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增长极理论

浅谈增长极理论

马志忠

浅谈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来的,他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

佩鲁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在区位较好、资源独特的地区率先发展,并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与之相关的前向、后向和旁侧产业的发展,不断拉长产业链,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增长极的构成要素: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先导产业增长;产业综合体与增长;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其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包括各类别城镇、产业、部门、新工业园区、经济协作区等。

增长极的两大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佩鲁认为,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扩散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

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增长极效应是一种多种效应的复合体,如上游下游效应、集聚效应和互利效应等。

提出背景

一、提出初期,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许多区域经济学者将这种理论引入地理空间,用它来解释和预测区域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b.boudeville)将增长极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理论中,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john. frishman)、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schman)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使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发展成为了区域开发工作中的流行观点。

增长极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来的,他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

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他借喻了磁场内部运动在磁极最强这一规律,称经济发展的这种区域极化为增长极。

二、后期发展,佩鲁首先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地理空间的经济空间。他主张经济空间是以抽象的数字空间为基础,经济单位不是存在于地理上的某一区位,而是存在于产业间的数学关系中,表现为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经济关系。其次,佩鲁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与创新。创新集中于那些规模较大、增长速度较快、与其他部门的相互关联效应较强的产业中,具有这些特征的产业佩鲁称之为推进型产业。推进型产业与被推进型产业通过经济联系建立起非竞争性联合体,通过后向、前向连锁效应带动区域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这种推进型产业就起着增长极的作用,它对其他产业(或地区)具有推进作用。第三,增长极理论的核心是推进型企业对被推进型企业的支配效应。支配,是指一个企业和城市、地区、国家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国的另一位经济学家布代维尔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增长极在拥有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城镇中出现。因此,他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布代维尔主张,通过"最有效地规划配置增长极并通过其推进工业的机制",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盖尔在研究了各种增长极观点后,指出影响发展的空间再组织过程是扩散-回流过程,如果扩散-回流过程导致的空间影响为绝对发展水平的正增长,即是扩散效应,否则是回流效应。

有三种类型,一是产业增长极,二是城市增长极,三是潜在的经济增长极。 经济增长极具有相对性和变异性,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20世纪50-70年代)-非均衡(80年代)-非均衡协调(90年代)的动态发展过程,典型的发展中大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一国情和区情,决定了我们应该采用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的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其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2)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3)具有扩散和回流效应。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先导产业增长; 产业综合体与增长; 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1)极化效应。又称回波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极化,从而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即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佩鲁认为,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即出现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不发达地区越来越落后,经济不平衡状态越来越突出,甚至形成一个国家内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局面。

(2)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围发散的过程。扩散作用的结果,是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扩散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即通过建立增长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增长极效应是一种多种效应的复合体,如上游下游效应、集聚效应和互利效应等。

如果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就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然而由于积累性因果循环的关系,回波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导致增长极地区越来越发达,周边地区越来越落后,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经济,使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地区的"飞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增长极的发展导致外围地区资本筹集困难。增长极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厚的投资利润以及需求日益扩大的市场,这些因素吸引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将经济落后地区的储蓄转化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而外围地区由于落后的经济基础和投资收益率低,资本外流,致使资本积累逐渐减少,资本日趋短缺和枯竭,任何现代化的产业都难于起步。

b. 增长极的经济发展使外围地区人才缺乏,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增长极在就业机会、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个人多样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这些优势吸引着落后的外围地区的劳动者和各类专业人才通过各种途径纷纷流向那里,结果在增强增长极发展能力的同时,却对外围地

区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c. 增长极的发展导致外围地区贸易状况恶化。由于地域邻近,增长极与外围地区势必发生区域贸易活动,前者以输出工业品、资本品为主,并从后者输入初级产品;而后者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输出为主。初级产品的价格低而不稳,且缺乏需求弹性,因而竞争形势和交易条件有利于前者而不利于后者。总之,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往往是以牺牲外围地区的发展为代价的。

