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师课堂教学有感

听名师课堂教学有感

新州中心小学 石小琴

我们这次(4月23至24日)到凯里听课,共听了一天半,听了三位名师(支玉恒、戴建荣、吴琳)的课使我深受感动,感动于他们上的课是那么的精彩,是那么富有感染力,于支老师对教育的执著,更感动于支老师在七十二岁高龄亲自为我们上展示课。

支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乡下人家》这两堂课,没有花哨的课件,没有华丽的语言和刻意的表演,他只用一样教学手段——粉笔,却给我们上了一堂最普通、最简单、最朴实的课,又是最不平凡的课。 就拿《生命,生命》来说吧!这一堂课,就是以学生的读为主,支老师让学生用心去体验,读出不同的滋味。初读课文的时候,支老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各自放开声音读一次。一般来说,学生就开始大声读了,可支老师进一步问学生:“老师提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分别用总分、分总、总分总的句式来回答。这种教学方法看似简单,却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另外也给课文结构上的教学做了铺垫。在对作者列举的三个事例的学习过程中,支老师采用三个步骤,指导学生读书。第一步先引导学生反复读熟事例,第二步让学生用笔画出本段中最重要的一句话,第三步再从这句话中找出两个最能说明“生命是什么”的词。就是在这“层层剥皮”的过程中,学生一步步抓住了文字的核心,同时也慢慢学会了归纳总结的方法。这个结果是学生自己一步步找到的,这种方法也是学生自己一点点体会到的。但这也正是支老师一步步教会学生的,只不过这种“教”是一种有效的训练,而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

课堂中,学生富有情感的读书声始终萦绕耳畔。每一段的指名读,词语换意思理解后的读,齐读,重点段落的背诵等,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同时也落实了文章的语言训练点。 支老师的课堂教学步骤简单,却让学生受益非浅,用支老师的话讲就是“听说读写就是语文的手段”。是啊,我们也可以抛开眩目的课件,用听、说、读、写的手段去完成字、词、句、篇的学习,并在语言文字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训练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能力和兴趣。 再拿《乡下人家》来说,面对这样一个有难度的文本,因为学生生活在城市,对于农村生活场景他们很难体会,支老师却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经验把这堂课驾驭得游刃有余,学生的发言让台下的我们惊叹,学生超常的水平发挥,真的是老师“导”的作用,学生的回答只不过是“水

到渠成”罢了!在其后的教学中,支老师通过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逐段指导学生去读文本,用心感受作者情感的流淌,在读中感悟到了文章的美。在支老师满怀激情地引导下,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逐渐升华。

戴老师所教学的古诗,没有采用传统的古诗教法,而是用他的古诗“读吟唱”教学法,带领学生一起去品味了经典的古诗文化,让我们每个听课者也情不自禁地随之吟之,歌之,舞之,他的教学情节感染了听课的每一位老师。上课前,戴老师与学生幽默风趣的交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指导诵读古诗时,戴老师采取了三步教学法:一读,读通顺;二读,读出节奏;三读,读出情感。在一读的环节中,戴老师抓住“舍”这个多音字指导学生把古诗读通顺;在二读环节中,戴老师指导学生用古人运用平仄读诗的方法(平长仄短),把古诗读出节奏、并化为脑中的画面;在三读的环节中,戴老师再次用课件和语言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阳关的的荒凉和朋友送别的凄凉、无奈和似海的深情。最后,戴老师再配上那首著名的古曲《阳关三叠》唱起了这首情真意浓的送别诗,此情此景,让我们仿佛跨越时空和诗人一起同喜同悲……课结束了,而我们却仍回味其中。听了戴老师的课,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对我的教学也一定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以戴建荣老师为榜样,争取上好每堂课。

听吴琳老师的课,又别有一番风味,她上课的激情极富感染力。吴老师在执教《生命 生命》,导入课文先是读题,在这些“不知愁滋味”的孩子们口中“生命”一词显得如此的轻盈悦耳,吴老师立刻用自己的示范诠释了生命的沉重沧桑;再来上一段对作者杏林子自幼残疾的悲惨遭遇的介绍,然后是一段作者对生命的思索的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让在场所有人都陷入沉思:生命是什么?无疑教师的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能将学生带入理想的境地。

其次是从基础入手,深度挖掘。这是我对于这堂课的第二点感悟。吴老师在讲解第一个事例“飞蛾求生”时采用的是:先读文,再要求找出形容飞蛾求生的词句,能写出感受的就写下来。找词句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算难题,对于容易的事谁都愿意做,并且做好它。降低了难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谈感受的时候,学生有了对飞蛾挣扎的动作的体会,对于飞蛾奋力“求生”的愿望都心知肚明,难题也就能迎刃而解。此时学生们再来读课文,我听到的感受已和刚才不一般了。接着吴老师让同学们做了一道选择题:选择的理由当时小飞蛾处于什么情况下?(险境、逆境、绝境、困境)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了“绝境”,并说出了理由。吴老师再一

