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参与度亟待提高

大学生课堂参与度亟待提高

1. 专业课大学生课堂参与情况

2. 课堂参与是否有利于学习能力提高

制图:实习生 王轶玮

■高慧斌

【调查概况】

在“慕课”来临之际,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教学,但课程实施人本化、公平化、优质化目标依然面临挑战。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课堂参与的情况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4所城市,对大学生课堂参与的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调查。具体内容包括大学生对课堂参与的认知情况,不同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课堂参与的频次、内容、类型,以及大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因素等。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调查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结构访谈。遵循必要性与可行性兼顾的原则,选择了北京、长春、西安、兰州四地的6所大学,即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一至四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826份,回收有效问卷1728份,回收率为94.6%。同时,对12名学生进行了结构访谈。在数据分析中,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大学生普遍认为课堂参与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调查发现,参与调查者中认为课堂参与对学习效果有非常重要影响的占26.8%,有重要影响的占50.6%,说不清楚的占13.1%,不太重要的占8.5%,非常不重要仅占1.1%。这表明,大学生普遍认为课堂参与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调查发现,课堂参与最有利于知识积累,其次是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再其次是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其中,对于课堂参与有利于知识积累,认为完全符合的大学生比例为18.0%,比认为有利于成绩提高的比例高出4.8个百分点;认为基本符合的大学生比例为47.9%,比认为有利于学习成绩提高的比例高出9个百分点。

2. 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不高。

大学生课堂参与频次较低。调查发现,大学生总是和经常参与课堂的比例并不高,仅占三分之一。大学生课堂参与主要通过课堂回答老师问题、参加课堂讨论、参加课堂陈述、课内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项目和课堂上记笔记等形式,这当中总是能够参与课堂的比例均值仅为8.1%,其中参与课堂陈述的比例最低仅为6.2%,与均值相差近2个百分点;而总是能在课堂中记笔记的比例虽然为15.8%,高出均值近8个百分点,但这种课堂参与明显与其他课堂参与不同,并非是互动式的参与。在经常参与课堂的频次中,均值为26.0%,这其中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最低,为21.0%。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课堂参与,但却非常有利于课堂参与。调查表明,越是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学生,参与课堂的频次就越高。

不同课程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差异显著:“两课”课堂参与程度最低。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差异显著。数据显示,大学生“两课”课堂参与的程度最低,专业课课堂参与最好,外语紧随其后。在“两课”课堂中,总是参与的比例仅为6.6%,比专业课低5.1%;经常参与的比例为21.8%,比外语课低7.3%;很少参与的比例高达25.5%,比专业课高出7%;没有参与的比例达到10.3%,比专业课高出6.3%。

工学专业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最低。不同专业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差异显著,工学专业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与文学、理学、史学、管理学、艺术、法学等专业的学生存在差异,与哲学、经济、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存在差异。工学专业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最低,以下依次是哲学、经济学和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和艺术学专业的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相对较好。

大二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最低。调查表明,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因年级不同差异显著。大学二年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与大学一年级学生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大二年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与大三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大二年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与大四年级学生存在差异,大三年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和大四年级学生之间不存在差异。大学二年级学生课程参与程度最低,大一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最高。

3. 大学生课堂参与影响因素较多:学生、教师和教材均有重要影响。

大学生自身要求高低与课堂参与程度成显著正相关。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在学生自身因素影响课堂参与的8个维度中,努力学习与课堂参与的相关系数最高,其次是容易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再其次是总能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这表明大学生努力学习程度是影响其课堂参与程度的最重要因素,越努力学习的学生,课堂参与的频度就越强。与此同时,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压力轻重、课业负担轻重与课堂参与没有关系。 教师素质高低与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分析发现,在教师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4个维度中,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生课堂参与的相关系数最高,其次是教师知识渊博程度,再其次是教师教学态度,最后是教师的授课方式。这表明,教师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最重要因素,人格魅力越高尚,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越高;教师知识越渊博、教学态度越认真、授课方式越吸引人,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也就越高。

教材难易是否合适和教材内容是否吸引人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参与。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教材难易越合适,学生课堂参与越积极;教材内容越吸引人,学生课堂参与的频度越高。

