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所有课文

语文七年级上册所有课文

语文出版社

语文 七年级上册

目录

1 忆读书 ............................................................................................................................................................ 1

2 我的第一次作文尝试 ..................................................................................................................................... 12

3 山中避雨 ........................................................................................................................................................ 23

4 风筝 ............................................................................................................................................................... 26

5回忆我的母亲.................................................................................................................................................. 28

6 小巷深处 ........................................................................................................................................................ 29

7 我的老师 ........................................................................................................................................................ 30

8 “两弹”元勋邓稼先 ..................................................................................................................................... 31

要放个“大炮仗” .................................................................................................................................................. 31

艰苦创业的年月 .................................................................................................................................................. 32

这里就是战场 ...................................................................................................................................................... 32

9 春 ................................................................................................................................................................... 33

1 忆读书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

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

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

天晚饭后给我们几个中表兄妹讲

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

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

“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

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

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

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为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

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

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氛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

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

小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

尾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若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

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

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林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那时我手里只要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

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本书看时才

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

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事的“独立思

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

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

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

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

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

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

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

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989年9月8日清晨

2 我的第一次作文尝试

我十三岁时,聪明伶俐。我

认为,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少见的聪明孩子。那时,我在报上发表

了一篇习作,非常出乎我的意料,这件事竟成了我们那地方轰动一时的新闻。的确,我也为此感到十分骄傲。我当时在一家印刷所当学徒,是一个求上进、有志气的少年。我的叔父也让我在他的报社干点差事(该报叫《汉尼巴

尔周报》,凡征得五百个订户,一年可预付两美元,还付给成捆的木柴、卷心菜以及卖不出去的萝卜)。

夏天的一个吉日,叔父离家

外出一周。行前他对我说,如果我愿意可以好好编一期周报。天啊!我实在不想干这类事。希金斯是一家和我们对立的报纸的编

辑,最近被情人抛弃。一天晚上,一位朋友在这个可怜人的床上,

发现一张便条,上面写道,他再也不能忍受这种生活,只有去跳

贝尔河自杀。这位朋友急忙跑去,看见希金斯正涉水返回岸边。他决定不投河了。一连几天,镇里人对这事议论纷纷,而希金斯却未觉察到。我想,这可是一个好机会,便煞费苦心地写了一篇关于这件事的详细报道,还画了一组粗糙的插图,这些插图是用折刀刻在木制活字版下方—其中有

一幅画的是希金斯身穿衬衫,涉水过河,一手提灯笼,一手拿一根拐杖,试探水的深度。我认为这事非常滑稽可笑,并没有想到这样发表出来有什么不道德的地方。

由于对这种做法感到满意,

我便到处寻找能够制胜的对象。我想,用猝不及防的恶作剧去攻击附近一家报纸的编辑,“看到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这倒是一

件非常有趣的事。我把这篇文章发表了,标题带有讽刺意味“约翰·摩尔先生的葬礼”—这是一篇相当粗糙的讽刺文章。然后,我又撰文狠狠嘲笑两位知名人士—不仅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应该指责,而且也由于我认为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是我的责任。

接着,我还有分寸地挖苦了

一个新来的外乡人—此人当时小有名气,来自昆西,是个技艺高

超的雇工裁缝。他是个头号的花花公子,一脸奸笑,穿着俗不可耐,一向使女人着迷。他每周都给报纸一首新颖的“诗”,表达他的最新感受。我编的那一期,他写的押韵诗《赠给××的玛丽》,当然,也就是赠给汉尼巴尔的玛丽,被登在显著的位置。但这首诗发表时,我突然心血来潮,便在下方登了一段言简意赅、措辞辛辣的脚注:我们发表这样的东

西,仅此一次;但希望戈登·朗布尔斯先生明白,我们是在极力忍耐着的。从现在起,如果他要同汉尼巴尔的朋友们保持密切联系,那就应该选择其他办法,不要再利用本报专栏!

