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十讲原文

第一讲 新闻——叙述事实

一 新闻不等于宣传

一般说来,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是要传播观点,它的目的是要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宣传的重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宣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治宣传,一类是商业宣传,政治宣传中,观点赞同者会积极接受这种宣传,观点相左者会回避这种宣传。政治宣传和商业宣传只有人们感兴趣时才能产生效果。

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宣传有很多种,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目的是其中一种,新闻和宣传不是一回事。 新闻和宣传的差别

1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新闻的内容一定要有实在的内容,能够消除人们对某个事情的疑惑或者给人新鲜的信息内容,宣传则不一定,宣传注重的是形式。

2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新闻的内容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新鲜的和异常的信息,宣传的内容,多数已有,通过反复说,加深印象。

3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新闻传播的内容除了新异之外,本身应该是具体的事实,而不是套话空话。

4新闻重实效,宣传重时机。新闻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摆一个实时传播出去,过了这个点,再大的事实也没有了价值。宣传者可能及时把握事实,选择一个能够够产生宣传最大效果,对宣传者最有利时机说出来。 5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新闻传播没有控制对方的意思,宣传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进而控制人们的行为。

6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宣传会有意突出某一点,遮蔽另一点,宣传不愿意说不利于自己的,只愿意说对自己有利的,与新闻不同。

宣传是有目的的,就会存在目地和手段之间的矛盾,因而存在道德悖论。马克思说,要求的手段即是不正当,目的也就不是正当的。目的的正当也要和手段对应,手段应该也是正当的,如果手段不正当,目的正当本身值得怀疑。目的不正当,方法再精致,也是罪恶。 新闻含有的宣传成分有可能来自提供者。

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直接把宣传当新闻,宣传里没有新闻,很生硬,形式上很热闹,没有受众。

新闻中可以包含宣传,有的是记者自己主动宣传,例如现在的一些环保新闻。不过,这样的新闻在学界受到质疑,因为不符合新闻职业的客观原则,有些新闻含有宣传成分,则来自新闻提供者。

二 新闻不等于舆论

舆论实在社会中自然产生,自在的意见形态。是自在,不是自为的,自为就是有组织,有组织的意见不是舆论

舆论不是随便可以说的,在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这个时候意见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说舆论认为,要求调查数据作支撑,或者要有一个大体的估算。某种意见低于一定总体的三分之一,在这个整体中,这种意见只能说是少数人的意见,但绝不是舆论。

舆论和新闻的关系: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时,但多数新闻报道报道的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事实,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这时,不能说具体的新闻反映了舆论,这是新闻和舆论的一个关系。媒体是舆论的载体,理论上可以这么说,某些情况下传媒不一

定代表舆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新闻反映舆论时就与舆论有了关系,但也能没反应,两者有密切关系,但不能等同。

三欧洲文明中的新闻是指新鲜的信息

现在作为传媒的职业道德之一,就是一定要把新闻的传播和政治,宗教以及其它观点的宣传有所区分,商业宣传要以广告的形式来做,新闻传播与商业宣传管理上完全分开。

西方社会中新闻与宣传在多数时期是在两条线上各自活动,没有形成牢固的新闻宣传合一的传统。

四中国历史中对新赋予更多伦理色彩

五中国传统的传播体系如何限定新的内涵

六陆定一的新闻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学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新闻价值

七我国现代语言文字中新闻的内涵过宽

新闻等同于舆论,其实是指传媒的意见,观点,或者是领导传媒的党政机关的意见,观点。传媒的意见不一定是舆论,报纸舆论指的是报纸上的评论,报纸的观点,或者是领导传媒的党政机关的观点,有些这样的观点转变成舆论,但需要一个舆论形成的过程。

八新闻学界关于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叙述,叙述这词显示了新闻传播内容的客观性,报道多少有点主观。

报道应该是相对客观的,事实必须是有新闻价值的。

李大钊 新闻是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

九新闻的特性

1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物,为受众提供外部世界的新近发生,变动的事实是新闻媒介的基本职责。新闻当然是现实的,进一步的要求是真实,人们主要是通过接受新闻来调整自身与外界的关系。

2强烈的时效要求,现在新的竞争局面不是抢新闻,是谁能对新闻的阐释更接近科学,更合理,传媒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3新闻是能够公开传播的一类信息。不能够公开传播的内容不应该成为新闻。

4现代新闻业造就了公众对新闻的持续关注。人们对新闻形成一种期待意识。

社会需要一个行业,行业一旦形成,又会扩大社会需求,造就更多的对这个行业依附的人群。这是一个人造现象,但是也慢慢成为一个社会现象。

第二讲 新闻价值

一 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

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第一个前提。

任何传播的发生,产生于传播双方或多方的信息势能的位差(信息的不对称),有了位差才会产生信息的流动。有组织的主动传播者在新闻传播中处于主导地位,掌握的信息通常比接受者多。

只被一方认为有价值的新闻,交流中没有被对方接受或产生了回应这个新闻对另一方来说是没有价值的。确认新闻价值的最基本前提,双方都要认可,双方共同认可,才能形成关于新闻价值的理念。

接受者不知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另一个前提。

新闻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要看接受方面的情况。

有新鲜内容是新闻的基本特点之一。

事实能够具备新闻价值,要有以下诸项不知的情形

1不知道的刚发生的事实

2不知道的最新变动

3不知道的最新发现

4不知道的最新发表的观点

5不知道的最新知识

已知事实中出现异常情况

除了不知这个前提,接受者的兴趣,关心和需要,也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不知是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必要条件。

新闻价值的理念,揭示的是一种实用意义的社会关系。这条新闻对我有用,我又不知道,我感兴趣,这样的新闻我才会接受。

二 为什么人能够判断事实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

对新闻的共同认识,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成立的基础,新闻价值表现为一种实用意义的社会关系。

受众接受某条新闻通常完全出于对使用价值的判断。这种使用价值包括直接需要,还有就是感兴趣,由于新奇而对事件产生了想要了解的愿望。

传播者发出某条新闻,一般要基于受众对新闻使用价值的考虑,但同时还有传媒的经济利益,还有政治利益的考虑,因为我国媒体负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利益。传播者个人的兴趣爱好,也会影响一家传媒用什么和不用什么稿件。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发出信息,会有几方面考虑1最重要,新闻对受众的使用价值2媒体的利益3政治利益4传播者的个人偏好

人们会本能地关注和接受更新常态思维的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处于主流信息的边界,因为主流的信息大家都很清楚了,反倒是边缘的信息容易吸引人的目光,这是生活常识。

做报纸编辑工作,同样也需要要新闻价值意识,这种意识不是对新闻化通稿的判断,而是对稿子中最新成分的判断,判断准确就能够吸引公众。

人们关注有价值新闻的原因1人对异常事物的关注2人对相关利益的关注3人对个人偏好的关注

新闻价值是一种特殊的即时性信息效用

对新闻传播者来说,新闻价值是从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信息效用的目的出发,选择事实,予以报道的职业衡量标准。

一件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对媒体来说可以实现交换价值的对事实的选择标准,对读者来说是使用价值)叫新闻价值

三 新闻价值十要素

1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小,越有新闻价值

2事态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减少不确定性的事实或信息,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3事实的发生与受众利益越相关

4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宽,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

5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

6越是著名人物,其身上发生的事实,越是著名地点

7凡是含有冲突的事实,内含的冲突越大

8越能表现人的情感的事实

9越具有心里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

10事实在比较中带有的反差越大

舆论导向的角度报道新闻。

四 在新闻实践中体验新闻价值

五 传播者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使用价值是有限的

由于传媒的受众群体构成不同,对同一个事实,不同传媒在版面安排或广电新闻的排序,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媒体,由于服务对象不同,对事实的新闻价值把握存在差异。新闻价值的相对性就体现在这里。由于不同传媒的服务对象不同,同一个事实在传媒的报道中,落脚点也有差异。

现实传媒工作中,不能完全实现事实的新闻价值

1意识形态角度,相当多的宣传要求压抑这传播者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事实

2传媒市场角度,报道一个复杂的事实不如报道一个善恶分明的简单事件。尽管传媒有提升受众媒介素养的责任,但在面对传媒市场之时,这种软职责就得让位于传媒的直接利益。 3新闻实务,事件发生的时间,记者是否在场,值班主任的偏好,照片清晰度,版面文字容量等,都会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度。

六 传媒选择事实的实际运作标准

意识形态和政治方面的要求会限制我们对事实的选择,还有传媒利益的要求,业务流程中自然追求的省力原则

1传媒运转的时间周期。事件发生事件与新闻编排时间是否吻合

2事实的强度和重要性,规模大,显著性意义的事实易被选种

3事实的清晰度。不受怀疑,清晰度高的事实

4文化接近或利益接近的相关事实

5与先入为主的观念一致

6符合报道的连续性的事实

七 几个问题的讨论

传媒不仅要向呈现新闻,公众还期待传媒通过报道新闻来参与解决大量的社会问题。这种情况下,构成现代新闻价值的要素中,渗透了较多主观成分。

对弱势群体的报道,总是不报,会使人感觉传媒歧视,适当报道弱势群体,也会有新闻价值,它的前提是长期不被注意。

我们的传媒能够抓到的新闻是有限的,人们接受新闻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是有限的,只是传媒利益的驱动,造成了泛新闻化现象,出现了一些很少新闻价值的版面。

第三讲 新闻真实

一 新闻真实——事实的真实

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新闻是对事实的叙述,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的标尺,但是毕竟新闻只是关于事实的叙述,不是事实本身,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新闻与它所反映的事实本身不完全是一回事。具体的事实是非常复杂的,在报道的时候,文字篇幅,时间都是有限的,说的差不多,大家都会认为你的报道是真实的。

不能脱离新闻来源随意发挥。对人,单位,事件的评价要客观。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这是中国特色,中国以外的人大多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难道他们的报道就不真实了吗?

能够保证把眼下的具体的事实比较真实的反映出来就已经很好了。

二 新闻真实受到各种自然制约

1新闻只能选取很少的事实加以报道,因而媒体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

一些事实因为媒体的关注被放大,另一些事实因为没有被传媒关注而销声匿迹。

媒体工作有自身选择事实加以报道的标准,这个标准不要求全面地反映世界。传媒的告知有一定片面性,我们很大程度上生活在媒介的世界里。

新闻还有一个特点,最具传播力的新闻,往往不是最复杂的新闻,而是被简化了的新闻。复

杂的新闻,把事件的方方面面都说得非常详细,真实度更高,但是这样的新闻传播力度相对弱,人们往往愿意接受最简单的新闻。由于传媒反复刊播某类有市场的新闻,强化了该类话题在受众心目中的印象,从而使某些事物获得了和其实际重要性很不相称的地位。

传媒有时候造成这样一种假象,似乎大家都在做一件事,都在关注一件事,这是不可能的,这样的新闻每一个具体事项,也许都是真实的,但是整体上扭曲了实际存在的社会多样化的现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关注的东西应该是多样的,不可能单一化,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传媒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并不完全真实。

2新闻工作面临的基本矛盾: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与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因而,具体的新闻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

具体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过程。

新闻真实具有共同特点:事实本身在发展,人们对这个事实的认识也在发展,人们对事实认识到什么程度,新闻才可能真实到什么程度。

我们专业新闻传播的一个弊病:一个事儿开头热热闹闹,到后面没有信息了,再没有人去采访,随后,新的事实出现了,遮蔽了尚没有结的旧的新闻,记者永远在赶浪潮,永远在赶着前面的事实。

新闻工作的特点,事实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们对这个事实认识到什么程度,新闻才能真实到什么程度。

新闻真实的一个特点:有机的报纸运动

任何报道只能是对事实的一种简约的,一定程度上隔断的,扬弃的,概括性质的报道,不可能完全将事实原原本本展现出来。

电视媒体技术上的割裂现象。

3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

真实的效果是通过传受之间的关系来完成的,传授双方彼此信任,受方就会认为是真实的。 受众的主观性成为新闻真实的一种标准。

4选择事实时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真实性难以被完全确认。 不同体制中产生的新闻,经常发生不被对方认可的情况。