【思考与建议】

1. 引导大学生课堂参与从理论认知向实践转化。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 “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这句话启示了我们,学生参与对真正高效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知能力决定了大学生对课堂参与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有清晰的认识。调查结果也证明,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课堂参与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尤其有利于学习能力提升和知识积累。但调查结果也发现,即使明确知晓课堂参与的重要作用,真正能积极参与课堂的学生却仅为30%,这种认知与现实的差距说明在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桥梁,这一桥梁的架构不仅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在民主的、真诚的、公正的氛围中形成。

2. 平等对待“两课”学科教学。

同外语课和专业课相比,“两课”在高校学科教学中可以称为弱势学科,无论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两课”的重要性无法同外语课和专业课相比。调查结果也证明,“两课”的课堂参与程度最低,而且,即使在“两课”教师提供课堂参与的机会同外语课和专业课并没有差异的前提下,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参与“两课”课堂的比例不足40%,而认为有必要参与外语课的比例高达85%,参与专业课的比例也达到75%。 “两课”着重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修养和法制教育,以此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让大学生了解在动荡的近代中国我们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两课”学科教学可以说是通识性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要树立各学科教学平等的观念,并通过强化课时、充实“两课”教师队伍、改善多院系集中授课形式、完善评价方式等途径,提高大学生“两课”课堂参与频次。

3. 加强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尤其关注大学二年级学生。

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影响着课堂参与,调查结果也证明,越是那些学习能力强、善于解决困难的学生,越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促进大学生课堂参与。

与此同时,学校和教师应尤其关注大学二年级学生。调查数据显示,大二学生无论在课堂回答老师问题、学习努力程度、课堂讨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堂记笔记的比例都明显低于大一、大三和大四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最低。根据访谈,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经过一年的适应和调整,大二学生不再对大学学习和生活有过多的好奇,发现大学学习节奏明显慢于高中阶段,渐渐走入平静,并开始放慢学习的脚步;二是对未来三年如何学习,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迷茫阶段。因此,学校和教师应特别关注大学二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开设学习指导课程,组织大三、大四学生同大二学生课外交流等形式,提高大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大二学生的课堂参与频度。

4.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有精深、广博的知识,也要有高尚的品格修养。调查结果也证明,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最能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人格魅力的影响甚至略大于渊博知识。在学生的访谈中,学生普遍认为,在当前社会,教师的人格魅力更多地体现在真诚与关怀,并希望大学的课堂能多一些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不只是授课方式中增加的PPT 演示。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大学课堂中教师应更多体现对“人”的真诚关切,对“人的心灵”的真诚关切,对“人的发展”的真诚关切,对“人的幸福”的真诚关切,这应该是一切教学艺术的“灵感之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教师上课的一切都很自然和谐,产生对课堂的亲近感,并愿意深入其中,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5. 将教师和教材融为一体。

大学教育的特殊性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因此,教师教学不是“教一本书”,而是“授一门课”。大学教师“教书”不只是忠实地传授一本教科书内容的过程,而且要把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置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因此,教师既要因循一定的教材,又要设计适合自己教授的教材和编写方式,既要基于教师的“教”又要基于学生的“学”,这样的教材才是教师在知识探究和生产过程中的产物,才有利于实现难易适度、内容丰富,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沉默的大多数

■实习生 刘奇

大一时,我们的课程排得很紧,于是每周一节的思修课被当成了放松的时间。虽然很少有人不去,但是大多数人去了后也只顾着做自己的事情,并不理会老师。由于我们是工科类专业,所以很多同学认为既然老师讲的内容与专业课无关,也就没必要认真听,课堂上的互动更是几乎没有。

有人认为,不光是思修课,在其他课堂上主动举手回答问题都觉得很别扭,因为沉默的人是大多数,不听教师讲课的人是大多数,如果你主动举手,就会变成“异类”,当被老师叫到时,所有人都会转头看你,很不舒服。而且主动回答老师抛出的问题,又担心被别的同学误认为是冲着加分去的,有主动讨好老师之嫌。

他们认为最好的做法就是老师照着点名册提问,被叫到的人回答的正确与否都不会显得尴尬。而且老师都是随机点名,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专业课上也是如此,跟着老师思考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

不少学生信奉大学里最重要的能力是自学,于是很多人平时从不听课,作业只是马马虎虎地抄完,他们完全不在乎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回答问题加分的制度,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不会挂科。

考试前两周才开始突击复习,把自己调整到备战高考时的状态,不求成绩优秀,只求及格。有的学生可能试卷成绩是57、58分,他们在课堂上一次也没有回答过老师的问题,但是成绩出来时还是及格的。因为校园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只要卷面成绩不是少到离谱,50多分的卷面成绩再算上平时成绩后,老师一般都会酌情加到60以上,所以很多人也就不在乎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了。

