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方式可以影响碳排放

  2015年年底,世界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成功落下帷幕,最终协商一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该协定重申本世纪末实现2℃的全球温度升高控制目标,同时提出要努力实现全球温度升高1.5℃的控制目标。而众所周知,全球的碳排放总量是影响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因素。   当然,全球气候很复杂,任何长期性的解决方案都将需要全世界在能源生产方式上做出深刻的改变。与此同时,个人的某些日常行动也可以降低个人对全球变暖趋势的影响,这些是大家可以做到的。以下是国外专家对于你当下的生活方式选择将如何影响未来气候的解释。

吃进口蔬菜,胜过吃本地生产的红肉

  之所以要作这样比较极端的对比,是因为有些人认为食品的运输也会影响碳排放。然而,专家们指出,大多数和食品有关的碳排放都不是来自运输环节―而是来自生产环节,而且生产红肉和奶制品的碳密集(指导致大量碳排放)程度高得令人难以置信。   红肉生产中排放的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于甲烷排放应该如何计入地球排放账目,专家们的意见还不统一,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牛羊养殖业在气候变暖中起到的作用,比替代性蛋白质来源―比如鱼和鸡(后者还有生蛋的好处)―高出一个数量级,即高10倍以上。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在一个典型的家庭中,如果把食用红肉和奶制品提供的热量中的30%用鸡、鱼和鸡蛋来源替代,就会比这家人全年都吃当地食品减少更多的碳排放量。   是的,只吃当地种植的水果和蔬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你的碳足迹,因为进口食品毕竟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碳排放。所谓碳足迹,也是当今的时髦名词,英文为Carbon Footprint,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它描述了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号召人们从自我做起。   但既然人们还不能完全拒绝进口食品,所以少吃肉比多吃本地食品更重要。

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科学家已经确定,要想尽量避免一些重大问题的发生,比如沿海城市洪水泛滥,或者食品供应不上,我们排放的二氧化碳有一个安全总量。把这个全球碳排放总量分配给世界人口(并对未来排放做出一些假设),就得出了每人每年可以燃烧的平均量―年度“碳预算”。   目前美国人的人均排放量是这个数值的10倍左右,但由于这个国家相对较为富裕,长期以来又形成了强大的汽车文化。所以美国人的平均碳排放量不太可能很快下降到世界平均值附近。但美国专家认为,仍然可以试图降低碳排放。比如某人每天都开车去上班,仅仅是通勤一项就会超过他整年的碳预算标准。如果改坐公交车,或者骑自行车,就可以大大减少他的碳排放了。   在我国,轿车人均拥有量也在迅速上升,我们也应当思考如何少开车,多坐公交车,以减少碳排放量。

冰箱里的食品别浪费

  美国科学家估计,美国人的食品浪费率可达40%―这相当于每人每天浪费了将近1400卡(1卡约等于4.18焦耳)热量。在垃圾填埋场里,浪费的食品所占的比例相当高,而且它们分解后产生的甲烷会排放到大气中。而更重要的是,食品浪费增加了需要生产的食品量,而它本来就已经是我们碳负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我国的情况还没有人作过统计,但以国人普遍比较重视节约的习惯来看,可能情况不会像美国那样严重,但也应当更加注意避免浪费。   怎样才能少浪费食品呢?在购买食品时,可以提前规划用餐量,拟定购物清单,避免冲动购物。买回家后,最好在食品腐烂之前把它们冷冻起来。

坐飞机不好,但开车可能更糟

  还记得我们前面谈过的每人年度碳预算吗?只要在哈尔滨和广州之间来回飞一趟,这个预算就用完了。飞机乘客可以通过选择经济舱来减少自己的碳足迹。一等舱占用的空间比较多,这意味着运载同样多的人需要更多的航班。平均到每个座位来计算,一等舱对环境的危害是经济舱的两倍半。   坐飞机可能很不好,但开车可能更糟。一趟穿越整个国家的公路旅行产生的碳排放,多过坐飞机。尽管混合动力或电动车会节省油耗,但无论美国还是我国,大部分电还是用化石燃料来生产的。   所以,如果真在意自己的碳排放,坐火车或公交车是最好的,特别是短途出行。

