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内涵.模型与策略

文章编号:1006—9860(2014)06—olOl—06

微课情感化设计:

理念、内涵、模型与策略

郑炜冬

(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广东潮州521041)

摘要:微课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虽然相关研究成果不少,但是指导具体设计的成果不

多。文章以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为切入点,提出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阐述微课情感化设计的定义和内涵。在分

析人脑信息加工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由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构成的微课情感化设计三层设计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分别阐述实现本能层设计、行为层设计和反思层设计的具体策略。实践表明,微课情感化设计的三层设计模

型和实施策略具体可行、操作性强。微课情感化设计通过设计“以人为本”的微课来触发学习者的积极情感,以

达到微课的最佳应用效果,是指导微课设计的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微课;微课情感化设计;三层设计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各种基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或困难是没有掌握微课的设计方于微型课程视频的创新教学实践在全球范围内迅法”‘¨。然而,国内关于微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速铺开。2006年,美国学者萨尔曼・可汗(Salman念的阐释和应用前景的展望,具体指导微课设计的Khan)推出可汗学院(KhanAcademy,http://www.研究不多。笔者从情感的角度人手,借鉴产品设计khanacademy.org),其录制的微型课程视频在美国领域“情感化设计”的思想,提出微课情感化设计基础教育领域风靡一时;2007年,美国化学教师的理念。

JonathanBergman和AaronSams在萨尔曼・可汗的基础上,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010年,广东一、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的提出

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针对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随着微课建设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国内的现状,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微课(Micro—lecture)的概教育部门、企业和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微课念,并在佛山市中小学中组织了微课大赛;2012—的定义,如下表所示。

2013年期间,教育部举办了面向中小学教师的“中国内关于微课的部分定义

国微课大赛”和面向高校教师的“首届全国高校微序号

定义的内容

课教学比赛”;2013年,由华南师范大学和凤凰卫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零方

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视合作的“凤凰微课”正式上线。这些事件标志着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81(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12)

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微课,正受到国内外教育界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

的广泛关注。

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㈣(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2012)

当前国内微课建设如火如荼,参加微课建设的一种以5—10分钟甚至更短时长为单元的微型课程。它以视

教师越来越多,网络上微课视频的数量与13俱增,频为主要载体,具有时间短、内容精、模块化、情景化、3

半结构化等特点,特别适宜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而微课视频的质量却良莠不齐。胡铁生面向全国首设备相结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所有希望获取知识的届中小学微课大赛参赛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人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学习新体验嗍(凤凰微课,2013)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76%的教师认为微课的设计是微课制作过程中最重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4

要的环节,34%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微课制作过程

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构建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峰l(胡铁生,20131

t本文系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移动学习时代创新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3一A一13)和广东省2012年度高

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信息技术的本科高校内部教学评估与监控体系构建”f]页目编号:2012252)的研究成果。

InstructionandTeacherFrofeseionalDevelopment,

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

2014.6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29期

续表

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微课的应用效果。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

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嘲(黎加厚,2013)

1.微课情感化设计中的“积极情感”不等同于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6

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川“正向情感”

(焦建利,2011)

人的情感根据其价值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上述定义体现了人们对微课的一些共识:

可分为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正向情感是人对正向…1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虽然微课可以采用其

价值的增加或负向价值的减少所产生的情感,如愉它媒体形式(如录音、图片、动画、PPT等)作为载快、信任、感激、庆幸等。负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体,但主要以视频为主。

值的减少或负向价值的增加所产生的情感,如痛(2)围绕学科知识点(如重难点或教学环节)进行苦、鄙视、仇恨、嫉妒等。学习者在学习时产生的设计制作。

情感,根据其对学习的正反作用可分为积极情感和(3)时间短:一般要求时间在10分钟以内,但根消极情感,积极情感能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消据微课的知识内容、授课对象、应用场景的不同,极情感会阻碍学习者的学习。

时间的长短可以适当调整。

一种情感是属于积极情感还是属于消极情感,(4)内容精:精选微课的主题,精心设计微课的

无法绝对地界定,而取决于其对具体学习场合的作内容。

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当学习者处于正向情感状态(5)支持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微课可以作为时,大脑加工的范围拓宽,有利于唤起学习者的好自主学习资源支持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可运行奇心、激发创造力,使大脑成为一个有效的学习有于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种形式的机体,此时的正向情感属于积极情感。正向情感在硬件平台。

特定场合可能使学习者专心于触发正向情感的事情感化设计(AffectiveDesign/EmotionalDesign)情,注意力不集中,此时的正向情感是消极情感。是一种源自产品设计领域的理念,是一种“以人例如,教师在授课前讲述一个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笑为本”的产品设计哲学。唐纳德・A・诺曼(Donald话,学生可能会感到“兴奋”,而“兴奋”这种正ArthurNorman),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计算机向情感可能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此时“兴奋”工程师、工业设计家,在其著作《情感化设计》就属于消极情感。在大多数情况下,当学习者处于中,阐述了情感在商业产品设计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负向情感状态时,会感到焦虑或悲伤,其注意力往与作用,倡导在产品设计中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情往集中在某个问题的局部而不是整体上,不利于问感,使产品能够促发消费者积极的情感反应,从而题的解决,此时的负向情感属于消极情感。负向情促使购买行为的产生。随着研究的深人,情感化设感在特定场合可以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在一个主题计已经被应用到建筑及环境设计、软件设计、包装

上不分心,并逐步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直至问题解设计和服务设计等诸多领圳8。11】。

决。例如,当学习者被告知某些常见生活习惯会使情感化设计的理念指导人们在商业产品的设计人生病时,学习者可能感到“害怕”,而“害怕”中融人情感因素,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果。在这种负向情感会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此时“害某种程度上,微课也可以看成一种教育产品。微课怕”属于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

面向的学习者具有丰富情感并且渴望收获情感,如2.微课情感化设计属于教学设计的子范畴果在微课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情感,设计学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为根本目的,习者在学习微课过程中的情感历程,那么微课便能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所以,在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商业产品中广泛应用的情感化设计理念对微课的设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计与制作必有积极作用,可以作为指导微课建设的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一种设计理念。

