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

  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而本文研究的是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从1958年至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后,业界对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展开了全新的思考和实践,其中就包含了对其解说词的应用、作用和特点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下面笔者就纪录片《台北故宫》中的解说词来分析新时期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      非独立性      纪录片的解说词不具有独立性,它与画面、文字和其他元素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从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1958年,另有一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九周年》)到80年代的《话说长江》(1983年),我国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脱离具体的电视画面,解说词可以独立成篇,画面是根据事先已经写好的、自成一体的解说词硬套进去的,成了解说词的附属品。而影视实际上是偏向视觉的,以动态画面为最主要的表现元素。但是,那时中国纪录片由于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控制,思想先行,忽视了纪实性和艺术性的本质特征以及电视媒体的物理优势等。   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电视纪录片经历了转型,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突破。技术上,ENG设备的采用使声画合一成了普遍的方式;观念上,纪录片的纪实本质得到了回归,①对“真实”的理解不断深入。ENG设备是一种使拍摄的画面能拾取现场人物声音和自然音响的技术,它改变了从前纪录片主要靠解说词、组织拍摄和补拍的局面,更突出了画面的主体性,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有助于摆正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地位。在《台北故宫》的每一集里,都有现场采访的同期声和现场效果声(如音响声),它们代替了解说词来诠释画面的意义,或者接着解说词来讲述讲述者经历过的故事,从而使得电视叙事的手法不停地变换。   另外,观念上的改变,即纪录片纪实本质的回归,使大家更注重画面对纪实的作用,能用画面表达清楚的,就尽量不用解说词。因为在人们的意识里,画面的真实感更强,而解说词是很主观的,解说词越多,个人或者团体的思想介入就越深。从纪录片发展的这样一个趋势来看,解说词只能是一个起补充作用的电视元素,是不独立的。      故事性叙述      在一部纪录片中,往往会在以人物或事件为主轴的基础上引出一个个的故事,以增加可看性。解说词既具有高度概括的功能,又能进行细腻的描述。如果我们以讲故事的思维来写解说词,注入说故事的元素,注意设置悬念,将情节安排得详略得当,并且跌宕起伏,则可以紧紧吸引住观众“探知事实真相”的欲望。以《台北故宫》的第十集《云山深处》为例,该集主要讲述的对象是一批运往台湾的古画精品。这集是怎么突出它的故事性的呢?首先,解说词讲述了一个具有冲突的事件:1996年,台北故宫门前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台湾岛内的各大媒体也闻风而动。接着导入当时台湾民众在台北故宫前的影像资料,并伴有同期声,“救国宝,为我们的文化尊严我们站起来”。随后是资料中这样一段记者的报道,“故宫把30年不曾离开故宫的稀有珍贵国宝借展到美国,立刻引起许多艺文人士的抗议”,然后,通过这样一句过渡性的解说词,“和1996年中华瑰宝展坎坷的开场相比,1961年那次国宝赴美展的出行却显得十分平静”,然后很自然地讲到1961年的赴美经历。通过这样一个倒叙的方式,将与古画有关的最近的冲突放在前面,形成一个小高潮,吸引住观众,然后再回溯过去的事件,故事感明显增强。      设置悬念      所谓“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遭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在电视纪录片中设置悬念,就是为了激活观众“紧张与期待的心情”。纪录片的悬念可以由画面、文字、声音等元素共同构成,其中,解说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台北故宫》的第一集《国宝迁台》是以追溯一个历史事件开始的,它首先展现给观众一个风高浪涌的画面,画面上还有一批贴着封条的神秘箱子,那一刻,一曲杀气很重的音乐也适时地响起。同时配有这样的解说词:“1948年12月21日,在南京下关码头上,静静地躺着七百多个神秘的箱子,它们正在等着离开这个港口。”就是故意不告诉我们这里面是些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久,国民党海军中鼎号运输舰悄然驶进码头,它将执行一个极为秘密而特殊的任务。”同样对此引而不发。这样的开头使该片充满了吸引力,观众内心必然会产生看下去的冲动。如果没有这些解说词,观众们将会因为不知道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而陷入茫然,而这几句充满悬念意味的解说,让我们意识到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即将发生,我们的心理期待也应运而生。