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十论"中所蕴含的民本思想

语文学刊2012年第9期

墨子“十论”中所蕴含的民本思想

。张大联

(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湖南

益阳413000)

[摘

要]

民本思想既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指导思想。本文主要从墨子“十论”:兼爱与非攻、尚同与尚贤、节用与节葬、天志与明鬼、非乐与非命五个部分来探

讨墨子的民本思想,墨子主张的以“兼爱”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代表了封建时代广大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

[关键词]墨子;“十论”;兼爱;非攻;民本思想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2)09—000l—03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免有维护封乎?……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

建专制统治的糟粕,“徒言民为邦本,政在养民,而政之所从

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兼爱出,其权利乃在人民之外”【1J。没有真正的涉及如何以民为

上》)。只有实现“兼相爱”,才能“诸侯相爱则下野战,家主本,怎样使人民得到民主;但是其中的“听于民”,以民为本的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民本思想,对现今时代来说同样是进步的。墨子的思想观点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贝Ij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集中体现在“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所谓“十论”中。其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墨子・兼爱中,“兼爱”是墨家学派最主要的政治伦理思想,以其为核心,中》)如此,社会上的一切祸患之源才得以消除,才能建立一

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个和谐的社会。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墨子提出了一个重要(一)兼爱、非攻

的原则:视人若己兼相爱。

墨子把兼爱思想当作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解决各种社会

同时,墨子把“爱”与“利”结合起来。面对当时社会上矛盾的道德准则。墨子的兼爱思想和儒家的不同,儒家思想“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墨子・兼爱中的“仁”是来自于血缘基础上的亲情,是一种以亲子之爱为下》)的弱肉强食的丑恶现象,墨子提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之基础的人际情感关怀,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法易之”(《墨子・兼爱中》)。“兼相爱”就是要爱一切人,体实践,是一种以己出发的“爱”。【20而墨子则主张“兼相爱交现的是对人民生命的珍惜与爱护;“交相利”就是互相给予对相利”,提倡“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方利益,体现的是对人民欲求的满足与保障。也就是说,在

身若视其身”131(《墨子・兼爱中》),强调爱人如爱己,爱人墨子认为,爱百姓,就要给百姓以利益,让百姓得到实惠。墨

应不受血缘、等级、阶级等因素的影响,主张爱无差等。墨子

子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兼爱”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其目的就在于要改变处理社

・兼爱中》),“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墨子・节用中》),会关系中的以己出发的“爱”,重新树立一种没有国家之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墨子・天志中》),因而,“仁人之所等级之别的“大爱”,这与我们现今的民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

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在是吻合的。

这里,“爱”“利”结合,利人利己,使墨子的爱明显厚重实惠。墨子认为一切祸乱之源是“不相爱”,“当察乱何自起?这是墨子民本思想的一大特点。

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墨子认为:“将为其上中天之利,

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君自爱也

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是故古之仁者有天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墨子・兼

下者,必反大国之说,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墨子・非爱上》)。因此,墨子认为“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攻下》),“国家发政,夺民所用,废民所利”(《墨子・非攻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

中》),因而主张非攻。墨子并不是反对一切战争,他对汤伐

[作者简介]张大联,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万方数据

宙又观止

桀,武王伐纣之类的战争却是支持的,认为这“非所谓攻也,

所谓诛也”,墨子认为“诛战”是消灭残民害民政权的正义战

争。这对中下层人民和中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起保护作用

的。墨子的这种“非攻”思想就基于他的爱民利民思想,而这

种思想甚至得到了当代国际学者的认同:“墨子关于舍去利

己,树立爱他的兼爱学说,是反对侵略战争的理论先导……

这种理论是极为近代化的。”H1这是对墨子“非攻”思想的高

度评价和肯定。

(二)尚同、尚贤

墨家对待贤人的态度与儒家的一样,都要求要尊贤、尚贤,但是在贤人的衡量标准和选用方法、对象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儒家认为贤人应该是要严格按照奴隶主贵族的周札来完善自身的品行修养,只有维护周礼,以周礼律己的人才是仁人君子。在举荐的对象上,正好体现我国古代的宗法制,以“亲亲为大”,对象是上层阶级中的人,体现了严格的等

