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由来与发展

漢族的由來與發展

一、前言

二、漢族的起源

三、漢族的融合與同化

四、漢族的發展與特質

五、結論

陳偉之 玄奘大學通識中心主任0936-253-819 [email protected]

一、前言

報載「民進黨執政跨過5個年頭,為擴大群眾支持基礎,黨內悄悄醞釀拉攏外省族群的一系列活動,正討論將外省人第一代正名為『來台祖』」。報導中指出,民國93年總統大選後,族群嚴重撕裂,民進黨內開始有人提出此一構想,但當時陳水扁總統兼任民進黨主席,「愛台灣、不愛台灣」的競選主軸是由陳總統主打,若立即討論族群問題,恐怕會被視為檢討陳總統路線。94年2月,民進黨主席由蘇貞昌就任後,才敲定整套計畫案。

綜觀這項報導,對於民進黨有意採取行動,圓融因為總統大選所造成的族群撕裂危機,著實令人激賞。但是如果這項行動鎖定民國38年隨國民黨政府來台的所謂第一代外省人是「來台祖」,藉此區隔「台灣人」與「中國人」的不同,並希望因此號召這些外省人認同台灣,從而成為名符其實的「台灣人」,姑不論其成效如何,只恐怕仍無法消除族群撕裂危機,對於台灣社會所可能造成的紛亂與傷害。

換言之,台灣各族群之間的對立或撕裂問題,若從減少負面影響考量,必須找出其真正的病徵,對症下藥;若從增進正面和諧考量,則更須找出足以促進不同族群彼此合作的認同因子,才能產生具體成效。

為達成這項目標而找出促進台灣各個族群和諧的可能方法,正是本文

論述的目的。 二、漢族的的起源

今日台海兩岸人民,居多都是漢人;換言之,不論是3、4百年前自大陸移民來台的先民,或只是於民國38年後來台的大陸人,可以確認的是:「他們都是漢人的後裔」。這是歷史發展下的事實,是不容人為變造的。

根據中共於1982年實行的人口普查,當時中國大陸人口已超過10億,推估到21世紀初將突破13億。其中漢族約佔93%。其實自古以來,漢族就是中國的第一大族;然而,就民族學而言,漢族並不能視為一個民族,而是一個文化共同體。漢族以象形文字以及儒家思想作為凝聚力,逐漸融合境內的異族而成為一個超大民族。

然而,所謂的漢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歷史考證是這樣的:

中國第一個被考證確實存在的王朝,是距今3600前的商朝,它的位置大概在今日中國華北平原黃河流域的河套一帶。西元1920年代考古學家發現了商朝的甲骨文所列出的商朝各代君王的名號,與古代文獻所列的商朝各君王名號完全符合。因此,確認了商朝的存在。

至於商朝之前的朝代是夏朝,是由大禹創建,比商朝還早400年,但因迄今並未發現當代文物,因此,學術界無法確定此一朝代是否確實存在。但學界可以肯定的是商朝不可能憑空建立,在商朝之前的夏朝,或說是另一種型式的先民組織型態已經存在。

中國文明基本上是獨立發展而形成的,因為他的西邊,包括西北和西南都是高山,阻絕了與外界接觸的機會。但中國文明向東傳到朝鮮、日本,向北傳到蒙古、滿州,向南傳到越南,卻有明顯的軌跡可循。至今這些國家的文化仍深受中國文明的影響,甚或完全同化。

唯上述以華北黃河流域為主的中國文明的對外影響,並不表示廣大的華南地區只有接受影響的份,而無任何回應。考古證明,水稻、水牛、雞和豬都非中國北方土產,而是很久以前從東南亞原產地經過華南傳入的。新近在長江下游流域和長江以南的考古發現,華南文明的起源可能比華北更早。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東南亞青銅器和最早的水稻種植,證明是來自今日泰國北部和越南地區,而這些事物在商代早期已經在北方出現,說明早在商代之前,雖然華北和華南在人種和語言上均不相同,但兩地在文化上已充分交流。

惟儘管中國文明在商朝之前已經逐步交流,但直到西元前3世紀,原為周朝領地的秦國建立中國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王朝之前,中國華北在眾多不同民族、文化和國家中,仍沒有出現一支佔優勢的力量擁有今日中國的領土。此外,南北的政經型態也不一樣;以周朝戰國時代位居華中地帶的楚國為例,它跨越長江中游流域兩岸,靠著豐沛的雨量而享有豐收的農業,以及依靠水運而形成的城鎮及其繁榮的商業,就與華北列強的政經型態不同。