这里的悬念还有一个好处,形成了一个时间上的错觉,让我们感觉事件是即将在我们的注视下发生,而不是已经发生,从而给人一种“亲历”整个事件的错觉,所以观众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渲染情感与意境      电视纪录片的一个本质是“纪实”,它和新闻一样,讲究事物的真实性。但是,纪录片还有一个本质就是它的艺术性,它可以调动一切电视元素来为片子服务,并且可以借用文学、艺术的多种表现手段。在电视纪录片中,往往是以讲故事的方法来结构整部片子。有故事情节,有冲突,有细节描绘,有情感和意境等,而这些效果都需要靠解说词与画面、背景音乐等的配合来实现。另外,纪录片主题深刻,情感丰富,更关注人物本身,它往往在大的时代背景下,于细微处凸显它的人文关怀。这就需要解说词进行情感和意境的渲染,以此达到表现主题、感染观众的目的。   在《国宝迁台》这一集的结尾,全景式地再次提到了一些重要的人物。解说者站在今天的时间轴上,对60年前的他们做简短的一两句交代,将他们背井离乡几十年的艰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辛苦有物质的,更有心灵的。片子首先导入一个波涛汹涌、飘渺无际的大海,然后解说词响起:“60年过去了,曾经伴随着文物来到台湾的人们,大多数都已离开人世。60年前,几乎所有人,在踏上台湾土地的那一刻,都以为这里只是他们短暂停留的一站。杭立武后来一直生活在台湾……他再也没有踏上过祖国大地的土地;高仁俊到台湾的时候,只带了一身衣服;那志良到台湾后,劝大家不要买木质家具,以免回北京时扔了可惜;庄灵的父亲庄严去世前还在和小儿子念叨,自己终生的遗憾是没能把这些宝贝再带回北京去……”在每提到一个人物时,会在飘渺不定的大海这个背景上闪现出他的照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听到浪花肆虐咆哮的声音,随后,解说词完毕,音乐起,片子定格在这样一个画面中:落日余辉下,一叶孤舟摇曳在浩瀚无际的海面上。片子结束。在这个过程中,解说词以排比的句式很抒情地呈现给我们,将这些背井离乡之人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表现得非常形象、感人,这无疑会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感触。   以上四点基本上廓清了时下解说词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作用与意义,但因为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纪录片和纪录片的解说词也是这样,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显现出不同的特征。      注释:   ①吕萌 左靖:《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文献:   ①付娥:《电视解说词写作的艺术追求》[J],《新闻爱好者》,2008年8月(下半月)   ②刘春学孙海生:《专题类节目解说词的写作[J],《新闻传播》,2008年,第9期   ③马力唐弘:《纪录片〈故宫〉解说词的故事性叙述》[J],《电视研究》,2006年第11期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而本文研究的是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从1958年至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后,业界对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展开了全新的思考和实践,其中就包含了对其解说词的应用、作用和特点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下面笔者就纪录片《台北故宫》中的解说词来分析新时期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      非独立性      纪录片的解说词不具有独立性,它与画面、文字和其他元素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从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1958年,另有一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九周年》)到80年代的《话说长江》(1983年),我国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脱离具体的电视画面,解说词可以独立成篇,画面是根据事先已经写好的、自成一体的解说词硬套进去的,成了解说词的附属品。而影视实际上是偏向视觉的,以动态画面为最主要的表现元素。但是,那时中国纪录片由于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控制,思想先行,忽视了纪实性和艺术性的本质特征以及电视媒体的物理优势等。   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电视纪录片经历了转型,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突破。技术上,ENG设备的采用使声画合一成了普遍的方式;观念上,纪录片的纪实本质得到了回归,①对“真实”的理解不断深入。ENG设备是一种使拍摄的画面能拾取现场人物声音和自然音响的技术,它改变了从前纪录片主要靠解说词、组织拍摄和补拍的局面,更突出了画面的主体性,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有助于摆正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地位。在《台北故宫》的每一集里,都有现场采访的同期声和现场效果声(如音响声),它们代替了解说词来诠释画面的意义,或者接着解说词来讲述讲述者经历过的故事,从而使得电视叙事的手法不停地变换。   另外,观念上的改变,即纪录片纪实本质的回归,使大家更注重画面对纪实的作用,能用画面表达清楚的,就尽量不用解说词。因为在人们的意识里,画面的真实感更强,而解说词是很主观的,解说词越多,个人或者团体的思想介入就越深。