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涂鸦活动

浅谈幼儿涂鸦活动

系部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Xxx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表

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意见:

委员签名: 、 、 、

年 月 日

系分管主任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2

前言 .............................................................. 4

一、问题的提出 .................................................... 5

二、托班幼儿涂鸦活动开展的意义 .................................... 6

三、托班幼儿涂鸦活动开展的措施方法 ................................ 7

(一) 教师对幼儿的态度 . ............................................ 7

(二) 优化环境创设 . ................................................ 8

(三)托班幼儿涂鸦活动开展的组织形式 .............................. 9

四、注意事项 ..................................................... 11

五、思考 ......................................................... 12

六、参考文献: ................................................... 12

浅谈幼儿涂鸦活动

前言

幼儿的涂鸦既是幼儿一种本能的游戏活动,又是一种表情达意的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创造,幼儿的作品表达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幼儿的一种特定语言文字。幼儿在涂鸦活动中身心得到了发展。涂鸦是需要动脑、动眼、动手,甚至还需要口,在涂鸦的过程中体现了脑力运动和体力运动的恰当融合,有益于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如何进行艺术创造,我们家长和教师需要的是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幼儿尽情地涂鸦:首先,给他们营造一个尽情尽兴的心理空间; 其次,给他们准备一套无拘无束的涂鸦“画布”;最后,给他们提供丰富多彩涂鸦工具和技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涂鸦习惯,选择适当的“画布”也是家长和教师的职责。“涂鸦”一词,原是唐朝卢仝说其儿子乱涂乱画顽皮之行,典故出自《玉川子集.云添丁》: 卢仝有个儿子叫添丁,喜欢乱涂乱画,常把卢仝的书册弄得又脏又乱。卢仝因此写了一首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把儿子的顽皮和自己的无奈描写得唯妙唯肖。 后来,人们便从卢仝的诗句里得出“涂鸦”一词,流传至今。幼儿天性喜爱涂鸦, 这是一种本能。他们的作品几乎没有雕琢纯天然的、原生态的,表现出的是天真无邪, 充满了童真和童趣。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把幼儿的涂鸦活动看着是幼儿艺术创造的行为。幼儿的涂鸦行为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也是一种表情达意心理过程。幼儿的作品表达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幼儿的一种特定语言文字。幼儿对周围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在渴望表达感受的心情催动下,他们用色彩和线条来反映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很多幼儿的涂鸦作品在许多成人眼中大多是没有艺术价值的,但是对于幼儿来说,这幅作品正是幼儿表达对周围世界印象的最初感受,是他们最原始的艺术创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涂鸦是一种游戏活动,为幼儿涂鸦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空间和硬件环境尤为重要。

摘要

幼儿对绘画有着一种自然的需要,在涂鸦中,他们用绘画尽情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内心情感,在感知、操作、表现中使手、眼、脑逐渐协调一致,得到发展,同时表现出对其个人来说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初入园的托班幼儿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基本上还处于涂鸦阶段。本文结合纲要精神,通过优化环境创设、改进教师对幼儿的态度、科学组织形式来丰富涂鸦活动的开展方式、措施,让孩子在活动中不断观察、学习,为今后的绘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涂鸦 幼儿

Abstract

Children of the painting has a natural need, in the graffiti, they enjoy with the painting, free to express their views and inner feelings, in perception, action, performance manipulation hands, eyes, brain

gradually harmonized, have been developed, At the same time showing its individual is brand new, unprecedented creativity. Children entering the park PN has a strong interest in painting, but they are basically still in the graffiti stage. Outline of this paper, the spirit of creation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the attitude of teachers of young children, scientific organization to carry out activities to enrich the graffiti means, measures to continuously observe the child in the activity, learning, learning for the future of painting lay a good foundation.

[Key words] graffiti children

一、问题的提出

有人曾经作过调查,把鸡画成三四条腿的3岁以下幼童,美国大约有10%,日本大约有3%,中国几乎没有,当然这似乎过于绝对。传统的填鸭式的美术教

育,通常会导致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弱化,一位美术界人士说:“与其让孩子机械临摹大师作品,不如让他们信笔涂鸦,孩子的涂鸦太可贵了。”涂鸦是孩子真实情感与认知的表现,更能表现创造力。在生活中,一些不了解幼儿心理的人,往往认为孩子乱涂乱画、糟踏纸张、弄脏环境,因而加以训斥和制止,使孩子萌芽状态下的创造力受到压抑,不再认为画画是多么快乐的事情,慢慢地就不喜欢画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要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与需要,让他们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由此,本文针对涂鸦期幼儿,研究托班涂鸦活动的开展,让孩子在涂鸦中得到快乐、自由的发挥表现,有其实际意义。