然而這些差別最後都在秦始皇於西元前230至220年間一系列的征戰與勝利之下而告統一。這些作為包括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書寫字型,採用統一的新法律,甚至規定了統一的車輪距,修建以全國為範圍的道路及運河系統。此外,秦朝於西元前221年建國後進一步發動南征的戰事,既打通從長江南下的路線,也拿下了以珠江三角洲為中心,包括今日越南北部的領土,而加速了南北文化與人種的融合。

不過,秦始皇雖然統一了華北列國,也兼併了華南等地區,但其王朝因苛政引起民怨僅僅維持了15年,而由漢朝於西元前206年接手。到西元前141年至87年間,漢武帝繼位後又開始實施擴張政策,西元前111年,漢武帝矛頭首先指向今日華南的福建、廣東及越南地區;西元前109年,漢武帝再將矛頭調回北西征服了南滿州和朝鮮。隨後發動的幾場戰爭控制了今日中國西南境內的貴州及雲南等地。

在上述漢武帝積極擴張領土的年代,位於今日中國新疆內的主要遊牧民族是突厥諸族之一的匈奴,秦朝將領即曾抱怨:「夫匈奴無城郭之屈,委積極之守,遷徙鳥舉,難得而制也。」但漢武帝還是在一系列戰役中擊敗他們,而掌控今日內蒙古、甘肅和新疆的大部份地區,然後在那裡沿著絲路各個綠州安置軍隊並墾地殖民,至今當地仍可看到殘敗的漢代廢墟中的軍事瞭望塔遺跡。

歷史考證顯示,中國自秦漢建立王朝期間所取得的領土和確立的政治

及社會制度,一直維持到今日,沒有太大的變化(西藏例外)。中國人至今仍自稱漢人,並多少充斥著漢朝光輝的驕傲,可見一斑。

三、漢族的融合與同化

中國的文化中心原在黃河流域中游地區,但歷經秦、漢兩朝440年間境內各民族、各文化的交流,可謂進行了第一次的民族大融合。後來漢朝雖也於西元220年滅亡,但是這項民族及文化大融合的潮流並未中止;到西元4至6世紀魏晉南北朝期間,北方的遊牧民族更見大舉南徙,造成史稱「五胡亂華」的情形,但其結果都是入侵的異族大多被漢族同化,而南下避難的漢族又同化了若干南方的土著民族。使得今日中國境內的各民族再次進行大融合。這次大融合,根據史書的記載是這樣的:

西元220年東漢滅亡後,華北逐漸被匈奴和其他遊牧民族蠶食,到西元4世紀初,這些北方遊牧民族已經掠奪了長安和洛陽這些原屬秦漢建國的首都地區,而成為今日中華民族的重要成員。那時,中國南方也類似北方分裂成幾個競爭的國家,而北方上層的貴族世家紛紛逃離故居地,遷往南方,形成中國史上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從西元220年漢朝滅亡至西元589年隋朝重新統一中國止,又經過將近四個世紀。其後出現燦爛的大唐文明,可以說是歷經800年民族大融合的結果。

大致而言,漢朝滅亡後的四百年間,中國北方多半處在異族統治之

下,反倒是中國南方承襲了中原文明及政治制度,這又與南方王朝擁有大批從北方湧入的貴族世家的難民有著密切關係。這個局面雖說到西元589年隋文帝再次統一全國而告終。但因其繼承人隋煬帝(604~618年在位)同樣仿效漢武帝的擴張政策,再次征服越南北部及新疆和蒙古大部份地區,反倒使得漢族融合的疆域又向四周更加擴張了!其後,雖說隋煬帝同樣因為苛政擾民而失去政權,但隨後繼起的唐朝則是再創光輝的時代。

唐太宗在位期間(西元626~649年),包括新囊括的西藏和早於漢朝即納入控管的新疆、蒙古和南滿等地,都成為唐朝的藩屬而構成今日中國的一部份。另外,這段期間南方長江流域以南的原來不屬於漢人的異族居民,漢化的過程也加快了腳步。到晚唐時,唐代帝國的大部份稅收已來自生產力較高的南方。這個現象一直維持到唐朝末期,當發生黃巢民變之後,又起了劇烈變化;因為自西元906年起的54年間,史學家所稱的「五代十國」的階段,北方異族趁著唐朝國勢衰弱紛紛入主中原。當時北方最大的半遊牧民族是發源於中國東北的契丹,他們曾經擁有包括長城以南一帶的燕雲十六州的土地,連今日的北京也在內。從此給予了北方民族大幅接近中原的機會。其後取代契丹的女真人,從他們的故鄉南滿州蜂擁而出後,建立的金朝對於南宋的威脅,猶勝契丹(國號遼)對於北宋的威脅;惟其結果一樣,都是促成契丹人、女真人的相繼漢化。