虽然说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与区域增长极理论有出入,但将它的思想应用于区域开发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增长极理论中的经济关系是建立在抽象的经济空间结构中,但任何活动也必然依存于一定的自然实体,不能说增长极理论是针对区域开发而设,却可以认为,增长极理论思想是区域开发的指导思想。从实践上看,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非均衡发展基础之上。它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指由于某些主导产业或有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在核心区或大城市的集聚,导致资本与技术的高度集中,容易形成规模经济和相关的外部经济,从而通过自身增长迅速的增长极对临近地区产生强大扩散作用,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这一理论的实质是一种区域内部发展理论,强调区域内部增长中心本身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增长极地区的优先增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从增长极理论产生的背景来看,增长极理论的形成主要针对经济发展步入成长阶段或成熟阶段的区域而言的。佩鲁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其前提是市场的有效需求,市场的有效需求的形成必须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发达经济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落后的地区环境条件等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落后地区或萧条地区一般缺乏商品市场的开发能力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的企业无法发展。

增长极理论提出后,被许多国家用来解决不同的区域发展和规划问题。70年代以后,增长极理论曾广泛应用于不发达经济和不发达地域经济发展,成为指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许多国家试图运用这一理论消除落后地区的贫困,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地区也曾收到一定的效果。其中取得较大成功的国家有巴西和马来西亚。

(1)在巴西的应用

就巴西而言,它在东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时期,采取种种激励手段来刺激亚马逊河流域等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如把首都从繁荣的里约热内卢迁往落后的巴西

利亚,修建贯穿亚马逊河流域的公路体系,鼓励向落后地区移民,同时,重视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开辟新工业区,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开辟内地自由贸易区等。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位于亚马逊河中游的"玛瑙斯自由港"成为巴西最大,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特区。它被作为推动巴西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辐射中心,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2)在马来西亚的应用

马来西亚曾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之前,马来西亚不仅经济高速增长,而且国内经济稳定、地区间收入分配较公平。

该国成功的经验是鼓励出口工业,实现了产业升级,大部分新工业为高科技产业,从而提高了马来西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同时,该国政府针对国情提出了适度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既不损害发达地区的经济利益,又使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能快速增长。马来西亚东部落后,西部较为发达,因此该国开始采取了与佩鲁的增长极观点较为接近的政策,为创新创造垄断机制,并鼓励在一定时期内将增长集中于特定的产业和特定的地区。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马来西亚开始减少向繁荣地区如雪兰莪地区的人口流动,前提条件是以不损害繁荣地区的根本利益和经济活力为原则。不过政府也不鼓励私人投资流向特别贫困的地区,而是鼓励人才和资金向中等发达地区转移,如转移到比较发达的帕朗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潜力,其经济扩张力大到足以克服发达地区带来的不利的回波效应。政府通过向帕朗地区投资,为建立西北地区的增长极提供优惠政策以产生扩散效应。这样就使那些相对贫穷、停滞的地区逐步发展为富裕的地区,尤其是政府对高科技电子等创新产业的扶持,带动了许多企业的模仿和不断创新,使帕朗和周围地区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电子产品出口基地。与此同时,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发展全国各地的贫困中小城市。

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政策就是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采取的政策符合自身国情,既充分发挥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又力求克服其不利的回波效应;既考虑到地区优先发展战略,又兼顾了落后地区的发展,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地区发展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问题。

这两个国家成功的经验表明,应当把增长极理论与本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同时,还需要正确的政府行为,政府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政策,制定开发落后地区的合理政策规划,以促进落后地区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但也有一些国家将增长极理论作为制定地区发展战略依据,希望借此实现经济增长,但结果并不理想。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等国曾先后遇到这一问题。意大利、西班牙曾参照增长极理论,组成几个大小不等的"工业发展区域"和"工业化核心",却因为忽视农业和中小企业的作用、推进型企业与当地自有资源脱节、严重依赖外国资源、不能有效吸收当地劳动力等原因,未能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这些增长极被喻为"嵌在落后地区的飞地"。