我们往往不可能那么费劲地先理解再定以,而是先入为主一下子就接受了。

说了什么,更多的意味着不说什么。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从另一种角度看,意味着不说什么,没有说的,往往比说出来的更有意义。 文化背景影响新闻真实的若干情形

1新闻事实类型化 将事实的叙述编入特定叙事格式中,偏执于某个特定角度,强调某些细节。

2新闻礼仪化 习惯性用框架去套事实。报道套路

3传媒有意无意对事实的命名,定义 给时间贴标签 定义容易绝对化 定义要谨慎

社会认知和职业新闻工作的流程本身会影响新闻真实。传媒无意中每天都在表露相同的对社会意向的一种假设:所有人都会用同样的方式(传媒对事实的定义,命名的方式)看待这些事实,在现存的社会结构中,人们的差别与命运的不同只是个人问题,传媒使用标签和语境,是对新闻进行价值判断的一部分。如果一些事件恰好被输入成传媒定义的框架中,他们就可能被报道,这样,现实被扭曲以适应传媒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所设定的框架。

同样的事实,媒体一旦给它定名以后,就不可能全面地反映这个事实。

4权势人物占据新闻亮点

新闻价值的要素,主要依据是人接受信息时的心理,社会心理,个性需求和社会需求,受制于具体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现实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及传统文化。具体执行这些新闻价值标准的时候,反映的自然是社会主流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

5传媒报道的总体趋向,无形中维护现状,有意无意曲解现实

传媒批评的基本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对整个社会基本结构,都是持维护现状的态度。 传媒在某种历史情境下,为不平等的权利结构提供了不可否认的保护。其表现方式,不直接对现实进行辩护,而是提供大量有吸引力的娱乐内容,暗示受众。传媒的力量只是观念上的,实质很弱小,采取的基本方法基本是维护现状。

在具体表现方法上,强调个体重要性,尤其强调作为被动消费者的个体权益弱化,弱化社会各阶级之间真实的矛盾。社会问题个体解决,弱化体制性解决的路径。传媒确实有监测社会环境的职能,但是无论在什么地方,传媒都不可能根本触动权力体制。 5传播符号表达意思的有限,使新闻接受者对真实的理解会发生差异。

三 造成新闻不真实的诸多具体原因

1文学想象

2体制性失实,由政治,经济价值观引发的失实

所谓体制性失实,因为政治需要或者因为经济利益的需要,默许和鼓励的某些不实报道。 要求将价值观的判断渗透到对事实的报道,对新闻职业化极大威胁

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传媒夸大事实中的猎奇或人情味部分,影响新闻真实

新闻报道正是通过不断报道新的现象,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

要讲价值观的判断渗透到对事实的报道中,这种观点对新闻职业化是个很大的威胁。报道的真实性不取决于价值观,要的是事实本身的真实。

3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传媒关于舆论监督的报道,即使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也要努力接近司法层面的真实。 4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的泛滥

传媒假事件的几个特征1消息来源与报道者重合。2传媒假事件隐藏着传媒自身的公关需求,或记者单纯的职业主义动机3传媒或记者导演事实4事件媒介化,媒体将自己导演的事件进行报道。5暧昧的真实。由传媒决定事实发展

传媒的基本职责是报道新闻,把事实报道清楚,传媒的职责就完成了。的确,不少事情,行政司法社会部门不作为,传媒若有正义感,就向公众揭露他们不作为,但是不能替代这些部门办事。别的部门不作为,不能成为传媒越权的理由,传媒做好事只能以社会普通一份子来做,不能利用自身的传播资源自我吹捧,若有宣扬自己的目的,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应该回避,社会有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职是基本的社会秩序。

5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虚张声势的夸大事实 6套话,套路写作造成的不真实

7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有意不报道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

在信息公开方面,地方与中央的矛盾。中央想知道,但地方领导人以党性原则的名义控制他所管辖的媒体,不许报道,这就造成了一种我们看不见的不真实。

每当出现灾情的时候,有些官员本能的反应不是救灾善后,而是全力封杀可能对他们官位和个人得失造成威胁的民众之口,这比灾难中逝去的一条又一条生命更重要。这是我国公共危机信息处理的最大问题。

四 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传媒是一类面向社会的大众化的专事传播新闻的机构,它的人员知识结构以文学知识为主,使用最为通俗的语言,面向中等文化的普通收入。

1记者对科学事实的选择偏重于事实的轰动性和影响力

2科学的结论具有不确定性和许多附加条件

3以叙述性和形象性为特征的新闻语言表达科学术语,造成一定程度扭曲。

人文逻辑解释科学是不准确的。

作为主动方的记者,有必要形成一套报道科学新闻的程序,报道中使用的生活语言,需要经过当事科学家的认可,尽可能缩小与科学真实之间的距离。

新闻从业人员缺乏理性

新闻源与利益挂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科学从理解知识越来越多地向工具性知识转变。

第四讲 新闻客观性原则

一 客观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

背景1从19世纪中叶开始,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的转变2 19世纪以来哲学认识论关于事物可知的信念得到确认3传播科技的发展支持着客观性理念

报刊由政党报刊向商业化报刊进化后,传媒不再以党派的观点作为选择事实和加以报道的标准,商业化传媒的目标就是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受众群,受众多了,广告就会多,经营才能维持,现在传媒的目的,是尽可能让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自己提供的新闻。而能够让广大公众都接受的报道模式,自然是客观报道,因为这种报道模式,原则山不会损失原来的受众,还能争取原来不赞成传媒观点的人群,也接受这家传媒。

19世纪中叶前后报业自身经营理念的变化,当时哲学观念的发展,传播科技的发展,都使人感觉到,传媒和记者有可能把这个世界客观地反映出来。

19世纪初,客观性理念的初期表现是公正,不偏不倚。

一般的公正是与客观相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可译为共同的公正,即在报道新的事实,争论双方的观点的时候,报刊一般应持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平衡的态度。作为社会性的传播媒介,要取得社会的承认,不能只报道自己赞同的观点,要尽量表现出公平的态度。一般的公正是报刊一种形式上的姿态,公正表现为客观,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全面反映。

开放的文化环境,会迫使作者减少主观性。开放的文化环境,传媒对社会事物的无形监察,以及传媒之间的相互监督,会使报道者的主观意图受到一定的限制。

客观报道是一个理想,而人是有主观意识的,我们先了解自己的主观性,才能找到维护客观的方法。

如果一个人的陈述是遵从专业的既定法则,那么,这些陈述须是值得信赖的——事实不是指世界本身,而是指正确地陈数出他们。

二 客观性首先是一种新闻职业的理念

作为一种理念,客观性是指在工作之前,新闻从业者的脑子的一种对这个职业的认识——我要向公众客观地,不带偏见地报告事实,而且相信能够把事实和关于事实的价值分开。 新闻客观性虽然体现在外在的操作规则上,但骨子里,是一个职业团体的工作人员对职业规范,职业理想的申明和维护。

新闻客观性首先作为一种职业理念存在,而不仅仅是一种操作方法。

严格地说,客观性报道的形式与新闻业的客观性规范,在意涵上稍有不同,前者是一种报道的呈现方式,后者则是专业的理念,守则。

客观性理念是首要的,没有理念的客观,方法的客观很难做到

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具体内涵

1诚实。报道事实没有故意隐瞒什么和突出什么的念头。

2超脱,平衡,公正的对待事物。

3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不固执己见。

4不牵扯个人利益

5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二者分开。

客观性理念指导下的新闻,并不能保证它的完全客观,原因在于我们每个人比可能跳出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现实环境,不可能完全摆脱既定思想的影响,即使真诚地采取客观的

态度,也可能会无形中受到历史与现实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可观性原则应当成为一种新闻职业的追求,一种评判新闻工作水平的标准。

三 客观性作为一种报道方式 平衡是新闻报道中要掌握的技术性要求。

在报道冲突事件的时候,诸如政治,经济,司法冲突,传媒一定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不要站在冲突的一方来报道事实。

客观报道就本质而言,应当着眼于内容的真实,客观,不仅仅是报道形式的客观,内容真实包括消息来源的真实和新闻事实本身的真实,后者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如果内容不真实,客观就谈不上了,内容本身远远高于客观形势。

首先是内容的真实,还要有客观的形式。

当我们谈到新闻要客观时,同时包含理念层面和技术层面,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应该是理念和技术的统一。

报道不平衡,进一步挖根源,即报道的指导思想也没有基于客观的立场。

事情提出来了,两方面的意见都说了,至于结果,吸引读者关注这个事情,就是结果,至于是非判断,读者会有各自的想法。

客观性报道的具体说明:1叙述性新闻,所叙述的内容要能够被核实。2分析性新闻,能够列出一系列消息源清单。3因果性新闻,使用推断和猜测性语句。

四 我国历史上一度存在的客观主义概念

客观是一种新闻职业工作理念,是一种报道方式,并不完全与政治观点对立,你越客观,越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五 我国新闻中较多的主观操纵现象

我国新闻传播业要职业化,新闻客观性原则这一职业理念是必须要具备的。我们把新闻等同于宣传的习惯很顽强。

新闻联播很多内容表现了叙事主体掌控和操纵话语权力的强势姿态。主题先行,不能客观地描述人物,而是硬要人物服从于某种宣传目的,这种报道很难客观,也难以让公众接受。 观点的选择要注意平衡。

我们的传媒在报道新闻时,通过带有倾向性的副词,形容词和有方向性的谓语动词,传达了太多的主观意愿。

六 新闻表现立场与客观报道是否存在矛盾

在掌握政权的和平时期,强加于人的倾向性报道不利于争取最广大群众

没有不能报道的公开发生的事实,即使这个事实不利于报道一方的利益,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报道角度和客观的报道方式。

客观性原则是一种职业理念,一种职业立场。

涉及观点的时候,尽可能站在超脱的立场上去报道各种不同观点,一旦你卷进去,真实没有客观可言。

七 客观的职业理念受到各种自然无形的影响

1在报道事实前,记者认识问题的方式和习惯已经存在,个人局限,传统和文化的束缚 2不少事实本身体现了一定的立场观点

3人对事实的感觉和知觉具有相对性,不可能完全相同,会有此一时彼一时的情况

4信息时代信息过载,人们在传媒提供的海量事实面前虽然无暇思考,只能接受传媒提供的事实,担忧自己的体验和选择标准。

第五讲 大众传媒的职能

一 一种泛化的认识;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

舆论是在一定范围内自然存在相当多的人的意见,传媒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并非都代表舆

论,甚至完全不代表舆论

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是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机关,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 一份报纸能够在社会上流通,说明它一定程度被公众认可,能够代表舆论

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是一种泛化的表达,一种人们的总体感觉,无法在理论上给与清晰证明。

二 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

1新闻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

新闻总体上不可避免带有政治体制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印记。

由于新闻政策的差异,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形式上一般是自在和多元的,但实际上有多种无形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力量在制约着它们,这种无形的力量需要经过科学的调研和论证才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通常是有组织和一元的,要求与中央权力组织的观点一致,重大新闻,要求采用国家通讯社的通稿。不论何种形式,一个国家传播的新闻,总体上带有这个国家政治制度带来的意识形态的印记。新闻有没有党性,政治性,阶级性?总体说有的,不能否认。

2把传媒职能比喻为喉舌(传媒与政治关系之间的定性)

传媒本身不是独立的,是属于一定阶级的组织,国家政治的组织,经济的集团,或更直接成为某个党的领导机关的一部分。

3传媒的职能表现为某种工具

媒体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

工具论建立在传媒不是独立的精神力量的认识基础上,一般适于说明指党的机关报,政府传媒的职能。

4列宁关于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观点

5传媒教育,引导群众的职能

仅就舆论导向要求看,这种认识中,含有从传媒与政治关系角度定性的关于传媒职能的认识。 6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与传媒的党派属性