级制度和对下层劳动者的排斥。

而墨子的尚贤则是强调“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夫

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尚贤上》)。墨子反对儒家的贤才论,认为当政的王公大人要想使国家富强,人民众多,政治安定,必须得到“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贤良之士”的辅佐,这些贤人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这样,“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墨子・尚贤上》)。墨子强调要“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墨子・尚贤中》),主张在选拔人才之时,有能力者居之,不受亲缘、利益、美色等的影响。“虽在农与公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即使是中下层贫民和小生产者都能“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同时要把那些无德无能的人撤下去,“无能则下之”,强调的是唯

才是举。可见,墨子的“尚贤”思想已经超越了血缘和等级制

度的限制。任继愈认为“尚贤’说是对奴隶制世卿世禄的直接打击”【5】。这也体现了墨子作为新兴“士”阶层的代表渴望参与政治,改变自身社会地位;同时也体现了墨子在社

会政治领域的民本思想:无差等的爱民,“官无常贵,而民无

终贱”的善民、用民。尚贤思想在历代的封建社会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只有中下层知识分子参与政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尚同”是墨子针对当时的天下混乱两提出的政治纲领。

所谓“尚同”,即“上同”,也就是要求人们的意见统一于上

级,并最终统一于天。“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又选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墨子・尚同上》),“尚同”思想就是在天子、诸侯、三公都是贤能之人的前提下,

要求百姓同于天子,这样天子就能统一天下的意见,从而治

理好天下。“治天下之国,如治一家;使天下之民,如使一家。”(《墨子・尚同下》)当然,也要求百姓要同于天,否则“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一2一万方数据

张大联/墨子“十论”中所蕴含的民本思想

疫,飘风苦雨”,这是天“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墨子・尚同中》)。墨子的尚同思想就是想通过天人和

谐、上下通情,来达到社会和谐。

(三)节用、节葬

在促进社会发展的主张中,墨子除了提出要创造财富之

外,更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节用”、“节葬”。

墨子基于节用主张,在生活的衣食住行都提出了具体的

节用之法。墨子在《节用》篇中认为:衣:“冬服绀之衣,轻且

暖;夏服络之衣,轻则清,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食:“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日: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住:“其旁可以御风寒,上可以御雪霜雨露,其中蠲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贝fj止。”行:“古者圣王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制为舟楫,足以将之,则

止。”墨子认为在衣食住行方面以满足日常需求为准,衣服防

暑保暖;饮食补充虚损、强健体魄等等;在节用方面,墨子还

主张要各司其职,“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鞭炮、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岁馑,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

一。旱,则损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溃,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无禄,禀食而已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三。”(《墨子・七患》)墨子还提出在碰到荒灾之年,如干旱欠收的时候,统治者要适当的减少赋税,降低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在丧葬方面,墨子从节用的角度出发,提出“节葬”,认为厚葬久丧对人的精神、身体、财富等方面都是不利的,丧葬从简,则不会耽误生产生活,民众也能安居乐业。节用、节葬主张都是以人们利益为出发点,最终是要营造一

个不干扰百姓生产、生活的社会。

同时,墨子还强调生产的发展。墨子认为:“凡五谷者,

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墨子・七患》)因此,只有生产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七患”才能得到解决。从墨子“节用”和注

重生产两方面主张可看出,墨子注意到了消费和生产的关

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里,墨子的这些主张反应了小生产者及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四)天志、明鬼

在墨子的“天志”、“明鬼”篇中,也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

民本思想。

墨子眼中的天是有意志的天,“天欲义而恶不义”(《墨

子・天志上》),它能赏善罚暴。“这个天志实际上是墨子所

代表的小生产者阶级的意志”∞1,所谓天之意,即“欲人之有力相营,有道相教,有财相分也”(《墨子・天志中》)。“故欲

富且贵者,当天以而不可不顺”,“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

必得赏;逆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墨子・天志

上》)

先秦儒家思想也重视“天”,且“天”常与“命”相联,所以孔子有“天命”之说。很显然墨子的观点与此有根本的差别。

《墨子・天志中》说:“故唯毋明乎顺天之意,奉而光施之天

话文学刊

下,则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

便宁无忧。是故子墨子日:‘今天下之君子,中实将欲遵道利民,本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由此可见,墨子不但诚心信奉天有意志,天有德行,还将天道与人道、天意与人意、天德与人德结合,这其中民和国富、兼爱天下是根本。因