养猫养狗不是问题

  隔三岔五,我们就会听说:养宠物对气候变化不利。这些观点粗看起来似乎有些道理:猫猫狗狗要食肉,这类食物碳密集程度非常高,所以养它们一定会增加碳排放量。   但我们的宠物食用的一般都不是什么上等的部位;而是人类不想食用的剩余部分。一头牛被屠宰之后,几乎有50%都作为人类不需要或不适合人类食用的部分被剔除。那些最后化成宠物食品的肉类,是人类肉食消耗的副产品,所以不会增加这类消耗。   如果你真的养狗,也许会有益于气候变化,因为养狗有助于你养成散步的习惯,那样你就不会拒绝坐公交去上班,尽管需要步行1千米。

换掉你的油老虎汽车,但不要再买一辆车

  你已经有一辆很费油的越野车,也许想再买一辆省油的汽车上下班。但在你开上新买的第二辆车之前,你就已经消耗了相当于自己年碳排放预算的3.5倍的量。为什么?因为你鼓励了所有原材料和金属制品厂商加大产量。   不过,这里存在一个损益平衡点,到达这个点,因驾驶一辆效率更高的新车而节省的碳排量,就会超过制造它的碳成本。比如,将一辆每100千米油耗15升的SUV,换成每100千米油耗7升的微型轿车,大概平均在两年内就可以抵消掉制造后者的碳成本。   你为节省油耗而做的任何事,都可以减少你的碳排量。据美国能源部统计,保持限速和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可以让你的油耗降低30%。哪怕只是把轮胎气打足,对发动机进行及时养护,也能让车辆的油耗降低将近7%,这样平均每年减少的碳排放量,差不多相当于你全年只吃当地食物所减少的碳排量。   少买东西,减少浪费   并非只有汽车制造会增加碳排放。其他消费品也会对此产生巨大影响:制造一台新的苹果笔记本电脑释放的二氧化碳,相当于驱车从北京到上海打两个来回的碳排放量。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另一端,减少浪费也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每循环利用一样东西,你就可以帮助减少生产一样新东西,同时还减少了垃圾填埋的量。不过循环利用过程本身也消耗能量,所以它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有帮助,这取决于你循环利用的是什么东西。每天回收利用一本杂志,坚持一整年下来减少的碳排量还不及你的冰箱运转四天所消耗的量。   从一开始就不浪费原材料是更好的选择,所以在买一样东西之前,你可以仔细考虑一下,是不是真的用得到它。   当然,这些个人选择都是细枝末节。   可以避免给地球带来严重破坏的可持续方案,需要全球能源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使用化石燃料转为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大幅减少驾驶依靠内燃机的车辆。   然而消费文化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也是整个解决方案的一部分,那么,大家最好从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2015年年底,世界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成功落下帷幕,最终协商一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该协定重申本世纪末实现2℃的全球温度升高控制目标,同时提出要努力实现全球温度升高1.5℃的控制目标。而众所周知,全球的碳排放总量是影响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因素。   当然,全球气候很复杂,任何长期性的解决方案都将需要全世界在能源生产方式上做出深刻的改变。与此同时,个人的某些日常行动也可以降低个人对全球变暖趋势的影响,这些是大家可以做到的。以下是国外专家对于你当下的生活方式选择将如何影响未来气候的解释。

