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班集体的育人功能

一个好的班集体的育人功能

班集体是指按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具备班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它是教师对班级成员传授知识、开发智力、训练能力、熏陶人格、强健体魄,进行品德教育,发展个性的场所;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娱乐、学习知识、锻炼意志、培养自尊的场所。优良的班集体形成以后,对学生的成长有多种功能,包括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强化功能、对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矫正功能、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功能以及对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促进功能等等。一个好的班集体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班集体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机构

班集体具有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功能。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从“自然人”逐渐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也即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人的社会化包括:知识社会化、技能社会化、观念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行为社会化等。而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而获得相应的知识、观念和能力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从而把社会的观念、规范化为自己的社会文化修养。

一个好的班集体可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

经验,学生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班集体的每一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社会知识和经验背景。每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分享,能够获得丰富的社会知识、经验和一些规范。在读高中的时候,班上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镇,当然各自的知识和经验就有所不同了。记得在学习计算机时,教师在讲完幻灯片制作后,让我们课后自己尝试做一做,由于以前根本就没用过计算机,于是在插入视频时遇到了困难,课后就和同学讨论到了这个话题,就趁着这个机会向会做的同学请教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又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一些关于制作幻灯片的方法。在班级中,我们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其中的一员,当然需要和其他成员相处,在此过程中,要处理许多人际关系,如:与宿舍成员的关系、同桌的关系、男女生的关系等等,正由于有了班集体这个平台,让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学会了一些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包括包容、合作),习得各种交往技巧和技能,这为以后适应社会提供了基础。人际关系融洽,为学生的发展和更好的学习提供了外部条件。

二.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平台

首先,体现在班级目标的体系化。班级目标是班级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是全班同学共同的希望。班级目标的制定,不仅要研究全班学生的整体情况,制定班级的集体目标和共同目标,同时也应研究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定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个体目标,做到班级集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的整合统一。班级集体目标是班级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被全班学生内化,对班级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但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有着自身需要和欲望的社会个体,不可能总是为着实现班级目标才参与各项活动,他们总有属于自己的个体目标。 对学生个体来说,设立个人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自我教育”。事实上,个体目标对班级集体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个体目标与班级集体目标的整合程度越大,学生的自觉性越高,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在高中时,班主任不仅给班级制定了目标,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也不尽相同,比如,成绩优秀的同学目标就更高些,成绩稍逊色的同学目标就定的较低,但每次都要有一定的进步。这无疑为学生的进步提供了动机,也体现了个体差异性。高中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目标时做到了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统一,使班级目标体系化,没有将班级目标看成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工具,让我们成为分数的奴隶,考试的机器,促进了班级个性化教育功能的发挥。

其次,体现在班级规范的人性化。从班级规范的制定来看,良好的规范能使班级健康地发展,也能健全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然而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有的学校里,班级规范不成文,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系统的班级规范,而且所有班级都一样,只有一个“班级礼仪常规”或“班级文明公约”。但是在我读初高中时,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范实施班级管理过程,都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依据对班级的责任感、义务感来自主制定适合自己的班级规范,每个人都写一至两条班级规范,然后由班主任和班干部加以整理,制定了具有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班级管理规范(简称班规)。这样既可

以避免那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悬挂在教室并沾满了灰尘的“礼仪常规”,又可以避免学校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强制意志。好的班集体,有着具有个性化的班级规范,有正确的班级舆论和好的班风,这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最佳的环境。它不但能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而且能时时激励学生不断依照组织的发展要求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时刻规范自身的行为符合班集体的需要。再加上教师对班级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学生个体逐渐从“他控”向“我控”转化,自己的事情更多地有自己去做,这在无形中使学生得到了锻炼,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再次,体现在班级教学的艺术化。个性化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教学艺术化。教学艺术化就是要求教师教学个性化。教师的教学个性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无数事实说明了这一点,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在诸子百家中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所以培养出个性迥异的七十二贤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实施“产婆术”的独特教学法,培养出了个性张扬的哲学巨人柏拉图。所以,只有个性丰满的教师,才会培养出个性丰满的学生。然而,现行的班级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大同性,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的同一性,教学进度的同一性,以及教学方式的同一性。这种大同一的教学,片面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在以前的初中教育过程中,数学老师就是一位教学个性化的教师,具有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享受不同的学习内容,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个性张扬的同学,采用讨论法,而沉思型的学生就以

