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 学诚法师答问十分

图 | Ray Oranges

答问十分 | 2017.06.27

来自龙泉寺龙泉之声

00:00 10:00

人都是活在自己的观念和认识中,想要别人理解自己,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如果无法解释清楚,那就放下,“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只要自己坚定初心,不负因果,就不必外求。

——学诚法师

师父,我区分不清楚自信和傲慢心,感觉两者好相似。

网友

学诚

法师

自信是相信自己可以,傲慢是觉得他人不行。人要有自信,但不应傲慢。

我有一儿一女,因为婆媳不合,老公是妈宝男,现在我想离婚,可是现实中孩子会受伤。请问,我该何去何从?是遵从自己心里所想还是听外人意见?请师父指导。

网友

学诚

法师

你的儿子长大后,你是希望他心向着自己,还是向着妻子呢?人与人相处难免有矛盾,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所受教育、生活经历都不同,导致了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差异,很多问题不是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生活中要学着降伏自己的烦恼,少一点以自我为中心,不然处处都是矛盾对立。总与人斗,自己又能得到什么快乐呢?

顶礼师父!弟子经常受人欺负,心里留下阴影,经常感到害怕恐惧。请问,如何消除过去的暴力阴影?另外,受人欺负是否我前世得罪过他们,他们来报复?

网友

学诚

法师

要让自己内心和外在都强大起来,所谓福慧双修。因果律告诉我们,因为自己曾经造过不好的业,所以才感得苦果,所以现在要断除苦因、多种乐因。想要身心有大力量,在人中有威信、得尊重,就要发大心去帮助别人、为众服劳、言谈稳重、于他无欺等等。

师父,别人冤枉我时,尤其亲人,我总是想解释清楚,让他们改观、理解我的初衷,“其实事情不是那样的,或者我根本没那样过”。但现实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每当这样时,我都恨不得以死证明自己的初衷。我应该如何是好啊?

网友

学诚

法师

人都是活在自己的观念和认识中,想要别人理解自己,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如果无法解释清楚,那就放下,“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只要自己坚定初心,不负因果,就不必外求。

阿弥陀佛!师父,以前我在寺院做打杂活工作快五年时间,在那里会经常看佛教书籍,也会念佛,比较主动。可去年我离开了那里,到了一个商场,慢慢的被外面的生活熏染了。感觉自己大不如从前,以前至少会念佛号看书看视频,可现在却非常少去做,也懒惰了不少,我非常不喜欢现在的状况。

网友

学诚

法师

修行是一条长远的路,我们的愿力和自制力都不够的时候,找一个好环境是唯一的办法,因为人太容易心随境转了。如果大环境不理想,至少也要有一个小环境,绝对不要忽视这点。

师父,我是名学生,近两年来受到了车祸、心脏出问题等果报。但在这过程中仍是继续手淫邪淫,直到后来发现邪淫的危害才戒掉了。但是邪淫念头仍然很重,无法控制,也压制不住。恳请法师开示。

网友

学诚

法师

先控制身语,再净化内心。恶的习气难以顿破,善巧的方法是重新培养好习惯、种善因。不要念念想着去控制邪念,而要多学习、多串习正念。

顶礼法师!末学身体不好,每次生病就非常厌弃自己,做什么都不上心,整个人很颓废,该如何是好?

网友

学诚

法师

对未来的愿景和信心没有建立起来,就很容易被现在的逆境打败。虽然人身危脆,但能有这个机会也已万分珍贵,要借这个不坚实的色身去修坚实的法身。

法师您好!现在人际关系纷繁复杂,人与人相处难免会产生很多的矛盾与冲突,让人很疲惫。请问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什么?与人相处应该提倡哪些,避免哪些?感恩!

