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元鲁墓志铭

戚氏宋人,为宋之世家。当五代之际,有抗志(高尚的志向)戚家是宋人,是宋代的世家。在五代的时候,有一位志节不仕、以德行化其乡里、远近学者皆归之者,曰同文,号正素先生,赠尚书兵部侍郎。有子当太宗、真宗时为名臣,以论事激切(1、激烈直率。2、指激励;3. 高亢凄切。4. 激动;感奋)至今传之者,曰纶(guān用青丝带做的头巾。lún经纶),为枢密直学士,赠太尉。 高尚不移、不愿做官、用美好的德行教化乡里百姓、远近求学的人都归附过来的,叫戚同文,号正素先生,死后追赠尚书兵部侍郎。他有个儿子,在太宗、真宗时是一位名臣,凭借议论时事直言深切传送至今的,叫戚纶,官至枢密直学士,追赠太尉。

有子恭谨恂恂(1、恭谨温顺的样子。2、小心谨慎的样子)、不妄言动(言行)、能守其家法、葬宋之北原、戚纶有个儿子谦恭谨慎、言行合乎规矩、能恪守家法、死后埋葬在宋的北原、我替他撰写墓志铭的,叫余为之志其墓者,曰舜臣,为尚书虞部郎中。元鲁其子也,名师道,字元鲁。为人孝友忠信,质厚(质朴敦厚)而气和,好学不倦,能似其先人者也。盖自五代至今百有六十余年矣,戚氏传绪(功业)浸远(流传久远),虽其位不大,而行应礼义,世世不绝如此,故余以谓宋之世家也。 戚舜臣,做尚书虞部郎中。元鲁就是戚舜臣的儿子,名叫戚师道,字元鲁。元鲁为人孝顺友爱忠诚信义,心地醇厚脾气随和,喜欢学习不知倦怠,才能类似他的祖先。从五代到现在一百六十多年了,戚氏家风积淀深厚,流传久远,虽然他们的官职不高,可是操行符合礼义,像这样代代传递,所以我因此说戚家是宋代的世家。

元鲁自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好论当世事,能通其得失。戚元鲁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聪慧明白敏捷通达,喜欢谈论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皆以谓(以为,认为)元鲁之于学行,进而未止,意其且寿,必能成其材,不有见于当世,必有见于后。孰谓不幸而今死矣!故其死也,无远近亲疏,凡知其为人者,皆为之悲,而至今言者尚为之慨然也。

当今世事,能透彻分析其中的得失。他的喜好和厌恶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所以当时跟他交游的,大多是世间有名望的显达的人。都认为元鲁的学问品行,精进却未停止,预料他将会长寿,一定能有所成就,(即使)不体现在当代,也一定会体现在后世。谁能料到他非常不幸地现在就去世了呢!所以他去世的时候,无论跟他生前的关系远近亲疏,所有知晓他的为人的,都替他悲痛,至今说起来还为他悲慨不已呢。

元鲁初以父任为建州崇安县尉,不至。元鲁开始时因为他父亲的原因被任命为建以进士中其科,为亳州永城县主簿,又为楚州山阳县主簿。嘉佑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官,年三十有五。娶陈氏,内殿承制习之女;再娶王氏,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之女;有子一人;皆先元鲁死,而元鲁盖无兄弟。呜呼!天之报施于斯人如此,何也?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zhì 1.登高。2.晋升,进用)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

州崇安县尉,他没有赴任。后来凭进士登科,做亳州永城县主簿,后来又做楚州山阳县主簿。嘉佑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因为疾病死在官任上,年仅三十五岁。娶妻陈氏,是内殿承制教习的女儿;陈氏去世后又娶妻王氏,是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的女儿;有一个儿子;都比元鲁去世的早,可是元鲁也没有兄弟。哎,上苍对这个人如此的报答施予,是为什么呢?元鲁将要去世的时候,嘱咐他的同僚赵师陟向我求写一篇墓志铭,赵师陟用书信寄来告诉我。

余悲元鲁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见于后,故不得辞也。以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葬元鲁于其父之墓侧,以其配陈氏、王氏。将葬,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1.

