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名词解释

一、 戏剧美学中的三个派别及代表人物:

俄国学派,又叫体验派,再现派、写实派 代表人物俄罗斯的戏剧大师斯坦尼拉夫斯基 德国学派,代表人物,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也可叫表现派。东方学派,也叫中国派,代表人物,梅兰芳。

二、 乡土艺术:是指土生土长的业余艺术

家以本地区的乡土风物为题材而创作的艺术,这些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三、 大众艺术:是指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

服务的艺术。

四、 意匠:就是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的构思

设计。

五、 搜妙创真:艺术的真是不是客观真实

的模仿和照抄,而是一种概括、更集中。更浓缩、更优美,因而更有感染性的真实。

六、 迁想妙得:就是志艺术家发挥审美的

想象力,并把自己的情思迁入或寄寓与具体的形象之中,从而使艺术达到一种主客观完全高度契合交融的神奇境界,妙得是迁想的结果。

七、.胸有成竹,造型艺术家尽享创作室要深思熟虑、进入物我化一的忘我境界,全面构思,整体设计、以达到最佳效果。

八、.意在笔先,在画之前对所画对象进行深思熟虑后在画。一气呵成。

九.内极才情,外周物理: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从内因要靠情,从外部讲要符合客观规律。

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艺术家首先应该深入生活,想客观规律和自然规律学习,使万物形象进入胸怀。

十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指艺术家要移情入境,使描绘对象成为自己的情绪,无我之境是指主体要完全消融到客体之中,使客体中完全不体现主观情绪。

十二、气韵生动:指艺术家通过人物的具体形象表现出物象的内在精神,以及生生不息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十三、以形写形:画家要深入体验,观察自然地风貌和精微。力求逼真的再现自然山水的形和色。

十四、穷形尽相:就是要尽可能的穷尽客观物象。

十五、以形写神,传神写照:就是通过具体的感性形式的描绘,达到最终表现神态气质的目的。

十六、离形得似。超以物象:指艺术家在处理艺术的描绘对象时,不是被动的,自然主义的,完全可以匠心独运,出奇超常,通过自己的审美体验,对艺术形象赋予自己的强烈的感染力:实现艺术特有的动情感召力和审美感染性。

17、神与物游:身死、神情、神态等审美情感不能离开---具体的形象。

18、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美的音乐是耳朵听不到的,最美的物象也非目能视。

19.无理而妙:是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特殊规律。

20.不奇而奇:就是把普通的平常的事态描绘的惊奇,传奇达到非常吸引人的地步;

21、.拟容取心 真实的表现客观对象形态容貌,取芯就是反映事物的内在特点.

22、诗画一律:画是诗的形态显现,诗是画的意蕴表现.

23、咫尺万里:艺术应该用有限的具体的感性形象去表现无限的内容,达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效果

.21.澄怀味象 :澄怀就是澄清胸怀,摒弃杂念,味象就是以清洁清澈的心境去体验和玩味,欣赏客观的自然现象。

24.风骨:风指艺术家的情感、气质并通过作品表现出的气度、风貌。骨指作品所变现的义理刚正充足,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也指一种生动,而有力地艺术风格. 25.通变:就是文艺的继承与革新.

26具象美与抽象美:具象美就是用具体的真实的艺术形象所表现的美,抽象美是指不用具体的真实的艺术形象而用抽象的点、线、面来表现美.

27.艺术欣赏:指人们在接触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感、联想和想象等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接受、理解并把握艺术作品的,并从中得到某种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

37、文人画:就是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和士大夫的绘画以区别与民间绘画和宫廷画院得绘

画。

38、情节:是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义系列生活事件。

39题材:广义的讲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范围和性质。如:历史的、社会的‘妇女的等。狭义的指它是艺术家在创作时按照创造的要求和目的,对素材经过加工,提炼,在艺术作品中能反映艺术家主题思想的生活现象。

40、艺术的典型形象:.艺术典型指艺术家创造出的既具有概括性而能揭示一定的生活本质、又具有具体可感的鲜明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41、再现性艺术:再现客观世界的形和色,从而达到以形写神的效果的一种艺术。

42、主题:艺术作品反映的一定生活现象的客观社会意义和作者对这些生活现象的认识、情感、态度和评价的统一体。

43、艺术批评:从一定的观点出发,对艺术作品和文艺家的得失成败,是非功过,优缺点、成绩和不足做出一定的评价。

44、雕塑:雕塑是雕、刻、塑的总称。分为圆雕、浮雕、透雕、群雕、装饰性雕塑等 45、表现性艺术:表现论强调艺术家主观的兴趣、情感、不受客观对象的局限,一把而言这种艺术更多侧重于艺术家的情绪、情感、观念的表现。

46、节奏:一定的声音,按照一定的间隔距离,抑扬顿挫,高低大小反复的规律性的出现,是艺术家情绪、观念的表现。

47、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是客观与主观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的结晶。