二、托班幼儿涂鸦活动开展的意义

儿童从出生起就希望借助各种声音、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行为、语言未成熟前,儿童表现自己最常见的形式是拿笔在纸上涂鸦,借助这种方式与人沟通,让别人了解自己。但是,现实生活中,当家长看到孩子涂鸦时,却常因为毫无意义的图案,阻止他们继续通过涂鸦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儿童的身心发展角度来说,涂鸦有着重要的意义。美国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认为,涂鸦最初发生的阶段开始于18个月大时,到三四岁结束。涂鸦与儿童动觉的发展以及视动经验有关,它是儿童练习和发展大肌肉整合运动以及精细动作控制的过程。

有研究证明,幼儿在1—4岁的绘画期被称为“涂鸦期”,该时期的涂鸦无明确目的,即使有也会随联想而变化,有明显的表达意图,但主要以随意组成的线条或色彩来反映自己的认识。

幼儿的涂鸦期经历着不同的阶段,各阶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开始涂鸦到脱离涂鸦,这一时期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未分化的涂鸦(18—24个月) 无序、无控制的运动,画面常出现混乱和无组织状态;

2.有控制的涂鸦(24—30个月) 线形涂鸦,重复动作,建立起一些动作活动的协调性和控制感;

3.圆形涂鸦(30—36个月) ,圆形涂鸦,对动作表现出更高的控制能力,这需要更多的运动能力和更复杂的动作;

4.命名涂鸦(36—42个月 命名涂鸦,儿童把动作与想象经验联系起来,从单纯的肌肉运动转向想象思维。

幼儿涂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运动,托班幼儿的年龄正处于有控制的涂鸦与圆形涂鸦的阶段,根据有控制涂鸦与圆形涂鸦阶段的特点,开展丰富的涂鸦活动,将激发其绘画潜能,促进幼儿感知觉、手部精细动作及情绪、情感的发展,培养孩子初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以后的绘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托班幼儿涂鸦活动开展的措施方法

(一) 教师对幼儿的态度

心理学研究表示,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成人的评价影响,当成人肯定他时,他便肯定自己,当成人否定他时,他也否定自己。由此可见成人对孩子的态度是多么的重要。

1.教师的评价

许多人拿起一幅绘画作品会轻易地用“好”和“不好”来评价一番,评者不轻意,但对孩子本人有很大的影响。

幼儿在涂鸦活动中,涂沫的律动感,使他获得了动作的快感和满足,线条使他感到惊奇和欣喜,尽管线条凌乱,色彩混乱,成人也不应该多做干预,要知道,这时孩子是在体会作品而不是制作作品,越是鼓励孩子运动,孩子的感爱就越强,发展孩子的自我能力就越好。不同个性的孩子会在涂鸦中使用不同的绘画语言,不同偏好的孩子也会在涂鸦中表现出来,所以允许不同个性的孩子画不同的画,这样,孩子的原始创作热情才会被激励。你可以问他画什么,鼓励他“画得真好”,但最好不要去干涉他画什么、怎样画,这会让孩子流畅的思维一再被打破,而且

有可能助长孩子的依赖性,画完一样东西就等着别人下指示,使画带有浓重的成人的理性色彩,抑制了孩子无拘无束的想象力的发挥。

2.引导孩子观察周围事物,丰富经验

成人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如逛街、郊游、去医院等,向孩子介绍周围的事物,如:“这房子真好看,像什么?”“哇!灯笼排了好长的队伍。”“阿姨在给谁打针?哥哥怎么啦?”特别是要利用节假日带孩子接触自然和社会,观察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如下雨、刮风、点蚊香、绕毛线、小动物等,来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孩子对物体色彩的注意,如,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树叶,蓝色的天空,彩色的烟花等,培养幼儿对颜色绘画的兴趣。

3.重视涂鸦的过程

涂鸦期间,会有很多阶段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孩子对涂鸦的兴趣不是因为美,而是因为需要,成长的需要。所以要重视涂鸦过程中的孩子,注意他是如何表现内心世界的,是怎样反映周围环境的,了解孩子的涂鸦意图。其次,要重视孩子自身的提高,随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把过程与结果分开来看。

在涂鸦中适时提问“你画的是什么?”“还要画什么?”“再画个大的好吗?”“这边要画吗?接着画什么啦?”„„这些都有助于幼儿产生联想,逐渐延长幼儿绘画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二) 优化环境创设

