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江湖论:白领如何妙用职场小团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1日 10:02   新浪教育

本文选自《职场里遭遇火星人》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很多人面对办公室内的小团体是又恨又怕,但是职场专家却认为,人们不需要把小团体当成洪水猛兽,一味排斥。企业中小团体的存在是无法杜绝的,也不是什么错误。只要能把小团体限制在纯业余的小范围中,它甚至是有益的,增进团结的。

小团体是一种客观现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无论是私人小企业,还是跨国大公司,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办公室小团体”现象。什么是小团体呢?简单来说,小团体就是几个人“抱小团”。

企业会产生小团体,原因很简单。一个企业团队,从理想上来说,应该是像一块钢筋水泥那样坚固,没有漏洞可寻,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组成企业的是人,而不是钢铁,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就必然产生人以群分的现象。人的气质和做事风格都是不同的,有合得来的,就有合不来的,合得来可以多交往,而合不来的则是不愿意交往的,这样就形成了很多个小团体。

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小团体。小团体是一种客观的现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小团体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不要一味排斥

一般人认为,小团体只会带来消极影响,实际并非如此,因为组成小团体的目的不同,所以小团体的性质也不一样。

小团体也有“恶性”和“正向”之别:如果有人蓄意拉帮结派,破坏了本企业的利益,这种小团体就是“恶性小团体”。

比如,有些小团体之间会出现派系斗争,排挤那些不是自己团体的人,甚至想办法算计老板,让老板按照自己团体的利益和想法来做。

但是,小团体并非洪水猛兽。现代企业已经不流行个人英雄主义,人们讲究的是团体协作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小团体也是组织的细胞,有他积极的一面。“正向小团体”就对公司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职场专家特别提倡一种“功能性小团体”。这是一种工作性质的组合,其中有领导,有员工,工作起来层次分明,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感情的需要,而是为了工作业绩进行功能性分工;不是为了求取某种利益,而是为事业做贡献。

企业中小团体可以为缺乏安全感的人提供避风港

任何一个职场人或多或少地都会加入过一些小团体。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加入小团体呢?职业指导专家认为,一般来讲,新入职的大学生和新转换单位的员工容易寻找小团体并加入,因为他们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正是处在最缺乏安全感的关头。人们加入某个团体,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人有依附和归属心理,在换了一个新环境后,试图寻求安全感,这是在自我安全心理系数不高的时候才会采取的行动,用来实现心理上的安全作用。

现代职场竞争激烈,人总是要互相帮助,你靠近一个小团体,就会有一些人帮助你,解决一下技术难题和工作难题,经常沟通,团体中的人会更容易互相帮助,因为长期在一起有一定的感情,便于交流。

哪怕是平时经常在一起打牌喝酒的人,在工作中也会因为更熟悉而提高合作效率。特别是对于那些异地打工的人,加入一个小团体,可以让你消除寂寞感,产生家的感觉,大家一起娱乐,还可以消除你的职场疲惫。

职场专家提示,只要你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小团体的关系,远离“恶性小团体”,选择正向的小团体,最好是与他人形成功能性小团体,会对你的事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专家支招:个人与小团体如何正确相处

在职场上,谁也不能完全脱离小团体而生存,可一旦过多陷入办公室政治斗争,就会成为企业的破坏力量。专家建议,要做一个聪明的职场人士,就要学会正确处理与小团体的关系。

独善其身不可取

现代的职场精神就是要讲求团结协作,一个远离了所有人的员工,在危机到来时就会缺乏支持力量,也会没有转圜的余地,陷入尴尬境地。

同时,人们进入职场奋斗只是为了给自己谋求利益,谁都不得罪、不接触的可能性太小。

有时候,利益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让利益平衡分配,掌握好度,这需要长期积累经验,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想完全独善其身来避免矛盾是不现实的做法。

冷静观望慎参与

如果你还没有加入小团体,或者不准备加入的话,这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仔细观察你所处的职场环境,看清大形势,把周围的小团体情况和权力分配结构做到了然于胸。

