且胃肠道有功能的糖尿病患者,首

选肠内营养。

3.在血糖检测和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一些非糖尿病肠内营养配

方可用于糖尿病患者,但要避免过量过快地提供糖类,应予缓慢持续给

予,有条件时,最好选用肠内营养泵缓慢持续滴入。

4.对于需要肠内营养支持的糖尿病患者,有条件时,可选用糖尿病

适用性肠内营养制剂。

5.给予糖尿病患者营养支持时,应严密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根据

血糖变化,调整营养液输注速度及胰岛素的用法与用量。

6.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术后患者,如果需要PN支持,推荐采用“允

许性低摄入”方案。

六、附则 (一)本规范解释权归药学部。

(二)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NRS2002内容

NRS2002

NRS2002内容包括3个方面:①营养状况受损评分(0~3分);②

疾病的严重程度评分(0~3分);③年龄评分;在以上评分基础上年龄

≥70岁者加1分;总分为0~7分。根据对128个关于营养支持与临床

结局的随机对照实验(RCT)的分析发现,在NRS评分≥3分的情况下,

- 8 -

大部分研究显示营养支持有效(能够改善临床结局),而在NRS评分

分的情况下,大部分研究显示营养支持无效。因此将是否具有营养风险

的评分切割点定为3分,即NRS评分≥3分为具有营养风险,需要根据

患者的临床情况,制定基于个体化的营养计划,给予营养干预。而NRS

分者虽然没有营养风险,但应在其住院期间每周筛查1次。

2002年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ESPEN)推出新了营养评价工具—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是指,结合疾病和创伤等应激状态对机体营养代谢的

影响,或(和)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下等因素所造成营养功能障碍的风险

所共同定义的。能够动态地评估患者有无营养风险其方法简单易行、实

用;从4方面问题来评定住院患者是否处于营养风险及程度如何,是否

是营养支持的适应证以及预后如何。采用评分的方法对营养风险加以量

度;对于总评分≥3分的住院患者要求制定营养支持计划,最高分是7

分;对评分暂时

营养风险筛查临床应用的价值:1、以评分是否达到或大于3分作

为有无营养风险的标准,评定出的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

后,其良性临床转归比例较高。2、《NRS 2002》在预测营养不良风险

和患者对营养治疗的反应方面,具有其他工具所不可比拟的优势。3、

《NRS2002》被欧洲推荐为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评估的首选工具。4、对于

不能确切测量身高体重的一小部分患者(如严重水肿等患者),无法得

到可靠的体质指数(BMI)数据,欧洲也考虑应用白蛋白水平(

评估这一小部分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5、NRS的核心指标来源于128

个临床进行系统评价随机对照研究的结论。

营养风险筛查的核心问题:1、原发疾病对营养状态影响的严重程

度。2、近期内(1~3个月)体重的变化。3、近1周饮食摄入量的变化。

4、体质指数(身高、体重)。通过床旁问诊和简便人体测量即可评定。5、

将年龄作为营养风险因素之一,70岁以上判定营养风险程度为1分。

营养风险筛查方法是:

第一步:首次营养筛查。

1、是否BMI

2、患者在过去3个月有体重下降吗?

3、患者在过去的1周内有摄食减少吗?

4、患者有严重疾病吗(如ICU治疗)?

营养筛查结果:

1、是:如果以上任一问题回答“是”,则直接进入第二步营养监

- 9 -

测。

2、否:如果所有的问题回答“否”,应每周重复调查1次。

比如患者计划接受腹部大手术治疗,可以进行预防性的营养支持计

划,能够减少发生营养风险。

第二步:最终筛查项目

1、疾病严重程度

2、营养状态受损评分

3、年龄评分

筛查结果:

1、三项评分相加:疾病严重程度+营养状态受损评分+年龄评分

2、结论:总分值≥3分:患者处于营养风险,开始制定营养治疗计

划。总分值

NRS 2002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中对于疾病严重程度的定义:

一、1分:

1、慢性疾病患者因出现并发症而住院治疗。

2、病人虚弱但不需卧床。

3、蛋白质需要量略有增加,但可以通过口服和补充来弥补。

二、2分:

1、患者需要卧床,如腹部大手术后

2、蛋白质需要量相应增加,但大多数人仍可以通过人工营养得到

恢复。

三、3分:

1.患者在加强病房中靠机械通气支持,

2.蛋白质需要量增加而且不能被人工营养支持所弥补,

3.通过人工营养可以使蛋白质分解和氮丢失明显减少。

营养状态受损评分:

1、0分,正常营养状态

2、1分(轻度),3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食物摄入量比正常需要

量减少25%~50%。

3、2分(中度),一般情况差或2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食物摄

入量比正常需要量减少25%~50%。

4、3分(重度),① BMI

重丢失>5%(或3个月体重下降15%),③或者前1周食物摄入比正常需

要量减少75%~100%。

营养风险程度的营养支持:

- 10 -

年龄超过70岁,风险加1分。≥3分,具有营养风险,开始营养治

疗计划。<3分,每周复查营养风险筛查。

对于下列所有NRS评分>3分的患者应设定营养支持计划:

1、严重营养状态受损(≥3分)

2、严重疾病(≥3分)