48、艺术个性:是艺术家特定的性格、气质、兴趣、知识、修养等多种心理因素总和形成的艺术家的独特性。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艺术语言 :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作艺术语言。

2.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艺术形象总是具体可感的,它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统一,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3.从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来看,人们在欣赏艺术品时,首先接触到的自然是色彩、线条、声音、文字、画面等外部特征,但它们仅仅是艺术表现的手段,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

4. 视觉形象: 是指由人的眼睛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视觉形象的构成材料都是空间性的。

5. 听觉形象: 是指由人的耳朵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听觉形象的构成材料是时间性的。艺术中的听觉形象主要是指音乐作品的形象。

6. 文学形象:是指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依靠语言作为媒介来塑造的形象。 7. 综合形象:是指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综合艺术,其中既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还有文学形象。它们综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这些门类中的艺术形象,可以统称为综合形象。

8. 艺术意蕴: 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9.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10. 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是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和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10. 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11. 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12. 心: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 13. 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14. 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15. 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1、美育:即“审美教育”,是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正式提出

的。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使人认识美育。

2、 实用艺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3、建筑艺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

4、现代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产品设计,从家具、餐具、服装等日用品到汽车、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特点是将造型艺术与工业产品结合起来,使得工业产品艺术化。2、环境设计,指人类对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和人工环境因素加以改造和组织,对物质环境进行空间设计,使之符合人的行为需要和审美需要。3、视觉设计,指人们为了传递信息或使用标记所进行的视觉形象设计。 5、造型艺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6、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其特点是: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采用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二、在构图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7、摄影艺术: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再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8、表情艺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9、交响乐:是用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是音乐艺术的精髓,是音乐创作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包含四个独立乐章的器乐套曲。

10。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古典芭蕾舞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式和规范,尤其是脚尖鞋的运用和脚尖舞的技巧。

11.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它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2。悲剧:是戏剧种类一种,被认为是戏剧之冠。具有崇高的地位,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的人格。

13。电影艺术: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想结合的产物。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由于电影诞生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建筑之后,所以常被人们称做“第七艺术”。

14。蒙太奇: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包含三层含义:一、从技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就是剪辑;二、从艺术层面上讲,蒙太奇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三、从美学层面-上讲,它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创作方法。

15。主人公:指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剧作品中的主要任务,或叫中心人物。是戏剧影视作品集中刻画的任务形象,是作品内容的中心,是矛盾冲突的主体,是情节展开的依据。塑造鲜明、生动、富有个性的主人公形象,是戏剧影视艺术最根本的任务。 16.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特点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用虚构的方式再线生活。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不可缺的基本要素。

17.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修养,能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特殊的

精神需要即审美需要。

18.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的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它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特点是:一、思维过程离不开感性形象;二、思维过程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三、整体性。

19.艺术风格: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20.艺术语言:指任何一们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赌局饿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艺术语言。 21.艺术形象: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是具体可感的,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可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和文学形象。

22、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23。审美体验:是整个审美活动过程的中心环节,指鉴赏主题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的生活到艺术作品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的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

24。审美升华:是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5、美学: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意识的科学。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即艺术中的哲学问题。美学思想在古代已经产生,黑格尔称美学为“艺术哲学”,1750年德国人鲍姆加登发表专著《美学》后,美学成为独立的学科。隋这现代科学的发展,美学研究开始运用一些其他学科的成果和方法,研究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26、美术:将美学表现作为主要的创作目的,与创造美有关的视觉艺术。通过作品得到观者欣赏、引起沉思而实现审美价值。一般包括绘画、雕刻和建筑。过去,美术与实用美术之间存在区分,装饰艺术与工艺已使用为目的,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属于美术范畴。但今天往往也被当作纯粹的美学对象来欣赏。

27、造型艺术:这个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运用各种要素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三维的幻觉,泛指一切艺术形象的塑造;第二,三维艺术形式,如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设计、书法和篆刻。造型艺术以可视的物质材料表现形象,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区别于诗歌、音乐、戏剧和文学,中国20世纪初开始运用“造型艺术”这个概念,并纳入书法、篆刻,使造型艺术的范畴与西方不同。

28、艺术品: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艺术品是诉诸人的知觉的。 29、审美意识:即广义的美感。包括审美享受、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思想等。人们往往通过艺术研究人类的审美意识。 30、审美愉悦:审美心理中的感情因素被称为“审美愉悦”,它涵盖了从淡淡的快乐到狂喜的各个阶段,也包括因审美对象地丑而引起的方案、厌恶等强烈的心理反应。

