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农业与农村经济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李勇等

1.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满足支持和服务“三农”的需要,大量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和农户

增收。目前在以下四个方面贷款满足率严重不

足:(1)大额农户贷款。对于农业大户来说,几千元的小额农贷已经难以解决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其资金需要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对这些大户,由于缺乏合格的抵押担保财产,银行、信用社感到风险难以把握。

(2)中小企业贷款。由于县域中小企业普遍经济效益低下,技术含量低下,产品结构不合理,管

理水平落后,其信用等级难以达到银行贷款支持要求。(3)小城镇建设资金。由于缺乏配套的建设资金,金融机构只是试探性地涉足该领域,

信贷投入力度很弱。(4)农村基础设施资金。由于对其贷款回收没有保障,银行不愿意放贷。

2.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较差,缺乏持续经营能力。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着历史包袱沉

重、信贷质量差问题,亏损面和亏损金额大,55%的信用社资不抵债,存在较大的支付风险。

2002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达514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7%。同时,农村信用社股本金普遍严重不足,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管理责任不落实。农业银行也面临资产质量差、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问题。国家曾采取过包括发行特别国债充实资本金、剥离不良贷款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但农业银行

的不良贷款无论金额还是比例仍然居高不下,持续经营能力不足。农业发展银行的收购贷款损失规模较大,亏损严重,可持续发展也受到

缠所硒宪考考2006年第7期(恿第1967期)

3.农村资金严重外流。(1)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开始从县域经济中实行战略性撤退。

1998年至今,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以及中国银行共撤并3.1万个县及县以下机构,

上收了贷款权限,原有的信贷、结算以及代收、

代付业务急剧减少,县域网点功能萎缩。同时,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重点转向中心城市,对农村的放款也限于大型基础设施、国债配套资金和生态建设等大型项目,对农户的农业生产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处于萎缩状态,造成农村资金通过商业银行严重外流。(2)邮政储蓄利用网点多、深入乡村的特点,大量吸收农村储蓄并.

转存人民银行,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尽管从2003年8月开始,邮政储蓄对新增存款开始

自主运作,但由于资金全部上收总局,在缺少有效激励的情况下,很难回流到农村地区。2004年,邮政储蓄新增存款及其他各类资金1807.54亿元,其中50%以上来源于县及县以下地区;资金运用方面,98.63%用于同业存放和证券投资,没有流回农村。(3)在商业化改革中,农村信用社经营趋于以利润为导向,农村信用社出现了非农化特征,许多资金流向城市,

有用的甚至通过证券公司国债委托理财投向

股市。

4.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目前,我国对农业灾害

损失主要依靠国家提供灾害补助的方式进行救

助,这种救助方式在实践中表现出对农户援助力度不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问题。国际

上较为通行的、且为wTO规则所允许的农业保

险体系在我国还未建立起来,农业保险业务逐

年萎缩,在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由于农业保险业务发展停滞,农

业生产风险无法分散,制约了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的积极性。

5.农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和信用担保体系

倔j孛r碍宪考考2006年第7期(总第1967期

主要表现在:(1)抵押物难选择。农业贷款扶持的农业、林业等产业,其资产多为农产品、在产品、林业资源,若作为借款抵押物其自然风险大。(2)龙头企业寻找保证担保难。许多龙头企业在当地农村都是最大的企业,很难在当地找到合

适的企业为其提供担保。(3)贫困地区企业贷款担保难落实。(4)农户申请大额贷款难以提

供相应的抵押担保。

(海昌摘自《金融研究》2005年第1l期《关于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对“三农”金融支持若干问题的思考》)

“民工潮”诱发农贷风险问题不容忽视

杨志忠赵泽轩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现阶段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重

要手段,但是由于目前劳动力转移仍处于自发

阶段,组织体系、技能培训、权益保障、人员管理

不规范,对支农贷款管理形成潜在威胁,应当引

起高度关注。

旺盛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诱发农贷风险的

表现形式:(1)农村土地资源闲置,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欠发达地区农业比较收益远低于第三产业,从而刺激了大批农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这些农户或以租赁形式将土地使用权转移给收购企业,或委托亲戚帮种,有的甚至撂荒,从而造成大量土地闲置,不仅有悖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宗旨,减缓了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而且由于劳动力转移收益的不确定性,对支农贷款形成潜在风险。(2)“民工潮”衍生“空心村”现象,制约了支农