命名涂鸦期的孩子,对于随意涂画出的画面,有着惊人的天赋和发自纯净心灵的深刻体会,那么,为孩子创设一个相对属于自己的绘画天地,让他彻底涂画出自己小小的心灵和情绪,对于他的成功是非常有好处的。

1.设置涂鸦区

在活动室、室外走廊与过道等孩子随处可见的地方,设置多个涂鸦区,提供蜡笔、颜料、粉笔、喷壶、毛笔、水枪、自制滚筒等;并利用生活废用品作为辅助材料,在纸盒、木板上刷、喷、涂、射、滚,充分感受动作、色彩、线条带来

的快感冲击;或在蛋壳、石头上涂画“宠物蛋”,拼成彩石路;身处这样的环境,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工具进行涂鸦,并与同伴自由地交谈。

2.设置作品展示区

可以把好的作品摆在室内或特定的摆设区,供幼儿观赏。有的作品,如彩石可拼成彩石路,蛋壳可当成特殊的礼物送给家人,五彩泡沫可悬挂于活动室的天花板上、墙柱上。而有的作品,如纸盒喷画、宠物蛋等则可直接摆放在涂鸦区,等水干了后,其他幼儿可重新涂鸦。

在成人的赞赏下,幼儿会有更大的激情参与涂鸦活动。

3.创设和谐的涂鸦氛围

涂鸦期的孩子喜欢乱涂乱画,但他们的画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成人根本看不懂,通常要孩子用动作和语言来补充说明所画的内容,这时,成人要用朋友般的态度友善地配合孩子,引导孩子把能表达的部分内容继续画出来,尽力理解和接受孩子的作品,“气球送给谁?糖糖给谁吃?谢谢你帮助了小猪!”,并进行有针对性地、适当地鼓励,倍加关心和爱护孩子的涂鸦兴趣。

(三)托班幼儿涂鸦活动开展的组织形式

1.一个题材画不同的画

同一个绘画题材在不同的孩子手中可以画出不同的画。我们给孩子们观察一堆萝卜,同样是画萝卜,有的都画白萝卜,有的画红白两种萝卜,有的画出萝卜身上的疤痕、毛头,说明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视觉注意点。又如同样是画毛毛虫,这次画围着吃面包的毛毛虫,下次画在草地上的毛毛虫,再下次画爬在苹果上吃的毛毛虫、在树叶上的毛毛虫,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丰富了,也会学着在画面上充实空间,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2.玩色活动

出生不久婴儿对鲜艳色彩就有着强烈的反应,所以玩色活动是我们激发孩子们对涂鸦活动兴趣的主要形式。从培养孩子对色彩的感受力入手,使玩色活动成为孩子对涂鸦产生兴趣的一个有效的切入口。玩色活动形式多样,材料工具丰富

多彩。如喷画,把颜料调匀倒入水壶,对着磁砖或白纸任意喷画,这些大块的色彩给孩子的视觉以强大的冲击,激发了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再如印画,利用积木、萝卜、螺丝盖等印色,另外有树叶印画、小汽车轮子印画、在小朋友自己的手、脚上涂画等等,各种各样的玩色活动既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又丰富了幼儿的各种感知经验,使孩子们在玩玩、涂涂、印印、画画中认识了颜色、图形、线条等等,也使我们组织的涂鸦活动变得更有其拓展的意义。

3.主题情境式涂鸦

托班孩子受其年龄特征的影响,往往手部动作与内心想法不协调,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进行的涂鸦活动就有很强的随意性,经常画到哪算哪,结合这一特点,设置吸引幼儿的游戏情境,来培养幼儿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涂鸦。如:印画再添画石子路的涂鸦活动时,我们设置了去小兔家做客的游戏情境,把幼儿完成的作品拼接成一条彩色路到小兔的家,边敲门边唱:“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看,孩子们多开心。每次涂鸦不必强求孩子们中规中矩地摆好姿势,可让孩子们随意些,你画我画大家画,愉悦的氛围、宽松的形式,孩子们会很开心。

4.趣味画

托班孩子的涂鸦有时是为了享受创造的乐趣,没有一定的绘画主题,也没有技巧要求。对于托班孩子,通过各种形式的趣味画,发现自己可以创造出事先不知道的东西,比画出想画的东西还要有趣。

宠物蛋(石头)

利用颜料、毛笔在蛋壳上涂涂画画,作为自己的宠物蛋;或挑选各种形状石头,根据石头的形状,在石头上涂涂画画,圆的可画成人的头、气球等,长的可画成鱼等,自己给石头取名,将石头组合起来,变成更大的宠物品,如家具、一家

人。

绕钉成形

在塑料板上按矩阵安上彩色图钉,然后用毛线绕过若干个图钉,构成一副副图画,引导幼儿“这像什么?”

