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包衣技术及应用

  摘要:对薄膜包衣技术及其在制剂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薄膜包衣;应用;制药工业   中图分类号:TQ46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07)08-0036-03      1薄膜包衣技术概述      利用多种化学稳定性强的惰性高分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差异及其分子排列和结构特点,在不改变化学性质的前提下,活化这类分子的特定基团,激活表面活性,改变原来单个物质的分子排列,形成新的成膜混合物,这种混合物称为薄膜包衣粉。薄膜包衣技术就是将薄膜包衣粉中加入溶媒,形成分散均匀的混合物,经喷膜包衣,形成数微米厚的塑性薄膜,将其包裹于加工物上的工艺过程。其工作原理是药片在包衣机中运转时,将包衣溶液或混悬液极细小的液滴喷射到片心的外表,通过接触、铺展及液滴间的相互结合,在片心表面形成一层衣膜,在这一过程中溶剂及片心之间发生两种作用,即溶剂对片心的渗透作用和溶剂的挥发作用。当溶剂的蒸发量恒定,且与溶剂喷入量相等时,包衣的过程达到平衡[1]。   传统的口服包衣片剂大部分是糖衣片,其主要辅料成分是滑石粉,使用滑石粉的糖衣片重量增大50%~100%。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生产出第一个薄膜包衣片。目前,国外生产的西药95%以上都采用薄膜包衣技术。相对于糖衣片,薄膜包衣片的优点是(1)包衣时间短,一般仅需 2~3 h,包糖衣则一般需10~16 h;(2)包同样的素片,糖衣片要比薄膜衣片重10倍以上;(3)衣片坚固,不易开裂;(4)衣层较薄,不遮盖片心刻字;(5)可以通过调整包衣粉配方,减少包衣对产品崩解度、溶出度的影响;(6)表面平整光洁,外形美观;(7)可以使用乙醇等非水溶剂[2]。此外,对服药有特殊要求的药物,包薄膜衣后可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损害,如非甾体抗炎药、磷酸氢盐、四环素、铁盐、缓释钾、奎尼丁等药物卡在食道中分解会引起食道炎,薄膜包衣减少了片剂卡于食道的几率,而且薄膜包衣不会在食道分解,避免形成黏膜溃疡,有助于预防食道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国内薄膜包衣技术得以广泛推广,特别是在中成药片剂生产方面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中成药制剂工业生产水平和中成药片剂质量。近年我国出现许多薄膜包衣粉生产企业,能生产各种类型的薄膜包衣粉,行业的研发和生产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国产产品已完全能取代进口产品,而且我国生产的薄膜包衣粉已大量供应出口。      2薄膜包衣在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2.1薄膜包衣剂   薄膜包衣过程的关键是使用优良的薄膜包衣剂。质量优良的薄膜包衣剂应符合操作方便、快速成浆、混悬均匀、溶媒简化、雾化良好、成膜迅速、片面美观、颜色稳定和防潮性高等要求。薄膜包衣剂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增塑剂、增光剂、色素和溶剂等组成。品种和数量上都有严格的配伍,以保证在药心表面能形成一层或数层连续、致密、持久并具有特定功能的衣膜。   常用的薄膜包衣材料有纤维素类(如 Pharmacoat、Opadry、Aquacoat均为含纤维素的包衣剂)、聚乙二醇(PEG)、聚维酮(PVP)、丙烯酸树脂。增塑剂有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邻苯二甲酸酯、蓖麻油等,增塑剂应与薄膜衣料有相容性,不易挥发并且不向片心渗透。