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社工 医疗社会工作

医疗社会工作论文

浅析中国医疗社会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以北大人民医院为例

授课老师:江汛清

班级:08社会工作1班

姓名:刘菲菲 [1**********]

2010年12月30日

浅析中国医疗社会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以北大人民医院为例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工作被引入到该领域,医疗社工在运用专业方法协助病人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配合医生更好的完成康复工作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医疗社工目前在我国发展还不完善、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将以北大人民医院为例分析医疗社工的发展现状并探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医疗社工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医疗 社会工作 问题 发展

一、 前言

传统的医患关系已经根深蒂固,大部分医生的关注重点都是病人及疾病本身,医生通常不大会关注引起病人得病及影响痊愈的社会、心理、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而病人的需求与感受也可能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被忽略,这些空白与“灰色地带”恰恰正是医疗社会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医疗社会工作是现代医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病人都是社会一员,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角色及社会活动各不相同,但这些条件对病人恢复健康,早日重返社会却是密切相关,有的是积极因素,也有的是消极因素,他们对诊疗效果都将发生影响作用。因此,现代医院不能不将医疗社会工作视为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任务。认真开展医疗社会工作的目的,主要是由医院协助病人获得社会上的必要支援,以增长对提高疗效与恢复健康的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

但是通过对北大人民医院的探访,不难发现在中国大陆的医疗社会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发展的也并不完善,针对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思考一些对策来解决,并促进医疗社工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二、 关于医疗社会工作

医疗社工: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协助病人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配合医生进行疾病防治和伤残康复等服务的一种专业社会工作。

1905年美国马塞诸塞州总医院卡伯特医生率先雇请了一位社会工作者,在医院创立“医院社会服务部”的专门机构。由于当时主要是以个人和家庭为服务对象,工作方法主要是个案工作,因此又被称为“医疗社会个案工作”,这是医疗社会工作的开端。

医疗社会工作就是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协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以提高医疗效果。医疗社会工作不但能促使病人早日痊愈,保持身心健康,而且协助解决产生疾病或因疾病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预防疾病的蔓延与复发,使病人精神振作地重新适应社会

医务社会工作在医疗服务中的主旨是:填补医疗方面的漏洞,提供实用性的建议事项,并且减少医疗界与病患者间之差距。而这些也正是现代卫生医疗上最需要充实的事项,以确保医生目标与病患福祉得以充分实现。

三、 北大人民医院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

1996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主持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制定了新时期卫生工作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明确提出我国医院的定位从过去的福利事业转变为国家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医院从完全不赢利到需要部分赢利来补偿国家财政拨款的不足。这意味着医院必须面对市场的压力,以自己的医疗品质和服务品质来赢得生存和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形势,199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改善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1)

2009年4月,北大人民医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医务社会工作部”,至今已有正式注册的“医院志愿者”300多名,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目前,医院已建立了严格的志愿者准入机制和标准化的认证机制。上岗前,志愿者必须进行培训,内容有医院规章制度、医源性感染的预防、相关医疗知识的培训、志愿岗位职责等。培训方式包括课堂教学、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实地演示、小组辅导等。每次上岗时,志愿者必须经过指纹识别进入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结束时再通过指纹登出系统。这样,电脑中就可以记录下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内容等信息。目前,医院已建立了规范的志愿服务培训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

目前,在医院志愿者队伍里,医学院校学生约占70%,医务工作者约占20%,社会人士约占10%。为了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医院建立了形式多样的激励机制。如设立五星级志愿服务级别标准和晋级表彰制度等,对达到各种级别的志愿者授予相应的星级标志和荣誉证书。

医务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它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方法,协助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处理因疾病而带来的在家庭、情绪、经济、职业、康复等社会及心理调适方面的问题,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重返社会。如今,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医生护士一样,成为现代医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尚处于萌芽状态。

四、 北大人民医院医疗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出于国家政策还是个人需求层次等原因,医疗社会工作都需要得到重视并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在医疗社会工作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要成为合格的医疗社工必备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一是医学、二是社会学、三是法学,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此外,我们还提倡学习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而当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课程主要是社会学方面知识,掌握的技巧也主要是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知识面比较单一。由于社工缺乏相关医疗和法律知识,当病人咨询社工关于自身病情的一些情况时,社工不能做出专业的解释,缺乏相关的知识基础。大多数有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并没有开设与医学基础相关的课程,其所培养的社会工作者在医院或者康复机构工常常因医学知识的缺乏而影响到与医护和患者的沟通。

