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现象]的微课教学

不确定现象的教学

课题 《不确定现象》

一、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程的学生观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设计遵循“以生为本”的

原则,首先通过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复习,直接导入新课教学,揭

示课题.

二、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验和明确生活中的一些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2. 能用“一定”和“可能”或“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并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 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猜想,分析,判断,推

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难点和难点

1. 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2. 难点:对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举例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提问法、探究法等)

知识点一:不确定现象

学生抽签觉得演讲顺序,每名同学抽签的结果可能性都只要两种结果,

事情发生的结果不能事先确定。

学生仍硬币落地后是哪一面向上不能确定,说明这种现象是不确定现象。

知识点二:确定现象

小虎小猫摸球

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

吸烟有害健康

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知识点三: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

五、练习

1. 基础达标:97页的试一试及课堂活动。

2. 能力提升:选择“一定”、“不可能”、“可能”填空。

我们每天( )要吃东西;太阳( )从东方落下;地球(每天都在转动;两条平行线( )相交;买一注彩票,(会中奖;打开电视,( )正在播动画片。

3. 考题链接:判断。

(1)下雨前一定要打雷。 ( )

(2)所有的树在冬天一定会落叶。 ( )

(3)长方形的四个角一定是直角。 ( )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 )

不确定现象的教学

课题 《不确定现象》

一、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程的学生观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设计遵循“以生为本”的

原则,首先通过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复习,直接导入新课教学,揭

示课题.

二、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验和明确生活中的一些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2. 能用“一定”和“可能”或“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并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 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猜想,分析,判断,推

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难点和难点

1. 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2. 难点:对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举例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提问法、探究法等)

知识点一:不确定现象

学生抽签觉得演讲顺序,每名同学抽签的结果可能性都只要两种结果,

事情发生的结果不能事先确定。

学生仍硬币落地后是哪一面向上不能确定,说明这种现象是不确定现象。

知识点二:确定现象

小虎小猫摸球

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

吸烟有害健康

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知识点三: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

五、练习

1. 基础达标:97页的试一试及课堂活动。

2. 能力提升:选择“一定”、“不可能”、“可能”填空。

我们每天( )要吃东西;太阳( )从东方落下;地球(每天都在转动;两条平行线( )相交;买一注彩票,(会中奖;打开电视,( )正在播动画片。

3. 考题链接:判断。

(1)下雨前一定要打雷。 ( )

(2)所有的树在冬天一定会落叶。 ( )

(3)长方形的四个角一定是直角。 ( )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 )


相关内容

  •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张小龙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96-97页例1.例2和例3,第97页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 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q ...

  • 三五-六课堂教学策略
  • 三五-六"课堂教学策略 临沂市教研室 高中物理新授课教学策略 新授课是以新知生成和方法探究立意的一种课型,要注重互动性,体现过程性,着眼探究性.高中物理新授课主要有概念新授课与规律新授课.概念新授课教学倡导"比较建构式"教学策略,即通过比较不同现象(或物质)的共同属性. ...

  • 不确定现象说课稿
  • <不确定现象> 教学内容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的第一课时 课前的学生认知心理分析 1.知觉有意识性.目的性发展,但水平有限. 2.记忆,由不随意记忆占优势到随意记忆占优势.意义识记逐渐发展,但机械记忆仍是主要. 3.思维,小学生思维水平从具体形象 ...

  •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 <可 能 性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25-12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摸球.玩硬币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 ...

  • 不确定性教学反思
  • "不确定性"这一教学内容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本堂课主要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不确定现象,能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和同伴交换想法.&quo ...

  • [可能性]教案
  •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 可能性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 [教学目标] 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 ...

  • 可能性(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 第四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44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 ...

  • 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归纳推理之穆勒五法的运用理解
  • www.huatu.com 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归纳推理之穆勒五法的运用理解 [导读]2014国家公务员行测归纳推理之穆勒五法的运用理解,国考中在言语理解和判断推理中都有归纳能力的考察,穆勒五法的理解和运用无疑将会大大提高考生的归纳能力. 推荐:华图内部教案全面升级抢购中 包邮仅39.9元可抢华图 ...

  • 不确定现象一教案
  • 不确定现象 [教学目标] 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