穿线板

用线在小鱼穿线板上的洞里穿过去,形成一幅图形后,问幼儿“这像什么?” 画点成形

在一张纸上先画一批空心点,在两点之间画线,连续的线组成图形。 对折画(蝴蝶画)

将纸对折,涂颜料于白纸的一侧,再将另一侧沿折缝合上,展开纸,即得一张对称的形似蝴蝶的画,展开想象,“这像什么?”

悬沙画

纸制漏斗一个,一张大泥工板,举起装满沙的漏斗在泥工板上前后左右移动,缓缓下淌的沙子会形成各种立体画。

滚球画

将纸球丢进颜料,再把纸放进篮子,让球放在纸上左右上下移动。

人体绘画

利用人体的各个部分作为绘画工具,可进行:手指画、手掌画、指纹画、足画等。

四、注意事项

(一) 涂鸦的目的不在参展,重要的是让他们充分体会绘画的乐趣。 在画的时候应避免过于写实,重在提醒孩子如何用线条、颜色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出来,像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绘画过程中让孩子找到表现自己的视觉符号系统,慢慢地,孩子就有可能拥有自己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

(二) 从孩子的自言自语中捕捉信息,适时引导。

同在涂鸦的孩子讲话,把其内心的世界诱导出来。孩子已经能画出简单的形状了,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他所画的形状可能与成人的设想不一样,对于富有创造想象力的孩子,不必强求固定的模式,否则孩子会觉得只能画书上的图画啦。

五、思考

孩子的涂鸦作品可能会与我们主题内容相去很远,有些甚至是一些凌乱的线条,但是我们千万不要抹杀这些珍贵的原创作品,涂鸦期是孩子绘画的最初阶段,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涂鸦自由,重视并鼓励孩子从事各种涂鸦活动,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充分的满足,养成独立创造,勇于表达自我的习惯。让涂鸦成为孩子们快乐生活的一部分,也许他们辉煌的人生,就是从这些“不可思议”的涂鸦而起步的。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写信向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同时还到许多在工作过程中许多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六、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屠美如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学前心理学》陈帼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培养有创造力的孩子》,仰颐著,少年儿童出版社。

4.《父母孩子》,2007.2B ,总第357期。

5.《早期教育》美术版,2006.2月刊。

浅谈幼儿涂鸦活动

系部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Xxx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表

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意见:

委员签名: 、 、 、

年 月 日

系分管主任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2

前言 .............................................................. 4

一、问题的提出 .................................................... 5

二、托班幼儿涂鸦活动开展的意义 .................................... 6

三、托班幼儿涂鸦活动开展的措施方法 ................................ 7

(一) 教师对幼儿的态度 . ............................................ 7

(二) 优化环境创设 . ................................................ 8

(三)托班幼儿涂鸦活动开展的组织形式 .............................. 9

四、注意事项 ..................................................... 11

五、思考 ......................................................... 12

六、参考文献: ................................................... 12

浅谈幼儿涂鸦活动

前言

幼儿的涂鸦既是幼儿一种本能的游戏活动,又是一种表情达意的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创造,幼儿的作品表达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幼儿的一种特定语言文字。幼儿在涂鸦活动中身心得到了发展。涂鸦是需要动脑、动眼、动手,甚至还需要口,在涂鸦的过程中体现了脑力运动和体力运动的恰当融合,有益于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如何进行艺术创造,我们家长和教师需要的是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幼儿尽情地涂鸦:首先,给他们营造一个尽情尽兴的心理空间; 其次,给他们准备一套无拘无束的涂鸦“画布”;最后,给他们提供丰富多彩涂鸦工具和技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涂鸦习惯,选择适当的“画布”也是家长和教师的职责。“涂鸦”一词,原是唐朝卢仝说其儿子乱涂乱画顽皮之行,典故出自《玉川子集.云添丁》: 卢仝有个儿子叫添丁,喜欢乱涂乱画,常把卢仝的书册弄得又脏又乱。卢仝因此写了一首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把儿子的顽皮和自己的无奈描写得唯妙唯肖。 后来,人们便从卢仝的诗句里得出“涂鸦”一词,流传至今。幼儿天性喜爱涂鸦, 这是一种本能。他们的作品几乎没有雕琢纯天然的、原生态的,表现出的是天真无邪, 充满了童真和童趣。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把幼儿的涂鸦活动看着是幼儿艺术创造的行为。幼儿的涂鸦行为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也是一种表情达意心理过程。幼儿的作品表达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幼儿的一种特定语言文字。幼儿对周围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在渴望表达感受的心情催动下,他们用色彩和线条来反映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很多幼儿的涂鸦作品在许多成人眼中大多是没有艺术价值的,但是对于幼儿来说,这幅作品正是幼儿表达对周围世界印象的最初感受,是他们最原始的艺术创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涂鸦是一种游戏活动,为幼儿涂鸦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空间和硬件环境尤为重要。