(二) 医务社会工作者知名度、认可度、受重视程度低。

医疗社工在中国的发展还不完善,在中国的发展理论和模式主要是吸收国外和港台地区经验。中国政府也是在近年来呼吁并重视其发展,人们接触的比较少,并没有正确认识和了解社会工作尤其是医疗社会工作。目前在人民医院主要是若干领导和相关人员重视并不断倡导,其他医务工作者群体并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其态度不明确。受传统民政工作模式的影响,医疗主管部门也就把医务社会工作划归医政部门负责,并没有真正把医务社会工作当作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来发展,也没有形成培养和吸收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机制。

由于医院各科室比较独立,医疗社会工作在某一个科室开展,而其他科室并未对其产生兴趣或是从自身科室特点进行思考和提出意见和建议,更主要的是把医疗社会工作看作是其他科室自己的事情,这样就有可能使医疗社会工作难以扩展和受到更广范围内的理解和认同。社会成员对医务社会工作十分陌生。大多数

成员并不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大多数人习惯数千年来形成的以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基础的亲友互助体系和计划经济为基础的行政性的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三) 医务社会工作开展的领域有限。

人民医院的社工志愿者目前只有几个科室开展,很多科室由于自身的限制和其它原因还没有开展,如有些有需求的科室由于患者多为传染人群或是患者比较敏感等,医院出于很多考虑,没有让医疗社工参与其中。医疗社工应该更多的关注这类群体。可能还有许多病人的需求不能很好的满足。开展起来并普及到大部分科室还需要一个过程。

(四) 医务社会工作面向的对象有限。

医务社会工作者致力于对病人及其家庭的服务,忽视了工作压力很大的医务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的压力及情绪需要缓解和释放,但是在工作强度比较大的医院医务工作者通常很少能得到减压,而他们的压力又常常与工作效率联系紧密,医疗社工如果能把医务工作者纳入自己的服务群体中,并定期开展一些减压活动等,对这些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局限于志愿者服务,专业服务开展较少。

通过对医院的走访,医疗社工目前侧重于一对一的服务,缺少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如小组、社区等,可以成立一些病友互助小组等,形成病人间的支持系统。

五、 解决的对策

(一) 修正教育模式,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医务社会工作者。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教育开展的途径有两条:一种是现有的社会工作院校与医学院校合作办学,培养医务社会工作者,这是一种比较快捷的方式。具体做法可以采取两校共同招生、共同培养的方式。这一做法的优点在于院校间优势互补,困难在于具体操作中会产生一些问题。随着近来我国一些综合性大学与医科大学合并,这一问题有望得到改观。如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后,社会学系与医学部的合作办学作为校内合作将变得十分容易。另一种是医学院校单独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1997年原国家教委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后,“社会工作与管理”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依旧保留。医学院校可以申请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医学院校培养医务社会工作者,优势在于学生对于医学知识的掌握。

同时,社会工作院校要与相关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方便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和实践。

(二) 提高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社会知名度,获取社会认同。

一方面,通过政府的重视,以及社会媒体的宣传,提高知名度;利用政府强大的宣传舆论工具,加强对社会工作的宣传,促进社会工作取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另一方面,增加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人在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中受益,从而赢得社会大众的认可。

同时,医疗机构要重视医疗社会工作者的招募和培养,使更多专业的工作者进入到该领域,提高医疗社会工作者的整体质量,不断推动社会工作者队伍的扩大。

(三) 加强对志愿者的进一步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

对一些志愿队伍的骨干分子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学习一些专业的医疗知识和社会工作理念,提升其服务的专业水准。医务社会工作者的队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

对于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要建立专业证照制度,加强对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管理;对于志愿者,要经过选、训、用三个环节,选择适合社会工作的志愿者。

(四) 开展一些减压小组、放松训练等专业项目。

减轻医务工作人员的压力,促进医务人员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改善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以更大限度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如开展医生减压小组,定期举办一些活动。使工作压力大的医务工作者得到释放和减压,同时也可以使医疗社工在医院内得到更多的理解和认同,扩大在医务工作者之中的影响。

(五) 此外,开展一些专业服务。

还可以开展病友互助小组,形成病友之间的支持系统,促进病友之间的互助与合作;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减少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开展医务工作人员和病人之间的联欢会,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和谐医务关系。

六、 小结

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很大变化,他们要求医生不仅能及时

有效的治愈疾病,而且能给与更多的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安慰和行为上的指导。而医生只是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待他的病人,而忽略使得病人得病的其他因素,这也超出了医生“救死扶伤”的能力范围。这就要求有新的服务机制。因此,需要由具备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的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为患者提供外界力量的帮助,给病人以良好的心理支持和必要的心理干预,协助医护人员更好的完成治疗。