這些威脅直到元朝入主中原,才告一段落。然而研究卻指出,「大約

從元朝(西元1368年)起,漢族的結構大致已經定型。北方的漢族融有北方遊牧民族的血統,體型平均較為魁梧,民族性較為粗獷,而南方的漢族也融有北方漢族的血統,體型平均較為矮小,民族性較為靈活。」如此看來,儘管南北仍有差異,但漢族卻已成型。其後,漢族在元朝及清朝的統治期間,又因朝廷對外爭戰而大幅擴增了影響範圍。歷史的記載是這樣的:

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西元1260~1294年在位)於西元1264年定都北京取國號元。他又先後征服朝鮮、越南北部及中國西南部各族群,包括以雲南西部大理為根據地的傣人王國南詔,迫使他們不得不南遷至今日泰國境內。元末天下再次大亂,明朝建立,蒙古人被迫退回蒙古地區,但今日中國內蒙古境內許多蒙古人已經漢化。至於今日中國境內的西藏地區,持久併入中國則是由清朝於18世紀實現,而清朝也把故鄉滿州徹底漢化而融入漢族體系之中了。

如今,特別是中共統治中國大陸之後,南北各地的漢族被大批遷移到內蒙、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一波新的民族融合正在加速進行中。

四、漢族的發展與特質

從過去將近2500年的歷史發展推論,漢族未來在東亞的發展,範圍

應該是愈來愈大,也就是說以象形文字及儒家思想為文化中心的這個族群,將來將會融入更多的周邊異族而形成一個包羅各種民族與文化的共同體,成為一個獨特的民族----漢族或中華民族。

這項推論,是源自漢族本來就不是一個血統單純的民族,因為自秦漢統一中原以來,不僅境內各族群高度同化,其周邊所謂的異族也不斷因為中原的各個王朝對四周擴張勢力,或因國道中衰而由異族入主中原,而促成不同民族之間的融合與文化的交流。

其實,今日中國境內的各個大大小小的少數民族,還有55個:人口超過一千萬人的有壯族;人口在千萬以下、百萬以上的有回、維吾爾、藏、蒙、苗、彝、布依、朝鮮、滿、侗、傜、白、土家、哈等14族;人口在百萬以下、十萬以上的有哈薩克、傣、黎、傈傈、佤、畬、拉祜、水、東鄉、納西、柯爾克孜、土、羌等族。而且這些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大多皆已漢化或正在漢化中。換句話說,自從秦漢以來即在不斷融合與發展的漢族,並未停止擴大,而且是明顯的還在持續當中。

這個現象自有其時空背景。前文中已經論及歷史學家考證,中國文明基本上是獨立發展而形成的,這是因為它的西北和西南都是高山,而漸次向東南傾斜,於是形成與中亞隔絕的特殊地理環境。在這個環境當中,以華北黃河中游為基地發展起來的中原文明,因為較四週其他地區文明較高,無形中成為各民族與文化交流中的主要融合力量。加上各朝盛衰迭

起,不同族群之間勢力互有消長,也都有各自建立政權的情形,更加速了南北及東西方向之間民族的遷徙與交融。

當然,現實的地理條件,顯然是今日中國境內東南半壁要比西北

邊境更適合人們的生存與生活,而有人口逐漸集中東南半壁的現象。今日中國境內仍有的55個少數民族,估計僅占總人口的7%,但是這些少數民族所居住的地方卻幾乎占有全國國土的一半,尤其是西部國土,可說是盡是少數民族的天下。他們的生活條件大多比不上東南半壁大多數國人的水平。中共為了解決人口不斷向生活水平較高的東南沿海省份遷移,若干年前推出的建設大西北計畫,即是希望藉由工商平衡發展,維持甚或吸引更多的國人到大西北地區發展。中共這項經由經濟發展所可能造成的中國境內少數民族,快速融入漢族文化的程度,恐怕更會勝過過去各個朝代。

其實,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中國人」的概念和國界、民族素

來無關。凡是認同中國文化或儒家思想、行事合乎中國禮教規範者,即被視為中國人。兩千多年前,孔子即已提出:「夷狄華夏則華夏之,華夏夷狄則夷狄之。」因此,一個人是否能作為「天朝大國」的臣民,文化認同是最重要的依據,民族因素則不必列入考量。這種文化認同為依歸的民族觀,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漢族得以融合成超大民族的主要原因。