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

二、微课情感化设计的内涵

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l生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

本规律”【l21。微课情感化设计属于教学设计的子范微课情感化设计是基于情感化设计的理念,畴,既有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同时由于以情感作在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等环节中设计能够激为切入点,又使微课情感化设计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学习者积极情感的方案的过程,目的是使学习

f如下页图1所示)。微课情感化设计遵循学习理论

In5tructionandTeacherProfcssionaIDevelopment

2014.6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29期

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

与教学理论的指导,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的设计,目标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微课情感化设计独特之处在于侧重对学习者情感体验和学习过程中积极情感激发的研究。如果将微课看成一种产品,那么微课情感化设计更注重产品的用户体验,而教学设计更注重产品的功能。

图1微课情感化设计与教学设计的关系图

三、微课情感化设计的三层设计模型

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微课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目标。人脑在处理外部信息时存在“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三个层次的加工水平。微课情感化设计所关注的,就是学习者的大脑在加工学习信息时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根据人脑信息加工的特点,学习者能够感受到的情感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本能层的情感、行为层的情感和反思层的情感。因此,微课情感化设计可以分成本能层的设计、行为层的设计和反思层的设计。图2描述了微课情感化设计的三层设计模型。

▲促进思考.留下好印象

。。。

蠹蠢圈豳墨圈_圈I心悦目的感官刺激

行为层

图2微课情感化设计的三层设计模型

学习过程有良好的情感体验’1“””“””…8”4

引学习者进入微课。

2.行为层的设计

本能水平没有推理,按“模式匹配”的方式进行工作。而在行为水平上,大脑对外部刺激进行了更高级的分析,并能对行为做出相应调整。例如经验丰富的司机在驾驶汽车遇到障碍物时,不假思索便能控制汽车绕过障碍物,这属于大脑行为层的反应。行为层的快感来自顺利完成任务或某事做得很好时所产生的感受,如使用锋利的菜刀切菜时产生的快乐、完美弹奏一曲复杂的音乐作品时产生的快乐。学习是大脑支配的一种行为,学习行为的发生也伴随着情感体验的产生。所以,行为层的设计目标是使学习者能够顺利、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过程有良好的情感体验。

3.反思层的设计

大脑反思层控制着人的思考活动,如反省、解释、理解和推理等,是人脑信息加工的最高水平。人在本能水平和行为水平上的行为是无意识的,而反思水平的思考是有意识的。例如,人可以在行为水平上无意识地驾驶汽车回家,在反思水平上有意识地思考其他事情;娴熟的钢琴演奏者可以在行为水平上用手指自如地弹奏,在反思水平上与人交谈。反思层的情感是指人在思考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所以,反思层的设计目标是通过激发学习者的思考活动,促使思考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使微课给学习者留下好印象。

虽然人脑信息加工的三个层次有明显的分工,但是这三个层次往往是同时发生,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不可割裂的。本能层是情感加工的起点,会受到行为层的加强或抑制。反思层也会加强或抑制行为层,使行为层有某种偏向。三个层次还有时间上的区别。本能水平和行为水平是关于“现在”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而反思水平可以回想过去,思考未来,是“长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四、微课情感化设计策略

下面以首届广东省高校微课大赛一等奖的参

1.本能层的设计

大脑在接收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对好或坏、安全或危险等做出判断,并向运动系统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这属于人脑本能水平的反应【l例如,当人面对有害或者危险的情境时,肌肉会紧张起来以准备奔跑或进攻;当人面对自己喜欢的情境时,通常会放松并享受这一情境。人在本能层的情感反应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在接受外界刺激后会即刻产生。因为大脑无法直接获取外界刺激,必须通过感觉器官来传递信息,所以本能层的设计就是通过给学习者赏心悦目的感官刺激,产生即刻的情感反应,吸

31。

赛微课“你的密码安全吗?——穷举法”(http://

weike.enetedu.eom/play.asp?vodid=156907)为例说明

微课情感化设计三层设计模型的具体实施策略。

1.本能层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本能层的情感化设计关注学习者即刻的情感体验,以给学习者带来愉悦的感官刺激,树立微课给人良好第一印象为目标。本能层设计应尽量做到教师语言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教师仪表得当,展现良好的教学风貌和个人魅力;教学场景整洁;

InstructionandTeacherFrofe95ionalDevelopment

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

201/4-.6

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29期

视频拍摄美观等。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所以有关教育视频拍摄的规律也适合于微课视频的拍摄。参赛微课主要遵循下列几点策略。

(1)多机位多角度拍摄成组镜头

多机位(一般不少于3个机位)多角度拍摄成组镜头,使微课视频能够提供新鲜、丰富的视觉信息,持续保持学习者对画面形象的注意力。

(2)视频拍摄多用固定画面

固定画面给学习者带来稳定的视觉感受。固定画面对教师有突出表现作用,学习者视觉注意力自然就会在教师身上停留相当的时间,符合驻足细看的日常视觉体验和心理需求。

(3)突出主体,视频拍摄的景别采用中景、近景和特写

人的大脑里存在着一种向最简单结构发展的趋势,即眼睛尽可能使观看对象变得简单,视知觉倾向于把任何刺激以一种尽可能简单的结构组织起来,当刺激样式确实呈简化状态时,观赏的感觉是

变为另一种预期状态。这可以用“预期情感状态转换模型”来表示(如图3所示),其中:圆形节点表示情感状态,由一个或多个情感名词术语(如平静、焦虑、兴趣等)表示,用来描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不同时刻的情感;有向弧表示情感算符,即由教师发起的,能够引导学习者情感由一个预期状态变为另一个预期状态的教学事件。预期情感状态转换

模型包括两条主线——教学流程主线和预期情感

状态主线。教学流程主线由教学环节构成,以开始上课为起点,结束上课为终点,中间被划分为若干教学环节。预期情感状态主线从学习者初始情感状态开始,在若干教学事件的作用下,经历若干中间情感状态,到达学习者结束情感状态。教学流程主线体现的是教师教学的整个过程,预期情感状态主线体现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预期情感状态变化过程。