传媒可以控制政府,是一种较为强大的控制力量

7法西斯主义对传媒性质或职能的极端错误的认识

传媒业是一种行业,是为满足社会对于最新发生事实的信息需要而产生的一个行业

社会的思想本身是多元的,无论以何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社会言论一致都是专制主义的表现。

思想的多元是社会的自然状态。

对传媒的党性要求,是指党的传媒在宣传和报道新闻时,要遵循党的纲领和策略,而阶级性是指传媒的观点代表某个阶级的利益。

三 关于传媒的四大职能

1拉斯韦尔和赖特关于传媒四大职能的观点

1对环境进行监测。外面发生重大变故,变故涉及报道范围,传播领域,涉及你的受众的兴趣和利益,要及时刊登,向受众报告,否则失职。

2沟通,协调功能(解释和规定功能)使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传媒及时发出信息,帮助人们及时了解情况,获得新的信息以后,调整自己和外部世界关系 3社会遗产的继承功能(人的社会化)把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文化基因继承下来。

4提供娱乐。莱特补充。是建立在履行前三种职能的基础上,现在已经成为当代大众传媒业发展的强大发展动力

赋予人和事物知名度:事实,人物,商品,意见一经大众传媒报道,获得一定知名度或社会地位,给大众传媒支持的事物带来一种正统化的效应。与大众传媒处于为数有限的信息源地

位,以及大众对传媒内容生产的神秘感有关。由神秘感带来大众对传媒的某种崇拜,使得多数人以受到传媒关注为荣,这是一种强大的现代大众心理。

麻醉功能:大众传媒以庞杂的信息占有大众有限的休息时间,导致人们疏远很多传统的社会关系,传媒以丰富多彩的内容虚幻地满足了公众,使他们从积极的参与事件,转变为消极地认识事件,降低和消弱了人们的行动力。传媒对现存社会制度基本是维护和宣扬的,大众媒介持续不断的传播,使公众失去辨别力并且不假思索的顺从现状。大众传媒为争取更多的受众,自觉降低文化准入门槛,高层次的文化作品为适应大众传媒的传播,不得不屈尊俯就。 瓦耶纳关于大众媒介基本职能的观点

1主要的报道职能2随意的辩论职能3附带的娱乐职能

关于传媒的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关于传媒职能的说法,相当程度上是传媒代表某级党政权力的监督,在较小程度上是传媒代表公众对各种社会事物的监督。监督带有媒体主动出击,由传媒着手解决问题的性质。

凡是媒体主动出击,往往造成意想不到,过大杀伤力。

应该是一种揭露事实本身造成的一种对客体精神压力。

四 从传媒与经济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是一种行业,他们提供各种信息和提供的娱乐,大多要考虑成本和赚取利润,新闻作为商品的运转。

新闻作为商品与纯粹的物质商品有所不同,除了通讯社直接出售新闻稿给各传媒外,新闻交换存在三种途径1新闻源与传媒之间的商品交换2传媒和受众之间的商品交换3传媒和广告商之间的商品交换 广告额一定要补偿前两种交换的付出。

受众决定广告价格。

受众决定广告的认识不能绝对化,发行量太高,广告费不能补偿过高发行量造成的成本亏损。 受众群的不同,也会影响广告价格。

大众传媒不是单纯的产业,文化属性要求它承担相当的社会责任,在社会领域和市场领域不同作用形成关于传媒职能的矛盾情形。

现在传媒身兼两种职能:一种是文化产业,传媒要盈利,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本身是市场竞争的一部分,另一种职能,即传媒还有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职能。

传媒在市场领域受到私人控制,而在社会领域,又要求传媒为社会服务,接受社会保护。 市场领域的言论自由,实际上保障的是个人依自身利益转移的表达自由,媒介将变成单向的信息源,无法成为多话的渠道,公众也不可能真正参与媒介的活动,市场领域的观点一致性,是通过利益驱动的竞争达到的,并非真实观点的讨论而达到一致。

五 从传媒形态本身定性传媒职能

现代传播科技建构了传媒本身,传媒不同的外在形态,一定程度规定了传媒的职能,这种职能的实际控制者是传播科技。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实际上表明了一种传媒的职能,不是传媒内容带来的职能,而是传媒形态本身带来的职能。

哈贝马斯:本来是人创造的一种东西,现在反过来控制了人,哲学上叫异化。

哈贝马斯,新闻控制:政治控制,意识形态控制,科学技术控制9无形控制)科学技术当今承担起使政治权利合法化的职能。

科学技术承担起使政治权利合法化的职能。

第六讲 新闻出版自由

一 宗教裁判所和世俗王权的书报检查制度

新闻出版自由是在反对书报检查的斗争中提出并得到论证的。

1第一个出版自由的文献——《论出版自由》

在多元的信息中认识真理

1644年,约翰弥尔顿在英国下院做演讲,大约四万字,通过批判书报检查制度,得出一个基本观点:在多元信息中认识真理。演说后并没有多大影响,他的观点实在百年后的1788年,由法国著名的演说家米拉伯爵翻译成法文,在法国大革命前夕的革命范围得以广泛传播,文明欧洲。

用是否存在言论自由来衡量一个社会的自由程度。

2书报检查的内在矛盾导致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提出

思想禁锢年深日久形成惯性,同样一代一代传染,不敢逾越,形成内心的魔咒。

二 18世纪两个载入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宪法性文件

1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2 1791年美国第一宪法修正案

三 19世纪关于言论自由的文献《论自由》

在英国,1861年废除了最后一项限制新闻出版自由的法律——纸张税,此前的1855年,最主要的知识税——印花税被废除,英国就基本实现了新闻出版自由。

多数人的暴虐

人们发表意见的权力是平等的,哪怕世界上只有一人持某种观点,其他所有人持另外一种观点,这另一观点的持有人,也不能以如此的人数优势压制那一个人的意见,当然,相反的情形,着一个人可能握有绝对的统治权利,也不能由于握有这种权利的压制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发表意见。人们发表意见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

少数服从多数,是为了保障必要的社会秩序

四 20世纪以来共产党人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文献

人权意识产生是大工业,现代产业造成的普遍交往环境。

言论出版等自由是各项自由中最重要的。

从认识论角度,新闻客观性无法保证新闻的完全客观。

五 国际上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文件

六 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理论的讨论

1新闻出版自由公认应受到四方面的法律限制

诽谤侵犯隐私权,侵犯知识产权,泄露国家机密

2新闻出版自由是谁的自由

媒体内部的新闻自由与社会的新闻自由

是媒体还是公民

怎么衡量一个社会是不是有自由的?关键看传媒本身是否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活动,如果各个传媒能够自主地决定自己说什么不说什么,那么这个社会总体上是一个自由的社会。 由于体制问题,我们对外面发生的一些事实产生误读,这恐怕需要我们对新闻出版自由要有科学的理解。

编辑的内容发出来总有一定的选择标准,这不是限制新闻自由,而是实行他,关键是经营人员有没有自主权,这是关键。

3不能将传媒是新闻出版自由的主体搬到中国

中国的传媒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不是完全独立法人,主体应是公民

4信息自由更能全面体现公民的自由权利

信息自由是公民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的权利

如何有效地管理新闻业的商业行为,不影响它行使社会公共职能的那种新闻自由,是一个永

远没有最后答案的问题

5关于新闻业自由主义政策的三句话

观点的自由市场——自行调节的过程——传媒的社会责任(自律层面的社会责任)

新闻存在坏东西。观念性质的东西与物质商品不一样,坏观念性质东西被人接受。正面传播效果与吸引公众眼球。

国家甚至不得不压制一些人的声音,为了能够听到另一些人的声音。 新闻出版自由造成的后果是强势的人有说话的权利,弱势的人说话的权利有了,但是别人听不到。

如何公正地保证每个人有发言的机会。

第七讲 新闻法

新闻出版自由需要有法律的保障,同时也需要与其他法律协调,享受新闻出版自由的权利,同时不能侵犯别人的自由权利

一 区分法制与法治

法制:没有主体,主体是统治者

法治:用法来治理,相对稳定的以法管理

其实,我们中国制定的一切法律,都是为了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巩固执政党地位的。

二 世界两大法系

海洋法系:不成文法典,有时体现在习惯法上,有时体现在案例法中。

大陆法系:成文法典

传媒在英国不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编辑和记者只是从事非政府活动的个体公民,因而可以适用于一般公民的法律来规范新闻活动的权利,没有必要使传媒界成为专门法律的对象。 在中国,传媒具有特殊地位,不是一般行业,在中国的体制下,所有的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直接领导。

法律按其真正含义而言,与其说是限制还不如说是指导一个自由而有智慧的人去追求他的正当利益,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或扩大自由。

三 新闻传播法的渊源

四 中国新闻立法的历史

镇压革命的刽子手常常是革命遗嘱的执行人。

《大清报律》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一部新闻法。

五 新闻法的基本理念和应有内容

1新闻法的四权理念

知晓权,隐私权,隐匿劝,更正与答辩权

第一公众对权力组织的知晓权

第二维护公民的隐私权

第三为新闻来源保密的隐匿劝

第四更正与答辩权(新闻工作常态)

2区别诽谤与侮辱

诽谤是指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1陈述事实虚假,这样的事实社会评价是绝对否定的,包括无意的图片传播2虚假的事实涉及特定人的社会评价3实施虚假程度判断方面,严重失实或损害当事人的名誉。

3新闻法应包含的大体内容

六 我国新闻法难以出台的原因

1法的刚性与意识形态弹性的矛盾

2法的权利的普遍性与传媒权利实际上的等级性的矛盾

从法的角度看,新闻的传播权利是一种普遍的权利,权利面前人人平等。在实际中,我们的传媒分别隶属于不同级别的党委和其它党领导的权力组织,不同级别的传媒进行采访报道,舆论监督的权能是不同的。

3法的稳定性与舆论导向的随机性的矛盾

我国的传媒承担这正确引导舆论的任务

4法的普遍性与纪律有限性的矛盾

法的普遍性与纪律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5对传媒的随机控制和依法行政的矛盾

七 我国新闻实践中的新闻官司

1一度存在的国家诽谤

2保护个人名誉

3我过关于新闻侵权的法律已经基本完善

第八讲 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

一 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一般理解

1什么是新闻职业道德

所谓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传播业的行业道德。

我们常说的职业道德的内容应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职业规范,即应该如何做的技术性要求,这些职业规则也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另一部分是职业道德标准,即根据一般的社会公德要求所确定的,不能做的道德责任。

新闻自律是新闻传播行业道德和规范的成文公约或行业公认的惯例,包括现在非法律的新闻行业自律组织的工作规则和处罚条例。

2体现新闻职业道德的自律文件

必须从职业化的角度去改,否则,以非职业化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来编织一种社会行业的自律,无论如何都不像自律,也难以真正落实到操作层面。

3新闻自律组织

4新闻职业道德在政治与市场之间所处的位置

作为新闻记者,你的职责是向公众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变动。

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以及围绕着职业意识的一套新闻传播专业的操作要求。

记者永远无法照顾到与其报道内容利益相关的所有方面,这是记者在工作产生道德两难问题的根本原因。

讲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就是要求记者按照一定的规范去做,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规范或没有可操作的规范。

二 我国新闻从业者道德意识现状

三 造成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1体制转型

过去,我国的传媒是党政权力机关的一部分,不是一种社会职业。权力寻租现象。 2商业利益 造成职业道德缺失的现实原因

传媒本身应该有一套规则去应对商业利益

编辑部与广告部的分开

3行业内混岗 编辑部和经营部世纪上要分开

4记者岗位聘任违规和人员流动率过高

现在传媒处在一个动荡的社会中,人员流动率太高,造成传媒缺少职业意识。

生存焦虑下的传媒和记者,职业意识和责任感在下降。

并非单纯的从业者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问题,其中关系到新闻媒介运作机制的深层次原因,是无法回避的。