小学的课堂上踊跃举手发言的是大多数,于是不论他们知道答案与否都会举手回答。人都有从众心理,都愿意维持着最稳定的状态。当沉默的是大多数时,我们就跟着沉默了。

大学课堂的“无声族”

■实习生 王轶纬

大学课堂的参与率不高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课堂中即使有“师生问答”“小组学习”等互动环节,思想碰撞、热烈讨论、观点交锋发生的情况也较少。很多时候上课

只是老师一人自言自语演着“独角戏”,每当老师提问,同学们又变成了“无声族”,唯恐老师点到自己。

目前,大学课程还是以教师讲授的传统授课方式为主,十分容易造成“满堂灌”、“烦闷无聊”。而学生打发无聊的方式就是刷微博、发朋友圈、看电子书,除了听课,他们私下里忙得不亦乐乎,个个成了“低头族”。

曾经的我们积极主动,踊跃发言,现在的我们却心不在焉,不愿发言。大学课堂参与少,“低头族”、“无声族”的产生,究竟是谁之过?

刚刚经历了激烈高考竞争的高中生们,一入大学便如插上了自由飞翔的翅膀,那些“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苦读生活、“三十天冲刺”“五十天模拟”的厚重试卷、“上课不准交头接耳”的课堂纪律通通抛到脑后,仿佛踏入大学的大门,人生已完成了华丽飞跃,可以尽情享受着生活的自主与乐趣。高压过后,自然带来松懈与倒退,我国高等教育“严进宽出”的招生和培养制度,导致学生自我要求降低,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质量。

此外,教师教学方式的死板,个人魅力不足,也是无法吸引学生参与的重要因素。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枯燥无聊的教条理论,传统老套的授课方式,学生头疼,老师也犯难。

如此课堂参与势必降低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

育发展,更应体现在每一节课堂、每一名学生身上。改变课堂学生参与少,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我们呼唤名师,呼唤“立学”、“重学”新风气。

让学生上讲台

■韩素贞

让学生上讲台是我最近几年专升本成人微生物教学实践的尝试,我要求每个学生上讲台作一次报告,内容只要与微生物有关就行,时间为5分钟。我感觉到,这种尝试不但让我大开眼界,而且让学生们也大开眼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 首先让学生上讲台,使原本学科教学的小课堂变成了社会实践经验交流的大课堂。参加专升本学习的学生,多半从事与生物学相关的工作,这些学生报告的内容和他们的工作经验息息相关。从事疫苗生产的学生有的介绍疫苗的制备流程,有的介绍疫苗的发展简史和应用范围等等。如对于预防肺炎的疫苗,有多糖—蛋白结合疫苗(7价肺炎球菌结和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对2岁以下新生儿有保护作用;而多糖疫苗如23价肺炎疫苗对2岁以上人群有保护作用。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的学生介绍了医疗器械本身的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和清洗灭菌的方法,增加了大家对医学治病的信任。

其次让学生上讲台,是提高他们对学习微生物学课程兴趣的有效方法,促使他们关注社会,热爱生命科学。北京最近几年雾霾严重,引起了学生对生存环境极大的关注。通过学生的报告,大家对雾霾的危害有所了解。含有小于PM2.5颗粒的雾霾是空气毒品,该颗粒是细菌和有害重金属的承载体,有人从中检出1300种细菌,令人十分震惊!今年6月,韩国流行中东呼吸综合症,通过学生的报告,大家以最快的速度了解该疾病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与特性、如何预防这种疾病等知识。韩国因为中东呼吸症至少在旅游业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这也使大家深刻体会到了微生物与经济发展以及人类安全的密切关系。

最后让学生上讲台,能促使学生提高自学能力,也能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有的同学选择的报告内容,因课堂时间有限没能介绍,完全凭自学掌握。如病毒的分类、质粒的提取等等。有的同学选取的报告内容虽然课堂上已介绍过,但在应用方面有所深入。如菌落课堂上已讲过,有的同学在介绍菌落的同时,介绍用菌落直接进行DNA 扩增的方法,让大家既加深了对菌落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又了解了DNA 扩增的一种方法。 这些学生尽管每人只讲了5分钟,但是每学期平均有80多名学生,他们所讲述的内容几乎覆盖了微生物应用的所有领域。这样让学生上讲台,不但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学科教学的内容,实际上也把广泛的社会实践引进了课堂,让社会实践经验在课堂上汇集交流,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而且通过讲述他们自己工作实践经验教训及其启迪,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乃至为他们之间合作提供了舞台,真正把学科教学变成了学科教育,这也许是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和欢迎的缘故吧。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让学生上台报告,交流的是知识、是信息,还有思维方式。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大学生怎样上课

