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教育体制点滴谈

中俄教育

中俄教育体制点滴谈

笮黑河学院

俄罗斯地处亚欧大陆,与我国的许多城镇仅一江之隔。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悠久教育历史的国家。中俄两国在教育体制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实行的学制和学分制也各有特点。

我从事翻译工作多年,和不少俄罗斯教师打过交道,每当向他们介绍中国教育高中阶段的情况时,他们总有一些困惑。如“高一”,无论是译成“первыйклассвысшейсреднейшколы”还是译成“десятыйклассшколы”外教都无法准确理解。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交流起来却常出现疑问,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和俄罗斯的国情不同,实行的学制存在很大区别。

众所周知,我国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是各自独立的。小学通常为六年制,学生毕业后升入初中(学制三年),初中毕业后,再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升入高中(学制三年)或中专类学校(学制三年),高中毕业后也可升入高等专科学校(学制三年)或大学(学制四年,医科类大学、军校为五年制),大学毕业后还可继续深造,考取硕士研究生学位和博士学位。而俄罗斯的国民教育则包括学前教育、中学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俄罗斯没有独立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只有统一的中学,即“школа”。俄罗斯普及中学义务教育“обязательноевсеобщеесреднееобразование”,中学的学制是十一年,学生经过九年不完全中等教育“неполноесреднееобразование”之后,再进入中等技术学校“техникум”(学制三至四年)学习,接受中等专业教育“среднееспециальноеобразование”。十一年毕业后,获得中学毕业证书“аттестатзрелости”,然后可以进入技术学校(学制三至四年)或通过大学入学考试“вступительныеэкзаменыввуз”后进入大学“университет”(学制五年,艺术类专业院校六年,医科大学七年)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同样可以考取硕士研究生(上接12页)

使女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加强女性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制度化建设,提倡家务、家教的双亲化和社会化,让女性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保证持续的人力投资和职业发展。

张瑶

“магистр”、副博士“аспирант”、博士学位“доктор”。

除学制外,俄罗斯学校所实行的学分与我国也有着很大不同。我国实行的是百分制,通常九十分以上为优秀,七、八十分为良好,六十分为及格,六十分以下为不及格。考试通常以笔试为主,所有学生的考卷都是一样的。而俄罗斯的学校实行五分制“пятибалльнаясистема”,即五分“пятёрка”———优秀“отлично”、四分“четвёрка”———良好“хорошо”、三分“тройка”———及格“удовлетворительно”、二分“двойка”———不及格“неудовлетворительно”。考前学生必须先抽考签“счастливыйбилет”,答题时既有笔试,又有口试,几乎每个学生考试的题目都不一样,要按考签上的要求答题。因此,俄罗斯学校的考试更带有偶然性,往往某个学生只会“а”题,恰好抽到“а”题;而某个学生没准备“б”题,可偏偏抽到“б”题。于是学生当中便有了“幸运考签”之说,也因此流传了一些关于考试的习俗:如果抽签时用左手或将五卢布的硬币放在鞋里,就会给考生带来幸运。

和我国的学校一样,每年的九月一日也是俄罗斯新学年的开始,这一天学生给老师送鲜花已经成为传统。在很多城市里最大的广场上还要举行盛大的开学仪式,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中俄两国的教育体制也有很多相同点,这和我国教育

—全面学习苏联教育体制的做法是史上曾有过“一边倒”——

分不开的。但因国情不同,在学制、学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的现代教育制度是在民国期间逐渐成熟的,随着历史政治的变迁不断变化,经过复制、吸收、发展、改革等阶段,而今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教育体制。中俄教育体制的差异可能会使初学俄语的人产生很多误解,但只要了解造成差异的原因后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责任编辑赵永玲)

中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让其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能力得到充分

的展现,着实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此同时,还应针对女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让其明白目前的整个市场需求,引导她们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并积极调整心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挖掘自身的优势,让自己能够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加强引导和监管,拓宽更多就业途径

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运动员”变成“裁判员”,必须加强对就业歧视的监管。一是成立就业平等机构。在各级政府的劳动管理部门设立“就业性别平等”监管办公室,加大男女平等国策的宣传力度,专项负责就业平等权的执法、监管职能,提高女性权益保障水平和社会地位,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等等。二是拓宽女性就业渠道。要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女大学生获得更多就业途径。

