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情绪疗法-王登峰

理性情绪疗法——王登峰

理性情绪疗法(Rs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A ELLIS)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患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它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事情无所谓好与坏,但当人们赋于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如果某个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有可能愉快地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患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患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RET的理论观点与认知疗法的理论思想是一致的,有些人也常把RET作为认知疗法的一种,只不过RET在对不合理的信念以及纠正等方面更有自己的特色。在心理治疗领域中,艾利斯所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与罗杰斯的患者中心疗法以及皮尔斯的完形疗法已成为近年来颇受欢迎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一、艾利斯与RET

艾利斯生于1913年9月,1934年在美国纽约西堤学院获得商业管理学学士学位,1943年在美哥伦比亚大学获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1947年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艾利斯担任新泽西州社会福利机构的心理学主任。从1952年起,他开始在纽约开设私人门诊,从事心理治疗、婚姻与家庭治疗,以及性治疗。在治疗开始,他曾尝试过精神分析的方法,但他逐渐发现这种方法由于过于被动地等待患者的顿悟而在短期内不能取得显著的疗效,而一旦采取主动的指导的方式,则可能较快地收到效果,这一点也通过艾利斯解决他自己的问题得到了验证。艾利斯曾经是一个很羞怯的人,特别是与异性接触时表现得非常焦虑。他发现自己的焦虑源于他头脑中的一些观念,即他认为自己不能在社交中失败,否则自己就是一个命中注定在这方面永远失败的人。于是他开始对这些信念开始纠正,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验证来驳斥这些信念,并通过实际行动加以体现,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焦虑大大地减轻了。后来他在他的病人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基于这些发现,艾利斯逐步把自己的治疗方向转向于改变患者的不合理信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Psychotherapy)这也就是后来的合理情绪疗法。

1955年,艾利斯创立了“理性生活协会,为了培训这一理论和方法的专业人员,他于1965年又创立了“合理情绪疗法研究所”以后,这两个机构合二为一,仍称为合理情绪疗法研究所,艾利斯一直在这个所担任领导工作。

1965年,艾里斯和罗杰斯、皮尔斯分别依据各自的理论,对一名叫葛洛利亚的女子进行心理治疗,并被拍成电影,这就是心理学界有名的三种心理治疗影片。但这一影片也曾给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带来不利影响,因为患者只认为皮尔斯的完形疗法较有效,这使得某些人对RET有所误解。但随着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方法逐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

RET的基本原理是理性与逻辑,艾利斯在日常生活中也用这种准则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作出了理性的表现,他很少企求别人的赞美,也不依赖别人的赞

赏和评价,一方面他比较缺乏传统的形态;另一方面他又显得与别人疏离。尽管如此,没有人否认他为心理卫生界作出的杰出贡献。作为RET的创始人,他不仅直接训练了大量的RET专业人员,而且他的工作也扩及到世界性的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者的训练上。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者的培训中,几乎没有不包括合理情绪疗法的。

二、RET的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艾利斯对人性的看法,在此基础上,艾利斯提出了著名的关于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ABC理论,并将其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为ABCDE的治疗模型。

1.艾利斯的人性观

艾利斯很强调个人的价值。他认为,人在出生时就已经兼具了理性和非理性的思想。一方面,个体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们通过理性的思考、学习和与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来使自己在快乐中成长,创造愉快的生活,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但另一方面,非理性的思想及不合逻辑的思维也会使他们逃避现实,缺乏忍耐,或使他们要求自己十全十美,或自怨自艾。艾利斯认为,如果个体陷于后者这种非理性的取向而不能自拔,就会产生许多情绪困扰和适应不良的行为。

艾利斯不同意弗洛伊德对人性的看法,他认为弗氏过份强调人类早期经验及生物学因素和本能对人的支配作用。在这一点上,他更同意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对人性的看法,即人是自由的、有能力和责任的。艾利斯认为人绝对不应该放弃自己,不应该让自己成为早期经验或生物本能的受害者,人类应该善于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巨大的、未来彩的潜能来进一步改变自己与社会的命运。当然,艾利斯并不否认人在很小时就有某种特别的倾向,如坚持自己所希望和所需求的都能得到满足,否则他们就会遣责自己或怪罪他人。但是艾利斯相信这种倾向是个体所处文化背景和家庭环境强化的结果,这是一种非理性的观念,它会导致伤害自己的习惯或其他不适应的行为方式。

艾利斯认为人常会被非理性的思想与行为所困扰,而情绪是由人的思想所产生的。因此,情绪困扰基本上包括了错误、非逻辑、无效益的语句与意义,这些语句往往表现为内化的复诵式的自我言语。用艾利斯的话说成就是:“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我们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会变成我们的思想和情绪”。

对于人类的思维、情绪和行为,以及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艾利斯也有独特的看法。他认为这三者是同时发生的很少有人只有情绪而没有思想。在他的著作中,他明确指出:

当人有所感受时,他们同时思想和行为;

当人有所行动时,他们同时思想所感受;

当人有所思想时,他们同时行动的感受。

艾利斯强调,为能更清楚地了解个体的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就要首先了解个体是如何思想、感受,以及如何领悟和做行动的。而且他相信人能能力和勇气来了解自己的不足,改变幼年时期所形成的基本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导致的不适应行为和情绪。由于具有这样的能力,他就有机会以新的观念来取代原来非理性的价值观念,并因此导致新的、适应性的行为。

2.ABC理论与ABCDE模型

ABC理论是RET的核心理论,它是艾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艾利斯常借用希腊哲学

家埃克迪特斯(Epictetus)的一句名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

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认为是外部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这种看法与行为主义的经验公式S-R所描述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但RET理论认为A并不是引起C的直接原因。继A发生之后,个体会对A产生某种看法,做出某种看法和解释、评价,从而产生了关于A的革些观念即B,虽然这一过程因自动化而不经常为人所意识,但正是由于这个过程所产生的B,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换句话说,抑郁、焦虑、沮丧等情绪结果C并不是由所发生的事件A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于想法B所产生的。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与新行为主义提出的S-O-R公式是一致的。只不过A已不再仅指外部刺激S,而是指现实世界中任何有刺激作用的成份,包括某些认知性事件和来自身体内部的感觉,B也不只是代表机体状态O,而是更明确地代表了机体关于A的信念。

例如有一位男大学生,在失恋(A)后,变得消沉抑郁(C)。虽然失恋本身给他带来痛苦,但这种负性情绪的根源可能是他的完全自我否定的态度(B),在他看来,女友离开自己和别人好,表明自己不如别人,注定自己在这方面永远是个失败者,因此才会变得深沉抑郁。又如,有一个女孩,因得喉炎变得声音沙哑(A),于是整个人变得很畏缩,自卑和孤立(C)。在ABC理论看来,声音改变的事实并不直接导致她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是她坚持认为女性的声音一定要娇柔清脆、富于女性化这种观念(B)才使她处于情绪困扰的状态中。但是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另外的人身上,他们也许不会有什么过于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这是因为他对这些事情有另外不同的看法,如“没有证据表明我注定要失败,如果是失败,那也只是这一次,它不能表明我以后会这样”,或者是“女性的价值为什么一定要表现在嗓音上,我还有比自己的声音更重要的东西”。这些都是合理的观念,它们常常能保护个体避免陷入不适应的情绪困扰中。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个诱发事件,不同的观念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B是合理的、现实的,那么由此产生的C也就是适应的;否则不合理的信念就会产生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的行为。ABC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系统对事物产生的不合理、不现实的信念是导致其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根本原因。

RET的理论认为,情绪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态度、价值观念,也是一种认知过程。一个人的情绪不但起源于这些信念,而且也会因为这些观念的稳定存在而持续下去。所以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法和观念(B)来改变,控制其情绪和行为结果(C)。这是RET治疗实践的核心,其中的重要方法是对不合理信念(Irrational Beliefs,简称IB)加以驳斥和辩论,使之转变为合理的观念(Rational Beliefs,简称IB),最终产生治疗效果,这样,原来的ABC理论就可以进一步扩展为图中所描述的A-B-C-D-E的治疗模型。

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模型

A:诱发事件;iB:不合理信念;rB:合理信念;C:(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D:对iB 的辩论;E:效果

3.非理性观念及其特征

RET理论强调情绪困扰和行为不良都来源于个体的非理性观念。不合理信念即是要求过度和缺乏逻辑性。治疗的重点也在于改变这些观念。那么这些观念都包含哪些内容呢?为什么说它们是不合理的?它们又有哪些特征呢?艾利斯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生情绪困扰,甚至导致神经症的11类不合理信念,并分别对其不合理性做了分析,现分述如下:对自己;对别人;对周围的要求

⑴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环境的人,尤其是每一位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这个观念实际上是个假象,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因为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既便是父母、老师等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也不可能永远对自己持一种绝对喜爱 和赞许的态度。因此如果某人坚持这样的信念,他就可能委曲求全来取悦他人,以获得每个人的欣赏;但结果必定会使他感到失望、沮丧和受挫。

⑵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个人是否是一个全能的人,即能在人生中的每个环节和方面都能有所成就。

这也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一个十全十美、永远成功的人。一个人可能在某些事上较他有优势,但在另一些事上,他却可能不如别人。虽然以前有过许多成功的境遇,但他无法保证在每一件事上都能成功。

此,若某人坚持这种信念,他就会为自己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而徒自伤悲。

⑶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所以应该对他们做严厉的遣责和惩罚。 世上既然没有完人,也就没有绝对的区分对与错,好与坏的标准。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但凭责备和惩罚则于事无补。人偶然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应因一时的错误就将他们视为“坏人”,以致对他们产生极端排拆和歧视。

⑷如果事非已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人不可能永远成功,生活和事业的挫折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一经遭受挫折便感到可怕,那就会导致情绪困扰。也可能使事情更加恶化。

⑸不愉快的事总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因素,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的,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无法控制和改变。

外在因素会对个人有一定影响,但实际上并不象自己想象的那样可怕和严重。如果能认识到情绪困扰之中包含了自己对外在事物的知觉、评价及内部言语的作用等因素,那么外在的力量便可能得以控制和改变。

⑹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所承担的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它们。

逃避问题虽然可以暂时缓和矛盾,但问题始终存在而得不到解决,而时间一长,问题也便会恶化或连锁地产生其它问题和困难,从而更加难以解决,最终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情绪困扰。

⑺人们要对危险和可怕的事随时随地加经警惕,应该非常关心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

对危险和可怕的事物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应该说这是正确的;但过分的忧虑则是非理性的。因为坚持这种信念只会夸大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使人不能对之加以客观评价和有效地去面对这些事情。这种杞人忧天式的观念只会使生活变得沉重和没有生气,导致整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已。

⑻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强而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好些。

虽然人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要依赖于别人,但过分夸大这种依赖的必要性则可能使自我失去独立性,导致更大的依赖,从而失去学习能力,产生不安全感。

⑼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

已经发生的事实是个人的历史,这的确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不能说这些事就会决定一个人的现在和将来。因为事实虽不可改变,但对事件的看法却是可以改变的,从而人们仍可以控制、改变自己以后的生活。

⑽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过。

关心他人,富于同情,这是有爱心的表现。但如果过分投入他人的事情,就可能忽视自己的问题,并因此使自己的情绪失去平衡,最终导致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却使自己的问题更糟。

⑾对人生中的每个问题,都应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人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生。

人生是一个复杂的历程,对任何问题都要寻求完美的解决办法是不可能的事。如果人们坚持要寻求某种完善的答案,那就会使自己感到失望和沮丧。

从以上非理性观念中,可以归纳出相应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如我喜欢如此—我应该如此;很难—没有办法;也许—一定;有时候—总是;某些—所有的;我表现不好—我不好;好象如此—确实如此;到目前为止如此—必然永远如此;等

