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几点疑问

2008-12-17 12:38:23 来自: 树鬼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的评论

发生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确实改变了中国太多事情,其中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冲击或者说是根本性的改变。作为社会经济、文化甚至是 政治的载体之一——建筑也没能幸免。而这种改变的后果一直延绵到今天。一些有识的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一直在呼唤传统;思想界、理论界在呼唤中国传统;建筑界 在呼唤传统建筑。

但是在中西文化激荡的近、现、当代中国,到底是不是还能找到那个建筑文化上的“传统”?这个 “传统”到底是什么?怎样继承?在深入一点问,这个“传统”是否还存在?我们是不是还真的存在继承它的可能?甚至是这个“传统”是否真的存在过?

■社会(人文)

首先,从社会方面讲。现代的中国经过了近三十年的经济建设,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了一定得程度,再加上人口数量基数过高,我们的城市也已经进入 了高密度的时代,百万人的城市已经很多见,几百万人、上千万人的城市也已经即成的现实。那么植根于古代的相对小规模、低密度城市的传统建筑是不是还能够适 应今天的城市呢?

从经济方面讲,在城市地价寸土寸金的今天,高容积率是 “万能”的金钱,或者说是市场给定的方向。君不见城市大厦高千尺?建筑空间序列的竖向发展是已经写进“教科书”的事情了,建设部的绿色建筑条例也有关于节 地方面的要求,就在这“官民同倡、上下一心”的形式下,基于水平方向上的院落空间是不是还有其自主的生命力?以水平序列为主的功能关系是不是还具有其现实 意义?(台湾的中台禅寺给了我们很大的提示,以传统的多重院落为空间组织手法的中国佛寺,在这里被安置在了一座高层建筑里,我们熟悉几进院落后的大雄宝殿 意外的出现在了XX层。但总体来说中台禅寺是一座非常好的建筑,但是存在了这种可能,就是作为一座经过精心设计和堪称精致施工的建筑会抹杀他在形式上的失 误,会不会我们被太精美的外表遮住了眼睛呢?)

从文化方面讲,现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已经不是那个以大家庭四世同堂为基础的古代社会,三口之家称为了社会的基本单元,这“庭院深深深几许”哪里去找合适的“大宅门”为依托啊?在现代社会里大家庭的形式已经瓦解,家庭院落还有它伦理层面的价值吗?

一些设计师在住宅方案设计中,为整天老死不相往来的单元房居民设计了所谓的公共活动空间,目的是回复我们传统的大杂院的生活方式。可是几乎没 有过促进邻里交流的实例,或者说少之又少。那么会不会是现代人就真的不需要这个东西了呢?还是建筑师功力有限没能设计出合格的作品呢?建筑是在这里扮演的 建筑设计师,而是住户的生活设计师,用建筑来指导住户该怎么生活,建筑师有没有这个指责呢?有没有这个能力呢?建筑到底是应该顺应人,还是要改变人?(我 家住的是某单位的家属楼,楼下有个小院子,种着八棵垂柳,树下还有三个石桌,在天气好的时候,尤其是夏天,院子里从早到晚都是人。这个住户自发设计营造的 空间完成了建筑师没能做到的,主要原因是使用这个公共空间的人都是工作上

的同事或是各自的家属,他们之前就彼此相知相熟,具有相同的社会背景,而普通的商 品住宅住户基本上有各自不同的背景,很难坐在一起没有心理障碍的交流,而不同的职业背景,也让他们没用共同的闲暇时间。由上面的例子可以回头想想传统大杂 院的居民由于社会地位背景相接近才住在一起,这更像是前面例子中的家属院,问:既然这种传统的社会秩序不存在了,我们还有必要谈传统吗?我们还有条件继承 传统吗?)

现代君子们的“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传统抱负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当然 “寄情山水”的传统意趣也基本上无从谈起。传统建筑组织出来的传统风情“更与何人说”呢?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人有着不同于古人的意趣方式,甚至十几年前的生活拿到今天都已经不会被接受,那么古人在自己的私家园林里营造的崇尚自然的意 趣现在人还会接受吗?当然当代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还会是风景名胜,游人必到之地,那为什么这个社会“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没有再营造寄情山林的建筑实例呢? 是不是真的是现代人失去了传统士大夫的审美情趣?现代人完全有财力完成,也许是因为这个特殊时期,掌握个人财富的人群所处的

从政治层面讲,传统中国建筑为古代中国的等级制度所左右、所依附。传统建筑形式和传统的政治组织形式相互依托互为因果。那时的政治决定了那时 的建筑,那是建筑又体现了那时的政治。具体说,层层叠叠的院落序列正好体现等级森严的政治体制,强调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方式又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特点。 但是在今天民主政治已经深入人心的政治氛围下,又要用“传统”来体现什么?决定什么?甚至是映射什么?