开始环节

中间环节l

结束环节

愉快鲥14】。微课拍摄教学场景的景别多为中景和近

景,个别为特写。采用中景、近景和特写景别能表现学习者和教师教与学过程的局部,突出主体,其它与主体无关内容被挡于镜头之外,符合视知觉“简化原则”,满足学习者视觉审美需求。预期情感

(4)视频拍摄采用“黄金分割”和“斜线”构状态主线图相结合

图3预期情感状态转换模型

人观看视频产生快感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打破平衡,产生刺激,激发情绪带来的快感,一种是满教师首先要根据授课内容设置若干教学环节,足需要,恢复平衡,恢复秩序带来的愉悦【l“黄设计教学流程主线,然后考虑各环节需要学习者处金分割”上四个交叉点都是引人注目的焦点,将表于何种情感状态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完成预现主体内容采用黄金分割律来安排区间构图,画面期情感主线的设计,最后在教学主线的各个环节可以产生形式上美感,使教师讲授场面稳妥平衡。中,选择合适的时间点,设计使预期情感状态转换“斜线”构图则能够打破画面平淡。“黄金分割”的各个教学事件(即情感算符)。下面以参赛微课为和“斜线”构图相结合,使平衡与不平衡构图各有例说明预期情感状态转换模型的具体实践。其度,画面图像就更有吸引力。微课“你的密码安全吗?——穷举法”主要

(5)根据自然长度切换镜头讲授程序设计中一个重要算法“穷举法”的定义镜头是视频画面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合适的镜和解题方法。微课的教学流程主线包括引入、介头长度可以让学习者的视线在画面上有足够的停留时绍概念及例题l(简单)、归纳提升、例题2(复杂)、间,让学习者充分了解画面提供的视觉信息。镜头应总结拓展等环节。具体的预期情感状态转换模型根据自然长度进行切换,即在学习者开始感兴趣时进如下页图4所示。入镜头,在学习者不再感兴趣时切换镜头。微课开始时,学习者的预期情感状态为“平

2.行为层的情感化设计策略静”。在“引入”教学环节中教师设置一个教学事行为层的情感化设计目标是使学习者在发生件“从人们设置密码的不良习惯引入,提出密码安学习行为时有良好的情感体验,保证学习行为的继全性问题”,使学习者的预期情感状态转换为“焦续。教师进行微课的教学流程设计时要对学习者的虑、兴趣”。在“焦虑、兴趣”的情感状态下,学情感反应做出大致的预期,并通过设计各教学环节习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利于后续环节的开展。中的教学事件引导学习者的情感由一种预期状态转“介绍概念及例l”教学环节中设置一个教学事件

5‘。

一__

lnst,rucl;ionandTeacherPro亿eeionaIPevelopment

2014.6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29期

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

“编写程序破解教师的数字邮箱密码,并演示破解笔者在微课情感化设计三层设计模型和实施策的真实场景”,使学习者的预期情感状态转变为略的指导下,设计了微课“你的密码安全吗?——穷“兴奋、焦虑、接受”,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归纳举法”。为检验该微课的应用效果,笔者将该微课在提升(重点)”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然后在“归某高校本科教育技术专业开展应用实践,虽然该微课纳提升:归纳穷举法解题方法”环节结束时设置一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是该微课还是收到良好的应用效个教学事件“提问题:如何破解包括数字、字母和果。在回访问卷中,多数的受访者对该微课中关注学特殊符号的复杂邮箱密码?”,使学习者预期情感习者学习过程情感体验的做法表示赞同,并认为这种状态转变为“期待”。“例2破解复杂邮箱密码”做法切实有效。笔者的实践表明,微澡隋感化设计的教学环节结束后,学习的预期情感状态为“信任、三层没汁模型和实施策略操作性强、具体可行。

快乐”,接下来的“总结拓展”环节在愉快、热烈的氛围中进行。

五、结束语

。.。

介绍概念归纳

总结

引今

及例l

学习微课的过程是学习者汲取科学文化知识,提升

(复暴)

例2

拓宸

教学流享受学习乐趣的成长过程。一节高质量、引人人胜程主线

的微课是一件综合体现知识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微课的设计不仅要关注学习者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要重视学习者情感体验。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通过设计令人满意、内心感动的微课来触发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积极情感,以达到微课的最佳应用效果,是指导微课设计的一种新思路。微课图4参赛作品的预期情感状态转换模型

情感化设计三层设计模型描述了微课情感化设计需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各个教学环要达到的三个层次的目标,可以作为微课设计的指节中具体的教学事件,把学习者的情感从一种预期导模型。微课情感化设计的策略是具体的操作指状态转换为另外一种预期状态,而每一种情感状态南,其中的本能层设计策略有助于吸引学习者进入均有效地促进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开展。

微课,行为层设计策略有助于学习者高效率、高质3.反思层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反思层设计策略则有助于学习学习者反思层的情感体验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者持久地保持对微课的正向情感体验。

思考活动。然而反思层的情感化设计又与本能层和随着微课应用的普及,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必行为层的设计有密切关系,只有符合审美,有美好定会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微课的情感化设计伴随着学习体验的微课才能在学习者反思活动中留下好印微课情感化的制作与传播、微课的情感化的解读与象。所以,反思层的情感化设计是以前面两层的情学习,网络上或将有越来越多“以人为本”的微课

感化设计为基础,主要针对学习者的思考活动来研

涌现出来。

究相应策略。

在线练习、在线作业、在线答疑和在线讨论等参考文献:

各种辅助学习活动可以启发学习者思维,帮助学习【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

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解决其它与微课内容相关的教育杂志,2013,(4):3似2.

知识难点,建立学习者与教师的学习共同体,使学【2】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部发布“微课”的参评项目及相

习变得积极、快乐、温馨和人性化。一门制作普通关要求[EB/OL].http://dasai.cnweike.cn/?c=main&a=newsdetail&

id=4,2013—10-09.

