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诗歌.课文赏析

《文选与应用文写作》期末考试时间:2014.1.6

一、诗词部分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诗经》——《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按照音乐不同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 ,灵活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初步形成了中国诗歌创作的民族传统,奠定了后世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2、“风骚”—— “风”是指《诗经》,“骚”是指“楚辞”。《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战国后期,在南方产生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新体诗——楚辞,《离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运用这一形式创作的代表作,并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3、风雅颂——《诗经》的三种分类。风:各地的土风歌谣,地方音乐;雅: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颂:用于宗庙祭祀或重大典礼时的乐曲。

4、赋比兴——赋比兴指的是《诗经》中的三种艺术表现方法。赋:即不加修饰,直接地铺陈叙述。比: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借助其它事物作为开头,以引起所要歌咏的事物。赋比兴在《诗经》中的运用,为后代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5、诗史——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诗歌集中反映了唐王朝有盛转衰的历史,把笔触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集中表现了自己忧过忧民的思想,感情内在深厚,风格沉郁顿挫,号称“诗史”。他们以其现实主义的卓越成就,泽被后世,成为诗歌创作的光辉典范。

6、“双子星座”—— 在盛唐时期,出现了大量风格不同优秀诗人。其中李白和杜甫先后崛起,被称为中国诗歌史上雄视千古的“双子星座”。李白诗歌热情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表现个人理想与社会显示的尖锐矛盾,感情奔放激烈,风格豪放飘逸;杜甫诗歌集中反映了唐王朝有盛转衰的历史,把笔触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号称“诗史”,集中表现了自己忧过忧民的思想,感情内在深厚,风格沉郁顿挫。他们分别以其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卓越成就,泽被后世,成为诗歌创作的光辉典范。

7、李煜——李煜,字重光,五代词人,南唐国君,后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李煜的词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技巧,但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后期由小皇帝变为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使他的词的成就大大超过了前期,艺术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8、李清照——生活在南北宋之交,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她的词感情深厚,风格婉约,造语清新,后期作品写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尤其憾人心魄。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女词人。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漫》等。

(二)简答与分析

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

“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部分内容。它是根据音乐的不同而划分的。“风”是先秦乐曲的通名,即指音乐曲调。“风”分为十五国风,“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共160篇。“雅”即正,是符合朝廷礼仪规范的乐曲的名称,即朝廷正乐。“雅”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其作者多为贵族。“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节奏比较舒缓。“颂”的本意是舞蹈的“形容”,舞蹈的“模样”。“颂”又分周颂、鲁颂、商颂。

2、《蒹葭》的含蓄朦胧美。

《蒹葭》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朦胧诗的鼻祖。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诗中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恰恰是这份朦胧、这份不确定性,才使得作品流传至今,依然让人令人回味无穷。

词采用了比兴手法,交待时间和地点。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

界。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后两节进一步表明了“伊人”的不确定性。但诗人通过渲染出三幅深秋早上河边不同时间的背景,生动地描写了等待伊人,由于时间推移而越来越迫切的心情。

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诗的结尾是余音绕梁,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朦胧美、含蓄美。

3、《蒹葭》的意境美。

“《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有含蓄美、朦胧美、意境美等。其中意境美主要体现在作品多重叠合的架构上。

①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②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③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④“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4、《蒹葭》中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意优美而朦胧的抒情诗,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执著追求和求之不得的惆怅。

首的开篇通过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他日夜思念“伊人”。这“伊人”却“在水一方”,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却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怅惘的情致。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惘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抒情主人公的执著追求和求之不得的惆怅之情得到了表现。

5、《蒹葭》一诗中“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

“赋、比、兴”是《诗经》创作的表现手法,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含蓄蕴藉、委婉曲折的风格。《蒹葭》一诗中“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非常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诗的首节前两句采用了比兴手法,交待时间和地点。“宛在”一词,灵空飞动,神来之笔,耐人无限遐思。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后两节和第一节的意思基本相同,只是换韵换字罢了。三章兴句,刻画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地,渲染出三幅深秋早上河边不同时间的背景,生动地描写了等待伊人,由于时间推移而越来越迫切的心情。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你能哪几个方面来概括作品的美?

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1)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b、 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c、 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2)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a、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b、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c、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d、“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3)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7、《长恨歌》中的情感与艺术特点。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复杂的、双重的,诗人白居易的态度也是矛盾的。这首诗既对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而废弃朝政荒淫误国,以致发生安史之乱,有批判;同时也歌颂了李、杨之间的爱情,特别是对杨贵妃的悲惨结局寄予了极大同情。

前半部分,对唐玄宗迷恋杨玉环,沉醉歌舞,招致安史之乱,很明显是谴责、批判的。从马嵬兵变、杨玉环被处死开始,诗人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从批判转向同情、乃至歌颂。李、杨的爱情最终以悲剧为结局。

《长恨歌》非常善于人物描写,刻划人物细腻传神。本诗塑造了李、杨两个人物形象。对李隆基,前半部分侧重写他贪恋美色。杨玉环死后,十分细腻地刻划了李隆基一年四季、日日夜夜地思念杨的刻骨铭心相思,写得催人泪下。对杨玉环的描写刻划,作者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突出她的美貌,二是写了杨的忠贞。从而更加突出了“长恨”的主题。

诗人“深于诗”还体现在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的表达方式上。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时而叙事、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或者以叙事与抒情结合,或者以抒情与写景结合,或者以写景与叙事结合,三者变换灵活自由,转接自然和谐。

8、《长恨歌》在叙事、写景和抒情上的和谐结合。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著名叙事诗。诗人自评时曾说“一篇长恨有风情”。诗歌描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剧。白居易擅长诗歌写作的手法:将写景、抒情,作者善于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写了唐玄宗求色和杨贵妃得宠的经过,叙述安史乱起、玄宗出逃、马嵬缢妃的事件,再描述唐玄宗晚年的凄清孤寂的生活和思念杨贵妃的情景,最后让杨贵妃在仙山中出现,表现玄宗与杨贵妃至死不渝的爱情。作者的叙事,不是纯客观的叙述,而是揉进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对唐玄宗荒淫误国、杨玉环恃宠而骄恃批判态度,对他们的爱情悲剧给予极大的同情。诗人或将人物的思想感情倾注于景物之中,用景物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或选择富有特征的事物、景物,描写人物对这类事物或景物的感受来表现其内心世界。或者以乐景写哀,或者以哀景写乐。行宫的月色、雨夜的铃声、马嵬坡下的泥土、太液池中的芙蓉、未央宫里的杨柳,这些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使唐玄宗不禁触景生情。正因为诗人是以情叙事,以情写景,并且使三者和谐地统一于全诗之中,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比较强的。

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时而叙事、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或者以叙事与抒情结合,或者以抒情与写景结合,或者以写景与叙事结合,三者变换灵活自由,转接自然和谐。

9、《长恨歌》的艺术特点。

(1)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故事一开始叙述李隆基寻求美色、得到杨玉环的经过。描写了他们纵情恣乐的宫闱生活,以暗示这一悲剧产生的原因。作者叙述“安史之乱”爆发,使故事情节的发展陡生变化。贵妃身赴黄泉后,作者却以饱含同情的笔墨大肆铺叙李隆基于幸蜀途中、还京路上、及回到长安后一年四季、日日夜夜对杨贵