以上提出的一系列的关于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中的疑问,很多建筑师在他们的建筑实践中给予的或多或少、或正面或侧面的回答,有些有力,有些牵 强。现代城市对新类型建筑的要求使得低密度的老跨院不胜其职,就拿出大屋顶给城市中的每个建筑带个帽子,不管他是高层还是多层,也不管他是文化的还是行政 的,这种做法在这里已经不用在提出疑问了,大家早有共识,但却是在某政治人物下台后,大家猜纷纷跳出来“认清面目”的,不想在这里翻老账清算谁,只是想 问,高叫传统是不是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些政治目的而非人民文化要求呢?从这个层面讲我们的真实目的是不是真的就站得住脚跟呢?

看看我们已经有的继承方式,建筑史学者郝曙光(东南大学建筑史及理论博士 教授 本人本科的建筑史教师)在他的书中(《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把传统建筑文化现代继承的实践探索手法总结为八种方式:模仿、片段、简化、夸张、影像、意 象、隐喻、移植。这八种手法各自对应着相应的建筑作品,也可以说现在已经出现了的想要继承传统的建筑作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相应的手法(当然这只是一家之 言)。可是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以上的手法集中在视觉上做文章,要么是完全模仿,要么片段模仿,除了这种方式我们就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在此又要进一步说,晚清革新派曾经高举改良的大旗,说是“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新文化运动又要是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请问,这去除了 “糟粕”的“精华”还能否称其为“精华”?那改了洋“用”的“学”到底还是不是 “中体”?钢筋混凝土的梁、柱、斗拱,它还是不是传统的建筑结构?已经换成是商业街的展厅的古董建筑到底还是不是“传统建筑”?装修一新住了人的马厩到底 还是不是马厩?

东西方文化是建立在完全不同的思维维度上的,建筑在东方的文化中虽然占有它的实际地位,并且起到了实际的作用,但是并没有西方文化史上那么 光辉的地位。我们今天提出建立回复传统建筑文化这正是一种西方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今天真的按照中国传统的方式思考问题,我们还会把复兴传统建筑作为民族 复兴的组成条件之一吗?既然我们已经习惯

了西方的方式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接受那些已经只跟中国的新建筑呢?我们可以说不是建筑匠人,不重视劳动人民的旧的传 统是糟粕,而劳动人民创作出来的传统建筑是精华,我们要去糟粕存精华,上文的问题就出现了,没有了糟粕,精华能够独立存在吗?没有了柱子,梁可以独自停留 在空中吗?假如本来身份卑微的匠人变成为西方似的“大师”,今天看到的古代建筑还会是那个样子吗?我们的“大师”们是不是也会放弃不能耐久的木材而换成永 恒的石头?这似乎是一个悖论。

■ 科学(技术)

当今要是跟您说生产力决定社会形式,您肯定会同意我的说法。可要是搁到老祖宗那说,他会骂你是玩物丧志,毕竟今天说的科学技术在那个时候是被 称作旁门左道、雕虫小技的。也就是那个漠视技术,把匠人当成是下等职业的社会正好是传统建筑生长的土壤。那个时代技术不发达却自成一派,这是这种现在已经 不存在的技术逻辑支撑着那个“传统建筑”。但是,我们今天已经没有了那个技术逻辑,我们弄出来的所谓“传统”到底是什么呢?被偷换了材料的建筑构件到底还 是不是传统的?既然那个时代的技术低材料单一,我们为什么还要放着现在先进的技术材料不用?或者是拿着新的高级的技术逻辑去模仿低的技术逻辑?被模仿出来 的东西还是不是那个传统了?(技术逻辑是指材料和构造技术间合理搭配的方式,一时没找到其他合适的词。)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是木材,土石材料作为维护。到明清后,砖石结构逐渐成为主要的结构材料,但是在重要的厅堂建筑中还是 采取木结构。可以说以木材为主的材料、构造、结构技术是组成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核心部分,也是精华部分(自成一派)。而近代中国的百年科技史其实只是一部 追逐西方脚步的历史,我们不仅没有把自己的科技思维方式发展继承下去,而且古代的很多特色技术我们也没能传承下来,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继承传统何从谈 起?