吃进口蔬菜,胜过吃本地生产的红肉

  之所以要作这样比较极端的对比,是因为有些人认为食品的运输也会影响碳排放。然而,专家们指出,大多数和食品有关的碳排放都不是来自运输环节―而是来自生产环节,而且生产红肉和奶制品的碳密集(指导致大量碳排放)程度高得令人难以置信。   红肉生产中排放的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于甲烷排放应该如何计入地球排放账目,专家们的意见还不统一,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牛羊养殖业在气候变暖中起到的作用,比替代性蛋白质来源―比如鱼和鸡(后者还有生蛋的好处)―高出一个数量级,即高10倍以上。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在一个典型的家庭中,如果把食用红肉和奶制品提供的热量中的30%用鸡、鱼和鸡蛋来源替代,就会比这家人全年都吃当地食品减少更多的碳排放量。   是的,只吃当地种植的水果和蔬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你的碳足迹,因为进口食品毕竟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碳排放。所谓碳足迹,也是当今的时髦名词,英文为Carbon Footprint,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它描述了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号召人们从自我做起。   但既然人们还不能完全拒绝进口食品,所以少吃肉比多吃本地食品更重要。

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科学家已经确定,要想尽量避免一些重大问题的发生,比如沿海城市洪水泛滥,或者食品供应不上,我们排放的二氧化碳有一个安全总量。把这个全球碳排放总量分配给世界人口(并对未来排放做出一些假设),就得出了每人每年可以燃烧的平均量―年度“碳预算”。   目前美国人的人均排放量是这个数值的10倍左右,但由于这个国家相对较为富裕,长期以来又形成了强大的汽车文化。所以美国人的平均碳排放量不太可能很快下降到世界平均值附近。但美国专家认为,仍然可以试图降低碳排放。比如某人每天都开车去上班,仅仅是通勤一项就会超过他整年的碳预算标准。如果改坐公交车,或者骑自行车,就可以大大减少他的碳排放了。   在我国,轿车人均拥有量也在迅速上升,我们也应当思考如何少开车,多坐公交车,以减少碳排放量。

冰箱里的食品别浪费

  美国科学家估计,美国人的食品浪费率可达40%―这相当于每人每天浪费了将近1400卡(1卡约等于4.18焦耳)热量。在垃圾填埋场里,浪费的食品所占的比例相当高,而且它们分解后产生的甲烷会排放到大气中。而更重要的是,食品浪费增加了需要生产的食品量,而它本来就已经是我们碳负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我国的情况还没有人作过统计,但以国人普遍比较重视节约的习惯来看,可能情况不会像美国那样严重,但也应当更加注意避免浪费。   怎样才能少浪费食品呢?在购买食品时,可以提前规划用餐量,拟定购物清单,避免冲动购物。买回家后,最好在食品腐烂之前把它们冷冻起来。

坐飞机不好,但开车可能更糟

  还记得我们前面谈过的每人年度碳预算吗?只要在哈尔滨和广州之间来回飞一趟,这个预算就用完了。飞机乘客可以通过选择经济舱来减少自己的碳足迹。一等舱占用的空间比较多,这意味着运载同样多的人需要更多的航班。平均到每个座位来计算,一等舱对环境的危害是经济舱的两倍半。   坐飞机可能很不好,但开车可能更糟。一趟穿越整个国家的公路旅行产生的碳排放,多过坐飞机。尽管混合动力或电动车会节省油耗,但无论美国还是我国,大部分电还是用化石燃料来生产的。   所以,如果真在意自己的碳排放,坐火车或公交车是最好的,特别是短途出行。

养猫养狗不是问题

  隔三岔五,我们就会听说:养宠物对气候变化不利。这些观点粗看起来似乎有些道理:猫猫狗狗要食肉,这类食物碳密集程度非常高,所以养它们一定会增加碳排放量。   但我们的宠物食用的一般都不是什么上等的部位;而是人类不想食用的剩余部分。一头牛被屠宰之后,几乎有50%都作为人类不需要或不适合人类食用的部分被剔除。那些最后化成宠物食品的肉类,是人类肉食消耗的副产品,所以不会增加这类消耗。   如果你真的养狗,也许会有益于气候变化,因为养狗有助于你养成散步的习惯,那样你就不会拒绝坐公交去上班,尽管需要步行1千米。