@爱自己: 在大学里遇到了一个较为潇洒的老师,他不在乎有多少人来听课,他在乎的只是课堂的质量。所以,他只提出了一个要求,要不你不来,来了你就得好好听。这样的老师不得不说是极其潇洒与自信的。我想一般老师都不敢如此大胆吧?不过,我一直都坚持去听这名老师的课。我觉得能够让我一直坚持去听这名老师的课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名老师会结合事实来讲课,而不是脱离课本的乱谈。而且,他会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进行反馈与评价。

@终究要带着无y 悔长大: 本人大学生一枚,有一天上课,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但是很无聊,很多人都偷偷睡了,我刚准备入睡,老师突然激动地说,你们来上大学,你爹就是给你买了两张火车票吗,在教室是硬座,回宿舍就是软卧?

@央视新闻:加一个聊天群,只需告诉时间、性别,支付25元一节课,就有人替你去上课,这样的事情正在一些大学悄然上演。替课、替体检、替就寝,“替”生意已成完整产业链!有时一节课上替课者能达10%,学生司空见惯,老师也置若罔闻。你怎么看?

@大公网-教育频道:时下大学校园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熘: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大三大

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居高不下的逃课率助长“替课”风气,为何考进大学便自我放逐?

@隋彭生民商法:(1)现在大学出现了“替课”一族,有的从头替到尾,有的点名后就卷炕席。(2)我讲的课不会有人替课,因为我从不点名,不来听是你自己的损失。

(3)“替课”一族的出现,是不是“大学危机”的一种表现呢?(4)我们能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吗?

@西华师范大学广播站:过去,各大高校上课考勤大都靠老师点名,有高端点的就是集体拍照、专属订制签到二维码,而近日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采取了一项新的规定——上实验课验指纹。这项堪称“史上最严”的高校考勤办法已经试行,小编有种不祥的的预感,其他学院会不会学习推广?

@读库:听两位大学老师说,他们已经阻挡不住学生上课看手机了。这两位还是男神级的老师。学生的理由是,你讲课不好听,就别怪别人不爱听。唉,真心希望这些同学能从另一方面想想,这只是此时年轻的你觉得课不好听而已,等过了这个点儿,那时的你想听,却没有了。

@小番茄味儿的:以前大一的时候帮同学也上过别的老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老师在上面读课件,学生在下面或睡觉或看书。郑皓老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课堂氛围,大家都参与到了课堂中,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积极发言,这才是我们期待的课堂氛围。

(本报记者 宋伟涛 整理)

大学生课堂参与度亟待提高

1. 专业课大学生课堂参与情况

2. 课堂参与是否有利于学习能力提高

制图:实习生 王轶玮

■高慧斌

【调查概况】

在“慕课”来临之际,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教学,但课程实施人本化、公平化、优质化目标依然面临挑战。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课堂参与的情况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4所城市,对大学生课堂参与的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调查。具体内容包括大学生对课堂参与的认知情况,不同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课堂参与的频次、内容、类型,以及大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因素等。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调查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结构访谈。遵循必要性与可行性兼顾的原则,选择了北京、长春、西安、兰州四地的6所大学,即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一至四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826份,回收有效问卷1728份,回收率为94.6%。同时,对12名学生进行了结构访谈。在数据分析中,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大学生普遍认为课堂参与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调查发现,参与调查者中认为课堂参与对学习效果有非常重要影响的占26.8%,有重要影响的占50.6%,说不清楚的占13.1%,不太重要的占8.5%,非常不重要仅占1.1%。这表明,大学生普遍认为课堂参与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调查发现,课堂参与最有利于知识积累,其次是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再其次是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其中,对于课堂参与有利于知识积累,认为完全符合的大学生比例为18.0%,比认为有利于成绩提高的比例高出4.8个百分点;认为基本符合的大学生比例为47.9%,比认为有利于学习成绩提高的比例高出9个百分点。