从材料方面来讲,因为种种原因,木材在现代的中国不仅是一种昂贵的建筑材料,甚至是被明文规定不能用于结构的材料。不能用木材了,建筑怎么 去“传统”呢? “聪明”的建筑师们想出了好办法,他们利用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可塑性,像制作雕塑艺术品一样把混凝土塑成木构件的样子,有的还在上面压出木材的纹理。 这种“聪明”的方法还堂而皇之的走到了台前,成为古都城市的标志性“景观”。那这是不是一种成功的“传统建筑”的继承方式呢?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驱动着 它们的建设呢?

从构造技术方面来讲,根据木材的独特性质,中国古代的匠人也发明了独特而又完备的构造技术与之相搭配,把木材种种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如榫 卯连接、和斗拱结构都是利用木材的韧性,而相对与西方古代石构建筑的逼仄的空间,中国古代木建筑又有相对宽阔的室内空间,这一切无不来自于木结构独特的构 造技术。可是今天整体浇注的混凝土之间是靠着内部的钢筋拉结的,建筑的整体性也被结构专业的稳定设计所替代。那么用钢筋混凝土浇注的梁、柱、斗拱还具备他 们原始的意义吗?就算是牵强的给这些假斗拱以承重的意义(据设计者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正殿”的斗拱是有承重作用的),会不会因为这种牵强而带来不经济 的后果?毕竟钢混结构自身是有独立的不同于木材的构造逻辑的。(清华大学的李晓东教授在丽江的作品玉湖完小获得亚建协的大奖,表扬了他在玉龙雪山下为当地 设计的一所小学,在这里他采用了当地的传统材料和加工构造方式在几乎不破坏当地自然人文风情的情况下完成了设计,这也许是传统建筑技术逻辑成功继承的作 品。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地域性也许是这个作品的最主要特色,传统与地域的界定不清不是已解决问题的态度。还有就是这是个低经济指数的个别建筑,这种技术方 式是不是能够用于大量性的建筑,我们也是无从判断的。)

当然以上的说法后面跟的例子是很片面的,显然我们今天建筑师的想法并没有局限在模仿材料和构件的外观上,但是又有哪位建筑师的那件作品为我们在技术逻辑上指出了更光明

的方向呢?

传统建筑假如不采用古代建筑形式或者是构件、装饰符号的话,是否还能让人感受到古典与传统呢?

在这里倒是有一点又可以再次拿出来说说,古代东方的建筑主要是以木结构为主,而且绝大部分建筑也真的是以木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而今天中国还 是能够做到全国一心的搞一种材料形式,但已经不是传统的木材了,而是钢筋混凝土。严寒的东北在用;炎热的华南在用;经济很发达的东部沿海在用;经济很不发 达的西北边陲也在用。谁说中国人没有继承传统?这中央集权,不问地区差异搞全国推广的劲头还是没变的。谁说我们被西方同化了,谁说我们在用以西方为本体的 声音说话了?看看现代的西方社会,多元化建筑语言是多麽丰富,以材料技术和构造技术为创新点的建筑实例比比皆是,我们丢失的恐怕不止是自己的传统。今天的 中国建筑到底继承了谁?我们到底是谁?

■ 西方(类比)

常听来西安的人说:下飞机后坐车离开咸阳机场,去到西安这一路上看不出半点的古都风貌,很是遗憾,于是我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到底一直里来被众 口称赞的欧洲是怎么保持传统,继承传统的?人们离开机场去到罗马城的车窗里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的气质?而做到了那样的继承,或者能够在那个方向 上做的更好就一定是有意义的事情吗? 据到过罗马的人说,第一次到罗马也不会有太多繁华的古都感受,倒是觉得意大利这个国家很穷。因为是满眼的破败,到处都是废墟和低矮的民房, 后来发现其实那些用来满足现在城市的建筑都被安置在一个新区里,也还有一些点缀在老城区的古代建筑中间,但是全无例外的采用了内敛的姿态,也并没有十分惹 眼的模仿古代的建筑。也就是说罗马的传统传承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以古代建筑的保护为主,要真实的历史展现传统。

那这里我要问的是我们能不能走这条路呢?我们近现代史上已经进行了几次的复古思潮到底是不是传统建筑的继承?我们今天到底还有没有条件继承我们曾经的传统?

目前的情况看来不是很容易,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是很难像西方的“石头史书”一样流传下来的,再加上我们真正的传统之一,就是改朝换代必要“吐旧纳新”,流传下来的地上建筑少之又少。那么我们到底那什么作为参照物进行伟大的传统继承呢?

其实继续探究下去的话会发现一些问题,西方建筑的保护一直是主流声音之一,但是似乎继承却从没有过大行其道。当然有人会提到后现代主义建筑, 但那只是针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的冷漠而做的一些改良,并不是对历史真的有什么继承关系。那为什么中国的传统建筑的继承一直以来会是建筑界讨论不停的话题呢? 是不是真的因为外来文化入侵打断了我们的传统,所以我们今天要重新去继承呢?而西方的历史尤其是建筑史没有过被打断的经历所以他们只钟情于保护历史?