换掉你的油老虎汽车,但不要再买一辆车

  你已经有一辆很费油的越野车,也许想再买一辆省油的汽车上下班。但在你开上新买的第二辆车之前,你就已经消耗了相当于自己年碳排放预算的3.5倍的量。为什么?因为你鼓励了所有原材料和金属制品厂商加大产量。   不过,这里存在一个损益平衡点,到达这个点,因驾驶一辆效率更高的新车而节省的碳排量,就会超过制造它的碳成本。比如,将一辆每100千米油耗15升的SUV,换成每100千米油耗7升的微型轿车,大概平均在两年内就可以抵消掉制造后者的碳成本。   你为节省油耗而做的任何事,都可以减少你的碳排量。据美国能源部统计,保持限速和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可以让你的油耗降低30%。哪怕只是把轮胎气打足,对发动机进行及时养护,也能让车辆的油耗降低将近7%,这样平均每年减少的碳排放量,差不多相当于你全年只吃当地食物所减少的碳排量。   少买东西,减少浪费   并非只有汽车制造会增加碳排放。其他消费品也会对此产生巨大影响:制造一台新的苹果笔记本电脑释放的二氧化碳,相当于驱车从北京到上海打两个来回的碳排放量。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另一端,减少浪费也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每循环利用一样东西,你就可以帮助减少生产一样新东西,同时还减少了垃圾填埋的量。不过循环利用过程本身也消耗能量,所以它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有帮助,这取决于你循环利用的是什么东西。每天回收利用一本杂志,坚持一整年下来减少的碳排量还不及你的冰箱运转四天所消耗的量。   从一开始就不浪费原材料是更好的选择,所以在买一样东西之前,你可以仔细考虑一下,是不是真的用得到它。   当然,这些个人选择都是细枝末节。   可以避免给地球带来严重破坏的可持续方案,需要全球能源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使用化石燃料转为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大幅减少驾驶依靠内燃机的车辆。   然而消费文化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也是整个解决方案的一部分,那么,大家最好从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相关内容

  • 稻田甲烷排放及产生_转化_输送机理
  • 第22卷第4期 1998年7月大 气 科 学SCIENT IA A TM OSPHERICA SINICA Vol . 22, No . 4July 1998 稻田甲烷排放及产生.转化.输送机理 王明星 李 晶 郑循华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摘 要 通过对中国五大水稻产 ...

  • 第4讲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 第四章 (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1.评价等级 掌握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 ★划分依据:①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②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③受纳水域的规模④水质要求. ★评价工作等级:分为三级,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 内陆水体的分级判据见表4-1( ...

  • 国外低碳经济研究综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20卷 第9期 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 Vol.20 No.9 2010 国外低碳经济研究综述 尹希果 霍 婷 * (重庆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重庆400044) 摘要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气候 ...

  • 中国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ResourcesScience 第33卷第4期2011年4月 2011,33(4):597-604 Vol.33,No.4Apr., 2011 文章编号:1007-7588(2011)04-0597-08 中国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蒋金荷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 ...

  • 第22讲第六章_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防治法(2010年新版)
  •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 §3<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该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8年2月28日修订,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一.了解法律的适用范围(<水防法>) <水防法>第2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 ...

  • 环境保护法试题库
  •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库 一. 填空题 1.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2.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3.<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 ...

  •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试题
  •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试题 部门: 姓名: 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2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4年 4月24日第( D )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A.4 十一 B.5 十二 C.5 十一 ...

  • 欧盟航空排放交易体系的WTO法解读
  • 作者:黄德明李若瀚 德国研究 2014年08期 中图分类号:D996 文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5-4871(2014)01-0105-12 欧盟于2008年通过第2008/101/EC号指令,将航空业纳入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之中,以建立欧盟航空排放交易体系.①但欧盟航空排放交易体系刚一建立 ...

  • 赵素芬我国实行碳税的探讨
  • 课程名称: 环境政策学学 课程编号: 0902022 课程性质: 学位课 石家庄经济学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我国实行碳税制度的探讨 . 摘 要: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要危机.应对危机,就必须控制并尽量减少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碳税是主要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