3、中度营养状态受损+轻度疾病(2+1分)

4、轻度营养状态受损+中度疾病(1+2分)

NRS2002的优点:

1、营养状态与疾病引起的代谢紊乱共同评价;

2、简单易行,床边问诊和简单测量即可基本评价是否有营养风险

存在;

3、医师和病人直接沟通,了解病情真实,患者知情,易配合营养

治疗;

4、将年龄作为风险指数之一;

5、可以多学科应用、医护均可操作。

营养风险筛查的理解:

1、对可能发生营养不良并影响疾病转归的风险性进行量度;

2、营养风险度大者,营养支持(治疗)计划应属于营养治疗的适应

证;

3、最初应用于外科病人的手术耐受性、并发症可能性的评估;

4、目前在其他学科进行探讨性应用;

5、不能客观地区分营养不良的类型;

6、不能决定营养支持的具体方案(营养需要量、途径、胃肠、肾

功能承受力、营养支持的过渡方法等);

7、营养治疗计划的具体方案仍要依据相应项目的营养评价。

营养评价临床应用的思考:

1、病人(门诊和住院)的营养问题应是现代医疗的组成部分,诊疗的

程序中的问、望、触应包括营养风险筛查的内容;

2、利用营养风险筛查发现营养不良存在的可能程度以及对营养代

谢脏器功能损伤的预测;

3、应用传统的和适宜的其他评价方法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程度;

4、依据肝、肾、消化功能的承受力制订营养支持计划。

- 11 -

附件2.

厦门市第二医院肠外营养药物应用管理规定

为保证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合理安全使用,根据《医疗机构药事

管理规定》、《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

施细则》,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肠内外营养药物的使用,具体见《厦门市第二医院肠外营养疗

法规范》及相关“肠内外营养应用指南”。

(一)营养支持应有适宜的适应证,进行营养筛查评估,并在病历

上记录。

(二)应针对患者的疾病与营养状态,选择合适的营养治疗方案。

(三)根据肠外营养药物的1临床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及

时发现、预防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肠外营养药物的配制,应符合《静脉用药集中配制操作规程》

和《静脉用药调配操作规程》的要求,保障静脉用药安全。

(一)肠外营养注射剂原则上由药学部静脉药物配臵中心集中配

制。

(二)不具备药学部集中配制条件的,由药学部培训与考核合格的

护理人员配制。

三、肠外营养药物的管理

(一)医务部、药学部和护理部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肠外营养药

物合理应用规范培训和学习。

(二)药学部定期对各临床科室的肠外营养药物使用进行专项点

评。

(三)定期对临床科室上报的关于肠外营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

析,提出改进措施。

四、肠外营养疗法分级管理制度

(一)对于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患者,肠外瘘患者,炎性肠道

疾病患者、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的肠外营养配方需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

制定,在病历上记录。在紧急情况下确需使用,可越级使用1天。

(二)对于合并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如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炎性粘连性肠梗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

肠外营养支持;应用特殊肠外营养制剂:ω-3脂肪酸、鱼油脂肪乳等需

副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实施。 五、附则

(一)本规定解释权归药学部。

(二)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12 -


相关内容

  • 1--二甲涉及到的法律法规
  • 苍梧县人民医院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 涉及与引用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1. 1.2.3.1 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2. 1.2.5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卫医管发[2009]99号:2009.10.13 3. 1.2.5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卫办 ...

  • 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 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 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不同国家的痛风患病率不同 ...

  • 大面积脑梗死 治疗指南(2015)
  • q . 生堡塑墅匡堂苤查2Q!鱼生!旦箜!!鲞箜!塑g塾垫!丛!旦塑里!亟!塑堕垒盟垫!鱼:yQ!:!!:盟Q:! ・缺血性脑卒中・ 美国神经重症监护学会<大面积脑梗死治疗指南(2015))解读 杜伟 庞长河 薛亚轲王振华焦洪亮吴立新魏新亭 450052郑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杜伟 ...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4年,天津)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 中图分类号:R657.51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5256(2015)03-0327-05 Guidelinesforintegratedtradition ...

  • 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2015年版)
  • ·118·20154102ChinJMycol,April2015,Vol10,No.2 ·诊疗规范· 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2015年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关键词]甲真菌病: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75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3827(2015)10-0118 ...

  • 500上颌骨囊肿临床路径
  • 上颌骨囊肿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上颌骨囊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颌骨囊肿包括上颌骨囊肿(包括含牙囊肿.角化囊肿.根端囊肿.正中囊肿) (ICD10:S02.402) 行上颌骨囊肿刮治术(ICD-9-CM-3:76.7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 ...

  • 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_陈小伟
  • ·66·,,,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月第卷第期·论 著· 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 23△ ,王念跃2,陈小伟1,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2东南大学医学院,南京2南京市第二医院21.11500:2.10009:3.10009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于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GDM ...

  •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_2014
  • ·86·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5年4月第9卷第2期ChinArchGenSurg(ElectronicEdition),April2015,Vol.9,No.2 ·指南·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于2000年制定 ...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 主堡塑经型苤圭!!!i生兰旦箜塑鲞箜!塑垦!也』盟!!翌!:垒P亘!!Q!!:Y!!:堡:堕!:! .指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 卒中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一80%.急性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