等。从中可以看出,许多不合理信念就是将“想要”“希望”等变成“一定要”、“必须”“应该”的表现。一个情绪沮丧的人总是坚持他必须要有某事物,而不只是想要或喜欢它而已。因此他便会把这种过度极端化的需求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关于成就和获得别人赞赏上,而当他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时,就容易产生焦虑、自卑、沮丧等情绪;如果他将这种需求应用到他人自上,要求别人应该或必须怎样做时,一旦别人不能符合其意,那么他就会对别人产生敌意、愤怒等情绪。

许多学者对上述不合理信念加以归纳和简化,指出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以及糟糕至极(awfuliaing)是这些非理性观念的三个主要特征。(Wessler et al,1980)

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思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一定会不发生的信念。这种特征通常是与“必须”、“应该”这类词联系在一起的,如“我必须获得成功”(must)“别人必须友好地对待我”(should)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而转移。对于某个具体的人,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得成功;他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会依他的意愿来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象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过分概括化的表现是个体对自己或别人不合理的评价,其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一些人面对某一件或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一些人而对失败的结果常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以及焦虑和抑郁等情绪。而一旦将这种评价转向于他人,就会一味地责备别人,并产生忿怒和敌意的情绪。针对这类不合理信念,RET强调世上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十全十美的境地。因此,应以评价一个人的具体行为和表现来代替对整个人的评价,换句话说就是“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Wessler,1980)。

不合理信念的第三个主要特征是糟糕至极,这是一种对事物的可能后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的预期。这种想法之所以是非理性的,是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因此没有一种事情可以被定义为百分之百的糟糕透顶。如果某个人坚持这样的信念,那么当他认为遇到了百分之百的糟糕的事情或比之还糟的事情发生时,他就会陷入极度不良的负性情绪体验中。针对这种不合理信念,RET理论认为虽然非常不好的事情确实可能发生,我们也有很多原因不希望它发生,但我们却没有理由说这些事情不该发生。因此,面对这些不好的事情,我们应该努力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状态,而在不可能改变时去学会如何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下去(Wessler,1980)。

三、治疗过程

1.治疗目标

艾利斯等人认为RET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几个目标:①自我关怀;②自我指导;③宽容;④接受不确定性;⑤变通性;⑥参与;⑦敢于尝试;⑧自我接受。这几个方面特点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简而言之,RET的主要目标就是减低患者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治疗结束后能带着最少的焦虑、抑郁(自责倾向)和敌意(责他倾向)去生活,

进而帮助他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这个目标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是针对患者症状的改变,即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绪困扰与不良行为的后果,这被称为RET的不完美目标(inelegant goals);另一方面的含义是着眼于使患者产生更长远、更深刻的变化。它不仅要帮助病人消除现有的症状,而且也要尽可能帮助他们减少其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在以后生活中出现的倾向性,这被称为RET的完美目标(elegant goals)。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帮助患者改变他们生活哲学中非理性的成份,并学会现实、合理的思维方式。

上述两种目标虽然不同,但也有相互重叠的地方。从RET理论和长远角度来看,治疗者应坚持后者即完美的目标。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此这不是一个短期就可实现的目标;有时候,首先针对患者目前症状的改变是必要的,特别是那些情绪障碍比较严重的患者,症状的缓解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的治疗和完美目标的实现。

2.治疗者的功能与角色

通过前面对RET理论的阐述与分析,可以看出,RET实际上就是一种对有情绪障碍的人实施再教育的过程;治疗者训练患者得学地进行逻辑思维与分析,使其学会能够客观、合理地思维,用以代替旧的非理性的思想。这是一种认知的、直接的和主动的过程。因此,在这一点上,RET治疗者的功能 与角色与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有根本上的不同。在RET治疗中,治疗者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也是权威的信息提供者和与病人非理性观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

RET理论认为,传统的心理学派如精神分析治疗是一种相对比较被动的治疗过程。治疗者挖掘患者的潜意识内容,把他目前的问题同其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经历联系起来,并对其间的关系依精神分析理论加以解释。除此之外,他们只能消极地等待患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这是一个长期而且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即使产生顿悟,也不一定能使其问题得到改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无论是治疗者,还是患者,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艾利斯通过自己的被例子治疗经验论证,只有治疗者采用积极主动的指导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在RET治疗中,指导的含义并不是仅仅针对患者的行为和情绪等表面症状的改善。在这一点上,它与传统的行为治疗也有着根本的不同。行为治疗者主要根据S-R公式,通过条件反射原理,在刺激和反应建立新的关系。他们往往忽视了刺激和反应之间个体认知因素的作用。而RET则强调治疗者的作用应该以认知取向为主。治疗者要充分发挥并调动自己与患者的认知功能,通过逻辑分析,指出患者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并指导他学会用新的、合理的认知方式来代替。

RET对治疗者的主动与指导功能的重视还表现在它与患者中心疗法的区别上。患者中心疗法主要是通过治疗者与患者之间形成的非常适宜的心理环境和气氛来使患者产生自我指导的行为。对治疗者而言,这是一种非指导性的治疗方式;而RET治疗则并不过分强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也不认为那是治疗所必备的条件,它更看重治疗者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

3.治疗的基本步骤

合理情绪疗法,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以理性治疗非理性的过程。按照前面所

述的ABCDE的治疗模型,这一过程可以为以下几个阶段。

(1)心理诊断阶段

在这一阶段,治疗者的主要任务是根据ABC理论对患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通过与患者交谈,找出他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进行初步分析。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找患者问题的ABC的过程。在进行这一步工作时,治疗者应注意患者次级症状的存在,即病人的问题可能不是简单地表现为一个ABC。有些患者的问题可能很多,一个问题套着其他几个问题。例如有一位大学生,在一次考试不及格(A1)后变得很沮丧(C1),其不合理信念可能是“我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好学生,这次不及格真是太糟糕了”(B1),但是他的不良情绪C1很可能会成为新的诱发事件A2,引起他另一种不合理信念“我必要是一个永远快乐的人,而绝对不应该象现在这样忧心忡忡(B2)”,从而导致他更为不良的情绪反应(C2)。因此,治疗者要分清主次,找出患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

在上面工作的基础上,治疗者还要和患者一起协商,共同制定治疗目标。这种目标一般包括了情绪和行为两方面的内容,通常是要通过治疗使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得以减轻或消除。

最后,治疗者还应向患者解决RET关于情绪的ABC理论,使患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治疗者要使患者认识到A、B、C之间的关系,并使他能结合自己的问题予以初步分析。虽然这一工作并不一定要涉及到患者具体的不合理信念,但它却是以后几个治疗阶段的基础。如果病人不相信自己问题的根源在于他对事物的看法和信念,那么以后的治疗将难以进行。

(2)领悟阶段

治疗者的任务和前一阶段没有严格的区别,只是寻找和确认患者不合理信念上更加深入;而且通过对理论的进一步解说和证明,使患者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到他的情绪问题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经历的影响,而是由于他现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因此他应该对自己的问题负责。这一阶段的工作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对于治疗者来说,要进一步明确患者的不合理信念。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因为不合理信念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常常合理的信念混在一起而不易被察觉。例如被人嘲笑或指责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谁也不希望它发生,这是一种合理的想法,由此产生的不愉快情绪也是适当的。但同时另外一些信念如“每个人都应该喜欢我,同意我所做的一切,否则我就受不了”也可能混于其中,这是不合理的观念,它会导致不适应的负性情绪反应。因此治疗者要对病人合理与不合理信念加以区分。默兹比提出了以下5个区分不合理信念的标准:

①合理的信念大都是基于一些已知的客观事实;而不合理的信念则包含更多的主观臆测成分。

②合理的信念能使人们保护自己,努力使自己愉快地生活;而不合理的信念则会产生情绪困扰。

③合理的信念使人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合理的信念则使人困难于达到现实的目标而苦恼。

④合理的信念可使人不介入他人的麻烦;不合理的信念则难于做到这一点。 ⑤合理的信念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绪冲突;不合理的信念则会使情绪困扰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造成不适当的反应。

此外,在确认不合理信念时,应注意把它同患者对问题的表面看法区分开来。例如有一位母亲,常因儿子不爱学习、调皮等行为而生气。有人可能认为“儿子

不听我的话”是导致她生气、愤怒等情绪的信念。但实际上,这只是停留于表面的想法。真正的不合理观念可能是“儿子就应该好好学习,必须听我的话”等一类绝对化的要求。因此,在寻找患者的不合理信念时,一定要抓住前面所述各种不合理信念的典型特征,即绝对化、以偏概全和糟糕至极,并把它们与患者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联系起来。

这一阶段另一方面的工作是使患者对自己的问题及其与自身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达到进一步的领悟。一般说来,治疗者需要帮助病人达到三种领悟:①使他们认识到是他们的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②他们因此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③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要使患者领悟到以上三点,仅凭空洞的理论解说是难以做到的。治疗者应结合具体实例,从具体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反复向治疗者说明、分析,使其真正地领悟。在进行这一工作时,治疗者不应急于求成。有时患者表面接受了ABC理论,对自己的问题也好象达到了一种领悟。但这可能是一种假象。因为患者可能希望自己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他们或多或少存有讨好治疗者的心理,希望从治疗者那里尽快得到一付“灵丹妙药”。这表明他们仍没有认识到自己应对问题负责任,仍希望依靠外部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要检验患者是否真正达到领悟,治疗者可以引导患者分析自己的问题,让他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自己问题的根源。

上面所说的患者对自己的问题难以领悟的情况,实际上是RET治疗中经常会遇到的阻力。这种阻力还可能表现在其它方面,使治疗者感到治疗停滞不前,陷于僵化的局面。造成这一类阻力的原因可能来自治疗者和患者两个方面。首先,对于治疗者来说,如果他对患者的问题假定得太多,没有抓住核心问题;或者自己讲得太多,使患者陷于被动,这都会造成治疗中的阻力;另一方面,患者过份关注自己的情绪或诱发事件,没有意识到他现在能做些什么,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现状,这也使治疗受阻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疗者应特别注意这些阻碍治疗进程的因素,对自身的问题努力加以克服;对患者的问题应加以引导,使其从情绪困扰和过去经历的体验中摆脱出来,正视造成这些问题的不合理信念。

(3)修通阶段

这一阶段的工作是RET治疗中最主要的部分。治疗者是运用多种RET技术,使患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所谓修通,也就是指工作深入的过程。这一术语与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名称相同,但却有不同的含义。在RET治疗中,修通并不是通过情绪渲泄、对梦的解析和驱体症状所做的工作等精神分析治疗的常用技术来实现的。RET治疗不鼓励情绪渲泄,认为会强化患者的问题,使其陷入自己的情绪困扰中而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而且RET治疗也把和患者过去经验的联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去追究这些经验对他目前影响。

如果说前两个阶段的工作是解说和分析性的,那么这一阶段的工作则就是技术性和方法性的了。治疗者要应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如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3、认知性家庭作业,以及4、行为训练等,以修正、改变患者不合理信念为中心进行工作。这是整个RET治疗的核心工作。有关的方法与技术将在下一节中加以介绍。

(4)再教育阶段

治疗者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前几个阶段的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帮助

病人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使病人在离开治疗之后仍能用在治疗中学到的东西应付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能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在这一阶段,治疗者可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仍可包括上一阶段的内容,如继续使用与不合理辩论的技术、合理情绪想象的方法,以及各种认知性、情绪性的行为方面的家庭作用。除此之外,治疗者还可应技能训练,使病人学会更多的技能,提高他应付各种问题的能力,这也有助于改变他们那些不合理的信念,强化新的、合理的观念。这类训练具体包括以下几种:①自信训练;②放松训练;③问题解决训练;④社交技能训练。前两种技能主要是为了提高病人应付焦虑性情绪反应的能力;后两种主要是帮助病人提高寻求解决问题最“优”方法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

这一阶段中,治疗的目的在于重建,即帮助患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重新建立起新的反应模式,减少他在以后生活中出现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的倾向,因此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和RET的完美的治疗目标紧密相联系的。