从纪录片发展的这样一个趋势来看,解说词只能是一个起补充作用的电视元素,是不独立的。      故事性叙述      在一部纪录片中,往往会在以人物或事件为主轴的基础上引出一个个的故事,以增加可看性。解说词既具有高度概括的功能,又能进行细腻的描述。如果我们以讲故事的思维来写解说词,注入说故事的元素,注意设置悬念,将情节安排得详略得当,并且跌宕起伏,则可以紧紧吸引住观众“探知事实真相”的欲望。以《台北故宫》的第十集《云山深处》为例,该集主要讲述的对象是一批运往台湾的古画精品。这集是怎么突出它的故事性的呢?首先,解说词讲述了一个具有冲突的事件:1996年,台北故宫门前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台湾岛内的各大媒体也闻风而动。接着导入当时台湾民众在台北故宫前的影像资料,并伴有同期声,“救国宝,为我们的文化尊严我们站起来”。随后是资料中这样一段记者的报道,“故宫把30年不曾离开故宫的稀有珍贵国宝借展到美国,立刻引起许多艺文人士的抗议”,然后,通过这样一句过渡性的解说词,“和1996年中华瑰宝展坎坷的开场相比,1961年那次国宝赴美展的出行却显得十分平静”,然后很自然地讲到1961年的赴美经历。通过这样一个倒叙的方式,将与古画有关的最近的冲突放在前面,形成一个小高潮,吸引住观众,然后再回溯过去的事件,故事感明显增强。      设置悬念      所谓“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遭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在电视纪录片中设置悬念,就是为了激活观众“紧张与期待的心情”。纪录片的悬念可以由画面、文字、声音等元素共同构成,其中,解说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台北故宫》的第一集《国宝迁台》是以追溯一个历史事件开始的,它首先展现给观众一个风高浪涌的画面,画面上还有一批贴着封条的神秘箱子,那一刻,一曲杀气很重的音乐也适时地响起。同时配有这样的解说词:“1948年12月21日,在南京下关码头上,静静地躺着七百多个神秘的箱子,它们正在等着离开这个港口。”就是故意不告诉我们这里面是些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久,国民党海军中鼎号运输舰悄然驶进码头,它将执行一个极为秘密而特殊的任务。”同样对此引而不发。这样的开头使该片充满了吸引力,观众内心必然会产生看下去的冲动。如果没有这些解说词,观众们将会因为不知道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而陷入茫然,而这几句充满悬念意味的解说,让我们意识到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即将发生,我们的心理期待也应运而生。这里的悬念还有一个好处,形成了一个时间上的错觉,让我们感觉事件是即将在我们的注视下发生,而不是已经发生,从而给人一种“亲历”整个事件的错觉,所以观众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渲染情感与意境      电视纪录片的一个本质是“纪实”,它和新闻一样,讲究事物的真实性。但是,纪录片还有一个本质就是它的艺术性,它可以调动一切电视元素来为片子服务,并且可以借用文学、艺术的多种表现手段。在电视纪录片中,往往是以讲故事的方法来结构整部片子。有故事情节,有冲突,有细节描绘,有情感和意境等,而这些效果都需要靠解说词与画面、背景音乐等的配合来实现。另外,纪录片主题深刻,情感丰富,更关注人物本身,它往往在大的时代背景下,于细微处凸显它的人文关怀。这就需要解说词进行情感和意境的渲染,以此达到表现主题、感染观众的目的。   在《国宝迁台》这一集的结尾,全景式地再次提到了一些重要的人物。解说者站在今天的时间轴上,对60年前的他们做简短的一两句交代,将他们背井离乡几十年的艰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辛苦有物质的,更有心灵的。片子首先导入一个波涛汹涌、飘渺无际的大海,然后解说词响起:“60年过去了,曾经伴随着文物来到台湾的人们,大多数都已离开人世。60年前,几乎所有人,在踏上台湾土地的那一刻,都以为这里只是他们短暂停留的一站。杭立武后来一直生活在台湾……他再也没有踏上过祖国大地的土地;高仁俊到台湾的时候,只带了一身衣服;那志良到台湾后,劝大家不要买木质家具,以免回北京时扔了可惜;庄灵的父亲庄严去世前还在和小儿子念叨,自己终生的遗憾是没能把这些宝贝再带回北京去……”在每提到一个人物时,会在飘渺不定的大海这个背景上闪现出他的照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听到浪花肆虐咆哮的声音,随后,解说词完毕,音乐起,片子定格在这样一个画面中:落日余辉下,一叶孤舟摇曳在浩瀚无际的海面上。片子结束。在这个过程中,解说词以排比的句式很抒情地呈现给我们,将这些背井离乡之人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表现得非常形象、感人,这无疑会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感触。   以上四点基本上廓清了时下解说词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作用与意义,但因为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纪录片和纪录片的解说词也是这样,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显现出不同的特征。      注释:   ①吕萌 左靖:《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文献:   ①付娥:《电视解说词写作的艺术追求》[J],《新闻爱好者》,2008年8月(下半月)   ②刘春学孙海生:《专题类节目解说词的写作[J],《新闻传播》,2008年,第9期   ③马力唐弘:《纪录片〈故宫〉解说词的故事性叙述》[J],《电视研究》,2006年第11期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相关内容