专家建议,一个小团体之外的人不要锋芒太露,因为如果你的周围存在小团体,相对于他们你就是弱势。平时要注意搞好人际关系,保持一种和谐的气氛。

与人为善多交际如果已经成为小团体的一员,专家建议,“害人之心不可有”,不要与团体之外的人为难,结下太多矛盾,更不要因为自己的利益去损害其他人。

专家建议,不要总是几个固定的人长期在一起就餐,而是应该大家多聚在一起,尽可能地接触不同的同事。午餐是增进感情的方式,要尽量扩大范围,多了解同事们的爱好和工作以外的事情,这不是鼓励大家窥探对方的隐私,而是通过对方的习惯和特点来提高工作效率,增进同事间的感情。

求得谅解免对立

专家认为,如果你不慎与某个小团体产生了矛盾,这时应该做的是尽量弥补。如果能靠自己的力量来取得谅解当然是最好,如果已经不能自己解决,可以考虑加入其他的小团体来进行保护。

但专家不建议个人直接向最高领导投诉,可能这一次你捍卫了权利,但是日后就会完全陷自己于人际关系的泥沼。

越级投诉是职场大忌,因为领导和老板一般不会因为一个最低层人员而牺牲自己的中层人员,这样带来的后果只能让自己以后更加被动。而且切记,跳槽永远都是最后的选择,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是需要长期积累才能营造的,千万不能因为解决不了问题就采取逃避态度,这只会给自己带来另一段非常艰苦的日子。

专家警告:谨防小团体走入误区 切莫结党营私

小团体极端的表现就是死党,这对成为死党的人来说没有任何好处。死党的每一方都是因为彼此的感情深厚而增进了安全感,持续发展下去就会丧失跟其他人的交往能力。

这种关系的生命力有限,夫妻都可以分手,死党也一样,但是死党一旦分手,双方的亲密关系荡然无存,反而会生发强烈的敌意,这会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造成致命打击。

同时,如果你结成了死党,也会受到其他人的排斥,别人会认为你们关系太好而心生警惕。这种“抱小团”的做法对个人的危害性是使人丧失了更长远的发展,只是盯住眼前的小圈子不放。而对于组织来说,则是因小益而失大利,最终影响了大的团结。

勿偏离团队精神

相对于团队,有时最可怕的是借由某种感情,为了满足个人要求而建立的小团体,比如说老乡、同城、同好等等。

有的人一进新单位就忙着寻找老乡,以此来作为适应工作的唯一方式,就偏离了我们所说的团队精神。因为他这样做可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但潜意识中就排斥了那些不是他老乡的人,造成的影响是消极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1日 10:02   新浪教育

本文选自《职场里遭遇火星人》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很多人面对办公室内的小团体是又恨又怕,但是职场专家却认为,人们不需要把小团体当成洪水猛兽,一味排斥。企业中小团体的存在是无法杜绝的,也不是什么错误。只要能把小团体限制在纯业余的小范围中,它甚至是有益的,增进团结的。

小团体是一种客观现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无论是私人小企业,还是跨国大公司,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办公室小团体”现象。什么是小团体呢?简单来说,小团体就是几个人“抱小团”。

企业会产生小团体,原因很简单。一个企业团队,从理想上来说,应该是像一块钢筋水泥那样坚固,没有漏洞可寻,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组成企业的是人,而不是钢铁,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就必然产生人以群分的现象。人的气质和做事风格都是不同的,有合得来的,就有合不来的,合得来可以多交往,而合不来的则是不愿意交往的,这样就形成了很多个小团体。

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小团体。小团体是一种客观的现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小团体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不要一味排斥

一般人认为,小团体只会带来消极影响,实际并非如此,因为组成小团体的目的不同,所以小团体的性质也不一样。

小团体也有“恶性”和“正向”之别:如果有人蓄意拉帮结派,破坏了本企业的利益,这种小团体就是“恶性小团体”。

比如,有些小团体之间会出现派系斗争,排挤那些不是自己团体的人,甚至想办法算计老板,让老板按照自己团体的利益和想法来做。

但是,小团体并非洪水猛兽。现代企业已经不流行个人英雄主义,人们讲究的是团体协作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小团体也是组织的细胞,有他积极的一面。“正向小团体”就对公司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职场专家特别提倡一种“功能性小团体”。这是一种工作性质的组合,其中有领导,有员工,工作起来层次分明,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感情的需要,而是为了工作业绩进行功能性分工;不是为了求取某种利益,而是为事业做贡献。

