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举例论证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在议论文写作中,举事例是论证的主要方法之一。作为高中生,举事例应该学会摒弃仅仅简单用来论证观点、凑字数,而应在多方面恰当运用举例方式,加强论证的形象性、直观性。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也应引导学生在议论文写作的不同阶段学会恰当运用举例手法。本文就结合具体作品来谈谈举例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妙用。   一、形象引出话题   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中心论点或话题,即使采用对比、排比等手法,也都是围绕观点或话题来进行的,很少有举例子来引出话题或者观点的。其实,以具体的事例引出话题,不但自然,而且生动形象。如《远望的智慧》一文中作者就是通过形象的事例来引出话题的。   放归小鱼的丹麦人期待着将来有更大的鱼吃,提倡“数罟不入洿池”的孟子让后来人有更多的鱼吃。他们没有急于一时的捕捞,而是以长远的目光,对眼前所得进行毅然的舍弃,过后得到的也许更多。这是一种远望的智慧。   作者运用“丹麦人放小鱼为了将来有大鱼吃”和孟子放小鱼为了“后来人有更多的鱼吃”,两个中外事例,形象地说明了放眼长远的智慧,引出了文题“远望的智慧”,很是生动,让文题直观呈现的同时,也使得文章具有可读性,让读者禁不住想要继续读下去。   二、辩证阐释观点   议论文中引出话题或者论点后,就要对观点、话题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对之进行界定或者诠释,使读者明白其中的内涵。一般而言,对观点或话题的阐述都是道理论证方式,通过语言来对观点进行申论。但是如果运用举例的方式,特别是运用多个不同维度的事例进行辩证说明,也能起到客观陈述的效果。如文中,作者就例举了关于有无“远望的智慧”的两种现象,辩证说明其观点内涵:   这样的智慧,有的人运用自如。“非典”期间,板蓝根成为抢手药品,供不应求。不少小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虽失去了一时的小利,但赢得了长久的信誉。“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业绩一片大好。神威药业的经营智慧不就是远望的智慧吗?   这一段是通过石家庄神威药业“非典”期间降价售药,通过让利于民销售,日后获得更好业绩的事例,来说明有“远望的智慧”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的道理;同时,作者也举例说明相反的情况:   可惜也有不少人目光短浅,遇见“小鱼”便吃,失去了更大更多的“美味”。正如登山,在旅途中,有人往往会被道边一时开放的鲜花吸引,停步不前,也就没有了机会观赏顶峰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们目光短浅,缺乏远望的智慧。放远目光,不被眼前风景迷惑,才能看到最终的绚丽风光。   作者通过登山如果被路边鲜花吸引而止步不前就难以登上顶峰欣赏真正美景的事例,来说明缺乏持久的韧性、长远的计划,就难以达到最终的目的,难以获得最终的成功。这样作者就是通过举例来辩证阐述了“远望的智慧”有无的意义所在。   三、对比深入论证   议论文论证的主要方式是举例。一般情况下,举例论证仅仅是就例子本身来说明某种情况,证明某种观点,如果将例证设置成对比的两个方面,就能通过对比论证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增加论证的力度。如文中就挑选楚汉之争中刘邦、项羽两个人物进行对比举例论证: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占尽了天时地利,又有谋士范增相助。相比之下,刘邦不能不称作弱势一方。当他攻入咸阳宫后,他没有进行大肆抢掠来自己享乐。他明白物质上的享受只能是暂时的,而获得百姓的尊重与爱戴才会有更为长久的未来。鸿门一宴,他甘愿赔礼道歉,将胜利成果拱手相让。这看似放弃了自己的利益,实际上也是一种远望的智慧,毕竟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倘若刘邦一心与项羽争一时高下,当时必败于项羽铁骑之下,性命难保,更遑论君临天下了。   首先举的是刘邦,主要从正面来突出刘邦的目光长远,再反过来举项羽之例:   反观项羽,灭秦之后,他想到的是车载秦的金银财宝,回彭城老家去。他只想到衣锦还乡,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到头来只能被围垓下,以乌江自刎给自己画上了人生的句号。没有远望,就没有未来。   在具体写作中,因为刘邦项羽谋事策略截然相反,所以这种例证对比也更加直接明显,这样也就将“看似放弃了自己的利益,实际上也是一种远望的智慧”和“没有远望,就没有未来”两个小论点直观鲜明地陈述出来,深入且深刻。   四、巧妙联系现实   对于高中生而言,写作议论文一定不能“空对空”,而要赋予其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对于高中生而言,三点一线的生活,缺乏丰富的阅历和经历,与自己的生活现实相联系自然是比较困难。