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方案模板

文件编号:SVP YF-0-01-00验证文件******微生物限度 检查法验证方案********有限责任公司1/11验 证 文 件目 录1 2 3 4 5 6 7 8 9适用范围 目的 概述 验证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文件 可接受的限度范围标准 测试方法 异常情况处理 测试结果 结论10 再验证周期 11 附表2/11验 证 文 件1 适用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2 目的 建立该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确保试验方法的 完整性,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3 概述 3.1******处方中含有盐酸氨基葡萄糖以及常用辅料等成分,文献报道盐酸氨基葡 萄糖有抑菌活性。根据以上特点,按《中国药典》2010 年版附录Ⅺ J《微生物限度 检查法方法》的“供试品的制备”项下需用特殊方法制备供试液中(6)制备供试 液。“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项下检查法 2 薄膜过滤法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 菌的计数方法验证,控制菌检查项下控制菌的检查法验证。 3.2 验证时间:************批平行三次试验。 4 验证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文件 4.1 验证需用仪器设备 器具名称 电热恒温培养箱 多用生化培养箱 蒸汽灭菌器 规格型号 HG101-3 SP-80 ZDX-35B 检定日期 检定单位 有效期4.2 验证所需要的文件及存放地方 资料名称 《HG101-3 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维护保养 SOP》 《SP-80 型生化培养箱操作维护保养 SOP》 《ZDX-35B 蒸汽灭菌器操作维护保养 SOP》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SOP》 5 可接受的限度范围标准 5.1******微生物限度检查质量标准 项目 细菌总数 霉菌、酵母菌 标准规定 ≤1000 个/g ≤100 个/g 存放地点3/11验 证 文 件大肠埃希菌 5.2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结果判断 在 3 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应不低于 70%。若试验组 的菌回收率均不低于 70%,照该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计数法测定供试品的细菌、霉菌 及酵母菌;若任一次试验中实验组的菌回收率低于 70%,应采用其他方法消除供试 品的抑菌活性,并重新进行方法验证。 5.3 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结果判断 若试验组检出试验菌(检出试验菌判断如下),按此供试液制备法和控制菌检 查法进行供试品的该控制菌检查;若试验组未检出试验菌,应采用其他方法消除供 试品的抑菌活性,并重新进行验证。 5.4 大肠埃希菌检查结果判断 如 MUG 阳性、靛基质阳性,判供试品检出大肠埃希菌;如 MUG 阴性、靛基质阴 性,判供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如 MUG 阳性、靛基质阴性,或 MUG 阴性、靛基质 阳性,则应取胆盐乳糖培养基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曙红亚甲蓝琼脂或麦康凯培养基 的平板上,培养 18~24h。琼脂判供试品检出大肠埃希菌; 若平板上无菌落生长、或生长的菌落与下表所列的菌落形态特征不符,判定供 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若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与下表所列的菌落形态特征相符或疑 似,应进行分离、纯化、染色镜检和适宜的生化试验,确认是否为大肠埃希菌。 培养基 菌落形态 紫黑色、浅紫色、蓝紫色或粉红色,菌落中心呈深紫色或无明 曙红亚甲蓝琼脂 显暗色中心,圆形,稍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常有金 属光泽 麦康凯琼脂 6 测试方法 6.1 供试品 ******,批号(******)。 6.2 培养基及菌种 6.2.1 采用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干燥培养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制。 6.2.2 枯草芽孢杆菌 CMCC(B) 63501、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 26003、大肠埃希菌 鲜桃红色或微红色,菌落中心呈深桃红色,圆形,扁平,边缘 整齐,表面光滑,湿润 不得检出4/11验 证 文 件CMCC(B)44102、白色念珠菌 CMCC (F) 98001、 黑曲霉 CMCC(F)98003。 6.3 菌液制备 6.3.1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检查的菌液制备 6.3.1.1 取新鲜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物至营养肉 汤培养基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中,经 32.5℃±2.5℃培养 18~24h,用 0.9%无菌氯化 钠溶液制成每 1ml 含菌数为 50~100cfu 的菌悬液,做活菌计数备用。 