为顺应天志,民和国富,才能“上利乎天,中利乎鬼,下利乎人,三利无所不利,是谓天德”(《墨子・天志中》),才能真正

做到“兼爱”,获得上天的恩惠厚泽。墨子的“天志”,极大地拓展了天命论的内涵。过去禀受天命的人只是天子以及王公大人,现在连普通百姓亦可享受天意恩赐,这刚好与当时用民意代替天意的发展趋向相吻合。墨子的“天志”赋予了墨子思想爱民利民、平等善民、遵道厚民的内容。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欲求,凸现出强烈的民本精神,值得肯定。

墨子也相信鬼神,“墨子崇信鬼神的用意,如同他提倡天志一样,不是为了欺压百姓,恫吓万民。相反,主观上是为了百姓人民的利益。”L6¨鬼神之所罚,无小必罚之;鬼神之所罚,无大必罚之。”(《墨子・明鬼下>)即便是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如夏桀、商纣、周幽壬和厉王,他们虐待百姓,鬼神就会来惩罚他们。“昔三代之暴王,桀纣幽厉,此反天意而得罚者也。”(《墨子・天志上》)不仅如此,墨子更宣传鬼神有超越常人的能力,他们高明超绝,世间的圣人简直不能和他们相比。“……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焉,率天下之百姓以农,

臣事上帝山川鬼神”,表现出一种崇拜鬼神的宗教思想。墨

子的鬼神观的主观动机是为了保障小生产者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假借鬼神来威吓剥削者。但是他又强调鬼神的超

越常人的能力,比起儒家的强调人本身的独立价值和优先地

位,显然就落后多了,但他的出发点是为广大人民的绢益,是毋庸置疑的。

(五)非乐、非命

墨子的“非乐”思想,是在春秋战国之交的具体历史环境下提出来的,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是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注,是对“本固邦宁”的殷切期望,它闪耀着民本主

义的光芒。

墨子所反对的“乐”,是指一切享受作乐,包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为非乐也。”(《墨子・非乐>)认为凡是一切祸国殃民的奢靡享受,都在“非乐”之列。墨子反对在百姓衣食无着的情况下,统治者的奢侈享乐,“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墨子・非乐》)这与马克思

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科学诊断如出一辙,而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明确的表述,并纳入了他的“非乐”思想的内涵之中

万方数据

2012年第9期

i。

墨子相信天志,崇拜鬼神,但他却否定命定论。墨子用“三表”的标准否定了“命”的存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非命上》)墨子认为,从古者圣王之事看,“先王之宪”、“先王之刑”、“先王之誓”都无“执有命者之言”;从百姓耳目之实看,无论“生民诸侯”还是“古之圣王”,都没有“闻命之声”、“见命之物”。在他看来,“命”的产生只是由于“上世之穷民贪于饮食,惰于从事,是以衣食之财不足,而饥寒冻馁之忧至”(《墨子・非命下》),由于统治者的懒怠或沉迷于安逸享乐,才会以“命”欺世,这样将导致社会出现“为君则不义,为臣则不忠,为父则不慈,为子则不孝,为兄则不良,为弟则不悌”(《墨子-非命下>)的混乱局面。因此,墨子主张。非命”,“认为贫与富、贵与贱、寿与天,都非命所定,可以人力变更”16J。所以,他勉励小生产者们自强:

“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强必富,不强必贫;

强必饱,不强必饥”;“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墨子・非命下》)。

综上所述,墨子基于所处的社会环境背景和怀着对广大中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一系歹lj保民、爱民学说。我们从墨子“十论”的思想内容中看出,墨子是小生产者利益的代表,墨子的思想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的希望和要求,他从维护人民利益的角度提出了一系歹{l主张。。兼相爱”是墨子理想社会的人人平等、彼此互爱的基本观念。反对非正义的战争的正确立场,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安居乐业的理想。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墨子主张发展生产,积极研制和发明先进的工具,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推崇贤能政治,打破阶级阶层的限制,更具有民主主义的色彩。墨子在两千年前就具有这些观点,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研究墨子思想,与当今时代的主题相结合,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作用。【参考文献】

[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东方出版社,1996.