溶剂有水、乙醇、甲醇、氯仿等,但有机溶剂多有生理作用和易燃性且回收麻烦,故实际操作中常用水作为成膜材料的溶剂。附加成分有滑石粉、硬脂酸镁、色素等[3]。   目前国内常用的薄膜包衣剂是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欧巴代 (Opadry),是属于含羟丙甲纤维素(HPMC)的包衣制品。欧巴代由聚合物、增塑剂、着色剂几部分组成,有胃溶、肠溶、中药防潮及最后抛光等多种类型。根据所需颜色和功能通过电脑设计,配液、操作简单,用普通包衣锅或高效包衣锅即可进行,居于国际领先地位,代表了当今薄膜包衣行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国内品牌如天津思露森医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lus 薄膜包衣剂,温州市小伦包衣材料公司生产的药用包衣薄膜预混辅料均具备操作方便、快速成浆等优点。   本公司生产的环戊硫酮片,因产品颜色深、苦味重、溶出度差,采用了薄膜包衣技术包衣。使用的薄膜包衣剂是温州市小伦包衣材料公司生产的胃溶全水药用包衣薄膜预混辅料Y04080型,增重可控制在4%~5%之间,且能显著掩盖产品的苦味,对产品溶出度没有影响。   2.2薄膜包衣生产设备   用于薄膜包衣的设备种类很多,国际上最常用的有Accela-cota快速包衣锅(上海信谊药业公司、延安药厂等使用),Flo-Cater包衣设备,Wurster和Glatt型的流化床包衣设备,Strunk的浸没式管道包衣设备、Dria包衣机等。目前国内使用较广泛的国产高效包衣锅有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和温州制药设备厂生产的BGB系列高效包衣机。此类包衣机为不锈钢全封闭式结构,片心在包衣机洁净密封的旋转滚筒内,不停地作复杂轨迹运动,翻转流畅,交换频繁,由恒温搅拌桶搅拌的包衣介质,经过蠕动泵的作用,从喷枪喷洒到片心上,同时在热风和负压作用下,由热风柜供给10万级洁净热风穿过片心,经由底部筛孔,再从风门排出,使包衣介质在片心表面快速干燥,形成坚固、致密、光滑的表面薄膜。此类设备操作简单,符合GMP生产要求,生产中只要通过调整高效薄膜包衣机械设备的操作技术指标,编定工艺程序,就能使薄膜包衣片剂生产工艺技术数控化。   2.3包衣过程的操作要点   高质量的包衣操作首先应根据产品特性和包衣目的来选择包衣粉处方,其次片心外观、硬度剂脆碎度必须达到包衣要求,包衣所用设备应能准确控制主要工艺参数。   2.3.1包衣液配制包衣粉须沿着搅拌旋涡处匀速、缓慢的加入;包衣粉加料过程一般在5 min内完成,时间过长会影响粉末的溶散效果,搅拌45 min;加料完毕后保持搅拌,控制搅拌速度以免卷入过量的空气;配制水溶型包衣粉在搅拌中易产生气泡,搅拌完毕应静置一段时间,待泡沫消失后再用。   2.3.2预热片心向包衣锅加入素片时,用力应均匀、柔和,避免损坏片面;包衣锅开始运转,主机转速应控制在4 r/min左右,出风温度显示值应为40 ℃左右;根据素片的细粉情况、素片硬度确定抽粉的时间,一般1~2 min,观察喷枪角度,不合适时适当调整;预热片心1~2 min,通过观察出风温度来控制片床温度,应保持在40 ℃左右。   2.3.3包衣过程在包衣过程中,包衣液必须连续搅拌以确保均匀;调整喷枪角度到片床表面上部的1/3处,因此处片子在片床表面停留的时间最长,蒸发速度也最高; 喷程保持在25~35 cm之间。如果喷枪靠片床太近会出现过湿现象,太远或干燥空气温度太高会出现喷干现象,经排气系统会造成物料损失,阻塞滤器,在排风系统和管道中造成物料堆积;片床温度维持在(42±2)℃,操作过程中要将片床温度恒定在此范围内,合理的片床温度是包衣操作的关键;要保证包衣液充分雾化,以保证衣膜光滑细腻;包衣液雾化通过雾化压力调节,不同的喷枪系统有所不同;调节设备的蒸发效率主要是调节进风量、温度、负压(排风)、雾化压力、包衣锅转速;配液的浓度直接影响蒸发的效率,浓度越高蒸发效率越高;所谓喷液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的给液量,主要通过蠕动泵转速或喷液调节阀调节。