6.3.1.2 取新鲜的白色念珠菌的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 中,经 25.5℃±2.5℃培养 24~48h,用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 1ml 含菌数为 50~100cfu 的菌悬液,做活菌计数备用。 6.3.1.3 取新鲜的黑曲霉培养物接种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 25.5℃±2.5℃ 经 培养 5~7d,加入 3~5ml 含 0.05%(ml/ml)聚山梨酯 80 的 0.9%无菌氯化钠溶液, 将霉菌孢子洗脱。然后吸出孢子悬液(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棉花或纱布能过滤菌丝 的无菌毛细吸管)至无菌试管内,用含 0.05%(ml/ml)聚山梨酯 80 的 0.9%无菌 氯化钠溶液制成每 1ml 含菌数为 50~100cfu 的菌悬液,做活菌计数备用。 6.3.2 控制菌的检查菌液的制备 取新鲜的大肠埃希菌的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中,经 32.5℃±2.5℃培养 18~24h,用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 1ml 含细菌数约为 10~100cfu 的菌悬液,做活菌计数备用。 6.3.3 供试品制备 取供试品 10g,加 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 100ml,制成 1:10 的供 试液。 6.4 验证试验方法: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检验方法验证采用上述供试品,进行 3 次 平行试验,分别人工污染上述 5 种代表试验菌株。控制菌检验方法验证采用上述批 供试品进行实验。 6.4.1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计数方法验证试验 6.4.1.1 试验分组 6.4.1.1.1 供试品对照组: 取上述供试液 1ml,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细菌数; 取上述供试液 1ml,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霉菌和酵母菌数; 6.4.1.1.2 菌液组: 分别取上述 5 种试验菌悬液 1ml,制备滤膜,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所加的试验5/11验 证 文 件菌数。 6.4.1.1.3 试验组: 取 1:10 供试液 1ml,过滤,冲洗,分别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大肠埃希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试验菌悬液各 1ml,过滤,按薄膜过滤法测定 其菌数。 取 1:10 供试液 1ml,过滤,冲洗,分别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白色念珠 菌和黑曲霉悬液各 1ml,过滤,按薄膜过滤法测定霉菌数。 6.4.1.1.4 稀释剂对照组: 取实验用的稀释液 1ml 代替供试品,加入实验菌,制备滤膜,按菌落计数方法 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6.4.1.2 验证试验操作 6.4.1.2.1 取供试品 10g,加 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 100ml,制成 1: 10 的供试液。取上述供试液 1ml,加至适量稀释剂中,混匀,过滤,用 pH7.0 的无 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 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 6.4.1.2.2 阴性对照试验 取实验用的稀释液 1ml,制备滤膜,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 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每种培养基至少制 备一张滤膜,均不得有菌生长。 6.4.1.2.3 培养和计数 细菌培养 3 天,霉菌、酵母菌培养 5 天,逐日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点计菌落数,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至 5~7 天进行菌落计数报告。 菌落蔓延生长成片的平板不宜计数。点计菌落数后,计算各稀释级供试液的平均菌 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若同稀释级别两个平板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 15, 则两个平板的菌落数不能相差 1 倍或以上。 一般营养琼脂培养基用于细菌计数,玫瑰红钠培养基用于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酵母菌计数。在特殊情况下,若营养琼脂培养 基上长有霉菌和酵母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上长有细菌,则应分别点计霉菌和酵 母菌,细菌菌落数。然后将营养琼脂上的霉菌和酵母菌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上细 菌数与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上的霉菌和酵母菌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的细菌数进行 比较,以菌落数高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为计数结果。 