快。2.速。3.邀请,招致:不速之客。)铭,铭曰:行足以象其先人,材足以施(1.实行。2.用上,加工。3.给予)于世用,而于元鲁未见所止也。生既不得就其志,死又无以传其绪,曷(1.何,什么。2.怎么,为什么。3.古同“盍”,何不。4.何时:“悠悠苍天,~其有所?”。)以告哀?纳铭于墓。 我很悲痛元鲁没能完成他的志向,想通过我的这篇文章彰显给后人,所以我没法推辞他。在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把元鲁安葬在他父亲坟墓

的旁边,并让他跟妻子陈氏、王氏葬在一起。将要安葬的时候,他的堂兄戚遵道通过书信来请求墓志铭,墓志铭文如下:操行足够效法他的先辈,成就足够施于当世之用,可是这些追求在元鲁身上却不曾停止。活着时候没能完成他的志向,死后又没有子嗣传承他的事业,拿什么来告慰哀

思呢?就把这篇铭文放在他的墓旁吧。

戚氏宋人,为宋之世家。当五代之际,有抗志(高尚的志向)戚家是宋人,是宋代的世家。在五代的时候,有一位志节不仕、以德行化其乡里、远近学者皆归之者,曰同文,号正素先生,赠尚书兵部侍郎。有子当太宗、真宗时为名臣,以论事激切(1、激烈直率。2、指激励;3. 高亢凄切。4. 激动;感奋)至今传之者,曰纶(guān用青丝带做的头巾。lún经纶),为枢密直学士,赠太尉。 高尚不移、不愿做官、用美好的德行教化乡里百姓、远近求学的人都归附过来的,叫戚同文,号正素先生,死后追赠尚书兵部侍郎。他有个儿子,在太宗、真宗时是一位名臣,凭借议论时事直言深切传送至今的,叫戚纶,官至枢密直学士,追赠太尉。

有子恭谨恂恂(1、恭谨温顺的样子。2、小心谨慎的样子)、不妄言动(言行)、能守其家法、葬宋之北原、戚纶有个儿子谦恭谨慎、言行合乎规矩、能恪守家法、死后埋葬在宋的北原、我替他撰写墓志铭的,叫余为之志其墓者,曰舜臣,为尚书虞部郎中。元鲁其子也,名师道,字元鲁。为人孝友忠信,质厚(质朴敦厚)而气和,好学不倦,能似其先人者也。盖自五代至今百有六十余年矣,戚氏传绪(功业)浸远(流传久远),虽其位不大,而行应礼义,世世不绝如此,故余以谓宋之世家也。 戚舜臣,做尚书虞部郎中。元鲁就是戚舜臣的儿子,名叫戚师道,字元鲁。元鲁为人孝顺友爱忠诚信义,心地醇厚脾气随和,喜欢学习不知倦怠,才能类似他的祖先。从五代到现在一百六十多年了,戚氏家风积淀深厚,流传久远,虽然他们的官职不高,可是操行符合礼义,像这样代代传递,所以我因此说戚家是宋代的世家。

元鲁自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好论当世事,能通其得失。戚元鲁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聪慧明白敏捷通达,喜欢谈论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皆以谓(以为,认为)元鲁之于学行,进而未止,意其且寿,必能成其材,不有见于当世,必有见于后。孰谓不幸而今死矣!故其死也,无远近亲疏,凡知其为人者,皆为之悲,而至今言者尚为之慨然也。

当今世事,能透彻分析其中的得失。他的喜好和厌恶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所以当时跟他交游的,大多是世间有名望的显达的人。都认为元鲁的学问品行,精进却未停止,预料他将会长寿,一定能有所成就,(即使)不体现在当代,也一定会体现在后世。谁能料到他非常不幸地现在就去世了呢!所以他去世的时候,无论跟他生前的关系远近亲疏,所有知晓他的为人的,都替他悲痛,至今说起来还为他悲慨不已呢。

元鲁初以父任为建州崇安县尉,不至。元鲁开始时因为他父亲的原因被任命为建以进士中其科,为亳州永城县主簿,又为楚州山阳县主簿。嘉佑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官,年三十有五。娶陈氏,内殿承制习之女;再娶王氏,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之女;有子一人;皆先元鲁死,而元鲁盖无兄弟。呜呼!天之报施于斯人如此,何也?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zhì 1.登高。2.晋升,进用)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

州崇安县尉,他没有赴任。后来凭进士登科,做亳州永城县主簿,后来又做楚州山阳县主簿。嘉佑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因为疾病死在官任上,年仅三十五岁。娶妻陈氏,是内殿承制教习的女儿;陈氏去世后又娶妻王氏,是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的女儿;有一个儿子;都比元鲁去世的早,可是元鲁也没有兄弟。哎,上苍对这个人如此的报答施予,是为什么呢?元鲁将要去世的时候,嘱咐他的同僚赵师陟向我求写一篇墓志铭,赵师陟用书信寄来告诉我。

余悲元鲁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见于后,故不得辞也。以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葬元鲁于其父之墓侧,以其配陈氏、王氏。将葬,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1.

