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归纳总结

第一章反馈归纳

一、质点的判定

【例题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研究巨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巨轮可以看做质点

B .研究林丹打球时的技术动作,可以把他看做质点

C .电子绕原子核旋转时,同时在自转,由于电子很小,故研究电子的自转时,仍可将其看做质点

D .只要研究对象没有转动时,无论什么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

训练1 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少

B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C .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 .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

二、参考系与运动

【例题2】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人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观察说明( )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

训练2 (多选) 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 .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 .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 .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通过对质点、参考系的学习,记下你的反思与收获

一、时刻和时间的区别

【例题1】 如图所示为时间轴,下列关于时

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2

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

也可以称为2 s内

B .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

C .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

D .tn -1-tn 表示时间,称为第(n-1) s内

A .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第5 s末时,指的是时刻

B .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

C .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

D .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

二、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例题2】 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 .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

训练2 (双选) 关于同一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B .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 .位移的值,不会比路程大

D .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通过对时间与位移的学习,记下你的反思与收获

一、速度相关概念的理解

【例题1】 (双选)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 .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它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D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训练1-1 (双选)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是10 m/s,那么这个物体( )

A .在这一时刻之前0.1 s内位移一定是1 m

B .在这一时刻之后1 s内位移一定是10 m

C .在这一时刻起10 s内位移可能是50 m

D .如果从这一时刻起开始匀速运动,那么它运动1 000 m所需时间一定是100 s 训练1-2 小明同学在学习DIS 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

①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Ⅰ的宽度最小

②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

③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④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题2】 某物体沿某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1训练2 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以速度v1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 km/h跑完3

2-了其余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 =27 km/h,则v1的值为( ) 3

A .90 km/h B .56 km/h

C .35 km/h D .32 km/h

通过对速度的学习,记下你的反思与收获

一、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与使用

【例题1】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1)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A .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装纸带

C .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 V交流电源

E .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2)当实际的电源频率低于50 Hz时,如果仍按50 Hz来计算,则测得的平均速度值将比真实值偏 ________.

二、纸带的数据处理

【例题2】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 、B 、C 、D 、E 、F 、G 共7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画出,其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2)计算出打下B 、C 、D 、E 、F 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

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训练1 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 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 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在打出A 、F 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B点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训练2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

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

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

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 、C 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在A 、D 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m/s. 通过对打点计时器的的学习,记下你的反思与收获

一、加速度的计算

【例题1】 一质点沿直线做变速运动,加速度不变,某时刻速

训练4 一个足球以4 m/s的速度撞到竖直墙壁上,被墙壁以3 m/s的速度反弹回来,若触墙时间是0.1 s,求这个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

二、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的判定

【例题2】 (双选)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的方向向左,加速度的方向可能向右

B .速度和加速度均为负值,则一定是加速运动

C .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位移方向相同

D .加速度的方向不变而速度的方向改变是可能的

三、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例题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 .速度变化量Δ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通过对加速度的学习,记下你的反思与收获

一、从V - t图像看加速度

【例题1】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 t图像,请回答:

(1)质点在图中各段的过程中做什么性质的运动?

(2)在0-4 s 内、8-10 s 内、10-12 s

内质点加速度各是多少?

训练1 (多选) 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

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2秒内和第3秒内速度方向相反

B .第2秒内和第3秒内加速度方向相反

C .第3秒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第5秒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二、由图像判断运动

【例题2】 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像分

别是某个运动质点的x -t 图像和v - t

图像,试说明在两图像中的OA 、AB 、BC 、

CD 、DE 各个阶段表示质点分别做什么运

动?

训练2-1 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 )

A .做往复运动 B.速度时刻变化

C .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

训练2-2.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 .第2 s内和第3 s内速度方向相反

B .第2 s内和第3 s内的速度方向相同

C .第4 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

D .第5 s内速度方向与第1 s内速度方向相反

三、x -t 图像中的速度

例题3】 (多选)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 -t 图像如图所

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像可以看

出( )

A .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

C .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

D .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训练3 (双选) 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 、B 两质点

的x -t 图像.由图可知( )

A .t =0时,A 在B 的前面

B .B 在t2时刻追上A ,并在此后跑在A 的前面

C .B 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 小,t2时刻后才大于A 的速度

D .A 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 大

通过对图像的学习,记下你的反思与收获

第一章反馈归纳

一、质点的判定

【例题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研究巨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巨轮可以看做质点

B .研究林丹打球时的技术动作,可以把他看做质点

C .电子绕原子核旋转时,同时在自转,由于电子很小,故研究电子的自转时,仍可将其看做质点

D .只要研究对象没有转动时,无论什么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

训练1 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少

B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C .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 .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

二、参考系与运动

【例题2】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人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观察说明( )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

训练2 (多选) 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 .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 .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 .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通过对质点、参考系的学习,记下你的反思与收获

一、时刻和时间的区别

【例题1】 如图所示为时间轴,下列关于时

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2

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

也可以称为2 s内

B .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

C .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

D .tn -1-tn 表示时间,称为第(n-1) s内

A .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第5 s末时,指的是时刻

B .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

C .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

D .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

二、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例题2】 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 .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