妃的无穷思念,以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来推动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使诗波澜迭起,别开生面,有力地突出了“长恨”的主旨。最后虚构了贵妃谢恩、托物、寄词、申誓等情节,让整个故事在李、杨二人的绵绵长恨中结束。围绕诗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整首诗的情节跌宕起伏,穷极变化,富有浪漫气息和传奇色彩,充分体现了作者艺术构思之奇妙和想象力之丰富。

(2)刻划人物细腻传神

①对李隆基,大部分内容都在刻划他对杨的相思刻骨铭心。多角度、多层次地描述了郁结在李隆基心头的深沉哀伤。十分细腻地刻划了李隆基无限思念的心理活动。

②对杨玉环的描写,作者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她的美貌,一是她的忠贞。

(3)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

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作者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情感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叙事、抒情、写景三者的长处,使它们既各尽其责,又互相配合协调,共同为表现主旨、刻划人物而服务。

10、《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复杂的,诗人白居易的态度也是矛盾的。这首诗既对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而废弃朝政荒淫误国,以致发生安史之乱进行批判;同时也歌颂了李、杨之间的爱情,特别是对杨贵妃的悲惨结局寄予了极大同情。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即第一段、第二段对唐玄宗迷恋杨玉环,沉醉歌舞,招致安史之乱,很明显是谴责、批判的。诗的开头“汉皇重色思倾国”,这“重色”二字就表明了“刺上”的意味。“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金屋妆成矫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对李隆基不理朝政、淫乐贪色显然是讽谕的。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还在欣赏歌舞,“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批判讥讽的态度显而易见。从马嵬兵变、杨玉环被处死开始,诗人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从批判转向同情、乃至歌颂。李、杨的爱情最终以悲剧为结局。白居易作为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对君王虽有所讽谕,但“忠君”思想是难以动摇的,李隆基作为君王,其爱情落得如此悲剧下场,诗人寄予深深同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们从“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面柳面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这些诗句里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倾向。结尾部分诗人以丰富的想象虚构了杨贵妃亡魂再现的故事,这里也表现诗人对李、杨爱情的极大同情。

11、李煜的《浪淘沙》

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诗人怀着对痛失家国的无比悲愤之情,开篇就写下了“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用春寒和春雨惊醒正在做美梦的词人,来表现成为阶下囚之后的李煜处境的凄凉,也表达出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往日生活的深情留恋。梦中之欢和醒后之悲互为映衬,造成心理与时空的转换与交替。从实写现实之愁苦来造成反差,引出虚拟梦境之欢娱,突出自己被俘之“客身”竟做“贪欢”之美梦。正是通过“梦里”的“贪欢”,把词人内心深处虽然微弱但却顽强、不甘心死亡的生存意志艺术地表现出来。 不着悲、愁字,却更突出了亡国被俘后的处境的可悲可怜。

词的下片直接抒发家国之恨,表现出词人极其复杂矛盾的心情。用“无限江山”饱含词人赞美、怀念之情;诗人多少物质享受和人间欢乐都曾发生在那一大片可爱的“无限江山”的江南故土上,如今却只能有片刻的梦想。何等的悲哀!“别时容易见时难”,用“容易”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啊!饱含着绝望、诀别、留恋、希冀、缅怀、向往等丰富的情感。“流水落花春去也”表达出一切美好的往事都像大自然的规律一样一去不复返的绝望之情,又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和无可奈何的悲哀。词的结句“天上人间”,用对比的手法,将词人的余恨不尽、绝望之情、凄楚之境完全道出,构成了余味不尽的意境。

这首54字的小令,完全是诗人亡国之后切身的感受,表达了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12、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引起了无数后人的共鸣。但李煜在《浪淘沙》中却说“别时容易见时难”。为什么?

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南唐后主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是多么难舍难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这里却说“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啊!要知道,这里的“别”,不是暂时的别离,而是永久的别离,因而也是人世间最为痛苦的别离,更何况这样的别离是如何的“容易”——国家竟是那样轻而易举的就灭亡了,这岂不是痛上加痛吗?这样的难于再见,不就是对词人的死刑宣判吗?这决不是一种“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情怨呻吟,而是对国破家亡的一种极其委婉而凄惨的呻吟和呼唤。饱含着绝望、诀别、留恋、希冀、缅怀、向往等丰富的情感,。

14、《永遇乐》的表达手法。

此为李清照晚年所写元宵词,借流落江南孤身度过元宵佳节所产生的切身感受,寄托深沉的故国之思、今昔盛衰之感和身世飘零之悲。本此主要是运用对比的表达手法来表现词人情感。

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第一问表达出诗人漂泊异乡的凄凉愁怀;第二问反映了晚景凄凉的心情;第三问反映出晚年生活动荡不安、祸福莫测的忧患。用客观景色的宜人反衬主观的不同感受:身逢佳节,天气虽好,却无心赏玩。因此虽有“酒朋诗侣”用“香车宝马”来邀她去观灯赏月,也只好婉言辞谢了。表面上是怕碰上“风雨”,实际是国难当前,早已失去了赏灯玩月的心情。家国沦亡之感,跃然纸上。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的当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样,诗人很自然地转到当年汴京欢度节日的回忆上来。

词的下片,由写今转为忆昔。用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 前六句极写往年京华热闹欢乐和浓厚兴致。 “如今”以下折转到当前,憔悴神态,寥落心理,与往昔形成强烈反差。最后两句看似淡泊自守,实则满腹辛酸,是一腔凄怨的总爆发。一方面耽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在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在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这是何等的悲凉!更反衬出词人伤感孤凄的心境。

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以他人反衬,益增悲慨。在这种反衬对比之中,渗透着作者深沉的故国之思,赋予了这首词以深刻的社会意义。

昔盛而今衰,物是而人非,是贯穿全篇的意脉。词人选择了两个不同时空的意象,两相对衬,既着力突出了自甘孤寂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时也借这种盛衰、哀乐的对比深化了主题。全词语言似信手拈来,平淡家常几近口语,浅易更显深情,通俗不伤雅致,体现了词人风格婉约,造语清新的特点。

二、散文部分内容

(一)名词解释

1、《论语》——《论语》是一部集中体现孔子哲学思想、正统儒家学派观点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纂辑而成。因为是论纂所记之语,故名其书曰《论语》。《论语》所记孔子的哲学思想的核心分别讲是“忠恕”,合起讲是“仁”, 它强调的是“爱人”。 反映了春秋时期人的意识的觉醒。《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它的语言精练含蓄,意味深远,幽默风趣,富有哲理,能给人以启示。

2、《孟子》——《孟子》系孟子和他的学生共同编纂而成。《孟子》11篇,现存7篇,尚有外书4篇,已佚。《孟子》一书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张和“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发挥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性善论的伦理观,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以推行仁政的事迹。《孟子》文章不仅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而且浅近如话、明白晓畅,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南宋时与《论语》、《中庸》、《大学》一起,被朱熹列为四书。

3、《老子》——也叫《道德经》,分上下篇,约五千余言,分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是一部富有诗意的哲学著作,为李聃所