贷款的后续投入。近几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部分农村受生活传统影响,父母为外出务工的未成年子女在村周围耕地上建房行为十分普遍,部分村甚至出现建新不拆旧、一户多宅、抢

占、未批先占以及非法转让宅基地等不良现象,从而导致村庄内空外撑,大量宅基地连片闲置的现象,出现了众多“空心村”。“空心村”现象

不仅侵占农村现有的耕地,制约农民当期收入,

而且影响了农业贷款的持续性投人,部分农户

甚至以种养为名,将农业贷款用于建房,从而增

加了农贷风险系数。(3)农民工携带资金进城,

部分支农贷款“农转非”。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城乡商品流通,吸

引了大批农村闲散资金流向城市。尤其是近几年原材料、消费品物价指数上涨较快,这些农民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纷纷以小额贷款、抵押贷款等形式获取信用社信贷扶持,而后转化为

商品流转资金,用于商品购销。这部分支农贷款

用途改变后,增加了市场风险,风险系数明显高

于传统种养业。(4)技能培训体系滞后、权益保障乏力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工资、经营性收入的重

要因素。

针对“民工潮”诱发农贷风险,我们必须从

组织体系、技能培训、权益保障上予以防范和化解。(1)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的耕地闲置

问题,建议加大对复垦土地开发的资金投入,搞

好农业综合开发及农业种植技术指导,发展“三高一优”绿色农业,让农民真正在复垦开发中受益。(2)县域金融机构要立足地方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助农活动,在提高农户小额贷款额度、延长期限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乡镇

企业、村办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以吸引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从事第二、三产业。(3)以

点带面,逐步推进。选择实施劳动力转移比较集

中的村镇,参与“信用村、信用户”评审办法,积

极开展农村务工“信用村、信用户”评定活动,建立完善农民个人信用登记系统,以信用评审为载体,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生产性信贷投

入,确保该部分信贷增幅不低于一般性信贷

增长。

(海昌摘自《金融参考》2005年第1l期《“民工潮”诱发农贷风险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勇

经济研究参考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2006,(7)4次

引证文献(3条)

1.钱建明.徐旻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金融支撑探讨[期刊论文]-现代农业 2008(11)2.刘峥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探讨[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7(4)3.陈祥升 也谈如何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的深化[期刊论文]-北方经济 2006(10)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jyjck200607026.aspx

授权使用:湖南城市学院(hncsxy),授权号:89c8d000-6c62-4465-8dfb-9ec900cbf9ef

下载时间:2011年4月18日

农业与农村经济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李勇等

1.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满足支持和服务“三农”的需要,大量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和农户

增收。目前在以下四个方面贷款满足率严重不

足:(1)大额农户贷款。对于农业大户来说,几千元的小额农贷已经难以解决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其资金需要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对这些大户,由于缺乏合格的抵押担保财产,银行、信用社感到风险难以把握。

(2)中小企业贷款。由于县域中小企业普遍经济效益低下,技术含量低下,产品结构不合理,管

理水平落后,其信用等级难以达到银行贷款支持要求。(3)小城镇建设资金。由于缺乏配套的建设资金,金融机构只是试探性地涉足该领域,

信贷投入力度很弱。(4)农村基础设施资金。由于对其贷款回收没有保障,银行不愿意放贷。

2.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较差,缺乏持续经营能力。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着历史包袱沉

重、信贷质量差问题,亏损面和亏损金额大,55%的信用社资不抵债,存在较大的支付风险。

2002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达514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7%。同时,农村信用社股本金普遍严重不足,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管理责任不落实。农业银行也面临资产质量差、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问题。国家曾采取过包括发行特别国债充实资本金、剥离不良贷款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但农业银行

的不良贷款无论金额还是比例仍然居高不下,持续经营能力不足。农业发展银行的收购贷款损失规模较大,亏损严重,可持续发展也受到

缠所硒宪考考2006年第7期(恿第1967期)