2. 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不高。

大学生课堂参与频次较低。调查发现,大学生总是和经常参与课堂的比例并不高,仅占三分之一。大学生课堂参与主要通过课堂回答老师问题、参加课堂讨论、参加课堂陈述、课内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项目和课堂上记笔记等形式,这当中总是能够参与课堂的比例均值仅为8.1%,其中参与课堂陈述的比例最低仅为6.2%,与均值相差近2个百分点;而总是能在课堂中记笔记的比例虽然为15.8%,高出均值近8个百分点,但这种课堂参与明显与其他课堂参与不同,并非是互动式的参与。在经常参与课堂的频次中,均值为26.0%,这其中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最低,为21.0%。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课堂参与,但却非常有利于课堂参与。调查表明,越是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学生,参与课堂的频次就越高。

不同课程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差异显著:“两课”课堂参与程度最低。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差异显著。数据显示,大学生“两课”课堂参与的程度最低,专业课课堂参与最好,外语紧随其后。在“两课”课堂中,总是参与的比例仅为6.6%,比专业课低5.1%;经常参与的比例为21.8%,比外语课低7.3%;很少参与的比例高达25.5%,比专业课高出7%;没有参与的比例达到10.3%,比专业课高出6.3%。

工学专业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最低。不同专业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差异显著,工学专业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与文学、理学、史学、管理学、艺术、法学等专业的学生存在差异,与哲学、经济、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存在差异。工学专业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最低,以下依次是哲学、经济学和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和艺术学专业的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相对较好。

大二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最低。调查表明,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因年级不同差异显著。大学二年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与大学一年级学生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大二年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与大三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大二年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与大四年级学生存在差异,大三年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和大四年级学生之间不存在差异。大学二年级学生课程参与程度最低,大一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最高。

3. 大学生课堂参与影响因素较多:学生、教师和教材均有重要影响。

大学生自身要求高低与课堂参与程度成显著正相关。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在学生自身因素影响课堂参与的8个维度中,努力学习与课堂参与的相关系数最高,其次是容易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再其次是总能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这表明大学生努力学习程度是影响其课堂参与程度的最重要因素,越努力学习的学生,课堂参与的频度就越强。与此同时,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压力轻重、课业负担轻重与课堂参与没有关系。 教师素质高低与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分析发现,在教师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4个维度中,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生课堂参与的相关系数最高,其次是教师知识渊博程度,再其次是教师教学态度,最后是教师的授课方式。这表明,教师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最重要因素,人格魅力越高尚,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越高;教师知识越渊博、教学态度越认真、授课方式越吸引人,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也就越高。

教材难易是否合适和教材内容是否吸引人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参与。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教材难易越合适,学生课堂参与越积极;教材内容越吸引人,学生课堂参与的频度越高。

【思考与建议】

1. 引导大学生课堂参与从理论认知向实践转化。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 “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这句话启示了我们,学生参与对真正高效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知能力决定了大学生对课堂参与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有清晰的认识。调查结果也证明,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课堂参与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尤其有利于学习能力提升和知识积累。但调查结果也发现,即使明确知晓课堂参与的重要作用,真正能积极参与课堂的学生却仅为30%,这种认知与现实的差距说明在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桥梁,这一桥梁的架构不仅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在民主的、真诚的、公正的氛围中形成。

2. 平等对待“两课”学科教学。

同外语课和专业课相比,“两课”在高校学科教学中可以称为弱势学科,无论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两课”的重要性无法同外语课和专业课相比。调查结果也证明,“两课”的课堂参与程度最低,而且,即使在“两课”教师提供课堂参与的机会同外语课和专业课并没有差异的前提下,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参与“两课”课堂的比例不足40%,而认为有必要参与外语课的比例高达85%,参与专业课的比例也达到75%。 “两课”着重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修养和法制教育,以此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让大学生了解在动荡的近代中国我们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两课”学科教学可以说是通识性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要树立各学科教学平等的观念,并通过强化课时、充实“两课”教师队伍、改善多院系集中授课形式、完善评价方式等途径,提高大学生“两课”课堂参与频次。

3. 加强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尤其关注大学二年级学生。

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影响着课堂参与,调查结果也证明,越是那些学习能力强、善于解决困难的学生,越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促进大学生课堂参与。