四 目前首先要做的事情

1将记者的权力意识转变为权利意识

认识到自己有的采访权和报道权是一种权利而非权力,是确立自己职业意识的第一步,你的工作服务于公民的言论出版权利,因而才拥有记者的工作权利,你的权利归根结底是人民赋予的。

2立足于同行控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内化形成

一般说来,对于传媒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控制有三种模式:受众控制,第三方控制,同行控制。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从业人员对其自身的控制,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更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

最好是立足于同行控制,用道德自律来控制自己,让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的内化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从业人员对其自身的控制,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有弹性的活动空间。

3明确一系列具体的职业规范

一个行业的职业化程度较低,其职业行为才需要更多的由外部控制而非来自内部的压力。 4提升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学术质量

五 目前普遍存在的违反职业规范的16种现象

1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

2广告版与新闻版混淆

在企业公关要求与传媒新闻价值的较量中,通常赢家是企业,这是一种典型的广告新闻。 3新闻栏目拉企业赞助

新闻栏目不能拉广告。

传媒的新闻栏目,必须与各种利益集团拉开距离,传媒要全额支持这样栏目的经费。 4受贿无闻

5假新闻

6制造传媒假事件(消息来源和报道者的分离应该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常态,重合是传媒角色的错位)目的的合理性模糊了人们对于手段道德的评价,记者用欺骗手段获得结果,观念本身是非法治的,带有强烈的民间执法色彩。

假新闻是没有这回事。假事件则是由传媒制造或推动了事实的发展,然后再加以报道,事实被媒体制造出来,成了实际存在的一件事。

传媒的基本职责是报道传媒以外的客观存在的世界,新闻是关于事实的报道。

以公众利益的名义采用不合法或不合理的手段本身,证明目的的不真实,手段的合法合理与目标的正确应该是对立统一的。

7免费接受被采访方的各种好处

8侵犯隐私权

9侵犯著作权

10媒介审判

11介入是隐性采访和偷拍偷录

12拒绝更正与答辩(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不可能百分之百真实,媒体主动更正,或者允许当事人答辩都是基本的工作原则)

13恶炒明星绯闻和犯罪新闻 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如此从容不迫地蔑视他人的痛苦和生命,该是怎样一种可怕的堕落

在复杂的突发性事件和群体事件发生的时候,新闻记者要正确地,理智地对事实做出适当的价值判断,防止因记者的报道而将某种不宜提倡的东西变成了流行。

14直接展现暴利血腥灾难痛苦的照片或画面 画面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刺激着受众的神经,人为地制造着世界非常不安全和到处存在恐怖的幻象

16虚假广告和庸俗广告

六 新闻职责忠诚的两个金字塔模式

任何时候都把社会职责放在第一位

第九讲 宣传学

一 宣传概念的历史和定义

宣传在我国传统中有两个含义,一是传达,宣布,二是互相传布

现在的定义: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观念以影响和引导人们态度,控制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首先,宣传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各种符号——有声符号和无声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达到目的,一是引导人们的态度,二是控制人们的行为,最后,它是一种社会传播活动。拉斯韦尔定义,以操纵表述来影响人们行动的技巧。 二宣传的几个特点

首先宣传的本质是劝服,强制灌输的行为,严格意义上不是宣传,而是一种以暴力威胁为背景的行为,劝服,是宣传的首要特点。其次,宣传形式上总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向特定的多数人传播观点,它以单向传播为主,双向交流在传播中是辅助性的,因而宣传者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宣传的对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道者,一类是未被卷入的宣传人群。

同道者主要是巩固已有信念,通过其扩大宣传。宣传策略上考虑,宣传重点放在未被卷入人群。第四,宣传者的素养直接影响宣传效果。

在宣传中,宣传者是施控者,要经常根据宣传对象的反应对宣传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 决定宣传成功与否的因素中,除了宣传的理论基础,宣传者的水平等外,决定性的因素是经济结构引起的社会变化。

三 几种常见的宣传方法

1西方常见的宣传方法

加以恶名,标签法,给一种观点贴上坏标签,使人们不经验证就对某种观点,某个人,某一事物持反感态度加以谴责。

美化,光晕效应,把某种观点与一个美好的词联系起来,使人未经验证接受,赞许某观点,某人,某事物。

假借。以某种受人尊敬的权威,公认的信誉加之于另一事物上,使后者更易被人接受。 现身说法,佐证法,请某个受尊敬的或被憎恨的人来评价某个观点,产品人物的好坏。 以平民百姓自居,说话人企图让人们相信他和他的观点都是好的,因为它属于人民,来自普通百姓。

洗牌作弊。选择运用与自己观点一致的论证,使某个观点,方案,人物,产品处于最有利的最不利的情况之下。只说好的一面或坏的一面。

号召随大流,巡游花车法,企图让人们相信,我们所属的群体都已接受他们的方案,人人如此,你也如此吧。

2中国常见的七种宣传策略和技巧

最大最大策略。你我双方的关系中强调增加我的利益,同时也会增加你的利益。

求同存异。双方会有很多矛盾,为了与对方达成一定的和解,需要强调同,双方总有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暂时调和,不要跟对方去争。

无我策略。宣传中不直接将出宣传者的意图,强调这个事情完全没有我的利益,仿佛不是为了我。

小骂大帮忙。为了给第三方看,仿佛我两有矛盾,实际上我在帮你忙。

适可而止。什么事情都不要做的太极端,适可而止。中庸。

微调,宣传上不出现大变动,慢慢改变。

强调移情,扮演角色,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新闻和宣传的区别:如果把新闻理解为新闻传播,二者都是信息传播行为,但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出发点,表现方式,归宿都不同。 传播新闻是为了满足受众获知新消息的需要,宣传是为了满足宣传者输出观点的需要,新闻是叙述事实,宣传是灌输观点,新闻传播的结果是受方晓其事,宣传的结果是传方扬其理。在中国二者长期混同,因为中国长期以来以新闻的形式宣传某些事情,这是可以做到的,但不要时时如此。实际活动中,二者互相渗透,有交叉的地方。新闻中有宣传的地方,尽管你客观报道,但是只要你提到了某件事情,实际上就把这件事宣传出去了。宣传有时候也要以新闻的形式达到目的,便于接受。

四 宣传伦理

第十讲 舆论学

一 舆论的历史和定义

舆论概念的使用,作为君主当政的对应词,带有人民主权的时代背景意味,当时的学者,把舆论视为人民主权的表现形式,舆论这一概念的出现,就带有进步的社会政治意义。

舆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比重的公众表达的相同意见,如果人数比超过三分之一,这种意见才能说是舆论。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二 舆论八要素

1舆论的主体:公众

舆论的主体是自在的,对外部社会有一定的共同知觉,或者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

又相近或相同的认知而关联,具有社会参与的自主性,这是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两个重要标志。

组织信息会影响其他人,但不是舆论。按照一定规则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与本来意义的自在的公众是有区别的,由法定社会组织成员形成的执行某种社会职能的群体,是对公众的模拟,叫做模拟公众。

2舆论的客体:自然存在的公众讨论话题 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

舆论的客体是自然存在的公众讨论的话题

一般地把有争议作为舆论客体的一个重要指标

3舆论自身: 直接表现是公开的意见 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表达

信念是深层次的舆论

4舆论的数量即一致性程度

舆论需要一定数量的支持,不够一定数量,舆论就不是舆论,而是少数人的意见 5舆论的强烈程度

与公众对客体的知晓程度有关,了解的越清楚,所有体验,对表达的意见倾向信心越强,意见的强度也越大

6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

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

是舆论是否存在的标志之一,人们发出的集合性意见,对这件事多少得造成一定影响。 8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

舆论是自在的主体的一种意见形态,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前7个是构成舆论的必要因素,任何一种舆论都不能缺少其中一项,否则不能成为舆论。最后一项不是必要要素,即使舆论的质量很低,依然是一种舆论。

三 舆论的形成过程

1一般形成过程

第一步社会发生大变动,或者积累了一些问题,大家对周围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议论纷纷,这时的意见形态较为分散多样化的个人意见。

第二步多样化的个人意见在社会群体中互动趋同

第三步权力组织及其领导人,大众传媒促成所希望的舆论

2从历史的纵向角度分析舆论的形成

宏观上,舆论反映一个社会总体上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它会在空间上影响个人意见。 3形成舆论的一种条件:舆论场效应

第一,一定空间人们的相邻密度和交往频率

第二,空间的开放程度

第三,空间的感染力度或诱惑程度

4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社会动员带来的舆论问题

经济发展通常达不到进行动员时的许诺,这就会引起冲突,人们会产生一种社会挫折感,社会挫折感是一种舆论表现形态。

5消除传闻

传闻是舆论的一种畸形表现形态,是非正常状态下舆论现象,由于信息没有及时沟通,就会出现这种状况。

公众的批判能力越强,传闻的传布越少。

现代媒体有一种责任,要提供清晰度高的信息,同时提供一定的知识和分析材料,让公众能够对传闻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澄清传闻

6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传媒在哪些方面引导舆论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状况,传媒适当地引导舆论,有利于顺利地社会转型。1把对财富的贪欲冲动,单纯的牟利动机,转变为一种社会成就和社会责任感。2把投机风气和追求虚幻的泡沫经济意识,转变为一种事业精神。3把你死我话,损人利已,以邻为壑的经济交往观念,转变为互惠互利的经济交往观念。4把对财富的挥霍和单纯的享乐意识,转变为对文明生活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追求。5把对自然资源的单传占用和消耗,转变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识。

四 舆论监督

公众通过舆论的这种意见形态,对各种权力组织和工作人员,社会公众人物自由表达看法的客观效果。

舆论监督达到的客观效果应该是保证公共权力和社会权力的正确行使,促成维护依法治国的社会机制,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传媒通常被认为是舆论的代表,但不能说传媒的意见和报道就自然代表舆论。传媒的监察不等于舆论监督

我国传媒自称实行舆论监督的实例中,采用支配者模式较多,传播者充当了政论员,宣传员和鼓吹者的角色,而公众则充当了目标与市场的角色,这是宣传视角的传受模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舆论监督,舆论都不存在,哪来的监督。

舆论的主体施工中,传媒或政府部门不是舆论的主体。

舆论是分散的公众集体态度的表达形式

随着公众的参与,传媒对客体的监督中间有了缓冲物,公众的支持在任何一个民主的社会中

都是非常重要的合法性资源。

传媒监督有必要转变成舆论监督。

传媒的舆论监督,主要不是传媒代表某级党政权力的监督,而是传媒代表公众对各种社会事务的监督,或传媒提供意见平台,直接让公众参与监督的一种传媒工作。

第一讲 新闻——叙述事实

一 新闻不等于宣传

一般说来,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是要传播观点,它的目的是要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宣传的重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宣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治宣传,一类是商业宣传,政治宣传中,观点赞同者会积极接受这种宣传,观点相左者会回避这种宣传。政治宣传和商业宣传只有人们感兴趣时才能产生效果。

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宣传有很多种,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目的是其中一种,新闻和宣传不是一回事。 新闻和宣传的差别

1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新闻的内容一定要有实在的内容,能够消除人们对某个事情的疑惑或者给人新鲜的信息内容,宣传则不一定,宣传注重的是形式。

2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新闻的内容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新鲜的和异常的信息,宣传的内容,多数已有,通过反复说,加深印象。

3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新闻传播的内容除了新异之外,本身应该是具体的事实,而不是套话空话。

4新闻重实效,宣传重时机。新闻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摆一个实时传播出去,过了这个点,再大的事实也没有了价值。宣传者可能及时把握事实,选择一个能够够产生宣传最大效果,对宣传者最有利时机说出来。 5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新闻传播没有控制对方的意思,宣传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进而控制人们的行为。

6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宣传会有意突出某一点,遮蔽另一点,宣传不愿意说不利于自己的,只愿意说对自己有利的,与新闻不同。

宣传是有目的的,就会存在目地和手段之间的矛盾,因而存在道德悖论。马克思说,要求的手段即是不正当,目的也就不是正当的。目的的正当也要和手段对应,手段应该也是正当的,如果手段不正当,目的正当本身值得怀疑。目的不正当,方法再精致,也是罪恶。 新闻含有的宣传成分有可能来自提供者。