4.方法与技术

RET治疗中会用到许多方法与技术,其中比较主要的有:与不合理信念争辩、合理情绪想象、家庭作用及行为的方法等。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与不合理信念争辩。这是RET最常具有特色的方法,它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即所谓“产婆术”的辩论技术。苏格拉底的方法是让你说出你的观点,然后依照你的观点进一步揄,最后引出谬误,从而使你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在RET治疗中,这种辩论的方法是指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对病人持有的关于他们自己、他人及周围世界的不合理信念和假设进行挑战和质疑,以动摇他们的这些信念。

这种辩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治疗者积极主动的提问来进行的。治疗者的提问具有明显的挑战性和质疑性的特点。其内容紧紧围绕着患者信念的非理性特征。例如,针对患者特有的绝对化要求的一类不合理信念,治疗者可以直接提出以下问题:“有什么证据表明你必须成功(或别人的赞赏)?”;“别人有什么理由必须友好地对待你?”;“事情为什么必须按照你的意志来发展?”;“如果不是这样,那又会怎样?”等等;对于患者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相应的提问可以是:“你怎么才能证明你(或别人)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毫无价值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如果你在这一件事情上失败了,就认为自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那么你以前许多成功的经历表明你是一个什么人?”;“你能否保证每个人在每件事情上都不出差错?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又有什么理由表明他们就不可救药了?”等等。针对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相应的问题可以是:“这件事到底糟糕到什么程度?你能否拿出一个客观数量来说明?”;“如果这件可怕的事发生了,世界会因此而灭亡吗?你会因此还死去吗?”;“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是糟糕至极的话,你又会怎么样?”;“你怎么证明你真的受不了啦?”;等问题。

在上述辩论过程中,当涉及到患者对周围的人或环境方面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时,治疗者可运用“黄金规则”(Golden Rule)来驳斥患者对别人和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所谓黄金定律,就是指“象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这样一种理性观念。但是某些患者常常错误运用了这一定律,他们的观念可能是“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或“别人必须喜欢我、接受我”等一些不合理的绝对化的要求。而他们自己却做不到“必须喜欢别人”。因为当“别人必

须喜欢我”这类绝对化的要求难以实现时,他他常常会对别人产生忿怒和敌意等情绪——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黄金定律,而构成了“反黄金定律”(Verse Golden Rule)。因此,一旦患者接受了黄金定律,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对别人或环境的绝对化要求是不合理的。

一般来讲,患者并不会简单地放弃自己的信念,他们会寻找各种理由为它们辩解。这就需要治疗者时刻保持清醒、客观、理智的头脑,根据患者的回答一环扣一环,紧紧抓住患者回答中的非理性的内容,通过不断重复的辩论,使对方感到为自己信念的辩护变得理屈词穷。但是,治疗者还不能满足于此。因为他的角色不仅是一个辩论者,也是一个权威的信息提供者和合理生活的指导者。这就是说,通过辩论,治疗者不仅要使患者认识到他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也要使他学会以合理的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信念。当患者对这些信念有了一定认识后,治疗者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认识到即使某些不希望发生的事真的发生了,他也能以合理的信念来面对这些现实。

应当注意的是,各种阻力也会在辩论中出产生,使辩论显得难以进展或没有效果。出现阻力的原因在于治疗者和患者两个方面。首先,如果治疗者在辩论时没有结合对方的具体问题,或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甚至治疗者为博得患者的好感而不直接指出患者的非理性之处,或提的问题过于婉转和储蓄,那么他就会使辩论停于表面形式。因此,治疗者对要辩论的问题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他一定要保持绝对客观化的地位,对患者的不合理信念应针锋相对,不留情面,而不要因害怕遭到对方拒绝而对他的问题姑息迁就。

阻力产生的另一方面的原因在患者本身,主要表现为他对治疗者的辩论和质疑会存有“如果我改变了那么多,那么我就不是我了”或“如果我改变了那些必须、应该的要求,我就会变得平庸,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了。”针对这种情况,治疗者应向患者指出:改变他的不合理的观念并不是消除他的动机。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但如果他要求自己必须或应该成功,这就是一个不容易实现的目标,而合理的想法则会使目标更易实现。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是一种主动性和指导性很强的认知改变技术,这不仅要求治疗者对患者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进行主动发问和质疑,也要求治疗者指导或引导患者对这些观念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促使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深有感触。这样做会使得辩论比患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治疗者的说教更有成效。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简称REI。即患者的情绪困扰有时就是他自己向自己头脑传播的烦恼。他经常给自己传播不合理信念,在头脑中夸张地想象各种失败的情境,从而产生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REI就是帮助患者停止这种传播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可以分为以下三步:

首先,使患者要想象中进入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让他体验在这种情景下的强烈情绪反应。

然后,帮助患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使他能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这常常是通过改变患者对自己情绪体验的不正确认识来进行的。

最后,停止想象,让患者讲述他是怎样想的,自己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是如何变化的,改变了哪些观念,学到了哪些观念。对患者情绪和观念的积极转变,治疗者应及时给予强化,以巩固他在REI中获得的新的情绪反应。

上面的REI过程是通过想象一个不希望发生的情境来进行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积极的REI方法,即让患者想象一个情境,在这一情境之下,患者可以按自己所希望的去感觉和行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他有一个积极的情

绪和目标。

下面举一个应REI的例子。

T:好,现在请尽可能坐得舒服一些,闭上你的眼睛。。。现在开始想象,你正和一些同学在一起,其中有你认识的,也有你不认识的,有男的,也有女的,你正坐在他们中间,尽可能想象得像真的一样。。。。。。现在继续想象,有几个人好象在议论你,用那种眼光看着你,好象你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慢慢地,越来越多的都对流露出讨厌的神情。。。。。。你尽可能灵活想象这些情境,能做到吗?

P:。。。。是的,我努力这样做。

T:你现在有什么感觉?

P:我快要受不了了,那么多的人在议论我,讨厌我。。。。真是糟透了。 T:继续想象,你现在体验到什么?

P:我感到很害怕,很伤心,也很焦虑。

T:是的,你经常会体验到这些情绪。但是你现在把这种情绪转变为仅仅是一种失望和遗憾。仍然保持刚才的想象,但你仅仅感到失望和遗憾,能做到吗?

P:我在努力。。。。。。但是很困难。

T:他们只不过是不喜欢你而已,有什么理由必须让别人都喜欢你呢?即使他们真的不喜欢你,那又怎样?你不是还好好地坐在这里吗?并不是真的受不了,对不对?你只是对他们的反应感到失望而已。。。。。现在感觉怎么样?

P:好一些。。。。。。对,我只是感到有些失望,我在告诉自己,他们不喜欢我,但这没什么关系。

T:好极了!现在停止想象,告诉我你是如何改变最初那种感觉的?

P:虽然他们不喜欢我,但我并没因此而死去,正象你说的,我还好好地坐在这里,看样子,我把问题想象得太严重了。

T:很好!你能讲一讲你从刚才的练习中都获得了哪些东西?

P:我想我的想法改变才使我不再感到那么伤心和焦虑。事情并不是象我想象得那样糟糕。只要我不想别人到底怎么看我,我就会觉得自己还行,当然,可能不是象我希望的那样好,但是我想这会改变的。如果我仍象以前那样想,事情就可能变得越来越糟。

T:好极了!你已经发现了你以前想法中的不合理的地方,并在努力用新的想法来代替,这正是我们要做的。如果你能继续下去,并亲自实践,你就会发现自己进步得更快。

(3)家庭作业

认知性家庭作业(cognitive home work)也是RET常用的方法。它实际上是治疗者与患者之间的辩论在一次治疗结束后的延伸,即让患者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RET自助表(RET Self-Help Form)和合理自我分析(Rational Self-Analysis,简称RSA)。

RET自助表是由艾利斯创立的RET研究所印制的一种自助表格,其内容是先要求患者写出事件A和结果C;然后从表中列出的十几种常见不合理信念中找出符合自己情况的B,或写出表中未列出的其他不合理信念;要求患者对B逐一进行分析,并找出可以代替那些B的合理信念,填在相应的栏目中;最后一项,患者要填写出他所得到的新的情绪和行为。完成RET自助表实际上就是一个患者自己进行ABCDE工作的过程。

合理自我分析(RSA)和RET自助表基本上类似,也是要求病人以报告形式写出ABCD各项,只不过它不象RET自助表那样有严格规范的步骤,但报告

的重点要以D即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为主,下面举一个RSA报告的例子: 事件A:失恋,女友离开自己和别人好。

情绪C:抑郁和(对女友)怨恨。

信念B:我那么爱她,可是她却不再爱我,做出这样的事,真是太不公平,太让我伤心了。

驳斥D:

①我有理由要求她必须爱我?难道仅仅是因为我曾爱过她?

②我爱她那是自愿的,她并没有强迫我这样做,那我有什么理由强迫她?难道这对她公平吗?

③她做出这样的选择,一定有她的理由,我有什么权力要求她必须按我的意愿做事?

④如果我爱过谁,就要她一定要一直爱我,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这种绝对化的要求真是太不合理了。

新观念E:

①每个人都有选择爱的权力,她可以去选择别人,我也可以有新的选择。 ②象希望别人如何对我那样去对待别人,而不是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样。

③别然互相爱慕,相守一生是件好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这就要看各人的缘份了。爱情有时候就是这样。

④感情上始终如一是值得赞赏的,但人的感情也会变化。不能要求事情必须按自己希望的那样始终不变地发展下去。

除认识性的家庭作业外,RET还包括许多其他形式的家庭作业,如情绪性 或行为方面的家庭作业形式,要求患者在治疗者的指导下,自己进行RET练习,并对自己每天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加以记录,对那些积极的、适应的行为和情绪患者,要及时给予自我奖励。

(4)其它方法

RET虽然是一种高度的认知取向的治疗方法,但却也强调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的整合。因此在RET中也会经常见到一些情绪与行为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前面提到的REI就是一种情绪的方法。除此之外,在情绪方面经常使用的方法还包括对患者的完全的接受和容忍。这表现为不论病人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是多么荒谬和不合理,治疗者也要理解和接受他们,承认并尊重他们作为一个人的存在,而不是厌恶和排斥他们,此外,治疗者还要鼓励病人自我接受,即在接受自己好的方面的同时,也要接受自己不好的方面,当然这种接受并不是指治疗者可以宽容或姑息病人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它只表明对患者作为可能犯错误的人类一员的尊重。RET虽然同患者中心疗法有很大区别,但在对患者无条件接受上两者的观点是一致的。

除情绪的方法外,RET也接受了许多社会学习的理论观点,并在治疗中应用一些行为技术,但这些技术并不是仅仅针对患者表面症状,其目的是这了达到进一步根除不合理信念,立以合理的观念和情绪稳定性为主的行为。常用的方法有“自我管理程序”,这是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患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其不适应的行为方式。另一种方法被称为“停留于此(stay-there)”,即鼓励患者呆在某个不希望的情境中,以对抗逃避行为和糟糕至极的想法。这些方法都可以以家庭作业的方式进行,目的是让患者有机会冒险

做新的尝试,并根据行为学习原理来改善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彻底改变患者的不合理观念。除上面的方法,

(4)RET的行为技术还包括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

四、举例与分析

患者:S,女,30岁,大学毕业,现任工厂技术员。

主要问题:婚姻冲突。S两年前结婚,但婚后不久,发现丈夫对自己漠不关心,不做家务,而且经常夜不归宿。两人感情逐渐出现裂痕。丈夫(H)数次提出离婚,S也想离,但因自己爱面子,怕人议论,又考虑到孩子、住房等问题,一直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为此S一直处于矛盾、冲突、抑郁状态,以及对H怨恨的情绪状态中。这也是她求助的主要原因。

治疗者在了解了S的基本背景情况后,决定用RET对之进行治疗。下面是治疗的几个片断:

治疗者: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之中?