著。文章犹如一组词义洗练的哲理诗,采用大量的韵语,排比、对偶句式,行文参差错落,变化多端。它和《论语》奠定了先秦说理散文的基本特征。

4、“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从而使中国大地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提出各自拯救社会的方案与措施。说“百家”当然是夸张,主要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十家。其中儒、墨、道、法、名、阴阳称为六大学术思想流派,前四家被称为“显学”。“百家争鸣”所产生的思想文化,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思想的确立及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5、“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是一个思想开放、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提出各自拯救社会的方案与措施。这些思想家后世便称为“诸子”。他们的著作旨在议论,也富有情采,我们现在称为“诸子散文”。其中写得最好的,在儒家是《孟子》,在道家是《庄子》,在法家则是《韩非子》。

6、巴金——

(二)分析题

1、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春秋战国是一个思想开放、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提出各自拯救社会的方案与措施。这些思想家后世便称为“诸子”。他们的著作旨在议论,也富有情采,我们现在称为“诸子散文”。诸子散文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春秋末到战国初。以道家的《老子》、儒家《论语》、墨家的《墨子》为其代表。主要以语录体为主。篇幅短小,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仍是语录体为主,但结构完整,形象鲜明,富有文采,融入哲理。体现出了散文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的倾向。

第三阶段是战国后期,是先秦散文中议论文发展的最高阶段。以专题议论文为主。《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 文体更加成熟,有明确的标题,议论和记叙的分工更加明确。说理透彻,逻辑周密,常寓理于物,比喻生动。

2、简述先秦诸子散文走向成熟的主要标志。

春秋战国是一个思想开放、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提出各自拯救社会的方案与措施。这些思想家后世便称为“诸子”。他们的著作旨在议论,也富有情采,我们现在称为“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老子》、《论语》、《墨子》为代表。主要以语录体为主。篇幅短小,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仍是语录体为主,但结构完整,形象鲜明,富有文采,融入哲理。体现出了散文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的倾向;战国后期,是先秦散文中议论文发展的最高阶段。以专题议论文为主。《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 文体更加成熟,有明确的标题,议论和记叙的分工更加明确。说理透彻,逻辑周密,常寓理于物,比喻生动。

所以,先秦诸子散文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篇幅由简短发展到长篇大论,形式上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从语录体进化到专题论文。

3、概述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法”“墨”四家的主要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从而使中国大地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提出各自拯救社会的方案与措施。说“百家”当然是夸张,主要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

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十家。其中儒、墨、道、法四家被称为“显学”,对后世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儒家主张推崇“人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法制”,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后来战国末期的秦国就是采用法家的主张,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秦朝;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世和民心。墨家主张“兼爱”,强调互相理解、宽容、平等,反对兼并战争。这些主张,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推动了我国社会向前发展。

4、怎样理解孔子所说的“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孔子认为,实行“仁爱”的人性基础就是“孝悌”和“忠恕”,即只要像爱父母兄弟这样的爱心去爱别人,就能实行仁爱。孔子的理想就是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身边做起,就能让世界充满爱,就能构建起“大同”的和谐社会。所以,孔子提出“所谓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此语,就是儒家提倡的“推己及人”的仁爱原则。“能近取譬”的“近”指自身,“譬”即以己联想、类推别人,像关爱自己一样地关爱别人,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才是实行“仁”的方针、途径。后来,孟子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这种原则的运用。孔子的这种“推爱”原则,充分体现出他的“民本”思想,是当今社会用来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5、怎样理解孟子所说的“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富有人民性的思想家,他提出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充分体现出他的“民本”思想。

儒家主张“君君臣臣”,君、臣以及每一个社会人都是一种“角色”,都应有各自的行为规范和处己原则。孟子认为,君权是神授予的,但君是应该为民服务的,否则就失去为君的资格,百姓就应该“替天行道”。

纣作为一名君王,理应忧民、爱民,但是他却残民以逞。这样,他的位置便发生了异化,失去了为“君”的资格与名分,所以革命的力量就可以诛杀这样的人。因此,杀这样的人便算不上是以下犯上的“弑君”。因为,残暴的君主只是“一夫”,即“独夫”而已,诛杀暴君并非以下犯上、下夺上位的“弑君”,所以并不涉及违犯儒家忠德的问题。

孟子的这种思想,被后世儒家所发展。周易革卦彖辞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完全肯定了替代无道政权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6、孟子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之说,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有联系又有区别,你是如何认识的?

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中富有人民性的一位思想家,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希望君王用“王道”统一天下,施行“仁政”。这些充分体现出他的“民本”的思想。孟子这段话的核心,就是希望君王能“与民同乐”,而且还从乐说到忧,即所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更为完整地显示了孟子政治学说中的民本主义思想。因为当时天下战国兼并,要让百姓过安稳的生活,只有统一天下。要统一天下大势,是用仁政,还是用暴政,这是作为客卿的孟子唯一能游说君主的话。但是孟子把仁政的希望寄托在君王一人身上,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他的仁政主张,也一直未能被君王所接受。

儒家哲学,说到底,就是要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这个阶层中的精英的品格,就是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忘却一己的得失,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大的群体利益中。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这样一份担当,后来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人格中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始于脚下的朴实情怀,显然要比孟子把国家希望寄托在君王一人身上更加的现实,胸怀更加博大,志向更加高远。

7、分析老子所说的“天之道”、“人之道”的思想内涵以及现实意义。

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是“效法自然”,“无为而治”。“天之道”就是天的运行规律,即自然规律;“人之道”是指社会规律。老子认为自然规律在总体上是平衡的,所以人类的理想政治,就是应当像自然运

行规律一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做到社会公道,同情和帮助弱者,抑制豪强。但是,当时社会的“人之道”却刚好相反,社会现实和政治秩序是“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损人利己、弱肉强食。

这段话透露出老子朦胧的、模糊的平等与均衡的社会思想。他以“天之道”与“人之道”作对比,主张“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老子把自然界保持生态平衡的现象归之于“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他要求人类社会也应当改变“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现象,体现了他的社会财富平均化和人类平等的观念。所以,这是《道德经》所有的人民性一面,是其精粹。

老子崇尚的“道”,是至高无上的绝对平衡的规律。但他忽略了这个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规律;事物双方之间的转化是需要条件的,转化就是动态的不平衡。一切“顺其自然”,不去创造条件使不合理的现象发生转化,期望的平衡是无法出现的。

老子的这种社会财富平均化和人类平等的观念,对当前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列举当今社会的和谐举措)

8.《怀念萧珊》分析

三、小说部分内容

(一)名词解释

1、魏晋风流——“魏晋风流”也叫“魏晋风度”,是指在魏晋“玄学”思想和思潮影响下士人精神世界的外现,表现为在言谈、举止、趣味、习尚等方面,流露出“旷达、真率、恣纵、放任、无拘无束”等自然本性,体现了魏晋名士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魏晋风流”这种新的社会思潮改变着士大夫的人生追求、生活习尚和价值观念。魏晋名士“任诞”的表现,对魏晋及以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构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生境界中高远、浪漫的一部分。以魏晋风流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相当深远。

2、“志人小说”——“志人小说”又叫“轶事类小说”,是魏晋时期出现的笔记体小说。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从中可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面貌。其中,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最具代表性,记述了东汉至东晋时期文人名士的言行,帮助我们了解魏晋时期的社会现象和文人风貌。