次易入难出,让学生在滔滔不绝的交流中领悟文章的内涵,也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快乐学习。接下来老师、男生、女生的分角色朗读。吴老师把握了文章的情感来分配角色:老师读叙述部分,男生读飞蛾求生部分,女生读作者思索部分。把男生的力量、女生的细腻巧妙的和文章的情感融合,真是时时刻刻见真招,让人不得不感叹。

虽然听这堂课花了一个多小时,但我觉得犹如畅游大海、又如聆听最爱的艺术交响。常游其中我必能收获属于我的那朵浪花。

听名师课堂教学有感

新州中心小学 石小琴

我们这次(4月23至24日)到凯里听课,共听了一天半,听了三位名师(支玉恒、戴建荣、吴琳)的课使我深受感动,感动于他们上的课是那么的精彩,是那么富有感染力,于支老师对教育的执著,更感动于支老师在七十二岁高龄亲自为我们上展示课。

支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乡下人家》这两堂课,没有花哨的课件,没有华丽的语言和刻意的表演,他只用一样教学手段——粉笔,却给我们上了一堂最普通、最简单、最朴实的课,又是最不平凡的课。 就拿《生命,生命》来说吧!这一堂课,就是以学生的读为主,支老师让学生用心去体验,读出不同的滋味。初读课文的时候,支老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各自放开声音读一次。一般来说,学生就开始大声读了,可支老师进一步问学生:“老师提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分别用总分、分总、总分总的句式来回答。这种教学方法看似简单,却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另外也给课文结构上的教学做了铺垫。在对作者列举的三个事例的学习过程中,支老师采用三个步骤,指导学生读书。第一步先引导学生反复读熟事例,第二步让学生用笔画出本段中最重要的一句话,第三步再从这句话中找出两个最能说明“生命是什么”的词。就是在这“层层剥皮”的过程中,学生一步步抓住了文字的核心,同时也慢慢学会了归纳总结的方法。这个结果是学生自己一步步找到的,这种方法也是学生自己一点点体会到的。但这也正是支老师一步步教会学生的,只不过这种“教”是一种有效的训练,而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

课堂中,学生富有情感的读书声始终萦绕耳畔。每一段的指名读,词语换意思理解后的读,齐读,重点段落的背诵等,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同时也落实了文章的语言训练点。 支老师的课堂教学步骤简单,却让学生受益非浅,用支老师的话讲就是“听说读写就是语文的手段”。是啊,我们也可以抛开眩目的课件,用听、说、读、写的手段去完成字、词、句、篇的学习,并在语言文字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训练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能力和兴趣。 再拿《乡下人家》来说,面对这样一个有难度的文本,因为学生生活在城市,对于农村生活场景他们很难体会,支老师却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经验把这堂课驾驭得游刃有余,学生的发言让台下的我们惊叹,学生超常的水平发挥,真的是老师“导”的作用,学生的回答只不过是“水

到渠成”罢了!在其后的教学中,支老师通过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逐段指导学生去读文本,用心感受作者情感的流淌,在读中感悟到了文章的美。在支老师满怀激情地引导下,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逐渐升华。

戴老师所教学的古诗,没有采用传统的古诗教法,而是用他的古诗“读吟唱”教学法,带领学生一起去品味了经典的古诗文化,让我们每个听课者也情不自禁地随之吟之,歌之,舞之,他的教学情节感染了听课的每一位老师。上课前,戴老师与学生幽默风趣的交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指导诵读古诗时,戴老师采取了三步教学法:一读,读通顺;二读,读出节奏;三读,读出情感。在一读的环节中,戴老师抓住“舍”这个多音字指导学生把古诗读通顺;在二读环节中,戴老师指导学生用古人运用平仄读诗的方法(平长仄短),把古诗读出节奏、并化为脑中的画面;在三读的环节中,戴老师再次用课件和语言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阳关的的荒凉和朋友送别的凄凉、无奈和似海的深情。最后,戴老师再配上那首著名的古曲《阳关三叠》唱起了这首情真意浓的送别诗,此情此景,让我们仿佛跨越时空和诗人一起同喜同悲……课结束了,而我们却仍回味其中。听了戴老师的课,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对我的教学也一定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以戴建荣老师为榜样,争取上好每堂课。

听吴琳老师的课,又别有一番风味,她上课的激情极富感染力。吴老师在执教《生命 生命》,导入课文先是读题,在这些“不知愁滋味”的孩子们口中“生命”一词显得如此的轻盈悦耳,吴老师立刻用自己的示范诠释了生命的沉重沧桑;再来上一段对作者杏林子自幼残疾的悲惨遭遇的介绍,然后是一段作者对生命的思索的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让在场所有人都陷入沉思:生命是什么?无疑教师的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能将学生带入理想的境地。