3.农村资金严重外流。(1)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开始从县域经济中实行战略性撤退。

1998年至今,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以及中国银行共撤并3.1万个县及县以下机构,

上收了贷款权限,原有的信贷、结算以及代收、

代付业务急剧减少,县域网点功能萎缩。同时,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重点转向中心城市,对农村的放款也限于大型基础设施、国债配套资金和生态建设等大型项目,对农户的农业生产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处于萎缩状态,造成农村资金通过商业银行严重外流。(2)邮政储蓄利用网点多、深入乡村的特点,大量吸收农村储蓄并.

转存人民银行,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尽管从2003年8月开始,邮政储蓄对新增存款开始

自主运作,但由于资金全部上收总局,在缺少有效激励的情况下,很难回流到农村地区。2004年,邮政储蓄新增存款及其他各类资金1807.54亿元,其中50%以上来源于县及县以下地区;资金运用方面,98.63%用于同业存放和证券投资,没有流回农村。(3)在商业化改革中,农村信用社经营趋于以利润为导向,农村信用社出现了非农化特征,许多资金流向城市,

有用的甚至通过证券公司国债委托理财投向

股市。

4.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目前,我国对农业灾害

损失主要依靠国家提供灾害补助的方式进行救

助,这种救助方式在实践中表现出对农户援助力度不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问题。国际

上较为通行的、且为wTO规则所允许的农业保

险体系在我国还未建立起来,农业保险业务逐

年萎缩,在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由于农业保险业务发展停滞,农

业生产风险无法分散,制约了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的积极性。

5.农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和信用担保体系

倔j孛r碍宪考考2006年第7期(总第1967期

主要表现在:(1)抵押物难选择。农业贷款扶持的农业、林业等产业,其资产多为农产品、在产品、林业资源,若作为借款抵押物其自然风险大。(2)龙头企业寻找保证担保难。许多龙头企业在当地农村都是最大的企业,很难在当地找到合

适的企业为其提供担保。(3)贫困地区企业贷款担保难落实。(4)农户申请大额贷款难以提

供相应的抵押担保。

(海昌摘自《金融研究》2005年第1l期《关于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对“三农”金融支持若干问题的思考》)

“民工潮”诱发农贷风险问题不容忽视

杨志忠赵泽轩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现阶段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重

要手段,但是由于目前劳动力转移仍处于自发

阶段,组织体系、技能培训、权益保障、人员管理

不规范,对支农贷款管理形成潜在威胁,应当引

起高度关注。

旺盛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诱发农贷风险的

表现形式:(1)农村土地资源闲置,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欠发达地区农业比较收益远低于第三产业,从而刺激了大批农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这些农户或以租赁形式将土地使用权转移给收购企业,或委托亲戚帮种,有的甚至撂荒,从而造成大量土地闲置,不仅有悖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宗旨,减缓了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而且由于劳动力转移收益的不确定性,对支农贷款形成潜在风险。(2)“民工潮”衍生“空心村”现象,制约了支农

贷款的后续投入。近几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部分农村受生活传统影响,父母为外出务工的未成年子女在村周围耕地上建房行为十分普遍,部分村甚至出现建新不拆旧、一户多宅、抢

占、未批先占以及非法转让宅基地等不良现象,从而导致村庄内空外撑,大量宅基地连片闲置的现象,出现了众多“空心村”。“空心村”现象

不仅侵占农村现有的耕地,制约农民当期收入,

而且影响了农业贷款的持续性投人,部分农户

甚至以种养为名,将农业贷款用于建房,从而增

加了农贷风险系数。(3)农民工携带资金进城,

部分支农贷款“农转非”。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城乡商品流通,吸

引了大批农村闲散资金流向城市。尤其是近几年原材料、消费品物价指数上涨较快,这些农民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纷纷以小额贷款、抵押贷款等形式获取信用社信贷扶持,而后转化为

商品流转资金,用于商品购销。这部分支农贷款

用途改变后,增加了市场风险,风险系数明显高

于传统种养业。(4)技能培训体系滞后、权益保障乏力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工资、经营性收入的重