[2]、黄阳华.墨子伦理思想的民本精神——从儒、墨比较谈起

[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4),[3]墨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英)阿诺德・汤因比,等.展望二十一世纪[M].国际文

化出版公司,1985.

[5]任继愈.墨子与墨家[M].商务印书馆,1998.

[6]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1册)[M].人民出版社,1966.

一3一

墨子“十论”中所蕴含的民本思想

作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张大联

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湖南益阳,413000语文学刊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2012(17)

1. 梁启超 先秦政治思想史 1996

2. 黄阳华 墨子伦理思想的民本精神--从儒、墨比较谈起[期刊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8(04)3. 墨子 1997

4. 阿诺德·汤因比 展望二十一世纪 19855. 任继愈 墨子与墨家 19986. 任继愈 中国哲学史(第1册) 1966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wxk201217001.aspx

语文学刊2012年第9期

墨子“十论”中所蕴含的民本思想

。张大联

(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湖南

益阳413000)

[摘

要]

民本思想既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指导思想。本文主要从墨子“十论”:兼爱与非攻、尚同与尚贤、节用与节葬、天志与明鬼、非乐与非命五个部分来探

讨墨子的民本思想,墨子主张的以“兼爱”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代表了封建时代广大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

[关键词]墨子;“十论”;兼爱;非攻;民本思想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2)09—000l—03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免有维护封乎?……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

建专制统治的糟粕,“徒言民为邦本,政在养民,而政之所从

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兼爱出,其权利乃在人民之外”【1J。没有真正的涉及如何以民为

上》)。只有实现“兼相爱”,才能“诸侯相爱则下野战,家主本,怎样使人民得到民主;但是其中的“听于民”,以民为本的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民本思想,对现今时代来说同样是进步的。墨子的思想观点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贝Ij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集中体现在“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所谓“十论”中。其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墨子・兼爱中,“兼爱”是墨家学派最主要的政治伦理思想,以其为核心,中》)如此,社会上的一切祸患之源才得以消除,才能建立一

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个和谐的社会。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墨子提出了一个重要(一)兼爱、非攻

的原则:视人若己兼相爱。

墨子把兼爱思想当作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解决各种社会

同时,墨子把“爱”与“利”结合起来。面对当时社会上矛盾的道德准则。墨子的兼爱思想和儒家的不同,儒家思想“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墨子・兼爱中的“仁”是来自于血缘基础上的亲情,是一种以亲子之爱为下》)的弱肉强食的丑恶现象,墨子提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之基础的人际情感关怀,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法易之”(《墨子・兼爱中》)。“兼相爱”就是要爱一切人,体实践,是一种以己出发的“爱”。【20而墨子则主张“兼相爱交现的是对人民生命的珍惜与爱护;“交相利”就是互相给予对相利”,提倡“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方利益,体现的是对人民欲求的满足与保障。也就是说,在

身若视其身”131(《墨子・兼爱中》),强调爱人如爱己,爱人墨子认为,爱百姓,就要给百姓以利益,让百姓得到实惠。墨

应不受血缘、等级、阶级等因素的影响,主张爱无差等。墨子

子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兼爱”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其目的就在于要改变处理社

・兼爱中》),“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墨子・节用中》),会关系中的以己出发的“爱”,重新树立一种没有国家之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墨子・天志中》),因而,“仁人之所等级之别的“大爱”,这与我们现今的民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

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在是吻合的。

这里,“爱”“利”结合,利人利己,使墨子的爱明显厚重实惠。墨子认为一切祸乱之源是“不相爱”,“当察乱何自起?这是墨子民本思想的一大特点。

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墨子认为:“将为其上中天之利,

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君自爱也

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是故古之仁者有天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墨子・兼

下者,必反大国之说,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墨子・非爱上》)。因此,墨子认为“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攻下》),“国家发政,夺民所用,废民所利”(《墨子・非攻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