6.4.1.3 菌数报告规则6/11验 证 文 件以相当于 1g 供试品的菌落数报告菌数;若滤膜上无菌落生长,以验 的 回收 % = 组 菌 率 ×100% 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 6.4.2 控制菌的检查验证试验 6.4.2.1 试验分组 6.2.2.1.1 试验组 取 1:10 供试液 10ml,过滤,冲洗,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大肠埃希菌试 验菌悬液 1ml,过滤,滤膜接种至 100ml 的胆盐乳糖培养基中。 6.2.2.1.2 供试品组 取 1:10 供试液 10ml,制备滤膜,滤膜接种至 100ml 的胆盐乳糖培养基中。 6.4.2.2 阳性对照试验 取大肠埃希菌悬液 1ml,同供试品的控制菌检查法检查。阳性对照试验应检出 大肠埃希菌。 6.4.2.3 阴性对照试验 取稀释液 10ml,照相应控制菌检查法检查,作为阴性对照。阴性对照应无菌生 长。 6.4.2.4 大肠埃希菌的试验 取供试液 10 ml 相当于供试品 1g) 制备滤膜, ( , 滤膜接种至适量 (不少于 100ml) 的胆盐乳酸培养基中,30~35℃培养 18~24 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 48h。 取上述培养物 0.2ml,接种至含 5mlMUG 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于 5h、24h 在 366nm 紫外线下观察,同时用未接种的 MUG 培养基作为本底对照。若管内培养物呈 现荧光,为 MUG 阳性;不呈现荧光,为 MUG 阴性。观察后,沿培养管的管壁加入数 滴靛基质试液,液面呈玫瑰红色,为靛基质阳性;呈试剂本色,为靛基质阴性。本 底对照应为 MUG 阴性和靛基质阴性。 7 异常情况处理 严格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SOP》操作,如在检测中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出 现,分析问题原因后, 决定是否需对本方案中设定的******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 行修改,并重新进行验证。 8 测试结果7/11验 证 文 件8.1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结果见附表 1。 8.2 控制菌的检查方法验证结果见附表 2。 8.3 按确定的验证方法检验三批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见附表 3。 9 结论 9.1 按照《******检验操作规程》 ,我们设定了该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对 ******批******进行了微生物方法学验证,结果各项指标 准操作规程 检验需要, GMP 要求, 使用。 标准规定,证明该标9.2 通过******的检验,各项指标的回收率均大于 70%,说明******用薄膜过滤法 检验无抑菌性,故适用于******的微生物的检验。确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如 下:质量负责人: 10 再验证周期审核人:检验人10.1******的处方发生变动或其它因素变更导致******的物料性质改变时,需要对 本方案进行调整后作方法学再验证。 10.2 国家相关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修改后需要对本方法重新进行再验证。 11 附表8/11验 证 文 件附表 1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结果试验 分类 实验 次数 1 试验组 2 3 1 菌液组 2 3 1 稀释剂对照组 2 3 供试品 对照组 供试品 对照组 供试品 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 稀释剂对照 组菌回收率 试验组的 菌回收率 结果判定 备注: 结论: 1 2 3 1 2 3 2 2 3 1 2 3 ******验证一批平行三次,批号:****** 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方案》检验,结果 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 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 杆菌 白色念珠菌 黑曲霉菌实验日期: 检 验 人: 质量部 QA: 附表 2: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结果报告日期: 复 核 人: 统计日期:9/11验 证 文 件品名:试验次数 项目 供试品 第一次 试验组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供试品 第二次 试验组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供试品 第三次 试验组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BL 增菌液批号:MUG 靛基质 检查结果 结果判定检 验 人: 质量部 QA:复 核 人: 统计日期:10/11验 证 文 件附表 3:按确定的验证方法检验三批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 品名: 项目 批号 细菌数 cfu/g cfu/g cfu/g 检 验 人: 质量部 QA: 霉菌和酵母菌数 cfu/g cfu/g cfu/g 复 核 人: 统计日期: 大肠埃希菌