增长极有自然增长极和人工增长极,发达的地区拥有的是自然增长极,欠发达地区和国家就需要政策制定者的公共投资,对基础设施进行足够的投资,创造增长点。如果选择正确,其扩张率在将来会自我形成,呈现自然增长点的特征;规划得好的增长点是一种潜在的自然增长点,而规划得不好的增长点将会依赖于大量的公共投资而生存。因此,区域增长极的设置要切实考虑区域经济的要求,制订符合区情的区域发展政策和区域发展目标。如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意大利的区域差距最为显著。以罗马以南为分界线,意大利分为南北两个地区。南北地区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造成南方地区人口大量流向北方地区。为了缩小南北经济差距,遏制劳动力外流,意大利政府长期对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给予巨大支持。建立交通干线、港口、水电等基础设施,鼓励并直接在南方地区投资,发展工业。经过战后数十年努力,南方经济有很大发展,但与北方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正如赫希曼所说的:"只依赖于公共投资政策来试图弥补区际间经济水平差距,一种方法是给落后地区提供像较发达区域一样好的基础设施。但是,这并不是产生增长的最有效方法,因为缺乏足够的企业关系,虽然也需要一些基础设施投资,但最根本的任务是资助落后地区那些已有的、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经济活动。"

综上所述,用佩鲁观点来看,区域增长极的确定之首在于推进型产业的建立。为了促进增长极的形成,应致力于发展推进型企业和以推进型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综合体。推进型企业和产业综合体通过技术创新活动,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迅速增长。作为增长极的推进型产业是指出口型产业,它具有国内和国际市场,创新能力强。而创新是产生极化效应的动力,创新活动不仅使单个企业获得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还通过创新对当地和周边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从技术方面看,增长极内的技术创新活动使企业产出增长率、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落后地区同类企业,从而引起周围其他企业的学习和效仿;从社会结构方面看,创新使现有的社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组织结构更容易朝着变革方向转

变,使之适应创新结果,并成为下一次创新活动的基础;从社会心理方面看,创新强化了社会群体的进取意识,同时推动了周边地区劳动力为改变自己进入增长中心的比较劣势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

在发达区域,由于产业结构和城市体系发育成熟,具有完整的产业关系和空间关系,技术基础和人力资本密集,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明显,增长极容易形成。欠发达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生产力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和城市体系残缺,技术落后,人才缺乏,则引进需要同时创立产业联系与空间联系体系,引进和完善产业关系和空间关系结构。政府应该发挥能动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狭隘和封闭的发展状态,形成一个没有行政界限的经济空间,培育一个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的区域经济环境,结合当前的技术基础,选择适当的增长极和与之相适应的技术等级和规模,促进推进型产业的集聚效应得以快速形成,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浅谈增长极理论

马志忠

浅谈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来的,他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

佩鲁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在区位较好、资源独特的地区率先发展,并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与之相关的前向、后向和旁侧产业的发展,不断拉长产业链,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增长极的构成要素: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先导产业增长;产业综合体与增长;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其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包括各类别城镇、产业、部门、新工业园区、经济协作区等。

增长极的两大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佩鲁认为,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扩散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

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增长极效应是一种多种效应的复合体,如上游下游效应、集聚效应和互利效应等。

提出背景

一、提出初期,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许多区域经济学者将这种理论引入地理空间,用它来解释和预测区域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b.boudeville)将增长极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理论中,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john. frishman)、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schman)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使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发展成为了区域开发工作中的流行观点。

增长极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来的,他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

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他借喻了磁场内部运动在磁极最强这一规律,称经济发展的这种区域极化为增长极。