中》),因而主张非攻。墨子并不是反对一切战争,他对汤伐

[作者简介]张大联,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万方数据

宙又观止

桀,武王伐纣之类的战争却是支持的,认为这“非所谓攻也,

所谓诛也”,墨子认为“诛战”是消灭残民害民政权的正义战

争。这对中下层人民和中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起保护作用

的。墨子的这种“非攻”思想就基于他的爱民利民思想,而这

种思想甚至得到了当代国际学者的认同:“墨子关于舍去利

己,树立爱他的兼爱学说,是反对侵略战争的理论先导……

这种理论是极为近代化的。”H1这是对墨子“非攻”思想的高

度评价和肯定。

(二)尚同、尚贤

墨家对待贤人的态度与儒家的一样,都要求要尊贤、尚贤,但是在贤人的衡量标准和选用方法、对象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儒家认为贤人应该是要严格按照奴隶主贵族的周札来完善自身的品行修养,只有维护周礼,以周礼律己的人才是仁人君子。在举荐的对象上,正好体现我国古代的宗法制,以“亲亲为大”,对象是上层阶级中的人,体现了严格的等

级制度和对下层劳动者的排斥。

而墨子的尚贤则是强调“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夫

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尚贤上》)。墨子反对儒家的贤才论,认为当政的王公大人要想使国家富强,人民众多,政治安定,必须得到“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贤良之士”的辅佐,这些贤人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这样,“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墨子・尚贤上》)。墨子强调要“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墨子・尚贤中》),主张在选拔人才之时,有能力者居之,不受亲缘、利益、美色等的影响。“虽在农与公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即使是中下层贫民和小生产者都能“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同时要把那些无德无能的人撤下去,“无能则下之”,强调的是唯

才是举。可见,墨子的“尚贤”思想已经超越了血缘和等级制

度的限制。任继愈认为“尚贤’说是对奴隶制世卿世禄的直接打击”【5】。这也体现了墨子作为新兴“士”阶层的代表渴望参与政治,改变自身社会地位;同时也体现了墨子在社

会政治领域的民本思想:无差等的爱民,“官无常贵,而民无

终贱”的善民、用民。尚贤思想在历代的封建社会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只有中下层知识分子参与政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尚同”是墨子针对当时的天下混乱两提出的政治纲领。

所谓“尚同”,即“上同”,也就是要求人们的意见统一于上

级,并最终统一于天。“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又选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墨子・尚同上》),“尚同”思想就是在天子、诸侯、三公都是贤能之人的前提下,

要求百姓同于天子,这样天子就能统一天下的意见,从而治

理好天下。“治天下之国,如治一家;使天下之民,如使一家。”(《墨子・尚同下》)当然,也要求百姓要同于天,否则“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一2一万方数据

张大联/墨子“十论”中所蕴含的民本思想

疫,飘风苦雨”,这是天“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墨子・尚同中》)。墨子的尚同思想就是想通过天人和

谐、上下通情,来达到社会和谐。

(三)节用、节葬

在促进社会发展的主张中,墨子除了提出要创造财富之

外,更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节用”、“节葬”。

墨子基于节用主张,在生活的衣食住行都提出了具体的

节用之法。墨子在《节用》篇中认为:衣:“冬服绀之衣,轻且

暖;夏服络之衣,轻则清,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食:“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日: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住:“其旁可以御风寒,上可以御雪霜雨露,其中蠲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贝fj止。”行:“古者圣王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制为舟楫,足以将之,则

止。”墨子认为在衣食住行方面以满足日常需求为准,衣服防

暑保暖;饮食补充虚损、强健体魄等等;在节用方面,墨子还

主张要各司其职,“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鞭炮、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岁馑,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

一。旱,则损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溃,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无禄,禀食而已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三。”(《墨子・七患》)墨子还提出在碰到荒灾之年,如干旱欠收的时候,统治者要适当的减少赋税,降低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在丧葬方面,墨子从节用的角度出发,提出“节葬”,认为厚葬久丧对人的精神、身体、财富等方面都是不利的,丧葬从简,则不会耽误生产生活,民众也能安居乐业。节用、节葬主张都是以人们利益为出发点,最终是要营造一

个不干扰百姓生产、生活的社会。

同时,墨子还强调生产的发展。墨子认为:“凡五谷者,

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墨子・七患》)因此,只有生产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七患”才能得到解决。从墨子“节用”和注