五、結 論

漢族的源起,不是單一民族形成的,它是2500年前由位於今日華北黃河中游地區的居民,逐漸向四周擴張並吸收所謂異族文化,經過長期融合而形成的。

由於地理條件的因素,導致漢族人口集中在今日中國境內的東南半璧發展,西北地區反而顯得空蕩。今日中國境內儘管仍有55個少數民族,但僅佔總人口的7%。又由於中原文明較四周地區高,以象型文字及儒家思想為主的漢族文化,不斷同化其他少數民族;而且這個現象隨著科技文明、經濟發展的快速成長腳步,不但未曾中止,尚且有日漸擴大的趨勢。 台灣位居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儘管隔著台灣海峽而與大陸相望,但是居民大多來自福建南部或廣東東部。今日姑不論是溯自300多年前即已陸續渡海來台的先民們的後裔,或是於民國38年台海分治以後才來台的第一代或第二代外省人,無疑的都是漢族的子民。因此,無論從漢族的由來,或其融合與同化的過程,或從漢族發展與特質的角度觀察,都不能割斷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民族的血緣或文化關係。

今日所謂台灣人與外省人之間的族群問題,或有其時空背景,或由政治因素造成,一時之間看似矛盾多多,但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終究只是茶壺裡的風暴,難起什麼作用的。倒是時下為了避免這項矛盾帶給現實人們生活中過大的衝突,有識之士應該努力從歷史根緣中去找出足以化解

或降低彼此裂痕的中心思想,促成彼此更加團結合作,共存共榮。

台灣執政的民進黨領導人中,已有人意識到政治角力中所造成的族群撕裂危機,而有採取措施化解的想法,例如擬將外省人第一代正名為「來台祖」,以期爭取他們的支持,並盼他們認同台灣而一起打拼。這項措失,吾人寧願相信它是有益在台的全體國人共同化解族群危機的好方法。但是如果這類措施的內涵不能認同中華文化或漢族血脈,卻寄予族群和諧的厚望,無異緣木求魚。

本文企圖自敘述漢族緣起、融合的過程,到探討漢族發展的過程,論述漢族的發展乃是一項同化的歷史,其特質則在彼此享有共同的文化;如今台海兩岸人民實無法在漢族及其文化中,區分彼此。因此,誠摯提醒執政者任何暗藏分化漢族的思維與做法,均不可取。而所謂拉攏外省人投入「台灣人」陣營的「來台祖」正名措施,都將難以達到其分化台海兩岸人民的政治目的;反之,在台國人如果都能認清漢族發展的由來與特質,從中找到能夠團結各族群的中心思想,必能有助台灣的政治運作和諧發展。

參考書目:

1.羅茲.墨非,亞洲史(2004),海口:海南出版社。

頁123~154、189~217、281~314。

2.放眼新世界叢書1----東亞(1996),台北:錦繡出版公司 頁86~89。

3.傅樂成,中國通史(1996),台北:中國圖書公司。

4.李天鳴,中國疆域的變遷(1997),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漢族的由來與發展

一、前言

二、漢族的起源

三、漢族的融合與同化

四、漢族的發展與特質

五、結論

陳偉之 玄奘大學通識中心主任0936-253-819 [email protected]

一、前言

報載「民進黨執政跨過5個年頭,為擴大群眾支持基礎,黨內悄悄醞釀拉攏外省族群的一系列活動,正討論將外省人第一代正名為『來台祖』」。報導中指出,民國93年總統大選後,族群嚴重撕裂,民進黨內開始有人提出此一構想,但當時陳水扁總統兼任民進黨主席,「愛台灣、不愛台灣」的競選主軸是由陳總統主打,若立即討論族群問題,恐怕會被視為檢討陳總統路線。94年2月,民進黨主席由蘇貞昌就任後,才敲定整套計畫案。

綜觀這項報導,對於民進黨有意採取行動,圓融因為總統大選所造成的族群撕裂危機,著實令人激賞。但是如果這項行動鎖定民國38年隨國民黨政府來台的所謂第一代外省人是「來台祖」,藉此區隔「台灣人」與「中國人」的不同,並希望因此號召這些外省人認同台灣,從而成為名符其實的「台灣人」,姑不論其成效如何,只恐怕仍無法消除族群撕裂危機,對於台灣社會所可能造成的紛亂與傷害。

換言之,台灣各族群之間的對立或撕裂問題,若從減少負面影響考量,必須找出其真正的病徵,對症下藥;若從增進正面和諧考量,則更須找出足以促進不同族群彼此合作的認同因子,才能產生具體成效。