回顾一下几乎与中国近现代被打断嫁接的建筑历程相平行的西方近现代建筑史,其实也就是一部传统的古代建筑形式被代表着新时代精神、新技术逻 辑的现代主义建筑相抗争最后被取代的历程。同样是被另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建筑形式所取代,为什么西方换回来的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而我们却是要找回传统,继 承传统呢?

试着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帮助,个人认为因为西方近现代以来在全球一直处在一个强势地位。他们一直物理夹杂着文化进攻别人,攻陷别人,而自 己的改变是来自于内部的,也就是说是由内而外的,他们不认为自己的古代建筑被现在注意建筑抢占有被侵略的味道。说白了那是他们文化自己衍生出来的东西,本 身就是对自己传统的继承。而我们是被侵略的民族,我们现在城市中的不是自己历史上传统建筑的亲生血脉,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我

们找回自己的亲生骨肉。在这 种回答面前,我第一想问,如果我们也有美国或是日本似的自信,我们还会怀疑我们现代的建筑吗?毕竟他们的现代文化也不是根源于自身的。第二,我想问,这是 历史上我们第一次被外来文化抢占吗?我们文化真的是第一次沦陷吗?我们会否认带有明显满、蒙特点的清朝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吗?如果我们的文化不是一次次 的被入侵„大唐的气势恢宏,赵宋的优美婉约就应该流传到今天了,那到底哪一朝那一带的文化才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传统呢?

但这正是一条可以走的好路、康庄大道!从继承发展传统技术形式入手,忘记西方科学技术的形式存在,建立民族自信心。

■ 结语

理论上对于传统建筑继承的探究,最终目的是要指导建筑创作的实践。新时代中国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脱节,就正像林园老师课上提到的那样,找不出 “有理论的作品 有作品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建筑说重点像是失去灵魂的躯壳,没有用于指导建筑创作的理论也像是建立在空中的楼阁,失去了他安生立命的根本。而对于中国传统 建筑本体探究的不够深入或是历史学科和理论学科间的脱节(考古发现直接成为中建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历史学科丰富以后却没能直接用到丰富“传统建筑理论 ”),又使得建筑师从事建筑创作时找不到合适的理论用为指导。

怎样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也许会是提升整个建筑设计行业水平一条很重要的途径,理论和创作就像两个还没有找到相交点的分力,现在只能默 默的各自成长,等到有天聚成合力,就能带来质的提升。大胆的在此问一句,学习了五年建筑学以后,到了研究生阶段,我还是在脑子中找不到任何一条成形的中国 人针对自己的建筑理论。

以上文中提的疑问其实是在探究传统建筑文化继承的本体,思路凌乱主要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对于一直来的想法进行总结,很多问题问的时候心里已 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答案,有些问题确实还在思考,正是想要利用这些思考多完善自己。由于行文能力有限,不能把这些问题按照之前想好的顺序问出来,总的来说想 好的问题是想按照到底存不存在中国建筑的传统?什么是中国建筑的传统?我们为什么要继承中国建筑的传统?我们怎样继承中国建筑的传统?这样的一个顺序来问 的。并且问题问的方面很广,也很散,自己也没能控制住,没能把问题更加深入,但是在没有举出更多建筑实例的情况下,广度是我现在唯一能做的(针对具体建筑 实例才会有深入的效果)。这也将是以后指导我建筑创作的重要思路,毕竟在中国当代社会“传统”牌还是打的很响的,而且也是唯一最接近“有理论作品”的。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几点疑问

2008-12-17 12:38:23 来自: 树鬼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的评论

发生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确实改变了中国太多事情,其中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冲击或者说是根本性的改变。作为社会经济、文化甚至是 政治的载体之一——建筑也没能幸免。而这种改变的后果一直延绵到今天。一些有识的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一直在呼唤传统;思想界、理论界在呼唤中国传统;建筑界 在呼唤传统建筑。

但是在中西文化激荡的近、现、当代中国,到底是不是还能找到那个建筑文化上的“传统”?这个 “传统”到底是什么?怎样继承?在深入一点问,这个“传统”是否还存在?我们是不是还真的存在继承它的可能?甚至是这个“传统”是否真的存在过?

■社会(人文)

首先,从社会方面讲。现代的中国经过了近三十年的经济建设,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了一定得程度,再加上人口数量基数过高,我们的城市也已经进入 了高密度的时代,百万人的城市已经很多见,几百万人、上千万人的城市也已经即成的现实。那么植根于古代的相对小规模、低密度城市的传统建筑是不是还能够适 应今天的城市呢?

