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训俭示康]重点词句解释

《训俭示康》知识梳理参考答案

一、文常填空 1、《训俭示康》选自《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作者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谥“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主持编著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遗著有《司马文正公文集》、《稽古录》等。

2者要求儿子及子孙要崇尚节俭,不要追求奢靡。

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

(一)指出句中的通假字现象: 酒酤于市:酤,通“沽”,买酒。

(二)指出句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并解释: 1. 吾不以为病:病,缺陷

2.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恶,不好、差、粗陋 3. 然后敢发书:书,请帖

4. 治居第于封丘门内:第,官僚贵族的住宅 5. 公虽自信清约:自信,相信自己 6. 顾人之常情:顾,只是 7. 枉道速祸:速,招致

8. 使知前辈之风俗云:风俗,生活作风与习俗

(三)一词多义: 1、弊: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名词,破衣 风俗颓弊如是:动词,败坏

2、恶: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形容词,不好、差 侈,恶之大也:名词,罪恶

3、乃:

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副词,却,竟 乃簪一花:副词,才

4、然: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代词,这样 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连词,但是

5、虽:

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连词,即使 公虽自信清约:连词,虽然

6、或:

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代词,有时 所亲或规之曰:代词,有人

7、举:

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形容词,全 聊举数人以训汝:动词,列举

(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 自为乳儿:乳,名作动,吃奶

2.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名作动,穿;垢弊,形作名,脏衣、破衣 3. 故就酒家觞之:觞,名作动,请人喝酒

4. 虽举家锦衣玉食:锦衣,玉食,名作动,穿锦衣,吃玉食 5. 妾不衣帛:衣,名作动,穿

6.

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名作动,使用刻有花纹的簋;使用红色的帽带;使用刻着山岳的斗栱;使用上边画着水藻的梁上短柱 7. 何曾日食万钱:万钱,名作动,花万钱 8. 常数月营聚:数月,名作状,用数月

9.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饘粥,名作状,用粥 10. 何曾日食万钱:日,名作状,每天 11. 侈,恶之大也:恶,形作名,罪恶 12. 器皿非满案:满,形作动,摆满 13. 人争非之:非,形作动,非议 14. 风俗颓弊如是:弊,形作动,败坏 15. 益重之:重,形作动,器重

16. 厅事前仅容旋马:旋,使动,使„„转过身

17. 远罪丰家:远,丰,使动,使„„远离;使„„丰厚,丰裕 18. 败家丧身:败,丧,使动,使„„败落;使„„丧灭 19. 至孙以骄溢倾家:倾,使动,使„„倾

20.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耻,意动,以„„为耻 21. 人不相非也:非,意动,以„„为非,认为不对 22. 人莫之非:非,意动,认为„„不对

(五)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 而自奉若此 宾语前置句 2. 公虽自信清约 宾语前置句 3. 何患不能 宾语前置句 4. 是以居官必贿 宾语前置句 5. 人莫之非 宾语前置句

6.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 介宾后置句 7. 酒酤于市 介宾后置句

8. 治居第于封丘门内 介宾后置句 9. 得于酒家 介宾后置句 10. 奈何饮于酒肆 介宾后置句 11. 一旦异于今日 介宾后置句

12.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定语后置句 13.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判断句 14. 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判断句 15. 俭,德之共也 判断句 16. 侈,恶之大也 判断句

17.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被动句 18. 未足与(之)议也 省略句 19. 酒酤(之)于市 省略句 20. 得(之)于酒家 省略句

21. 当以(之)训汝子孙,使(其)知前辈之风俗云 省略句 22. 或三行五行 数量短语前置句

三、请鉴赏《训俭示康》的艺术手法。

本文举例繁复而不显累赘;正反对比而角度不一;语言朴实不矫情造作。

《训俭示康》知识梳理参考答案

一、文常填空 1、《训俭示康》选自《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作者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谥“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主持编著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遗著有《司马文正公文集》、《稽古录》等。

2者要求儿子及子孙要崇尚节俭,不要追求奢靡。

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

(一)指出句中的通假字现象: 酒酤于市:酤,通“沽”,买酒。

(二)指出句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并解释: 1. 吾不以为病:病,缺陷

2.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恶,不好、差、粗陋 3. 然后敢发书:书,请帖

4. 治居第于封丘门内:第,官僚贵族的住宅 5. 公虽自信清约:自信,相信自己 6. 顾人之常情:顾,只是 7. 枉道速祸:速,招致

8. 使知前辈之风俗云:风俗,生活作风与习俗

(三)一词多义: 1、弊: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名词,破衣 风俗颓弊如是:动词,败坏

2、恶: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形容词,不好、差 侈,恶之大也:名词,罪恶

3、乃:

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副词,却,竟 乃簪一花:副词,才

4、然: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代词,这样 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连词,但是

5、虽:

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连词,即使 公虽自信清约:连词,虽然

6、或:

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代词,有时 所亲或规之曰:代词,有人

7、举:

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形容词,全 聊举数人以训汝:动词,列举

(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 自为乳儿:乳,名作动,吃奶

2.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名作动,穿;垢弊,形作名,脏衣、破衣 3. 故就酒家觞之:觞,名作动,请人喝酒

4. 虽举家锦衣玉食:锦衣,玉食,名作动,穿锦衣,吃玉食 5. 妾不衣帛:衣,名作动,穿

6.