讲授法为主,让不同学生在同一节课中有不同的收获,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最后,体现在班级活动的多元化。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学生自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被分配到一个班级中去,大多数学生就一直在这个集体中渡过某一阶段的学校生活。所以,班级活动开展得正常与否,将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班级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自主、不断探索的创造精神及积极的情感态度,对于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有着独特的功能。

然而,现行的班级教育实践中,有的班级活动甚少,只是一些常规性的,如班会、晨会等,而且在这些日常性的活动中,班主任老师要么包办代替,要么让学生放任自流,其收效甚微。在班级活动方面,初中班主任坚持了多样化与特色化,做到了日常性活动与阶段性活动的统一,具体做到除晨会、班会之外,还开展了诸如春游或秋游活动、班级自办报刊宣传活动、班内不同层次的人际交往活动以及班级改选活动、竞赛活动等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相互交流和沟通,学到一些在课堂中学不到了知识,同时也在这些活动中进行相关的自我教育,丰富学生的自我情感体验。

三.班集体是发挥班级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场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

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优美、高雅、富有教育性的班级环境文化能陶冶师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整洁的教室,让人奋进的名言警句,生动活泼的板报,充满童趣的书画作品,富有创意的特长展示栏,内容丰富的“图书角”,反映了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这些文化景观,构成一种美的氛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场”,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及生活方式。比如,每次拿到“文明班队”奖状时,班主任都先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为这张奖状付出的努力,然后,让班长在全班学生面前,郑重地把它张贴在教室前面的墙壁上,最后鼓励我们要继续为班级争光。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教室文化建设的功能完全地呈现出来。

班级文化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而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限制、禁锢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就不能让他们在分清真、善、美和假、丑、恶中摒弃糟粕、吸取精华。如果学生的课余生活单调、枯燥,那么,各种错误的、庸俗低级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以前的班主任将班级通过我们自己的双手,变成一个育人的环境,而不是一堆没有生命的物品的堆砌,教室的每一个位置都是精心策划的,哪个位置贴名言警句,哪个位置设置图书角,哪个位置张贴作品展示等,让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以“说话”的方式向我们传递丰富的信息,让我们

在这样的班级中学习,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优美的班级物质情境不仅能给学生增添学习和生活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习的情感。 当然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当一名学生在一个学习氛围良好的班级,即使这个学生之前对学习并没有兴趣,在同学们的带动下,他也将会被这种环境所感染,继而产生一种“想要学习”的想法,这样,这个学生开始产生对学习的兴趣,然后学好,学精。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期末作业

专业:11教育学

姓名:袁李兰

学号:114010052

一个好的班集体的育人功能

班集体是指按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具备班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它是教师对班级成员传授知识、开发智力、训练能力、熏陶人格、强健体魄,进行品德教育,发展个性的场所;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娱乐、学习知识、锻炼意志、培养自尊的场所。优良的班集体形成以后,对学生的成长有多种功能,包括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强化功能、对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矫正功能、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功能以及对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促进功能等等。一个好的班集体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班集体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机构

班集体具有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功能。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从“自然人”逐渐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也即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人的社会化包括:知识社会化、技能社会化、观念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行为社会化等。而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而获得相应的知识、观念和能力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从而把社会的观念、规范化为自己的社会文化修养。