患 者:那还用说吗?我们俩经常吵架,他一点儿也不关心我。。。。还有比

这更糟糕的事吗?

治疗者:这些是你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们可能

并不是直接的原因。

患 者:那是什么原因?

治疗者:是你对这些事的一些看法。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

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

果。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你头脑中的一些不合理的

想法造成的,那么你或许就能控制你的情绪。

患 者:会是这样吗?

治疗者:我们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一天你带孩子去公园玩,你把你小孩非常

喜欢的一个风筝放在长椅上,这时走过来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结果

把风筝压坏了,此时,你会怎么样?

患 者:我一定会很气愤。他怎么可这样随便毁坏别人的东西?

治疗者:现在我告诉你他是一个盲人,你又会怎么样?

患 者:哦。。。。原来是一个盲人,他一定是不小心才这样做的。

治疗者:你还会对他忿怒吗?

患 者:不会了,我甚至有点儿同情他了。

治疗者:你看,都是同样一件事,他压坏了你孩子的风筝,但你前后的情绪

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前后对这件事的看

法不同。

患 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的问题的确是因为我的一些想法在做怪。 治疗者:就你的问题来说,别人也可能遇到,夫妻吵架,感情不好,这在夫

妻间是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象你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

会这样呢?

患 者:。。。难道是我与他们想的不一样?可是,我还看不到我的想法里有

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治疗者:这正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

[分析]:可以看出,治疗者在向患者介绍ABC理论,但是治疗者并没有通 过空洞的说教和宣讲,而是通过举例来使患者接受这一理论的。而且在患者

稍有领悟之后,治疗者马上结合她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她的问题别人也会遇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象她这样。这样,治疗者就把ABC理论同患者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并引导患者按这一理论来思考自己的问题,从上面的谈话可以看出,治疗者还没有指出患者的某个具体的不合理信念,但他已经使患者对下一步的工作——寻找不合理观念并加以辩论有了心理准备。这对下面的治疗是很有好处的。

治疗者:下面我们来具体谈一谈你和你丈夫的关系。

患 者:我对他很好,给他做饭、洗衣服、使他高兴,总之我尽到了一个做

妻子的责任和义务。可是他呢?他总是不耐烦,甚至不理我,一点

反应都没有,真是伤透了我的心。

治疗者:你是说你丈夫必须爱你,象你爱他一样爱你?

患 者:对,他必须,而且应该这样做。

治疗者:你有什么理由要求他必须这样做呢?

患 者:因为他是我丈夫,我应该得到回报。

治疗者:为什么他是你丈夫,他就必须爱你?

患 者:这。。。。。你好象在为他辩护,难道他那样对我就有理吗?

治疗者:这不是为谁辩护,也不是有理没理的问题。你可以希望他爱你,实

际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希望;但是你无法要求他必须爱你,因为这

太难做到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问题却却出在这里,因为你有

这种必须的要求,而它又难以实现,所以你才会象现在这样。

患 者:是的,如果我没有这样的要求,我也许不会象现在这样。但是我还

是难以放弃。

治疗者:那是你因为习惯了这种想法。其实,每个人的感情都可能会变,你

固然可以要求自己始终如一,但你无法保证别人也象你一样一成不

变。

患 者:的确无法保证,感情这东西是变幻莫测。

治疗者:我们再假设一种情境:有一个男人爱上了你,对你非常好,但你却

不爱他——这非常有可能发生,对不对?

患 者:是的,实际上我在大学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治疗者:你是怎么做的?是不是也象他对你那样?

患 者:没有,我最终离开了他。

治疗者:为什么呢?

患 者:因为。。。。。。因为没有什么理由要求我必须爱他,我也做不到这一

点。

治疗者:你看,这件事和你目前与你丈夫的问题虽然具体情况不同,但本质

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无法做到别人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的事情,那么

我们也就无权要求别人必须为自己做到什么。

患 者:。。。。。。

治疗者:有一个关于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就是“象你希望别人如何对

待你那样对待别人”。你刚才对你丈夫的那种观念符合这个规则

吗?

患 者:好象不是一回事?

治疗者:其实你把这个规则用反了。我们将这类想法称为“反黄金规则”,

即:我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应如何对待我,这是对他人的一种不

合理信念,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因为我无法要求别人必须为我们

做什么。如果总这样想,你就会越想越恼火。

患 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确实不该有这样的观念。。。。。

治疗者:看,你的不合理观念又来了,刚才那个是对别人,这个却是对你自

己的。谁说你不该有这样的观念?类似的观念我们每个人都会有。

但是我们要学会把自己或别人“必须”、“应该”做到的事情换成“希

望”或“想要”,这样,当我们不希望或不想要的事情发生时,我

们的情绪就会仅仅是种失望,而不是过分强烈地怨恨自己或他

人。。。。。

[分析]:能过上面的对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治疗者是如何与患者的不合 理信念“我对别人怎样,别人也对我怎样”进行辩论的。治疗者不仅通过各种质疑性的提问,也通过例举假想的情境来使患者认识到这一观念的不合理性,并引导她对自己的问题加以主动思考。可以看出,治疗者在使患者放弃这一观念时,也在教会她如何用新的、合理的观念来代替。也就是说,治疗者不仅是一个辩论者,也是一个正确信息的提供者。

在这个例子中,患者的情况是很值得人同情的,但是治疗者并没有因此而站到患者的立场,回避与她的辩论。虽然患者指出:“你好象在代他辩护。。。。。。”,但治疗者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辩论者的角色。可以看出,治疗者并没有表现出对患者过多的共情,也没有鼓励患者渲泄自己的情绪。他一直处于现实、客观的位置,并引导患者也从这一角度来思考她的问题。这也是RET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五、RET的发展与应用

在心理治疗领域,RET属于相对比较新的治疗方法。但自从艾利斯五十年 代创立这一理论和方法后,其应用与发展却极为迅速。RET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健康、医疗保健、精神医学,以及社会工作、企事业管理和学校教育待诸多领域。在临床和非临床领域业已出现许多关于RET的专著、小册子及研究报告。RET的内涵也被纳入许多心理治疗和人格训练程序中,广泛地被采纳与应用。

近年来有许多以RET为基础发展出来的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和技巧,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更注重行为取向的“合理行为治疗”、“合理阶段治疗”,以及与系统脱敏法相似的“系统合理性重建”,这些方法都是由RET所发展出来的颇具成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理性情绪教育(Rational-Emotive Education),简称REE,它是以RET的理论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一个认知-情绪-行为导向的教育方法,主要应用于学校教育领域,是一种预防性的心理健康课程,其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合理思考的能力,使之能客观地思考问题;并帮助学生获得洞察、分析自己的情绪和能够自助的能力,以及学习一些基本的问题解决技巧,当遇到问题时,能够有足够的知识和技巧来应付。除了知道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成熟地接受生活责任外,REE也可帮助他们达到情绪稳定、自我接受和自我指导的目标,从而促使学生发挥潜能,享受快乐而富有创造性的生活。

REE主要是一种预防性的情感教育课程。近几年来,许多大中学校都在逐渐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情感发展等问题,一些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与情绪发展的课程设计纷纷推出。其目的在于预防学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产生,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其潜能的充分发展,REE的出现则正好顺应了这种趋势的要求。

因此它本身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势。

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象REE这样的富有特色、以预防和发展为目的的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在目前我国大中学校中还很鲜见。因此,如何把心理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学校健康教育,形成一些经常性和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这已成为我国学校心理卫生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六、评价与小结

合理情绪疗法(RET)认为人是兼具理性与非理性的动物。人们的非理性倾向使他们对自己或他人持有许多绝对化的要求、以偏概全以及糟糕至极等不合理信念。情绪障碍、行为不良或其它神经症的表现就是这些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后果。但是,另一方面,人也是理性的,即他们也可以进行合理的思维。因此各种心理问题、情绪困扰、不适应的行为方式,以及神经症,都可以由改变不合理信念的方式来加以改变。RET治疗的过程就是要使病人学会合理的思维,放弃不合理信念,通过改变病人的认知来减轻或消除病人目前的症状,并减少他们在以后生活中复发的可能性,从而使他们愉快地生活。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是RET最常用的一种认知改变技术。它鲜明地体现了RET治疗的特色——积极、直接、主动的指导。除此之外,由于RET强调对病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的整合,一些情绪和行为的方法也常见于RET治疗中,如合理情绪想象技术、自我管理程序等等。但是这些方法的应用也都是与改变病人的不合理观念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这是RET治疗的核心。

勿容置疑,RET是一种富有特色和成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这是它得以发展和流行的要主要原因。但是,同许多其它心理治疗方法一样,RET也有其自身的局限。首先,RET假定人有一种生物的倾向性,倾向于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这是需要人用毕生的努力去减少或克服的。因此,对于那些有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病人,RET认为这些人虽有可能被治愈,减少他们自我困扰的倾向性,但绝不会达到不再有不合理信念这样的程度。

RET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因此它对那些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更有效果。但这也同时意味着对那些在治疗中拒绝做出改变自己信念的努力的人,或过分偏执者,以及有领悟困难的人,RET则可能难以奏效。此外,RET对于患有自闭症、急性精神分裂症等症状的人所能提供的帮助也是有限的。

最后,RET治疗能否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也与治疗者本身有关。因为他们也可能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信念,这有时候会阻碍治疗取得成功。因此,治疗者也要不断地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尽量减少自身的非理性成份。

————————————————————————

认知行为疗法共同特点

把研究和治疗的焦点集中于患者当前所遇到的问题上,分析和寻找目前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事件以及自身因素与心理疾患的关系,不过多留意患者的过去,一般不把患者眼下的问题与过去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

在每一治疗过程中对治疗的目标予以一定的限制,使其清晰、明确,具有可观测性和可把握性,不追求过于空泛或包罗万象的治疗效果。

由于只对“现在”予以关注,不花时间缠结于过去,且限定了治疗目标,因而治疗家们试图在短期内获得预期的疗效,故认知行为疗法所采用的一种短期治

疗(short-term treatment)的方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大致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有关理论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二是在解释和治疗具体的心理病症方面进行了探索。强调 了中介认知因素。

希腊哲学家埃克迪特斯(Epictetus)的一句名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

ABC的解释案例

1.丢了1000元;

2.看电影。

3.三个人看见老虎的反应。

4.三个人面临“把一杯酒喝下去”:高兴(开心助兴);无所谓(小事一桩);恐惧(伤身伤神)

5.风筝

6.