文件编号:SVP YF-0-01-00验证文件******微生物限度 检查法验证方案********有限责任公司1/11验 证 文 件目 录1 2 3 4 5 6 7 8 9适用范围 目的 概述 验证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文件 可接受的限度范围标准 测试方法 异常情况处理 测试结果 结论10 再验证周期 11 附表2/11验 证 文 件1 适用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2 目的 建立该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确保试验方法的 完整性,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3 概述 3.1******处方中含有盐酸氨基葡萄糖以及常用辅料等成分,文献报道盐酸氨基葡 萄糖有抑菌活性。根据以上特点,按《中国药典》2010 年版附录Ⅺ J《微生物限度 检查法方法》的“供试品的制备”项下需用特殊方法制备供试液中(6)制备供试 液。“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项下检查法 2 薄膜过滤法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 菌的计数方法验证,控制菌检查项下控制菌的检查法验证。 3.2 验证时间:************批平行三次试验。 4 验证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文件 4.1 验证需用仪器设备 器具名称 电热恒温培养箱 多用生化培养箱 蒸汽灭菌器 规格型号 HG101-3 SP-80 ZDX-35B 检定日期 检定单位 有效期4.2 验证所需要的文件及存放地方 资料名称 《HG101-3 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维护保养 SOP》 《SP-80 型生化培养箱操作维护保养 SOP》 《ZDX-35B 蒸汽灭菌器操作维护保养 SOP》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SOP》 5 可接受的限度范围标准 5.1******微生物限度检查质量标准 项目 细菌总数 霉菌、酵母菌 标准规定 ≤1000 个/g ≤100 个/g 存放地点3/11验 证 文 件大肠埃希菌 5.2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结果判断 在 3 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应不低于 70%。若试验组 的菌回收率均不低于 70%,照该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计数法测定供试品的细菌、霉菌 及酵母菌;若任一次试验中实验组的菌回收率低于 70%,应采用其他方法消除供试 品的抑菌活性,并重新进行方法验证。 5.3 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结果判断 若试验组检出试验菌(检出试验菌判断如下),按此供试液制备法和控制菌检 查法进行供试品的该控制菌检查;若试验组未检出试验菌,应采用其他方法消除供 试品的抑菌活性,并重新进行验证。 5.4 大肠埃希菌检查结果判断 如 MUG 阳性、靛基质阳性,判供试品检出大肠埃希菌;如 MUG 阴性、靛基质阴 性,判供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如 MUG 阳性、靛基质阴性,或 MUG 阴性、靛基质 阳性,则应取胆盐乳糖培养基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曙红亚甲蓝琼脂或麦康凯培养基 的平板上,培养 18~24h。琼脂判供试品检出大肠埃希菌; 若平板上无菌落生长、或生长的菌落与下表所列的菌落形态特征不符,判定供 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若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与下表所列的菌落形态特征相符或疑 似,应进行分离、纯化、染色镜检和适宜的生化试验,确认是否为大肠埃希菌。 培养基 菌落形态 紫黑色、浅紫色、蓝紫色或粉红色,菌落中心呈深紫色或无明 曙红亚甲蓝琼脂 显暗色中心,圆形,稍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常有金 属光泽 麦康凯琼脂 6 测试方法 6.1 供试品 ******,批号(******)。 6.2 培养基及菌种 6.2.1 采用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干燥培养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制。 6.2.2 枯草芽孢杆菌 CMCC(B) 63501、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 26003、大肠埃希菌 鲜桃红色或微红色,菌落中心呈深桃红色,圆形,扁平,边缘 整齐,表面光滑,湿润 不得检出4/11验 证 文 件CMCC(B)44102、白色念珠菌 CMCC (F) 98001、 黑曲霉 CMCC(F)98003。 6.3 菌液制备 6.3.1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检查的菌液制备 6.3.1.1 取新鲜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物至营养肉 汤培养基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中,经 32.5℃±2.5℃培养 18~24h,用 0.9%无菌氯化 钠溶液制成每 1ml 含菌数为 50~100cfu 的菌悬液,做活菌计数备用。 6.3.1.2 取新鲜的白色念珠菌的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 中,经 25.5℃±2.5℃培养 24~48h,用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 1ml 含菌数为 50~100cfu 的菌悬液,做活菌计数备用。 6.3.1.3 取新鲜的黑曲霉培养物接种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 25.5℃±2.5℃ 经 培养 5~7d,加入 3~5ml 含 0.05%(ml/ml)聚山梨酯 80 的 0.9%无菌氯化钠溶液, 将霉菌孢子洗脱。然后吸出孢子悬液(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棉花或纱布能过滤菌丝 的无菌毛细吸管)至无菌试管内,用含 0.05%(ml/ml)聚山梨酯 80 的 0.9%无菌 氯化钠溶液制成每 1ml 含菌数为 50~100cfu 的菌悬液,做活菌计数备用。 6.3.2 控制菌的检查菌液的制备 取新鲜的大肠埃希菌的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中,经 32.5℃±2.5℃培养 18~24h,用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 1ml 含细菌数约为 10~100cfu 的菌悬液,做活菌计数备用。 6.3.3 供试品制备 取供试品 10g,加 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 100ml,制成 1:10 的供 试液。 6.4 验证试验方法: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检验方法验证采用上述供试品,进行 3 次 平行试验,分别人工污染上述 5 种代表试验菌株。控制菌检验方法验证采用上述批 供试品进行实验。 6.4.1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计数方法验证试验 6.4.1.1 试验分组 6.4.1.1.1 供试品对照组: 取上述供试液 1ml,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细菌数; 取上述供试液 1ml,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霉菌和酵母菌数; 6.4.1.1.2 菌液组: 分别取上述 5 种试验菌悬液 1ml,制备滤膜,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所加的试验5/11验 证 文 件菌数。 6.4.1.1.3 试验组: 取 1:10 供试液 1ml,过滤,冲洗,分别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大肠埃希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试验菌悬液各 1ml,过滤,按薄膜过滤法测定 其菌数。 