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名作动,使用刻有花纹的簋;使用红色的帽带;使用刻着山岳的斗栱;使用上边画着水藻的梁上短柱 7. 何曾日食万钱:万钱,名作动,花万钱 8. 常数月营聚:数月,名作状,用数月

9.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饘粥,名作状,用粥 10. 何曾日食万钱:日,名作状,每天 11. 侈,恶之大也:恶,形作名,罪恶 12. 器皿非满案:满,形作动,摆满 13. 人争非之:非,形作动,非议 14. 风俗颓弊如是:弊,形作动,败坏 15. 益重之:重,形作动,器重

16. 厅事前仅容旋马:旋,使动,使„„转过身

17. 远罪丰家:远,丰,使动,使„„远离;使„„丰厚,丰裕 18. 败家丧身:败,丧,使动,使„„败落;使„„丧灭 19. 至孙以骄溢倾家:倾,使动,使„„倾

20.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耻,意动,以„„为耻 21. 人不相非也:非,意动,以„„为非,认为不对 22. 人莫之非:非,意动,认为„„不对

(五)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 而自奉若此 宾语前置句 2. 公虽自信清约 宾语前置句 3. 何患不能 宾语前置句 4. 是以居官必贿 宾语前置句 5. 人莫之非 宾语前置句

6.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 介宾后置句 7. 酒酤于市 介宾后置句

8. 治居第于封丘门内 介宾后置句 9. 得于酒家 介宾后置句 10. 奈何饮于酒肆 介宾后置句 11. 一旦异于今日 介宾后置句

12.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定语后置句 13.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判断句 14. 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判断句 15. 俭,德之共也 判断句 16. 侈,恶之大也 判断句

17.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被动句 18. 未足与(之)议也 省略句 19. 酒酤(之)于市 省略句 20. 得(之)于酒家 省略句

21. 当以(之)训汝子孙,使(其)知前辈之风俗云 省略句 22. 或三行五行 数量短语前置句

三、请鉴赏《训俭示康》的艺术手法。

本文举例繁复而不显累赘;正反对比而角度不一;语言朴实不矫情造作。


相关内容

  • [训俭示康]词句整理及全文翻译
  • <训俭示康>词句整理及翻译 千尘希舞夜殘殤 (本资料由灵境在我心收集) (一) 古今通假 1. 酒酤于市:酤,通"沽",买酒 2. 公亦少从众:少,同"稍",稍微 (二) 古今异义 1. 世以清白相承:古义:纯朴的家风:今义:纯洁,没有污点 2. ...

  • 高中文言文[师说]重点词句解释
  • <师说>知识梳理参考答案 一.文常填空 1.<师说>选自<韩昌黎文集>卷一,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韩昌黎.韩吏部,"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领袖,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苏轼称他" ...

  • 如何学好高中文言文
  • 如何学好高中文言文 一.新课标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 关于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关于评价."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 ...

  • 示例:高一教材分析鸿门宴
  • 地理必修Ⅰ教材整体分析(教务处发过来的示例,请参阅.) 一.教材内容组织分析 <地理I >由前言以及第一.二.三.四章组成,本册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以介绍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为主.这些内容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 ...

  •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与策略初探
  •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与策略初探 <中国教育报>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文章称: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坛‚顿失光彩‛‚暗然失色‛,再也没有涌现出一个灵动地驾驭白话的‚大师群体‛,堪称‚白话大师‛的只有寥寥几位.究其原因,就是文坛新生代作家大多远离文言 ...

  •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之教案2
  •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2 ●歼灭难点训练 (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少孤,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逖以社稷倾 ...

  •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二册文言文说课稿
  • 劝学 一:说教材: <劝学>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的第一篇课文,是学生进入高中后接触的第一篇文章,该文章是<荀子>的开篇之作,集中反映著名思想家荀子在学习问题上的观点和精彩斐然的论证艺术.以这篇文章来开启学生的高中生活,有利于确立学 ...

  •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3
  • 游褒禅山记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 ...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教学设计
  • <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