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学习目标】

1、掌握京师大学堂创办时间、地位、及意义

2、掌握《申报》的创办,商务印书馆的兴办的时间、地点、地位 3、理解、掌握科举制度创立和废除对历史进步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知道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和早期的大众传媒产生的基本史实,了解它们对近代社会生活的 影响。

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及认同和学习先驱们的开拓创业精神。

【知识链接】

科举制的创立

【学法指导和使用说明】

1、阅读课本导读部分,大致了解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阅读课本,然后在课本上进行主要内容的勾划。 3、自主动手整理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必求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请回答:

(1)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的创刊词,这份报纸的名称是什么?

(2)请你根据材料说说这份报纸的特色及意义。

【达标测评】 一、选择题

(1)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贡献”,下列说法中和北京大学历史相符合的有

①初名京师大学堂 ②是维新变法运动的成果之一

③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④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我国现行教育分为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这是一种法定学制,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能随意增删。这种以教育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的做法开端于 A.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B.新文化运动时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建议 C.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

D.京师大学堂作为当时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作出的规定

(3)被严复评价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沿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的废科举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被废的科举制存在时间是

A.唐朝—清朝 B.隋朝—清朝

C.隋朝—中华民国 D.三国两晋南北朝—清朝

(4)看报纸已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主要休闲活动,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在哪个城市最早出现的

A.广州 B.北京 C.海南 D.上海 (5)我们经常使用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它的出版社是中国近代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三连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外文出版社 D.教育出版社

【自主反思】

知识盘点:

心得感悟:

【拓展延伸】

1、为什么说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

2、中国近代教育发生了一件大事,沿用了数千年的科举制被废除了,这在当时的读书人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许多人拍手称快,但也有人痛苦懊恼,你怎样看待废除科举制度?

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学习目标】

1、掌握京师大学堂创办时间、地位、及意义

2、掌握《申报》的创办,商务印书馆的兴办的时间、地点、地位 3、理解、掌握科举制度创立和废除对历史进步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知道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和早期的大众传媒产生的基本史实,了解它们对近代社会生活的 影响。

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及认同和学习先驱们的开拓创业精神。

【知识链接】

科举制的创立

【学法指导和使用说明】

1、阅读课本导读部分,大致了解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阅读课本,然后在课本上进行主要内容的勾划。 3、自主动手整理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必求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请回答:

(1)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的创刊词,这份报纸的名称是什么?

(2)请你根据材料说说这份报纸的特色及意义。

【达标测评】 一、选择题

(1)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贡献”,下列说法中和北京大学历史相符合的有

①初名京师大学堂 ②是维新变法运动的成果之一

③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④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我国现行教育分为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这是一种法定学制,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能随意增删。这种以教育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的做法开端于 A.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B.新文化运动时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建议 C.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

D.京师大学堂作为当时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作出的规定

(3)被严复评价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沿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的废科举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被废的科举制存在时间是

A.唐朝—清朝 B.隋朝—清朝

C.隋朝—中华民国 D.三国两晋南北朝—清朝

(4)看报纸已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主要休闲活动,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在哪个城市最早出现的

A.广州 B.北京 C.海南 D.上海 (5)我们经常使用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它的出版社是中国近代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三连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外文出版社 D.教育出版社

【自主反思】

知识盘点:

心得感悟:

【拓展延伸】

1、为什么说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

2、中国近代教育发生了一件大事,沿用了数千年的科举制被废除了,这在当时的读书人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许多人拍手称快,但也有人痛苦懊恼,你怎样看待废除科举制度?


相关内容

  • 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
  •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 一.教材分析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是北师大版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课.本课属 于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中的内容.体现了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过程中文化和教育方 面的表现. 本课主题是学习清末民初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变化,感受这些文化教育 ...

  • 大视野下清末民初变革
  • 大视野下清末民初变革 类别:历史·传记 | 关键字: 该书是著名民国史家.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朱宗震对辛亥革命前后历史的总结性解读.正文分专题讲述了辛亥革命性质问题.微弱的新思想新文化.传统王朝的崩溃之路.士大夫转型问题.反满和群众问题.资产阶级的政治动向.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整合和现代化启动.作者下 ...

  • 近代外交的"通信变革"
  • 作者:马建标林曦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2期 1844年,美国人莫尔斯(Samuel F.B.Morse)拍发人类历史上第一封电报,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了电信传播的新时代.该技术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信息传播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如麦克卢汉所言:"由于电力媒介的作用,他们现在与我们的生 ...

  • 清末民初小说分类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AnshanNormalUniversity 2005206,7(3):63-66 文学・艺术 清末民初小说分类 王鸿卿 (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摘 要:.,经历了由单一,"意识与"五四"小说现代化诉求紧密联系,而小,它更象一个&q ...

  • 00402学前教育史自考--3清末的学前教育
  • 4.清末<癸卯学制>明确指出,蒙养院的宗旨是 A .蒙养院和家庭教育并重 B .以蒙养院代替家庭教育 C .家庭教育辅助蒙养院 D .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 2015.4 4. 清末学制提出蒙养院保育内容,除了游戏.歌谣.谈话外,还有[ ] A. 图画 B. 体育 C. 社会 D. 手技 5 ...

  •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在线阅读
  • 2012-11-30 11:03:29|  分类: 藏书楼 |字号 订阅 目录 序 引子 百年谁覆烂柯棋 百年顿尽追怀里(1) 百年顿尽追怀里(2) 一夜难为怨别人 <红楼梦>与红学 已成为显学的当代红学 一书以名学的缘由(1) 一书以名学的缘由(2) 一书以名学的缘由(3) 一书以名学 ...

  • 被遮蔽的风景:清末民初北京白话报刊演说文
  • 祷谴蕊 景 之- - l 清末 民初北京 囱活报 剥演说文 口 胡全章 口直至世纪末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主流叙述线索仍然 沿用五 四白话 文运 动导师胡适 的历 史评 判,完全 否定 了清末 白话与现代 白话 文衔接 的可能性. 自周作人在 中国新文学 的源流> 中断言 五 四的白话文是 &q ...

  • 清末民初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
  • 历史教学问题 2002年第5期 ●青年史苑 清末民初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 安 秀 玲 提 要:.婚 姻主权的变动.,则是这一时期婚姻家关键词: 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形成家庭的前提.家庭是以姻缘关系.血缘关系为基础而产生的亲属间的社会生活组织,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婚姻与家庭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 ...

  • 谁是维新派 谁是立宪派--关于清末民初思想史研究的思考
  • 谁是维新派 谁是立宪派 --关于清末民初思想史研究的思考 作者:周积明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06日 14版) 谁是维新派?谁是立宪派?在中国近代史研究和知识普及中,这几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从历史教材到大多数戊戌维新的研究成果.工具书,都有一个常识性的概念,即康有为.梁启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