31、再现:再现以具体描绘为特征,追求现象的真实和感性形式的完美。艺术家对现实的再现是艺术史中的主要倾向,写实、真实性成为再现的主要追求。在线不是纯粹复制现实,艺术家对现实的认识、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体现出来。 32、叙事:叙事是再现性作品的主要手段之一。 33、表现:表现一般指艺术家更突出个人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的表达,以象征、寓意、夸张、变形的方法突破审美习惯。宋代以来的文人画、西方自19世纪浪漫主义到现代艺术中的许多流派都具有表现的倾向,将主观情感、个性的强调以及期待观者对应的心理反应作为主要的追求。表现的年代不如再现、写实久远,但表现的前提是尊重艺术家的个性,将艺术家的内在感受以视觉形式激发出来,在表现的范畴中,情感的浓烈、个人的体验重要过准确的再现。 34、情感抽象:德国哲学家沃林格在其著作《抽象与移情》中提出的“情感抽象”是抽象绘

画的美学基础,这个概念强调在艺术创作中所具有的抽离的趋势,抽象的形式可以解除人们现实生活中收到的冲突,不涉及人们所熟悉的"传神写照"是顾恺之就绘画而言提出的一个命题.他强调要突破外在皮相的有限形象达到传神,这种理论正是"得意忘形说"的张扬.诗歌,离形得似。超以物象:17、神与物游:

18、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9.无理而妙: 20.不奇而奇: 21、.拟容取心

物质世界,在新的形式中确立新的价值。 35、抽象:对实际物体的描绘被视为次要或彻底抛弃描绘真实物体的艺术。抽象艺术的美学内涵通过形状、线条、色彩所构成的结构中传达出来。艺术品及装饰品中出现的抽象倾向贯穿整个美术史,作为美学原理的抽象概念始于立体派的发展。

36、具象: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具象艺术广泛的存在于人类艺术活动中。具象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具有可识别性。

形式: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艺术家将物质材料按照创作意图、一定的手段构成作品的形式,形成审美特性。

37、线条:造型艺术中的“线”有两种不同所指:1.如地平线、水平线等境界线;2.也是更为常见的方式,即“线条”,它是用来表示在绘画、雕塑和建筑中,主要是用线而不是用面来表现形体的手法。

38、色彩:色彩是造型艺术作品德尔重要表现因素。色彩的物理基础是不同波长的辐射对眼睛的刺激,从而在人脑中产生的感觉。造型艺术创造中体现出人类对色彩的感知和理解,涉及光学、眼睛对色彩的接受过程、个体的感知、在生活和艺术中的运用。在现代视觉艺术中,色彩材料和表现技法在不断丰富。 39、气韵:在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气韵”属于非常重要的审美范畴。指作品中蕴含的生机、气势、节奏和意蕴。谢赫在《画品》中提出六法论,将“气韵生动”列为六法之首。 40、比例:在任何构图中,每一部分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整体之间的关系。比例也指人体个部分的数学和几何关系及每部分或每部分的单位与整体和形的比率。

41、透视:广义的透视泛指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立体物体的各种绘画方法。狭义的透视特指14世纪以来逐渐确立的线性透视和其他科学透视的方法。透视画法是西方艺术表现手法的基本要素,传统上作为再现艺术精湛与否的评判标准。据此画出的物体看上去就像在一个视点看到的实际情型,物体具有立体感,具有离观众越远显得越小的空间关系。 42、形式分析:艺术史家运用诸如形式、空间、区域、平面、体积、比例、光线、色彩等术语和概念从形式的角度描述和分析作品,这种方法帮助人们理解艺术风格和风格的发展。 风格:指在形式再现中的独到表现方法。风格往往依据历史时期、流派、民族、地域或艺术团体来划分。风格也指某个艺术家独具的技法和特点。

知觉:人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或属性的整体反映。同感觉一样,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而引起,但比感觉复杂、完整。知觉大多是几种感觉的组合,表现为对事物的整体性认知或综合属性的判断。

43、视觉:感受和辨别光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眼睛是视觉器官。

44、线性透视:标准的集合透视方法。根据画平面上真实的和想象的结构而确立。线性透视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有明确细致的解释并令人信服的得到运用。

45、通感:日常生活中,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凭借通感可以突破对事物一般经验的感受。

46、媒介:艺术家专用的工具、材料和手段。 47、技艺:指作品美学方面以外的技术和才能。 48、艺术鉴赏:指人们在接触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感、联想和想象等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接受、理解并把握艺术作品的,并从中得到某种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

48、.气韵生动原则

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在谢赫时代,气韵作为品评标准和创作标准,主要是看作品对客体的风度韵致描绘再现得如何,而后渐渐涵容进更多主体表现的因素,气韵就指的是作为主客体融一的形象形式的总的内在特质了。能够表现出物我为一的生动的气韵,至今也是绘画和整个造型艺术的最高目标之一。

49、.传神写照 传神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在艺术中通过对象的外部特征表现其内在精神,把对象的本质特征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是艺术中的一种美的境界。

绘画,音乐,书法是中国艺术的灵魂,而在这些灵魂中最为璀璨夺目,贯穿一致的则是传神写照这一美学命题.传神写照所要表达的美学思想及其内涵极其深邃.它所涵盖的决不仅仅是人物绘画的美学原则,它作为中国传统文艺 的一个阐述点,完全可以成为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灵魂特征