报纸出版了。我万万没有料

到,这样一件小事,竟像我的那些戏谑琐闻一样,受到人们刮目相看。

这一期《汉尼巴尔周报》大

大畅销,因为在这以前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新鲜事儿。整个小镇都轰动起来。午前,希金斯背着双管猎枪来访。当他看到要找的竟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他这样叫我),感到有失尊严,只揪了

揪我的耳朵便走开了。那天晚上,他辞去工作,永远离开了这个小镇。那位裁缝来时,带着熨斗和剪刀;可是,他也看不起我,当晚动身到南方去了。这两个被嘲

讽的人,盛气凌人而来,又被我那微不足道的小玩笑激怒而去。次日,当地报纸编辑昂首阔步,

高声喊叫,趾高气扬,欣喜若狂,他终于诚心诚意地体谅我,邀我到药房去,在亲切的气氛中,干一杯“法涅斯托克驱虫剂”,以便洗刷掉一切怨恨。这是他开的小

小玩笑。叔父回来后,非常生气。我想,如果他考虑到我对报纸作出的贡献,同时也考虑到,我这

样做,是出于感激他对我的爱护—他心里应该明白这是最主要的方面—他就不该如此大动肝火。由于他离家外出,他碰巧避免了查究、苛责与诽谤,逃脱了对他

的攻击。不过,当他查看了账单,看到我真的登记了从未有过的三十三个新订户,还有摆在那里的成捆的木材、卷心菜、豆子以及

卖不出去的萝卜,他变得温和了,因为这些东西足够一家人食用两

年!

3 山中避雨

前天同两个女孩到西湖山中

游玩,天忽下雨。我们仓皇奔走,看见前方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烛的。我们趋之如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

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

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向她们说明,也不能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

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音阶摸得不太准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做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

4 风筝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

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

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

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

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春日的温和。

5回忆我的母亲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

悲痛。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6 小巷深处

早就知道,我是从村头坡顶

上捡来的。

7 我的老师

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就

是安妮·莎利文老师来到我身边

1887年3月3日。

的那一天—

8 “两弹”元勋邓稼先

许多前辈科学家都还记得,

本世纪40年代有一段时间,国际上一批杰出的核物理学家忽然“失踪”了。直到美国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这批科学家才又在公开场合露面。

中国也有这样类似“失踪”

的科学家,邓稼先就是其中的一位。

要放个“大炮仗”

艰苦创业的年月 这里就是战场

9 春

语文七年级上册所有课文

语文出版社

语文 七年级上册

目录

1 忆读书 ............................................................................................................................................................ 1

2 我的第一次作文尝试 ..................................................................................................................................... 12

3 山中避雨 ........................................................................................................................................................ 23

4 风筝 ............................................................................................................................................................... 26

5回忆我的母亲.................................................................................................................................................. 28

6 小巷深处 ........................................................................................................................................................ 29

7 我的老师 ........................................................................................................................................................ 30

8 “两弹”元勋邓稼先 ..................................................................................................................................... 31

要放个“大炮仗” .................................................................................................................................................. 31

艰苦创业的年月 .................................................................................................................................................. 32

这里就是战场 ...................................................................................................................................................... 32

9 春 ................................................................................................................................................................... 33

1 忆读书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

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

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

天晚饭后给我们几个中表兄妹讲

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

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

“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

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

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

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为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

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

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氛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

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

小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

尾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若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

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

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林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那时我手里只要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

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本书看时才

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

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事的“独立思

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

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

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

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

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

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

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

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989年9月8日清晨

2 我的第一次作文尝试

我十三岁时,聪明伶俐。我

认为,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少见的聪明孩子。那时,我在报上发表

了一篇习作,非常出乎我的意料,这件事竟成了我们那地方轰动一时的新闻。的确,我也为此感到十分骄傲。我当时在一家印刷所当学徒,是一个求上进、有志气的少年。我的叔父也让我在他的报社干点差事(该报叫《汉尼巴