要因素。

针对“民工潮”诱发农贷风险,我们必须从

组织体系、技能培训、权益保障上予以防范和化解。(1)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的耕地闲置

问题,建议加大对复垦土地开发的资金投入,搞

好农业综合开发及农业种植技术指导,发展“三高一优”绿色农业,让农民真正在复垦开发中受益。(2)县域金融机构要立足地方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助农活动,在提高农户小额贷款额度、延长期限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乡镇

企业、村办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以吸引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从事第二、三产业。(3)以

点带面,逐步推进。选择实施劳动力转移比较集

中的村镇,参与“信用村、信用户”评审办法,积

极开展农村务工“信用村、信用户”评定活动,建立完善农民个人信用登记系统,以信用评审为载体,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生产性信贷投

入,确保该部分信贷增幅不低于一般性信贷

增长。

(海昌摘自《金融参考》2005年第1l期《“民工潮”诱发农贷风险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勇

经济研究参考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2006,(7)4次

引证文献(3条)

1.钱建明.徐旻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金融支撑探讨[期刊论文]-现代农业 2008(11)2.刘峥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探讨[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7(4)3.陈祥升 也谈如何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的深化[期刊论文]-北方经济 2006(10)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jyjck200607026.aspx

授权使用:湖南城市学院(hncsxy),授权号:89c8d000-6c62-4465-8dfb-9ec900cbf9ef

下载时间:2011年4月18日


相关内容

  •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时间:2008-08-04 12:00:00 原始链接:http://www.chinairn.com/doc/70320/317877.html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以一定的(金融)体制为基础的.所谓金融体制(financial system ...

  • 金融学论文题目汇总
  •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 现金流量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 2 资本结构与企业财务安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3 ××上市公司股票定价实证分析 4 钢铁类上市公司财务杠杆的特征与投资建议 5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内生优化研究 6 ST类上市公司财务特征与壳资源价值分析 7 金融危机与大学生择业观念的优化 8 ...

  •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
  • 繁体版 电子邮件 网站E诊 访问分析 首  页   媒体聚焦 部委信息 地产市场 矿业市场 投资指南 资源经济 资源研究 科普园地 旅游天地 政策法规 标准规范 基础数据 资料集萃 行业E览 信 息 化 资源概况 资源科技 资源文化 投稿集萃 在线访谈 网上直播 资源论坛 评论查看 在线投稿 站内搜 ...

  • 毕业论文范围
  • 六.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下列题目为综合参考题目,同学们可据此自行拟定论文题目,凡涉及本专业及相关的内容均可) 1.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2.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 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 4.农户小额贷款需求调查分析 5.农户小额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 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的影响
  • [摘要]随着金融产品与互联网技术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金融产业逐渐踏上了一条以网络化为标志的创新型道路.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大部分村民的金融思想相对封闭,金融理财习惯尚未形成,所以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的积极作用是当前农村社会最为重要的议题.本文在剖析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

  • 论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模式的选择
  • 作者:邵有为卫功琦 财贸研究 1995年09期 各国的农业金融机构体系,大致可分为四大基本模式:合作金融型.商业银行型.国家集中型和复合信用型.为了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我国应选择复合信用型农村金融体系模式,即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保险公司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合 ...

  •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
  •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2015 年)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专 业 公 共 管 理 主考学校 姓 名 xxxx 准考证号 xxxxxx 工作单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 起止日期 xxxxxxx ...

  •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
  •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 1 引言 „„„„„„„„„„„„„„„„„„„„„„„„„„„„„„„„„„„„„„„„1 2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 „„„„„„„„„„„„„„„„„„„„„„„„„„„„„2 2.1农村商业性金融 „„„„„„„„„„„„„„„„„„„„„„„„„„„„„„„ ...

  •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过去_现在和未来
  • F I NANCE &ECO NOMY 金融经济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汪 毅 三农 问题是我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 也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要从根本上解决 三农 问题(农村.农业和农民) 的核心, 即增加农民收入, 繁荣农村经济, 促进农业的发展, 就必须通过优化农村的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