训练2 (双选) 关于同一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B .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 .位移的值,不会比路程大

D .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通过对时间与位移的学习,记下你的反思与收获

一、速度相关概念的理解

【例题1】 (双选)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 .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它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D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训练1-1 (双选)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是10 m/s,那么这个物体( )

A .在这一时刻之前0.1 s内位移一定是1 m

B .在这一时刻之后1 s内位移一定是10 m

C .在这一时刻起10 s内位移可能是50 m

D .如果从这一时刻起开始匀速运动,那么它运动1 000 m所需时间一定是100 s 训练1-2 小明同学在学习DIS 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

①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Ⅰ的宽度最小

②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

③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④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题2】 某物体沿某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1训练2 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以速度v1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 km/h跑完3

2-了其余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 =27 km/h,则v1的值为( ) 3

A .90 km/h B .56 km/h

C .35 km/h D .32 km/h

通过对速度的学习,记下你的反思与收获

一、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与使用

【例题1】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1)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A .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装纸带

C .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 V交流电源

E .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2)当实际的电源频率低于50 Hz时,如果仍按50 Hz来计算,则测得的平均速度值将比真实值偏 ________.

二、纸带的数据处理

【例题2】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 、B 、C 、D 、E 、F 、G 共7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画出,其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2)计算出打下B 、C 、D 、E 、F 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

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训练1 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 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 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在打出A 、F 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B点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训练2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

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

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

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 、C 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在A 、D 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m/s. 通过对打点计时器的的学习,记下你的反思与收获

一、加速度的计算

【例题1】 一质点沿直线做变速运动,加速度不变,某时刻速

训练4 一个足球以4 m/s的速度撞到竖直墙壁上,被墙壁以3 m/s的速度反弹回来,若触墙时间是0.1 s,求这个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

二、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的判定

【例题2】 (双选)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的方向向左,加速度的方向可能向右

B .速度和加速度均为负值,则一定是加速运动

C .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位移方向相同

D .加速度的方向不变而速度的方向改变是可能的

三、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例题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 .速度变化量Δ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通过对加速度的学习,记下你的反思与收获

一、从V - t图像看加速度

【例题1】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 t图像,请回答:

(1)质点在图中各段的过程中做什么性质的运动?

(2)在0-4 s 内、8-10 s 内、10-12 s

内质点加速度各是多少?

训练1 (多选) 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

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2秒内和第3秒内速度方向相反

B .第2秒内和第3秒内加速度方向相反

C .第3秒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第5秒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二、由图像判断运动

【例题2】 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像分

别是某个运动质点的x -t 图像和v - t

图像,试说明在两图像中的OA 、AB 、BC 、

CD 、DE 各个阶段表示质点分别做什么运

动?

训练2-1 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 )

A .做往复运动 B.速度时刻变化

C .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

训练2-2.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 .第2 s内和第3 s内速度方向相反

B .第2 s内和第3 s内的速度方向相同

C .第4 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

D .第5 s内速度方向与第1 s内速度方向相反

三、x -t 图像中的速度

例题3】 (多选)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 -t 图像如图所

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像可以看

出( )

A .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

C .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

D .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训练3 (双选) 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 、B 两质点

的x -t 图像.由图可知( )

A .t =0时,A 在B 的前面

B .B 在t2时刻追上A ,并在此后跑在A 的前面

C .B 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 小,t2时刻后才大于A 的速度

D .A 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 大

通过对图像的学习,记下你的反思与收获


相关内容

  •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 末.4s 时.第5s 初„„均为时刻:4s 内.第4s .第2s 至第4s 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 ...

  • [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4(鲁科版必修1)
  • <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4(鲁科版必修1)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 认知性学习目标: (1)知道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钠跟水的反应),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2)在归纳金属钠的性质的过程中,学会 ...

  • [2.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说课稿
  • <2.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说课稿 (淮口中学 陈敏) (过渡语: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匀速圆周 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物理2& ...

  •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归纳
  •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归纳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 末.4s 时.第5s 初„„均为时刻:4s 内.第4s .第2s 至第4s 内„„均为时间间隔. ...

  •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
  •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元素周期表> . 一 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元素周期表>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化学必修 2 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周期 ...

  • 1高二物理曲线运动说课稿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说课稿§5.3抛体运动的规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抛体运动的规律>.首先我对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对前两节知识的深入应用,加深了学生进一步对曲线运动特点的理 ...

  •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13_物理_必修2_人教版
  • 万有引力定律 河南省唐河县第一高级中学 刘香旗 教材依据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三节 教学流程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思路和过程. (2)理解并掌握万有引力定律. (3)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循相同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认 ...

  • 电解池说课稿
  • 电解池说课稿 上传: 杨先明 更新时间:2011-9-22 21:18:00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3节电解池(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教科书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是电化学 ...

  • 氨.硝酸.硫酸_说课稿
  • 氨的性质及其用途(说课稿) 高一年级 晋 霞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第一课时<氨的性质和用途>.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法,教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谈一谈关于这一课时我的一些的教学设计思路. 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