  包衣操作的原则:(1)片心硬度要够硬(适合包薄膜衣的中药片硬度应是5 kg/cm3,西药片硬度应约为4 kg/cm3。),否则开始包衣时,片心与锅壁反复摩擦,会出现松片、麻面等现象;(2)片床温度要保持恒定;(3)设备中溶剂蒸发量与喷液过程中带入的溶剂量要保持平衡,即溶剂蒸发与喷液速率处于动态平衡。   2.4包衣中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4.1粘片主要是喷量太快,溶剂蒸发过慢,使片子相互粘连。可通过降低包衣液喷量、提高热风温度、加快锅的转速等方法解决。   2.4.2片面桔皮现象由于包衣液喷雾压力低使喷出的液滴不均造成衣膜出现波纹。可通过控制蒸发速率,提高喷雾压力解决。   2.4.3架桥现象是指刻字片上的衣膜造成标志模糊。解决的办法是:放慢包衣喷速,降低干燥温度,同时控制热风温度。   2.4.4出现色斑这是配包衣液时搅拌不匀或固体状特质细度不够所致。解决的方法是,配包衣液时应充分搅拌均匀。   2.4.5药片表面或边缘衣膜出现裂纹、破裂、剥落或者药片边缘磨损若是由包衣液固含量选择不当、包衣机转速过快、喷量太小引起,则应选择适当的包衣液固含量,适当调节转速及喷量的大小;若由片心硬度太差引起,则应改进片心的配方及工艺。   2.4.6衣膜出现“喷霜”这是热风湿度过高、喷程过长、雾化效果差所致。应适当降低温度,缩短喷程,提高雾化效果。   2.4.7药片间有色差这是喷液时喷射的扇面不均或包衣液固含量过度或者包衣机转速慢所致。此时应调节喷枪喷射的角度,降低包衣的液固含量,适当提高包衣机的转速。   2.4.8衣膜表面有针孔这是配制包衣液中气泡过多所致。减低包衣液搅拌速度、延长包衣液静置时间可解决[1]。   对于制药企业来说,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是共同追求的目标,越来越多的片剂产品采用薄膜包衣技术,是改善片剂产品质量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孙海胜,刘秀霞,翁连华,等. 薄膜包衣技术在制剂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药业,2002,11(11):25.   [2]毕殿洲. 药剂学[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34-341.   [3]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药物制剂研究室. 药用辅料应用技术[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27-129.

