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乱收费

【背景链接】

30年来,中国公路的高速发展,使许多“天堑变通途”;近些年机动车特别是私家车的飞跃式发展,也使民众享受到“距离不是问题”的便捷与快乐。然而,公路收费滋生的种种乱象,近些年也日益凸显。以站点多、收费高、罚款乱为主要特征的公路收费乱象不仅成为当今百姓的生活之扰、心头之患,也成为不少企业的生存之痛,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障,特别是其中滋生的腐败问题,已成社会的一大公害。

一条来往广州与深圳之间最繁荣的高速路开通12年收费300亿元;纵贯广州市南北的城市快速路900米收费3元;一些公路借“还贷收费”为名“超期服役”,收费公路俨然成了印钞机,以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赚取暴利。

【政策背景】

1984年,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决定实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

1987年国务院颁布《公路管理条例》。

1988年交通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根据《公路管理条例》联合发布了《贷款修建高等级公路和大型公路桥梁、隧道收取车辆通行费规定》,中国的收费公路制度自此确立。 2004年11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标准表述】

[内涵]

我国的收费公路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还贷公路,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利用贷款或者向企业、个人有偿集资建设的公路;一种是经营性公路,即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建设或者依照《公路法》的规定受让政府还贷公路收费权的公路。

[存在问题]

我国收费公路政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划分不清晰,没有随着政府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公路的政府投资,更多体现公路公共产品的特性,体现《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的“以非收费公路为主,适当发展收费公路”的原则,结果导致收费公路的数量不论是在绝对数还是相对数上都偏高,人民群众不满意。二是相当数量的收费公路没有能够严格按照《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收费,不该收费的收费,收费期满了仍然继续收费,收费标准远远高于投资等等,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公路使用者的利益,加大了社会的通行成本和负担,也不利于树立公路管理部门的良好形象。

[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以下措施:

公路收费政策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公路收费所存在的问题,也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一大积弊。究其原因,既有法规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也有执行不力、收支不透明的问题,更有地方和部门利益寻租的问题。制度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推进机制创新、提高制度执行力,是治理公路收费的治本之策。

第一,治理公路收费,必须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我国收费公路多、收费较高、对经济发展影响大。因此,要治理公路收费,就必须首先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严把准入关。如收费公路的性质和范围、建设和运营以及收费期限的终止与移交等都应按国家规定严格审查把关;对收费站点的设置理由、收费标准、通行费的收取与管理以及设施和人员的配备等都应有明确界定,并须举行听证,广纳民意,严格准入条件,从源头上对各种公路收费进行制度化约束,坚决避免地方政府公关性收费和巧立名目乱收费。

第二,治理公路收费,必须建立严格的退出机制。目前,我国公路建设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政府贷款修路,另一种是经营性贷款修路。按照有关规定,收费公路的收费年限期满后,必须停止收费;政府还贷公路在收费期满前已还清贷款、还清有偿集资款的,也必须终止收费。然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收费站一旦建立就收费难止,即使贷款已经还清,收费仍不终止,甚至有的

地方还把政府还贷公路转变为经营性公路,继续创收,使公路收费成了“无底洞”,这充分显示了现有法规对地方政府收费权力制约的乏力。因此,要治理公路收费,就必须建立严格的退出机制,严格刚性约束,不论是何种方式的公路收费,结束期限一到,都必须坚决停止。

第三,治理公路收费,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是治理公路收费的重要手段,而实行信息公开是实施监督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信息不公开,公众对此一无所知,就谈不上监督;没有监督,公路收费就成了一个摸不透的“黑洞”。只有将公路收费的年限、标准和管理等全部向社会公开,公众监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提高监督成效。如每年到底收了多少钱、运营成本是多少、收费用到哪里去了等,都应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部门履行职能是实施监督的关键和保证。有些公路收费规定在个别地方执行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能部门监督不力。目前,我国公路收费多数靠内部监督,缺乏社会信任度,而审计、财政等部门监督又往往不到位,导致公路收费乱象频出。实践证明,只有加大监督力度,创新监督方式,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公路收费问题,让民众收益。

【背景链接】

30年来,中国公路的高速发展,使许多“天堑变通途”;近些年机动车特别是私家车的飞跃式发展,也使民众享受到“距离不是问题”的便捷与快乐。然而,公路收费滋生的种种乱象,近些年也日益凸显。以站点多、收费高、罚款乱为主要特征的公路收费乱象不仅成为当今百姓的生活之扰、心头之患,也成为不少企业的生存之痛,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障,特别是其中滋生的腐败问题,已成社会的一大公害。

一条来往广州与深圳之间最繁荣的高速路开通12年收费300亿元;纵贯广州市南北的城市快速路900米收费3元;一些公路借“还贷收费”为名“超期服役”,收费公路俨然成了印钞机,以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赚取暴利。

【政策背景】

1984年,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决定实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

1987年国务院颁布《公路管理条例》。

1988年交通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根据《公路管理条例》联合发布了《贷款修建高等级公路和大型公路桥梁、隧道收取车辆通行费规定》,中国的收费公路制度自此确立。 2004年11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标准表述】

[内涵]

我国的收费公路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还贷公路,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利用贷款或者向企业、个人有偿集资建设的公路;一种是经营性公路,即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建设或者依照《公路法》的规定受让政府还贷公路收费权的公路。