企业中小团体可以为缺乏安全感的人提供避风港

任何一个职场人或多或少地都会加入过一些小团体。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加入小团体呢?职业指导专家认为,一般来讲,新入职的大学生和新转换单位的员工容易寻找小团体并加入,因为他们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正是处在最缺乏安全感的关头。人们加入某个团体,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人有依附和归属心理,在换了一个新环境后,试图寻求安全感,这是在自我安全心理系数不高的时候才会采取的行动,用来实现心理上的安全作用。

现代职场竞争激烈,人总是要互相帮助,你靠近一个小团体,就会有一些人帮助你,解决一下技术难题和工作难题,经常沟通,团体中的人会更容易互相帮助,因为长期在一起有一定的感情,便于交流。

哪怕是平时经常在一起打牌喝酒的人,在工作中也会因为更熟悉而提高合作效率。特别是对于那些异地打工的人,加入一个小团体,可以让你消除寂寞感,产生家的感觉,大家一起娱乐,还可以消除你的职场疲惫。

职场专家提示,只要你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小团体的关系,远离“恶性小团体”,选择正向的小团体,最好是与他人形成功能性小团体,会对你的事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专家支招:个人与小团体如何正确相处

在职场上,谁也不能完全脱离小团体而生存,可一旦过多陷入办公室政治斗争,就会成为企业的破坏力量。专家建议,要做一个聪明的职场人士,就要学会正确处理与小团体的关系。

独善其身不可取

现代的职场精神就是要讲求团结协作,一个远离了所有人的员工,在危机到来时就会缺乏支持力量,也会没有转圜的余地,陷入尴尬境地。

同时,人们进入职场奋斗只是为了给自己谋求利益,谁都不得罪、不接触的可能性太小。

有时候,利益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让利益平衡分配,掌握好度,这需要长期积累经验,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想完全独善其身来避免矛盾是不现实的做法。

冷静观望慎参与

如果你还没有加入小团体,或者不准备加入的话,这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仔细观察你所处的职场环境,看清大形势,把周围的小团体情况和权力分配结构做到了然于胸。

专家建议,一个小团体之外的人不要锋芒太露,因为如果你的周围存在小团体,相对于他们你就是弱势。平时要注意搞好人际关系,保持一种和谐的气氛。

与人为善多交际如果已经成为小团体的一员,专家建议,“害人之心不可有”,不要与团体之外的人为难,结下太多矛盾,更不要因为自己的利益去损害其他人。

专家建议,不要总是几个固定的人长期在一起就餐,而是应该大家多聚在一起,尽可能地接触不同的同事。午餐是增进感情的方式,要尽量扩大范围,多了解同事们的爱好和工作以外的事情,这不是鼓励大家窥探对方的隐私,而是通过对方的习惯和特点来提高工作效率,增进同事间的感情。

求得谅解免对立

专家认为,如果你不慎与某个小团体产生了矛盾,这时应该做的是尽量弥补。如果能靠自己的力量来取得谅解当然是最好,如果已经不能自己解决,可以考虑加入其他的小团体来进行保护。

但专家不建议个人直接向最高领导投诉,可能这一次你捍卫了权利,但是日后就会完全陷自己于人际关系的泥沼。

越级投诉是职场大忌,因为领导和老板一般不会因为一个最低层人员而牺牲自己的中层人员,这样带来的后果只能让自己以后更加被动。而且切记,跳槽永远都是最后的选择,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是需要长期积累才能营造的,千万不能因为解决不了问题就采取逃避态度,这只会给自己带来另一段非常艰苦的日子。

专家警告:谨防小团体走入误区 切莫结党营私

小团体极端的表现就是死党,这对成为死党的人来说没有任何好处。死党的每一方都是因为彼此的感情深厚而增进了安全感,持续发展下去就会丧失跟其他人的交往能力。

这种关系的生命力有限,夫妻都可以分手,死党也一样,但是死党一旦分手,双方的亲密关系荡然无存,反而会生发强烈的敌意,这会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造成致命打击。

同时,如果你结成了死党,也会受到其他人的排斥,别人会认为你们关系太好而心生警惕。这种“抱小团”的做法对个人的危害性是使人丧失了更长远的发展,只是盯住眼前的小圈子不放。而对于组织来说,则是因小益而失大利,最终影响了大的团结。