摘要

幼儿对绘画有着一种自然的需要,在涂鸦中,他们用绘画尽情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内心情感,在感知、操作、表现中使手、眼、脑逐渐协调一致,得到发展,同时表现出对其个人来说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初入园的托班幼儿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基本上还处于涂鸦阶段。本文结合纲要精神,通过优化环境创设、改进教师对幼儿的态度、科学组织形式来丰富涂鸦活动的开展方式、措施,让孩子在活动中不断观察、学习,为今后的绘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涂鸦 幼儿

Abstract

Children of the painting has a natural need, in the graffiti, they enjoy with the painting, free to express their views and inner feelings, in perception, action, performance manipulation hands, eyes, brain

gradually harmonized, have been developed, At the same time showing its individual is brand new, unprecedented creativity. Children entering the park PN has a strong interest in painting, but they are basically still in the graffiti stage. Outline of this paper, the spirit of creation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the attitude of teachers of young children, scientific organization to carry out activities to enrich the graffiti means, measures to continuously observe the child in the activity, learning, learning for the future of painting lay a good foundation.

[Key words] graffiti children

一、问题的提出

有人曾经作过调查,把鸡画成三四条腿的3岁以下幼童,美国大约有10%,日本大约有3%,中国几乎没有,当然这似乎过于绝对。传统的填鸭式的美术教

育,通常会导致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弱化,一位美术界人士说:“与其让孩子机械临摹大师作品,不如让他们信笔涂鸦,孩子的涂鸦太可贵了。”涂鸦是孩子真实情感与认知的表现,更能表现创造力。在生活中,一些不了解幼儿心理的人,往往认为孩子乱涂乱画、糟踏纸张、弄脏环境,因而加以训斥和制止,使孩子萌芽状态下的创造力受到压抑,不再认为画画是多么快乐的事情,慢慢地就不喜欢画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要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与需要,让他们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由此,本文针对涂鸦期幼儿,研究托班涂鸦活动的开展,让孩子在涂鸦中得到快乐、自由的发挥表现,有其实际意义。

二、托班幼儿涂鸦活动开展的意义

儿童从出生起就希望借助各种声音、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行为、语言未成熟前,儿童表现自己最常见的形式是拿笔在纸上涂鸦,借助这种方式与人沟通,让别人了解自己。但是,现实生活中,当家长看到孩子涂鸦时,却常因为毫无意义的图案,阻止他们继续通过涂鸦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儿童的身心发展角度来说,涂鸦有着重要的意义。美国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认为,涂鸦最初发生的阶段开始于18个月大时,到三四岁结束。涂鸦与儿童动觉的发展以及视动经验有关,它是儿童练习和发展大肌肉整合运动以及精细动作控制的过程。

有研究证明,幼儿在1—4岁的绘画期被称为“涂鸦期”,该时期的涂鸦无明确目的,即使有也会随联想而变化,有明显的表达意图,但主要以随意组成的线条或色彩来反映自己的认识。

幼儿的涂鸦期经历着不同的阶段,各阶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开始涂鸦到脱离涂鸦,这一时期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未分化的涂鸦(18—24个月) 无序、无控制的运动,画面常出现混乱和无组织状态;

2.有控制的涂鸦(24—30个月) 线形涂鸦,重复动作,建立起一些动作活动的协调性和控制感;

3.圆形涂鸦(30—36个月) ,圆形涂鸦,对动作表现出更高的控制能力,这需要更多的运动能力和更复杂的动作;

4.命名涂鸦(36—42个月 命名涂鸦,儿童把动作与想象经验联系起来,从单纯的肌肉运动转向想象思维。

幼儿涂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运动,托班幼儿的年龄正处于有控制的涂鸦与圆形涂鸦的阶段,根据有控制涂鸦与圆形涂鸦阶段的特点,开展丰富的涂鸦活动,将激发其绘画潜能,促进幼儿感知觉、手部精细动作及情绪、情感的发展,培养孩子初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以后的绘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托班幼儿涂鸦活动开展的措施方法