3、“志怪小说”—— 所谓“志怪”,就是写非常之人、非常之物、非常之事。就是创造超现实的他界,而且把它们当作现实世界来描写。志怪小说指汉魏六朝时期带有神怪色彩的小说,它们多数来源于巫和方士的奇谈怪论。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等,虽然许多作品中表现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4、《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主要记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5、《搜神记》——志怪小说《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中最成功的一部,作者是东晋历史学家干宝。《搜神记》为后世小说、戏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小说如《三国演义》、《三言》、《西游记》、《封神演义》等,都从中吸取了材料。戏曲如关汉卿《窦娥冤》,与《东海孝妇》有明显的承传关系;黄梅戏《天仙配》,也是从《搜神记》中的《董永》吸取了素材。至于被后世诗文用作典故,就更多了。

6、《李寄》——选自于东晋历史学家干宝所撰写的志怪小说《搜神记》。小说主要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其性格,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为民除害的古代少女形象,人物性格鲜明。小说语言简洁,结构完整,线索清楚,富有悬念,是《搜神记》中最好的作品之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7、曹雪芹——

(二)分析题

1、简析《世说新语·雪夜访戴》中王之猷的个性特征。

《世说新语·雪夜访戴》充分表现出王之猷洒脱的人生境界。一个洒脱的有真性情的人,一切行

动都是对存在的自然反应,是真性的自然流露。当大雪飞舞的夜晚,王之猷被眼前的景色所感动,渴望与远在他县的友人分享良辰美景,无论多迟多远,乘兴而去,其情感至真至烈。到了友人家门口,因兴致全无,不进门反而回家,也是真性的自然流露。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从不勉强自己,强迫自己。“乘兴而来,兴尽而去”,王之猷一反人们只重视追求结果目的,不重视体验过程的人生模式。过程就是目的,每一个片刻都是生活的目的,享受它,体验它,经历它,随着生命的流动而流动。这就是“雪夜访戴”成为后代文人艳羡话题的原因,这就是魏晋名士风度的表现。他所追求的是兴之所至的过程本身,排除了世俗的功利。这种适性随意、旷达放任的生活态度,正是魏晋时代名士“任诞”的表现。

生命进入低谷时,不抗拒;生命推向巅峰时,不停留。这就是人生洒脱的境界,也是这则故事所给我们的启发:投入时,全身心的投入;放弃时,无牵无挂。

2、从《李寄》一文斩蛇前、斩蛇时、斩蛇后三个方面,谈谈作品是怎样刻画李寄的性格。

志怪小说《李寄》生动地描述了少女李寄智斩蛇妖、为民除害的故事。作品赞美李寄的机智、勇敢和善良,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为民除害古代女英雄形象。

斩蛇前,李寄做了充分的准备,她先求得“好剑及咋蛇犬”,又针对蛇的习性,在穴口放置了甜食,表现出她的聪明、细心。

斩蛇时她处危不乱,待大蛇吞食米餈时,放犬咬之,随即将其砍死,表现出她的勇敢、镇定。 斩蛇后,她从容进入洞穴,找到被食少女的枯骨,对她们的不幸与懦弱深表同情哀愍,这又表现出她的善良。

作品赞美李寄的机智、勇敢和善良,实际上是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英勇智慧、战胜灾害的大无畏精神的歌颂。

3、简述《李寄》一文运用哪几种手法刻画人物。

志怪小说《李寄》生动地描述了少女李寄智斩蛇妖、为民除害的故事。作品赞美李寄的机智、勇敢和善良,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为民除害古代女英雄形象。作品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鲜明的对比,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量。开端写山高岭深,巨蛇为害。“都尉、令、长”等官吏,面对大蛇,畏惧无能,甚至募索女孩去祭它的愚蠢、昏庸、怯懦的群象,和李寄毅然应祭、智斩蛇妖的英雄行为形成鲜明对照。李寄年龄虽小却深明大义,表现出关心人民、志在除恶的大无畏献身精神;另外"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的硕大凶猛、森然可怖的蛇妖,与稚弱年幼、身小力薄的李寄形成鲜明对照。通过对比,突出了李寄的机智勇敢的少女英雄形象。

(2)注意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 。当李寄斩蛇之后,小说描写她入洞举出九具遇害少女的髑髅,感慨地说:“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这不仅流露出李寄对她们的怯弱和被吃的无限惋惜,也表现出李寄的善良性格和一片同情之心。作者接着描写李寄“缓步而归”,英雄大战之后,从容自信的情态,跃然纸上,四字可谓传神之笔。

4、简述《李寄》一文的写作特点。

志怪小说《李寄》生动地描述了少女李寄智斩蛇妖、为民除害的故事。其写作特点有:

(1)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完整。开端写山高岭深,巨蛇为害,官吏怯懦,弱者惨遭荼毒,这一切情势,为李寄的出场作出铺垫。李寄不怕凶险,主动应祭。年龄虽小却深明大义,表现出关心人民、志在除恶的大无畏献身精神。写李寄智斩蛇妖,为民除害,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气概非凡的少年女英雄形象。故事的结尾突出了斗争产生的效果和人民对她的赞颂。

(2)通过鲜明的对比,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量。 “都尉、令、长”等官吏畏惧无能,愚蠢、昏庸、怯懦的群象,和李寄毅然应祭、智斩蛇妖的英雄行为形成鲜明对照;"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的硕大凶猛、森然可怖的蛇妖,与稚弱年幼、身小力薄的李寄形成鲜明对照。通过对比,形象地说明了对于一切危害人民的事物,只要敢打善斗,就能战而胜之的道理。

(3)注意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 。当李寄斩蛇之后,对九具遇害少女的髑髅,感慨地说:“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这不仅流露出李寄对她们的怯弱和被吃的无限惋惜,也表现出李寄的善良性格和一片同情之心。作者接着描写李寄“缓步而归”,英雄大战之后,从容自信的情态,跃然纸

上,四字可谓传神之笔。

5、《宝玉挨打》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物

四、应用文写作部分

1、写作概论——主题的要求 ;选择材料的原则;应用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2、总结——特点;格式;标题的三种形式;提炼观点的主要类型;写作要领。

3、调查报告——调查环节;报告格式;正文包括几个部分;前言的五大要素;写作要领。

4、科技文书——论文涵义;论文特点;论文选题的原则。

《文选与应用文写作》期末考试时间:2014.1.6

一、诗词部分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诗经》——《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按照音乐不同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 ,灵活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初步形成了中国诗歌创作的民族传统,奠定了后世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2、“风骚”—— “风”是指《诗经》,“骚”是指“楚辞”。《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战国后期,在南方产生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新体诗——楚辞,《离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运用这一形式创作的代表作,并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3、风雅颂——《诗经》的三种分类。风:各地的土风歌谣,地方音乐;雅: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颂:用于宗庙祭祀或重大典礼时的乐曲。

4、赋比兴——赋比兴指的是《诗经》中的三种艺术表现方法。赋:即不加修饰,直接地铺陈叙述。比: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借助其它事物作为开头,以引起所要歌咏的事物。赋比兴在《诗经》中的运用,为后代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5、诗史——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诗歌集中反映了唐王朝有盛转衰的历史,把笔触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集中表现了自己忧过忧民的思想,感情内在深厚,风格沉郁顿挫,号称“诗史”。他们以其现实主义的卓越成就,泽被后世,成为诗歌创作的光辉典范。