从经济方面讲,在城市地价寸土寸金的今天,高容积率是 “万能”的金钱,或者说是市场给定的方向。君不见城市大厦高千尺?建筑空间序列的竖向发展是已经写进“教科书”的事情了,建设部的绿色建筑条例也有关于节 地方面的要求,就在这“官民同倡、上下一心”的形式下,基于水平方向上的院落空间是不是还有其自主的生命力?以水平序列为主的功能关系是不是还具有其现实 意义?(台湾的中台禅寺给了我们很大的提示,以传统的多重院落为空间组织手法的中国佛寺,在这里被安置在了一座高层建筑里,我们熟悉几进院落后的大雄宝殿 意外的出现在了XX层。但总体来说中台禅寺是一座非常好的建筑,但是存在了这种可能,就是作为一座经过精心设计和堪称精致施工的建筑会抹杀他在形式上的失 误,会不会我们被太精美的外表遮住了眼睛呢?)

从文化方面讲,现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已经不是那个以大家庭四世同堂为基础的古代社会,三口之家称为了社会的基本单元,这“庭院深深深几许”哪里去找合适的“大宅门”为依托啊?在现代社会里大家庭的形式已经瓦解,家庭院落还有它伦理层面的价值吗?

一些设计师在住宅方案设计中,为整天老死不相往来的单元房居民设计了所谓的公共活动空间,目的是回复我们传统的大杂院的生活方式。可是几乎没 有过促进邻里交流的实例,或者说少之又少。那么会不会是现代人就真的不需要这个东西了呢?还是建筑师功力有限没能设计出合格的作品呢?建筑是在这里扮演的 建筑设计师,而是住户的生活设计师,用建筑来指导住户该怎么生活,建筑师有没有这个指责呢?有没有这个能力呢?建筑到底是应该顺应人,还是要改变人?(我 家住的是某单位的家属楼,楼下有个小院子,种着八棵垂柳,树下还有三个石桌,在天气好的时候,尤其是夏天,院子里从早到晚都是人。这个住户自发设计营造的 空间完成了建筑师没能做到的,主要原因是使用这个公共空间的人都是工作上

的同事或是各自的家属,他们之前就彼此相知相熟,具有相同的社会背景,而普通的商 品住宅住户基本上有各自不同的背景,很难坐在一起没有心理障碍的交流,而不同的职业背景,也让他们没用共同的闲暇时间。由上面的例子可以回头想想传统大杂 院的居民由于社会地位背景相接近才住在一起,这更像是前面例子中的家属院,问:既然这种传统的社会秩序不存在了,我们还有必要谈传统吗?我们还有条件继承 传统吗?)

现代君子们的“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传统抱负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当然 “寄情山水”的传统意趣也基本上无从谈起。传统建筑组织出来的传统风情“更与何人说”呢?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人有着不同于古人的意趣方式,甚至十几年前的生活拿到今天都已经不会被接受,那么古人在自己的私家园林里营造的崇尚自然的意 趣现在人还会接受吗?当然当代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还会是风景名胜,游人必到之地,那为什么这个社会“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没有再营造寄情山林的建筑实例呢? 是不是真的是现代人失去了传统士大夫的审美情趣?现代人完全有财力完成,也许是因为这个特殊时期,掌握个人财富的人群所处的

从政治层面讲,传统中国建筑为古代中国的等级制度所左右、所依附。传统建筑形式和传统的政治组织形式相互依托互为因果。那时的政治决定了那时 的建筑,那是建筑又体现了那时的政治。具体说,层层叠叠的院落序列正好体现等级森严的政治体制,强调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方式又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特点。 但是在今天民主政治已经深入人心的政治氛围下,又要用“传统”来体现什么?决定什么?甚至是映射什么?

以上提出的一系列的关于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中的疑问,很多建筑师在他们的建筑实践中给予的或多或少、或正面或侧面的回答,有些有力,有些牵 强。现代城市对新类型建筑的要求使得低密度的老跨院不胜其职,就拿出大屋顶给城市中的每个建筑带个帽子,不管他是高层还是多层,也不管他是文化的还是行政 的,这种做法在这里已经不用在提出疑问了,大家早有共识,但却是在某政治人物下台后,大家猜纷纷跳出来“认清面目”的,不想在这里翻老账清算谁,只是想 问,高叫传统是不是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些政治目的而非人民文化要求呢?从这个层面讲我们的真实目的是不是真的就站得住脚跟呢?