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直接把宣传当新闻,宣传里没有新闻,很生硬,形式上很热闹,没有受众。

新闻中可以包含宣传,有的是记者自己主动宣传,例如现在的一些环保新闻。不过,这样的新闻在学界受到质疑,因为不符合新闻职业的客观原则,有些新闻含有宣传成分,则来自新闻提供者。

二 新闻不等于舆论

舆论实在社会中自然产生,自在的意见形态。是自在,不是自为的,自为就是有组织,有组织的意见不是舆论

舆论不是随便可以说的,在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这个时候意见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说舆论认为,要求调查数据作支撑,或者要有一个大体的估算。某种意见低于一定总体的三分之一,在这个整体中,这种意见只能说是少数人的意见,但绝不是舆论。

舆论和新闻的关系: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时,但多数新闻报道报道的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事实,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这时,不能说具体的新闻反映了舆论,这是新闻和舆论的一个关系。媒体是舆论的载体,理论上可以这么说,某些情况下传媒不一

定代表舆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新闻反映舆论时就与舆论有了关系,但也能没反应,两者有密切关系,但不能等同。

三欧洲文明中的新闻是指新鲜的信息

现在作为传媒的职业道德之一,就是一定要把新闻的传播和政治,宗教以及其它观点的宣传有所区分,商业宣传要以广告的形式来做,新闻传播与商业宣传管理上完全分开。

西方社会中新闻与宣传在多数时期是在两条线上各自活动,没有形成牢固的新闻宣传合一的传统。

四中国历史中对新赋予更多伦理色彩

五中国传统的传播体系如何限定新的内涵

六陆定一的新闻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学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新闻价值

七我国现代语言文字中新闻的内涵过宽

新闻等同于舆论,其实是指传媒的意见,观点,或者是领导传媒的党政机关的意见,观点。传媒的意见不一定是舆论,报纸舆论指的是报纸上的评论,报纸的观点,或者是领导传媒的党政机关的观点,有些这样的观点转变成舆论,但需要一个舆论形成的过程。

八新闻学界关于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叙述,叙述这词显示了新闻传播内容的客观性,报道多少有点主观。

报道应该是相对客观的,事实必须是有新闻价值的。

李大钊 新闻是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

九新闻的特性

1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物,为受众提供外部世界的新近发生,变动的事实是新闻媒介的基本职责。新闻当然是现实的,进一步的要求是真实,人们主要是通过接受新闻来调整自身与外界的关系。

2强烈的时效要求,现在新的竞争局面不是抢新闻,是谁能对新闻的阐释更接近科学,更合理,传媒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3新闻是能够公开传播的一类信息。不能够公开传播的内容不应该成为新闻。

4现代新闻业造就了公众对新闻的持续关注。人们对新闻形成一种期待意识。

社会需要一个行业,行业一旦形成,又会扩大社会需求,造就更多的对这个行业依附的人群。这是一个人造现象,但是也慢慢成为一个社会现象。

第二讲 新闻价值

一 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

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第一个前提。

任何传播的发生,产生于传播双方或多方的信息势能的位差(信息的不对称),有了位差才会产生信息的流动。有组织的主动传播者在新闻传播中处于主导地位,掌握的信息通常比接受者多。

只被一方认为有价值的新闻,交流中没有被对方接受或产生了回应这个新闻对另一方来说是没有价值的。确认新闻价值的最基本前提,双方都要认可,双方共同认可,才能形成关于新闻价值的理念。

接受者不知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另一个前提。

新闻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要看接受方面的情况。

有新鲜内容是新闻的基本特点之一。

事实能够具备新闻价值,要有以下诸项不知的情形

1不知道的刚发生的事实

2不知道的最新变动

3不知道的最新发现

4不知道的最新发表的观点

5不知道的最新知识

已知事实中出现异常情况

除了不知这个前提,接受者的兴趣,关心和需要,也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不知是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必要条件。

新闻价值的理念,揭示的是一种实用意义的社会关系。这条新闻对我有用,我又不知道,我感兴趣,这样的新闻我才会接受。

二 为什么人能够判断事实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

对新闻的共同认识,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成立的基础,新闻价值表现为一种实用意义的社会关系。

受众接受某条新闻通常完全出于对使用价值的判断。这种使用价值包括直接需要,还有就是感兴趣,由于新奇而对事件产生了想要了解的愿望。

传播者发出某条新闻,一般要基于受众对新闻使用价值的考虑,但同时还有传媒的经济利益,还有政治利益的考虑,因为我国媒体负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利益。传播者个人的兴趣爱好,也会影响一家传媒用什么和不用什么稿件。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发出信息,会有几方面考虑1最重要,新闻对受众的使用价值2媒体的利益3政治利益4传播者的个人偏好

人们会本能地关注和接受更新常态思维的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处于主流信息的边界,因为主流的信息大家都很清楚了,反倒是边缘的信息容易吸引人的目光,这是生活常识。

做报纸编辑工作,同样也需要要新闻价值意识,这种意识不是对新闻化通稿的判断,而是对稿子中最新成分的判断,判断准确就能够吸引公众。

人们关注有价值新闻的原因1人对异常事物的关注2人对相关利益的关注3人对个人偏好的关注

新闻价值是一种特殊的即时性信息效用

对新闻传播者来说,新闻价值是从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信息效用的目的出发,选择事实,予以报道的职业衡量标准。

一件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对媒体来说可以实现交换价值的对事实的选择标准,对读者来说是使用价值)叫新闻价值

三 新闻价值十要素

1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小,越有新闻价值

2事态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减少不确定性的事实或信息,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3事实的发生与受众利益越相关

4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宽,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

5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

6越是著名人物,其身上发生的事实,越是著名地点

7凡是含有冲突的事实,内含的冲突越大

8越能表现人的情感的事实

9越具有心里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

10事实在比较中带有的反差越大

舆论导向的角度报道新闻。

四 在新闻实践中体验新闻价值

五 传播者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使用价值是有限的

由于传媒的受众群体构成不同,对同一个事实,不同传媒在版面安排或广电新闻的排序,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媒体,由于服务对象不同,对事实的新闻价值把握存在差异。新闻价值的相对性就体现在这里。由于不同传媒的服务对象不同,同一个事实在传媒的报道中,落脚点也有差异。

现实传媒工作中,不能完全实现事实的新闻价值

1意识形态角度,相当多的宣传要求压抑这传播者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事实

2传媒市场角度,报道一个复杂的事实不如报道一个善恶分明的简单事件。尽管传媒有提升受众媒介素养的责任,但在面对传媒市场之时,这种软职责就得让位于传媒的直接利益。 3新闻实务,事件发生的时间,记者是否在场,值班主任的偏好,照片清晰度,版面文字容量等,都会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度。

六 传媒选择事实的实际运作标准

意识形态和政治方面的要求会限制我们对事实的选择,还有传媒利益的要求,业务流程中自然追求的省力原则

1传媒运转的时间周期。事件发生事件与新闻编排时间是否吻合

2事实的强度和重要性,规模大,显著性意义的事实易被选种

3事实的清晰度。不受怀疑,清晰度高的事实

4文化接近或利益接近的相关事实

5与先入为主的观念一致

6符合报道的连续性的事实

七 几个问题的讨论

传媒不仅要向呈现新闻,公众还期待传媒通过报道新闻来参与解决大量的社会问题。这种情况下,构成现代新闻价值的要素中,渗透了较多主观成分。

对弱势群体的报道,总是不报,会使人感觉传媒歧视,适当报道弱势群体,也会有新闻价值,它的前提是长期不被注意。

我们的传媒能够抓到的新闻是有限的,人们接受新闻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是有限的,只是传媒利益的驱动,造成了泛新闻化现象,出现了一些很少新闻价值的版面。

第三讲 新闻真实

一 新闻真实——事实的真实

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新闻是对事实的叙述,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的标尺,但是毕竟新闻只是关于事实的叙述,不是事实本身,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新闻与它所反映的事实本身不完全是一回事。具体的事实是非常复杂的,在报道的时候,文字篇幅,时间都是有限的,说的差不多,大家都会认为你的报道是真实的。

不能脱离新闻来源随意发挥。对人,单位,事件的评价要客观。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这是中国特色,中国以外的人大多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难道他们的报道就不真实了吗?

能够保证把眼下的具体的事实比较真实的反映出来就已经很好了。

二 新闻真实受到各种自然制约

1新闻只能选取很少的事实加以报道,因而媒体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

一些事实因为媒体的关注被放大,另一些事实因为没有被传媒关注而销声匿迹。

媒体工作有自身选择事实加以报道的标准,这个标准不要求全面地反映世界。传媒的告知有一定片面性,我们很大程度上生活在媒介的世界里。

新闻还有一个特点,最具传播力的新闻,往往不是最复杂的新闻,而是被简化了的新闻。复

杂的新闻,把事件的方方面面都说得非常详细,真实度更高,但是这样的新闻传播力度相对弱,人们往往愿意接受最简单的新闻。由于传媒反复刊播某类有市场的新闻,强化了该类话题在受众心目中的印象,从而使某些事物获得了和其实际重要性很不相称的地位。

传媒有时候造成这样一种假象,似乎大家都在做一件事,都在关注一件事,这是不可能的,这样的新闻每一个具体事项,也许都是真实的,但是整体上扭曲了实际存在的社会多样化的现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关注的东西应该是多样的,不可能单一化,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传媒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并不完全真实。

2新闻工作面临的基本矛盾: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与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因而,具体的新闻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

具体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过程。

新闻真实具有共同特点:事实本身在发展,人们对这个事实的认识也在发展,人们对事实认识到什么程度,新闻才可能真实到什么程度。

我们专业新闻传播的一个弊病:一个事儿开头热热闹闹,到后面没有信息了,再没有人去采访,随后,新的事实出现了,遮蔽了尚没有结的旧的新闻,记者永远在赶浪潮,永远在赶着前面的事实。

新闻工作的特点,事实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们对这个事实认识到什么程度,新闻才能真实到什么程度。

新闻真实的一个特点:有机的报纸运动

任何报道只能是对事实的一种简约的,一定程度上隔断的,扬弃的,概括性质的报道,不可能完全将事实原原本本展现出来。

电视媒体技术上的割裂现象。

3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

真实的效果是通过传受之间的关系来完成的,传授双方彼此信任,受方就会认为是真实的。 受众的主观性成为新闻真实的一种标准。

4选择事实时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真实性难以被完全确认。 不同体制中产生的新闻,经常发生不被对方认可的情况。

我们往往不可能那么费劲地先理解再定以,而是先入为主一下子就接受了。

说了什么,更多的意味着不说什么。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从另一种角度看,意味着不说什么,没有说的,往往比说出来的更有意义。 文化背景影响新闻真实的若干情形

1新闻事实类型化 将事实的叙述编入特定叙事格式中,偏执于某个特定角度,强调某些细节。

2新闻礼仪化 习惯性用框架去套事实。报道套路

3传媒有意无意对事实的命名,定义 给时间贴标签 定义容易绝对化 定义要谨慎

社会认知和职业新闻工作的流程本身会影响新闻真实。传媒无意中每天都在表露相同的对社会意向的一种假设:所有人都会用同样的方式(传媒对事实的定义,命名的方式)看待这些事实,在现存的社会结构中,人们的差别与命运的不同只是个人问题,传媒使用标签和语境,是对新闻进行价值判断的一部分。如果一些事件恰好被输入成传媒定义的框架中,他们就可能被报道,这样,现实被扭曲以适应传媒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所设定的框架。

同样的事实,媒体一旦给它定名以后,就不可能全面地反映这个事实。

4权势人物占据新闻亮点

新闻价值的要素,主要依据是人接受信息时的心理,社会心理,个性需求和社会需求,受制于具体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现实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及传统文化。具体执行这些新闻价值标准的时候,反映的自然是社会主流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