二、后期发展,佩鲁首先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地理空间的经济空间。他主张经济空间是以抽象的数字空间为基础,经济单位不是存在于地理上的某一区位,而是存在于产业间的数学关系中,表现为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经济关系。其次,佩鲁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与创新。创新集中于那些规模较大、增长速度较快、与其他部门的相互关联效应较强的产业中,具有这些特征的产业佩鲁称之为推进型产业。推进型产业与被推进型产业通过经济联系建立起非竞争性联合体,通过后向、前向连锁效应带动区域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这种推进型产业就起着增长极的作用,它对其他产业(或地区)具有推进作用。第三,增长极理论的核心是推进型企业对被推进型企业的支配效应。支配,是指一个企业和城市、地区、国家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国的另一位经济学家布代维尔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增长极在拥有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城镇中出现。因此,他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布代维尔主张,通过"最有效地规划配置增长极并通过其推进工业的机制",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盖尔在研究了各种增长极观点后,指出影响发展的空间再组织过程是扩散-回流过程,如果扩散-回流过程导致的空间影响为绝对发展水平的正增长,即是扩散效应,否则是回流效应。

有三种类型,一是产业增长极,二是城市增长极,三是潜在的经济增长极。 经济增长极具有相对性和变异性,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20世纪50-70年代)-非均衡(80年代)-非均衡协调(90年代)的动态发展过程,典型的发展中大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一国情和区情,决定了我们应该采用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的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其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2)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3)具有扩散和回流效应。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先导产业增长; 产业综合体与增长; 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1)极化效应。又称回波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极化,从而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即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佩鲁认为,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即出现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不发达地区越来越落后,经济不平衡状态越来越突出,甚至形成一个国家内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局面。

(2)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围发散的过程。扩散作用的结果,是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扩散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即通过建立增长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增长极效应是一种多种效应的复合体,如上游下游效应、集聚效应和互利效应等。

如果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就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然而由于积累性因果循环的关系,回波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导致增长极地区越来越发达,周边地区越来越落后,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经济,使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地区的"飞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增长极的发展导致外围地区资本筹集困难。增长极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厚的投资利润以及需求日益扩大的市场,这些因素吸引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将经济落后地区的储蓄转化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而外围地区由于落后的经济基础和投资收益率低,资本外流,致使资本积累逐渐减少,资本日趋短缺和枯竭,任何现代化的产业都难于起步。

b. 增长极的经济发展使外围地区人才缺乏,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增长极在就业机会、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个人多样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这些优势吸引着落后的外围地区的劳动者和各类专业人才通过各种途径纷纷流向那里,结果在增强增长极发展能力的同时,却对外围地

区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c. 增长极的发展导致外围地区贸易状况恶化。由于地域邻近,增长极与外围地区势必发生区域贸易活动,前者以输出工业品、资本品为主,并从后者输入初级产品;而后者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输出为主。初级产品的价格低而不稳,且缺乏需求弹性,因而竞争形势和交易条件有利于前者而不利于后者。总之,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往往是以牺牲外围地区的发展为代价的。

虽然说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与区域增长极理论有出入,但将它的思想应用于区域开发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增长极理论中的经济关系是建立在抽象的经济空间结构中,但任何活动也必然依存于一定的自然实体,不能说增长极理论是针对区域开发而设,却可以认为,增长极理论思想是区域开发的指导思想。从实践上看,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非均衡发展基础之上。它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指由于某些主导产业或有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在核心区或大城市的集聚,导致资本与技术的高度集中,容易形成规模经济和相关的外部经济,从而通过自身增长迅速的增长极对临近地区产生强大扩散作用,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这一理论的实质是一种区域内部发展理论,强调区域内部增长中心本身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增长极地区的优先增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从增长极理论产生的背景来看,增长极理论的形成主要针对经济发展步入成长阶段或成熟阶段的区域而言的。佩鲁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其前提是市场的有效需求,市场的有效需求的形成必须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发达经济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落后的地区环境条件等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落后地区或萧条地区一般缺乏商品市场的开发能力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的企业无法发展。

增长极理论提出后,被许多国家用来解决不同的区域发展和规划问题。70年代以后,增长极理论曾广泛应用于不发达经济和不发达地域经济发展,成为指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许多国家试图运用这一理论消除落后地区的贫困,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地区也曾收到一定的效果。其中取得较大成功的国家有巴西和马来西亚。