医学和社会的发展,使我国开展医疗社会工作成为必然,复杂的因素需要专业和专职人员来解决,分担医护人员医疗技术之外的工作,降低医护人员的压力,创造良好的医疗氛围,保证医疗技术质量和人文关怀的双重目标实现。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增加医患沟通的渠道,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困难群体,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对医院的工作给予更广泛的监督,塑造良好的医患互信关系。由此不难看出,医疗社会工作者一定会成为我国构建和睦医患关系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使者。

注释:

(1)辛山秀:《以病人为中心――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 1997年第3期,第8页。

参考文献:

施卫星,《医学伦理学》,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

《病人自主权:未来医患关系的根本立足点》,1999年第2期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医疗社会工作论文

浅析中国医疗社会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以北大人民医院为例

授课老师:江汛清

班级:08社会工作1班

姓名:刘菲菲 [1**********]

2010年12月30日

浅析中国医疗社会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以北大人民医院为例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工作被引入到该领域,医疗社工在运用专业方法协助病人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配合医生更好的完成康复工作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医疗社工目前在我国发展还不完善、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将以北大人民医院为例分析医疗社工的发展现状并探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医疗社工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医疗 社会工作 问题 发展

一、 前言

传统的医患关系已经根深蒂固,大部分医生的关注重点都是病人及疾病本身,医生通常不大会关注引起病人得病及影响痊愈的社会、心理、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而病人的需求与感受也可能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被忽略,这些空白与“灰色地带”恰恰正是医疗社会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医疗社会工作是现代医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病人都是社会一员,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角色及社会活动各不相同,但这些条件对病人恢复健康,早日重返社会却是密切相关,有的是积极因素,也有的是消极因素,他们对诊疗效果都将发生影响作用。因此,现代医院不能不将医疗社会工作视为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任务。认真开展医疗社会工作的目的,主要是由医院协助病人获得社会上的必要支援,以增长对提高疗效与恢复健康的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

但是通过对北大人民医院的探访,不难发现在中国大陆的医疗社会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发展的也并不完善,针对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思考一些对策来解决,并促进医疗社工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二、 关于医疗社会工作

医疗社工: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协助病人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配合医生进行疾病防治和伤残康复等服务的一种专业社会工作。

1905年美国马塞诸塞州总医院卡伯特医生率先雇请了一位社会工作者,在医院创立“医院社会服务部”的专门机构。由于当时主要是以个人和家庭为服务对象,工作方法主要是个案工作,因此又被称为“医疗社会个案工作”,这是医疗社会工作的开端。

医疗社会工作就是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协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以提高医疗效果。医疗社会工作不但能促使病人早日痊愈,保持身心健康,而且协助解决产生疾病或因疾病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预防疾病的蔓延与复发,使病人精神振作地重新适应社会

医务社会工作在医疗服务中的主旨是:填补医疗方面的漏洞,提供实用性的建议事项,并且减少医疗界与病患者间之差距。而这些也正是现代卫生医疗上最需要充实的事项,以确保医生目标与病患福祉得以充分实现。

三、 北大人民医院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

1996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主持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制定了新时期卫生工作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明确提出我国医院的定位从过去的福利事业转变为国家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医院从完全不赢利到需要部分赢利来补偿国家财政拨款的不足。这意味着医院必须面对市场的压力,以自己的医疗品质和服务品质来赢得生存和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形势,199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改善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1)

2009年4月,北大人民医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医务社会工作部”,至今已有正式注册的“医院志愿者”300多名,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目前,医院已建立了严格的志愿者准入机制和标准化的认证机制。上岗前,志愿者必须进行培训,内容有医院规章制度、医源性感染的预防、相关医疗知识的培训、志愿岗位职责等。培训方式包括课堂教学、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实地演示、小组辅导等。每次上岗时,志愿者必须经过指纹识别进入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结束时再通过指纹登出系统。这样,电脑中就可以记录下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内容等信息。目前,医院已建立了规范的志愿服务培训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

目前,在医院志愿者队伍里,医学院校学生约占70%,医务工作者约占20%,社会人士约占10%。为了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医院建立了形式多样的激励机制。如设立五星级志愿服务级别标准和晋级表彰制度等,对达到各种级别的志愿者授予相应的星级标志和荣誉证书。

