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建设总结

《蒙医内科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

蒙医内科学是高等医药院校蒙医专业临床课程,自1958年蒙医学高等教育建立的那天起在蒙医药学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课程伴随着蒙医药高等教育经历了近50年的历程,而且一直是蒙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蒙医内科学是基础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对于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医德素质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考研就业等机会的提升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于2007年被列入内蒙古民族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经过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使《蒙医内科学》课程建设有了明显进步,特别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进步较大。于2008年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精品课程行列。 经过近两年的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现将课程建设成果总结汇报如下

一、 不断提高课堂理论教学水平

蒙医内科学理论教学着力于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由于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理应成为课程建设的重点。作为本课的主讲教师和课程建设人将课堂作为精心设计的舞台、将每一次教学内容精心准备,不断的认真探索教学规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教学水平和效果逐步得到了提高。

1.转变教学理念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的构建,教师无法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去,老师应该在引领学生上下功夫。为此我们改变过去灌输式教学模式,以病例讨论形式导入教学内容, 既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行规范、有效的入门训练,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教”与“学”的双向性、实践性为主,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愉快,同时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的过程也是信息的传递过程,主讲教师制作了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以发音清晰、节奏适度的教学语言形成教学内容对学生感官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学生的状态也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上较多的提问回答和讨论,活跃了气氛并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

3.教学内容的重组调整

根据新修订的蒙医内科学教学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作了一定的调整和安排,经过教学实践,学生反应良好,例如,将蒙医内科学最后章节中的内容“秃来病”放到第一章,与六基症“希拉乌苏”的内容一同讲解;把“巴木病”的内容与“齐素”的内容并到一起讲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的学习掌握。

二、强化实践教学,并使理论与实习课互为补充

蒙医内科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理论课内容与临床实践密不可分,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因此我们在本课程的整个教学环节中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措施为如下几点:

1.建立以学生为主的病例讨论学习形式

采取逐渐减少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授课方法,逐渐增加以病例为主、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式、教师指导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获取信息、临床思维、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的训练。讲授每章节的内容时都以相应的疾病为主线,结合病例特点、临床检验资料等进行立体教学,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辅助诊断资料,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查房和典型病例讨论,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根据临床病例的临床资料及查阅所获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归纳总结,从中高度概括提炼出能够反映疾病本质特征,提出有助于诊断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以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然后对疾病进行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后作出诊断,再根据病情的发展、治疗效果拟定新的治疗方案,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理。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3.强化临床技能培训: 通过病历书写规范、医疗文献书写以及临床技能操作等专题讲座,引导学生逐步从理论学习向临床实习过渡。开展教学查房、典型病例讨论、利用模拟人体标本,进行临床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根据精品课程建设规划要求广大教师工作者应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建设成一支素质优秀、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教师队伍,这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积极改进了落后的教学手段。 目前教研室年轻教师都掌握了多媒体制作电子教案的技术并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教研室配置电脑、幻灯,校园网络己经连通到教师办公室,可运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教学大纲、教案、习题练习、案例分析、网络课件、讲课录像等均已上网,丰富了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结构基本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蒙医内科学教研室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水平高、充满活力的课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中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博士学位教师1名、硕士学位教师6名,并有自治区级级优秀教师1名,自治区名老蒙医继承人2名,他们在本课程的教学和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

课程负责人布仁巴图,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附属医院蒙医血液病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北方协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临床试验机构评审专家,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医学会蒙医血液病专业主任委员,通辽市蒙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辽宁中医杂志(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编委。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文版)编委。

(1).教学工作情况: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承担蒙医本科班、蒙医专科班、蒙医骨伤专业、以及蒙医高级护理专业的“蒙医内科学”、“蒙医护理学”及“蒙医诊断学”的课程。2003年开始承担蒙医硕士研究生班的“蒙医内科学”课程,在此期间曾获蒙医药学院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

(2).临床工作方面:具有娴熟的专业技术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组织开拓能力,年门诊接诊人数达4000余人次,收住院人次在200人次以上,治愈率在95%以上,在2000年与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建立协作网点,本人作为首席蒙医专家被聘请到吉林省长春市出诊,扩大蒙医药市场,受到了广大区外患者的信任和好评,并为医院及科室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对血液肿瘤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潜心研究制成的“蒙药生血康胶囊”,不仅对治疗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ITP、SLE、MDS、AA等血液病具有显著的疗效,而且对蒙药新药的开发和临床试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学科建设:一直遵循既要继承又要提高,既要发掘又要发展,既要重师古又要现代化的原则。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范,制定较全面、科学的近期和长远的蒙医药临床发展规划。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充分发挥特色、提高疗效,建设科研机构和科研平台,承担自治区“医学领先学科”建设项目,从而为蒙医药临床科室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模范。