网友

学诚

法师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学会换位思考。不要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认识别人,也要常常反过来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看看自己。3.要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不要总认为自己最正确。4.不说是非,多感恩和赞美。“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顶礼法师!每次被人忽视,不被关心,我就会很生气,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怎么破?请法师赐教。

网友

学诚

法师

因为你期待着被人关注,所以当期待落空时就难以接受。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少一些幻想。最彻底的方法是:改变“向外求”的心理,把内在的成长作为自己生命的重心。

精选自2017年06月26日学诚法师微博

图 | Ray Oranges

答问十分 | 2017.06.27

来自龙泉寺龙泉之声

00:00 10:00

人都是活在自己的观念和认识中,想要别人理解自己,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如果无法解释清楚,那就放下,“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只要自己坚定初心,不负因果,就不必外求。

——学诚法师

师父,我区分不清楚自信和傲慢心,感觉两者好相似。

网友

学诚

法师

自信是相信自己可以,傲慢是觉得他人不行。人要有自信,但不应傲慢。

我有一儿一女,因为婆媳不合,老公是妈宝男,现在我想离婚,可是现实中孩子会受伤。请问,我该何去何从?是遵从自己心里所想还是听外人意见?请师父指导。

网友

学诚

法师

你的儿子长大后,你是希望他心向着自己,还是向着妻子呢?人与人相处难免有矛盾,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所受教育、生活经历都不同,导致了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差异,很多问题不是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生活中要学着降伏自己的烦恼,少一点以自我为中心,不然处处都是矛盾对立。总与人斗,自己又能得到什么快乐呢?

顶礼师父!弟子经常受人欺负,心里留下阴影,经常感到害怕恐惧。请问,如何消除过去的暴力阴影?另外,受人欺负是否我前世得罪过他们,他们来报复?

网友

学诚

法师

要让自己内心和外在都强大起来,所谓福慧双修。因果律告诉我们,因为自己曾经造过不好的业,所以才感得苦果,所以现在要断除苦因、多种乐因。想要身心有大力量,在人中有威信、得尊重,就要发大心去帮助别人、为众服劳、言谈稳重、于他无欺等等。

师父,别人冤枉我时,尤其亲人,我总是想解释清楚,让他们改观、理解我的初衷,“其实事情不是那样的,或者我根本没那样过”。但现实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每当这样时,我都恨不得以死证明自己的初衷。我应该如何是好啊?

网友

学诚

法师

人都是活在自己的观念和认识中,想要别人理解自己,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如果无法解释清楚,那就放下,“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只要自己坚定初心,不负因果,就不必外求。

阿弥陀佛!师父,以前我在寺院做打杂活工作快五年时间,在那里会经常看佛教书籍,也会念佛,比较主动。可去年我离开了那里,到了一个商场,慢慢的被外面的生活熏染了。感觉自己大不如从前,以前至少会念佛号看书看视频,可现在却非常少去做,也懒惰了不少,我非常不喜欢现在的状况。

网友

学诚

法师

修行是一条长远的路,我们的愿力和自制力都不够的时候,找一个好环境是唯一的办法,因为人太容易心随境转了。如果大环境不理想,至少也要有一个小环境,绝对不要忽视这点。

师父,我是名学生,近两年来受到了车祸、心脏出问题等果报。但在这过程中仍是继续手淫邪淫,直到后来发现邪淫的危害才戒掉了。但是邪淫念头仍然很重,无法控制,也压制不住。恳请法师开示。

网友

学诚

法师

先控制身语,再净化内心。恶的习气难以顿破,善巧的方法是重新培养好习惯、种善因。不要念念想着去控制邪念,而要多学习、多串习正念。

顶礼法师!末学身体不好,每次生病就非常厌弃自己,做什么都不上心,整个人很颓废,该如何是好?

网友

学诚

法师

对未来的愿景和信心没有建立起来,就很容易被现在的逆境打败。虽然人身危脆,但能有这个机会也已万分珍贵,要借这个不坚实的色身去修坚实的法身。

法师您好!现在人际关系纷繁复杂,人与人相处难免会产生很多的矛盾与冲突,让人很疲惫。请问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什么?与人相处应该提倡哪些,避免哪些?感恩!