6、“双子星座”—— 在盛唐时期,出现了大量风格不同优秀诗人。其中李白和杜甫先后崛起,被称为中国诗歌史上雄视千古的“双子星座”。李白诗歌热情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表现个人理想与社会显示的尖锐矛盾,感情奔放激烈,风格豪放飘逸;杜甫诗歌集中反映了唐王朝有盛转衰的历史,把笔触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号称“诗史”,集中表现了自己忧过忧民的思想,感情内在深厚,风格沉郁顿挫。他们分别以其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卓越成就,泽被后世,成为诗歌创作的光辉典范。

7、李煜——李煜,字重光,五代词人,南唐国君,后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李煜的词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技巧,但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后期由小皇帝变为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使他的词的成就大大超过了前期,艺术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8、李清照——生活在南北宋之交,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她的词感情深厚,风格婉约,造语清新,后期作品写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尤其憾人心魄。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女词人。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漫》等。

(二)简答与分析

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

“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部分内容。它是根据音乐的不同而划分的。“风”是先秦乐曲的通名,即指音乐曲调。“风”分为十五国风,“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共160篇。“雅”即正,是符合朝廷礼仪规范的乐曲的名称,即朝廷正乐。“雅”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其作者多为贵族。“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节奏比较舒缓。“颂”的本意是舞蹈的“形容”,舞蹈的“模样”。“颂”又分周颂、鲁颂、商颂。

2、《蒹葭》的含蓄朦胧美。

《蒹葭》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朦胧诗的鼻祖。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诗中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恰恰是这份朦胧、这份不确定性,才使得作品流传至今,依然让人令人回味无穷。

词采用了比兴手法,交待时间和地点。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

界。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后两节进一步表明了“伊人”的不确定性。但诗人通过渲染出三幅深秋早上河边不同时间的背景,生动地描写了等待伊人,由于时间推移而越来越迫切的心情。

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诗的结尾是余音绕梁,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朦胧美、含蓄美。

3、《蒹葭》的意境美。

“《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有含蓄美、朦胧美、意境美等。其中意境美主要体现在作品多重叠合的架构上。

①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②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③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④“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4、《蒹葭》中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意优美而朦胧的抒情诗,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执著追求和求之不得的惆怅。

首的开篇通过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他日夜思念“伊人”。这“伊人”却“在水一方”,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却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怅惘的情致。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惘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抒情主人公的执著追求和求之不得的惆怅之情得到了表现。

5、《蒹葭》一诗中“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

“赋、比、兴”是《诗经》创作的表现手法,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含蓄蕴藉、委婉曲折的风格。《蒹葭》一诗中“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非常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诗的首节前两句采用了比兴手法,交待时间和地点。“宛在”一词,灵空飞动,神来之笔,耐人无限遐思。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后两节和第一节的意思基本相同,只是换韵换字罢了。三章兴句,刻画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地,渲染出三幅深秋早上河边不同时间的背景,生动地描写了等待伊人,由于时间推移而越来越迫切的心情。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你能哪几个方面来概括作品的美?

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1)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b、 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c、 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2)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a、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b、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c、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d、“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3)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7、《长恨歌》中的情感与艺术特点。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复杂的、双重的,诗人白居易的态度也是矛盾的。这首诗既对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而废弃朝政荒淫误国,以致发生安史之乱,有批判;同时也歌颂了李、杨之间的爱情,特别是对杨贵妃的悲惨结局寄予了极大同情。

前半部分,对唐玄宗迷恋杨玉环,沉醉歌舞,招致安史之乱,很明显是谴责、批判的。从马嵬兵变、杨玉环被处死开始,诗人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从批判转向同情、乃至歌颂。李、杨的爱情最终以悲剧为结局。

《长恨歌》非常善于人物描写,刻划人物细腻传神。本诗塑造了李、杨两个人物形象。对李隆基,前半部分侧重写他贪恋美色。杨玉环死后,十分细腻地刻划了李隆基一年四季、日日夜夜地思念杨的刻骨铭心相思,写得催人泪下。对杨玉环的描写刻划,作者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突出她的美貌,二是写了杨的忠贞。从而更加突出了“长恨”的主题。

诗人“深于诗”还体现在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的表达方式上。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时而叙事、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或者以叙事与抒情结合,或者以抒情与写景结合,或者以写景与叙事结合,三者变换灵活自由,转接自然和谐。

8、《长恨歌》在叙事、写景和抒情上的和谐结合。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著名叙事诗。诗人自评时曾说“一篇长恨有风情”。诗歌描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剧。白居易擅长诗歌写作的手法:将写景、抒情,作者善于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写了唐玄宗求色和杨贵妃得宠的经过,叙述安史乱起、玄宗出逃、马嵬缢妃的事件,再描述唐玄宗晚年的凄清孤寂的生活和思念杨贵妃的情景,最后让杨贵妃在仙山中出现,表现玄宗与杨贵妃至死不渝的爱情。作者的叙事,不是纯客观的叙述,而是揉进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对唐玄宗荒淫误国、杨玉环恃宠而骄恃批判态度,对他们的爱情悲剧给予极大的同情。诗人或将人物的思想感情倾注于景物之中,用景物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或选择富有特征的事物、景物,描写人物对这类事物或景物的感受来表现其内心世界。或者以乐景写哀,或者以哀景写乐。行宫的月色、雨夜的铃声、马嵬坡下的泥土、太液池中的芙蓉、未央宫里的杨柳,这些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使唐玄宗不禁触景生情。正因为诗人是以情叙事,以情写景,并且使三者和谐地统一于全诗之中,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比较强的。

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时而叙事、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或者以叙事与抒情结合,或者以抒情与写景结合,或者以写景与叙事结合,三者变换灵活自由,转接自然和谐。

9、《长恨歌》的艺术特点。

(1)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故事一开始叙述李隆基寻求美色、得到杨玉环的经过。描写了他们纵情恣乐的宫闱生活,以暗示这一悲剧产生的原因。作者叙述“安史之乱”爆发,使故事情节的发展陡生变化。贵妃身赴黄泉后,作者却以饱含同情的笔墨大肆铺叙李隆基于幸蜀途中、还京路上、及回到长安后一年四季、日日夜夜对杨贵

妃的无穷思念,以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来推动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使诗波澜迭起,别开生面,有力地突出了“长恨”的主旨。最后虚构了贵妃谢恩、托物、寄词、申誓等情节,让整个故事在李、杨二人的绵绵长恨中结束。围绕诗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整首诗的情节跌宕起伏,穷极变化,富有浪漫气息和传奇色彩,充分体现了作者艺术构思之奇妙和想象力之丰富。

(2)刻划人物细腻传神

①对李隆基,大部分内容都在刻划他对杨的相思刻骨铭心。多角度、多层次地描述了郁结在李隆基心头的深沉哀伤。十分细腻地刻划了李隆基无限思念的心理活动。

②对杨玉环的描写,作者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她的美貌,一是她的忠贞。

(3)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

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作者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情感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叙事、抒情、写景三者的长处,使它们既各尽其责,又互相配合协调,共同为表现主旨、刻划人物而服务。