  摘要:对薄膜包衣技术及其在制剂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薄膜包衣;应用;制药工业   中图分类号:TQ46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07)08-0036-03      1薄膜包衣技术概述      利用多种化学稳定性强的惰性高分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差异及其分子排列和结构特点,在不改变化学性质的前提下,活化这类分子的特定基团,激活表面活性,改变原来单个物质的分子排列,形成新的成膜混合物,这种混合物称为薄膜包衣粉。薄膜包衣技术就是将薄膜包衣粉中加入溶媒,形成分散均匀的混合物,经喷膜包衣,形成数微米厚的塑性薄膜,将其包裹于加工物上的工艺过程。其工作原理是药片在包衣机中运转时,将包衣溶液或混悬液极细小的液滴喷射到片心的外表,通过接触、铺展及液滴间的相互结合,在片心表面形成一层衣膜,在这一过程中溶剂及片心之间发生两种作用,即溶剂对片心的渗透作用和溶剂的挥发作用。当溶剂的蒸发量恒定,且与溶剂喷入量相等时,包衣的过程达到平衡[1]。   传统的口服包衣片剂大部分是糖衣片,其主要辅料成分是滑石粉,使用滑石粉的糖衣片重量增大50%~100%。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生产出第一个薄膜包衣片。目前,国外生产的西药95%以上都采用薄膜包衣技术。相对于糖衣片,薄膜包衣片的优点是(1)包衣时间短,一般仅需 2~3 h,包糖衣则一般需10~16 h;(2)包同样的素片,糖衣片要比薄膜衣片重10倍以上;(3)衣片坚固,不易开裂;(4)衣层较薄,不遮盖片心刻字;(5)可以通过调整包衣粉配方,减少包衣对产品崩解度、溶出度的影响;(6)表面平整光洁,外形美观;(7)可以使用乙醇等非水溶剂[2]。此外,对服药有特殊要求的药物,包薄膜衣后可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损害,如非甾体抗炎药、磷酸氢盐、四环素、铁盐、缓释钾、奎尼丁等药物卡在食道中分解会引起食道炎,薄膜包衣减少了片剂卡于食道的几率,而且薄膜包衣不会在食道分解,避免形成黏膜溃疡,有助于预防食道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国内薄膜包衣技术得以广泛推广,特别是在中成药片剂生产方面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中成药制剂工业生产水平和中成药片剂质量。近年我国出现许多薄膜包衣粉生产企业,能生产各种类型的薄膜包衣粉,行业的研发和生产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国产产品已完全能取代进口产品,而且我国生产的薄膜包衣粉已大量供应出口。      2薄膜包衣在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2.1薄膜包衣剂   薄膜包衣过程的关键是使用优良的薄膜包衣剂。质量优良的薄膜包衣剂应符合操作方便、快速成浆、混悬均匀、溶媒简化、雾化良好、成膜迅速、片面美观、颜色稳定和防潮性高等要求。薄膜包衣剂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增塑剂、增光剂、色素和溶剂等组成。品种和数量上都有严格的配伍,以保证在药心表面能形成一层或数层连续、致密、持久并具有特定功能的衣膜。   常用的薄膜包衣材料有纤维素类(如 Pharmacoat、Opadry、Aquacoat均为含纤维素的包衣剂)、聚乙二醇(PEG)、聚维酮(PVP)、丙烯酸树脂。增塑剂有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邻苯二甲酸酯、蓖麻油等,增塑剂应与薄膜衣料有相容性,不易挥发并且不向片心渗透。溶剂有水、乙醇、甲醇、氯仿等,但有机溶剂多有生理作用和易燃性且回收麻烦,故实际操作中常用水作为成膜材料的溶剂。附加成分有滑石粉、硬脂酸镁、色素等[3]。   目前国内常用的薄膜包衣剂是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欧巴代 (Opadry),是属于含羟丙甲纤维素(HPMC)的包衣制品。欧巴代由聚合物、增塑剂、着色剂几部分组成,有胃溶、肠溶、中药防潮及最后抛光等多种类型。根据所需颜色和功能通过电脑设计,配液、操作简单,用普通包衣锅或高效包衣锅即可进行,居于国际领先地位,代表了当今薄膜包衣行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国内品牌如天津思露森医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lus 薄膜包衣剂,温州市小伦包衣材料公司生产的药用包衣薄膜预混辅料均具备操作方便、快速成浆等优点。   本公司生产的环戊硫酮片,因产品颜色深、苦味重、溶出度差,采用了薄膜包衣技术包衣。使用的薄膜包衣剂是温州市小伦包衣材料公司生产的胃溶全水药用包衣薄膜预混辅料Y04080型,增重可控制在4%~5%之间,且能显著掩盖产品的苦味,对产品溶出度没有影响。   2.2薄膜包衣生产设备   用于薄膜包衣的设备种类很多,国际上最常用的有Accela-cota快速包衣锅(上海信谊药业公司、延安药厂等使用),Flo-Cater包衣设备,Wurster和Glatt型的流化床包衣设备,Strunk的浸没式管道包衣设备、Dria包衣机等。目前国内使用较广泛的国产高效包衣锅有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和温州制药设备厂生产的BGB系列高效包衣机。此类包衣机为不锈钢全封闭式结构,片心在包衣机洁净密封的旋转滚筒内,不停地作复杂轨迹运动,翻转流畅,交换频繁,由恒温搅拌桶搅拌的包衣介质,经过蠕动泵的作用,从喷枪喷洒到片心上,同时在热风和负压作用下,由热风柜供给10万级洁净热风穿过片心,经由底部筛孔,再从风门排出,使包衣介质在片心表面快速干燥,形成坚固、致密、光滑的表面薄膜。此类设备操作简单,符合GMP生产要求,生产中只要通过调整高效薄膜包衣机械设备的操作技术指标,编定工艺程序,就能使薄膜包衣片剂生产工艺技术数控化。   2.3包衣过程的操作要点   高质量的包衣操作首先应根据产品特性和包衣目的来选择包衣粉处方,其次片心外观、硬度剂脆碎度必须达到包衣要求,包衣所用设备应能准确控制主要工艺参数。   2.3.1包衣液配制包衣粉须沿着搅拌旋涡处匀速、缓慢的加入;包衣粉加料过程一般在5 min内完成,时间过长会影响粉末的溶散效果,搅拌45 min;加料完毕后保持搅拌,控制搅拌速度以免卷入过量的空气;配制水溶型包衣粉在搅拌中易产生气泡,搅拌完毕应静置一段时间,待泡沫消失后再用。   2.3.2预热片心向包衣锅加入素片时,用力应均匀、柔和,避免损坏片面;包衣锅开始运转,主机转速应控制在4 r/min左右,出风温度显示值应为40 ℃左右;根据素片的细粉情况、素片硬度确定抽粉的时间,一般1~2 min,观察喷枪角度,不合适时适当调整;预热片心1~2 min,通过观察出风温度来控制片床温度,应保持在40 ℃左右。   2.3.3包衣过程在包衣过程中,包衣液必须连续搅拌以确保均匀;调整喷枪角度到片床表面上部的1/3处,因此处片子在片床表面停留的时间最长,蒸发速度也最高; 喷程保持在25~35 cm之间。如果喷枪靠片床太近会出现过湿现象,太远或干燥空气温度太高会出现喷干现象,经排气系统会造成物料损失,阻塞滤器,在排风系统和管道中造成物料堆积;片床温度维持在(42±2)℃,操作过程中要将片床温度恒定在此范围内,合理的片床温度是包衣操作的关键;要保证包衣液充分雾化,以保证衣膜光滑细腻;包衣液雾化通过雾化压力调节,不同的喷枪系统有所不同;调节设备的蒸发效率主要是调节进风量、温度、负压(排风)、雾化压力、包衣锅转速;配液的浓度直接影响蒸发的效率,浓度越高蒸发效率越高;所谓喷液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的给液量,主要通过蠕动泵转速或喷液调节阀调节。