(4).科研方面:先后主持承担《蒙药生血康胶囊的开发研究》,《风痛灵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等研究项目,并参加10余项科研课题。发表《生血康胶囊拮抗放射性小鼠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的实验研究》,《生血康胶囊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等学术论文20余篇。并分别获得科研成果奖和优秀论文奖。编写四部专著(其中蒙医内科专科教材、担任副主编),现承担蒙医内科本科教材(全国统编教材、副主编)、21世纪规划教材(蒙医内科护理学、主编,蒙医心理学、副主编)的编写工作。

本组教师奥.乌力吉教授,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内蒙古民族大学蒙药学院院长, 第九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蒙医药学会 常务理事、 内蒙古“新世纪321人才”工程 第二层次专家,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编委、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编委。蒙医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潜心研究蒙医心血管疾病新药得开发研究, “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蒙药新药“冠心舒通胶囊研制与开发”科研成果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2009年申报成功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的科研项目两项,发挥了高学历人才的带头、辐射作用。2009年被评为市级先进科技工作者。

2.培养中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为了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健全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内蒙古民族大学青年教师培养管理试行办法,结合本教研室的实际情况,计划如下:

(1).青年教师留到本教研室后,为每人制定3-5年的培养计划,安排培养方向,定指导教师,定工作任务。

(2).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对新分进我教研室的教师配备导师,1名导师指导培养1名青年教师。从最基本的听课、批改作业开始,对一名教师能够涉及到的教学环节的所

有内容进行指导,要求做到全面、准确、有针对性。按照制定的指导计划定期进行检查,开学后检查教学日历、教案、讲稿,中途抽查作业批改情况、期末检查考试质量分析、教学总结等。

(3).见习期间的青年教师要以进行临床和教学工作为主,进行助教工作的基本训练,第1年听一轮本科大课,期末参加本科考核;带1-2组见习实习,写出见习教案,并撰写教学心得或论文一篇。

(4).对已获得助教资格的青年教师,带本科实习及培养性讲课2-4学时,跟指导教师跟班听课、从事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参加见习教学等工作。

(5).青年教师留校后,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高等教育学”.“大学生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等课程为内容的岗前培训。考试合格,获得结业证书后方能讲课。

(6).青年教师中的助教、见习助教正式开课前,必须进行试讲,试讲通过后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独立承担理论讲授,讲课学时数不得超过总学时数的10%-15%,对教学效果好的青年教师再根据教学任务适当增加学时数。教研室主任和教授级的教师经常性的听课,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和把关。

(7).对青年教师有计划的安排短期培训和长期进修学习,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水平提升。

(8).要求青年教师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文献、外文摘要。鼓励外语水平突出的青年教师培养双语教学能力。

(9).要提高青年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努力学习、使用、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利用现代化设备教学的能力。

(10).鼓励和带动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工作。

3.严格日常教学管理,明确教师职责,落实各项教学制度

教研室一贯坚持各项制度,如:“周三业务学习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同行听评课制度”、 “每月一次教研活动”“每学期三次的教学形势分析制度”、“作业全批全改制度”,要求每一名教师上课前有教案、讲稿;期中有独立作业分析;期末有教学(课程)总结;年终有个人工作总结。全面、持续地把质量建设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给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强有力的外部环境。

五. 教学改革研究

1.试题库建设方面,初步完成了不同题型的蒙医内科学的完整试题库。

2.教学研究方面,完成了《蒙医内科学》教学大纲修订工作,《蒙医内科学》本科第二版教材编写完成已脱稿。2009年发表了2篇教学改革论文,积极申报了教学研究课题。

3.学术研究方面,课题组成员2007年有4人参加了蒙医药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了国际会议论文4篇.2009年有2人参加了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会议。

六.课程网路建设情况:

课程已初步实现网络化,网络平台有课程描述、课程负责人、教师队伍、讲课录像、教学内容、自我评价、建设规划、实践教学、网络资源等项目,比较系统地覆盖了蒙医内科学教学理论及实习课程的各个方面,对蒙医内科学教师队伍情况、教学理论课程的性质、任务、目标、特色做了介绍。将理论课程和实习课程的大纲、教案,以及理论课程的主要课件已公开,以便学生自学和复习,以后还将继续完善。尤其不断完善了实践教学内容,如教学查房录像、教学查房课件、小讲课课件、案例分析等资料供学生自我反思及学生之间相互观摩和比较。网络资源项目中提供了与课程相关的作业习题,并含不同题型的试题,主要针对教材内容,考察学生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试卷库提供了10套试卷及答案,供学生进行综合测试。

七、课程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

1.教学方面:加强教学研究及教学管理,尤其是教学研究,教研活动、教学管理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2.科研方面:科研工作能力还薄弱,各级教师编写得教改论文和申报教改课题力度与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3.课程网络建设方面:网络内容的更新速度还不能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课程组将不断丰富、更新现有网络教学材料,完善网络教学内容。

八、课程下一步建设的方案及措施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 强化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突出课程的特色。

3.进一步进行临床教学改革,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4.完善并不断更新课程网络平台。

5.完善试题库的建设。

6.积极参加教改课题项目,发表关于课程改革的论文。

《蒙医内科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

蒙医内科学是高等医药院校蒙医专业临床课程,自1958年蒙医学高等教育建立的那天起在蒙医药学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课程伴随着蒙医药高等教育经历了近50年的历程,而且一直是蒙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蒙医内科学是基础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对于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医德素质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考研就业等机会的提升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于2007年被列入内蒙古民族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经过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使《蒙医内科学》课程建设有了明显进步,特别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进步较大。于2008年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精品课程行列。 经过近两年的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现将课程建设成果总结汇报如下

一、 不断提高课堂理论教学水平

蒙医内科学理论教学着力于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由于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理应成为课程建设的重点。作为本课的主讲教师和课程建设人将课堂作为精心设计的舞台、将每一次教学内容精心准备,不断的认真探索教学规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教学水平和效果逐步得到了提高。

1.转变教学理念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的构建,教师无法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去,老师应该在引领学生上下功夫。为此我们改变过去灌输式教学模式,以病例讨论形式导入教学内容, 既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行规范、有效的入门训练,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教”与“学”的双向性、实践性为主,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愉快,同时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的过程也是信息的传递过程,主讲教师制作了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以发音清晰、节奏适度的教学语言形成教学内容对学生感官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学生的状态也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上较多的提问回答和讨论,活跃了气氛并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

3.教学内容的重组调整

根据新修订的蒙医内科学教学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作了一定的调整和安排,经过教学实践,学生反应良好,例如,将蒙医内科学最后章节中的内容“秃来病”放到第一章,与六基症“希拉乌苏”的内容一同讲解;把“巴木病”的内容与“齐素”的内容并到一起讲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的学习掌握。

二、强化实践教学,并使理论与实习课互为补充

蒙医内科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理论课内容与临床实践密不可分,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因此我们在本课程的整个教学环节中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措施为如下几点:

1.建立以学生为主的病例讨论学习形式

采取逐渐减少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授课方法,逐渐增加以病例为主、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式、教师指导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获取信息、临床思维、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的训练。讲授每章节的内容时都以相应的疾病为主线,结合病例特点、临床检验资料等进行立体教学,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辅助诊断资料,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查房和典型病例讨论,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根据临床病例的临床资料及查阅所获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归纳总结,从中高度概括提炼出能够反映疾病本质特征,提出有助于诊断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以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然后对疾病进行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后作出诊断,再根据病情的发展、治疗效果拟定新的治疗方案,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理。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3.强化临床技能培训: 通过病历书写规范、医疗文献书写以及临床技能操作等专题讲座,引导学生逐步从理论学习向临床实习过渡。开展教学查房、典型病例讨论、利用模拟人体标本,进行临床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根据精品课程建设规划要求广大教师工作者应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建设成一支素质优秀、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教师队伍,这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积极改进了落后的教学手段。 目前教研室年轻教师都掌握了多媒体制作电子教案的技术并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教研室配置电脑、幻灯,校园网络己经连通到教师办公室,可运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教学大纲、教案、习题练习、案例分析、网络课件、讲课录像等均已上网,丰富了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结构基本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蒙医内科学教研室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水平高、充满活力的课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中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博士学位教师1名、硕士学位教师6名,并有自治区级级优秀教师1名,自治区名老蒙医继承人2名,他们在本课程的教学和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