其次是从基础入手,深度挖掘。这是我对于这堂课的第二点感悟。吴老师在讲解第一个事例“飞蛾求生”时采用的是:先读文,再要求找出形容飞蛾求生的词句,能写出感受的就写下来。找词句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算难题,对于容易的事谁都愿意做,并且做好它。降低了难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谈感受的时候,学生有了对飞蛾挣扎的动作的体会,对于飞蛾奋力“求生”的愿望都心知肚明,难题也就能迎刃而解。此时学生们再来读课文,我听到的感受已和刚才不一般了。接着吴老师让同学们做了一道选择题:选择的理由当时小飞蛾处于什么情况下?(险境、逆境、绝境、困境)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了“绝境”,并说出了理由。吴老师再一

次易入难出,让学生在滔滔不绝的交流中领悟文章的内涵,也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快乐学习。接下来老师、男生、女生的分角色朗读。吴老师把握了文章的情感来分配角色:老师读叙述部分,男生读飞蛾求生部分,女生读作者思索部分。把男生的力量、女生的细腻巧妙的和文章的情感融合,真是时时刻刻见真招,让人不得不感叹。

虽然听这堂课花了一个多小时,但我觉得犹如畅游大海、又如聆听最爱的艺术交响。常游其中我必能收获属于我的那朵浪花。


相关内容

  • 返璞归真语文本色听浙派名师语文教学有感
  • 返璞归真 语文本色 --听浙派名师语文教学有感 河西堡第一小学 顾春晖 "我的名字叫朱柏fēng,同学们猜猜是哪个fēng呢?" "老师我知道,是'雷锋'的'锋'."一个学生洪亮的声音. "可能是'山峰'的'峰'."另一个孩子这样猜. &q ...

  • 观[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 观<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九里堤小学欧琴 2013年10月12日,我心情激动的来到空军礼堂观看了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幸聆听了几位名师的课,感触颇深.其中吴正宪老师讲授的四年级的<乘法分配律>一课,让我受益匪浅. 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共 ...

  • 有感于"名师之路"
  • 有感于"名师之路" 马岭镇中心小学-----张 强 3月23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名师之路"西部六省第二届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共听了12节课和4个报告.短暂三天的聆听观摩,让我豁然开朗,十几节异彩纷呈的生态课堂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于 ...

  • 聆听名师箴言 感悟教育真谛听报告有感
  • 聆听名师箴言 感悟教育真谛 --听<崔峦先生解读新课标>有感 蒋集镇中心小学 张杰 今天,有幸聆听了崔峦先生对新课标的解读,受益颇深.崔峦老师首先简单回顾了我国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 读[名师最有效的赏识教育细节]有感
  • 读<名师最有效的赏识教育细节>有感 塘厦第一小学,郑艳芬 今年寒假,在休息之余,科组安排读一本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作为一名教师,多读这类书籍,肯定会受益匪浅的,也是让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的第一线发挥自己更大的潜能.看完<名师最有效的赏识教育细节>这本书, ...

  • 名师大课堂心得体会2011.9.30
  • "名师大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名师大课堂" 教师姓名 任教年级 潘英妮 一年级 任教科目 培训时间 语文 2011.9.17-9.18 一. 有感于阅读教学. 观 摩 学 习 的 收 获 或 得 到 的 启 发 本次听课,一共听了三节阅读课的教学,感触很深. 倪鸣 ...

  • 听名师讲课有感
  • 本文摘要:开始上课了,一个动人的配乐故事一下子把我吸引了,优美的音乐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动听的诗一般的讲解,给我们带来思考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 将青春的旋律,生命的善待,事业的执着融为一体,"为鲜活的生命奠基",这是许多人对窦桂梅老师的评价,也是窦老师在全国拥有众多粉 ...

  • 名师听课有感
  • 脚步匆匆,工作推着我不停的奔跑,我在努力,但总是不够:我想做好,可总是做不好,离合格都有遥远的距离.我找不到自信,找不到自己.蓦然回首,也想思考一下时间都去哪了.是不是区分不开芝麻和核桃呢,或者把芝麻当核桃把核桃当芝麻了呢? 今天有幸听了一节毕老师的课,怕忘了赶忙总结一下,待以后学习: 课题是< ...

  • 北京师范大学骨干教师培训有感
  • 北京师范大学骨干教师培训有感 6月10日-13日,我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张家口市桥东区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感受北师大"学为人师 , 行为世范"的校园文化,聆听教育的最新动态,零距离接触教育名家,结识优秀教育同行,我获益良多,感受颇深.下面谈谈本人在这次学习中收获的几点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