但提供优质的辅助学习活动的微课,可能比一门制【3]3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作精美但辅助活动糟糕甚至没有辅助活动的微课,方案[EB/OL].http://weike.enetedu.com/bisai_fa.htm,2013—10—09.

更能获得学习者的青睐。可见,提供优质的网络辅【4】凤凰微课.凤凰微课体验版[EB/OL].http://apps.microsoft,corn/

助学习服务,是建立微课与学习者情感纽带的一种windows/zh—cn/app/fff63676-fflc-4495-b54b-89d7b09b0983,2013一lO—09.

昂贵却有效的方式,它体现了反思的力量。目前,【5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

互联网上各微课平台除了提供微课视频,还提供了教育杂志,2013,f4):36-42.

相应的教案、教学设计、练习等资源,并开设了评【6】6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一

价交流等学习活动,均可理解为从反思层的角度进12.

行了微课的情感化设计。

【7】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13一14.

[13][14】Donald

Arthur

Norman.情感化设计【M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8】李彤彤,马秀峰,马翠平.教育游戏的情感化设计探究[J]现代教育

社,2005.

技术,2010,20(9):32—34,39.

[15]黄会林,史可扬.影视美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童俐.儿童家具情感化设计原则之解析[J】.装饰,2012,(2):102—103.2009.

【10】陈晨.日用品外观的情感化设计探析【J].机城设计,2013,30(8):

127-128.

作者简介:

[】1】梁新春.网络电子书籍设计中的情感化语言解析[J】.中国出

版,2012,(5):49—50.

郑炜冬: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12】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58556435@qq.com)。

社.2006.

ADesignfor

an

AffectiveMicro-lecture:Idea.ConnotationModelandStrategies

ZhengWeidong

(EducationDepartment

ofHanshanNormal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521041)

Abstract:Micro’lectureiS

new

learning

resource

ineducationalcircles.Althoughmanyrelatedresearches

can

be

seen

inthis

area,specificdesignsforthispurposeare

farthanenoughtoguidethepractice.Thekeypointforthisarticleishowtheaffective

factorsaffectthislearningprocess,puttingforwardtheconceptofMicro—lectureAffectiveDesign,describingthedefinitionanditsconnotation,modelandstrategies.Basedon

the

analysis

on

humanbrain’Scharacteristicsofinformationprocessing,wesuggestto

establish

Three—tier

DesignModel,inwhichincludesviscerallayer,behaviorallayerandreflectivelayer

and

describetherelative

design

strategies.Ourteachingpracticeshowsthatthemodelandstrategiesarefeasible.ThedesignofMicro-lecturebringsaboutthe

motivation

and

thebestresultsofourlearners.ThereforeitiSguidanceforthedesignofMicro.1ecture.

Keywords:Micro・-lecture;AffectiveDesign;Three—tierDesignModel

收稿日期:2014年2月2日

责任编辑:宋灵青

(上接第93页)

教师专业发展(georgina29@126.tom)。

作者简介:

郭绍青: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蒋银健: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技术支持的教与学、

教育、教师专业发展(guosql995@163.com)。

AResearch

on

theModelConstructionof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

BasedonKnowledgeBuilding

JiangYinjianl.GuoShaoqin2

(SchoolofEducationalTechnology,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Gansu

Lanzhou

730070)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themodelof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isbasedon

certainphilosophy

andparticularpurposes,whichplayspositiverolesinguidingtheprofessionaldevelopmentofteachers,andimproving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ofteacher

professionaldevelopmentas

well.Thepaperintroduces

methodusedtoconstruct

modelof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

based

on

knowledgebuilding.Accordingtotheproceduresofbuilding

teachingmodel,togetherwiththesystematicanalysis

of

relativeliterature,thebasicelementsofthemodelhavebeenfiguredout.Inordertodesignthepracticalprogramsupportingteacher

professionaldevelopment,theconceptualmodelandentitymodelof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basedon

knowledge

building

hasbeenbuiltafteranalyzingthecharacteristicsofknowledgebuildingandintegratingknowledgebuildingwithteacher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validityofthemodelhasbeencertifiedinsome

relevantresearch.

Keywords: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ModelConstruction;TeachingCompetence;TeacherLearning

收稿日期:2014年2月22日

责任编辑:宋灵青

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内涵、模型与策略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郑炜冬, Zheng Weidong

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广东潮州,521041中国电化教育

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4(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dhjy201406018.aspx

文章编号:1006—9860(2014)06—olOl—06

微课情感化设计:

理念、内涵、模型与策略

郑炜冬

(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广东潮州521041)

摘要:微课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虽然相关研究成果不少,但是指导具体设计的成果不

多。文章以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为切入点,提出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阐述微课情感化设计的定义和内涵。在分

析人脑信息加工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由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构成的微课情感化设计三层设计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分别阐述实现本能层设计、行为层设计和反思层设计的具体策略。实践表明,微课情感化设计的三层设计模

型和实施策略具体可行、操作性强。微课情感化设计通过设计“以人为本”的微课来触发学习者的积极情感,以

达到微课的最佳应用效果,是指导微课设计的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微课;微课情感化设计;三层设计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各种基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或困难是没有掌握微课的设计方于微型课程视频的创新教学实践在全球范围内迅法”‘¨。然而,国内关于微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速铺开。2006年,美国学者萨尔曼・可汗(Salman念的阐释和应用前景的展望,具体指导微课设计的Khan)推出可汗学院(KhanAcademy,http://www.研究不多。笔者从情感的角度人手,借鉴产品设计khanacademy.org),其录制的微型课程视频在美国领域“情感化设计”的思想,提出微课情感化设计基础教育领域风靡一时;2007年,美国化学教师的理念。

JonathanBergman和AaronSams在萨尔曼・可汗的基础上,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010年,广东一、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的提出

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针对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随着微课建设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国内的现状,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微课(Micro—lecture)的概教育部门、企业和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微课念,并在佛山市中小学中组织了微课大赛;2012—的定义,如下表所示。