尔周报》,凡征得五百个订户,一年可预付两美元,还付给成捆的木柴、卷心菜以及卖不出去的萝卜)。

夏天的一个吉日,叔父离家

外出一周。行前他对我说,如果我愿意可以好好编一期周报。天啊!我实在不想干这类事。希金斯是一家和我们对立的报纸的编

辑,最近被情人抛弃。一天晚上,一位朋友在这个可怜人的床上,

发现一张便条,上面写道,他再也不能忍受这种生活,只有去跳

贝尔河自杀。这位朋友急忙跑去,看见希金斯正涉水返回岸边。他决定不投河了。一连几天,镇里人对这事议论纷纷,而希金斯却未觉察到。我想,这可是一个好机会,便煞费苦心地写了一篇关于这件事的详细报道,还画了一组粗糙的插图,这些插图是用折刀刻在木制活字版下方—其中有

一幅画的是希金斯身穿衬衫,涉水过河,一手提灯笼,一手拿一根拐杖,试探水的深度。我认为这事非常滑稽可笑,并没有想到这样发表出来有什么不道德的地方。

由于对这种做法感到满意,

我便到处寻找能够制胜的对象。我想,用猝不及防的恶作剧去攻击附近一家报纸的编辑,“看到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这倒是一

件非常有趣的事。我把这篇文章发表了,标题带有讽刺意味“约翰·摩尔先生的葬礼”—这是一篇相当粗糙的讽刺文章。然后,我又撰文狠狠嘲笑两位知名人士—不仅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应该指责,而且也由于我认为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是我的责任。

接着,我还有分寸地挖苦了

一个新来的外乡人—此人当时小有名气,来自昆西,是个技艺高

超的雇工裁缝。他是个头号的花花公子,一脸奸笑,穿着俗不可耐,一向使女人着迷。他每周都给报纸一首新颖的“诗”,表达他的最新感受。我编的那一期,他写的押韵诗《赠给××的玛丽》,当然,也就是赠给汉尼巴尔的玛丽,被登在显著的位置。但这首诗发表时,我突然心血来潮,便在下方登了一段言简意赅、措辞辛辣的脚注:我们发表这样的东

西,仅此一次;但希望戈登·朗布尔斯先生明白,我们是在极力忍耐着的。从现在起,如果他要同汉尼巴尔的朋友们保持密切联系,那就应该选择其他办法,不要再利用本报专栏!

报纸出版了。我万万没有料

到,这样一件小事,竟像我的那些戏谑琐闻一样,受到人们刮目相看。

这一期《汉尼巴尔周报》大

大畅销,因为在这以前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新鲜事儿。整个小镇都轰动起来。午前,希金斯背着双管猎枪来访。当他看到要找的竟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他这样叫我),感到有失尊严,只揪了

揪我的耳朵便走开了。那天晚上,他辞去工作,永远离开了这个小镇。那位裁缝来时,带着熨斗和剪刀;可是,他也看不起我,当晚动身到南方去了。这两个被嘲

讽的人,盛气凌人而来,又被我那微不足道的小玩笑激怒而去。次日,当地报纸编辑昂首阔步,

高声喊叫,趾高气扬,欣喜若狂,他终于诚心诚意地体谅我,邀我到药房去,在亲切的气氛中,干一杯“法涅斯托克驱虫剂”,以便洗刷掉一切怨恨。这是他开的小

小玩笑。叔父回来后,非常生气。我想,如果他考虑到我对报纸作出的贡献,同时也考虑到,我这

样做,是出于感激他对我的爱护—他心里应该明白这是最主要的方面—他就不该如此大动肝火。由于他离家外出,他碰巧避免了查究、苛责与诽谤,逃脱了对他

的攻击。不过,当他查看了账单,看到我真的登记了从未有过的三十三个新订户,还有摆在那里的成捆的木材、卷心菜、豆子以及

卖不出去的萝卜,他变得温和了,因为这些东西足够一家人食用两

年!