取 1:10 供试液 1ml,过滤,冲洗,分别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白色念珠 菌和黑曲霉悬液各 1ml,过滤,按薄膜过滤法测定霉菌数。 6.4.1.1.4 稀释剂对照组: 取实验用的稀释液 1ml 代替供试品,加入实验菌,制备滤膜,按菌落计数方法 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6.4.1.2 验证试验操作 6.4.1.2.1 取供试品 10g,加 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 100ml,制成 1: 10 的供试液。取上述供试液 1ml,加至适量稀释剂中,混匀,过滤,用 pH7.0 的无 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 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 6.4.1.2.2 阴性对照试验 取实验用的稀释液 1ml,制备滤膜,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 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每种培养基至少制 备一张滤膜,均不得有菌生长。 6.4.1.2.3 培养和计数 细菌培养 3 天,霉菌、酵母菌培养 5 天,逐日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点计菌落数,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至 5~7 天进行菌落计数报告。 菌落蔓延生长成片的平板不宜计数。点计菌落数后,计算各稀释级供试液的平均菌 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若同稀释级别两个平板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 15, 则两个平板的菌落数不能相差 1 倍或以上。 一般营养琼脂培养基用于细菌计数,玫瑰红钠培养基用于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酵母菌计数。在特殊情况下,若营养琼脂培养 基上长有霉菌和酵母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上长有细菌,则应分别点计霉菌和酵 母菌,细菌菌落数。然后将营养琼脂上的霉菌和酵母菌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上细 菌数与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上的霉菌和酵母菌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的细菌数进行 比较,以菌落数高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为计数结果。 6.4.1.3 菌数报告规则6/11验 证 文 件以相当于 1g 供试品的菌落数报告菌数;若滤膜上无菌落生长,以验 的 回收 % = 组 菌 率 ×100% 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 6.4.2 控制菌的检查验证试验 6.4.2.1 试验分组 6.2.2.1.1 试验组 取 1:10 供试液 10ml,过滤,冲洗,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大肠埃希菌试 验菌悬液 1ml,过滤,滤膜接种至 100ml 的胆盐乳糖培养基中。 6.2.2.1.2 供试品组 取 1:10 供试液 10ml,制备滤膜,滤膜接种至 100ml 的胆盐乳糖培养基中。 6.4.2.2 阳性对照试验 取大肠埃希菌悬液 1ml,同供试品的控制菌检查法检查。阳性对照试验应检出 大肠埃希菌。 6.4.2.3 阴性对照试验 取稀释液 10ml,照相应控制菌检查法检查,作为阴性对照。阴性对照应无菌生 长。 6.4.2.4 大肠埃希菌的试验 取供试液 10 ml 相当于供试品 1g) 制备滤膜, ( , 滤膜接种至适量 (不少于 100ml) 的胆盐乳酸培养基中,30~35℃培养 18~24 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 48h。 取上述培养物 0.2ml,接种至含 5mlMUG 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于 5h、24h 在 366nm 紫外线下观察,同时用未接种的 MUG 培养基作为本底对照。若管内培养物呈 现荧光,为 MUG 阳性;不呈现荧光,为 MUG 阴性。观察后,沿培养管的管壁加入数 滴靛基质试液,液面呈玫瑰红色,为靛基质阳性;呈试剂本色,为靛基质阴性。本 底对照应为 MUG 阴性和靛基质阴性。 7 异常情况处理 严格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SOP》操作,如在检测中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出 现,分析问题原因后, 决定是否需对本方案中设定的******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 行修改,并重新进行验证。 8 测试结果7/11验 证 文 件8.1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结果见附表 1。 8.2 控制菌的检查方法验证结果见附表 2。 8.3 按确定的验证方法检验三批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见附表 3。 9 结论 9.1 按照《******检验操作规程》 ,我们设定了该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对 ******批******进行了微生物方法学验证,结果各项指标 准操作规程 检验需要, GMP 要求, 使用。 标准规定,证明该标9.2 通过******的检验,各项指标的回收率均大于 70%,说明******用薄膜过滤法 检验无抑菌性,故适用于******的微生物的检验。确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如 下:质量负责人: 10 再验证周期审核人:检验人10.1******的处方发生变动或其它因素变更导致******的物料性质改变时,需要对 本方案进行调整后作方法学再验证。 10.2 国家相关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修改后需要对本方法重新进行再验证。 11 附表8/11验 证 文 件附表 1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结果试验 分类 实验 次数 1 试验组 2 3 1 菌液组 2 3 1 稀释剂对照组 2 3 供试品 对照组 供试品 对照组 供试品 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 稀释剂对照 组菌回收率 试验组的 菌回收率 结果判定 备注: 结论: 1 2 3 1 2 3 2 2 3 1 2 3 ******验证一批平行三次,批号:****** 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方案》检验,结果 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 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 杆菌 白色念珠菌 黑曲霉菌实验日期: 检 验 人: 质量部 QA: 附表 2: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结果报告日期: 复 核 人: 统计日期:9/11验 证 文 件品名:试验次数 项目 供试品 第一次 试验组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供试品 第二次 试验组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供试品 第三次 试验组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BL 增菌液批号:MUG 靛基质 检查结果 结果判定检 验 人: 质量部 QA:复 核 人: 统计日期:10/11验 证 文 件附表 3:按确定的验证方法检验三批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 品名: 项目 批号 细菌数 cfu/g cfu/g cfu/g 检 验 人: 质量部 QA: 霉菌和酵母菌数 cfu/g cfu/g cfu/g 复 核 人: 统计日期: 大肠埃希菌