(1)在巴西的应用

就巴西而言,它在东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时期,采取种种激励手段来刺激亚马逊河流域等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如把首都从繁荣的里约热内卢迁往落后的巴西

利亚,修建贯穿亚马逊河流域的公路体系,鼓励向落后地区移民,同时,重视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开辟新工业区,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开辟内地自由贸易区等。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位于亚马逊河中游的"玛瑙斯自由港"成为巴西最大,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特区。它被作为推动巴西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辐射中心,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2)在马来西亚的应用

马来西亚曾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之前,马来西亚不仅经济高速增长,而且国内经济稳定、地区间收入分配较公平。

该国成功的经验是鼓励出口工业,实现了产业升级,大部分新工业为高科技产业,从而提高了马来西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同时,该国政府针对国情提出了适度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既不损害发达地区的经济利益,又使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能快速增长。马来西亚东部落后,西部较为发达,因此该国开始采取了与佩鲁的增长极观点较为接近的政策,为创新创造垄断机制,并鼓励在一定时期内将增长集中于特定的产业和特定的地区。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马来西亚开始减少向繁荣地区如雪兰莪地区的人口流动,前提条件是以不损害繁荣地区的根本利益和经济活力为原则。不过政府也不鼓励私人投资流向特别贫困的地区,而是鼓励人才和资金向中等发达地区转移,如转移到比较发达的帕朗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潜力,其经济扩张力大到足以克服发达地区带来的不利的回波效应。政府通过向帕朗地区投资,为建立西北地区的增长极提供优惠政策以产生扩散效应。这样就使那些相对贫穷、停滞的地区逐步发展为富裕的地区,尤其是政府对高科技电子等创新产业的扶持,带动了许多企业的模仿和不断创新,使帕朗和周围地区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电子产品出口基地。与此同时,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发展全国各地的贫困中小城市。

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政策就是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采取的政策符合自身国情,既充分发挥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又力求克服其不利的回波效应;既考虑到地区优先发展战略,又兼顾了落后地区的发展,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地区发展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问题。

这两个国家成功的经验表明,应当把增长极理论与本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同时,还需要正确的政府行为,政府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政策,制定开发落后地区的合理政策规划,以促进落后地区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但也有一些国家将增长极理论作为制定地区发展战略依据,希望借此实现经济增长,但结果并不理想。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等国曾先后遇到这一问题。意大利、西班牙曾参照增长极理论,组成几个大小不等的"工业发展区域"和"工业化核心",却因为忽视农业和中小企业的作用、推进型企业与当地自有资源脱节、严重依赖外国资源、不能有效吸收当地劳动力等原因,未能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这些增长极被喻为"嵌在落后地区的飞地"。

增长极有自然增长极和人工增长极,发达的地区拥有的是自然增长极,欠发达地区和国家就需要政策制定者的公共投资,对基础设施进行足够的投资,创造增长点。如果选择正确,其扩张率在将来会自我形成,呈现自然增长点的特征;规划得好的增长点是一种潜在的自然增长点,而规划得不好的增长点将会依赖于大量的公共投资而生存。因此,区域增长极的设置要切实考虑区域经济的要求,制订符合区情的区域发展政策和区域发展目标。如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意大利的区域差距最为显著。以罗马以南为分界线,意大利分为南北两个地区。南北地区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造成南方地区人口大量流向北方地区。为了缩小南北经济差距,遏制劳动力外流,意大利政府长期对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给予巨大支持。建立交通干线、港口、水电等基础设施,鼓励并直接在南方地区投资,发展工业。经过战后数十年努力,南方经济有很大发展,但与北方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正如赫希曼所说的:"只依赖于公共投资政策来试图弥补区际间经济水平差距,一种方法是给落后地区提供像较发达区域一样好的基础设施。但是,这并不是产生增长的最有效方法,因为缺乏足够的企业关系,虽然也需要一些基础设施投资,但最根本的任务是资助落后地区那些已有的、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经济活动。"