3 山中避雨

前天同两个女孩到西湖山中

游玩,天忽下雨。我们仓皇奔走,看见前方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烛的。我们趋之如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

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

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向她们说明,也不能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

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音阶摸得不太准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做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

4 风筝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

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

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

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

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春日的温和。

5回忆我的母亲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

悲痛。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6 小巷深处

早就知道,我是从村头坡顶

上捡来的。

7 我的老师

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就

是安妮·莎利文老师来到我身边

1887年3月3日。

的那一天—

8 “两弹”元勋邓稼先

许多前辈科学家都还记得,

本世纪40年代有一段时间,国际上一批杰出的核物理学家忽然“失踪”了。直到美国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这批科学家才又在公开场合露面。

中国也有这样类似“失踪”

的科学家,邓稼先就是其中的一位。

要放个“大炮仗”

艰苦创业的年月 这里就是战场

9 春


相关内容

  • 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因是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在所有的新教材,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唯一涉及说明文的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它对说明文的要求更为简洁.准确,使得说明文教学理所应当成为本册 ...

  • 三年级上册寒假作业
  • 三年级上册寒假作业(所有作业要求家长督促.检查并签字). 语文:1.认真完成寒假生活作业,并预习三年级下册的内容. 2.自买本子抄写书p128.p129生字,一个四个,组词两个. 3.完成三个作文,以写事为主,350字以上. 数学:1.认真完成寒假生活作业,并预习三年级下册的内容. 2.自己出应用题 ...

  • 小学语文电子课本
  • 首页 小升初 课程信息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超常儿童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学数学网 互动:小升初论坛 竞赛考级 作文投稿 e度访谈 杯赛:华杯赛 迎春杯 学而思杯 走美杯 希望杯 重点中学:人大附中 北京四中 实验中学 更多 新闻资讯 名校资讯 占坑 简历 专家 面试 ...

  •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小学教案人教课标7册-<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 教案中心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美术品德各科 - 多彩教育网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空间豆瓣网搜狐微博MSNQQ收藏淘江湖百度贴吧谷歌Buzz更多...百度分享游客,您好 免费注册 用户登录 我来发表 ...

  •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要好好学字
  •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要好好学字 <要好好学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我今天讲的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2课<要好好学字>,教材90-91页. 教材学情分析: 课文记叙了在革命根据地延安,毛主席教导两位小八路要好好学字的故事,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

  • 单影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集体备课
  • 固镇县姚集小学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装----------订----------线--------------------- 主备人: 单影 授课人: 全册第 课时 教学内容: 静夜思 第 课时 单元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 ...

  • 一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课程纲要 2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课时:15课时 设计者: 米村镇方山小学语文教研组 背景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共有五篇课文,教学选文贴近儿童生活,有以山水和五言谜语诗,有 ...

  • 简单的精彩--[孔子拜师]教学案例一
  • 简单的精彩--<孔子拜师>教学案例一人教一年级上册 人教一年级下册 人教二年级上册 人教二年级下册 人教三年级上册 人教三年级下册 人教四年级上册 人教四年级下册 人教五年级上册 人教五年级下册 人教六年级上册 人教六年级下册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首页| 苏教教案 | 人教教案 ...

  • 最新小学数学,语文英语电子课本汇编
  • 昨天唤不回,明天不确实,你把握的就是今天. (请按各专辑上的停止键`口'关停不听专辑) 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 --李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小学数学电子课本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 ...

  • 五年级语文作业上册第5.6.7单元作业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文作业设计一.作业来源:课文.资料 二.批改方式:字词部分小组批改,其余由教师批改 三.反馈方式:师生互动 四.订正要求:将错题改正在每次作业后面 五.作业内容: 16.黄山奇松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