2013年期间,教育部举办了面向中小学教师的“中国内关于微课的部分定义

国微课大赛”和面向高校教师的“首届全国高校微序号

定义的内容

课教学比赛”;2013年,由华南师范大学和凤凰卫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零方

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视合作的“凤凰微课”正式上线。这些事件标志着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81(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12)

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微课,正受到国内外教育界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

的广泛关注。

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㈣(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2012)

当前国内微课建设如火如荼,参加微课建设的一种以5—10分钟甚至更短时长为单元的微型课程。它以视

教师越来越多,网络上微课视频的数量与13俱增,频为主要载体,具有时间短、内容精、模块化、情景化、3

半结构化等特点,特别适宜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而微课视频的质量却良莠不齐。胡铁生面向全国首设备相结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所有希望获取知识的届中小学微课大赛参赛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人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学习新体验嗍(凤凰微课,2013)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76%的教师认为微课的设计是微课制作过程中最重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4

要的环节,34%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微课制作过程

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构建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峰l(胡铁生,20131

t本文系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移动学习时代创新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3一A一13)和广东省2012年度高

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信息技术的本科高校内部教学评估与监控体系构建”f]页目编号:2012252)的研究成果。

InstructionandTeacherFrofeseionalDevelopment,

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

2014.6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29期

续表

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微课的应用效果。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

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嘲(黎加厚,2013)

1.微课情感化设计中的“积极情感”不等同于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6

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川“正向情感”

(焦建利,2011)

人的情感根据其价值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上述定义体现了人们对微课的一些共识:

可分为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正向情感是人对正向…1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虽然微课可以采用其

价值的增加或负向价值的减少所产生的情感,如愉它媒体形式(如录音、图片、动画、PPT等)作为载快、信任、感激、庆幸等。负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体,但主要以视频为主。

值的减少或负向价值的增加所产生的情感,如痛(2)围绕学科知识点(如重难点或教学环节)进行苦、鄙视、仇恨、嫉妒等。学习者在学习时产生的设计制作。

情感,根据其对学习的正反作用可分为积极情感和(3)时间短:一般要求时间在10分钟以内,但根消极情感,积极情感能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消据微课的知识内容、授课对象、应用场景的不同,极情感会阻碍学习者的学习。

时间的长短可以适当调整。

一种情感是属于积极情感还是属于消极情感,(4)内容精:精选微课的主题,精心设计微课的

无法绝对地界定,而取决于其对具体学习场合的作内容。

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当学习者处于正向情感状态(5)支持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微课可以作为时,大脑加工的范围拓宽,有利于唤起学习者的好自主学习资源支持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可运行奇心、激发创造力,使大脑成为一个有效的学习有于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种形式的机体,此时的正向情感属于积极情感。正向情感在硬件平台。

特定场合可能使学习者专心于触发正向情感的事情感化设计(AffectiveDesign/EmotionalDesign)情,注意力不集中,此时的正向情感是消极情感。是一种源自产品设计领域的理念,是一种“以人例如,教师在授课前讲述一个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笑为本”的产品设计哲学。唐纳德・A・诺曼(Donald话,学生可能会感到“兴奋”,而“兴奋”这种正ArthurNorman),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计算机向情感可能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此时“兴奋”工程师、工业设计家,在其著作《情感化设计》就属于消极情感。在大多数情况下,当学习者处于中,阐述了情感在商业产品设计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负向情感状态时,会感到焦虑或悲伤,其注意力往与作用,倡导在产品设计中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情往集中在某个问题的局部而不是整体上,不利于问感,使产品能够促发消费者积极的情感反应,从而题的解决,此时的负向情感属于消极情感。负向情促使购买行为的产生。随着研究的深人,情感化设感在特定场合可以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在一个主题计已经被应用到建筑及环境设计、软件设计、包装

上不分心,并逐步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直至问题解设计和服务设计等诸多领圳8。11】。

决。例如,当学习者被告知某些常见生活习惯会使情感化设计的理念指导人们在商业产品的设计人生病时,学习者可能感到“害怕”,而“害怕”中融人情感因素,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果。在这种负向情感会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此时“害某种程度上,微课也可以看成一种教育产品。微课怕”属于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

面向的学习者具有丰富情感并且渴望收获情感,如2.微课情感化设计属于教学设计的子范畴果在微课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情感,设计学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为根本目的,习者在学习微课过程中的情感历程,那么微课便能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所以,在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商业产品中广泛应用的情感化设计理念对微课的设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计与制作必有积极作用,可以作为指导微课建设的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一种设计理念。

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

二、微课情感化设计的内涵

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l生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

本规律”【l21。微课情感化设计属于教学设计的子范微课情感化设计是基于情感化设计的理念,畴,既有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同时由于以情感作在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等环节中设计能够激为切入点,又使微课情感化设计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学习者积极情感的方案的过程,目的是使学习

f如下页图1所示)。微课情感化设计遵循学习理论

In5tructionandTeacherProfcssionaIDevelopment

2014.6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29期

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

与教学理论的指导,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的设计,目标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微课情感化设计独特之处在于侧重对学习者情感体验和学习过程中积极情感激发的研究。如果将微课看成一种产品,那么微课情感化设计更注重产品的用户体验,而教学设计更注重产品的功能。

图1微课情感化设计与教学设计的关系图

三、微课情感化设计的三层设计模型

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微课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目标。人脑在处理外部信息时存在“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三个层次的加工水平。微课情感化设计所关注的,就是学习者的大脑在加工学习信息时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根据人脑信息加工的特点,学习者能够感受到的情感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本能层的情感、行为层的情感和反思层的情感。因此,微课情感化设计可以分成本能层的设计、行为层的设计和反思层的设计。图2描述了微课情感化设计的三层设计模型。