50、.自由创造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必然性、规律性的基础上,能动地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的活动。美是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自由创造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51、.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事物的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艺术美是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52、.艺术典型指艺术家创造出的既具有概括性而能揭示一定的生活本质、又具有具体可感的鲜明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恩格斯所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这段话揭示了艺术典型的一条普遍规律,即艺术典型都应该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 53、.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是客观与主观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的结晶。

54、.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包括人的美、劳动产品的美、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社会美的特点表现为实践性、社会功利性、以善为前提,重在内容

55、.劳动产品美是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的物化形态,是在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肯定人的本质的一种普遍形式。劳动产品的美包括产品的整体美、功能美、造型美、质料美、色彩美等。

56、.自然美指自然事物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自然性是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57、.崇高作为审美形态,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往往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

58、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60、气韵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种审美形态。其特征是审美对象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的活动,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而且这种生命的波动又具有一定的节奏和规律性,形成美的形象和美的感受,并且在文字、线条、色彩和声音等表现形式之外,给人留下很多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61、.艺术品是精神性的人工制品,是艺术家审美创造活动的结晶,也是艺术家对世界审美关系的感性显现和凝定,它一旦进入接受者的审美欣赏活动,与接受者建立起审美关系,便生成、显现为最高层次的审美对象。 62、.审美形态指在审美活动中展现出来,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 63、审美关系是植跟于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目录

一、 戏剧美学中的三个派别及代表人物:

俄国学派,又叫体验派,再现派、写实派 代表人物俄罗斯的戏剧大师斯坦尼拉夫斯基 德国学派,代表人物,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也可叫表现派。东方学派,也叫中国派,代表人物,梅兰芳。

二、 乡土艺术:大众艺术: 三、 意匠:。 四、 搜妙创真:迁想妙得:七、.胸有成竹,

八、.意在笔先,九.内极才情,外周物理: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十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十二、气韵生动:十三、以形写形:十四、穷形尽相十五、以形写神,传神写照:十六、

22、诗画一律: 23、咫尺万里: 21.澄怀味象 24.风骨: 25.通变: 26 27.艺术欣赏:37、文人画:38、情节: 39题材:。40、艺术的典型形象:41、再现性艺术: 42、主题: 43、艺术批评: 44、雕塑:雕塑是雕、刻、塑的总称。分为圆雕、浮雕、透雕、群雕、装饰性雕塑等45、表现性艺术:46、节奏: 47、意境:

48、艺术个性:

名词解释:

1.艺术语言 :2.艺术形象:4. 视觉形象:5. 听觉形象:6. 文学形象 7. 综合形象:8. 艺术意蕴:9.典型10. 意境: 10. 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11. 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12. 心: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 13. 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14. 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15. 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1、美育:2、 实用艺术3、建筑艺术:4、现代设计:5、造型艺术6、中国画 7、摄影艺术:8、表情艺术:9、交响乐:10。芭蕾舞 11.综合艺术:12。悲剧 13。电影艺术: 14。蒙太奇:5。主人公16.小说:17.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18.形象思维: 19.艺术风格: 20.艺术语言:21.艺术形象:22、典型:23。审美体验:24。审美升华 25、美学26、美术 27、造型艺术28、艺术品29、审美意识30、审美愉悦31、再现:32、叙事:33、表现34、情感抽象35、抽象36、具象37、线条38、色彩39、气韵40、比例41、透视42、形式分析43、视觉44、线性透视45、通感46、媒介47、技艺48、艺术鉴赏48、.气韵生动原则49.传神写照 50、.自由创造51、.艺术美52、.艺术典型53、.意境54、.社会美55、.劳动产品56、.自然美57、.崇高58、灵感60、气韵61、.艺术品62、.审美形态 63、审美关系

一、 戏剧美学中的三个派别及代表人物:

俄国学派,又叫体验派,再现派、写实派 代表人物俄罗斯的戏剧大师斯坦尼拉夫斯基 德国学派,代表人物,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也可叫表现派。东方学派,也叫中国派,代表人物,梅兰芳。

二、 乡土艺术:是指土生土长的业余艺术

家以本地区的乡土风物为题材而创作的艺术,这些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三、 大众艺术:是指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

服务的艺术。

四、 意匠:就是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的构思

设计。

五、 搜妙创真:艺术的真是不是客观真实

的模仿和照抄,而是一种概括、更集中。更浓缩、更优美,因而更有感染性的真实。

六、 迁想妙得:就是志艺术家发挥审美的

想象力,并把自己的情思迁入或寄寓与具体的形象之中,从而使艺术达到一种主客观完全高度契合交融的神奇境界,妙得是迁想的结果。

七、.胸有成竹,造型艺术家尽享创作室要深思熟虑、进入物我化一的忘我境界,全面构思,整体设计、以达到最佳效果。

八、.意在笔先,在画之前对所画对象进行深思熟虑后在画。一气呵成。

九.内极才情,外周物理: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从内因要靠情,从外部讲要符合客观规律。