勿偏离团队精神

相对于团队,有时最可怕的是借由某种感情,为了满足个人要求而建立的小团体,比如说老乡、同城、同好等等。

有的人一进新单位就忙着寻找老乡,以此来作为适应工作的唯一方式,就偏离了我们所说的团队精神。因为他这样做可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但潜意识中就排斥了那些不是他老乡的人,造成的影响是消极的。


相关内容

  • 职场阿Q修身养性全七招
  • 不久前,某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北京事务所员工为了不公平的薪水体制集体罢工.分析原因,很多人都认为巨大的工作压力才是主要导火索.人人羡慕的高级白领在所谓的高薪背后,承受着多少比高薪的价值更大的压力呢? 国外一项调查结果表明,高负荷的工作.爱出毛病的电脑,还有惹人烦的同事,已经让白领们感到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

  • 职场白领之间的人际
  • 现代管理工作,已逐渐重视"管理艺术".因为环境变迁之下,对人的了解及尊重,需要极大的细心.信心.爱心及耐心,才能使管理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而另一方面,现代人由于强调个性化发展,导致个人主义下的自由会损害到他人的自由,甚至伤害到别人的自尊而不自知.直到有一天当我们自己受到伤害 ...

  • 职场白领之间的人际艺术
  • 现代管理工作,已逐渐重视"管理艺术".因为环境变迁之下,对人的了解及尊重,需要极大的细心.信心.爱心及耐心,才能使管理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而另一方面,现代人由于强调个性化发展,导致个人主义下的自由会损害到他人的自由,甚至伤害到别人的自尊而不自知.直到有一天当我们自己受到伤害 ...

  • 2014年网络经典语录
  • 继去年冒出“山寨”、“打酱油”、“俯卧撑”、“范跑跑”、“雷人”等流行词语后,20xx年的网络流行语亦层出不穷,从年初的“不差钱”、“躲猫猫”到最近的“心神不宁”、“杯具”等等,来势凶猛,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我们不由得感慨:这是一个“哥”、“姐”辈出的年代,这是一个“寂寞”汹涌、“杯具”当道的年代,这 ...

  • 在小公司学做事,在大公司学做人
  • 赵伟和宋刚就读的是同一所大学.毕业后,赵伟被一家大型的跨国公司录用,而宋刚只是在北京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里谋职.两人的差距可谓天上地下. 赵伟每天都是坐地铁.穿职业装.朝九晚五俨然一副白领样.每天穿着皮鞋.挎着皮包的生活,让赵伟觉得超有成就感.然而,在大公司里,赵伟觉得自己就像公司流水线作业中的一 ...

  • 职场称呼如何恰如其分
  • 不少人在职场中都遭遇过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别人的难题,"老师"."老板"."老大"."老总"--该选择哪一种来称呼领导?而同事之间,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称呼最好呢? 职场称呼,运用得恰如其分,可以拉近上下级.同事之间的关系,运用 ...

  • 海淀剧场调查报告
  • 海淀剧院调查报告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班刘畅.周玉蓉.谭天俊同学于2011年10月27日,以及11月4 日,对北京市海淀剧场进行了两次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如下: A. 海淀剧院概况 10月27日,我们采访了海淀剧院宣传部经理冯伟新先生,据介绍,海淀剧院位于海淀 路黄庄84号人民大学向北一站地,国家投资, ...

  • IT女性白领如何塑造职场形象
  • IT女性白领走在最前列的时尚,恰恰是融入了男性元素的中性色彩,从模拟男子的发型.领带到人字型背带的西裤,玩起了跨越经典服饰的游戏. IT女性白领走在最前列的时尚,恰恰是融入了男性元素的中性色彩,从模拟男子的发型.领带到人字型背带的西裤,玩起了跨越经典服饰的游戏. 市场上流行的纯女性时装和少女派彩妆, ...

  • 像艾薇儿一样去战斗
  • 像艾薇儿一样去战斗 (1) 如果在一个城市找不到归属感,就趁早离开! (2) 一般男孩甩掉女孩的惯用伎俩就是--玩消失,让爱情的温度随着时间一点一 滴地蒸发掉. (3) 施主,请回吧,我已看破红尘,步入空门,南无阿弥陀佛! (4) 虽然我们现在没钱买名牌衣服,住不了老北京四合院,但年轻健康就是本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