為達成這項目標而找出促進台灣各個族群和諧的可能方法,正是本文

論述的目的。 二、漢族的的起源

今日台海兩岸人民,居多都是漢人;換言之,不論是3、4百年前自大陸移民來台的先民,或只是於民國38年後來台的大陸人,可以確認的是:「他們都是漢人的後裔」。這是歷史發展下的事實,是不容人為變造的。

根據中共於1982年實行的人口普查,當時中國大陸人口已超過10億,推估到21世紀初將突破13億。其中漢族約佔93%。其實自古以來,漢族就是中國的第一大族;然而,就民族學而言,漢族並不能視為一個民族,而是一個文化共同體。漢族以象形文字以及儒家思想作為凝聚力,逐漸融合境內的異族而成為一個超大民族。

然而,所謂的漢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歷史考證是這樣的:

中國第一個被考證確實存在的王朝,是距今3600前的商朝,它的位置大概在今日中國華北平原黃河流域的河套一帶。西元1920年代考古學家發現了商朝的甲骨文所列出的商朝各代君王的名號,與古代文獻所列的商朝各君王名號完全符合。因此,確認了商朝的存在。

至於商朝之前的朝代是夏朝,是由大禹創建,比商朝還早400年,但因迄今並未發現當代文物,因此,學術界無法確定此一朝代是否確實存在。但學界可以肯定的是商朝不可能憑空建立,在商朝之前的夏朝,或說是另一種型式的先民組織型態已經存在。

中國文明基本上是獨立發展而形成的,因為他的西邊,包括西北和西南都是高山,阻絕了與外界接觸的機會。但中國文明向東傳到朝鮮、日本,向北傳到蒙古、滿州,向南傳到越南,卻有明顯的軌跡可循。至今這些國家的文化仍深受中國文明的影響,甚或完全同化。

唯上述以華北黃河流域為主的中國文明的對外影響,並不表示廣大的華南地區只有接受影響的份,而無任何回應。考古證明,水稻、水牛、雞和豬都非中國北方土產,而是很久以前從東南亞原產地經過華南傳入的。新近在長江下游流域和長江以南的考古發現,華南文明的起源可能比華北更早。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東南亞青銅器和最早的水稻種植,證明是來自今日泰國北部和越南地區,而這些事物在商代早期已經在北方出現,說明早在商代之前,雖然華北和華南在人種和語言上均不相同,但兩地在文化上已充分交流。

惟儘管中國文明在商朝之前已經逐步交流,但直到西元前3世紀,原為周朝領地的秦國建立中國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王朝之前,中國華北在眾多不同民族、文化和國家中,仍沒有出現一支佔優勢的力量擁有今日中國的領土。此外,南北的政經型態也不一樣;以周朝戰國時代位居華中地帶的楚國為例,它跨越長江中游流域兩岸,靠著豐沛的雨量而享有豐收的農業,以及依靠水運而形成的城鎮及其繁榮的商業,就與華北列強的政經型態不同。

然而這些差別最後都在秦始皇於西元前230至220年間一系列的征戰與勝利之下而告統一。這些作為包括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書寫字型,採用統一的新法律,甚至規定了統一的車輪距,修建以全國為範圍的道路及運河系統。此外,秦朝於西元前221年建國後進一步發動南征的戰事,既打通從長江南下的路線,也拿下了以珠江三角洲為中心,包括今日越南北部的領土,而加速了南北文化與人種的融合。

不過,秦始皇雖然統一了華北列國,也兼併了華南等地區,但其王朝因苛政引起民怨僅僅維持了15年,而由漢朝於西元前206年接手。到西元前141年至87年間,漢武帝繼位後又開始實施擴張政策,西元前111年,漢武帝矛頭首先指向今日華南的福建、廣東及越南地區;西元前109年,漢武帝再將矛頭調回北西征服了南滿州和朝鮮。隨後發動的幾場戰爭控制了今日中國西南境內的貴州及雲南等地。

在上述漢武帝積極擴張領土的年代,位於今日中國新疆內的主要遊牧民族是突厥諸族之一的匈奴,秦朝將領即曾抱怨:「夫匈奴無城郭之屈,委積極之守,遷徙鳥舉,難得而制也。」但漢武帝還是在一系列戰役中擊敗他們,而掌控今日內蒙古、甘肅和新疆的大部份地區,然後在那裡沿著絲路各個綠州安置軍隊並墾地殖民,至今當地仍可看到殘敗的漢代廢墟中的軍事瞭望塔遺跡。