5传媒报道的总体趋向,无形中维护现状,有意无意曲解现实

传媒批评的基本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对整个社会基本结构,都是持维护现状的态度。 传媒在某种历史情境下,为不平等的权利结构提供了不可否认的保护。其表现方式,不直接对现实进行辩护,而是提供大量有吸引力的娱乐内容,暗示受众。传媒的力量只是观念上的,实质很弱小,采取的基本方法基本是维护现状。

在具体表现方法上,强调个体重要性,尤其强调作为被动消费者的个体权益弱化,弱化社会各阶级之间真实的矛盾。社会问题个体解决,弱化体制性解决的路径。传媒确实有监测社会环境的职能,但是无论在什么地方,传媒都不可能根本触动权力体制。 5传播符号表达意思的有限,使新闻接受者对真实的理解会发生差异。

三 造成新闻不真实的诸多具体原因

1文学想象

2体制性失实,由政治,经济价值观引发的失实

所谓体制性失实,因为政治需要或者因为经济利益的需要,默许和鼓励的某些不实报道。 要求将价值观的判断渗透到对事实的报道,对新闻职业化极大威胁

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传媒夸大事实中的猎奇或人情味部分,影响新闻真实

新闻报道正是通过不断报道新的现象,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

要讲价值观的判断渗透到对事实的报道中,这种观点对新闻职业化是个很大的威胁。报道的真实性不取决于价值观,要的是事实本身的真实。

3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传媒关于舆论监督的报道,即使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也要努力接近司法层面的真实。 4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的泛滥

传媒假事件的几个特征1消息来源与报道者重合。2传媒假事件隐藏着传媒自身的公关需求,或记者单纯的职业主义动机3传媒或记者导演事实4事件媒介化,媒体将自己导演的事件进行报道。5暧昧的真实。由传媒决定事实发展

传媒的基本职责是报道新闻,把事实报道清楚,传媒的职责就完成了。的确,不少事情,行政司法社会部门不作为,传媒若有正义感,就向公众揭露他们不作为,但是不能替代这些部门办事。别的部门不作为,不能成为传媒越权的理由,传媒做好事只能以社会普通一份子来做,不能利用自身的传播资源自我吹捧,若有宣扬自己的目的,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应该回避,社会有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职是基本的社会秩序。

5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虚张声势的夸大事实 6套话,套路写作造成的不真实

7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有意不报道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

在信息公开方面,地方与中央的矛盾。中央想知道,但地方领导人以党性原则的名义控制他所管辖的媒体,不许报道,这就造成了一种我们看不见的不真实。

每当出现灾情的时候,有些官员本能的反应不是救灾善后,而是全力封杀可能对他们官位和个人得失造成威胁的民众之口,这比灾难中逝去的一条又一条生命更重要。这是我国公共危机信息处理的最大问题。

四 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传媒是一类面向社会的大众化的专事传播新闻的机构,它的人员知识结构以文学知识为主,使用最为通俗的语言,面向中等文化的普通收入。

1记者对科学事实的选择偏重于事实的轰动性和影响力

2科学的结论具有不确定性和许多附加条件

3以叙述性和形象性为特征的新闻语言表达科学术语,造成一定程度扭曲。

人文逻辑解释科学是不准确的。

作为主动方的记者,有必要形成一套报道科学新闻的程序,报道中使用的生活语言,需要经过当事科学家的认可,尽可能缩小与科学真实之间的距离。

新闻从业人员缺乏理性

新闻源与利益挂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科学从理解知识越来越多地向工具性知识转变。

第四讲 新闻客观性原则

一 客观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

背景1从19世纪中叶开始,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的转变2 19世纪以来哲学认识论关于事物可知的信念得到确认3传播科技的发展支持着客观性理念

报刊由政党报刊向商业化报刊进化后,传媒不再以党派的观点作为选择事实和加以报道的标准,商业化传媒的目标就是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受众群,受众多了,广告就会多,经营才能维持,现在传媒的目的,是尽可能让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自己提供的新闻。而能够让广大公众都接受的报道模式,自然是客观报道,因为这种报道模式,原则山不会损失原来的受众,还能争取原来不赞成传媒观点的人群,也接受这家传媒。

19世纪中叶前后报业自身经营理念的变化,当时哲学观念的发展,传播科技的发展,都使人感觉到,传媒和记者有可能把这个世界客观地反映出来。

19世纪初,客观性理念的初期表现是公正,不偏不倚。

一般的公正是与客观相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可译为共同的公正,即在报道新的事实,争论双方的观点的时候,报刊一般应持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平衡的态度。作为社会性的传播媒介,要取得社会的承认,不能只报道自己赞同的观点,要尽量表现出公平的态度。一般的公正是报刊一种形式上的姿态,公正表现为客观,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全面反映。

开放的文化环境,会迫使作者减少主观性。开放的文化环境,传媒对社会事物的无形监察,以及传媒之间的相互监督,会使报道者的主观意图受到一定的限制。

客观报道是一个理想,而人是有主观意识的,我们先了解自己的主观性,才能找到维护客观的方法。

如果一个人的陈述是遵从专业的既定法则,那么,这些陈述须是值得信赖的——事实不是指世界本身,而是指正确地陈数出他们。

二 客观性首先是一种新闻职业的理念

作为一种理念,客观性是指在工作之前,新闻从业者的脑子的一种对这个职业的认识——我要向公众客观地,不带偏见地报告事实,而且相信能够把事实和关于事实的价值分开。 新闻客观性虽然体现在外在的操作规则上,但骨子里,是一个职业团体的工作人员对职业规范,职业理想的申明和维护。

新闻客观性首先作为一种职业理念存在,而不仅仅是一种操作方法。

严格地说,客观性报道的形式与新闻业的客观性规范,在意涵上稍有不同,前者是一种报道的呈现方式,后者则是专业的理念,守则。

客观性理念是首要的,没有理念的客观,方法的客观很难做到

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具体内涵

1诚实。报道事实没有故意隐瞒什么和突出什么的念头。

2超脱,平衡,公正的对待事物。

3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不固执己见。

4不牵扯个人利益

5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二者分开。

客观性理念指导下的新闻,并不能保证它的完全客观,原因在于我们每个人比可能跳出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现实环境,不可能完全摆脱既定思想的影响,即使真诚地采取客观的

态度,也可能会无形中受到历史与现实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可观性原则应当成为一种新闻职业的追求,一种评判新闻工作水平的标准。

三 客观性作为一种报道方式 平衡是新闻报道中要掌握的技术性要求。

在报道冲突事件的时候,诸如政治,经济,司法冲突,传媒一定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不要站在冲突的一方来报道事实。

客观报道就本质而言,应当着眼于内容的真实,客观,不仅仅是报道形式的客观,内容真实包括消息来源的真实和新闻事实本身的真实,后者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如果内容不真实,客观就谈不上了,内容本身远远高于客观形势。

首先是内容的真实,还要有客观的形式。

当我们谈到新闻要客观时,同时包含理念层面和技术层面,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应该是理念和技术的统一。

报道不平衡,进一步挖根源,即报道的指导思想也没有基于客观的立场。

事情提出来了,两方面的意见都说了,至于结果,吸引读者关注这个事情,就是结果,至于是非判断,读者会有各自的想法。

客观性报道的具体说明:1叙述性新闻,所叙述的内容要能够被核实。2分析性新闻,能够列出一系列消息源清单。3因果性新闻,使用推断和猜测性语句。

四 我国历史上一度存在的客观主义概念

客观是一种新闻职业工作理念,是一种报道方式,并不完全与政治观点对立,你越客观,越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五 我国新闻中较多的主观操纵现象

我国新闻传播业要职业化,新闻客观性原则这一职业理念是必须要具备的。我们把新闻等同于宣传的习惯很顽强。

新闻联播很多内容表现了叙事主体掌控和操纵话语权力的强势姿态。主题先行,不能客观地描述人物,而是硬要人物服从于某种宣传目的,这种报道很难客观,也难以让公众接受。 观点的选择要注意平衡。

我们的传媒在报道新闻时,通过带有倾向性的副词,形容词和有方向性的谓语动词,传达了太多的主观意愿。

六 新闻表现立场与客观报道是否存在矛盾

在掌握政权的和平时期,强加于人的倾向性报道不利于争取最广大群众

没有不能报道的公开发生的事实,即使这个事实不利于报道一方的利益,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报道角度和客观的报道方式。

客观性原则是一种职业理念,一种职业立场。

涉及观点的时候,尽可能站在超脱的立场上去报道各种不同观点,一旦你卷进去,真实没有客观可言。

七 客观的职业理念受到各种自然无形的影响

1在报道事实前,记者认识问题的方式和习惯已经存在,个人局限,传统和文化的束缚 2不少事实本身体现了一定的立场观点

3人对事实的感觉和知觉具有相对性,不可能完全相同,会有此一时彼一时的情况

4信息时代信息过载,人们在传媒提供的海量事实面前虽然无暇思考,只能接受传媒提供的事实,担忧自己的体验和选择标准。

第五讲 大众传媒的职能

一 一种泛化的认识;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

舆论是在一定范围内自然存在相当多的人的意见,传媒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并非都代表舆

论,甚至完全不代表舆论

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是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机关,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 一份报纸能够在社会上流通,说明它一定程度被公众认可,能够代表舆论

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是一种泛化的表达,一种人们的总体感觉,无法在理论上给与清晰证明。

二 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

1新闻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

新闻总体上不可避免带有政治体制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印记。

由于新闻政策的差异,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形式上一般是自在和多元的,但实际上有多种无形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力量在制约着它们,这种无形的力量需要经过科学的调研和论证才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通常是有组织和一元的,要求与中央权力组织的观点一致,重大新闻,要求采用国家通讯社的通稿。不论何种形式,一个国家传播的新闻,总体上带有这个国家政治制度带来的意识形态的印记。新闻有没有党性,政治性,阶级性?总体说有的,不能否认。

2把传媒职能比喻为喉舌(传媒与政治关系之间的定性)

传媒本身不是独立的,是属于一定阶级的组织,国家政治的组织,经济的集团,或更直接成为某个党的领导机关的一部分。

3传媒的职能表现为某种工具

媒体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

工具论建立在传媒不是独立的精神力量的认识基础上,一般适于说明指党的机关报,政府传媒的职能。

4列宁关于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观点

5传媒教育,引导群众的职能

仅就舆论导向要求看,这种认识中,含有从传媒与政治关系角度定性的关于传媒职能的认识。 6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与传媒的党派属性

传媒可以控制政府,是一种较为强大的控制力量

7法西斯主义对传媒性质或职能的极端错误的认识

传媒业是一种行业,是为满足社会对于最新发生事实的信息需要而产生的一个行业

社会的思想本身是多元的,无论以何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社会言论一致都是专制主义的表现。

思想的多元是社会的自然状态。

对传媒的党性要求,是指党的传媒在宣传和报道新闻时,要遵循党的纲领和策略,而阶级性是指传媒的观点代表某个阶级的利益。

三 关于传媒的四大职能

1拉斯韦尔和赖特关于传媒四大职能的观点

1对环境进行监测。外面发生重大变故,变故涉及报道范围,传播领域,涉及你的受众的兴趣和利益,要及时刊登,向受众报告,否则失职。

2沟通,协调功能(解释和规定功能)使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传媒及时发出信息,帮助人们及时了解情况,获得新的信息以后,调整自己和外部世界关系 3社会遗产的继承功能(人的社会化)把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文化基因继承下来。

4提供娱乐。莱特补充。是建立在履行前三种职能的基础上,现在已经成为当代大众传媒业发展的强大发展动力

赋予人和事物知名度:事实,人物,商品,意见一经大众传媒报道,获得一定知名度或社会地位,给大众传媒支持的事物带来一种正统化的效应。与大众传媒处于为数有限的信息源地

位,以及大众对传媒内容生产的神秘感有关。由神秘感带来大众对传媒的某种崇拜,使得多数人以受到传媒关注为荣,这是一种强大的现代大众心理。

麻醉功能:大众传媒以庞杂的信息占有大众有限的休息时间,导致人们疏远很多传统的社会关系,传媒以丰富多彩的内容虚幻地满足了公众,使他们从积极的参与事件,转变为消极地认识事件,降低和消弱了人们的行动力。传媒对现存社会制度基本是维护和宣扬的,大众媒介持续不断的传播,使公众失去辨别力并且不假思索的顺从现状。大众传媒为争取更多的受众,自觉降低文化准入门槛,高层次的文化作品为适应大众传媒的传播,不得不屈尊俯就。 瓦耶纳关于大众媒介基本职能的观点