(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在培训中应充分考虑女生的特点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女大学生要增强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精神,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提高运用社会的能力,立足自身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摒弃自傲或自卑心里,克服依赖心理,攀比心理等不良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把握机遇,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高校要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女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加大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合女大学生特点,逐步改革教育模式

撇开女大学生在就业程中受到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从另外一个角度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在某些行业和职业上有着更大的优势。她们除了就业的高度稳定性外,在语言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忍耐能力上要强于男性。但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中,女性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很少凸显出来。因此,高校应改变目前这种以学科和专业为主导的标准化教学模式,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努力开辟第二课堂,在教学过程

(责任编辑李静)

黑河教育

8

2009.6

中俄教育

中俄教育体制点滴谈

笮黑河学院

俄罗斯地处亚欧大陆,与我国的许多城镇仅一江之隔。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悠久教育历史的国家。中俄两国在教育体制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实行的学制和学分制也各有特点。

我从事翻译工作多年,和不少俄罗斯教师打过交道,每当向他们介绍中国教育高中阶段的情况时,他们总有一些困惑。如“高一”,无论是译成“первыйклассвысшейсреднейшколы”还是译成“десятыйклассшколы”外教都无法准确理解。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交流起来却常出现疑问,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和俄罗斯的国情不同,实行的学制存在很大区别。

众所周知,我国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是各自独立的。小学通常为六年制,学生毕业后升入初中(学制三年),初中毕业后,再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升入高中(学制三年)或中专类学校(学制三年),高中毕业后也可升入高等专科学校(学制三年)或大学(学制四年,医科类大学、军校为五年制),大学毕业后还可继续深造,考取硕士研究生学位和博士学位。而俄罗斯的国民教育则包括学前教育、中学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俄罗斯没有独立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只有统一的中学,即“школа”。俄罗斯普及中学义务教育“обязательноевсеобщеесреднееобразование”,中学的学制是十一年,学生经过九年不完全中等教育“неполноесреднееобразование”之后,再进入中等技术学校“техникум”(学制三至四年)学习,接受中等专业教育“среднееспециальноеобразование”。十一年毕业后,获得中学毕业证书“аттестатзрелости”,然后可以进入技术学校(学制三至四年)或通过大学入学考试“вступительныеэкзаменыввуз”后进入大学“университет”(学制五年,艺术类专业院校六年,医科大学七年)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同样可以考取硕士研究生(上接12页)

使女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加强女性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制度化建设,提倡家务、家教的双亲化和社会化,让女性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保证持续的人力投资和职业发展。

张瑶

“магистр”、副博士“аспирант”、博士学位“доктор”。

除学制外,俄罗斯学校所实行的学分与我国也有着很大不同。我国实行的是百分制,通常九十分以上为优秀,七、八十分为良好,六十分为及格,六十分以下为不及格。考试通常以笔试为主,所有学生的考卷都是一样的。而俄罗斯的学校实行五分制“пятибалльнаясистема”,即五分“пятёрка”———优秀“отлично”、四分“четвёрка”———良好“хорошо”、三分“тройка”———及格“удовлетворительно”、二分“двойка”———不及格“неудовлетворительно”。考前学生必须先抽考签“счастливыйбилет”,答题时既有笔试,又有口试,几乎每个学生考试的题目都不一样,要按考签上的要求答题。因此,俄罗斯学校的考试更带有偶然性,往往某个学生只会“а”题,恰好抽到“а”题;而某个学生没准备“б”题,可偏偏抽到“б”题。于是学生当中便有了“幸运考签”之说,也因此流传了一些关于考试的习俗:如果抽签时用左手或将五卢布的硬币放在鞋里,就会给考生带来幸运。

和我国的学校一样,每年的九月一日也是俄罗斯新学年的开始,这一天学生给老师送鲜花已经成为传统。在很多城市里最大的广场上还要举行盛大的开学仪式,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中俄两国的教育体制也有很多相同点,这和我国教育