一个好的班集体可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

经验,学生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班集体的每一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社会知识和经验背景。每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分享,能够获得丰富的社会知识、经验和一些规范。在读高中的时候,班上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镇,当然各自的知识和经验就有所不同了。记得在学习计算机时,教师在讲完幻灯片制作后,让我们课后自己尝试做一做,由于以前根本就没用过计算机,于是在插入视频时遇到了困难,课后就和同学讨论到了这个话题,就趁着这个机会向会做的同学请教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又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一些关于制作幻灯片的方法。在班级中,我们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其中的一员,当然需要和其他成员相处,在此过程中,要处理许多人际关系,如:与宿舍成员的关系、同桌的关系、男女生的关系等等,正由于有了班集体这个平台,让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学会了一些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包括包容、合作),习得各种交往技巧和技能,这为以后适应社会提供了基础。人际关系融洽,为学生的发展和更好的学习提供了外部条件。

二.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平台

首先,体现在班级目标的体系化。班级目标是班级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是全班同学共同的希望。班级目标的制定,不仅要研究全班学生的整体情况,制定班级的集体目标和共同目标,同时也应研究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定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个体目标,做到班级集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的整合统一。班级集体目标是班级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被全班学生内化,对班级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但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有着自身需要和欲望的社会个体,不可能总是为着实现班级目标才参与各项活动,他们总有属于自己的个体目标。 对学生个体来说,设立个人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自我教育”。事实上,个体目标对班级集体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个体目标与班级集体目标的整合程度越大,学生的自觉性越高,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在高中时,班主任不仅给班级制定了目标,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也不尽相同,比如,成绩优秀的同学目标就更高些,成绩稍逊色的同学目标就定的较低,但每次都要有一定的进步。这无疑为学生的进步提供了动机,也体现了个体差异性。高中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目标时做到了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统一,使班级目标体系化,没有将班级目标看成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工具,让我们成为分数的奴隶,考试的机器,促进了班级个性化教育功能的发挥。

其次,体现在班级规范的人性化。从班级规范的制定来看,良好的规范能使班级健康地发展,也能健全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然而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有的学校里,班级规范不成文,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系统的班级规范,而且所有班级都一样,只有一个“班级礼仪常规”或“班级文明公约”。但是在我读初高中时,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范实施班级管理过程,都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依据对班级的责任感、义务感来自主制定适合自己的班级规范,每个人都写一至两条班级规范,然后由班主任和班干部加以整理,制定了具有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班级管理规范(简称班规)。这样既可

以避免那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悬挂在教室并沾满了灰尘的“礼仪常规”,又可以避免学校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强制意志。好的班集体,有着具有个性化的班级规范,有正确的班级舆论和好的班风,这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最佳的环境。它不但能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而且能时时激励学生不断依照组织的发展要求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时刻规范自身的行为符合班集体的需要。再加上教师对班级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学生个体逐渐从“他控”向“我控”转化,自己的事情更多地有自己去做,这在无形中使学生得到了锻炼,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再次,体现在班级教学的艺术化。个性化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教学艺术化。教学艺术化就是要求教师教学个性化。教师的教学个性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无数事实说明了这一点,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在诸子百家中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所以培养出个性迥异的七十二贤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实施“产婆术”的独特教学法,培养出了个性张扬的哲学巨人柏拉图。所以,只有个性丰满的教师,才会培养出个性丰满的学生。然而,现行的班级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大同性,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的同一性,教学进度的同一性,以及教学方式的同一性。这种大同一的教学,片面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在以前的初中教育过程中,数学老师就是一位教学个性化的教师,具有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享受不同的学习内容,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个性张扬的同学,采用讨论法,而沉思型的学生就以

讲授法为主,让不同学生在同一节课中有不同的收获,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最后,体现在班级活动的多元化。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学生自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被分配到一个班级中去,大多数学生就一直在这个集体中渡过某一阶段的学校生活。所以,班级活动开展得正常与否,将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班级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自主、不断探索的创造精神及积极的情感态度,对于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有着独特的功能。