网友

学诚

法师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学会换位思考。不要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认识别人,也要常常反过来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看看自己。3.要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不要总认为自己最正确。4.不说是非,多感恩和赞美。“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顶礼法师!每次被人忽视,不被关心,我就会很生气,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怎么破?请法师赐教。

网友

学诚

法师

因为你期待着被人关注,所以当期待落空时就难以接受。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少一些幻想。最彻底的方法是:改变“向外求”的心理,把内在的成长作为自己生命的重心。

精选自2017年06月26日学诚法师微博


相关内容

  • 答问十分 | 智慧是与生俱来的吗,该怎样培养?
  • 图 | Olga Demidova 智慧由听闻而来.听得越多,闻慧越多,犹如打开双眼:有了闻慧以后要多思维,思维越多思慧越多,犹如迈开双脚. --学诚法师 顶礼师父!最近学佛,有个问题一直困扰我:总是看到庙宇建的富丽堂皇,心里很疑惑,菩萨也讲究在外相么?为何不把钱省下来捐给慈善机构或是贫困家庭呢?还 ...

  • 佛教大小乘之争
  • ◎ 山头主义,门户之见 弘一大师说:"因所皈依者为僧,非皈依某一人,应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生平等心,至诚恭敬,尊之为师,自称弟子."身为佛弟子,当礼敬三宝,只要现出家相,具足正知正见,皆应护持.只要有能力,对于正信的道场,都尽心护持.切不可因护持某位法师或道场,而排斥毁谤其它法 ...

  • 禅说庄子[寓言]:第一讲  庄子的语言三昧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下面一段,就是对"寓言"具体的展开. "寓言十九,藉外论之."寓言,就是要借题发挥,要"藉外论之",另外找一个事情来旁敲侧击. "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下面庄子作了一个很形象的比 ...

  • 海涛法师咒语--海涛法师开示常用咒语
  • 海涛法师咒语--海涛法师开示常用咒语 海涛法师是国内著名的佛学研究者,他讲解的许多咒语故事生动有趣,咒语内容也颇为实用.此次,应各位同修的要求,收集了有关海涛法师在开示中所提及过的一批常用咒语,以满足大家日常所需,将佛学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佛法用到实处中去,真正实现佛法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解除忧郁 ...

  • 济群法师:[义工,最有意义的工作]
  • 义工,最有意义的工作 --菩提书院义工培训公共课程开示 在我们的菩提书院中,义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书院的所有成员基本都是义工.包括我,也是一个义工,一个和大家共同修学,共同走在菩提道上的义工. 菩提书院是一个公益组织,是非盈利性的,所以它的参与者应该本着奉献而非工作的心态加入其中.如果说工 ...

  • 佛教对心识的看法
  • 星云大师<佛教对心识的看法>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星云法师 发布时间:2010-6-17 0:28:36 繁體版 各位法师.各位信徒: 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的是"佛教对心识的看法". 我们平时重视身体,却不重视这个心.为了身体需要营养,我 ...

  •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文珠法师讲述
  •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 文珠法师讲述 佛说八大人觉经,是本经的名题.其中有通有别.凡佛所说的,不管是大乘或是小乘的教义,都可以名之为经.因为经者:法也,常也.凡佛所说,都是以真理为依据,不但能够竖立我们做人的正轨,同时教导我们学佛修行的方法,作为成佛的真因.而这些正轨与方法,不若世间一般学说之新陈代谢: ...

  • Qxubjy佛语禅心
  •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 佛 语 禅 心 佛语禅心(1) 耕耘先生说:"人一旦失去了安详,同时便会褪去了生命的华彩,是女孩 ...

  • 临死业的果报与临死时的重要性(临终关怀)
  • 该篇章摘自摩诃甘达勇长老<佛陀放大光明的关键>书里的章节内容.全书下载:http://free.yes81.net/alh/view-12545.html [临死业(asannakama)的果报] 我们来想象一下因为得到某种疾病而将死亡,假设只剩下几秒钟的时间就要死了,当我们临命终时,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