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艺术家首先应该深入生活,想客观规律和自然规律学习,使万物形象进入胸怀。

十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指艺术家要移情入境,使描绘对象成为自己的情绪,无我之境是指主体要完全消融到客体之中,使客体中完全不体现主观情绪。

十二、气韵生动:指艺术家通过人物的具体形象表现出物象的内在精神,以及生生不息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十三、以形写形:画家要深入体验,观察自然地风貌和精微。力求逼真的再现自然山水的形和色。

十四、穷形尽相:就是要尽可能的穷尽客观物象。

十五、以形写神,传神写照:就是通过具体的感性形式的描绘,达到最终表现神态气质的目的。

十六、离形得似。超以物象:指艺术家在处理艺术的描绘对象时,不是被动的,自然主义的,完全可以匠心独运,出奇超常,通过自己的审美体验,对艺术形象赋予自己的强烈的感染力:实现艺术特有的动情感召力和审美感染性。

17、神与物游:身死、神情、神态等审美情感不能离开---具体的形象。

18、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美的音乐是耳朵听不到的,最美的物象也非目能视。

19.无理而妙:是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特殊规律。

20.不奇而奇:就是把普通的平常的事态描绘的惊奇,传奇达到非常吸引人的地步;

21、.拟容取心 真实的表现客观对象形态容貌,取芯就是反映事物的内在特点.

22、诗画一律:画是诗的形态显现,诗是画的意蕴表现.

23、咫尺万里:艺术应该用有限的具体的感性形象去表现无限的内容,达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效果

.21.澄怀味象 :澄怀就是澄清胸怀,摒弃杂念,味象就是以清洁清澈的心境去体验和玩味,欣赏客观的自然现象。

24.风骨:风指艺术家的情感、气质并通过作品表现出的气度、风貌。骨指作品所变现的义理刚正充足,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也指一种生动,而有力地艺术风格. 25.通变:就是文艺的继承与革新.

26具象美与抽象美:具象美就是用具体的真实的艺术形象所表现的美,抽象美是指不用具体的真实的艺术形象而用抽象的点、线、面来表现美.

27.艺术欣赏:指人们在接触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感、联想和想象等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接受、理解并把握艺术作品的,并从中得到某种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

37、文人画:就是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和士大夫的绘画以区别与民间绘画和宫廷画院得绘

画。

38、情节:是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义系列生活事件。

39题材:广义的讲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范围和性质。如:历史的、社会的‘妇女的等。狭义的指它是艺术家在创作时按照创造的要求和目的,对素材经过加工,提炼,在艺术作品中能反映艺术家主题思想的生活现象。

40、艺术的典型形象:.艺术典型指艺术家创造出的既具有概括性而能揭示一定的生活本质、又具有具体可感的鲜明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41、再现性艺术:再现客观世界的形和色,从而达到以形写神的效果的一种艺术。

42、主题:艺术作品反映的一定生活现象的客观社会意义和作者对这些生活现象的认识、情感、态度和评价的统一体。

43、艺术批评:从一定的观点出发,对艺术作品和文艺家的得失成败,是非功过,优缺点、成绩和不足做出一定的评价。

44、雕塑:雕塑是雕、刻、塑的总称。分为圆雕、浮雕、透雕、群雕、装饰性雕塑等 45、表现性艺术:表现论强调艺术家主观的兴趣、情感、不受客观对象的局限,一把而言这种艺术更多侧重于艺术家的情绪、情感、观念的表现。

46、节奏:一定的声音,按照一定的间隔距离,抑扬顿挫,高低大小反复的规律性的出现,是艺术家情绪、观念的表现。

47、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是客观与主观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的结晶。

48、艺术个性:是艺术家特定的性格、气质、兴趣、知识、修养等多种心理因素总和形成的艺术家的独特性。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艺术语言 :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作艺术语言。

2.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艺术形象总是具体可感的,它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统一,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3.从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来看,人们在欣赏艺术品时,首先接触到的自然是色彩、线条、声音、文字、画面等外部特征,但它们仅仅是艺术表现的手段,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

4. 视觉形象: 是指由人的眼睛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视觉形象的构成材料都是空间性的。

5. 听觉形象: 是指由人的耳朵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听觉形象的构成材料是时间性的。艺术中的听觉形象主要是指音乐作品的形象。

6. 文学形象:是指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依靠语言作为媒介来塑造的形象。 7. 综合形象:是指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综合艺术,其中既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还有文学形象。它们综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这些门类中的艺术形象,可以统称为综合形象。

8. 艺术意蕴: 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9.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10. 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是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和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10. 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11. 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12. 心: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 13. 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14. 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15. 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1、美育:即“审美教育”,是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正式提出