▲促进思考.留下好印象

。。。

蠹蠢圈豳墨圈_圈I心悦目的感官刺激

行为层

图2微课情感化设计的三层设计模型

学习过程有良好的情感体验’1“””“””…8”4

引学习者进入微课。

2.行为层的设计

本能水平没有推理,按“模式匹配”的方式进行工作。而在行为水平上,大脑对外部刺激进行了更高级的分析,并能对行为做出相应调整。例如经验丰富的司机在驾驶汽车遇到障碍物时,不假思索便能控制汽车绕过障碍物,这属于大脑行为层的反应。行为层的快感来自顺利完成任务或某事做得很好时所产生的感受,如使用锋利的菜刀切菜时产生的快乐、完美弹奏一曲复杂的音乐作品时产生的快乐。学习是大脑支配的一种行为,学习行为的发生也伴随着情感体验的产生。所以,行为层的设计目标是使学习者能够顺利、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过程有良好的情感体验。

3.反思层的设计

大脑反思层控制着人的思考活动,如反省、解释、理解和推理等,是人脑信息加工的最高水平。人在本能水平和行为水平上的行为是无意识的,而反思水平的思考是有意识的。例如,人可以在行为水平上无意识地驾驶汽车回家,在反思水平上有意识地思考其他事情;娴熟的钢琴演奏者可以在行为水平上用手指自如地弹奏,在反思水平上与人交谈。反思层的情感是指人在思考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所以,反思层的设计目标是通过激发学习者的思考活动,促使思考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使微课给学习者留下好印象。

虽然人脑信息加工的三个层次有明显的分工,但是这三个层次往往是同时发生,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不可割裂的。本能层是情感加工的起点,会受到行为层的加强或抑制。反思层也会加强或抑制行为层,使行为层有某种偏向。三个层次还有时间上的区别。本能水平和行为水平是关于“现在”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而反思水平可以回想过去,思考未来,是“长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四、微课情感化设计策略

下面以首届广东省高校微课大赛一等奖的参

1.本能层的设计

大脑在接收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对好或坏、安全或危险等做出判断,并向运动系统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这属于人脑本能水平的反应【l例如,当人面对有害或者危险的情境时,肌肉会紧张起来以准备奔跑或进攻;当人面对自己喜欢的情境时,通常会放松并享受这一情境。人在本能层的情感反应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在接受外界刺激后会即刻产生。因为大脑无法直接获取外界刺激,必须通过感觉器官来传递信息,所以本能层的设计就是通过给学习者赏心悦目的感官刺激,产生即刻的情感反应,吸

31。

赛微课“你的密码安全吗?——穷举法”(http://

weike.enetedu.eom/play.asp?vodid=156907)为例说明

微课情感化设计三层设计模型的具体实施策略。

1.本能层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本能层的情感化设计关注学习者即刻的情感体验,以给学习者带来愉悦的感官刺激,树立微课给人良好第一印象为目标。本能层设计应尽量做到教师语言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教师仪表得当,展现良好的教学风貌和个人魅力;教学场景整洁;

InstructionandTeacherFrofe95ionalDevelopment

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

201/4-.6

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29期

视频拍摄美观等。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所以有关教育视频拍摄的规律也适合于微课视频的拍摄。参赛微课主要遵循下列几点策略。

(1)多机位多角度拍摄成组镜头

多机位(一般不少于3个机位)多角度拍摄成组镜头,使微课视频能够提供新鲜、丰富的视觉信息,持续保持学习者对画面形象的注意力。

(2)视频拍摄多用固定画面

固定画面给学习者带来稳定的视觉感受。固定画面对教师有突出表现作用,学习者视觉注意力自然就会在教师身上停留相当的时间,符合驻足细看的日常视觉体验和心理需求。

(3)突出主体,视频拍摄的景别采用中景、近景和特写

人的大脑里存在着一种向最简单结构发展的趋势,即眼睛尽可能使观看对象变得简单,视知觉倾向于把任何刺激以一种尽可能简单的结构组织起来,当刺激样式确实呈简化状态时,观赏的感觉是

变为另一种预期状态。这可以用“预期情感状态转换模型”来表示(如图3所示),其中:圆形节点表示情感状态,由一个或多个情感名词术语(如平静、焦虑、兴趣等)表示,用来描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不同时刻的情感;有向弧表示情感算符,即由教师发起的,能够引导学习者情感由一个预期状态变为另一个预期状态的教学事件。预期情感状态转换

模型包括两条主线——教学流程主线和预期情感

状态主线。教学流程主线由教学环节构成,以开始上课为起点,结束上课为终点,中间被划分为若干教学环节。预期情感状态主线从学习者初始情感状态开始,在若干教学事件的作用下,经历若干中间情感状态,到达学习者结束情感状态。教学流程主线体现的是教师教学的整个过程,预期情感状态主线体现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预期情感状态变化过程。

开始环节

中间环节l

结束环节

愉快鲥14】。微课拍摄教学场景的景别多为中景和近

景,个别为特写。采用中景、近景和特写景别能表现学习者和教师教与学过程的局部,突出主体,其它与主体无关内容被挡于镜头之外,符合视知觉“简化原则”,满足学习者视觉审美需求。预期情感

(4)视频拍摄采用“黄金分割”和“斜线”构状态主线图相结合

图3预期情感状态转换模型

人观看视频产生快感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打破平衡,产生刺激,激发情绪带来的快感,一种是满教师首先要根据授课内容设置若干教学环节,足需要,恢复平衡,恢复秩序带来的愉悦【l“黄设计教学流程主线,然后考虑各环节需要学习者处金分割”上四个交叉点都是引人注目的焦点,将表于何种情感状态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完成预现主体内容采用黄金分割律来安排区间构图,画面期情感主线的设计,最后在教学主线的各个环节可以产生形式上美感,使教师讲授场面稳妥平衡。中,选择合适的时间点,设计使预期情感状态转换“斜线”构图则能够打破画面平淡。“黄金分割”的各个教学事件(即情感算符)。下面以参赛微课为和“斜线”构图相结合,使平衡与不平衡构图各有例说明预期情感状态转换模型的具体实践。其度,画面图像就更有吸引力。微课“你的密码安全吗?——穷举法”主要