合理信念的5个准则(至少三个以上)

1、以明显的事实为依据。

2、能最有效地帮助你保护你的生命和健康。

3、能最有效地帮助你达到短期和长期的目标。

4、能最有效地帮助你避免你最不愿发生的与他人的冲突。

5、在不使用酒精和其它任何有关药物的条件下,能最有效地帮助你感受你所要体验的情感。

理性情绪疗法——王登峰

理性情绪疗法(Rs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A ELLIS)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患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它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事情无所谓好与坏,但当人们赋于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如果某个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有可能愉快地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患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患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RET的理论观点与认知疗法的理论思想是一致的,有些人也常把RET作为认知疗法的一种,只不过RET在对不合理的信念以及纠正等方面更有自己的特色。在心理治疗领域中,艾利斯所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与罗杰斯的患者中心疗法以及皮尔斯的完形疗法已成为近年来颇受欢迎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一、艾利斯与RET

艾利斯生于1913年9月,1934年在美国纽约西堤学院获得商业管理学学士学位,1943年在美哥伦比亚大学获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1947年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艾利斯担任新泽西州社会福利机构的心理学主任。从1952年起,他开始在纽约开设私人门诊,从事心理治疗、婚姻与家庭治疗,以及性治疗。在治疗开始,他曾尝试过精神分析的方法,但他逐渐发现这种方法由于过于被动地等待患者的顿悟而在短期内不能取得显著的疗效,而一旦采取主动的指导的方式,则可能较快地收到效果,这一点也通过艾利斯解决他自己的问题得到了验证。艾利斯曾经是一个很羞怯的人,特别是与异性接触时表现得非常焦虑。他发现自己的焦虑源于他头脑中的一些观念,即他认为自己不能在社交中失败,否则自己就是一个命中注定在这方面永远失败的人。于是他开始对这些信念开始纠正,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验证来驳斥这些信念,并通过实际行动加以体现,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焦虑大大地减轻了。后来他在他的病人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基于这些发现,艾利斯逐步把自己的治疗方向转向于改变患者的不合理信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Psychotherapy)这也就是后来的合理情绪疗法。

1955年,艾利斯创立了“理性生活协会,为了培训这一理论和方法的专业人员,他于1965年又创立了“合理情绪疗法研究所”以后,这两个机构合二为一,仍称为合理情绪疗法研究所,艾利斯一直在这个所担任领导工作。

1965年,艾里斯和罗杰斯、皮尔斯分别依据各自的理论,对一名叫葛洛利亚的女子进行心理治疗,并被拍成电影,这就是心理学界有名的三种心理治疗影片。但这一影片也曾给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带来不利影响,因为患者只认为皮尔斯的完形疗法较有效,这使得某些人对RET有所误解。但随着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方法逐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

RET的基本原理是理性与逻辑,艾利斯在日常生活中也用这种准则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作出了理性的表现,他很少企求别人的赞美,也不依赖别人的赞

赏和评价,一方面他比较缺乏传统的形态;另一方面他又显得与别人疏离。尽管如此,没有人否认他为心理卫生界作出的杰出贡献。作为RET的创始人,他不仅直接训练了大量的RET专业人员,而且他的工作也扩及到世界性的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者的训练上。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者的培训中,几乎没有不包括合理情绪疗法的。

二、RET的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艾利斯对人性的看法,在此基础上,艾利斯提出了著名的关于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ABC理论,并将其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为ABCDE的治疗模型。

1.艾利斯的人性观

艾利斯很强调个人的价值。他认为,人在出生时就已经兼具了理性和非理性的思想。一方面,个体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们通过理性的思考、学习和与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来使自己在快乐中成长,创造愉快的生活,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但另一方面,非理性的思想及不合逻辑的思维也会使他们逃避现实,缺乏忍耐,或使他们要求自己十全十美,或自怨自艾。艾利斯认为,如果个体陷于后者这种非理性的取向而不能自拔,就会产生许多情绪困扰和适应不良的行为。

艾利斯不同意弗洛伊德对人性的看法,他认为弗氏过份强调人类早期经验及生物学因素和本能对人的支配作用。在这一点上,他更同意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对人性的看法,即人是自由的、有能力和责任的。艾利斯认为人绝对不应该放弃自己,不应该让自己成为早期经验或生物本能的受害者,人类应该善于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巨大的、未来彩的潜能来进一步改变自己与社会的命运。当然,艾利斯并不否认人在很小时就有某种特别的倾向,如坚持自己所希望和所需求的都能得到满足,否则他们就会遣责自己或怪罪他人。但是艾利斯相信这种倾向是个体所处文化背景和家庭环境强化的结果,这是一种非理性的观念,它会导致伤害自己的习惯或其他不适应的行为方式。

艾利斯认为人常会被非理性的思想与行为所困扰,而情绪是由人的思想所产生的。因此,情绪困扰基本上包括了错误、非逻辑、无效益的语句与意义,这些语句往往表现为内化的复诵式的自我言语。用艾利斯的话说成就是:“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我们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会变成我们的思想和情绪”。

对于人类的思维、情绪和行为,以及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艾利斯也有独特的看法。他认为这三者是同时发生的很少有人只有情绪而没有思想。在他的著作中,他明确指出:

当人有所感受时,他们同时思想和行为;

当人有所行动时,他们同时思想所感受;

当人有所思想时,他们同时行动的感受。

艾利斯强调,为能更清楚地了解个体的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就要首先了解个体是如何思想、感受,以及如何领悟和做行动的。而且他相信人能能力和勇气来了解自己的不足,改变幼年时期所形成的基本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导致的不适应行为和情绪。由于具有这样的能力,他就有机会以新的观念来取代原来非理性的价值观念,并因此导致新的、适应性的行为。

2.ABC理论与ABCDE模型

ABC理论是RET的核心理论,它是艾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艾利斯常借用希腊哲学

家埃克迪特斯(Epictetus)的一句名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

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认为是外部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这种看法与行为主义的经验公式S-R所描述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但RET理论认为A并不是引起C的直接原因。继A发生之后,个体会对A产生某种看法,做出某种看法和解释、评价,从而产生了关于A的革些观念即B,虽然这一过程因自动化而不经常为人所意识,但正是由于这个过程所产生的B,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换句话说,抑郁、焦虑、沮丧等情绪结果C并不是由所发生的事件A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于想法B所产生的。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与新行为主义提出的S-O-R公式是一致的。只不过A已不再仅指外部刺激S,而是指现实世界中任何有刺激作用的成份,包括某些认知性事件和来自身体内部的感觉,B也不只是代表机体状态O,而是更明确地代表了机体关于A的信念。

例如有一位男大学生,在失恋(A)后,变得消沉抑郁(C)。虽然失恋本身给他带来痛苦,但这种负性情绪的根源可能是他的完全自我否定的态度(B),在他看来,女友离开自己和别人好,表明自己不如别人,注定自己在这方面永远是个失败者,因此才会变得深沉抑郁。又如,有一个女孩,因得喉炎变得声音沙哑(A),于是整个人变得很畏缩,自卑和孤立(C)。在ABC理论看来,声音改变的事实并不直接导致她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是她坚持认为女性的声音一定要娇柔清脆、富于女性化这种观念(B)才使她处于情绪困扰的状态中。但是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另外的人身上,他们也许不会有什么过于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这是因为他对这些事情有另外不同的看法,如“没有证据表明我注定要失败,如果是失败,那也只是这一次,它不能表明我以后会这样”,或者是“女性的价值为什么一定要表现在嗓音上,我还有比自己的声音更重要的东西”。这些都是合理的观念,它们常常能保护个体避免陷入不适应的情绪困扰中。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个诱发事件,不同的观念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B是合理的、现实的,那么由此产生的C也就是适应的;否则不合理的信念就会产生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的行为。ABC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系统对事物产生的不合理、不现实的信念是导致其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根本原因。

RET的理论认为,情绪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态度、价值观念,也是一种认知过程。一个人的情绪不但起源于这些信念,而且也会因为这些观念的稳定存在而持续下去。所以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法和观念(B)来改变,控制其情绪和行为结果(C)。这是RET治疗实践的核心,其中的重要方法是对不合理信念(Irrational Beliefs,简称IB)加以驳斥和辩论,使之转变为合理的观念(Rational Beliefs,简称IB),最终产生治疗效果,这样,原来的ABC理论就可以进一步扩展为图中所描述的A-B-C-D-E的治疗模型。

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模型

A:诱发事件;iB:不合理信念;rB:合理信念;C:(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D:对iB 的辩论;E:效果

3.非理性观念及其特征

RET理论强调情绪困扰和行为不良都来源于个体的非理性观念。不合理信念即是要求过度和缺乏逻辑性。治疗的重点也在于改变这些观念。那么这些观念都包含哪些内容呢?为什么说它们是不合理的?它们又有哪些特征呢?艾利斯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生情绪困扰,甚至导致神经症的11类不合理信念,并分别对其不合理性做了分析,现分述如下:对自己;对别人;对周围的要求

⑴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环境的人,尤其是每一位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这个观念实际上是个假象,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因为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既便是父母、老师等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也不可能永远对自己持一种绝对喜爱 和赞许的态度。因此如果某人坚持这样的信念,他就可能委曲求全来取悦他人,以获得每个人的欣赏;但结果必定会使他感到失望、沮丧和受挫。

⑵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个人是否是一个全能的人,即能在人生中的每个环节和方面都能有所成就。

这也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一个十全十美、永远成功的人。一个人可能在某些事上较他有优势,但在另一些事上,他却可能不如别人。虽然以前有过许多成功的境遇,但他无法保证在每一件事上都能成功。

此,若某人坚持这种信念,他就会为自己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而徒自伤悲。

⑶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所以应该对他们做严厉的遣责和惩罚。 世上既然没有完人,也就没有绝对的区分对与错,好与坏的标准。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但凭责备和惩罚则于事无补。人偶然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应因一时的错误就将他们视为“坏人”,以致对他们产生极端排拆和歧视。

⑷如果事非已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人不可能永远成功,生活和事业的挫折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一经遭受挫折便感到可怕,那就会导致情绪困扰。也可能使事情更加恶化。

⑸不愉快的事总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因素,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的,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无法控制和改变。

外在因素会对个人有一定影响,但实际上并不象自己想象的那样可怕和严重。如果能认识到情绪困扰之中包含了自己对外在事物的知觉、评价及内部言语的作用等因素,那么外在的力量便可能得以控制和改变。

⑹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所承担的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它们。

逃避问题虽然可以暂时缓和矛盾,但问题始终存在而得不到解决,而时间一长,问题也便会恶化或连锁地产生其它问题和困难,从而更加难以解决,最终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情绪困扰。

⑺人们要对危险和可怕的事随时随地加经警惕,应该非常关心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

对危险和可怕的事物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应该说这是正确的;但过分的忧虑则是非理性的。因为坚持这种信念只会夸大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使人不能对之加以客观评价和有效地去面对这些事情。这种杞人忧天式的观念只会使生活变得沉重和没有生气,导致整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已。

⑻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强而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好些。

虽然人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要依赖于别人,但过分夸大这种依赖的必要性则可能使自我失去独立性,导致更大的依赖,从而失去学习能力,产生不安全感。

⑼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

已经发生的事实是个人的历史,这的确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不能说这些事就会决定一个人的现在和将来。因为事实虽不可改变,但对事件的看法却是可以改变的,从而人们仍可以控制、改变自己以后的生活。

⑽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过。

关心他人,富于同情,这是有爱心的表现。但如果过分投入他人的事情,就可能忽视自己的问题,并因此使自己的情绪失去平衡,最终导致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却使自己的问题更糟。

⑾对人生中的每个问题,都应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人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生。

人生是一个复杂的历程,对任何问题都要寻求完美的解决办法是不可能的事。如果人们坚持要寻求某种完善的答案,那就会使自己感到失望和沮丧。

从以上非理性观念中,可以归纳出相应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如我喜欢如此—我应该如此;很难—没有办法;也许—一定;有时候—总是;某些—所有的;我表现不好—我不好;好象如此—确实如此;到目前为止如此—必然永远如此;等

等。从中可以看出,许多不合理信念就是将“想要”“希望”等变成“一定要”、“必须”“应该”的表现。一个情绪沮丧的人总是坚持他必须要有某事物,而不只是想要或喜欢它而已。因此他便会把这种过度极端化的需求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关于成就和获得别人赞赏上,而当他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时,就容易产生焦虑、自卑、沮丧等情绪;如果他将这种需求应用到他人自上,要求别人应该或必须怎样做时,一旦别人不能符合其意,那么他就会对别人产生敌意、愤怒等情绪。

许多学者对上述不合理信念加以归纳和简化,指出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以及糟糕至极(awfuliaing)是这些非理性观念的三个主要特征。(Wessler et al,1980)

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思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一定会不发生的信念。这种特征通常是与“必须”、“应该”这类词联系在一起的,如“我必须获得成功”(must)“别人必须友好地对待我”(should)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而转移。对于某个具体的人,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得成功;他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会依他的意愿来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象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过分概括化的表现是个体对自己或别人不合理的评价,其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一些人面对某一件或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一些人而对失败的结果常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以及焦虑和抑郁等情绪。而一旦将这种评价转向于他人,就会一味地责备别人,并产生忿怒和敌意的情绪。针对这类不合理信念,RET强调世上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十全十美的境地。因此,应以评价一个人的具体行为和表现来代替对整个人的评价,换句话说就是“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Wessler,1980)。