看看我们已经有的继承方式,建筑史学者郝曙光(东南大学建筑史及理论博士 教授 本人本科的建筑史教师)在他的书中(《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把传统建筑文化现代继承的实践探索手法总结为八种方式:模仿、片段、简化、夸张、影像、意 象、隐喻、移植。这八种手法各自对应着相应的建筑作品,也可以说现在已经出现了的想要继承传统的建筑作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相应的手法(当然这只是一家之 言)。可是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以上的手法集中在视觉上做文章,要么是完全模仿,要么片段模仿,除了这种方式我们就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在此又要进一步说,晚清革新派曾经高举改良的大旗,说是“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新文化运动又要是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请问,这去除了 “糟粕”的“精华”还能否称其为“精华”?那改了洋“用”的“学”到底还是不是 “中体”?钢筋混凝土的梁、柱、斗拱,它还是不是传统的建筑结构?已经换成是商业街的展厅的古董建筑到底还是不是“传统建筑”?装修一新住了人的马厩到底 还是不是马厩?

东西方文化是建立在完全不同的思维维度上的,建筑在东方的文化中虽然占有它的实际地位,并且起到了实际的作用,但是并没有西方文化史上那么 光辉的地位。我们今天提出建立回复传统建筑文化这正是一种西方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今天真的按照中国传统的方式思考问题,我们还会把复兴传统建筑作为民族 复兴的组成条件之一吗?既然我们已经习惯

了西方的方式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接受那些已经只跟中国的新建筑呢?我们可以说不是建筑匠人,不重视劳动人民的旧的传 统是糟粕,而劳动人民创作出来的传统建筑是精华,我们要去糟粕存精华,上文的问题就出现了,没有了糟粕,精华能够独立存在吗?没有了柱子,梁可以独自停留 在空中吗?假如本来身份卑微的匠人变成为西方似的“大师”,今天看到的古代建筑还会是那个样子吗?我们的“大师”们是不是也会放弃不能耐久的木材而换成永 恒的石头?这似乎是一个悖论。

■ 科学(技术)

当今要是跟您说生产力决定社会形式,您肯定会同意我的说法。可要是搁到老祖宗那说,他会骂你是玩物丧志,毕竟今天说的科学技术在那个时候是被 称作旁门左道、雕虫小技的。也就是那个漠视技术,把匠人当成是下等职业的社会正好是传统建筑生长的土壤。那个时代技术不发达却自成一派,这是这种现在已经 不存在的技术逻辑支撑着那个“传统建筑”。但是,我们今天已经没有了那个技术逻辑,我们弄出来的所谓“传统”到底是什么呢?被偷换了材料的建筑构件到底还 是不是传统的?既然那个时代的技术低材料单一,我们为什么还要放着现在先进的技术材料不用?或者是拿着新的高级的技术逻辑去模仿低的技术逻辑?被模仿出来 的东西还是不是那个传统了?(技术逻辑是指材料和构造技术间合理搭配的方式,一时没找到其他合适的词。)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是木材,土石材料作为维护。到明清后,砖石结构逐渐成为主要的结构材料,但是在重要的厅堂建筑中还是 采取木结构。可以说以木材为主的材料、构造、结构技术是组成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核心部分,也是精华部分(自成一派)。而近代中国的百年科技史其实只是一部 追逐西方脚步的历史,我们不仅没有把自己的科技思维方式发展继承下去,而且古代的很多特色技术我们也没能传承下来,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继承传统何从谈 起?

从材料方面来讲,因为种种原因,木材在现代的中国不仅是一种昂贵的建筑材料,甚至是被明文规定不能用于结构的材料。不能用木材了,建筑怎么 去“传统”呢? “聪明”的建筑师们想出了好办法,他们利用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可塑性,像制作雕塑艺术品一样把混凝土塑成木构件的样子,有的还在上面压出木材的纹理。 这种“聪明”的方法还堂而皇之的走到了台前,成为古都城市的标志性“景观”。那这是不是一种成功的“传统建筑”的继承方式呢?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驱动着 它们的建设呢?