(一) 教师对幼儿的态度

心理学研究表示,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成人的评价影响,当成人肯定他时,他便肯定自己,当成人否定他时,他也否定自己。由此可见成人对孩子的态度是多么的重要。

1.教师的评价

许多人拿起一幅绘画作品会轻易地用“好”和“不好”来评价一番,评者不轻意,但对孩子本人有很大的影响。

幼儿在涂鸦活动中,涂沫的律动感,使他获得了动作的快感和满足,线条使他感到惊奇和欣喜,尽管线条凌乱,色彩混乱,成人也不应该多做干预,要知道,这时孩子是在体会作品而不是制作作品,越是鼓励孩子运动,孩子的感爱就越强,发展孩子的自我能力就越好。不同个性的孩子会在涂鸦中使用不同的绘画语言,不同偏好的孩子也会在涂鸦中表现出来,所以允许不同个性的孩子画不同的画,这样,孩子的原始创作热情才会被激励。你可以问他画什么,鼓励他“画得真好”,但最好不要去干涉他画什么、怎样画,这会让孩子流畅的思维一再被打破,而且

有可能助长孩子的依赖性,画完一样东西就等着别人下指示,使画带有浓重的成人的理性色彩,抑制了孩子无拘无束的想象力的发挥。

2.引导孩子观察周围事物,丰富经验

成人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如逛街、郊游、去医院等,向孩子介绍周围的事物,如:“这房子真好看,像什么?”“哇!灯笼排了好长的队伍。”“阿姨在给谁打针?哥哥怎么啦?”特别是要利用节假日带孩子接触自然和社会,观察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如下雨、刮风、点蚊香、绕毛线、小动物等,来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孩子对物体色彩的注意,如,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树叶,蓝色的天空,彩色的烟花等,培养幼儿对颜色绘画的兴趣。

3.重视涂鸦的过程

涂鸦期间,会有很多阶段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孩子对涂鸦的兴趣不是因为美,而是因为需要,成长的需要。所以要重视涂鸦过程中的孩子,注意他是如何表现内心世界的,是怎样反映周围环境的,了解孩子的涂鸦意图。其次,要重视孩子自身的提高,随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把过程与结果分开来看。

在涂鸦中适时提问“你画的是什么?”“还要画什么?”“再画个大的好吗?”“这边要画吗?接着画什么啦?”„„这些都有助于幼儿产生联想,逐渐延长幼儿绘画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二) 优化环境创设

命名涂鸦期的孩子,对于随意涂画出的画面,有着惊人的天赋和发自纯净心灵的深刻体会,那么,为孩子创设一个相对属于自己的绘画天地,让他彻底涂画出自己小小的心灵和情绪,对于他的成功是非常有好处的。

1.设置涂鸦区

在活动室、室外走廊与过道等孩子随处可见的地方,设置多个涂鸦区,提供蜡笔、颜料、粉笔、喷壶、毛笔、水枪、自制滚筒等;并利用生活废用品作为辅助材料,在纸盒、木板上刷、喷、涂、射、滚,充分感受动作、色彩、线条带来

的快感冲击;或在蛋壳、石头上涂画“宠物蛋”,拼成彩石路;身处这样的环境,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工具进行涂鸦,并与同伴自由地交谈。

2.设置作品展示区

可以把好的作品摆在室内或特定的摆设区,供幼儿观赏。有的作品,如彩石可拼成彩石路,蛋壳可当成特殊的礼物送给家人,五彩泡沫可悬挂于活动室的天花板上、墙柱上。而有的作品,如纸盒喷画、宠物蛋等则可直接摆放在涂鸦区,等水干了后,其他幼儿可重新涂鸦。

在成人的赞赏下,幼儿会有更大的激情参与涂鸦活动。

3.创设和谐的涂鸦氛围

涂鸦期的孩子喜欢乱涂乱画,但他们的画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成人根本看不懂,通常要孩子用动作和语言来补充说明所画的内容,这时,成人要用朋友般的态度友善地配合孩子,引导孩子把能表达的部分内容继续画出来,尽力理解和接受孩子的作品,“气球送给谁?糖糖给谁吃?谢谢你帮助了小猪!”,并进行有针对性地、适当地鼓励,倍加关心和爱护孩子的涂鸦兴趣。