课程负责人布仁巴图,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附属医院蒙医血液病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北方协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临床试验机构评审专家,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医学会蒙医血液病专业主任委员,通辽市蒙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辽宁中医杂志(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编委。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文版)编委。

(1).教学工作情况: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承担蒙医本科班、蒙医专科班、蒙医骨伤专业、以及蒙医高级护理专业的“蒙医内科学”、“蒙医护理学”及“蒙医诊断学”的课程。2003年开始承担蒙医硕士研究生班的“蒙医内科学”课程,在此期间曾获蒙医药学院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

(2).临床工作方面:具有娴熟的专业技术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组织开拓能力,年门诊接诊人数达4000余人次,收住院人次在200人次以上,治愈率在95%以上,在2000年与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建立协作网点,本人作为首席蒙医专家被聘请到吉林省长春市出诊,扩大蒙医药市场,受到了广大区外患者的信任和好评,并为医院及科室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对血液肿瘤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潜心研究制成的“蒙药生血康胶囊”,不仅对治疗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ITP、SLE、MDS、AA等血液病具有显著的疗效,而且对蒙药新药的开发和临床试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学科建设:一直遵循既要继承又要提高,既要发掘又要发展,既要重师古又要现代化的原则。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范,制定较全面、科学的近期和长远的蒙医药临床发展规划。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充分发挥特色、提高疗效,建设科研机构和科研平台,承担自治区“医学领先学科”建设项目,从而为蒙医药临床科室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模范。

(4).科研方面:先后主持承担《蒙药生血康胶囊的开发研究》,《风痛灵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等研究项目,并参加10余项科研课题。发表《生血康胶囊拮抗放射性小鼠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的实验研究》,《生血康胶囊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等学术论文20余篇。并分别获得科研成果奖和优秀论文奖。编写四部专著(其中蒙医内科专科教材、担任副主编),现承担蒙医内科本科教材(全国统编教材、副主编)、21世纪规划教材(蒙医内科护理学、主编,蒙医心理学、副主编)的编写工作。

本组教师奥.乌力吉教授,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内蒙古民族大学蒙药学院院长, 第九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蒙医药学会 常务理事、 内蒙古“新世纪321人才”工程 第二层次专家,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编委、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编委。蒙医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潜心研究蒙医心血管疾病新药得开发研究, “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蒙药新药“冠心舒通胶囊研制与开发”科研成果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2009年申报成功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的科研项目两项,发挥了高学历人才的带头、辐射作用。2009年被评为市级先进科技工作者。

2.培养中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为了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健全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内蒙古民族大学青年教师培养管理试行办法,结合本教研室的实际情况,计划如下:

(1).青年教师留到本教研室后,为每人制定3-5年的培养计划,安排培养方向,定指导教师,定工作任务。

(2).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对新分进我教研室的教师配备导师,1名导师指导培养1名青年教师。从最基本的听课、批改作业开始,对一名教师能够涉及到的教学环节的所

有内容进行指导,要求做到全面、准确、有针对性。按照制定的指导计划定期进行检查,开学后检查教学日历、教案、讲稿,中途抽查作业批改情况、期末检查考试质量分析、教学总结等。

(3).见习期间的青年教师要以进行临床和教学工作为主,进行助教工作的基本训练,第1年听一轮本科大课,期末参加本科考核;带1-2组见习实习,写出见习教案,并撰写教学心得或论文一篇。

(4).对已获得助教资格的青年教师,带本科实习及培养性讲课2-4学时,跟指导教师跟班听课、从事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参加见习教学等工作。

(5).青年教师留校后,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高等教育学”.“大学生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等课程为内容的岗前培训。考试合格,获得结业证书后方能讲课。

(6).青年教师中的助教、见习助教正式开课前,必须进行试讲,试讲通过后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独立承担理论讲授,讲课学时数不得超过总学时数的10%-15%,对教学效果好的青年教师再根据教学任务适当增加学时数。教研室主任和教授级的教师经常性的听课,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和把关。

(7).对青年教师有计划的安排短期培训和长期进修学习,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水平提升。

(8).要求青年教师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文献、外文摘要。鼓励外语水平突出的青年教师培养双语教学能力。

(9).要提高青年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努力学习、使用、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利用现代化设备教学的能力。