不合理信念的第三个主要特征是糟糕至极,这是一种对事物的可能后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的预期。这种想法之所以是非理性的,是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因此没有一种事情可以被定义为百分之百的糟糕透顶。如果某个人坚持这样的信念,那么当他认为遇到了百分之百的糟糕的事情或比之还糟的事情发生时,他就会陷入极度不良的负性情绪体验中。针对这种不合理信念,RET理论认为虽然非常不好的事情确实可能发生,我们也有很多原因不希望它发生,但我们却没有理由说这些事情不该发生。因此,面对这些不好的事情,我们应该努力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状态,而在不可能改变时去学会如何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下去(Wessler,1980)。

三、治疗过程

1.治疗目标

艾利斯等人认为RET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几个目标:①自我关怀;②自我指导;③宽容;④接受不确定性;⑤变通性;⑥参与;⑦敢于尝试;⑧自我接受。这几个方面特点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简而言之,RET的主要目标就是减低患者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治疗结束后能带着最少的焦虑、抑郁(自责倾向)和敌意(责他倾向)去生活,

进而帮助他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这个目标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是针对患者症状的改变,即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绪困扰与不良行为的后果,这被称为RET的不完美目标(inelegant goals);另一方面的含义是着眼于使患者产生更长远、更深刻的变化。它不仅要帮助病人消除现有的症状,而且也要尽可能帮助他们减少其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在以后生活中出现的倾向性,这被称为RET的完美目标(elegant goals)。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帮助患者改变他们生活哲学中非理性的成份,并学会现实、合理的思维方式。

上述两种目标虽然不同,但也有相互重叠的地方。从RET理论和长远角度来看,治疗者应坚持后者即完美的目标。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此这不是一个短期就可实现的目标;有时候,首先针对患者目前症状的改变是必要的,特别是那些情绪障碍比较严重的患者,症状的缓解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的治疗和完美目标的实现。

2.治疗者的功能与角色

通过前面对RET理论的阐述与分析,可以看出,RET实际上就是一种对有情绪障碍的人实施再教育的过程;治疗者训练患者得学地进行逻辑思维与分析,使其学会能够客观、合理地思维,用以代替旧的非理性的思想。这是一种认知的、直接的和主动的过程。因此,在这一点上,RET治疗者的功能 与角色与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有根本上的不同。在RET治疗中,治疗者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也是权威的信息提供者和与病人非理性观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

RET理论认为,传统的心理学派如精神分析治疗是一种相对比较被动的治疗过程。治疗者挖掘患者的潜意识内容,把他目前的问题同其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经历联系起来,并对其间的关系依精神分析理论加以解释。除此之外,他们只能消极地等待患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这是一个长期而且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即使产生顿悟,也不一定能使其问题得到改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无论是治疗者,还是患者,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艾利斯通过自己的被例子治疗经验论证,只有治疗者采用积极主动的指导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在RET治疗中,指导的含义并不是仅仅针对患者的行为和情绪等表面症状的改善。在这一点上,它与传统的行为治疗也有着根本的不同。行为治疗者主要根据S-R公式,通过条件反射原理,在刺激和反应建立新的关系。他们往往忽视了刺激和反应之间个体认知因素的作用。而RET则强调治疗者的作用应该以认知取向为主。治疗者要充分发挥并调动自己与患者的认知功能,通过逻辑分析,指出患者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并指导他学会用新的、合理的认知方式来代替。

RET对治疗者的主动与指导功能的重视还表现在它与患者中心疗法的区别上。患者中心疗法主要是通过治疗者与患者之间形成的非常适宜的心理环境和气氛来使患者产生自我指导的行为。对治疗者而言,这是一种非指导性的治疗方式;而RET治疗则并不过分强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也不认为那是治疗所必备的条件,它更看重治疗者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

3.治疗的基本步骤

合理情绪疗法,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以理性治疗非理性的过程。按照前面所

述的ABCDE的治疗模型,这一过程可以为以下几个阶段。

(1)心理诊断阶段

在这一阶段,治疗者的主要任务是根据ABC理论对患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通过与患者交谈,找出他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进行初步分析。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找患者问题的ABC的过程。在进行这一步工作时,治疗者应注意患者次级症状的存在,即病人的问题可能不是简单地表现为一个ABC。有些患者的问题可能很多,一个问题套着其他几个问题。例如有一位大学生,在一次考试不及格(A1)后变得很沮丧(C1),其不合理信念可能是“我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好学生,这次不及格真是太糟糕了”(B1),但是他的不良情绪C1很可能会成为新的诱发事件A2,引起他另一种不合理信念“我必要是一个永远快乐的人,而绝对不应该象现在这样忧心忡忡(B2)”,从而导致他更为不良的情绪反应(C2)。因此,治疗者要分清主次,找出患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

在上面工作的基础上,治疗者还要和患者一起协商,共同制定治疗目标。这种目标一般包括了情绪和行为两方面的内容,通常是要通过治疗使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得以减轻或消除。

最后,治疗者还应向患者解决RET关于情绪的ABC理论,使患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治疗者要使患者认识到A、B、C之间的关系,并使他能结合自己的问题予以初步分析。虽然这一工作并不一定要涉及到患者具体的不合理信念,但它却是以后几个治疗阶段的基础。如果病人不相信自己问题的根源在于他对事物的看法和信念,那么以后的治疗将难以进行。

(2)领悟阶段

治疗者的任务和前一阶段没有严格的区别,只是寻找和确认患者不合理信念上更加深入;而且通过对理论的进一步解说和证明,使患者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到他的情绪问题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经历的影响,而是由于他现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因此他应该对自己的问题负责。这一阶段的工作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对于治疗者来说,要进一步明确患者的不合理信念。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因为不合理信念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常常合理的信念混在一起而不易被察觉。例如被人嘲笑或指责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谁也不希望它发生,这是一种合理的想法,由此产生的不愉快情绪也是适当的。但同时另外一些信念如“每个人都应该喜欢我,同意我所做的一切,否则我就受不了”也可能混于其中,这是不合理的观念,它会导致不适应的负性情绪反应。因此治疗者要对病人合理与不合理信念加以区分。默兹比提出了以下5个区分不合理信念的标准:

①合理的信念大都是基于一些已知的客观事实;而不合理的信念则包含更多的主观臆测成分。

②合理的信念能使人们保护自己,努力使自己愉快地生活;而不合理的信念则会产生情绪困扰。

③合理的信念使人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合理的信念则使人困难于达到现实的目标而苦恼。

④合理的信念可使人不介入他人的麻烦;不合理的信念则难于做到这一点。 ⑤合理的信念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绪冲突;不合理的信念则会使情绪困扰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造成不适当的反应。

此外,在确认不合理信念时,应注意把它同患者对问题的表面看法区分开来。例如有一位母亲,常因儿子不爱学习、调皮等行为而生气。有人可能认为“儿子

不听我的话”是导致她生气、愤怒等情绪的信念。但实际上,这只是停留于表面的想法。真正的不合理观念可能是“儿子就应该好好学习,必须听我的话”等一类绝对化的要求。因此,在寻找患者的不合理信念时,一定要抓住前面所述各种不合理信念的典型特征,即绝对化、以偏概全和糟糕至极,并把它们与患者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联系起来。

这一阶段另一方面的工作是使患者对自己的问题及其与自身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达到进一步的领悟。一般说来,治疗者需要帮助病人达到三种领悟:①使他们认识到是他们的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②他们因此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③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要使患者领悟到以上三点,仅凭空洞的理论解说是难以做到的。治疗者应结合具体实例,从具体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反复向治疗者说明、分析,使其真正地领悟。在进行这一工作时,治疗者不应急于求成。有时患者表面接受了ABC理论,对自己的问题也好象达到了一种领悟。但这可能是一种假象。因为患者可能希望自己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他们或多或少存有讨好治疗者的心理,希望从治疗者那里尽快得到一付“灵丹妙药”。这表明他们仍没有认识到自己应对问题负责任,仍希望依靠外部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要检验患者是否真正达到领悟,治疗者可以引导患者分析自己的问题,让他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自己问题的根源。

上面所说的患者对自己的问题难以领悟的情况,实际上是RET治疗中经常会遇到的阻力。这种阻力还可能表现在其它方面,使治疗者感到治疗停滞不前,陷于僵化的局面。造成这一类阻力的原因可能来自治疗者和患者两个方面。首先,对于治疗者来说,如果他对患者的问题假定得太多,没有抓住核心问题;或者自己讲得太多,使患者陷于被动,这都会造成治疗中的阻力;另一方面,患者过份关注自己的情绪或诱发事件,没有意识到他现在能做些什么,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现状,这也使治疗受阻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疗者应特别注意这些阻碍治疗进程的因素,对自身的问题努力加以克服;对患者的问题应加以引导,使其从情绪困扰和过去经历的体验中摆脱出来,正视造成这些问题的不合理信念。

(3)修通阶段

这一阶段的工作是RET治疗中最主要的部分。治疗者是运用多种RET技术,使患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所谓修通,也就是指工作深入的过程。这一术语与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名称相同,但却有不同的含义。在RET治疗中,修通并不是通过情绪渲泄、对梦的解析和驱体症状所做的工作等精神分析治疗的常用技术来实现的。RET治疗不鼓励情绪渲泄,认为会强化患者的问题,使其陷入自己的情绪困扰中而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而且RET治疗也把和患者过去经验的联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去追究这些经验对他目前影响。

如果说前两个阶段的工作是解说和分析性的,那么这一阶段的工作则就是技术性和方法性的了。治疗者要应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如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3、认知性家庭作业,以及4、行为训练等,以修正、改变患者不合理信念为中心进行工作。这是整个RET治疗的核心工作。有关的方法与技术将在下一节中加以介绍。

(4)再教育阶段

治疗者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前几个阶段的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帮助

病人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使病人在离开治疗之后仍能用在治疗中学到的东西应付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能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在这一阶段,治疗者可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仍可包括上一阶段的内容,如继续使用与不合理辩论的技术、合理情绪想象的方法,以及各种认知性、情绪性的行为方面的家庭作用。除此之外,治疗者还可应技能训练,使病人学会更多的技能,提高他应付各种问题的能力,这也有助于改变他们那些不合理的信念,强化新的、合理的观念。这类训练具体包括以下几种:①自信训练;②放松训练;③问题解决训练;④社交技能训练。前两种技能主要是为了提高病人应付焦虑性情绪反应的能力;后两种主要是帮助病人提高寻求解决问题最“优”方法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

这一阶段中,治疗的目的在于重建,即帮助患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重新建立起新的反应模式,减少他在以后生活中出现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的倾向,因此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和RET的完美的治疗目标紧密相联系的。

4.方法与技术

RET治疗中会用到许多方法与技术,其中比较主要的有:与不合理信念争辩、合理情绪想象、家庭作用及行为的方法等。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与不合理信念争辩。这是RET最常具有特色的方法,它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即所谓“产婆术”的辩论技术。苏格拉底的方法是让你说出你的观点,然后依照你的观点进一步揄,最后引出谬误,从而使你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在RET治疗中,这种辩论的方法是指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对病人持有的关于他们自己、他人及周围世界的不合理信念和假设进行挑战和质疑,以动摇他们的这些信念。