从构造技术方面来讲,根据木材的独特性质,中国古代的匠人也发明了独特而又完备的构造技术与之相搭配,把木材种种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如榫 卯连接、和斗拱结构都是利用木材的韧性,而相对与西方古代石构建筑的逼仄的空间,中国古代木建筑又有相对宽阔的室内空间,这一切无不来自于木结构独特的构 造技术。可是今天整体浇注的混凝土之间是靠着内部的钢筋拉结的,建筑的整体性也被结构专业的稳定设计所替代。那么用钢筋混凝土浇注的梁、柱、斗拱还具备他 们原始的意义吗?就算是牵强的给这些假斗拱以承重的意义(据设计者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正殿”的斗拱是有承重作用的),会不会因为这种牵强而带来不经济 的后果?毕竟钢混结构自身是有独立的不同于木材的构造逻辑的。(清华大学的李晓东教授在丽江的作品玉湖完小获得亚建协的大奖,表扬了他在玉龙雪山下为当地 设计的一所小学,在这里他采用了当地的传统材料和加工构造方式在几乎不破坏当地自然人文风情的情况下完成了设计,这也许是传统建筑技术逻辑成功继承的作 品。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地域性也许是这个作品的最主要特色,传统与地域的界定不清不是已解决问题的态度。还有就是这是个低经济指数的个别建筑,这种技术方 式是不是能够用于大量性的建筑,我们也是无从判断的。)

当然以上的说法后面跟的例子是很片面的,显然我们今天建筑师的想法并没有局限在模仿材料和构件的外观上,但是又有哪位建筑师的那件作品为我们在技术逻辑上指出了更光明

的方向呢?

传统建筑假如不采用古代建筑形式或者是构件、装饰符号的话,是否还能让人感受到古典与传统呢?

在这里倒是有一点又可以再次拿出来说说,古代东方的建筑主要是以木结构为主,而且绝大部分建筑也真的是以木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而今天中国还 是能够做到全国一心的搞一种材料形式,但已经不是传统的木材了,而是钢筋混凝土。严寒的东北在用;炎热的华南在用;经济很发达的东部沿海在用;经济很不发 达的西北边陲也在用。谁说中国人没有继承传统?这中央集权,不问地区差异搞全国推广的劲头还是没变的。谁说我们被西方同化了,谁说我们在用以西方为本体的 声音说话了?看看现代的西方社会,多元化建筑语言是多麽丰富,以材料技术和构造技术为创新点的建筑实例比比皆是,我们丢失的恐怕不止是自己的传统。今天的 中国建筑到底继承了谁?我们到底是谁?

■ 西方(类比)

常听来西安的人说:下飞机后坐车离开咸阳机场,去到西安这一路上看不出半点的古都风貌,很是遗憾,于是我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到底一直里来被众 口称赞的欧洲是怎么保持传统,继承传统的?人们离开机场去到罗马城的车窗里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的气质?而做到了那样的继承,或者能够在那个方向 上做的更好就一定是有意义的事情吗? 据到过罗马的人说,第一次到罗马也不会有太多繁华的古都感受,倒是觉得意大利这个国家很穷。因为是满眼的破败,到处都是废墟和低矮的民房, 后来发现其实那些用来满足现在城市的建筑都被安置在一个新区里,也还有一些点缀在老城区的古代建筑中间,但是全无例外的采用了内敛的姿态,也并没有十分惹 眼的模仿古代的建筑。也就是说罗马的传统传承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以古代建筑的保护为主,要真实的历史展现传统。

那这里我要问的是我们能不能走这条路呢?我们近现代史上已经进行了几次的复古思潮到底是不是传统建筑的继承?我们今天到底还有没有条件继承我们曾经的传统?

目前的情况看来不是很容易,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是很难像西方的“石头史书”一样流传下来的,再加上我们真正的传统之一,就是改朝换代必要“吐旧纳新”,流传下来的地上建筑少之又少。那么我们到底那什么作为参照物进行伟大的传统继承呢?

其实继续探究下去的话会发现一些问题,西方建筑的保护一直是主流声音之一,但是似乎继承却从没有过大行其道。当然有人会提到后现代主义建筑, 但那只是针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的冷漠而做的一些改良,并不是对历史真的有什么继承关系。那为什么中国的传统建筑的继承一直以来会是建筑界讨论不停的话题呢? 是不是真的因为外来文化入侵打断了我们的传统,所以我们今天要重新去继承呢?而西方的历史尤其是建筑史没有过被打断的经历所以他们只钟情于保护历史?

回顾一下几乎与中国近现代被打断嫁接的建筑历程相平行的西方近现代建筑史,其实也就是一部传统的古代建筑形式被代表着新时代精神、新技术逻 辑的现代主义建筑相抗争最后被取代的历程。同样是被另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建筑形式所取代,为什么西方换回来的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而我们却是要找回传统,继 承传统呢?