  • 电视栏目评析终
  • 1. 真人秀节目:真人秀类节目,也有人称游戏秀,真实电视,纪录片式的肥皂剧,所谓真人秀节目是指:由普通人,在规定的情境中按照制定的游戏规则,围绕一个明确的目的去做出自己的行动,同时被记录下来而做成一集节目. 2. 电影眼镜学派是以维尔托夫为首的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小组.成立于1919年底,在1922年 ...

  • 漫谈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创作
  • 漫谈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创作 [摘 要]纪录片是指描写.记录或者研究实际世界的电影,纪录片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演员来表演,在纪录片中表现的人.地点.情况应该与实际情况一致.纪录片的范围非常广,它既包括完全纪实的电影,也包括了真人秀等节目.纪录片解说词在纪录片创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纪录片解说词既要符合纪录 ...

  • 电影脚本的创作方法
  • 电影脚本的创作方法 2009-02-05 11:34 分类:电影.动画.三维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 从表现形式看,影像解说词与一般的文章是有区别的,一般的文章其语言是唯一的表现手段,而处于立体交叉的语言环境中的解说词,与之发生关系的不仅是语言,它更多地和画面发生关系.解说词是否写得好,要看它是 ...

  • 电视纪录片解说中细节把握--内部三技巧的把握
  • 来源:中国播音主持网 | 作者:张林 | 发表时间:08年09月10日 一.电视纪录片解说中的"内部三技巧" 在播音创作中,内部三技巧,即"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而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能够正确运用"内部三技巧"并能将三者 ...

  • 电视新闻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
  • 目 录 摘要 ·············································· (3) 一.我国电视新闻的现状 ······························ (3) (一) 我国电视新闻存在的问题 ··························· ( ...

  • "真实再现"在电视节目中的合理应用
  • 摘 要: 电视节目中的"情景再现"最早见于纪录片领域,随后渗透到其他各类节目形态中."情景再现"最突出的特点是能有效地缝合叙事断点.有论者把这种核心事件现场缺失的现象称为"叙事断点".而"情景再现",正能起到弥合&quo ...

  • 中外动物纪录片创作比较研究
  • 动物纪录片因其对动物及其生存的大自然的关注而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它的拍摄主体通常是圈养或野生的动物,题材和内容一般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语言等差异,在观赏和接受方面不受性别.年龄.学历的限制,因而传播范围较广,并深受观众喜爱.英法等国相继创作出了如<地球脉动><蓝色 ...

  • 纪录片影评写作
  • 一.评论角度 1.主题的揭示 利用背景(时代.家庭.社 会) 利用情节以及整体架构(开头 矛盾点 高潮 结局 人物关系 线索) 利用片名 2.人物(角色) 主要角色 次要角色 利用矛盾(人物心理矛盾 人物的关系矛盾) 利用人物性格以及性格差异 主要人物内心的矛盾变化分析(根据缺陷 包括性格转变 根源 ...

  • 中外纪录片的跨文化差异
  • 中外纪录片的跨文化差异 种晖 高宏 由于在语言符号的编码.思维逻辑的方式.宗教文化的传承以及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国内和国外的纪录片在制作理念.表现手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中外纪录片在国际纪录片创作.交流.认同上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碰撞,科学心理学之父冯特和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