[存在问题]

我国收费公路政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划分不清晰,没有随着政府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公路的政府投资,更多体现公路公共产品的特性,体现《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的“以非收费公路为主,适当发展收费公路”的原则,结果导致收费公路的数量不论是在绝对数还是相对数上都偏高,人民群众不满意。二是相当数量的收费公路没有能够严格按照《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收费,不该收费的收费,收费期满了仍然继续收费,收费标准远远高于投资等等,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公路使用者的利益,加大了社会的通行成本和负担,也不利于树立公路管理部门的良好形象。

[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以下措施:

公路收费政策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公路收费所存在的问题,也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一大积弊。究其原因,既有法规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也有执行不力、收支不透明的问题,更有地方和部门利益寻租的问题。制度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推进机制创新、提高制度执行力,是治理公路收费的治本之策。

第一,治理公路收费,必须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我国收费公路多、收费较高、对经济发展影响大。因此,要治理公路收费,就必须首先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严把准入关。如收费公路的性质和范围、建设和运营以及收费期限的终止与移交等都应按国家规定严格审查把关;对收费站点的设置理由、收费标准、通行费的收取与管理以及设施和人员的配备等都应有明确界定,并须举行听证,广纳民意,严格准入条件,从源头上对各种公路收费进行制度化约束,坚决避免地方政府公关性收费和巧立名目乱收费。

第二,治理公路收费,必须建立严格的退出机制。目前,我国公路建设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政府贷款修路,另一种是经营性贷款修路。按照有关规定,收费公路的收费年限期满后,必须停止收费;政府还贷公路在收费期满前已还清贷款、还清有偿集资款的,也必须终止收费。然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收费站一旦建立就收费难止,即使贷款已经还清,收费仍不终止,甚至有的

地方还把政府还贷公路转变为经营性公路,继续创收,使公路收费成了“无底洞”,这充分显示了现有法规对地方政府收费权力制约的乏力。因此,要治理公路收费,就必须建立严格的退出机制,严格刚性约束,不论是何种方式的公路收费,结束期限一到,都必须坚决停止。

第三,治理公路收费,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是治理公路收费的重要手段,而实行信息公开是实施监督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信息不公开,公众对此一无所知,就谈不上监督;没有监督,公路收费就成了一个摸不透的“黑洞”。只有将公路收费的年限、标准和管理等全部向社会公开,公众监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提高监督成效。如每年到底收了多少钱、运营成本是多少、收费用到哪里去了等,都应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部门履行职能是实施监督的关键和保证。有些公路收费规定在个别地方执行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能部门监督不力。目前,我国公路收费多数靠内部监督,缺乏社会信任度,而审计、财政等部门监督又往往不到位,导致公路收费乱象频出。实践证明,只有加大监督力度,创新监督方式,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公路收费问题,让民众收益。


相关内容

  • 陕西省收费公路管理办法
  • 陕西省收费公路管理办法 作者: 来源:厅法规处 时间:2011-1-21 (2007年陕西省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7年2月8日陕西省政府第121号令发布 2007年3月15日起施行)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收费公路项目设立和收费站设置 第三章 收费公路权益转让 第四章 收费公路经营管理 ...

  • 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
  • [时效性]:现行有效[发文字号]: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令2008年第11号[颁布日期]:2008-08-20[生效日期]:2008-10-01[效力级别]:部门规章[颁布机构]:交通运输部 目录 * 1 href="#heading_1" class=&quo ...

  • 交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收费公路管理工作的通知
  •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07日 来源:交通部网站 [字体:大 中 小] 为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项目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44号)的要求,根据<收 ...

  • 我国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问题研究
  •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高速公路在不断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高速公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对其发展进程造成了一定影响.如今,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还不够合理,使得高速公路利用率依然比较低,导致公路资源的浪费.因此,国家需要对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带来的问题进行解决.本文主要 ...

  • 四川全省1.2万公里二级公路明年元旦起免费跑
  • 2012年12月26日07:17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我要评论(34)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乐山(微博)市中区全福收费站今天将停止收费.丁伟摄 华西都市报(微博)记者王伟 实习生姜念月 取消收费 明年1月1日零时起,一次性整体取消全省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涉及213个收费站点 继续收费 全省 ...

  • 交通部:高速公路拟将长期收费|收费公路管理条例|高速公路收费
  • 原标题:交通部:高速公路拟将长期收费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稿今日向社会征求意见,拟对收费期限作出调整:政府收费高速公路偿债期按实际偿清债务所需时间确定,各省实行统借统还:特许经营高速公路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30年:偿债期.经营期结束后,重新核定收费标准,实行养护管 ...

  • 高速公路减少收费站
  • 原标题:交通部拟规定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不得超25年 国际在线消息: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报道,交通部近日组织起草了<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正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条例>拟规定,经营性公路的收费期限,按照收回投资并有合理回报的原则确定,最长不得超过25年. 条例全文如下: ...

  • 广东省公路条例
  • 广东省公路条例 法规类别: 颁布日期: 2008年07月31 日 颁布单位: 广东省人大常委效力状况: 有效 会 失效日期: 实施日期: 2009年01月01日 广东省公路条例 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号 (2003年1月11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 ...

  • 广东省公路条例(2014修正)
  • 广东省公路条例 (2003年1月11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8年7月31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12年7月26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等二十三项法规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