的。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使人认识美育。

2、 实用艺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3、建筑艺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

4、现代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产品设计,从家具、餐具、服装等日用品到汽车、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特点是将造型艺术与工业产品结合起来,使得工业产品艺术化。2、环境设计,指人类对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和人工环境因素加以改造和组织,对物质环境进行空间设计,使之符合人的行为需要和审美需要。3、视觉设计,指人们为了传递信息或使用标记所进行的视觉形象设计。 5、造型艺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6、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其特点是: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采用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二、在构图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7、摄影艺术: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再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8、表情艺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9、交响乐:是用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是音乐艺术的精髓,是音乐创作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包含四个独立乐章的器乐套曲。

10。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古典芭蕾舞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式和规范,尤其是脚尖鞋的运用和脚尖舞的技巧。

11.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它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2。悲剧:是戏剧种类一种,被认为是戏剧之冠。具有崇高的地位,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的人格。

13。电影艺术: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想结合的产物。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由于电影诞生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建筑之后,所以常被人们称做“第七艺术”。

14。蒙太奇: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包含三层含义:一、从技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就是剪辑;二、从艺术层面上讲,蒙太奇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三、从美学层面-上讲,它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创作方法。

15。主人公:指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剧作品中的主要任务,或叫中心人物。是戏剧影视作品集中刻画的任务形象,是作品内容的中心,是矛盾冲突的主体,是情节展开的依据。塑造鲜明、生动、富有个性的主人公形象,是戏剧影视艺术最根本的任务。 16.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特点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用虚构的方式再线生活。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不可缺的基本要素。

17.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修养,能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特殊的

精神需要即审美需要。

18.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的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它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特点是:一、思维过程离不开感性形象;二、思维过程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三、整体性。

19.艺术风格: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20.艺术语言:指任何一们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赌局饿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艺术语言。 21.艺术形象: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是具体可感的,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可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和文学形象。

22、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23。审美体验:是整个审美活动过程的中心环节,指鉴赏主题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的生活到艺术作品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的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

24。审美升华:是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5、美学: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意识的科学。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即艺术中的哲学问题。美学思想在古代已经产生,黑格尔称美学为“艺术哲学”,1750年德国人鲍姆加登发表专著《美学》后,美学成为独立的学科。隋这现代科学的发展,美学研究开始运用一些其他学科的成果和方法,研究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26、美术:将美学表现作为主要的创作目的,与创造美有关的视觉艺术。通过作品得到观者欣赏、引起沉思而实现审美价值。一般包括绘画、雕刻和建筑。过去,美术与实用美术之间存在区分,装饰艺术与工艺已使用为目的,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属于美术范畴。但今天往往也被当作纯粹的美学对象来欣赏。

27、造型艺术:这个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运用各种要素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三维的幻觉,泛指一切艺术形象的塑造;第二,三维艺术形式,如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设计、书法和篆刻。造型艺术以可视的物质材料表现形象,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区别于诗歌、音乐、戏剧和文学,中国20世纪初开始运用“造型艺术”这个概念,并纳入书法、篆刻,使造型艺术的范畴与西方不同。

28、艺术品: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艺术品是诉诸人的知觉的。 29、审美意识:即广义的美感。包括审美享受、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思想等。人们往往通过艺术研究人类的审美意识。 30、审美愉悦:审美心理中的感情因素被称为“审美愉悦”,它涵盖了从淡淡的快乐到狂喜的各个阶段,也包括因审美对象地丑而引起的方案、厌恶等强烈的心理反应。

31、再现:再现以具体描绘为特征,追求现象的真实和感性形式的完美。艺术家对现实的再现是艺术史中的主要倾向,写实、真实性成为再现的主要追求。在线不是纯粹复制现实,艺术家对现实的认识、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体现出来。 32、叙事:叙事是再现性作品的主要手段之一。 33、表现:表现一般指艺术家更突出个人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的表达,以象征、寓意、夸张、变形的方法突破审美习惯。宋代以来的文人画、西方自19世纪浪漫主义到现代艺术中的许多流派都具有表现的倾向,将主观情感、个性的强调以及期待观者对应的心理反应作为主要的追求。表现的年代不如再现、写实久远,但表现的前提是尊重艺术家的个性,将艺术家的内在感受以视觉形式激发出来,在表现的范畴中,情感的浓烈、个人的体验重要过准确的再现。 34、情感抽象:德国哲学家沃林格在其著作《抽象与移情》中提出的“情感抽象”是抽象绘

画的美学基础,这个概念强调在艺术创作中所具有的抽离的趋势,抽象的形式可以解除人们现实生活中收到的冲突,不涉及人们所熟悉的"传神写照"是顾恺之就绘画而言提出的一个命题.他强调要突破外在皮相的有限形象达到传神,这种理论正是"得意忘形说"的张扬.诗歌,离形得似。超以物象:17、神与物游:

18、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9.无理而妙: 20.不奇而奇: 21、.拟容取心