快。2.速。3.邀请,招致:不速之客。)铭,铭曰:行足以象其先人,材足以施(1.实行。2.用上,加工。3.给予)于世用,而于元鲁未见所止也。生既不得就其志,死又无以传其绪,曷(1.何,什么。2.怎么,为什么。3.古同“盍”,何不。4.何时:“悠悠苍天,~其有所?”。)以告哀?纳铭于墓。 我很悲痛元鲁没能完成他的志向,想通过我的这篇文章彰显给后人,所以我没法推辞他。在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把元鲁安葬在他父亲坟墓

的旁边,并让他跟妻子陈氏、王氏葬在一起。将要安葬的时候,他的堂兄戚遵道通过书信来请求墓志铭,墓志铭文如下:操行足够效法他的先辈,成就足够施于当世之用,可是这些追求在元鲁身上却不曾停止。活着时候没能完成他的志向,死后又没有子嗣传承他的事业,拿什么来告慰哀

思呢?就把这篇铭文放在他的墓旁吧。


相关内容

  • 中外名人的墓志铭
  • 中外名人的墓志铭 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更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表现形式.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 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qu ...

  • 探访普通人的墓志铭 字字背后都是感人至深的故事
  • 形式各异的"墓志铭"背后都是亲人深深的哀思 人去世后,如果还能留下点什么概括一生,那就是墓志铭了.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殡葬思想的开放,越来越多人愿意在墓碑上花心思.南京各大墓园也有不少个性化且感人至深的墓志铭.清明节,现代快报记者探访发现,墓志铭已不仅仅是逝者一生的简介,有的是怀念 ...

  • 名人墓志铭
  • 冯玉祥:"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旧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聂耳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qu ...

  • 名人墓志铭:千古幽一默
  • 编者按: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名人去世后,人们总是以种种方式去悼念,墓志铭便是表达敬仰及哀思之情的绝佳代言物.名人的墓志铭大多很有意思,细细研究之下,您会发现,墓志铭俨然成了名人们光辉人性的经典写照.或幽默,或深沉,别具一番情趣. ◎英国诗人雪莱的墓志铭是莎士比亚<暴风雪>中的诗句:&q ...

  • 到死才说的话:名人墓志铭 (4) 在线阅读-心理哲学-京东读书
  • 名人墓志铭 (4) 格罗斯特郡 莫里顿沼泽 珍妮·史密斯的碑文(兼做广告): Here lies Jane·Smith,wife of Thomas·Smith,marble cutter. This monument was erected by her husband as a tribute ...

  • 墓志铭为大明开国功臣们呐喊的千万年奇冤
  • 初读陕国公家族文献记载的墓志铭(图1),一句不合常理的铭词,震撼了后辈子孙的心灵."呜呼百世之后,非理者开,知理者完".埋藏地下的墓志,似乎期待着百世之后的某一天,被非理者开启,由知理者重新完成墓志铭的书写.昭示了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墓主人经历了巨大而难以名状的奇冤. 图1 陕国公 ...

  • 设想一下你的墓志铭
  • 改变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改变意味着杀死现在的自己,走向未知的.模糊的.失控的世界. 改变不仅意味着舍弃痛苦,改变也意味着要舍弃自己习惯了一生的好处. 所以,我们多数人的人生,就是在不断地轮回,不断地使用着同一种生存策略. 那么,是否可以设想一下,假若人生就这样进行下去,一直到死,你是否满意? 前不久 ...

  • [全唐文补遗]
  • <全唐文补遗>?也? 摘 要:由吴钢先生主编的<全唐文补遗>汇集了近年新发现的唐五代墓志.经幢等出土文献,为研究唐五代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在研读<全唐文补遗>第八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过程中发现若干问题,本文试就此提出校补意见 ...

  • 2015墓志铭范文
  • 2015墓志铭范文 1.我以不拘一格的狂草,确立了自己在书法史上的地位.难道这墓碑的造型,只能像印刷品一样方正规范么? 2.人死如灯灭该多好!他的光辉,依然把德才兼庸的名流害得睡不好觉. 3.日本医学家野口英世,曾长期工作和生活在美国.为了探究肆虐在非洲的黄热病病源,声誉日隆.功成名就的他,力排众议 ...

  • 辽代平原公主墓志考释_李龙彬
  • 考古2011年第8期o研究与探索 辽代平原公主墓志考释 李龙彬 关键词:辽代 平原公主墓 墓志 樊圣英李宇峰 驸马萧忠 Epitaphs XiaoZhong,theConsort KEYWORDS:LiaoDynastyTombofPrincessPingyuan ofImperialPrinc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