歷史考證顯示,中國自秦漢建立王朝期間所取得的領土和確立的政治

及社會制度,一直維持到今日,沒有太大的變化(西藏例外)。中國人至今仍自稱漢人,並多少充斥著漢朝光輝的驕傲,可見一斑。

三、漢族的融合與同化

中國的文化中心原在黃河流域中游地區,但歷經秦、漢兩朝440年間境內各民族、各文化的交流,可謂進行了第一次的民族大融合。後來漢朝雖也於西元220年滅亡,但是這項民族及文化大融合的潮流並未中止;到西元4至6世紀魏晉南北朝期間,北方的遊牧民族更見大舉南徙,造成史稱「五胡亂華」的情形,但其結果都是入侵的異族大多被漢族同化,而南下避難的漢族又同化了若干南方的土著民族。使得今日中國境內的各民族再次進行大融合。這次大融合,根據史書的記載是這樣的:

西元220年東漢滅亡後,華北逐漸被匈奴和其他遊牧民族蠶食,到西元4世紀初,這些北方遊牧民族已經掠奪了長安和洛陽這些原屬秦漢建國的首都地區,而成為今日中華民族的重要成員。那時,中國南方也類似北方分裂成幾個競爭的國家,而北方上層的貴族世家紛紛逃離故居地,遷往南方,形成中國史上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從西元220年漢朝滅亡至西元589年隋朝重新統一中國止,又經過將近四個世紀。其後出現燦爛的大唐文明,可以說是歷經800年民族大融合的結果。

大致而言,漢朝滅亡後的四百年間,中國北方多半處在異族統治之

下,反倒是中國南方承襲了中原文明及政治制度,這又與南方王朝擁有大批從北方湧入的貴族世家的難民有著密切關係。這個局面雖說到西元589年隋文帝再次統一全國而告終。但因其繼承人隋煬帝(604~618年在位)同樣仿效漢武帝的擴張政策,再次征服越南北部及新疆和蒙古大部份地區,反倒使得漢族融合的疆域又向四周更加擴張了!其後,雖說隋煬帝同樣因為苛政擾民而失去政權,但隨後繼起的唐朝則是再創光輝的時代。

唐太宗在位期間(西元626~649年),包括新囊括的西藏和早於漢朝即納入控管的新疆、蒙古和南滿等地,都成為唐朝的藩屬而構成今日中國的一部份。另外,這段期間南方長江流域以南的原來不屬於漢人的異族居民,漢化的過程也加快了腳步。到晚唐時,唐代帝國的大部份稅收已來自生產力較高的南方。這個現象一直維持到唐朝末期,當發生黃巢民變之後,又起了劇烈變化;因為自西元906年起的54年間,史學家所稱的「五代十國」的階段,北方異族趁著唐朝國勢衰弱紛紛入主中原。當時北方最大的半遊牧民族是發源於中國東北的契丹,他們曾經擁有包括長城以南一帶的燕雲十六州的土地,連今日的北京也在內。從此給予了北方民族大幅接近中原的機會。其後取代契丹的女真人,從他們的故鄉南滿州蜂擁而出後,建立的金朝對於南宋的威脅,猶勝契丹(國號遼)對於北宋的威脅;惟其結果一樣,都是促成契丹人、女真人的相繼漢化。

這些威脅直到元朝入主中原,才告一段落。然而研究卻指出,「大約

從元朝(西元1368年)起,漢族的結構大致已經定型。北方的漢族融有北方遊牧民族的血統,體型平均較為魁梧,民族性較為粗獷,而南方的漢族也融有北方漢族的血統,體型平均較為矮小,民族性較為靈活。」如此看來,儘管南北仍有差異,但漢族卻已成型。其後,漢族在元朝及清朝的統治期間,又因朝廷對外爭戰而大幅擴增了影響範圍。歷史的記載是這樣的:

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西元1260~1294年在位)於西元1264年定都北京取國號元。他又先後征服朝鮮、越南北部及中國西南部各族群,包括以雲南西部大理為根據地的傣人王國南詔,迫使他們不得不南遷至今日泰國境內。元末天下再次大亂,明朝建立,蒙古人被迫退回蒙古地區,但今日中國內蒙古境內許多蒙古人已經漢化。至於今日中國境內的西藏地區,持久併入中國則是由清朝於18世紀實現,而清朝也把故鄉滿州徹底漢化而融入漢族體系之中了。

如今,特別是中共統治中國大陸之後,南北各地的漢族被大批遷移到內蒙、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一波新的民族融合正在加速進行中。