医务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它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方法,协助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处理因疾病而带来的在家庭、情绪、经济、职业、康复等社会及心理调适方面的问题,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重返社会。如今,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医生护士一样,成为现代医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尚处于萌芽状态。

四、 北大人民医院医疗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出于国家政策还是个人需求层次等原因,医疗社会工作都需要得到重视并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在医疗社会工作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要成为合格的医疗社工必备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一是医学、二是社会学、三是法学,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此外,我们还提倡学习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而当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课程主要是社会学方面知识,掌握的技巧也主要是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知识面比较单一。由于社工缺乏相关医疗和法律知识,当病人咨询社工关于自身病情的一些情况时,社工不能做出专业的解释,缺乏相关的知识基础。大多数有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并没有开设与医学基础相关的课程,其所培养的社会工作者在医院或者康复机构工常常因医学知识的缺乏而影响到与医护和患者的沟通。

(二) 医务社会工作者知名度、认可度、受重视程度低。

医疗社工在中国的发展还不完善,在中国的发展理论和模式主要是吸收国外和港台地区经验。中国政府也是在近年来呼吁并重视其发展,人们接触的比较少,并没有正确认识和了解社会工作尤其是医疗社会工作。目前在人民医院主要是若干领导和相关人员重视并不断倡导,其他医务工作者群体并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其态度不明确。受传统民政工作模式的影响,医疗主管部门也就把医务社会工作划归医政部门负责,并没有真正把医务社会工作当作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来发展,也没有形成培养和吸收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机制。

由于医院各科室比较独立,医疗社会工作在某一个科室开展,而其他科室并未对其产生兴趣或是从自身科室特点进行思考和提出意见和建议,更主要的是把医疗社会工作看作是其他科室自己的事情,这样就有可能使医疗社会工作难以扩展和受到更广范围内的理解和认同。社会成员对医务社会工作十分陌生。大多数

成员并不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大多数人习惯数千年来形成的以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基础的亲友互助体系和计划经济为基础的行政性的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三) 医务社会工作开展的领域有限。

人民医院的社工志愿者目前只有几个科室开展,很多科室由于自身的限制和其它原因还没有开展,如有些有需求的科室由于患者多为传染人群或是患者比较敏感等,医院出于很多考虑,没有让医疗社工参与其中。医疗社工应该更多的关注这类群体。可能还有许多病人的需求不能很好的满足。开展起来并普及到大部分科室还需要一个过程。

(四) 医务社会工作面向的对象有限。

医务社会工作者致力于对病人及其家庭的服务,忽视了工作压力很大的医务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的压力及情绪需要缓解和释放,但是在工作强度比较大的医院医务工作者通常很少能得到减压,而他们的压力又常常与工作效率联系紧密,医疗社工如果能把医务工作者纳入自己的服务群体中,并定期开展一些减压活动等,对这些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局限于志愿者服务,专业服务开展较少。

通过对医院的走访,医疗社工目前侧重于一对一的服务,缺少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如小组、社区等,可以成立一些病友互助小组等,形成病人间的支持系统。

五、 解决的对策

(一) 修正教育模式,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医务社会工作者。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教育开展的途径有两条:一种是现有的社会工作院校与医学院校合作办学,培养医务社会工作者,这是一种比较快捷的方式。具体做法可以采取两校共同招生、共同培养的方式。这一做法的优点在于院校间优势互补,困难在于具体操作中会产生一些问题。随着近来我国一些综合性大学与医科大学合并,这一问题有望得到改观。如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后,社会学系与医学部的合作办学作为校内合作将变得十分容易。另一种是医学院校单独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1997年原国家教委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后,“社会工作与管理”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依旧保留。医学院校可以申请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医学院校培养医务社会工作者,优势在于学生对于医学知识的掌握。

同时,社会工作院校要与相关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方便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和实践。

(二) 提高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社会知名度,获取社会认同。

一方面,通过政府的重视,以及社会媒体的宣传,提高知名度;利用政府强大的宣传舆论工具,加强对社会工作的宣传,促进社会工作取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另一方面,增加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人在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中受益,从而赢得社会大众的认可。

同时,医疗机构要重视医疗社会工作者的招募和培养,使更多专业的工作者进入到该领域,提高医疗社会工作者的整体质量,不断推动社会工作者队伍的扩大。

(三) 加强对志愿者的进一步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

对一些志愿队伍的骨干分子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学习一些专业的医疗知识和社会工作理念,提升其服务的专业水准。医务社会工作者的队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

对于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要建立专业证照制度,加强对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管理;对于志愿者,要经过选、训、用三个环节,选择适合社会工作的志愿者。