(10).鼓励和带动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工作。

3.严格日常教学管理,明确教师职责,落实各项教学制度

教研室一贯坚持各项制度,如:“周三业务学习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同行听评课制度”、 “每月一次教研活动”“每学期三次的教学形势分析制度”、“作业全批全改制度”,要求每一名教师上课前有教案、讲稿;期中有独立作业分析;期末有教学(课程)总结;年终有个人工作总结。全面、持续地把质量建设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给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强有力的外部环境。

五. 教学改革研究

1.试题库建设方面,初步完成了不同题型的蒙医内科学的完整试题库。

2.教学研究方面,完成了《蒙医内科学》教学大纲修订工作,《蒙医内科学》本科第二版教材编写完成已脱稿。2009年发表了2篇教学改革论文,积极申报了教学研究课题。

3.学术研究方面,课题组成员2007年有4人参加了蒙医药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了国际会议论文4篇.2009年有2人参加了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会议。

六.课程网路建设情况:

课程已初步实现网络化,网络平台有课程描述、课程负责人、教师队伍、讲课录像、教学内容、自我评价、建设规划、实践教学、网络资源等项目,比较系统地覆盖了蒙医内科学教学理论及实习课程的各个方面,对蒙医内科学教师队伍情况、教学理论课程的性质、任务、目标、特色做了介绍。将理论课程和实习课程的大纲、教案,以及理论课程的主要课件已公开,以便学生自学和复习,以后还将继续完善。尤其不断完善了实践教学内容,如教学查房录像、教学查房课件、小讲课课件、案例分析等资料供学生自我反思及学生之间相互观摩和比较。网络资源项目中提供了与课程相关的作业习题,并含不同题型的试题,主要针对教材内容,考察学生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试卷库提供了10套试卷及答案,供学生进行综合测试。

七、课程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

1.教学方面:加强教学研究及教学管理,尤其是教学研究,教研活动、教学管理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2.科研方面:科研工作能力还薄弱,各级教师编写得教改论文和申报教改课题力度与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3.课程网络建设方面:网络内容的更新速度还不能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课程组将不断丰富、更新现有网络教学材料,完善网络教学内容。

八、课程下一步建设的方案及措施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 强化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突出课程的特色。

3.进一步进行临床教学改革,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4.完善并不断更新课程网络平台。

5.完善试题库的建设。

6.积极参加教改课题项目,发表关于课程改革的论文。


相关内容

  • 高校教务部教学办公室2012年度工作总结
  • 高校教务部教学办公室2012年度工作总结 教学办公室以创建"一流本科教学"为目标,以教育部.教育厅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为契机,坚持改革与发展,以加强实践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为工作抓手,更新管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立足本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勤奋工作,圆满完成了2012年工作任务 ...

  • [民法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总结
  • <民法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总结 在<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组的教师共同努力下,我们较好的完成了课程建设任务,不仅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的,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所取得的成绩 (一)编写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教材 <民法原理 ...

  •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及总结
  • 老湖镇宋村小学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及总结 梁冬青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研究与开发,为进一步做好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现将我校课程开发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 ...

  • 集美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总结报告
  • 集美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总结报告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公布福建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闽教高"2012"41号)文件,我校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水产养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 ...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总结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总结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我们即将把一个紧张而充实的学期送走了.这学期,我第一次站上讲台--这一席神圣之地,心里有压力也有新奇,但最多的是自己肩上时刻该有的一种责任.回首间可感满足与欣慰,满足的是通过一个学期的授课,在教书育人这方面积累到一定的经验:欣慰的是 ...

  • 佐证材料目录
  • 山西交通技师学院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资料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 第二部分:项目实施性计划 第三部分: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第四部分:项目建设成果与验收要点 1.组织与管理 2.培训能力建设 3.培训体系建设 4.资金管理 5.项目产出 第五部分:附表 1.项目考核自评表 2.项目建设材料汇 ...

  •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通过实施示范学校建设,人才培养定位更加适合濮阳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更具特色,专业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带动了专业发展.现将专业建设项目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设总体情况 (一) 专业建设总 ...

  • 高校教务处教学工作总结
  • 大学教务处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要点 教务处 2013年,教务处深化教学改革创新,通过培养模式多样化.专业发展特色化.课程建设 精品化.教师培养制度化.内部保障体系化.成效彰显加速化,较好地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 计划,取得显著成绩: 一.2013年工作总结 1.改革培养机制,培养模式多样化 ...

  • 机械设计课程建设总结
  • 辽宁省优秀课申报材料之二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总结 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分院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组 2005年7月13日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总结 一.课程建设历史及现状 历史: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面向工科非电类学生开设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课程于1992年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