相关内容

  • 验证总计划模板
  • 验证总计划 起草 审核 批准 分发 目 录 1. 验证方针与本文件的目的 ................................................................................................................. ...

  • 清洁验证方案
  • 片剂生产线清洁 验证方案(2010年) 编号:SVP-QJ-001-01 人员会签表 一.概述 固体口服制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粉尘和大量固体残留物,在每批生产结束时如果设备清洗不彻底,容易对下个批号的产品产生污染.因此,每批生产结束后必须按照相应的清洁规程对所用生产设备进行清洁.为评价设备清洁规 ...

  • 001微生物限度检验室验证方案
  • 文件编号:DS- Q03-001 版号:A/0 微生物限度检验室验证方案 起草人 起草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通化东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验证方案审批表 编号: 目 录 1. 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验证范围 4. 验证原理 5. 验证的关键 6. 测试状态 7. 测试 ...

  • 已上市化学药品生产工艺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点评(下)
  • 原料药: 一)品种概述 1.同品种上市背景信息: 包括品种国内外上市情况.国家标准和国内外药典收载情况. 2.申报品种获准上市的信息,包括批准文号.批准时间.执行标准.有效期,以及最近一次再注册的批准信息等内容. 3.简述变更事项 简述变更事项.若非首次申报且未被批准,应简述未获批准的原因. 如在工 ...

  • 清洁的目的
  • 清洁的目的 1.清洁验证要达到的目的是:确认清洁方法和程序能够足以使污染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有人认为清洁验证只是要对产品的残留进行评估,这不全面,清洁验证必须对所有污染物的残留进行评估. 2.污染物的种类 (1)物理性物质(可通过挑拣简单去除,不在验证讨论范围) (2)化 ...

  • 产品质量回顾模板
  • 2010年度 产品质量回顾报告 此处写产品名称.报告编号 QR-MF04-2041-2011 起草负责人(该产品分管QA): 审 核 人(QA经理): 批准人(技品部部长): 日 期: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目 录 1 概述..................................... ...

  • 确认和验证PPT
  • 确认和验证 魏嵬 2015-8-26 <确认与验证> 附录条款解读 变化 •确认和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认. •确认与验证应当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允许企业接受第三方提供的验证服务. •验证管理也引入了变更控制和偏差管理. •明确了用户需求和设计确认. •提出验 ...

  • 哼!连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验证都不知道...
  • 为什么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的验证?是为了确认所采用方法适合药品细菌.霉菌.酵母菌数测定.照验证过的检查法和检验条件进行供试品细菌.霉菌.酵母菌数检查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验证过程中你将会遇到的难点问题 1.药品中污染的微生物处于不稳定状态,微生物种类具有不确定性: 2.在药品生产各个环节 ...

  • GMP规范文件目录
  • GMP文件范文 GMP范文目录 ※制药公司工作标准范文 A 办公室工作标准目录: 办公室工作标准 办公室打字员岗位职责 办公室机构设置与职能 办公室图书资料室管理员岗位职责 车队队长岗位职责 机要档案员岗位职责 计算机站程序员岗位职责 汽车司机岗位职责 总办文秘岗位责任 总办主任岗位职责 B 财务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