然而,现行的班级教育实践中,有的班级活动甚少,只是一些常规性的,如班会、晨会等,而且在这些日常性的活动中,班主任老师要么包办代替,要么让学生放任自流,其收效甚微。在班级活动方面,初中班主任坚持了多样化与特色化,做到了日常性活动与阶段性活动的统一,具体做到除晨会、班会之外,还开展了诸如春游或秋游活动、班级自办报刊宣传活动、班内不同层次的人际交往活动以及班级改选活动、竞赛活动等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相互交流和沟通,学到一些在课堂中学不到了知识,同时也在这些活动中进行相关的自我教育,丰富学生的自我情感体验。

三.班集体是发挥班级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场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

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优美、高雅、富有教育性的班级环境文化能陶冶师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整洁的教室,让人奋进的名言警句,生动活泼的板报,充满童趣的书画作品,富有创意的特长展示栏,内容丰富的“图书角”,反映了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这些文化景观,构成一种美的氛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场”,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及生活方式。比如,每次拿到“文明班队”奖状时,班主任都先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为这张奖状付出的努力,然后,让班长在全班学生面前,郑重地把它张贴在教室前面的墙壁上,最后鼓励我们要继续为班级争光。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教室文化建设的功能完全地呈现出来。

班级文化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而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限制、禁锢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就不能让他们在分清真、善、美和假、丑、恶中摒弃糟粕、吸取精华。如果学生的课余生活单调、枯燥,那么,各种错误的、庸俗低级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以前的班主任将班级通过我们自己的双手,变成一个育人的环境,而不是一堆没有生命的物品的堆砌,教室的每一个位置都是精心策划的,哪个位置贴名言警句,哪个位置设置图书角,哪个位置张贴作品展示等,让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以“说话”的方式向我们传递丰富的信息,让我们

在这样的班级中学习,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优美的班级物质情境不仅能给学生增添学习和生活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习的情感。 当然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当一名学生在一个学习氛围良好的班级,即使这个学生之前对学习并没有兴趣,在同学们的带动下,他也将会被这种环境所感染,继而产生一种“想要学习”的想法,这样,这个学生开始产生对学习的兴趣,然后学好,学精。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期末作业

专业:11教育学

姓名:袁李兰

学号:114010052


相关内容

  • 教师职业道德论
  • 第一章 导论 1. 道德的概念和本质 答:道德的概念是: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道德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伦理是人际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而道德是"应当"的法则,所以伦理包含着道德而又大于道德 ...

  • 班级文化的功能与建设会宁县甘沟中学姬孝功
  • 班级文化的功能与建设 会宁县甘沟中学 姬孝功 班级文化就是利用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育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中,能积极配合各项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具有明显的行为导 ...

  • 2011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职业道德修养
  • 第一章道德与职业道德①②③④⑤ 1.道德:[人的本质属性,立人之本,立身之本:二字合用始于战国的荀子: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是一种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 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 ...

  • 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紧紧围绕县局XX年德育工作意见和学校工作计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八心八德两意识"教育和 ...

  • 教师道德修养
  • 教师道德修养相关资料总结 一.名词解释: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特点:特殊的规范性.广泛的社会性.长期的稳定性.道德与法律. 2.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 ...

  •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2
  •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 万顺中心校高春华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生德育教育纲要重要思想为指导,密切结合学校其他工作,加强德育渗透,密切联系社会.家庭,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四 有新人,特定如下的德育科研计划: 二.主要工作: 1.进一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继续重视养成教育,进 ...

  • 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实验报告
  • 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实验报告 陈翠霞 一.问题的提出 (一)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可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研究和构建学校德育评价体系,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坚持以德育为首,是关系到学校 ...

  • 中学德育处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三个坚持”,按照“重心下移、超前介入、细化管理、创新载体”的工作思路。在校党总支和校长室的领导下,牢固树立“以诚为先,以人为本,以德传德,以心育心。”的育人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

  • 三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 三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牢固树立"德育就是质量"的理念,切实把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