这种辩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治疗者积极主动的提问来进行的。治疗者的提问具有明显的挑战性和质疑性的特点。其内容紧紧围绕着患者信念的非理性特征。例如,针对患者特有的绝对化要求的一类不合理信念,治疗者可以直接提出以下问题:“有什么证据表明你必须成功(或别人的赞赏)?”;“别人有什么理由必须友好地对待你?”;“事情为什么必须按照你的意志来发展?”;“如果不是这样,那又会怎样?”等等;对于患者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相应的提问可以是:“你怎么才能证明你(或别人)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毫无价值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如果你在这一件事情上失败了,就认为自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那么你以前许多成功的经历表明你是一个什么人?”;“你能否保证每个人在每件事情上都不出差错?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又有什么理由表明他们就不可救药了?”等等。针对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相应的问题可以是:“这件事到底糟糕到什么程度?你能否拿出一个客观数量来说明?”;“如果这件可怕的事发生了,世界会因此而灭亡吗?你会因此还死去吗?”;“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是糟糕至极的话,你又会怎么样?”;“你怎么证明你真的受不了啦?”;等问题。

在上述辩论过程中,当涉及到患者对周围的人或环境方面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时,治疗者可运用“黄金规则”(Golden Rule)来驳斥患者对别人和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所谓黄金定律,就是指“象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这样一种理性观念。但是某些患者常常错误运用了这一定律,他们的观念可能是“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或“别人必须喜欢我、接受我”等一些不合理的绝对化的要求。而他们自己却做不到“必须喜欢别人”。因为当“别人必

须喜欢我”这类绝对化的要求难以实现时,他他常常会对别人产生忿怒和敌意等情绪——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黄金定律,而构成了“反黄金定律”(Verse Golden Rule)。因此,一旦患者接受了黄金定律,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对别人或环境的绝对化要求是不合理的。

一般来讲,患者并不会简单地放弃自己的信念,他们会寻找各种理由为它们辩解。这就需要治疗者时刻保持清醒、客观、理智的头脑,根据患者的回答一环扣一环,紧紧抓住患者回答中的非理性的内容,通过不断重复的辩论,使对方感到为自己信念的辩护变得理屈词穷。但是,治疗者还不能满足于此。因为他的角色不仅是一个辩论者,也是一个权威的信息提供者和合理生活的指导者。这就是说,通过辩论,治疗者不仅要使患者认识到他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也要使他学会以合理的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信念。当患者对这些信念有了一定认识后,治疗者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认识到即使某些不希望发生的事真的发生了,他也能以合理的信念来面对这些现实。

应当注意的是,各种阻力也会在辩论中出产生,使辩论显得难以进展或没有效果。出现阻力的原因在于治疗者和患者两个方面。首先,如果治疗者在辩论时没有结合对方的具体问题,或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甚至治疗者为博得患者的好感而不直接指出患者的非理性之处,或提的问题过于婉转和储蓄,那么他就会使辩论停于表面形式。因此,治疗者对要辩论的问题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他一定要保持绝对客观化的地位,对患者的不合理信念应针锋相对,不留情面,而不要因害怕遭到对方拒绝而对他的问题姑息迁就。

阻力产生的另一方面的原因在患者本身,主要表现为他对治疗者的辩论和质疑会存有“如果我改变了那么多,那么我就不是我了”或“如果我改变了那些必须、应该的要求,我就会变得平庸,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了。”针对这种情况,治疗者应向患者指出:改变他的不合理的观念并不是消除他的动机。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但如果他要求自己必须或应该成功,这就是一个不容易实现的目标,而合理的想法则会使目标更易实现。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是一种主动性和指导性很强的认知改变技术,这不仅要求治疗者对患者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进行主动发问和质疑,也要求治疗者指导或引导患者对这些观念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促使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深有感触。这样做会使得辩论比患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治疗者的说教更有成效。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简称REI。即患者的情绪困扰有时就是他自己向自己头脑传播的烦恼。他经常给自己传播不合理信念,在头脑中夸张地想象各种失败的情境,从而产生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REI就是帮助患者停止这种传播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可以分为以下三步:

首先,使患者要想象中进入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让他体验在这种情景下的强烈情绪反应。

然后,帮助患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使他能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这常常是通过改变患者对自己情绪体验的不正确认识来进行的。

最后,停止想象,让患者讲述他是怎样想的,自己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是如何变化的,改变了哪些观念,学到了哪些观念。对患者情绪和观念的积极转变,治疗者应及时给予强化,以巩固他在REI中获得的新的情绪反应。

上面的REI过程是通过想象一个不希望发生的情境来进行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积极的REI方法,即让患者想象一个情境,在这一情境之下,患者可以按自己所希望的去感觉和行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他有一个积极的情

绪和目标。

下面举一个应REI的例子。

T:好,现在请尽可能坐得舒服一些,闭上你的眼睛。。。现在开始想象,你正和一些同学在一起,其中有你认识的,也有你不认识的,有男的,也有女的,你正坐在他们中间,尽可能想象得像真的一样。。。。。。现在继续想象,有几个人好象在议论你,用那种眼光看着你,好象你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慢慢地,越来越多的都对流露出讨厌的神情。。。。。。你尽可能灵活想象这些情境,能做到吗?

P:。。。。是的,我努力这样做。

T:你现在有什么感觉?

P:我快要受不了了,那么多的人在议论我,讨厌我。。。。真是糟透了。 T:继续想象,你现在体验到什么?

P:我感到很害怕,很伤心,也很焦虑。

T:是的,你经常会体验到这些情绪。但是你现在把这种情绪转变为仅仅是一种失望和遗憾。仍然保持刚才的想象,但你仅仅感到失望和遗憾,能做到吗?

P:我在努力。。。。。。但是很困难。

T:他们只不过是不喜欢你而已,有什么理由必须让别人都喜欢你呢?即使他们真的不喜欢你,那又怎样?你不是还好好地坐在这里吗?并不是真的受不了,对不对?你只是对他们的反应感到失望而已。。。。。现在感觉怎么样?

P:好一些。。。。。。对,我只是感到有些失望,我在告诉自己,他们不喜欢我,但这没什么关系。

T:好极了!现在停止想象,告诉我你是如何改变最初那种感觉的?

P:虽然他们不喜欢我,但我并没因此而死去,正象你说的,我还好好地坐在这里,看样子,我把问题想象得太严重了。

T:很好!你能讲一讲你从刚才的练习中都获得了哪些东西?

P:我想我的想法改变才使我不再感到那么伤心和焦虑。事情并不是象我想象得那样糟糕。只要我不想别人到底怎么看我,我就会觉得自己还行,当然,可能不是象我希望的那样好,但是我想这会改变的。如果我仍象以前那样想,事情就可能变得越来越糟。

T:好极了!你已经发现了你以前想法中的不合理的地方,并在努力用新的想法来代替,这正是我们要做的。如果你能继续下去,并亲自实践,你就会发现自己进步得更快。

(3)家庭作业

认知性家庭作业(cognitive home work)也是RET常用的方法。它实际上是治疗者与患者之间的辩论在一次治疗结束后的延伸,即让患者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RET自助表(RET Self-Help Form)和合理自我分析(Rational Self-Analysis,简称RSA)。

RET自助表是由艾利斯创立的RET研究所印制的一种自助表格,其内容是先要求患者写出事件A和结果C;然后从表中列出的十几种常见不合理信念中找出符合自己情况的B,或写出表中未列出的其他不合理信念;要求患者对B逐一进行分析,并找出可以代替那些B的合理信念,填在相应的栏目中;最后一项,患者要填写出他所得到的新的情绪和行为。完成RET自助表实际上就是一个患者自己进行ABCDE工作的过程。

合理自我分析(RSA)和RET自助表基本上类似,也是要求病人以报告形式写出ABCD各项,只不过它不象RET自助表那样有严格规范的步骤,但报告

的重点要以D即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为主,下面举一个RSA报告的例子: 事件A:失恋,女友离开自己和别人好。

情绪C:抑郁和(对女友)怨恨。

信念B:我那么爱她,可是她却不再爱我,做出这样的事,真是太不公平,太让我伤心了。

驳斥D:

①我有理由要求她必须爱我?难道仅仅是因为我曾爱过她?

②我爱她那是自愿的,她并没有强迫我这样做,那我有什么理由强迫她?难道这对她公平吗?

③她做出这样的选择,一定有她的理由,我有什么权力要求她必须按我的意愿做事?

④如果我爱过谁,就要她一定要一直爱我,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这种绝对化的要求真是太不合理了。

新观念E:

①每个人都有选择爱的权力,她可以去选择别人,我也可以有新的选择。 ②象希望别人如何对我那样去对待别人,而不是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样。

③别然互相爱慕,相守一生是件好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这就要看各人的缘份了。爱情有时候就是这样。

④感情上始终如一是值得赞赏的,但人的感情也会变化。不能要求事情必须按自己希望的那样始终不变地发展下去。

除认识性的家庭作业外,RET还包括许多其他形式的家庭作业,如情绪性 或行为方面的家庭作业形式,要求患者在治疗者的指导下,自己进行RET练习,并对自己每天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加以记录,对那些积极的、适应的行为和情绪患者,要及时给予自我奖励。

(4)其它方法

RET虽然是一种高度的认知取向的治疗方法,但却也强调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的整合。因此在RET中也会经常见到一些情绪与行为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前面提到的REI就是一种情绪的方法。除此之外,在情绪方面经常使用的方法还包括对患者的完全的接受和容忍。这表现为不论病人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是多么荒谬和不合理,治疗者也要理解和接受他们,承认并尊重他们作为一个人的存在,而不是厌恶和排斥他们,此外,治疗者还要鼓励病人自我接受,即在接受自己好的方面的同时,也要接受自己不好的方面,当然这种接受并不是指治疗者可以宽容或姑息病人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它只表明对患者作为可能犯错误的人类一员的尊重。RET虽然同患者中心疗法有很大区别,但在对患者无条件接受上两者的观点是一致的。

除情绪的方法外,RET也接受了许多社会学习的理论观点,并在治疗中应用一些行为技术,但这些技术并不是仅仅针对患者表面症状,其目的是这了达到进一步根除不合理信念,立以合理的观念和情绪稳定性为主的行为。常用的方法有“自我管理程序”,这是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患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其不适应的行为方式。另一种方法被称为“停留于此(stay-there)”,即鼓励患者呆在某个不希望的情境中,以对抗逃避行为和糟糕至极的想法。这些方法都可以以家庭作业的方式进行,目的是让患者有机会冒险

做新的尝试,并根据行为学习原理来改善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彻底改变患者的不合理观念。除上面的方法,

(4)RET的行为技术还包括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

四、举例与分析

患者:S,女,30岁,大学毕业,现任工厂技术员。

主要问题:婚姻冲突。S两年前结婚,但婚后不久,发现丈夫对自己漠不关心,不做家务,而且经常夜不归宿。两人感情逐渐出现裂痕。丈夫(H)数次提出离婚,S也想离,但因自己爱面子,怕人议论,又考虑到孩子、住房等问题,一直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为此S一直处于矛盾、冲突、抑郁状态,以及对H怨恨的情绪状态中。这也是她求助的主要原因。

治疗者在了解了S的基本背景情况后,决定用RET对之进行治疗。下面是治疗的几个片断:

治疗者: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之中?

患 者:那还用说吗?我们俩经常吵架,他一点儿也不关心我。。。。还有比

这更糟糕的事吗?

治疗者:这些是你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们可能

并不是直接的原因。

患 者:那是什么原因?

治疗者:是你对这些事的一些看法。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

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

果。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你头脑中的一些不合理的

想法造成的,那么你或许就能控制你的情绪。

患 者:会是这样吗?

治疗者:我们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一天你带孩子去公园玩,你把你小孩非常

喜欢的一个风筝放在长椅上,这时走过来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结果

把风筝压坏了,此时,你会怎么样?

患 者:我一定会很气愤。他怎么可这样随便毁坏别人的东西?

治疗者:现在我告诉你他是一个盲人,你又会怎么样?

患 者:哦。。。。原来是一个盲人,他一定是不小心才这样做的。

治疗者:你还会对他忿怒吗?

患 者:不会了,我甚至有点儿同情他了。

治疗者:你看,都是同样一件事,他压坏了你孩子的风筝,但你前后的情绪

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前后对这件事的看

法不同。

患 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的问题的确是因为我的一些想法在做怪。 治疗者:就你的问题来说,别人也可能遇到,夫妻吵架,感情不好,这在夫

妻间是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象你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

会这样呢?