(三)托班幼儿涂鸦活动开展的组织形式

1.一个题材画不同的画

同一个绘画题材在不同的孩子手中可以画出不同的画。我们给孩子们观察一堆萝卜,同样是画萝卜,有的都画白萝卜,有的画红白两种萝卜,有的画出萝卜身上的疤痕、毛头,说明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视觉注意点。又如同样是画毛毛虫,这次画围着吃面包的毛毛虫,下次画在草地上的毛毛虫,再下次画爬在苹果上吃的毛毛虫、在树叶上的毛毛虫,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丰富了,也会学着在画面上充实空间,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2.玩色活动

出生不久婴儿对鲜艳色彩就有着强烈的反应,所以玩色活动是我们激发孩子们对涂鸦活动兴趣的主要形式。从培养孩子对色彩的感受力入手,使玩色活动成为孩子对涂鸦产生兴趣的一个有效的切入口。玩色活动形式多样,材料工具丰富

多彩。如喷画,把颜料调匀倒入水壶,对着磁砖或白纸任意喷画,这些大块的色彩给孩子的视觉以强大的冲击,激发了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再如印画,利用积木、萝卜、螺丝盖等印色,另外有树叶印画、小汽车轮子印画、在小朋友自己的手、脚上涂画等等,各种各样的玩色活动既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又丰富了幼儿的各种感知经验,使孩子们在玩玩、涂涂、印印、画画中认识了颜色、图形、线条等等,也使我们组织的涂鸦活动变得更有其拓展的意义。

3.主题情境式涂鸦

托班孩子受其年龄特征的影响,往往手部动作与内心想法不协调,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进行的涂鸦活动就有很强的随意性,经常画到哪算哪,结合这一特点,设置吸引幼儿的游戏情境,来培养幼儿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涂鸦。如:印画再添画石子路的涂鸦活动时,我们设置了去小兔家做客的游戏情境,把幼儿完成的作品拼接成一条彩色路到小兔的家,边敲门边唱:“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看,孩子们多开心。每次涂鸦不必强求孩子们中规中矩地摆好姿势,可让孩子们随意些,你画我画大家画,愉悦的氛围、宽松的形式,孩子们会很开心。

4.趣味画

托班孩子的涂鸦有时是为了享受创造的乐趣,没有一定的绘画主题,也没有技巧要求。对于托班孩子,通过各种形式的趣味画,发现自己可以创造出事先不知道的东西,比画出想画的东西还要有趣。

宠物蛋(石头)

利用颜料、毛笔在蛋壳上涂涂画画,作为自己的宠物蛋;或挑选各种形状石头,根据石头的形状,在石头上涂涂画画,圆的可画成人的头、气球等,长的可画成鱼等,自己给石头取名,将石头组合起来,变成更大的宠物品,如家具、一家

人。

绕钉成形

在塑料板上按矩阵安上彩色图钉,然后用毛线绕过若干个图钉,构成一副副图画,引导幼儿“这像什么?”

穿线板

用线在小鱼穿线板上的洞里穿过去,形成一幅图形后,问幼儿“这像什么?” 画点成形

在一张纸上先画一批空心点,在两点之间画线,连续的线组成图形。 对折画(蝴蝶画)

将纸对折,涂颜料于白纸的一侧,再将另一侧沿折缝合上,展开纸,即得一张对称的形似蝴蝶的画,展开想象,“这像什么?”

悬沙画

纸制漏斗一个,一张大泥工板,举起装满沙的漏斗在泥工板上前后左右移动,缓缓下淌的沙子会形成各种立体画。

滚球画

将纸球丢进颜料,再把纸放进篮子,让球放在纸上左右上下移动。

人体绘画

利用人体的各个部分作为绘画工具,可进行:手指画、手掌画、指纹画、足画等。

四、注意事项

(一) 涂鸦的目的不在参展,重要的是让他们充分体会绘画的乐趣。 在画的时候应避免过于写实,重在提醒孩子如何用线条、颜色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出来,像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绘画过程中让孩子找到表现自己的视觉符号系统,慢慢地,孩子就有可能拥有自己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

(二) 从孩子的自言自语中捕捉信息,适时引导。

同在涂鸦的孩子讲话,把其内心的世界诱导出来。孩子已经能画出简单的形状了,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他所画的形状可能与成人的设想不一样,对于富有创造想象力的孩子,不必强求固定的模式,否则孩子会觉得只能画书上的图画啦。