  包衣操作的原则:(1)片心硬度要够硬(适合包薄膜衣的中药片硬度应是5 kg/cm3,西药片硬度应约为4 kg/cm3。),否则开始包衣时,片心与锅壁反复摩擦,会出现松片、麻面等现象;(2)片床温度要保持恒定;(3)设备中溶剂蒸发量与喷液过程中带入的溶剂量要保持平衡,即溶剂蒸发与喷液速率处于动态平衡。   2.4包衣中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4.1粘片主要是喷量太快,溶剂蒸发过慢,使片子相互粘连。可通过降低包衣液喷量、提高热风温度、加快锅的转速等方法解决。   2.4.2片面桔皮现象由于包衣液喷雾压力低使喷出的液滴不均造成衣膜出现波纹。可通过控制蒸发速率,提高喷雾压力解决。   2.4.3架桥现象是指刻字片上的衣膜造成标志模糊。解决的办法是:放慢包衣喷速,降低干燥温度,同时控制热风温度。   2.4.4出现色斑这是配包衣液时搅拌不匀或固体状特质细度不够所致。解决的方法是,配包衣液时应充分搅拌均匀。   2.4.5药片表面或边缘衣膜出现裂纹、破裂、剥落或者药片边缘磨损若是由包衣液固含量选择不当、包衣机转速过快、喷量太小引起,则应选择适当的包衣液固含量,适当调节转速及喷量的大小;若由片心硬度太差引起,则应改进片心的配方及工艺。   2.4.6衣膜出现“喷霜”这是热风湿度过高、喷程过长、雾化效果差所致。应适当降低温度,缩短喷程,提高雾化效果。   2.4.7药片间有色差这是喷液时喷射的扇面不均或包衣液固含量过度或者包衣机转速慢所致。此时应调节喷枪喷射的角度,降低包衣的液固含量,适当提高包衣机的转速。   2.4.8衣膜表面有针孔这是配制包衣液中气泡过多所致。减低包衣液搅拌速度、延长包衣液静置时间可解决[1]。   对于制药企业来说,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是共同追求的目标,越来越多的片剂产品采用薄膜包衣技术,是改善片剂产品质量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孙海胜,刘秀霞,翁连华,等. 薄膜包衣技术在制剂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药业,2002,11(11):25.   [2]毕殿洲. 药剂学[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34-341.   [3]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药物制剂研究室. 药用辅料应用技术[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27-129.