(四) 开展一些减压小组、放松训练等专业项目。

减轻医务工作人员的压力,促进医务人员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改善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以更大限度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如开展医生减压小组,定期举办一些活动。使工作压力大的医务工作者得到释放和减压,同时也可以使医疗社工在医院内得到更多的理解和认同,扩大在医务工作者之中的影响。

(五) 此外,开展一些专业服务。

还可以开展病友互助小组,形成病友之间的支持系统,促进病友之间的互助与合作;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减少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开展医务工作人员和病人之间的联欢会,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和谐医务关系。

六、 小结

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很大变化,他们要求医生不仅能及时

有效的治愈疾病,而且能给与更多的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安慰和行为上的指导。而医生只是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待他的病人,而忽略使得病人得病的其他因素,这也超出了医生“救死扶伤”的能力范围。这就要求有新的服务机制。因此,需要由具备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的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为患者提供外界力量的帮助,给病人以良好的心理支持和必要的心理干预,协助医护人员更好的完成治疗。

医学和社会的发展,使我国开展医疗社会工作成为必然,复杂的因素需要专业和专职人员来解决,分担医护人员医疗技术之外的工作,降低医护人员的压力,创造良好的医疗氛围,保证医疗技术质量和人文关怀的双重目标实现。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增加医患沟通的渠道,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困难群体,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对医院的工作给予更广泛的监督,塑造良好的医患互信关系。由此不难看出,医疗社会工作者一定会成为我国构建和睦医患关系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使者。

注释:

(1)辛山秀:《以病人为中心――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 1997年第3期,第8页。

参考文献:

施卫星,《医学伦理学》,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

《病人自主权:未来医患关系的根本立足点》,1999年第2期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相关内容

  • 医务社会工作与伦理困境
  • [摘 要]社会工作本着"助人自助"的理念,开展资源共享.维护公平正义的活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实践.生而为人,就无法逃避疾病的折磨,或多或少地与疾病打交道.医疗这个与大众密切相关的议题得到了社会工作领域的关注,医疗社会工作者在医疗救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医务社工必须遵循专业的价值观, ...

  • 助理社工师考试知识点(综合) (1)
  • 初级社会工作能力知识点 李晓凤 第一节 综合能力之一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 (一)含义与特点 1.定义:在一定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一定价值观念.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性活动(专业性) 与慈善活动/一般助人活动/管理活动区别:考虑受助人需要及主体性,运用有效的方法 ...

  • 社会工作者介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
  • 第26卷第2期 卫生软科学 V ol.26 No.2 2012年2月 Soft Science of Health Feb.,2012 社会工作者介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 李丽洁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1) 摘 要:医疗卫生服务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其中扮演着不 ...

  • 医院志愿者活动方案
  • 根据《2012年四会市“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实施方案》和2012年我市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开展“志愿者服务在医院”活动。在医疗机构为社会搭建向患者奉献爱心的平台,使患者既能得到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又能获得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

  • 医务社工部工作职责
  • 社工部工作职责 1、 深入临床了解病人的社会历史背景,为临床诊疗提供生理因素以外的参考数据。理解和疏导病人心理情绪,防范可能出现对医护人员的服务和治疗不满; 2、 监督医务人员,为病人提供合理的服务和诊疗; 3、 了解病人需求,为其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包括提供院内资源和社会资源; 4、 负责病人投诉的 ...

  • 美国社会工作
  • 一.美国社会工作职业的发展历史 从美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来看,伴随工业化进程而来的社会问题,如:失业.贫困.战争带来的创伤.经济萧条等都对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助人职业的诞生和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1915年之前,社会工作尚属萌芽阶段,大多是志愿者从事的慈善活动,之后演变为特殊救济部门的一种有报酬 ...

  •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简介
  • Yuecheng 讲解结构 一.社会工作概况: 1定义 2主要课程设置 3主要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 4实务工作 5与医学相关性 二.社会学概况 1定义 2主要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 3几大理论 4有意思的研究 5与医学相关性 三.结语与讨论 一.社会工作概况 一.社会工作(Social Work)-定义 ...

  • 关于成立军休社工服务站(联络站)的策划方案
  • 一.相关背景:随着国家和军队各项改革步伐的加快,特别是随着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干部数量大幅增加,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军休工作的科学发展.同时军休干部人员结构.年龄和思想状况等发生了许多变化,迫切需要为军休干部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军休干部服务 ...

  • 市民政局工作打算
  • 市民政局工作打算 市民政局>工作计划 xxxx年,是xxxx加速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