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继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建立月球相关网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揭题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月球之谜。

    (生齐读课题。)

  2、复习,背诵月球相关的古诗词:

    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勾起了人们多少遐想,引来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赞美和牵挂,谁来吟诵?

    (生吟诵相关古诗人)

二、了解月球,引入新知

  1、师: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1969年7月20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出示课件1,即人类登上月球的影象资料。

    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⑴ 当学生答到宇航员行走很松时,出示课件2,即书上资料袋的第1段。学生齐读,明白其中的奥秘。

   ⑵ 当学生答到月面上的情景时,引导学生读课文第2段:

    ①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月球上奇异的景象。

    ② 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产生奇异景象的原因;了解“环形山”。

      出示课件3,即环形山图片及文字资料,即书上资料袋第2段。

  2、学生齐读。

  3、想知道,人类第一次登月活动的详细情况吗?

    出示课件4,即阿波罗11号登月情景简介。

  4、看完之后,你想说什么吗?

三、朗读感悟,引导探究

  1、导入:

    正是由于科学家们的勇于探索和实践,人类才了解了许多月球信息,课文就收集了其中几条。

    请自由读第3、4、5、6自然段,思考:人类了解哪些信息?这些信息里藏着什么谜?并与小组成员讨论,用“_____”划出文中介绍的月球信息,用“ ~~~~”划出文中提出的不解之谜。

  2、学生汇报:

    汇报时相机引导学生补充第二个信息中隐藏的谜。

    (如:一样是植物,都生长有月球尘土里,为何它们的生长情况不同呢?)

  3、合作读第3、4、5、6自然段:

    生读信息,师读问题,包括自己补充的。(读出月球的神秘)

  4、读完后,你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感受到,月球太神秘了)

  5、你还能从文中哪些句子里,体会到月球的神秘:

    生答,相机出示课件5,(这一连串实验……这又是一个谜)

    指导读好感叹句,强化月球的神秘。

  6、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齐读第3、4、5、6自然段。

四、阅读拓展,读写结合

  1、导入: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更让人感受到了月球的神秘莫测,月球之谜仅此而已吗?

    学生可能会从两方面回答:

    我在课外也收集到了有关月球之谜的资料,此时,引导学生交流资料。

    我从文中第7自然段的省略号知道,省略号说明还有许多月球之谜没有列举出来。

  2、同学们想了解更多的月球未解之谜吗?让我们走进校园网,进入“神奇的月球”网页,你会了解更多的月球知识。

  3、学生浏览网页,教师巡视指导。

  4、你从网上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汇报)

【学习目标】

  1、继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建立月球相关网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揭题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月球之谜。

    (生齐读课题。)

  2、复习,背诵月球相关的古诗词:

    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勾起了人们多少遐想,引来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赞美和牵挂,谁来吟诵?

    (生吟诵相关古诗人)

二、了解月球,引入新知

  1、师: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1969年7月20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出示课件1,即人类登上月球的影象资料。

    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⑴ 当学生答到宇航员行走很松时,出示课件2,即书上资料袋的第1段。学生齐读,明白其中的奥秘。

   ⑵ 当学生答到月面上的情景时,引导学生读课文第2段:

    ①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月球上奇异的景象。

    ② 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产生奇异景象的原因;了解“环形山”。

      出示课件3,即环形山图片及文字资料,即书上资料袋第2段。

  2、学生齐读。

  3、想知道,人类第一次登月活动的详细情况吗?

    出示课件4,即阿波罗11号登月情景简介。

  4、看完之后,你想说什么吗?

三、朗读感悟,引导探究

  1、导入:

    正是由于科学家们的勇于探索和实践,人类才了解了许多月球信息,课文就收集了其中几条。

    请自由读第3、4、5、6自然段,思考:人类了解哪些信息?这些信息里藏着什么谜?并与小组成员讨论,用“_____”划出文中介绍的月球信息,用“ ~~~~”划出文中提出的不解之谜。

  2、学生汇报:

    汇报时相机引导学生补充第二个信息中隐藏的谜。

    (如:一样是植物,都生长有月球尘土里,为何它们的生长情况不同呢?)

  3、合作读第3、4、5、6自然段:

    生读信息,师读问题,包括自己补充的。(读出月球的神秘)

  4、读完后,你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感受到,月球太神秘了)

  5、你还能从文中哪些句子里,体会到月球的神秘:

    生答,相机出示课件5,(这一连串实验……这又是一个谜)

    指导读好感叹句,强化月球的神秘。

  6、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齐读第3、4、5、6自然段。

四、阅读拓展,读写结合

  1、导入: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更让人感受到了月球的神秘莫测,月球之谜仅此而已吗?

    学生可能会从两方面回答:

    我在课外也收集到了有关月球之谜的资料,此时,引导学生交流资料。

    我从文中第7自然段的省略号知道,省略号说明还有许多月球之谜没有列举出来。

  2、同学们想了解更多的月球未解之谜吗?让我们走进校园网,进入“神奇的月球”网页,你会了解更多的月球知识。

  3、学生浏览网页,教师巡视指导。

  4、你从网上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汇报)


相关内容

  • 月球之谜说课
  • 22课<月球之谜>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月球之谜>,本次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方面展开. 一. 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 22.月球之谜第二课时
  • 2012-2013 学年度第 一 学期小学集体备课及二次备课 三 年级 课 题 语文 学科 主备人 第 2 课时 22.月球之谜 1.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的欲 望. 1.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 ...

  •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备课
  • 第 六 单元教学分析 (主备人:刘言欣)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由三篇精读课文:<太阳>.<月球之谜>.<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篇略读课文:<果园机器人>和一个语文园地 ...

  • 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人教版)
  • 1.奇妙的动物世界 活动目标: 1.在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能把自己查询的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并进行表演,培养学生合作交际的能力. 2.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乐趣,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在交流中分享动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3.法制 ...

  • 2011年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教学班4个.我担任这四个教学班的科学课教学.他们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本学期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经历较完整的"收集证据.整理证据. ...

  • 四年级上册教案[飞向月球]
  • 课题< 飞向月球 > 教学内容: 教材第 二 单元的<飞向月球> .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大致过程以及课文说的航天知识,激发对航天事业,航天员的敬意,感受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向往充满奥秘的宇宙空间. 2.继续练习摘抄笔记,练习独立识字,学会本课 ...

  • 教学设计中秋与重阳第一课时
  • 中秋与重阳 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渗透传统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 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懂得尊老敬长. 2.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知道月光的形成等一些初 步的自然科学常识. 3.学会在搜集了解风俗习惯的过程当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学会 ...

  • 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第2课时)(选学)
  • 示范教案一(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第2课时)(选学) [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宇宙中有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星体,而月球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一个星球.月亮,在我国古代有许多美好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月宫(广寒宫).桂花树.玉兔等,到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 ...

  •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宗旨。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本人担任六年级c209和c210两班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的来说,两个班的学生都很喜欢上科学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