四、漢族的發展與特質

從過去將近2500年的歷史發展推論,漢族未來在東亞的發展,範圍

應該是愈來愈大,也就是說以象形文字及儒家思想為文化中心的這個族群,將來將會融入更多的周邊異族而形成一個包羅各種民族與文化的共同體,成為一個獨特的民族----漢族或中華民族。

這項推論,是源自漢族本來就不是一個血統單純的民族,因為自秦漢統一中原以來,不僅境內各族群高度同化,其周邊所謂的異族也不斷因為中原的各個王朝對四周擴張勢力,或因國道中衰而由異族入主中原,而促成不同民族之間的融合與文化的交流。

其實,今日中國境內的各個大大小小的少數民族,還有55個:人口超過一千萬人的有壯族;人口在千萬以下、百萬以上的有回、維吾爾、藏、蒙、苗、彝、布依、朝鮮、滿、侗、傜、白、土家、哈等14族;人口在百萬以下、十萬以上的有哈薩克、傣、黎、傈傈、佤、畬、拉祜、水、東鄉、納西、柯爾克孜、土、羌等族。而且這些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大多皆已漢化或正在漢化中。換句話說,自從秦漢以來即在不斷融合與發展的漢族,並未停止擴大,而且是明顯的還在持續當中。

這個現象自有其時空背景。前文中已經論及歷史學家考證,中國文明基本上是獨立發展而形成的,這是因為它的西北和西南都是高山,而漸次向東南傾斜,於是形成與中亞隔絕的特殊地理環境。在這個環境當中,以華北黃河中游為基地發展起來的中原文明,因為較四週其他地區文明較高,無形中成為各民族與文化交流中的主要融合力量。加上各朝盛衰迭

起,不同族群之間勢力互有消長,也都有各自建立政權的情形,更加速了南北及東西方向之間民族的遷徙與交融。

當然,現實的地理條件,顯然是今日中國境內東南半壁要比西北

邊境更適合人們的生存與生活,而有人口逐漸集中東南半壁的現象。今日中國境內仍有的55個少數民族,估計僅占總人口的7%,但是這些少數民族所居住的地方卻幾乎占有全國國土的一半,尤其是西部國土,可說是盡是少數民族的天下。他們的生活條件大多比不上東南半壁大多數國人的水平。中共為了解決人口不斷向生活水平較高的東南沿海省份遷移,若干年前推出的建設大西北計畫,即是希望藉由工商平衡發展,維持甚或吸引更多的國人到大西北地區發展。中共這項經由經濟發展所可能造成的中國境內少數民族,快速融入漢族文化的程度,恐怕更會勝過過去各個朝代。

其實,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中國人」的概念和國界、民族素

來無關。凡是認同中國文化或儒家思想、行事合乎中國禮教規範者,即被視為中國人。兩千多年前,孔子即已提出:「夷狄華夏則華夏之,華夏夷狄則夷狄之。」因此,一個人是否能作為「天朝大國」的臣民,文化認同是最重要的依據,民族因素則不必列入考量。這種文化認同為依歸的民族觀,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漢族得以融合成超大民族的主要原因。

五、結 論

漢族的源起,不是單一民族形成的,它是2500年前由位於今日華北黃河中游地區的居民,逐漸向四周擴張並吸收所謂異族文化,經過長期融合而形成的。

由於地理條件的因素,導致漢族人口集中在今日中國境內的東南半璧發展,西北地區反而顯得空蕩。今日中國境內儘管仍有55個少數民族,但僅佔總人口的7%。又由於中原文明較四周地區高,以象型文字及儒家思想為主的漢族文化,不斷同化其他少數民族;而且這個現象隨著科技文明、經濟發展的快速成長腳步,不但未曾中止,尚且有日漸擴大的趨勢。 台灣位居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儘管隔著台灣海峽而與大陸相望,但是居民大多來自福建南部或廣東東部。今日姑不論是溯自300多年前即已陸續渡海來台的先民們的後裔,或是於民國38年台海分治以後才來台的第一代或第二代外省人,無疑的都是漢族的子民。因此,無論從漢族的由來,或其融合與同化的過程,或從漢族發展與特質的角度觀察,都不能割斷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民族的血緣或文化關係。

今日所謂台灣人與外省人之間的族群問題,或有其時空背景,或由政治因素造成,一時之間看似矛盾多多,但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終究只是茶壺裡的風暴,難起什麼作用的。倒是時下為了避免這項矛盾帶給現實人們生活中過大的衝突,有識之士應該努力從歷史根緣中去找出足以化解