患 者:。。。难道是我与他们想的不一样?可是,我还看不到我的想法里有

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治疗者:这正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

[分析]:可以看出,治疗者在向患者介绍ABC理论,但是治疗者并没有通 过空洞的说教和宣讲,而是通过举例来使患者接受这一理论的。而且在患者

稍有领悟之后,治疗者马上结合她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她的问题别人也会遇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象她这样。这样,治疗者就把ABC理论同患者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并引导患者按这一理论来思考自己的问题,从上面的谈话可以看出,治疗者还没有指出患者的某个具体的不合理信念,但他已经使患者对下一步的工作——寻找不合理观念并加以辩论有了心理准备。这对下面的治疗是很有好处的。

治疗者:下面我们来具体谈一谈你和你丈夫的关系。

患 者:我对他很好,给他做饭、洗衣服、使他高兴,总之我尽到了一个做

妻子的责任和义务。可是他呢?他总是不耐烦,甚至不理我,一点

反应都没有,真是伤透了我的心。

治疗者:你是说你丈夫必须爱你,象你爱他一样爱你?

患 者:对,他必须,而且应该这样做。

治疗者:你有什么理由要求他必须这样做呢?

患 者:因为他是我丈夫,我应该得到回报。

治疗者:为什么他是你丈夫,他就必须爱你?

患 者:这。。。。。你好象在为他辩护,难道他那样对我就有理吗?

治疗者:这不是为谁辩护,也不是有理没理的问题。你可以希望他爱你,实

际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希望;但是你无法要求他必须爱你,因为这

太难做到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问题却却出在这里,因为你有

这种必须的要求,而它又难以实现,所以你才会象现在这样。

患 者:是的,如果我没有这样的要求,我也许不会象现在这样。但是我还

是难以放弃。

治疗者:那是你因为习惯了这种想法。其实,每个人的感情都可能会变,你

固然可以要求自己始终如一,但你无法保证别人也象你一样一成不

变。

患 者:的确无法保证,感情这东西是变幻莫测。

治疗者:我们再假设一种情境:有一个男人爱上了你,对你非常好,但你却

不爱他——这非常有可能发生,对不对?

患 者:是的,实际上我在大学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治疗者:你是怎么做的?是不是也象他对你那样?

患 者:没有,我最终离开了他。

治疗者:为什么呢?

患 者:因为。。。。。。因为没有什么理由要求我必须爱他,我也做不到这一

点。

治疗者:你看,这件事和你目前与你丈夫的问题虽然具体情况不同,但本质

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无法做到别人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的事情,那么

我们也就无权要求别人必须为自己做到什么。

患 者:。。。。。。

治疗者:有一个关于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就是“象你希望别人如何对

待你那样对待别人”。你刚才对你丈夫的那种观念符合这个规则

吗?

患 者:好象不是一回事?

治疗者:其实你把这个规则用反了。我们将这类想法称为“反黄金规则”,

即:我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应如何对待我,这是对他人的一种不

合理信念,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因为我无法要求别人必须为我们

做什么。如果总这样想,你就会越想越恼火。

患 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确实不该有这样的观念。。。。。

治疗者:看,你的不合理观念又来了,刚才那个是对别人,这个却是对你自

己的。谁说你不该有这样的观念?类似的观念我们每个人都会有。

但是我们要学会把自己或别人“必须”、“应该”做到的事情换成“希

望”或“想要”,这样,当我们不希望或不想要的事情发生时,我

们的情绪就会仅仅是种失望,而不是过分强烈地怨恨自己或他

人。。。。。

[分析]:能过上面的对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治疗者是如何与患者的不合 理信念“我对别人怎样,别人也对我怎样”进行辩论的。治疗者不仅通过各种质疑性的提问,也通过例举假想的情境来使患者认识到这一观念的不合理性,并引导她对自己的问题加以主动思考。可以看出,治疗者在使患者放弃这一观念时,也在教会她如何用新的、合理的观念来代替。也就是说,治疗者不仅是一个辩论者,也是一个正确信息的提供者。

在这个例子中,患者的情况是很值得人同情的,但是治疗者并没有因此而站到患者的立场,回避与她的辩论。虽然患者指出:“你好象在代他辩护。。。。。。”,但治疗者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辩论者的角色。可以看出,治疗者并没有表现出对患者过多的共情,也没有鼓励患者渲泄自己的情绪。他一直处于现实、客观的位置,并引导患者也从这一角度来思考她的问题。这也是RET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五、RET的发展与应用

在心理治疗领域,RET属于相对比较新的治疗方法。但自从艾利斯五十年 代创立这一理论和方法后,其应用与发展却极为迅速。RET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健康、医疗保健、精神医学,以及社会工作、企事业管理和学校教育待诸多领域。在临床和非临床领域业已出现许多关于RET的专著、小册子及研究报告。RET的内涵也被纳入许多心理治疗和人格训练程序中,广泛地被采纳与应用。

近年来有许多以RET为基础发展出来的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和技巧,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更注重行为取向的“合理行为治疗”、“合理阶段治疗”,以及与系统脱敏法相似的“系统合理性重建”,这些方法都是由RET所发展出来的颇具成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理性情绪教育(Rational-Emotive Education),简称REE,它是以RET的理论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一个认知-情绪-行为导向的教育方法,主要应用于学校教育领域,是一种预防性的心理健康课程,其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合理思考的能力,使之能客观地思考问题;并帮助学生获得洞察、分析自己的情绪和能够自助的能力,以及学习一些基本的问题解决技巧,当遇到问题时,能够有足够的知识和技巧来应付。除了知道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成熟地接受生活责任外,REE也可帮助他们达到情绪稳定、自我接受和自我指导的目标,从而促使学生发挥潜能,享受快乐而富有创造性的生活。

REE主要是一种预防性的情感教育课程。近几年来,许多大中学校都在逐渐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情感发展等问题,一些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与情绪发展的课程设计纷纷推出。其目的在于预防学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产生,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其潜能的充分发展,REE的出现则正好顺应了这种趋势的要求。

因此它本身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势。

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象REE这样的富有特色、以预防和发展为目的的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在目前我国大中学校中还很鲜见。因此,如何把心理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学校健康教育,形成一些经常性和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这已成为我国学校心理卫生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六、评价与小结

合理情绪疗法(RET)认为人是兼具理性与非理性的动物。人们的非理性倾向使他们对自己或他人持有许多绝对化的要求、以偏概全以及糟糕至极等不合理信念。情绪障碍、行为不良或其它神经症的表现就是这些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后果。但是,另一方面,人也是理性的,即他们也可以进行合理的思维。因此各种心理问题、情绪困扰、不适应的行为方式,以及神经症,都可以由改变不合理信念的方式来加以改变。RET治疗的过程就是要使病人学会合理的思维,放弃不合理信念,通过改变病人的认知来减轻或消除病人目前的症状,并减少他们在以后生活中复发的可能性,从而使他们愉快地生活。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是RET最常用的一种认知改变技术。它鲜明地体现了RET治疗的特色——积极、直接、主动的指导。除此之外,由于RET强调对病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的整合,一些情绪和行为的方法也常见于RET治疗中,如合理情绪想象技术、自我管理程序等等。但是这些方法的应用也都是与改变病人的不合理观念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这是RET治疗的核心。

勿容置疑,RET是一种富有特色和成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这是它得以发展和流行的要主要原因。但是,同许多其它心理治疗方法一样,RET也有其自身的局限。首先,RET假定人有一种生物的倾向性,倾向于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这是需要人用毕生的努力去减少或克服的。因此,对于那些有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病人,RET认为这些人虽有可能被治愈,减少他们自我困扰的倾向性,但绝不会达到不再有不合理信念这样的程度。

RET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因此它对那些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更有效果。但这也同时意味着对那些在治疗中拒绝做出改变自己信念的努力的人,或过分偏执者,以及有领悟困难的人,RET则可能难以奏效。此外,RET对于患有自闭症、急性精神分裂症等症状的人所能提供的帮助也是有限的。

最后,RET治疗能否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也与治疗者本身有关。因为他们也可能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信念,这有时候会阻碍治疗取得成功。因此,治疗者也要不断地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尽量减少自身的非理性成份。

————————————————————————

认知行为疗法共同特点

把研究和治疗的焦点集中于患者当前所遇到的问题上,分析和寻找目前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事件以及自身因素与心理疾患的关系,不过多留意患者的过去,一般不把患者眼下的问题与过去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

在每一治疗过程中对治疗的目标予以一定的限制,使其清晰、明确,具有可观测性和可把握性,不追求过于空泛或包罗万象的治疗效果。

由于只对“现在”予以关注,不花时间缠结于过去,且限定了治疗目标,因而治疗家们试图在短期内获得预期的疗效,故认知行为疗法所采用的一种短期治

疗(short-term treatment)的方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大致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有关理论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二是在解释和治疗具体的心理病症方面进行了探索。强调 了中介认知因素。

希腊哲学家埃克迪特斯(Epictetus)的一句名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

ABC的解释案例

1.丢了1000元;

2.看电影。

3.三个人看见老虎的反应。

4.三个人面临“把一杯酒喝下去”:高兴(开心助兴);无所谓(小事一桩);恐惧(伤身伤神)

5.风筝

6.

合理信念的5个准则(至少三个以上)

1、以明显的事实为依据。

2、能最有效地帮助你保护你的生命和健康。

3、能最有效地帮助你达到短期和长期的目标。

4、能最有效地帮助你避免你最不愿发生的与他人的冲突。

5、在不使用酒精和其它任何有关药物的条件下,能最有效地帮助你感受你所要体验的情感。


相关内容

  • 理性情绪治疗摸式
  •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埃里斯1955年所创立,该理论又被称为ABC性格理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在现代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为一种理性情绪治疗. 一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该理论对于人的哲学假设.人性假设.AB ...

  • 理性情绪疗法研究报告
  •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论文类型:研究报告 论文题目:理性情绪疗法理论 姓 名: 身份证号: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所在单位: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王佳 理性情绪疗法理论报告 王佳 单位 一.理性情绪疗法的概念和历史 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简 ...

  • 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与操作
  •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首创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ABC理论是这一疗法的核心理论,这里A代表诱发事件(actiating 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评价(belie ...

  • 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理论及其应用_
  • 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理论及其应用 摘 要: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al Therapy)简称REBT,也称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它由ABC理论发展而来,即人的情绪反应(Consequences)不是由外界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引起,而是由人 ...

  • "合理情绪疗法"
  • "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Therapy,RET,): 美国心理咨询专家艾利斯(Albert Ellis,1913- )创立于50年代,其要点如下:1 .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人的精神烦恼和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于其思维中不合理.不符合逻辑的信念.它使人逃 ...

  • 小学生心理辅导教案2
  • 丽 水 学 院 教 案 课 程 名 称: 小学生心理辅导 课 程 代 码: 108022041 授课专业班级:小教061.062本 授 课 教 师: 季 旭 峰 院 别: 教 育 学 院 2008 年 4 月 小学生心理辅导 第四章 第五节 理性情绪疗法 教学目标:了解该理论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会解释 ...

  • 认知行为疗法及答辩
  • [概述]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 ...

  • 心理咨询原理与方法辅导1(第1-3章)
  • 心理咨询原理与方法 辅导1(第1-3章) 第一章 心理咨询的历史与现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心理咨询及其相关概念,了解心理咨询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明确心理咨询的分类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心理咨询的历史 一.心理咨询的概念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协助来访者解决 ...

  • 2行为治疗
  • 行为治疗 [概述] 行为治疗是以减轻或改善患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的总称.它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具有针对性强.易操作.疗程短.见效快等特点.由于学派理论甚多,它的种类名称也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以下择其要简作介绍. [理论背景] 以实验心理学及心理学中行为学派的理论和观点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