—全面学习苏联教育体制的做法是史上曾有过“一边倒”——

分不开的。但因国情不同,在学制、学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的现代教育制度是在民国期间逐渐成熟的,随着历史政治的变迁不断变化,经过复制、吸收、发展、改革等阶段,而今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教育体制。中俄教育体制的差异可能会使初学俄语的人产生很多误解,但只要了解造成差异的原因后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责任编辑赵永玲)

中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让其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能力得到充分

的展现,着实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此同时,还应针对女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让其明白目前的整个市场需求,引导她们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并积极调整心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挖掘自身的优势,让自己能够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加强引导和监管,拓宽更多就业途径

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运动员”变成“裁判员”,必须加强对就业歧视的监管。一是成立就业平等机构。在各级政府的劳动管理部门设立“就业性别平等”监管办公室,加大男女平等国策的宣传力度,专项负责就业平等权的执法、监管职能,提高女性权益保障水平和社会地位,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等等。二是拓宽女性就业渠道。要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女大学生获得更多就业途径。

(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在培训中应充分考虑女生的特点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女大学生要增强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精神,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提高运用社会的能力,立足自身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摒弃自傲或自卑心里,克服依赖心理,攀比心理等不良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把握机遇,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高校要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女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加大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合女大学生特点,逐步改革教育模式

撇开女大学生在就业程中受到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从另外一个角度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在某些行业和职业上有着更大的优势。她们除了就业的高度稳定性外,在语言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忍耐能力上要强于男性。但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中,女性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很少凸显出来。因此,高校应改变目前这种以学科和专业为主导的标准化教学模式,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努力开辟第二课堂,在教学过程

(责任编辑李静)

黑河教育

8

2009.6


相关内容

  • 点滴生活,点滴教育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点滴生活, 点滴教育 作者:文/龚雨洁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4年第05期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内涵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 ...

  • 尊敬师长感恩父母从点滴做起
  • 尊敬师长感恩父母从点滴做起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尊敬师长感恩父母从点滴做起" 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然也就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我们从呱呱落地开始,父母就无时不刻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我们一跨进学校大门,我们的老师就无处不在地兢 ...

  • 尽我所能,奉献点滴
  • 尽我所能,奉献点滴 红土坡中心完小 张云 在二十一世纪里,共建和谐社会理念.人性化服务的倡导早已深入人心.我作为一名教师,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大.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是学生增长知识的导师,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各种人才的培养者.更是道 ...

  • [养成良好的习惯,从点滴做起]
  • 您好! <养成良好的习惯,从点滴做起>班会 主持人发言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有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在人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因此,许多教育家都把少年儿童的习惯养成当成教育的第一要务,不少有 ...

  • 新教师培训"双领.四清"点滴体会
  • 新教师培训"双领.四清"点滴体会 短暂的教师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这次寒假培训,令我豁然开朗,从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 ...

  • 小学生养成教育从点滴做起
  • 小学生养成教育从点滴做起 石阡县雷屯小学:张玉香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础.从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和友爱诚信等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的少年儿童,是未来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好比幼苗, ...

  • [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
  • 课题:<热爱生活 从点滴做起> 课型: 新授课 学校: 枣庄五中 姓名: 刘吉亮 年龄: 31岁 职称: 二级教师 第二课 实现人生价值 一.热爱生活 从点滴做起 内容标准 一2.2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教学目标 1. 引领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 ...

  • 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
  • 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 湖南江永县上江圩镇:蒋丽凤 小学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角色,当孩子们需要关心爱护时,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慈母,给予他们细心的体贴和温暖:当孩子们有了缺点,班主任又该是一位严师,严肃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帮助他限期改正.于是,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说其艰巨,是指学生的成 ...

  • 教师个人家访计划
  • 教师个人家访计划 黄 敏 家访是老师与家长联系的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与学生.家长架起了联系与沟通的桥梁,织成家长与教师达成共 ...

  • 关爱,从点滴小事做起!
  • 关爱,从点滴小事做起! 悦来中心小学每月一事主题系列活动三月份活动方案 [活动导言] 又是一年三月时,和煦的春风吹拂走冬的寒冷,温暖的阳光铺洒出春的生机,复苏的万物孕育着绿色的希望."蜂蝶成群来翩舞,百鸟结队来唱歌","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幅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