与此同时,学校和教师应尤其关注大学二年级学生。调查数据显示,大二学生无论在课堂回答老师问题、学习努力程度、课堂讨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堂记笔记的比例都明显低于大一、大三和大四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最低。根据访谈,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经过一年的适应和调整,大二学生不再对大学学习和生活有过多的好奇,发现大学学习节奏明显慢于高中阶段,渐渐走入平静,并开始放慢学习的脚步;二是对未来三年如何学习,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迷茫阶段。因此,学校和教师应特别关注大学二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开设学习指导课程,组织大三、大四学生同大二学生课外交流等形式,提高大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大二学生的课堂参与频度。

4.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有精深、广博的知识,也要有高尚的品格修养。调查结果也证明,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最能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人格魅力的影响甚至略大于渊博知识。在学生的访谈中,学生普遍认为,在当前社会,教师的人格魅力更多地体现在真诚与关怀,并希望大学的课堂能多一些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不只是授课方式中增加的PPT 演示。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大学课堂中教师应更多体现对“人”的真诚关切,对“人的心灵”的真诚关切,对“人的发展”的真诚关切,对“人的幸福”的真诚关切,这应该是一切教学艺术的“灵感之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教师上课的一切都很自然和谐,产生对课堂的亲近感,并愿意深入其中,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5. 将教师和教材融为一体。

大学教育的特殊性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因此,教师教学不是“教一本书”,而是“授一门课”。大学教师“教书”不只是忠实地传授一本教科书内容的过程,而且要把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置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因此,教师既要因循一定的教材,又要设计适合自己教授的教材和编写方式,既要基于教师的“教”又要基于学生的“学”,这样的教材才是教师在知识探究和生产过程中的产物,才有利于实现难易适度、内容丰富,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沉默的大多数

■实习生 刘奇

大一时,我们的课程排得很紧,于是每周一节的思修课被当成了放松的时间。虽然很少有人不去,但是大多数人去了后也只顾着做自己的事情,并不理会老师。由于我们是工科类专业,所以很多同学认为既然老师讲的内容与专业课无关,也就没必要认真听,课堂上的互动更是几乎没有。

有人认为,不光是思修课,在其他课堂上主动举手回答问题都觉得很别扭,因为沉默的人是大多数,不听教师讲课的人是大多数,如果你主动举手,就会变成“异类”,当被老师叫到时,所有人都会转头看你,很不舒服。而且主动回答老师抛出的问题,又担心被别的同学误认为是冲着加分去的,有主动讨好老师之嫌。

他们认为最好的做法就是老师照着点名册提问,被叫到的人回答的正确与否都不会显得尴尬。而且老师都是随机点名,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专业课上也是如此,跟着老师思考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

不少学生信奉大学里最重要的能力是自学,于是很多人平时从不听课,作业只是马马虎虎地抄完,他们完全不在乎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回答问题加分的制度,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不会挂科。

考试前两周才开始突击复习,把自己调整到备战高考时的状态,不求成绩优秀,只求及格。有的学生可能试卷成绩是57、58分,他们在课堂上一次也没有回答过老师的问题,但是成绩出来时还是及格的。因为校园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只要卷面成绩不是少到离谱,50多分的卷面成绩再算上平时成绩后,老师一般都会酌情加到60以上,所以很多人也就不在乎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了。

小学的课堂上踊跃举手发言的是大多数,于是不论他们知道答案与否都会举手回答。人都有从众心理,都愿意维持着最稳定的状态。当沉默的是大多数时,我们就跟着沉默了。

大学课堂的“无声族”

■实习生 王轶纬

大学课堂的参与率不高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课堂中即使有“师生问答”“小组学习”等互动环节,思想碰撞、热烈讨论、观点交锋发生的情况也较少。很多时候上课

只是老师一人自言自语演着“独角戏”,每当老师提问,同学们又变成了“无声族”,唯恐老师点到自己。

目前,大学课程还是以教师讲授的传统授课方式为主,十分容易造成“满堂灌”、“烦闷无聊”。而学生打发无聊的方式就是刷微博、发朋友圈、看电子书,除了听课,他们私下里忙得不亦乐乎,个个成了“低头族”。

曾经的我们积极主动,踊跃发言,现在的我们却心不在焉,不愿发言。大学课堂参与少,“低头族”、“无声族”的产生,究竟是谁之过?