(5)根据自然长度切换镜头讲授程序设计中一个重要算法“穷举法”的定义镜头是视频画面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合适的镜和解题方法。微课的教学流程主线包括引入、介头长度可以让学习者的视线在画面上有足够的停留时绍概念及例题l(简单)、归纳提升、例题2(复杂)、间,让学习者充分了解画面提供的视觉信息。镜头应总结拓展等环节。具体的预期情感状态转换模型根据自然长度进行切换,即在学习者开始感兴趣时进如下页图4所示。入镜头,在学习者不再感兴趣时切换镜头。微课开始时,学习者的预期情感状态为“平

2.行为层的情感化设计策略静”。在“引入”教学环节中教师设置一个教学事行为层的情感化设计目标是使学习者在发生件“从人们设置密码的不良习惯引入,提出密码安学习行为时有良好的情感体验,保证学习行为的继全性问题”,使学习者的预期情感状态转换为“焦续。教师进行微课的教学流程设计时要对学习者的虑、兴趣”。在“焦虑、兴趣”的情感状态下,学情感反应做出大致的预期,并通过设计各教学环节习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利于后续环节的开展。中的教学事件引导学习者的情感由一种预期状态转“介绍概念及例l”教学环节中设置一个教学事件

5‘。

一__

lnst,rucl;ionandTeacherPro亿eeionaIPevelopment

2014.6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29期

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

“编写程序破解教师的数字邮箱密码,并演示破解笔者在微课情感化设计三层设计模型和实施策的真实场景”,使学习者的预期情感状态转变为略的指导下,设计了微课“你的密码安全吗?——穷“兴奋、焦虑、接受”,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归纳举法”。为检验该微课的应用效果,笔者将该微课在提升(重点)”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然后在“归某高校本科教育技术专业开展应用实践,虽然该微课纳提升:归纳穷举法解题方法”环节结束时设置一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是该微课还是收到良好的应用效个教学事件“提问题:如何破解包括数字、字母和果。在回访问卷中,多数的受访者对该微课中关注学特殊符号的复杂邮箱密码?”,使学习者预期情感习者学习过程情感体验的做法表示赞同,并认为这种状态转变为“期待”。“例2破解复杂邮箱密码”做法切实有效。笔者的实践表明,微澡隋感化设计的教学环节结束后,学习的预期情感状态为“信任、三层没汁模型和实施策略操作性强、具体可行。

快乐”,接下来的“总结拓展”环节在愉快、热烈的氛围中进行。

五、结束语

。.。

介绍概念归纳

总结

引今

及例l

学习微课的过程是学习者汲取科学文化知识,提升

(复暴)

例2

拓宸

教学流享受学习乐趣的成长过程。一节高质量、引人人胜程主线

的微课是一件综合体现知识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微课的设计不仅要关注学习者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要重视学习者情感体验。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通过设计令人满意、内心感动的微课来触发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积极情感,以达到微课的最佳应用效果,是指导微课设计的一种新思路。微课图4参赛作品的预期情感状态转换模型

情感化设计三层设计模型描述了微课情感化设计需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各个教学环要达到的三个层次的目标,可以作为微课设计的指节中具体的教学事件,把学习者的情感从一种预期导模型。微课情感化设计的策略是具体的操作指状态转换为另外一种预期状态,而每一种情感状态南,其中的本能层设计策略有助于吸引学习者进入均有效地促进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开展。

微课,行为层设计策略有助于学习者高效率、高质3.反思层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反思层设计策略则有助于学习学习者反思层的情感体验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者持久地保持对微课的正向情感体验。

思考活动。然而反思层的情感化设计又与本能层和随着微课应用的普及,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必行为层的设计有密切关系,只有符合审美,有美好定会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微课的情感化设计伴随着学习体验的微课才能在学习者反思活动中留下好印微课情感化的制作与传播、微课的情感化的解读与象。所以,反思层的情感化设计是以前面两层的情学习,网络上或将有越来越多“以人为本”的微课

感化设计为基础,主要针对学习者的思考活动来研

涌现出来。

究相应策略。

在线练习、在线作业、在线答疑和在线讨论等参考文献:

各种辅助学习活动可以启发学习者思维,帮助学习【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

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解决其它与微课内容相关的教育杂志,2013,(4):3似2.

知识难点,建立学习者与教师的学习共同体,使学【2】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部发布“微课”的参评项目及相

习变得积极、快乐、温馨和人性化。一门制作普通关要求[EB/OL].http://dasai.cnweike.cn/?c=main&a=newsdetail&

id=4,2013—10-09.

但提供优质的辅助学习活动的微课,可能比一门制【3]3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作精美但辅助活动糟糕甚至没有辅助活动的微课,方案[EB/OL].http://weike.enetedu.com/bisai_fa.htm,2013—10—09.

更能获得学习者的青睐。可见,提供优质的网络辅【4】凤凰微课.凤凰微课体验版[EB/OL].http://apps.microsoft,corn/

助学习服务,是建立微课与学习者情感纽带的一种windows/zh—cn/app/fff63676-fflc-4495-b54b-89d7b09b0983,2013一lO—09.

昂贵却有效的方式,它体现了反思的力量。目前,【5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

互联网上各微课平台除了提供微课视频,还提供了教育杂志,2013,f4):36-42.

相应的教案、教学设计、练习等资源,并开设了评【6】6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一

价交流等学习活动,均可理解为从反思层的角度进12.

行了微课的情感化设计。

【7】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13一14.

[13][14】Donald

Arthur

Norman.情感化设计【M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8】李彤彤,马秀峰,马翠平.教育游戏的情感化设计探究[J]现代教育

社,2005.

技术,2010,20(9):32—34,39.

[15]黄会林,史可扬.影视美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童俐.儿童家具情感化设计原则之解析[J】.装饰,2012,(2):102—103.2009.

【10】陈晨.日用品外观的情感化设计探析【J].机城设计,2013,30(8):

127-128.