试着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帮助,个人认为因为西方近现代以来在全球一直处在一个强势地位。他们一直物理夹杂着文化进攻别人,攻陷别人,而自 己的改变是来自于内部的,也就是说是由内而外的,他们不认为自己的古代建筑被现在注意建筑抢占有被侵略的味道。说白了那是他们文化自己衍生出来的东西,本 身就是对自己传统的继承。而我们是被侵略的民族,我们现在城市中的不是自己历史上传统建筑的亲生血脉,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我

们找回自己的亲生骨肉。在这 种回答面前,我第一想问,如果我们也有美国或是日本似的自信,我们还会怀疑我们现代的建筑吗?毕竟他们的现代文化也不是根源于自身的。第二,我想问,这是 历史上我们第一次被外来文化抢占吗?我们文化真的是第一次沦陷吗?我们会否认带有明显满、蒙特点的清朝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吗?如果我们的文化不是一次次 的被入侵„大唐的气势恢宏,赵宋的优美婉约就应该流传到今天了,那到底哪一朝那一带的文化才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传统呢?

但这正是一条可以走的好路、康庄大道!从继承发展传统技术形式入手,忘记西方科学技术的形式存在,建立民族自信心。

■ 结语

理论上对于传统建筑继承的探究,最终目的是要指导建筑创作的实践。新时代中国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脱节,就正像林园老师课上提到的那样,找不出 “有理论的作品 有作品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建筑说重点像是失去灵魂的躯壳,没有用于指导建筑创作的理论也像是建立在空中的楼阁,失去了他安生立命的根本。而对于中国传统 建筑本体探究的不够深入或是历史学科和理论学科间的脱节(考古发现直接成为中建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历史学科丰富以后却没能直接用到丰富“传统建筑理论 ”),又使得建筑师从事建筑创作时找不到合适的理论用为指导。

怎样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也许会是提升整个建筑设计行业水平一条很重要的途径,理论和创作就像两个还没有找到相交点的分力,现在只能默 默的各自成长,等到有天聚成合力,就能带来质的提升。大胆的在此问一句,学习了五年建筑学以后,到了研究生阶段,我还是在脑子中找不到任何一条成形的中国 人针对自己的建筑理论。

以上文中提的疑问其实是在探究传统建筑文化继承的本体,思路凌乱主要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对于一直来的想法进行总结,很多问题问的时候心里已 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答案,有些问题确实还在思考,正是想要利用这些思考多完善自己。由于行文能力有限,不能把这些问题按照之前想好的顺序问出来,总的来说想 好的问题是想按照到底存不存在中国建筑的传统?什么是中国建筑的传统?我们为什么要继承中国建筑的传统?我们怎样继承中国建筑的传统?这样的一个顺序来问 的。并且问题问的方面很广,也很散,自己也没能控制住,没能把问题更加深入,但是在没有举出更多建筑实例的情况下,广度是我现在唯一能做的(针对具体建筑 实例才会有深入的效果)。这也将是以后指导我建筑创作的重要思路,毕竟在中国当代社会“传统”牌还是打的很响的,而且也是唯一最接近“有理论作品”的。


相关内容

  • 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 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摘要:日本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在很多方面合而不同, 日本传统建筑形象简洁.建筑布局讲究不对称.强调抽象性的园林以及在空间上的精神性,这些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文中介绍了黑川纪章的作品及其思想,阐述了他继承传统文化的四种方法.由于他深入研究了日本传统文化,创造了富有 ...

  • 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表达
  • 现代建筑解析课程论文 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表达 姓名:曾昀 学号:[1**********]2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指导老师:吴少昆 [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而传统建筑作为其中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源远流长.独具一格.随着历史的推进.时代的更替,传统建筑的形制和功能已不能满足 ...

  • 传统文化的继承导学案
  • 新人教版必修3 一.[使用说明.方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勾画好课本的重点内容,把握教材体系,在预习的同时熟记基础知识. 2.小组合作交流导学案,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完善落实好导学案,课堂准备展示.点评 学习目标: 1.识记传统文化的含义及传统文化继承性的四个方面表现. 2.知道传统文 ...

  •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教案
  •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介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及其影响,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 ...

  •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年农历8月15日,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下列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B .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 C .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 ...

  •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微山县第一中学 张玉峰 [教学目标] 一.知识 了解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及其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知道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既 ...

  • 文化生活第四课教案
  •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夹 试教通讯 课程·教材·教法 中小学教材教学 人教网期刊 出版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人教期刊>>试教通讯>>思想政治>>普通高中2005/3-4合刊(总第6-7期)思想政治专辑(三)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北京市 ...

  • 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 <传统文化的继承> 平度一中 沈立刚 课前欣赏开心学国学的主题曲<龙文>. 导入:作为国内第一档普及推广国学文化的大型电视节目,它以一种轻松快乐的方式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之路.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 过渡:"每逢佳节倍思亲& ...

  • 必修三第二单元
  •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测试题(3) 一.选择题 1. 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尊重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