10、《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复杂的,诗人白居易的态度也是矛盾的。这首诗既对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而废弃朝政荒淫误国,以致发生安史之乱进行批判;同时也歌颂了李、杨之间的爱情,特别是对杨贵妃的悲惨结局寄予了极大同情。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即第一段、第二段对唐玄宗迷恋杨玉环,沉醉歌舞,招致安史之乱,很明显是谴责、批判的。诗的开头“汉皇重色思倾国”,这“重色”二字就表明了“刺上”的意味。“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金屋妆成矫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对李隆基不理朝政、淫乐贪色显然是讽谕的。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还在欣赏歌舞,“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批判讥讽的态度显而易见。从马嵬兵变、杨玉环被处死开始,诗人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从批判转向同情、乃至歌颂。李、杨的爱情最终以悲剧为结局。白居易作为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对君王虽有所讽谕,但“忠君”思想是难以动摇的,李隆基作为君王,其爱情落得如此悲剧下场,诗人寄予深深同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们从“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面柳面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这些诗句里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倾向。结尾部分诗人以丰富的想象虚构了杨贵妃亡魂再现的故事,这里也表现诗人对李、杨爱情的极大同情。

11、李煜的《浪淘沙》

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诗人怀着对痛失家国的无比悲愤之情,开篇就写下了“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用春寒和春雨惊醒正在做美梦的词人,来表现成为阶下囚之后的李煜处境的凄凉,也表达出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往日生活的深情留恋。梦中之欢和醒后之悲互为映衬,造成心理与时空的转换与交替。从实写现实之愁苦来造成反差,引出虚拟梦境之欢娱,突出自己被俘之“客身”竟做“贪欢”之美梦。正是通过“梦里”的“贪欢”,把词人内心深处虽然微弱但却顽强、不甘心死亡的生存意志艺术地表现出来。 不着悲、愁字,却更突出了亡国被俘后的处境的可悲可怜。

词的下片直接抒发家国之恨,表现出词人极其复杂矛盾的心情。用“无限江山”饱含词人赞美、怀念之情;诗人多少物质享受和人间欢乐都曾发生在那一大片可爱的“无限江山”的江南故土上,如今却只能有片刻的梦想。何等的悲哀!“别时容易见时难”,用“容易”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啊!饱含着绝望、诀别、留恋、希冀、缅怀、向往等丰富的情感。“流水落花春去也”表达出一切美好的往事都像大自然的规律一样一去不复返的绝望之情,又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和无可奈何的悲哀。词的结句“天上人间”,用对比的手法,将词人的余恨不尽、绝望之情、凄楚之境完全道出,构成了余味不尽的意境。

这首54字的小令,完全是诗人亡国之后切身的感受,表达了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12、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引起了无数后人的共鸣。但李煜在《浪淘沙》中却说“别时容易见时难”。为什么?

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南唐后主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是多么难舍难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这里却说“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啊!要知道,这里的“别”,不是暂时的别离,而是永久的别离,因而也是人世间最为痛苦的别离,更何况这样的别离是如何的“容易”——国家竟是那样轻而易举的就灭亡了,这岂不是痛上加痛吗?这样的难于再见,不就是对词人的死刑宣判吗?这决不是一种“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情怨呻吟,而是对国破家亡的一种极其委婉而凄惨的呻吟和呼唤。饱含着绝望、诀别、留恋、希冀、缅怀、向往等丰富的情感,。

14、《永遇乐》的表达手法。

此为李清照晚年所写元宵词,借流落江南孤身度过元宵佳节所产生的切身感受,寄托深沉的故国之思、今昔盛衰之感和身世飘零之悲。本此主要是运用对比的表达手法来表现词人情感。

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第一问表达出诗人漂泊异乡的凄凉愁怀;第二问反映了晚景凄凉的心情;第三问反映出晚年生活动荡不安、祸福莫测的忧患。用客观景色的宜人反衬主观的不同感受:身逢佳节,天气虽好,却无心赏玩。因此虽有“酒朋诗侣”用“香车宝马”来邀她去观灯赏月,也只好婉言辞谢了。表面上是怕碰上“风雨”,实际是国难当前,早已失去了赏灯玩月的心情。家国沦亡之感,跃然纸上。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的当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样,诗人很自然地转到当年汴京欢度节日的回忆上来。

词的下片,由写今转为忆昔。用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 前六句极写往年京华热闹欢乐和浓厚兴致。 “如今”以下折转到当前,憔悴神态,寥落心理,与往昔形成强烈反差。最后两句看似淡泊自守,实则满腹辛酸,是一腔凄怨的总爆发。一方面耽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在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在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这是何等的悲凉!更反衬出词人伤感孤凄的心境。

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以他人反衬,益增悲慨。在这种反衬对比之中,渗透着作者深沉的故国之思,赋予了这首词以深刻的社会意义。

昔盛而今衰,物是而人非,是贯穿全篇的意脉。词人选择了两个不同时空的意象,两相对衬,既着力突出了自甘孤寂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时也借这种盛衰、哀乐的对比深化了主题。全词语言似信手拈来,平淡家常几近口语,浅易更显深情,通俗不伤雅致,体现了词人风格婉约,造语清新的特点。

二、散文部分内容

(一)名词解释

1、《论语》——《论语》是一部集中体现孔子哲学思想、正统儒家学派观点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纂辑而成。因为是论纂所记之语,故名其书曰《论语》。《论语》所记孔子的哲学思想的核心分别讲是“忠恕”,合起讲是“仁”, 它强调的是“爱人”。 反映了春秋时期人的意识的觉醒。《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它的语言精练含蓄,意味深远,幽默风趣,富有哲理,能给人以启示。

2、《孟子》——《孟子》系孟子和他的学生共同编纂而成。《孟子》11篇,现存7篇,尚有外书4篇,已佚。《孟子》一书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张和“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发挥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性善论的伦理观,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以推行仁政的事迹。《孟子》文章不仅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而且浅近如话、明白晓畅,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南宋时与《论语》、《中庸》、《大学》一起,被朱熹列为四书。

3、《老子》——也叫《道德经》,分上下篇,约五千余言,分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是一部富有诗意的哲学著作,为李聃所

著。文章犹如一组词义洗练的哲理诗,采用大量的韵语,排比、对偶句式,行文参差错落,变化多端。它和《论语》奠定了先秦说理散文的基本特征。

4、“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从而使中国大地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提出各自拯救社会的方案与措施。说“百家”当然是夸张,主要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十家。其中儒、墨、道、法、名、阴阳称为六大学术思想流派,前四家被称为“显学”。“百家争鸣”所产生的思想文化,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思想的确立及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5、“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是一个思想开放、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提出各自拯救社会的方案与措施。这些思想家后世便称为“诸子”。他们的著作旨在议论,也富有情采,我们现在称为“诸子散文”。其中写得最好的,在儒家是《孟子》,在道家是《庄子》,在法家则是《韩非子》。

6、巴金——

(二)分析题

1、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春秋战国是一个思想开放、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提出各自拯救社会的方案与措施。这些思想家后世便称为“诸子”。他们的著作旨在议论,也富有情采,我们现在称为“诸子散文”。诸子散文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春秋末到战国初。以道家的《老子》、儒家《论语》、墨家的《墨子》为其代表。主要以语录体为主。篇幅短小,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仍是语录体为主,但结构完整,形象鲜明,富有文采,融入哲理。体现出了散文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的倾向。