物质世界,在新的形式中确立新的价值。 35、抽象:对实际物体的描绘被视为次要或彻底抛弃描绘真实物体的艺术。抽象艺术的美学内涵通过形状、线条、色彩所构成的结构中传达出来。艺术品及装饰品中出现的抽象倾向贯穿整个美术史,作为美学原理的抽象概念始于立体派的发展。

36、具象: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具象艺术广泛的存在于人类艺术活动中。具象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具有可识别性。

形式: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艺术家将物质材料按照创作意图、一定的手段构成作品的形式,形成审美特性。

37、线条:造型艺术中的“线”有两种不同所指:1.如地平线、水平线等境界线;2.也是更为常见的方式,即“线条”,它是用来表示在绘画、雕塑和建筑中,主要是用线而不是用面来表现形体的手法。

38、色彩:色彩是造型艺术作品德尔重要表现因素。色彩的物理基础是不同波长的辐射对眼睛的刺激,从而在人脑中产生的感觉。造型艺术创造中体现出人类对色彩的感知和理解,涉及光学、眼睛对色彩的接受过程、个体的感知、在生活和艺术中的运用。在现代视觉艺术中,色彩材料和表现技法在不断丰富。 39、气韵:在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气韵”属于非常重要的审美范畴。指作品中蕴含的生机、气势、节奏和意蕴。谢赫在《画品》中提出六法论,将“气韵生动”列为六法之首。 40、比例:在任何构图中,每一部分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整体之间的关系。比例也指人体个部分的数学和几何关系及每部分或每部分的单位与整体和形的比率。

41、透视:广义的透视泛指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立体物体的各种绘画方法。狭义的透视特指14世纪以来逐渐确立的线性透视和其他科学透视的方法。透视画法是西方艺术表现手法的基本要素,传统上作为再现艺术精湛与否的评判标准。据此画出的物体看上去就像在一个视点看到的实际情型,物体具有立体感,具有离观众越远显得越小的空间关系。 42、形式分析:艺术史家运用诸如形式、空间、区域、平面、体积、比例、光线、色彩等术语和概念从形式的角度描述和分析作品,这种方法帮助人们理解艺术风格和风格的发展。 风格:指在形式再现中的独到表现方法。风格往往依据历史时期、流派、民族、地域或艺术团体来划分。风格也指某个艺术家独具的技法和特点。

知觉:人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或属性的整体反映。同感觉一样,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而引起,但比感觉复杂、完整。知觉大多是几种感觉的组合,表现为对事物的整体性认知或综合属性的判断。

43、视觉:感受和辨别光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眼睛是视觉器官。

44、线性透视:标准的集合透视方法。根据画平面上真实的和想象的结构而确立。线性透视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有明确细致的解释并令人信服的得到运用。

45、通感:日常生活中,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凭借通感可以突破对事物一般经验的感受。

46、媒介:艺术家专用的工具、材料和手段。 47、技艺:指作品美学方面以外的技术和才能。 48、艺术鉴赏:指人们在接触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感、联想和想象等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接受、理解并把握艺术作品的,并从中得到某种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

48、.气韵生动原则

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在谢赫时代,气韵作为品评标准和创作标准,主要是看作品对客体的风度韵致描绘再现得如何,而后渐渐涵容进更多主体表现的因素,气韵就指的是作为主客体融一的形象形式的总的内在特质了。能够表现出物我为一的生动的气韵,至今也是绘画和整个造型艺术的最高目标之一。

49、.传神写照 传神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在艺术中通过对象的外部特征表现其内在精神,把对象的本质特征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是艺术中的一种美的境界。

绘画,音乐,书法是中国艺术的灵魂,而在这些灵魂中最为璀璨夺目,贯穿一致的则是传神写照这一美学命题.传神写照所要表达的美学思想及其内涵极其深邃.它所涵盖的决不仅仅是人物绘画的美学原则,它作为中国传统文艺 的一个阐述点,完全可以成为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灵魂特征

50、.自由创造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必然性、规律性的基础上,能动地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的活动。美是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自由创造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51、.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事物的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艺术美是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52、.艺术典型指艺术家创造出的既具有概括性而能揭示一定的生活本质、又具有具体可感的鲜明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恩格斯所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这段话揭示了艺术典型的一条普遍规律,即艺术典型都应该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 53、.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是客观与主观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的结晶。

54、.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包括人的美、劳动产品的美、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社会美的特点表现为实践性、社会功利性、以善为前提,重在内容

55、.劳动产品美是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的物化形态,是在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肯定人的本质的一种普遍形式。劳动产品的美包括产品的整体美、功能美、造型美、质料美、色彩美等。

56、.自然美指自然事物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自然性是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57、.崇高作为审美形态,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往往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