相关内容

  • 薄膜包衣技术的应用
  • 2007年第16卷第12期 及设备.质量控制方法等能否确实达到预期目的并有文件证明的制剂处一系列活动.根据GPP的要求,应对制剂室的设施及设备.方.工艺.质控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我们把验证设施及设备的有效性作为重点来做,主要内容包括纯化水系统验证方案,纯化水系统验证记录.纯化水系统验证报告及各个设 ...

  • 实验1片剂与包衣片的制备实验说明
  • 片剂与包衣片的制备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一般工艺. 2. 掌握片剂质量的检查方法. 3. 通过薄膜包衣片的制备,熟悉薄膜包衣的工艺和肠溶薄膜衣的质量要求. [实验原理] 片剂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它具有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服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片剂制备的方法有制颗粒压 ...

  • 水性肠溶型丙烯酸树脂药物包衣材料的研究
  • 2008年第37卷第3期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3 水性肠溶型丙烯酸树脂药物包衣材料的研究 刘 琳,张亚楠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摘要:合成了以水为分散介质.用作药物包衣材料的丙烯酸树脂乳液.研究了聚合过程中相比.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引发剂种类和用量.分子量调节剂种类和用 ...

  • 食品研究新进展
  • 玉米醇溶蛋白膜研究新进展 摘 要:玉米醇溶蛋白膜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阻气性.阻湿性.因材料的可食性及可降解性使玉米醇溶蛋白膜在包装材料或可降解薄膜方面具有潜在商业价值,为其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本文对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工艺.成膜工艺.膜的性能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 ...

  • 广西药用植物园制药厂毕业实习报告
  • 广西药用植物园制药厂毕业实习报告 学 院: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实习时间: 引言 生产和毕业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让学习者深入生产第一线,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专业思想,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联系群众.了解社会.了解生产,将所学习的理论应用于生产,提高实践技能,应用. ...

  • SUPAC-完整版
  • Ⅰ. 前言 本指南结合并取代以下扩大生产和批准后变更(SUPAC )行业指南: (1)SUPAC-IR/MR:速释和缓控释固体口服制剂,生产设备附录, (2)SUPAC-SS:非无菌半固体口服制剂,生产设备附录2. 本指南删除了两份指南都包括的生产设备清单,说明了参考工艺的类型. 2013年4月1日 ...

  • 常用药物剂型的合理使用--片剂
  • 常用药物剂型的合理使用--片剂 一.剂型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药物是指能够用于治疗.预防或者诊断人类疾病,能够对人体生理机能产生影响的物质.根据来源可以将药物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中药与天然药,第二类是化学药物,第三类是生物技术药.中药与天然药主要是传统的植物药.动物药和一些矿物质类的药.有些植物 ...

  • 压缩空气净化
  • ◎压缩空气净化 是因为固体表面有过的能量-物理上称作"表面自由焓",它具有吸附其它物质而达到降低自身表面能量的趋势. ②什么是吸附剂?什么是吸附质? 一.工况条件与技术指标 Working condition and technical data 进气温度(Inlet tempe ...

  • 缓释.控释制剂
  • 缓. 控释制剂 1 缓控释释药系统: (一) 剂 骨架型缓.控释制 HPMC遇水凝胶化 水溶性药物:凝胶层扩散速度 难溶性药物:凝胶层的逐步溶蚀 最终骨架全溶 缓控释释药系统:(一) 骨架型缓.控释制剂 亲水性凝胶骨架片举例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Tablets, Ex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