第三阶段是战国后期,是先秦散文中议论文发展的最高阶段。以专题议论文为主。《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 文体更加成熟,有明确的标题,议论和记叙的分工更加明确。说理透彻,逻辑周密,常寓理于物,比喻生动。

2、简述先秦诸子散文走向成熟的主要标志。

春秋战国是一个思想开放、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提出各自拯救社会的方案与措施。这些思想家后世便称为“诸子”。他们的著作旨在议论,也富有情采,我们现在称为“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老子》、《论语》、《墨子》为代表。主要以语录体为主。篇幅短小,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仍是语录体为主,但结构完整,形象鲜明,富有文采,融入哲理。体现出了散文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的倾向;战国后期,是先秦散文中议论文发展的最高阶段。以专题议论文为主。《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 文体更加成熟,有明确的标题,议论和记叙的分工更加明确。说理透彻,逻辑周密,常寓理于物,比喻生动。

所以,先秦诸子散文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篇幅由简短发展到长篇大论,形式上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从语录体进化到专题论文。

3、概述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法”“墨”四家的主要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从而使中国大地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提出各自拯救社会的方案与措施。说“百家”当然是夸张,主要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

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十家。其中儒、墨、道、法四家被称为“显学”,对后世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儒家主张推崇“人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法制”,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后来战国末期的秦国就是采用法家的主张,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秦朝;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世和民心。墨家主张“兼爱”,强调互相理解、宽容、平等,反对兼并战争。这些主张,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推动了我国社会向前发展。

4、怎样理解孔子所说的“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孔子认为,实行“仁爱”的人性基础就是“孝悌”和“忠恕”,即只要像爱父母兄弟这样的爱心去爱别人,就能实行仁爱。孔子的理想就是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身边做起,就能让世界充满爱,就能构建起“大同”的和谐社会。所以,孔子提出“所谓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此语,就是儒家提倡的“推己及人”的仁爱原则。“能近取譬”的“近”指自身,“譬”即以己联想、类推别人,像关爱自己一样地关爱别人,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才是实行“仁”的方针、途径。后来,孟子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这种原则的运用。孔子的这种“推爱”原则,充分体现出他的“民本”思想,是当今社会用来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5、怎样理解孟子所说的“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富有人民性的思想家,他提出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充分体现出他的“民本”思想。

儒家主张“君君臣臣”,君、臣以及每一个社会人都是一种“角色”,都应有各自的行为规范和处己原则。孟子认为,君权是神授予的,但君是应该为民服务的,否则就失去为君的资格,百姓就应该“替天行道”。

纣作为一名君王,理应忧民、爱民,但是他却残民以逞。这样,他的位置便发生了异化,失去了为“君”的资格与名分,所以革命的力量就可以诛杀这样的人。因此,杀这样的人便算不上是以下犯上的“弑君”。因为,残暴的君主只是“一夫”,即“独夫”而已,诛杀暴君并非以下犯上、下夺上位的“弑君”,所以并不涉及违犯儒家忠德的问题。

孟子的这种思想,被后世儒家所发展。周易革卦彖辞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完全肯定了替代无道政权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6、孟子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之说,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有联系又有区别,你是如何认识的?

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中富有人民性的一位思想家,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希望君王用“王道”统一天下,施行“仁政”。这些充分体现出他的“民本”的思想。孟子这段话的核心,就是希望君王能“与民同乐”,而且还从乐说到忧,即所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更为完整地显示了孟子政治学说中的民本主义思想。因为当时天下战国兼并,要让百姓过安稳的生活,只有统一天下。要统一天下大势,是用仁政,还是用暴政,这是作为客卿的孟子唯一能游说君主的话。但是孟子把仁政的希望寄托在君王一人身上,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他的仁政主张,也一直未能被君王所接受。

儒家哲学,说到底,就是要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这个阶层中的精英的品格,就是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忘却一己的得失,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大的群体利益中。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这样一份担当,后来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人格中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始于脚下的朴实情怀,显然要比孟子把国家希望寄托在君王一人身上更加的现实,胸怀更加博大,志向更加高远。

7、分析老子所说的“天之道”、“人之道”的思想内涵以及现实意义。

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是“效法自然”,“无为而治”。“天之道”就是天的运行规律,即自然规律;“人之道”是指社会规律。老子认为自然规律在总体上是平衡的,所以人类的理想政治,就是应当像自然运

行规律一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做到社会公道,同情和帮助弱者,抑制豪强。但是,当时社会的“人之道”却刚好相反,社会现实和政治秩序是“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损人利己、弱肉强食。

这段话透露出老子朦胧的、模糊的平等与均衡的社会思想。他以“天之道”与“人之道”作对比,主张“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老子把自然界保持生态平衡的现象归之于“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他要求人类社会也应当改变“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现象,体现了他的社会财富平均化和人类平等的观念。所以,这是《道德经》所有的人民性一面,是其精粹。

老子崇尚的“道”,是至高无上的绝对平衡的规律。但他忽略了这个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规律;事物双方之间的转化是需要条件的,转化就是动态的不平衡。一切“顺其自然”,不去创造条件使不合理的现象发生转化,期望的平衡是无法出现的。

老子的这种社会财富平均化和人类平等的观念,对当前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列举当今社会的和谐举措)

8.《怀念萧珊》分析

三、小说部分内容

(一)名词解释

1、魏晋风流——“魏晋风流”也叫“魏晋风度”,是指在魏晋“玄学”思想和思潮影响下士人精神世界的外现,表现为在言谈、举止、趣味、习尚等方面,流露出“旷达、真率、恣纵、放任、无拘无束”等自然本性,体现了魏晋名士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魏晋风流”这种新的社会思潮改变着士大夫的人生追求、生活习尚和价值观念。魏晋名士“任诞”的表现,对魏晋及以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构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生境界中高远、浪漫的一部分。以魏晋风流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相当深远。

2、“志人小说”——“志人小说”又叫“轶事类小说”,是魏晋时期出现的笔记体小说。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从中可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面貌。其中,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最具代表性,记述了东汉至东晋时期文人名士的言行,帮助我们了解魏晋时期的社会现象和文人风貌。

3、“志怪小说”—— 所谓“志怪”,就是写非常之人、非常之物、非常之事。就是创造超现实的他界,而且把它们当作现实世界来描写。志怪小说指汉魏六朝时期带有神怪色彩的小说,它们多数来源于巫和方士的奇谈怪论。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等,虽然许多作品中表现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4、《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主要记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5、《搜神记》——志怪小说《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中最成功的一部,作者是东晋历史学家干宝。《搜神记》为后世小说、戏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小说如《三国演义》、《三言》、《西游记》、《封神演义》等,都从中吸取了材料。戏曲如关汉卿《窦娥冤》,与《东海孝妇》有明显的承传关系;黄梅戏《天仙配》,也是从《搜神记》中的《董永》吸取了素材。至于被后世诗文用作典故,就更多了。

6、《李寄》——选自于东晋历史学家干宝所撰写的志怪小说《搜神记》。小说主要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其性格,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为民除害的古代少女形象,人物性格鲜明。小说语言简洁,结构完整,线索清楚,富有悬念,是《搜神记》中最好的作品之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7、曹雪芹——