或降低彼此裂痕的中心思想,促成彼此更加團結合作,共存共榮。

台灣執政的民進黨領導人中,已有人意識到政治角力中所造成的族群撕裂危機,而有採取措施化解的想法,例如擬將外省人第一代正名為「來台祖」,以期爭取他們的支持,並盼他們認同台灣而一起打拼。這項措失,吾人寧願相信它是有益在台的全體國人共同化解族群危機的好方法。但是如果這類措施的內涵不能認同中華文化或漢族血脈,卻寄予族群和諧的厚望,無異緣木求魚。

本文企圖自敘述漢族緣起、融合的過程,到探討漢族發展的過程,論述漢族的發展乃是一項同化的歷史,其特質則在彼此享有共同的文化;如今台海兩岸人民實無法在漢族及其文化中,區分彼此。因此,誠摯提醒執政者任何暗藏分化漢族的思維與做法,均不可取。而所謂拉攏外省人投入「台灣人」陣營的「來台祖」正名措施,都將難以達到其分化台海兩岸人民的政治目的;反之,在台國人如果都能認清漢族發展的由來與特質,從中找到能夠團結各族群的中心思想,必能有助台灣的政治運作和諧發展。

參考書目:

1.羅茲.墨非,亞洲史(2004),海口:海南出版社。

頁123~154、189~217、281~314。

2.放眼新世界叢書1----東亞(1996),台北:錦繡出版公司 頁86~89。

3.傅樂成,中國通史(1996),台北:中國圖書公司。

4.李天鳴,中國疆域的變遷(1997),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相关内容

  • 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四--中秋节的由来及习俗
  • 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四--中秋节的由来及习俗 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四--中秋节的由来及习俗 --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 "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 ...

  • [原创]"汉族"的历史由来 [时局深度]
  • "汉族"的历史由来 陈捷夫 众所皆知,"汉族"一词,同"华人"等一样,至近代才出现.历史上并不存在所谓"汉族"之谓.先秦时,有"楚人"."齐人"."晋人"等不同 ...

  • 1.3.1远古的传说教案川教版七年级上册
  •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4.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 ...

  • 汉人的称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为什么我们要称呼自己是汉人?
  • 大家都说自己是汉族人,是汉人.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慢慢的忘记了当初称自己是汉人的原因.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称自己汉人,又是从什么时候称呼自己是汉人的呢? 汉朝之前,大家称呼自己是什么人,都是以国别称呼.比如齐人.秦人.赵人等等.在汉朝时期,国家统一,民族大融合,很多人都被同化. 楚汉战争时刘 ...

  • 汉族南迁:广东客家人的由来
  • 客家人,是近代形成以梅州为中心的粤闽边区的一个颇具特色的民系,客家人分部在广东省每个市,广东客家人口达3800万之众. "客家"一词,在客家语读( KAKKA),含有"客户"之意.<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 ...

  • 汉族传统节日
  • "我行我秀" -- 汉族的传统节日 长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严信蓉 [设计理念] 人类所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潜能,绝不是课堂上讲解出来的.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围绕某主题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回答解决现实问题,这样 ...

  •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
  •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布达拉宫1.布达拉宫的位置与"布达拉"的含义 2.布达拉宫的由来 3.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 4.布达拉宫建筑的艺术风格1.布达拉宫形成藏汉合璧建筑风格的原因. 2.布达拉宫建筑风格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 ...

  • 中国礼仪文化大全2
  • 礼仪文化 脤膰2007-12-6 皮弁2007-12-6 礼节鞠躬2007-12-6 礼仪服务2007-12-6 三书2007-12-6 使节权2007-12-6 射礼2007-12-6 吉礼2007-12-6 祀天2007-12-6 圜丘祭天2007-12-6 祀地2007-12-6 飨燕礼200 ...

  • 重阳节的由来
  •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的由来有多种讲法.下面有三种讲法,供参考. 由来一: 九为阳数,九月初九即为重阳之意.所以把九月初九定为重阳节,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quo ...

  • 酥脆可口的美食,马蹄酥的由来历史
  • 马蹄酥是中国传统的汉族小吃,它酥脆可口,油而不腻,香甜盈口是吃货们的最爱小吃.至今流传于中国各地.遍布中国大江南北.本期的小吃文化大全带你看看酥脆可口的美食,马蹄酥的由来历史. 马蹄酥,雅名"香饼",是福建同安,江苏江阴山西繁峙等地的着名汉族小吃. 马蹄酥是由面粉揉合各种材料烘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