58、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60、气韵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种审美形态。其特征是审美对象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的活动,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而且这种生命的波动又具有一定的节奏和规律性,形成美的形象和美的感受,并且在文字、线条、色彩和声音等表现形式之外,给人留下很多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61、.艺术品是精神性的人工制品,是艺术家审美创造活动的结晶,也是艺术家对世界审美关系的感性显现和凝定,它一旦进入接受者的审美欣赏活动,与接受者建立起审美关系,便生成、显现为最高层次的审美对象。 62、.审美形态指在审美活动中展现出来,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 63、审美关系是植跟于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目录

一、 戏剧美学中的三个派别及代表人物:

俄国学派,又叫体验派,再现派、写实派 代表人物俄罗斯的戏剧大师斯坦尼拉夫斯基 德国学派,代表人物,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也可叫表现派。东方学派,也叫中国派,代表人物,梅兰芳。

二、 乡土艺术:大众艺术: 三、 意匠:。 四、 搜妙创真:迁想妙得:七、.胸有成竹,

八、.意在笔先,九.内极才情,外周物理: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十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十二、气韵生动:十三、以形写形:十四、穷形尽相十五、以形写神,传神写照:十六、

22、诗画一律: 23、咫尺万里: 21.澄怀味象 24.风骨: 25.通变: 26 27.艺术欣赏:37、文人画:38、情节: 39题材:。40、艺术的典型形象:41、再现性艺术: 42、主题: 43、艺术批评: 44、雕塑:雕塑是雕、刻、塑的总称。分为圆雕、浮雕、透雕、群雕、装饰性雕塑等45、表现性艺术:46、节奏: 47、意境:

48、艺术个性:

名词解释:

1.艺术语言 :2.艺术形象:4. 视觉形象:5. 听觉形象:6. 文学形象 7. 综合形象:8. 艺术意蕴:9.典型10. 意境: 10. 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11. 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12. 心: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 13. 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14. 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15. 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1、美育:2、 实用艺术3、建筑艺术:4、现代设计:5、造型艺术6、中国画 7、摄影艺术:8、表情艺术:9、交响乐:10。芭蕾舞 11.综合艺术:12。悲剧 13。电影艺术: 14。蒙太奇:5。主人公16.小说:17.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18.形象思维: 19.艺术风格: 20.艺术语言:21.艺术形象:22、典型:23。审美体验:24。审美升华 25、美学26、美术 27、造型艺术28、艺术品29、审美意识30、审美愉悦31、再现:32、叙事:33、表现34、情感抽象35、抽象36、具象37、线条38、色彩39、气韵40、比例41、透视42、形式分析43、视觉44、线性透视45、通感46、媒介47、技艺48、艺术鉴赏48、.气韵生动原则49.传神写照 50、.自由创造51、.艺术美52、.艺术典型53、.意境54、.社会美55、.劳动产品56、.自然美57、.崇高58、灵感60、气韵61、.艺术品62、.审美形态 63、审美关系


相关内容

  • [美学与美育]作业(二)
  • <美学与美育>作业(二) <美学与美育>作业(二) 班级 姓名 第四章 美的范畴与美育 一.填空题 1.( )提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和"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2.悲剧的理性精神具体表现在( ) .( )和( ...

  • 美学原理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 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和文化活动,是人性的需求.是人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它在人类历史上发生.发展,它受人类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美:狭义的美的概念是指我们在审美范畴中讨论的"优美",即一种单纯.完整.和谐的美,也就是古希 ...

  • 2016小学教育学答案
  •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治疗儿童的心理问题. 1. A.√ 2. B.× 2.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演示ppt . 1. A.√ 2. B.× 3.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1. A.√ 2. B.× 4.小学德育中,主要使用表扬法,一般不使用批评法. 1. A.√ ...

  • [美学原理(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 <美学原理(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国美学家鲍姆嘉通于____年出版了< .>第一卷,阐述了美学的研 究对象和任务以及他对美感的认识. 5.在西方,从古希腊到20世纪初有几种主要的关于 ...

  •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直接效益,指的是这种教育() A.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意义 B.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家庭的意义 C ...

  • 美学历年真题和答案
  •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孔子的"草上之风必偃"可以形象地说明美育的特点是( ...

  •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
  • "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 "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 ...

  • 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的特性及其开发路径
  • 作者:张卫民 吴文生 吴胜钱 [摘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可资利用的传统美育资源,其传统美育资源具有丰富性.生活性.不可再生性和渗透性等特性.开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传统美育资源有以下几种路径:发挥父母的表率作用.美化家庭生活环境.注意发掘日常生活资源和重视利用传统节日资源是家庭开发利用 ...

  • 小教本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 <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填空)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 ...

  • 蔡元培音乐美育思想初探
  • 蔡元培音乐美育思想初探 马军红 (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063000) 摘要:蔡元培先生的音乐美育思想,受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以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高尚的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蔡元培提出了一系列开放和有进步意义的美育方针,将美育思想贯彻到音乐教育实践中,促进了我国近代音乐及音乐教育的发展,对我国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