重生产两方面主张可看出,墨子注意到了消费和生产的关

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里,墨子的这些主张反应了小生产者及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四)天志、明鬼

在墨子的“天志”、“明鬼”篇中,也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

民本思想。

墨子眼中的天是有意志的天,“天欲义而恶不义”(《墨

子・天志上》),它能赏善罚暴。“这个天志实际上是墨子所

代表的小生产者阶级的意志”∞1,所谓天之意,即“欲人之有力相营,有道相教,有财相分也”(《墨子・天志中》)。“故欲

富且贵者,当天以而不可不顺”,“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

必得赏;逆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墨子・天志

上》)

先秦儒家思想也重视“天”,且“天”常与“命”相联,所以孔子有“天命”之说。很显然墨子的观点与此有根本的差别。

《墨子・天志中》说:“故唯毋明乎顺天之意,奉而光施之天

话文学刊

下,则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

便宁无忧。是故子墨子日:‘今天下之君子,中实将欲遵道利民,本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由此可见,墨子不但诚心信奉天有意志,天有德行,还将天道与人道、天意与人意、天德与人德结合,这其中民和国富、兼爱天下是根本。因

为顺应天志,民和国富,才能“上利乎天,中利乎鬼,下利乎人,三利无所不利,是谓天德”(《墨子・天志中》),才能真正

做到“兼爱”,获得上天的恩惠厚泽。墨子的“天志”,极大地拓展了天命论的内涵。过去禀受天命的人只是天子以及王公大人,现在连普通百姓亦可享受天意恩赐,这刚好与当时用民意代替天意的发展趋向相吻合。墨子的“天志”赋予了墨子思想爱民利民、平等善民、遵道厚民的内容。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欲求,凸现出强烈的民本精神,值得肯定。

墨子也相信鬼神,“墨子崇信鬼神的用意,如同他提倡天志一样,不是为了欺压百姓,恫吓万民。相反,主观上是为了百姓人民的利益。”L6¨鬼神之所罚,无小必罚之;鬼神之所罚,无大必罚之。”(《墨子・明鬼下>)即便是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如夏桀、商纣、周幽壬和厉王,他们虐待百姓,鬼神就会来惩罚他们。“昔三代之暴王,桀纣幽厉,此反天意而得罚者也。”(《墨子・天志上》)不仅如此,墨子更宣传鬼神有超越常人的能力,他们高明超绝,世间的圣人简直不能和他们相比。“……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焉,率天下之百姓以农,

臣事上帝山川鬼神”,表现出一种崇拜鬼神的宗教思想。墨

子的鬼神观的主观动机是为了保障小生产者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假借鬼神来威吓剥削者。但是他又强调鬼神的超

越常人的能力,比起儒家的强调人本身的独立价值和优先地

位,显然就落后多了,但他的出发点是为广大人民的绢益,是毋庸置疑的。

(五)非乐、非命

墨子的“非乐”思想,是在春秋战国之交的具体历史环境下提出来的,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是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注,是对“本固邦宁”的殷切期望,它闪耀着民本主

义的光芒。

墨子所反对的“乐”,是指一切享受作乐,包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为非乐也。”(《墨子・非乐>)认为凡是一切祸国殃民的奢靡享受,都在“非乐”之列。墨子反对在百姓衣食无着的情况下,统治者的奢侈享乐,“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墨子・非乐》)这与马克思

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科学诊断如出一辙,而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明确的表述,并纳入了他的“非乐”思想的内涵之中

万方数据

2012年第9期

i。

墨子相信天志,崇拜鬼神,但他却否定命定论。墨子用“三表”的标准否定了“命”的存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非命上》)墨子认为,从古者圣王之事看,“先王之宪”、“先王之刑”、“先王之誓”都无“执有命者之言”;从百姓耳目之实看,无论“生民诸侯”还是“古之圣王”,都没有“闻命之声”、“见命之物”。在他看来,“命”的产生只是由于“上世之穷民贪于饮食,惰于从事,是以衣食之财不足,而饥寒冻馁之忧至”(《墨子・非命下》),由于统治者的懒怠或沉迷于安逸享乐,才会以“命”欺世,这样将导致社会出现“为君则不义,为臣则不忠,为父则不慈,为子则不孝,为兄则不良,为弟则不悌”(《墨子-非命下>)的混乱局面。因此,墨子主张。非命”,“认为贫与富、贵与贱、寿与天,都非命所定,可以人力变更”16J。所以,他勉励小生产者们自强:

“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强必富,不强必贫;

强必饱,不强必饥”;“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墨子・非命下》)。

综上所述,墨子基于所处的社会环境背景和怀着对广大中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一系歹lj保民、爱民学说。我们从墨子“十论”的思想内容中看出,墨子是小生产者利益的代表,墨子的思想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的希望和要求,他从维护人民利益的角度提出了一系歹{l主张。。兼相爱”是墨子理想社会的人人平等、彼此互爱的基本观念。反对非正义的战争的正确立场,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安居乐业的理想。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墨子主张发展生产,积极研制和发明先进的工具,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推崇贤能政治,打破阶级阶层的限制,更具有民主主义的色彩。墨子在两千年前就具有这些观点,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研究墨子思想,与当今时代的主题相结合,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作用。【参考文献】

[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东方出版社,1996.

[2]、黄阳华.墨子伦理思想的民本精神——从儒、墨比较谈起

[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4),[3]墨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英)阿诺德・汤因比,等.展望二十一世纪[M].国际文

化出版公司,1985.

[5]任继愈.墨子与墨家[M].商务印书馆,1998.

[6]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1册)[M].人民出版社,1966.

一3一

墨子“十论”中所蕴含的民本思想

作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张大联

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湖南益阳,413000语文学刊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2012(17)

1. 梁启超 先秦政治思想史 1996

2. 黄阳华 墨子伦理思想的民本精神--从儒、墨比较谈起[期刊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8(04)3. 墨子 1997

4. 阿诺德·汤因比 展望二十一世纪 19855. 任继愈 墨子与墨家 19986. 任继愈 中国哲学史(第1册) 1966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wxk201217001.aspx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为何成了空话?
  •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为何成了空话? 记得几年前,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中的两句歌词家喻户晓:"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谁来主宰?""得民心"与"得天下"的关系,以及如何"得民心",两千多年前的孟老夫子早已说得非常清楚.<孟子 ...

  •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为何成了空话?|民本思想|民本
  •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在秦汉以下的中国历史上,"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政治虽然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但从未制度化与法律化,实际上已经异化为统治者手中玩弄的用民之道.御民之术,成了一句"口惠而实不至"的政治空话. 本文摘自:<博览群书>2007年04 ...

  • 大学语文诗歌.课文赏析
  • <文选与应用文写作>期末考试时间:2014.1.6 一.诗词部分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诗经>--<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按照音乐不同分为"风"."雅"." 颂" ...

  • [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作业
  • 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作业 第四章 先秦说理散文发展概况 一填空 1.道家的创始人是 2. 3 4."兼爱"."非攻"的主张是 5.<论语>是一部 6. >. 7.孔子向他的几个学生问志,通过对话和动作刻画了师生不同个性特征的著名篇章是 ...

  • 尔雅通识课国学智慧考试题目
  • <春秋>是根据()历史改编的.A.鲁国 D.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 孔子用()区分君子与小人.B.道德 <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孔子没有打破了"学在官府"传统,导致只有贵族可以读书. 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是()D.<论 ...

  • 国学智慧答案
  • 国学智慧满分答案2017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不属于<中庸>所说人做事的三个层面的是().(1.0分) 1.0 分  A. 安而行之   B. 利而行之   C. 懒惰而行之   D. 勉而行之  我的答案:C 2 <周易>中的&q ...

  • 中国地域文化
  • 江浙文化: 文化渊源:江浙地区属于江南吴越文化圈.吴越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沟渠纵横,自然条件为吴越文化的形成准备了充足的条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在不断的战乱中变得更加融合,初步形成了吴越文化,这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东南沿海区域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处于相对安定 ...

  •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 鹤壁育才高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出题人:李月 审核:高二历史备课组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个小题) 1.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说:"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 ...

  • 2016超星国学智慧答案
  • 1 <春秋>是根据()历史改编的.  A.鲁国 B.燕国 C.赵国 D.魏国 我的答案:A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孔子是生于老子之后的 B.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 C.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 D.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 我的答案:D 3 孔子用()区分君子与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