1主要的报道职能2随意的辩论职能3附带的娱乐职能

关于传媒的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关于传媒职能的说法,相当程度上是传媒代表某级党政权力的监督,在较小程度上是传媒代表公众对各种社会事物的监督。监督带有媒体主动出击,由传媒着手解决问题的性质。

凡是媒体主动出击,往往造成意想不到,过大杀伤力。

应该是一种揭露事实本身造成的一种对客体精神压力。

四 从传媒与经济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是一种行业,他们提供各种信息和提供的娱乐,大多要考虑成本和赚取利润,新闻作为商品的运转。

新闻作为商品与纯粹的物质商品有所不同,除了通讯社直接出售新闻稿给各传媒外,新闻交换存在三种途径1新闻源与传媒之间的商品交换2传媒和受众之间的商品交换3传媒和广告商之间的商品交换 广告额一定要补偿前两种交换的付出。

受众决定广告价格。

受众决定广告的认识不能绝对化,发行量太高,广告费不能补偿过高发行量造成的成本亏损。 受众群的不同,也会影响广告价格。

大众传媒不是单纯的产业,文化属性要求它承担相当的社会责任,在社会领域和市场领域不同作用形成关于传媒职能的矛盾情形。

现在传媒身兼两种职能:一种是文化产业,传媒要盈利,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本身是市场竞争的一部分,另一种职能,即传媒还有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职能。

传媒在市场领域受到私人控制,而在社会领域,又要求传媒为社会服务,接受社会保护。 市场领域的言论自由,实际上保障的是个人依自身利益转移的表达自由,媒介将变成单向的信息源,无法成为多话的渠道,公众也不可能真正参与媒介的活动,市场领域的观点一致性,是通过利益驱动的竞争达到的,并非真实观点的讨论而达到一致。

五 从传媒形态本身定性传媒职能

现代传播科技建构了传媒本身,传媒不同的外在形态,一定程度规定了传媒的职能,这种职能的实际控制者是传播科技。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实际上表明了一种传媒的职能,不是传媒内容带来的职能,而是传媒形态本身带来的职能。

哈贝马斯:本来是人创造的一种东西,现在反过来控制了人,哲学上叫异化。

哈贝马斯,新闻控制:政治控制,意识形态控制,科学技术控制9无形控制)科学技术当今承担起使政治权利合法化的职能。

科学技术承担起使政治权利合法化的职能。

第六讲 新闻出版自由

一 宗教裁判所和世俗王权的书报检查制度

新闻出版自由是在反对书报检查的斗争中提出并得到论证的。

1第一个出版自由的文献——《论出版自由》

在多元的信息中认识真理

1644年,约翰弥尔顿在英国下院做演讲,大约四万字,通过批判书报检查制度,得出一个基本观点:在多元信息中认识真理。演说后并没有多大影响,他的观点实在百年后的1788年,由法国著名的演说家米拉伯爵翻译成法文,在法国大革命前夕的革命范围得以广泛传播,文明欧洲。

用是否存在言论自由来衡量一个社会的自由程度。

2书报检查的内在矛盾导致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提出

思想禁锢年深日久形成惯性,同样一代一代传染,不敢逾越,形成内心的魔咒。

二 18世纪两个载入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宪法性文件

1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2 1791年美国第一宪法修正案

三 19世纪关于言论自由的文献《论自由》

在英国,1861年废除了最后一项限制新闻出版自由的法律——纸张税,此前的1855年,最主要的知识税——印花税被废除,英国就基本实现了新闻出版自由。

多数人的暴虐

人们发表意见的权力是平等的,哪怕世界上只有一人持某种观点,其他所有人持另外一种观点,这另一观点的持有人,也不能以如此的人数优势压制那一个人的意见,当然,相反的情形,着一个人可能握有绝对的统治权利,也不能由于握有这种权利的压制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发表意见。人们发表意见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

少数服从多数,是为了保障必要的社会秩序

四 20世纪以来共产党人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文献

人权意识产生是大工业,现代产业造成的普遍交往环境。

言论出版等自由是各项自由中最重要的。

从认识论角度,新闻客观性无法保证新闻的完全客观。

五 国际上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文件

六 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理论的讨论

1新闻出版自由公认应受到四方面的法律限制

诽谤侵犯隐私权,侵犯知识产权,泄露国家机密

2新闻出版自由是谁的自由

媒体内部的新闻自由与社会的新闻自由

是媒体还是公民

怎么衡量一个社会是不是有自由的?关键看传媒本身是否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活动,如果各个传媒能够自主地决定自己说什么不说什么,那么这个社会总体上是一个自由的社会。 由于体制问题,我们对外面发生的一些事实产生误读,这恐怕需要我们对新闻出版自由要有科学的理解。

编辑的内容发出来总有一定的选择标准,这不是限制新闻自由,而是实行他,关键是经营人员有没有自主权,这是关键。

3不能将传媒是新闻出版自由的主体搬到中国

中国的传媒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不是完全独立法人,主体应是公民

4信息自由更能全面体现公民的自由权利

信息自由是公民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的权利

如何有效地管理新闻业的商业行为,不影响它行使社会公共职能的那种新闻自由,是一个永

远没有最后答案的问题

5关于新闻业自由主义政策的三句话

观点的自由市场——自行调节的过程——传媒的社会责任(自律层面的社会责任)

新闻存在坏东西。观念性质的东西与物质商品不一样,坏观念性质东西被人接受。正面传播效果与吸引公众眼球。

国家甚至不得不压制一些人的声音,为了能够听到另一些人的声音。 新闻出版自由造成的后果是强势的人有说话的权利,弱势的人说话的权利有了,但是别人听不到。

如何公正地保证每个人有发言的机会。

第七讲 新闻法

新闻出版自由需要有法律的保障,同时也需要与其他法律协调,享受新闻出版自由的权利,同时不能侵犯别人的自由权利

一 区分法制与法治

法制:没有主体,主体是统治者

法治:用法来治理,相对稳定的以法管理

其实,我们中国制定的一切法律,都是为了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巩固执政党地位的。

二 世界两大法系

海洋法系:不成文法典,有时体现在习惯法上,有时体现在案例法中。

大陆法系:成文法典

传媒在英国不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编辑和记者只是从事非政府活动的个体公民,因而可以适用于一般公民的法律来规范新闻活动的权利,没有必要使传媒界成为专门法律的对象。 在中国,传媒具有特殊地位,不是一般行业,在中国的体制下,所有的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直接领导。

法律按其真正含义而言,与其说是限制还不如说是指导一个自由而有智慧的人去追求他的正当利益,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或扩大自由。

三 新闻传播法的渊源

四 中国新闻立法的历史

镇压革命的刽子手常常是革命遗嘱的执行人。

《大清报律》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一部新闻法。

五 新闻法的基本理念和应有内容

1新闻法的四权理念

知晓权,隐私权,隐匿劝,更正与答辩权

第一公众对权力组织的知晓权

第二维护公民的隐私权

第三为新闻来源保密的隐匿劝

第四更正与答辩权(新闻工作常态)

2区别诽谤与侮辱

诽谤是指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1陈述事实虚假,这样的事实社会评价是绝对否定的,包括无意的图片传播2虚假的事实涉及特定人的社会评价3实施虚假程度判断方面,严重失实或损害当事人的名誉。

3新闻法应包含的大体内容

六 我国新闻法难以出台的原因

1法的刚性与意识形态弹性的矛盾

2法的权利的普遍性与传媒权利实际上的等级性的矛盾

从法的角度看,新闻的传播权利是一种普遍的权利,权利面前人人平等。在实际中,我们的传媒分别隶属于不同级别的党委和其它党领导的权力组织,不同级别的传媒进行采访报道,舆论监督的权能是不同的。

3法的稳定性与舆论导向的随机性的矛盾

我国的传媒承担这正确引导舆论的任务

4法的普遍性与纪律有限性的矛盾

法的普遍性与纪律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5对传媒的随机控制和依法行政的矛盾

七 我国新闻实践中的新闻官司

1一度存在的国家诽谤

2保护个人名誉

3我过关于新闻侵权的法律已经基本完善

第八讲 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

一 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一般理解

1什么是新闻职业道德

所谓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传播业的行业道德。

我们常说的职业道德的内容应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职业规范,即应该如何做的技术性要求,这些职业规则也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另一部分是职业道德标准,即根据一般的社会公德要求所确定的,不能做的道德责任。

新闻自律是新闻传播行业道德和规范的成文公约或行业公认的惯例,包括现在非法律的新闻行业自律组织的工作规则和处罚条例。

2体现新闻职业道德的自律文件

必须从职业化的角度去改,否则,以非职业化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来编织一种社会行业的自律,无论如何都不像自律,也难以真正落实到操作层面。

3新闻自律组织

4新闻职业道德在政治与市场之间所处的位置

作为新闻记者,你的职责是向公众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变动。

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以及围绕着职业意识的一套新闻传播专业的操作要求。

记者永远无法照顾到与其报道内容利益相关的所有方面,这是记者在工作产生道德两难问题的根本原因。

讲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就是要求记者按照一定的规范去做,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规范或没有可操作的规范。

二 我国新闻从业者道德意识现状

三 造成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1体制转型

过去,我国的传媒是党政权力机关的一部分,不是一种社会职业。权力寻租现象。 2商业利益 造成职业道德缺失的现实原因

传媒本身应该有一套规则去应对商业利益

编辑部与广告部的分开

3行业内混岗 编辑部和经营部世纪上要分开

4记者岗位聘任违规和人员流动率过高

现在传媒处在一个动荡的社会中,人员流动率太高,造成传媒缺少职业意识。

生存焦虑下的传媒和记者,职业意识和责任感在下降。

并非单纯的从业者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问题,其中关系到新闻媒介运作机制的深层次原因,是无法回避的。

四 目前首先要做的事情

1将记者的权力意识转变为权利意识

认识到自己有的采访权和报道权是一种权利而非权力,是确立自己职业意识的第一步,你的工作服务于公民的言论出版权利,因而才拥有记者的工作权利,你的权利归根结底是人民赋予的。

2立足于同行控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内化形成

一般说来,对于传媒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控制有三种模式:受众控制,第三方控制,同行控制。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从业人员对其自身的控制,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更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

最好是立足于同行控制,用道德自律来控制自己,让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的内化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从业人员对其自身的控制,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有弹性的活动空间。

3明确一系列具体的职业规范

一个行业的职业化程度较低,其职业行为才需要更多的由外部控制而非来自内部的压力。 4提升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学术质量

五 目前普遍存在的违反职业规范的16种现象

1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

2广告版与新闻版混淆

在企业公关要求与传媒新闻价值的较量中,通常赢家是企业,这是一种典型的广告新闻。 3新闻栏目拉企业赞助

新闻栏目不能拉广告。

传媒的新闻栏目,必须与各种利益集团拉开距离,传媒要全额支持这样栏目的经费。 4受贿无闻

5假新闻

6制造传媒假事件(消息来源和报道者的分离应该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常态,重合是传媒角色的错位)目的的合理性模糊了人们对于手段道德的评价,记者用欺骗手段获得结果,观念本身是非法治的,带有强烈的民间执法色彩。