刚刚经历了激烈高考竞争的高中生们,一入大学便如插上了自由飞翔的翅膀,那些“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苦读生活、“三十天冲刺”“五十天模拟”的厚重试卷、“上课不准交头接耳”的课堂纪律通通抛到脑后,仿佛踏入大学的大门,人生已完成了华丽飞跃,可以尽情享受着生活的自主与乐趣。高压过后,自然带来松懈与倒退,我国高等教育“严进宽出”的招生和培养制度,导致学生自我要求降低,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质量。

此外,教师教学方式的死板,个人魅力不足,也是无法吸引学生参与的重要因素。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枯燥无聊的教条理论,传统老套的授课方式,学生头疼,老师也犯难。

如此课堂参与势必降低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

育发展,更应体现在每一节课堂、每一名学生身上。改变课堂学生参与少,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我们呼唤名师,呼唤“立学”、“重学”新风气。

让学生上讲台

■韩素贞

让学生上讲台是我最近几年专升本成人微生物教学实践的尝试,我要求每个学生上讲台作一次报告,内容只要与微生物有关就行,时间为5分钟。我感觉到,这种尝试不但让我大开眼界,而且让学生们也大开眼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 首先让学生上讲台,使原本学科教学的小课堂变成了社会实践经验交流的大课堂。参加专升本学习的学生,多半从事与生物学相关的工作,这些学生报告的内容和他们的工作经验息息相关。从事疫苗生产的学生有的介绍疫苗的制备流程,有的介绍疫苗的发展简史和应用范围等等。如对于预防肺炎的疫苗,有多糖—蛋白结合疫苗(7价肺炎球菌结和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对2岁以下新生儿有保护作用;而多糖疫苗如23价肺炎疫苗对2岁以上人群有保护作用。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的学生介绍了医疗器械本身的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和清洗灭菌的方法,增加了大家对医学治病的信任。

其次让学生上讲台,是提高他们对学习微生物学课程兴趣的有效方法,促使他们关注社会,热爱生命科学。北京最近几年雾霾严重,引起了学生对生存环境极大的关注。通过学生的报告,大家对雾霾的危害有所了解。含有小于PM2.5颗粒的雾霾是空气毒品,该颗粒是细菌和有害重金属的承载体,有人从中检出1300种细菌,令人十分震惊!今年6月,韩国流行中东呼吸综合症,通过学生的报告,大家以最快的速度了解该疾病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与特性、如何预防这种疾病等知识。韩国因为中东呼吸症至少在旅游业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这也使大家深刻体会到了微生物与经济发展以及人类安全的密切关系。

最后让学生上讲台,能促使学生提高自学能力,也能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有的同学选择的报告内容,因课堂时间有限没能介绍,完全凭自学掌握。如病毒的分类、质粒的提取等等。有的同学选取的报告内容虽然课堂上已介绍过,但在应用方面有所深入。如菌落课堂上已讲过,有的同学在介绍菌落的同时,介绍用菌落直接进行DNA 扩增的方法,让大家既加深了对菌落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又了解了DNA 扩增的一种方法。 这些学生尽管每人只讲了5分钟,但是每学期平均有80多名学生,他们所讲述的内容几乎覆盖了微生物应用的所有领域。这样让学生上讲台,不但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学科教学的内容,实际上也把广泛的社会实践引进了课堂,让社会实践经验在课堂上汇集交流,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而且通过讲述他们自己工作实践经验教训及其启迪,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乃至为他们之间合作提供了舞台,真正把学科教学变成了学科教育,这也许是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和欢迎的缘故吧。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让学生上台报告,交流的是知识、是信息,还有思维方式。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大学生怎样上课

@爱自己: 在大学里遇到了一个较为潇洒的老师,他不在乎有多少人来听课,他在乎的只是课堂的质量。所以,他只提出了一个要求,要不你不来,来了你就得好好听。这样的老师不得不说是极其潇洒与自信的。我想一般老师都不敢如此大胆吧?不过,我一直都坚持去听这名老师的课。我觉得能够让我一直坚持去听这名老师的课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名老师会结合事实来讲课,而不是脱离课本的乱谈。而且,他会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进行反馈与评价。

@终究要带着无y 悔长大: 本人大学生一枚,有一天上课,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但是很无聊,很多人都偷偷睡了,我刚准备入睡,老师突然激动地说,你们来上大学,你爹就是给你买了两张火车票吗,在教室是硬座,回宿舍就是软卧?

@央视新闻:加一个聊天群,只需告诉时间、性别,支付25元一节课,就有人替你去上课,这样的事情正在一些大学悄然上演。替课、替体检、替就寝,“替”生意已成完整产业链!有时一节课上替课者能达10%,学生司空见惯,老师也置若罔闻。你怎么看?