五、思考

孩子的涂鸦作品可能会与我们主题内容相去很远,有些甚至是一些凌乱的线条,但是我们千万不要抹杀这些珍贵的原创作品,涂鸦期是孩子绘画的最初阶段,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涂鸦自由,重视并鼓励孩子从事各种涂鸦活动,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充分的满足,养成独立创造,勇于表达自我的习惯。让涂鸦成为孩子们快乐生活的一部分,也许他们辉煌的人生,就是从这些“不可思议”的涂鸦而起步的。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写信向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同时还到许多在工作过程中许多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六、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屠美如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学前心理学》陈帼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培养有创造力的孩子》,仰颐著,少年儿童出版社。

4.《父母孩子》,2007.2B ,总第357期。

5.《早期教育》美术版,2006.2月刊。


相关内容

  • 情境法在小班幼儿绘画教学中的运用
  • 情境法在小班幼儿绘画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小班幼儿的绘画处于涂鸦晚期,有其阶段性的特点和价值.在众 多的教学方法中,情境法是最适合小班幼儿的绘画教学.运用情境可催生小班幼 儿有目的的涂鸦动机; 借助情境语言可以传达教师对幼儿的作画要求; 利用情境 可激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成果; 多元情境的创设,为 ...

  • 小班第一学期:米罗可儿教案
  • 主题:小宝宝 涂鸦:玩颜色 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颜色宝宝手牵手 主题:娃娃家 手印涂鸦 焰火 主题:好听的声音 动物狂想曲 主题:小兔乖乖 萝卜鱼 主题:小司机 逛公园 主题:学本领 土豆宝宝 毛毛虫 主题:苹果和橘子 树上的果子熟了 松树刺猬好兄弟 主题:不怕冷 下雪了 主题:过新年 圣诞老人 我长 ...

  • 儿童绘画作品
  • 浅析儿童绘画作品中的涂鸦符号 摘要: 关键词:儿童绘画,涂鸦符号 引言:儿童涂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运动,儿童绘画作品中的涂鸦符号也能反映儿童的对自然界的感知及联想,有明显的表达意图,反映自己的认识.通过对儿童绘画作品中的涂鸦符号的研究,了解儿童对感知的心理反映,促进教师了解儿童的感觉.知觉.情绪.情感 ...

  • 托班教案第五周
  • 第五周 (10.8--10.12) 本周工作重点: 品德教育:学会跟人打招呼 健康教育:预防秋季流感 常规教育:两只手端好杯子 安全教育:不玩水 本周工作安排 星期一 (下午) 午检: 1. 清点幼儿人数. 2. 填写交接班本. 儿歌:家 活动目标:能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活动准备:教学大书.幼儿用书 ...

  • 小班美术[我是能干的粉刷匠]
  • 小班美术<我是能干的粉刷匠> 小班美术<我是能干的粉刷匠>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用刷子进行涂鸦,体验不同绘画工具带来的乐趣. 2.认识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在活动中,自由选择喜欢的颜色进行涂鸦,感受色彩的丰富. 3.乐于参与绘画活动,并能在老师的提醒下收放自己 ...

  • 幼儿园一日活动小妙招
  • 幼儿园一日活动小妙招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老师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作为教师要抓住各个环节,寻找一些利于幼儿更容易接受.吸收的小窍门. 一.入园环节 整理衣服 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孩子们进教室脱下外套,尤其是冬天还有帽子.手套等.老师可会采用儿歌的形式教会孩子们叠衣服. 关关门,关关门. 抱 ...

  • [学前美术教育]教学大纲
  • <学前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学前美术教育>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美术教育理论课程.开设<学前美术教育>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员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特点和美术教育规律.以便能够在 ...

  • 陈春兰.金妹外出听课 华山美术幼儿园
  • 陈春兰.金妹外出学习 地点:华山美术幼儿园 时间:2011-11-9 大班美术活动:打喷嚏 内容与要求: 1.运用不同的图形表现动物的特征,增强有意记忆. 2.发现故事不断变化的线索,感受故事的幽默. 活动准备:纸.笔.黑板. 活动过程: 1.孩子们,你们打过喷嚏吗?打喷嚏是怎么样的? 今天我们一起 ...

  • 米罗可儿托班教师教案
  • 托班教案 车轮滚滚 活动目标: 1.感受车轮留下的痕迹,认识不同的颜色. 2.在游戏情境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材料准备: 16开正方形画纸,小汽车,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你们喜欢小汽车吗?你能说出它们的颜色吗? 二.游戏:车轮滚滚 1.师生共同念儿歌 小汽车,迪迪迪. 你开给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