综上所述,用佩鲁观点来看,区域增长极的确定之首在于推进型产业的建立。为了促进增长极的形成,应致力于发展推进型企业和以推进型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综合体。推进型企业和产业综合体通过技术创新活动,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迅速增长。作为增长极的推进型产业是指出口型产业,它具有国内和国际市场,创新能力强。而创新是产生极化效应的动力,创新活动不仅使单个企业获得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还通过创新对当地和周边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从技术方面看,增长极内的技术创新活动使企业产出增长率、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落后地区同类企业,从而引起周围其他企业的学习和效仿;从社会结构方面看,创新使现有的社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组织结构更容易朝着变革方向转

变,使之适应创新结果,并成为下一次创新活动的基础;从社会心理方面看,创新强化了社会群体的进取意识,同时推动了周边地区劳动力为改变自己进入增长中心的比较劣势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

在发达区域,由于产业结构和城市体系发育成熟,具有完整的产业关系和空间关系,技术基础和人力资本密集,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明显,增长极容易形成。欠发达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生产力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和城市体系残缺,技术落后,人才缺乏,则引进需要同时创立产业联系与空间联系体系,引进和完善产业关系和空间关系结构。政府应该发挥能动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狭隘和封闭的发展状态,形成一个没有行政界限的经济空间,培育一个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的区域经济环境,结合当前的技术基础,选择适当的增长极和与之相适应的技术等级和规模,促进推进型产业的集聚效应得以快速形成,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关内容

  • 浅析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内生化历程
  • 学术争鸣 浅析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内生化历程 孙芳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条由外生经济增长到内生经济增长的演进道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体现外生技术变化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向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融合.本文主要从阐述最有代 ...

  • 非均衡增长理论对种植业区域布局的理论启示
  • 非均衡增长理论对种植业布局的启示 (一)增长极理论(Growth Pole Theory)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斯·佩鲁(Fransois Perroux)于1950年在其论文<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中首先提出"增长极"这一概念.佩鲁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 ...

  • 增长极理论视角下的我国中_西部增长极战略布局_任军
  • 2008年第4期 (总第159期) 经济纵横税务与经济TaxationandEconomyNo.4July15,2008(SerialNo.159) 增长极理论视角下的我国中.西部增长极战略布局 任 军,马咏梅,赵晓辉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 要]当前我国要解决东.中.西区 ...

  •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 作者:李家祥陈燕 世界经济文汇 2000年09期 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转换经济增长方式道路的长期性决定了这一理论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过程.就此做以回顾性的考察,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不仅可以促进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还能够为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

  • 总量生产函数的构建经济增长理论评析
  • 中国流通经济2004年第8期口经贸论坛 总量生产函数的构建:经济增长理论评析 郎永清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摘要: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是建立经济增长模型的关键.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相一致,总置生产函数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发展历程可以描述为:从固定技术系数总量生产函数 ...

  •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主要是指集中资源投向效益较高的区域,实行重点推进某一区域生产力布局,以谋求某些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由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不能有效地解释现实中地区经济发展有快有慢.有先有后的区域经济二元结构,1950年以来西方兴起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对之提出了挑战.区域 ...

  • 规模报酬递增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
  • 世界经济理论 规模报酬递增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 裴 瑱 陆 剑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贸易分析是否采用内生增长框架,把# 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新国际贸易理论采用静态分析模型,致力于贸易模式.特别是行业内贸易模式的研究.在第二阶段,经济学家将规模报酬递增因素归结于技术知识生产所 ...

  • 增长极理论的主要优缺点
  • 增长极理论的主要优缺点 主要优点 增长极理论提出以来,被许多国家用来解决不同的区域发展和规划问题,这是因为它具有其他区域经济理论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1)增长极理论对社会发展过程的描述更加真实.新古典经济学学者信奉均衡说,认为空间经济要素配置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即使短期内出现偏离,长期内也会回到均衡 ...

  • 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缺陷-忽视结构分析
  • 2007年8月 总第161期第8期学术交流AcademicExchangeAug.,2007SerialNo,161No.8 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缺陷:忽视结构分析 王少国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要]:金融发展理论是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由于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