假新闻是没有这回事。假事件则是由传媒制造或推动了事实的发展,然后再加以报道,事实被媒体制造出来,成了实际存在的一件事。

传媒的基本职责是报道传媒以外的客观存在的世界,新闻是关于事实的报道。

以公众利益的名义采用不合法或不合理的手段本身,证明目的的不真实,手段的合法合理与目标的正确应该是对立统一的。

7免费接受被采访方的各种好处

8侵犯隐私权

9侵犯著作权

10媒介审判

11介入是隐性采访和偷拍偷录

12拒绝更正与答辩(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不可能百分之百真实,媒体主动更正,或者允许当事人答辩都是基本的工作原则)

13恶炒明星绯闻和犯罪新闻 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如此从容不迫地蔑视他人的痛苦和生命,该是怎样一种可怕的堕落

在复杂的突发性事件和群体事件发生的时候,新闻记者要正确地,理智地对事实做出适当的价值判断,防止因记者的报道而将某种不宜提倡的东西变成了流行。

14直接展现暴利血腥灾难痛苦的照片或画面 画面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刺激着受众的神经,人为地制造着世界非常不安全和到处存在恐怖的幻象

16虚假广告和庸俗广告

六 新闻职责忠诚的两个金字塔模式

任何时候都把社会职责放在第一位

第九讲 宣传学

一 宣传概念的历史和定义

宣传在我国传统中有两个含义,一是传达,宣布,二是互相传布

现在的定义: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观念以影响和引导人们态度,控制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首先,宣传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各种符号——有声符号和无声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达到目的,一是引导人们的态度,二是控制人们的行为,最后,它是一种社会传播活动。拉斯韦尔定义,以操纵表述来影响人们行动的技巧。 二宣传的几个特点

首先宣传的本质是劝服,强制灌输的行为,严格意义上不是宣传,而是一种以暴力威胁为背景的行为,劝服,是宣传的首要特点。其次,宣传形式上总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向特定的多数人传播观点,它以单向传播为主,双向交流在传播中是辅助性的,因而宣传者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宣传的对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道者,一类是未被卷入的宣传人群。

同道者主要是巩固已有信念,通过其扩大宣传。宣传策略上考虑,宣传重点放在未被卷入人群。第四,宣传者的素养直接影响宣传效果。

在宣传中,宣传者是施控者,要经常根据宣传对象的反应对宣传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 决定宣传成功与否的因素中,除了宣传的理论基础,宣传者的水平等外,决定性的因素是经济结构引起的社会变化。

三 几种常见的宣传方法

1西方常见的宣传方法

加以恶名,标签法,给一种观点贴上坏标签,使人们不经验证就对某种观点,某个人,某一事物持反感态度加以谴责。

美化,光晕效应,把某种观点与一个美好的词联系起来,使人未经验证接受,赞许某观点,某人,某事物。

假借。以某种受人尊敬的权威,公认的信誉加之于另一事物上,使后者更易被人接受。 现身说法,佐证法,请某个受尊敬的或被憎恨的人来评价某个观点,产品人物的好坏。 以平民百姓自居,说话人企图让人们相信他和他的观点都是好的,因为它属于人民,来自普通百姓。

洗牌作弊。选择运用与自己观点一致的论证,使某个观点,方案,人物,产品处于最有利的最不利的情况之下。只说好的一面或坏的一面。

号召随大流,巡游花车法,企图让人们相信,我们所属的群体都已接受他们的方案,人人如此,你也如此吧。

2中国常见的七种宣传策略和技巧

最大最大策略。你我双方的关系中强调增加我的利益,同时也会增加你的利益。

求同存异。双方会有很多矛盾,为了与对方达成一定的和解,需要强调同,双方总有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暂时调和,不要跟对方去争。

无我策略。宣传中不直接将出宣传者的意图,强调这个事情完全没有我的利益,仿佛不是为了我。

小骂大帮忙。为了给第三方看,仿佛我两有矛盾,实际上我在帮你忙。

适可而止。什么事情都不要做的太极端,适可而止。中庸。

微调,宣传上不出现大变动,慢慢改变。

强调移情,扮演角色,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新闻和宣传的区别:如果把新闻理解为新闻传播,二者都是信息传播行为,但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出发点,表现方式,归宿都不同。 传播新闻是为了满足受众获知新消息的需要,宣传是为了满足宣传者输出观点的需要,新闻是叙述事实,宣传是灌输观点,新闻传播的结果是受方晓其事,宣传的结果是传方扬其理。在中国二者长期混同,因为中国长期以来以新闻的形式宣传某些事情,这是可以做到的,但不要时时如此。实际活动中,二者互相渗透,有交叉的地方。新闻中有宣传的地方,尽管你客观报道,但是只要你提到了某件事情,实际上就把这件事宣传出去了。宣传有时候也要以新闻的形式达到目的,便于接受。

四 宣传伦理

第十讲 舆论学

一 舆论的历史和定义

舆论概念的使用,作为君主当政的对应词,带有人民主权的时代背景意味,当时的学者,把舆论视为人民主权的表现形式,舆论这一概念的出现,就带有进步的社会政治意义。

舆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比重的公众表达的相同意见,如果人数比超过三分之一,这种意见才能说是舆论。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二 舆论八要素

1舆论的主体:公众

舆论的主体是自在的,对外部社会有一定的共同知觉,或者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

又相近或相同的认知而关联,具有社会参与的自主性,这是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两个重要标志。

组织信息会影响其他人,但不是舆论。按照一定规则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与本来意义的自在的公众是有区别的,由法定社会组织成员形成的执行某种社会职能的群体,是对公众的模拟,叫做模拟公众。

2舆论的客体:自然存在的公众讨论话题 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

舆论的客体是自然存在的公众讨论的话题

一般地把有争议作为舆论客体的一个重要指标

3舆论自身: 直接表现是公开的意见 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表达

信念是深层次的舆论

4舆论的数量即一致性程度

舆论需要一定数量的支持,不够一定数量,舆论就不是舆论,而是少数人的意见 5舆论的强烈程度

与公众对客体的知晓程度有关,了解的越清楚,所有体验,对表达的意见倾向信心越强,意见的强度也越大

6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

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

是舆论是否存在的标志之一,人们发出的集合性意见,对这件事多少得造成一定影响。 8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

舆论是自在的主体的一种意见形态,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前7个是构成舆论的必要因素,任何一种舆论都不能缺少其中一项,否则不能成为舆论。最后一项不是必要要素,即使舆论的质量很低,依然是一种舆论。

三 舆论的形成过程

1一般形成过程

第一步社会发生大变动,或者积累了一些问题,大家对周围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议论纷纷,这时的意见形态较为分散多样化的个人意见。

第二步多样化的个人意见在社会群体中互动趋同

第三步权力组织及其领导人,大众传媒促成所希望的舆论

2从历史的纵向角度分析舆论的形成

宏观上,舆论反映一个社会总体上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它会在空间上影响个人意见。 3形成舆论的一种条件:舆论场效应

第一,一定空间人们的相邻密度和交往频率

第二,空间的开放程度

第三,空间的感染力度或诱惑程度

4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社会动员带来的舆论问题

经济发展通常达不到进行动员时的许诺,这就会引起冲突,人们会产生一种社会挫折感,社会挫折感是一种舆论表现形态。

5消除传闻

传闻是舆论的一种畸形表现形态,是非正常状态下舆论现象,由于信息没有及时沟通,就会出现这种状况。

公众的批判能力越强,传闻的传布越少。

现代媒体有一种责任,要提供清晰度高的信息,同时提供一定的知识和分析材料,让公众能够对传闻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澄清传闻

6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传媒在哪些方面引导舆论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状况,传媒适当地引导舆论,有利于顺利地社会转型。1把对财富的贪欲冲动,单纯的牟利动机,转变为一种社会成就和社会责任感。2把投机风气和追求虚幻的泡沫经济意识,转变为一种事业精神。3把你死我话,损人利已,以邻为壑的经济交往观念,转变为互惠互利的经济交往观念。4把对财富的挥霍和单纯的享乐意识,转变为对文明生活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追求。5把对自然资源的单传占用和消耗,转变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识。

四 舆论监督

公众通过舆论的这种意见形态,对各种权力组织和工作人员,社会公众人物自由表达看法的客观效果。

舆论监督达到的客观效果应该是保证公共权力和社会权力的正确行使,促成维护依法治国的社会机制,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传媒通常被认为是舆论的代表,但不能说传媒的意见和报道就自然代表舆论。传媒的监察不等于舆论监督

我国传媒自称实行舆论监督的实例中,采用支配者模式较多,传播者充当了政论员,宣传员和鼓吹者的角色,而公众则充当了目标与市场的角色,这是宣传视角的传受模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舆论监督,舆论都不存在,哪来的监督。

舆论的主体施工中,传媒或政府部门不是舆论的主体。

舆论是分散的公众集体态度的表达形式

随着公众的参与,传媒对客体的监督中间有了缓冲物,公众的支持在任何一个民主的社会中

都是非常重要的合法性资源。

传媒监督有必要转变成舆论监督。

传媒的舆论监督,主要不是传媒代表某级党政权力的监督,而是传媒代表公众对各种社会事务的监督,或传媒提供意见平台,直接让公众参与监督的一种传媒工作。


相关内容

  • 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财经时评英译汉研究
  • 摘 要: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中国经济在国际社会上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外媒有关中国经济的英语财经时评也越来越多.本文在文本类型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英语财经时评汉译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及处理方法,总结了文本类型理论在财经时评英译汉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英语财经时评 文本类型理论 英译汉 ...

  • 从_翻译适应选择论_的角度看_今日中国_一篇软新闻英译
  • 2011年1月号中旬刊 从 "翻 译 适 应 选 择 论" 的 角 度 看 <今 日 中 国> 一 篇 软 新 闻 英 译 马福新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 本文是针对<今日中国>一篇软新闻<到南 通-听罢江声听海声> ...

  • 浅析操纵理论对英汉新闻编译的解释力
  • --■■-■■■■■■■I- 译此条新闻时,就结合原文主旨.对原标题 进行了修改,编泽为"澳正为歧视中国投资 尊严,叉巧妙地抨击了澳洲某些媒体对中国 付}l{代价".既维护了我国投资人的立场和投资者的种族歧视.同时还契合了原新闻主旨,忠实原文.另外,对于那些含有政治偏见.别具用心 ...

  • 从目的论看[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变译现象
  • 第29卷第3期2008年3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of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 .,01.29NO.3 Mar.2008 从目的论看<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木.SL译"现象圳豕,丰 范小热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

  •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1 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 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赫尔兹-曼塔利(Holz-Manttri)的翻译 ...

  • 功能理论视角下的新闻汉英翻译
  • 摘要:新闻汉英翻译在文化交流传播中扮演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翻译新闻题材类的文章就成了文化交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在新闻文体的特点基础上,将功能翻译理论与新闻翻译二者结合起来,功能翻译理论为新闻汉英翻译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并在此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删译法.增译法. ...

  • 红楼梦章节标题的英译
  •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09年弟12期 TheEnglishTranslationofSub・--titlesofTheDreamofRed Mansion o HuangYttxiu University,藏'口尼,Shanxi,710061) (TheEnglishDepartment,Xi' ...

  •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专有名词翻译
  •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 f Translator s 2006No . 4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专有名词翻译 胡维佳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本文以功能派理论为指导, 针对约定俗成.回译.音译.省译和加注这五种方法, 探讨专有名词的翻译技巧. ...

  • 格式塔原理在翻译中的运用
  • 摘要:本文从格式塔心理学入手,分析辨证了翻译中的塔式质,得出翻译过程要注重的是"整体",由面及点,自上而下,重点是整个语篇:必须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式的运用格式塔的整体性原则这一结论.并对译者的语言知识结构整体性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格式塔;翻译;整体性;语篇 一.引言 格式塔心理 ...

  •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 英语新闻标题对于新闻就像眼睛对于人一样重要,用简约的文字浓缩了新闻报道中最精华.最值得关注的内容.英语新闻标题在词汇.结构和修辞方面均有其独特之处,如标题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语言色彩,尤其是寓意于标题中的修辞手段,在语言转换中与汉语难以契合,有时给译者造成难以逾越的困难.为了吸引读者的关注,编辑们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