(二)分析题

1、简析《世说新语·雪夜访戴》中王之猷的个性特征。

《世说新语·雪夜访戴》充分表现出王之猷洒脱的人生境界。一个洒脱的有真性情的人,一切行

动都是对存在的自然反应,是真性的自然流露。当大雪飞舞的夜晚,王之猷被眼前的景色所感动,渴望与远在他县的友人分享良辰美景,无论多迟多远,乘兴而去,其情感至真至烈。到了友人家门口,因兴致全无,不进门反而回家,也是真性的自然流露。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从不勉强自己,强迫自己。“乘兴而来,兴尽而去”,王之猷一反人们只重视追求结果目的,不重视体验过程的人生模式。过程就是目的,每一个片刻都是生活的目的,享受它,体验它,经历它,随着生命的流动而流动。这就是“雪夜访戴”成为后代文人艳羡话题的原因,这就是魏晋名士风度的表现。他所追求的是兴之所至的过程本身,排除了世俗的功利。这种适性随意、旷达放任的生活态度,正是魏晋时代名士“任诞”的表现。

生命进入低谷时,不抗拒;生命推向巅峰时,不停留。这就是人生洒脱的境界,也是这则故事所给我们的启发:投入时,全身心的投入;放弃时,无牵无挂。

2、从《李寄》一文斩蛇前、斩蛇时、斩蛇后三个方面,谈谈作品是怎样刻画李寄的性格。

志怪小说《李寄》生动地描述了少女李寄智斩蛇妖、为民除害的故事。作品赞美李寄的机智、勇敢和善良,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为民除害古代女英雄形象。

斩蛇前,李寄做了充分的准备,她先求得“好剑及咋蛇犬”,又针对蛇的习性,在穴口放置了甜食,表现出她的聪明、细心。

斩蛇时她处危不乱,待大蛇吞食米餈时,放犬咬之,随即将其砍死,表现出她的勇敢、镇定。 斩蛇后,她从容进入洞穴,找到被食少女的枯骨,对她们的不幸与懦弱深表同情哀愍,这又表现出她的善良。

作品赞美李寄的机智、勇敢和善良,实际上是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英勇智慧、战胜灾害的大无畏精神的歌颂。

3、简述《李寄》一文运用哪几种手法刻画人物。

志怪小说《李寄》生动地描述了少女李寄智斩蛇妖、为民除害的故事。作品赞美李寄的机智、勇敢和善良,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为民除害古代女英雄形象。作品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鲜明的对比,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量。开端写山高岭深,巨蛇为害。“都尉、令、长”等官吏,面对大蛇,畏惧无能,甚至募索女孩去祭它的愚蠢、昏庸、怯懦的群象,和李寄毅然应祭、智斩蛇妖的英雄行为形成鲜明对照。李寄年龄虽小却深明大义,表现出关心人民、志在除恶的大无畏献身精神;另外"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的硕大凶猛、森然可怖的蛇妖,与稚弱年幼、身小力薄的李寄形成鲜明对照。通过对比,突出了李寄的机智勇敢的少女英雄形象。

(2)注意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 。当李寄斩蛇之后,小说描写她入洞举出九具遇害少女的髑髅,感慨地说:“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这不仅流露出李寄对她们的怯弱和被吃的无限惋惜,也表现出李寄的善良性格和一片同情之心。作者接着描写李寄“缓步而归”,英雄大战之后,从容自信的情态,跃然纸上,四字可谓传神之笔。

4、简述《李寄》一文的写作特点。

志怪小说《李寄》生动地描述了少女李寄智斩蛇妖、为民除害的故事。其写作特点有:

(1)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完整。开端写山高岭深,巨蛇为害,官吏怯懦,弱者惨遭荼毒,这一切情势,为李寄的出场作出铺垫。李寄不怕凶险,主动应祭。年龄虽小却深明大义,表现出关心人民、志在除恶的大无畏献身精神。写李寄智斩蛇妖,为民除害,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气概非凡的少年女英雄形象。故事的结尾突出了斗争产生的效果和人民对她的赞颂。

(2)通过鲜明的对比,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量。 “都尉、令、长”等官吏畏惧无能,愚蠢、昏庸、怯懦的群象,和李寄毅然应祭、智斩蛇妖的英雄行为形成鲜明对照;"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的硕大凶猛、森然可怖的蛇妖,与稚弱年幼、身小力薄的李寄形成鲜明对照。通过对比,形象地说明了对于一切危害人民的事物,只要敢打善斗,就能战而胜之的道理。

(3)注意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 。当李寄斩蛇之后,对九具遇害少女的髑髅,感慨地说:“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这不仅流露出李寄对她们的怯弱和被吃的无限惋惜,也表现出李寄的善良性格和一片同情之心。作者接着描写李寄“缓步而归”,英雄大战之后,从容自信的情态,跃然纸

上,四字可谓传神之笔。

5、《宝玉挨打》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物

四、应用文写作部分

1、写作概论——主题的要求 ;选择材料的原则;应用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2、总结——特点;格式;标题的三种形式;提炼观点的主要类型;写作要领。

3、调查报告——调查环节;报告格式;正文包括几个部分;前言的五大要素;写作要领。

4、科技文书——论文涵义;论文特点;论文选题的原则。


相关内容

  • 高一语文教案上
  • <宽容>序言[教学目标] 1.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2.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 ...

  • 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册知识点
  • 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诗歌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 ...

  • 高中语文[蜀道难]说课稿模板
  •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蜀道难>. 一. 教材分析和处理: <蜀道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二单元的第一首诗歌.第二单元是唐代诗歌单元,单元目标重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的审美情趣,解读 ...

  • 中考基础题
  • 中考基础题越来越接地气 文言和诗歌常取自"课外" 昨日的中考讲座中,原中考语文命题人.扬州市中青年语文教学骨干.扬州市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来自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的陈中老师现场讲解最后一个月中语文的冲刺要义.在现场,陈中就中考语文的各个环节都与考生进行了交流,并以不少往年中考的真题进 ...

  • 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教案
  • 再别康桥 教学目的 1, 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 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 , 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 , 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再别康桥> ...

  • 七年级语文上教材分析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本单元的选文文情并茂,多数出自名家之手,主要特点是物象典型.意境优美.描写细腻.巧用修辞.构思精巧.语言优美.情景交融等. 学习这四篇课文,接受美的巡礼,汲取语文滋养,提高读写听说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1.朗读课文,想象文中 ...

  •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说课稿
  •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沁园春·长沙>是高中语文必修①第一单元(诗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毛泽东同志用古曲诗词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此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书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对统 ...

  •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在山的那边]教案
  • 19.在山的那边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常识,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象征含义. 3.领悟诗歌形象.凝练.含蓄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象征含义. 2.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

  • 竹石说课稿
  • <竹石>说课教案 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艺术园地一朵奇葩,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探讨的是初中语文课本第一 册第五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竹石>. 一.教材分析 1.强调诵读,读出节奏,读出轻重,读出韵味. 2.体会诗歌感情. 3.品味字句,体会诗歌语言精妙. 4.体会诗的 ...

  • 七年级语文教学进度表
  • 七年级语文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8.31---9.6 <在山的那边><生命生命> <走一步,再走一步> 6 2 9.7---9.13 <紫藤萝瀑布> <童趣> 6 3 9.14---9.27 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