作者简介:

[】1】梁新春.网络电子书籍设计中的情感化语言解析[J】.中国出

版,2012,(5):49—50.

郑炜冬: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12】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58556435@qq.com)。

社.2006.

ADesignfor

an

AffectiveMicro-lecture:Idea.ConnotationModelandStrategies

ZhengWeidong

(EducationDepartment

ofHanshanNormal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521041)

Abstract:Micro’lectureiS

new

learning

resource

ineducationalcircles.Althoughmanyrelatedresearches

can

be

seen

inthis

area,specificdesignsforthispurposeare

farthanenoughtoguidethepractice.Thekeypointforthisarticleishowtheaffective

factorsaffectthislearningprocess,puttingforwardtheconceptofMicro—lectureAffectiveDesign,describingthedefinitionanditsconnotation,modelandstrategies.Basedon

the

analysis

on

humanbrain’Scharacteristicsofinformationprocessing,wesuggestto

establish

Three—tier

DesignModel,inwhichincludesviscerallayer,behaviorallayerandreflectivelayer

and

describetherelative

design

strategies.Ourteachingpracticeshowsthatthemodelandstrategiesarefeasible.ThedesignofMicro-lecturebringsaboutthe

motivation

and

thebestresultsofourlearners.ThereforeitiSguidanceforthedesignofMicro.1ecture.

Keywords:Micro・-lecture;AffectiveDesign;Three—tierDesignModel

收稿日期:2014年2月2日

责任编辑:宋灵青

(上接第93页)

教师专业发展(georgina29@126.tom)。

作者简介:

郭绍青: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蒋银健: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技术支持的教与学、

教育、教师专业发展(guosql995@163.com)。

AResearch

on

theModelConstructionof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

BasedonKnowledgeBuilding

JiangYinjianl.GuoShaoqin2

(SchoolofEducationalTechnology,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Gansu

Lanzhou

730070)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themodelof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isbasedon

certainphilosophy

andparticularpurposes,whichplayspositiverolesinguidingtheprofessionaldevelopmentofteachers,andimproving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ofteacher

professionaldevelopmentas

well.Thepaperintroduces

methodusedtoconstruct

modelof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

based

on

knowledgebuilding.Accordingtotheproceduresofbuilding

teachingmodel,togetherwiththesystematicanalysis

of

relativeliterature,thebasicelementsofthemodelhavebeenfiguredout.Inordertodesignthepracticalprogramsupportingteacher

professionaldevelopment,theconceptualmodelandentitymodelof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basedon

knowledge

building

hasbeenbuiltafteranalyzingthecharacteristicsofknowledgebuildingandintegratingknowledgebuildingwithteacher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validityofthemodelhasbeencertifiedinsome

relevantresearch.

Keywords: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ModelConstruction;TeachingCompetence;TeacherLearning

收稿日期:2014年2月22日

责任编辑:宋灵青

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内涵、模型与策略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郑炜冬, Zheng Weidong

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广东潮州,521041中国电化教育

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4(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dhjy201406018.aspx


相关内容

  • 餐饮行业体验营销策略研究_以_海底捞_为例_夏晓云
  • 东方企业文化·产业经济 2012年10月 餐饮行业体验营销策略研究 --以"海底捞 夏晓云 汪筱兰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00) 摘 要:体验经济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浪潮.体验式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和营销理论,伴随着体验经济的出现而产生.体验营销理论自引入我国以 ...

  • 论内涵发展模型实训基地的策略创新
  • 論內涵發展模型實訓基地的策略創新 賈厚林 摘 要:實訓基地是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徵.在經歷了數量上的蓬勃發展後.隨著顯性資源條件的逐步趨同,將會進A一個以品質提高為核心的內涵增長模型.如何審時度勢,增強內涵意識,重視內涵品質,不僅僅是政策層面的迫切需求,也是基地建設的一個共同走向.要成功地完成這個轉變, ...

  • 基于组织社会化理论的新员工引导模型构建
  • 基于组织社会化理论的新员工引导模型构建 张乐明 (衢州学院,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新员工引导是组织社会化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能为企业提供高效而又具有高认同感的员工,因此大 多企业都比较重视新员工引导,但从企业的具体操作来看,新员工引导仅仅是被做为一种单一的引导任务而已,有些企 为了能给大多 ...

  • 语文素养内涵综述
  • 语文素养内涵研究综述 --基于语文课程.人和心理学三个视角 学科教学(语文) 李娟 2014120047 [摘要]"语文素养"自作为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被提出后,就被推到了语文教育研究的前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语文素养"的争论.争论的 ...

  •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考试题
  • 初中数学课标学习解答 第一章数学课标(实验稿)的研究背景和基本理念 一.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依据是〈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纲要〉 二.制定<课标>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中国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三.阐述<课标>的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要面 ...

  • 关系营销策略对网络交易信任的作用机理分析
  • 作者:赵宏霞杨皎平万君 管理评论 2011年02期 网络交易与传统交易的主要差别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相对于传统交易,网络交易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卖方可以方便快捷地将产品信息展示给消费者,同时为消费者选择.比较和决策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第二方面,相对于传统交易,网络交易 ...

  • 品牌营销知识点
  • 判断:10*1=10单选:10*2=20简答:5*7=35论述:2*10=20案例:1*15=15 一.品牌与产品的区别和联系 1. 属性 一个品牌首先代表特定产品的属性.特定的属性附着在一定的产品上,不同品牌的产品表现为不同的属性差异. 品牌的价值特指可以兼容多个产品的理念,是品牌向消费者承诺的功 ...

  • 顾客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 题 目: 顾客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院系名称: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学 号: 教师职称: 摘 要 随着中国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企业间的较量已开始从产品的竞争转向顾客资源的竞争,顾客资源正在逐渐取代产品技术本身,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关注顾客.研究顾客.探讨"如何使顾客满意& ...

  •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研究 1.案例分析: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 21世纪,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生活质量是越来越高,上网时遇数学.旅游中用数学.消费中有数学.正如华罗庚所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将成为21世纪的每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