@大公网-教育频道:时下大学校园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熘: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大三大

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居高不下的逃课率助长“替课”风气,为何考进大学便自我放逐?

@隋彭生民商法:(1)现在大学出现了“替课”一族,有的从头替到尾,有的点名后就卷炕席。(2)我讲的课不会有人替课,因为我从不点名,不来听是你自己的损失。

(3)“替课”一族的出现,是不是“大学危机”的一种表现呢?(4)我们能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吗?

@西华师范大学广播站:过去,各大高校上课考勤大都靠老师点名,有高端点的就是集体拍照、专属订制签到二维码,而近日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采取了一项新的规定——上实验课验指纹。这项堪称“史上最严”的高校考勤办法已经试行,小编有种不祥的的预感,其他学院会不会学习推广?

@读库:听两位大学老师说,他们已经阻挡不住学生上课看手机了。这两位还是男神级的老师。学生的理由是,你讲课不好听,就别怪别人不爱听。唉,真心希望这些同学能从另一方面想想,这只是此时年轻的你觉得课不好听而已,等过了这个点儿,那时的你想听,却没有了。

@小番茄味儿的:以前大一的时候帮同学也上过别的老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老师在上面读课件,学生在下面或睡觉或看书。郑皓老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课堂氛围,大家都参与到了课堂中,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积极发言,这才是我们期待的课堂氛围。

(本报记者 宋伟涛 整理)


相关内容

  • 中学2013年教学开放日活动总结
  •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使我校教师有一个更好的学习.交流与教研平台,通过加强校际间的交流,提升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于xx年4月17日举行了教学开放日活动,实行了市级研讨课.学科推荐课和全校当天课程全部开放的方式.从开放日的反馈看,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

  • 中学2015年教学开放日活动总结
  • 中学2015年教学开放日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使我校教师有一个更好的学习.交流与教研平台,通过加强校际间的交流,提升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于xx年4月17日举行了教学开放日活动,实行了市级研讨课.学科推荐课和全校当天课程全部开放的方式.从开放 ...

  •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 课题研究--<小学数学激趣导入>结题报告 双寨学校 张银香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的推广使用,我们看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断呈现出的新的生机与活力.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教材为孩子们提供了乐于思考.乐于学习的精致素材,为学校和教师留有 ...

  • 学生如何分析案例
  • 管理教育中的案例应用 ① 案例是对真实商业状况的描述.从这个角度上说,解决案例问题和管理者每日需要解决的商业问题十分相似.尽管我们在写案例的时候力求贴近现实,但是它们终究不是真实的商业情境.第一,学生们接触到的案例信息都是经过仔细编排的,而企业和政府管理者往往通过会议.备忘录.会谈.报告和公众媒体等 ...

  •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学反思
  • 反思一: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学反思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这篇课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的.顽强的百合的形象.这株小小的百合,以坚定的信念,不畏讥讽的自信,坚忍不拔的毅力,高度的使命感,最终开出了美丽的花.她以花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以花宣告了自己的胜利.针对这样一篇优美的.励志性 ...

  • 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 南京廖华
  • 4.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案和体现最近发展区的提问,激发思考的热情:用多种评价激励机制促使学生思考老师所提的问题. 5.开展评选"思考之星""答问之星""进步之星",使学生由"老师要我答"转为"我要答" ...

  • 教学能手听课活动总结
  • 十分荣幸的作为评委,参与了教学能手评选(课堂教学评比环节)活动,听了12位语文老师的课,受益匪浅,感慨也颇多。 四疑探究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顺应大潮流,对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对学校的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学校三步走的战略框架下,就要以教学为中心,就要以课堂改革为核心。这一教学模式,是在广泛征求各备课组 ...

  • 送教下乡需求调查报告(小学数学)
  • 2016年送培团队送教下乡需求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组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我市特成立送培团队.为了使2016年的活动更具针对性,更符合学校的需要,开展了本次送教下乡需求调查.各乡镇相关学校积极参与调查,真实表达自己学校的意愿,给我们开展 ...

  • 常庄小学教科研计划
  • 2011-2012学年 常庄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是加强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本学期,我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育科研的力度,大力开展群众性教科研活动,积极发挥教育科研的管理.研究.服务.指导职能,努力提升学校教科研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