那么如果能以举例的方式来联系当前的客观社会现实,则比较容易,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如文中就将“远望的智慧”联系到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发展经济而不注重保护环境的社会现实:   当今社会如项羽者不在少数。不少地方政府贪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引进重污染企业,富有盛名的香格里拉被肆意开发。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开发,就是缺乏远望的智慧。没有了蓝天碧水的地方又怎能有幸福的未来生活呢?   作者并没有将过多笔墨纠缠在具体的事例上面,而是就这种现象进行简单的陈述,让大家很快联想到身边的客观现象。“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开发,就是缺乏远望的智慧”,一句简单的评论,就将社会现象与文章的话题巧妙联系起来,而“没有了蓝天碧水的地方又怎能有幸福的未来生活呢?”又很好地回答并赋予了观点以现实意义。结尾,作者进一步将观点与“我们”自己联系起来,赋予其更强的实际意义:   不管是人生之路,还是社会发展之路,我们都要有远望的智慧。作为高中生,就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不要为了一棵树放弃整片森林,不要为了一条小河放弃整个大海,不要为了一时的辛苦而放弃日后的成功,放眼前方,更美的风景在未来。   结尾作者将观点与当前的高中生联系起来,提出了期望“树立远大的理想”,因为“放眼前方,更美的风景在未来”,这既是“远望的智慧”的形象表述,也是对人生的美好期盼,显得非常有鼓舞力,也使得观点更加令人信服,以之作结,也更能得到读者的认同。   其实,在议论文写作中,举例不仅仅有以上诸般妙用,还有更多地方可以巧妙举例,只要能够更好地阐明观点、巧妙论证就可以了。至于在具体的运用上,则需要根据需要加以裁剪,因需而用。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

  在议论文写作中,举事例是论证的主要方法之一。作为高中生,举事例应该学会摒弃仅仅简单用来论证观点、凑字数,而应在多方面恰当运用举例方式,加强论证的形象性、直观性。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也应引导学生在议论文写作的不同阶段学会恰当运用举例手法。本文就结合具体作品来谈谈举例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妙用。   一、形象引出话题   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中心论点或话题,即使采用对比、排比等手法,也都是围绕观点或话题来进行的,很少有举例子来引出话题或者观点的。其实,以具体的事例引出话题,不但自然,而且生动形象。如《远望的智慧》一文中作者就是通过形象的事例来引出话题的。   放归小鱼的丹麦人期待着将来有更大的鱼吃,提倡“数罟不入洿池”的孟子让后来人有更多的鱼吃。他们没有急于一时的捕捞,而是以长远的目光,对眼前所得进行毅然的舍弃,过后得到的也许更多。这是一种远望的智慧。   作者运用“丹麦人放小鱼为了将来有大鱼吃”和孟子放小鱼为了“后来人有更多的鱼吃”,两个中外事例,形象地说明了放眼长远的智慧,引出了文题“远望的智慧”,很是生动,让文题直观呈现的同时,也使得文章具有可读性,让读者禁不住想要继续读下去。   二、辩证阐释观点   议论文中引出话题或者论点后,就要对观点、话题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对之进行界定或者诠释,使读者明白其中的内涵。一般而言,对观点或话题的阐述都是道理论证方式,通过语言来对观点进行申论。但是如果运用举例的方式,特别是运用多个不同维度的事例进行辩证说明,也能起到客观陈述的效果。如文中,作者就例举了关于有无“远望的智慧”的两种现象,辩证说明其观点内涵:   这样的智慧,有的人运用自如。“非典”期间,板蓝根成为抢手药品,供不应求。不少小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虽失去了一时的小利,但赢得了长久的信誉。“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业绩一片大好。神威药业的经营智慧不就是远望的智慧吗?   这一段是通过石家庄神威药业“非典”期间降价售药,通过让利于民销售,日后获得更好业绩的事例,来说明有“远望的智慧”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的道理;同时,作者也举例说明相反的情况:   可惜也有不少人目光短浅,遇见“小鱼”便吃,失去了更大更多的“美味”。正如登山,在旅途中,有人往往会被道边一时开放的鲜花吸引,停步不前,也就没有了机会观赏顶峰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们目光短浅,缺乏远望的智慧。放远目光,不被眼前风景迷惑,才能看到最终的绚丽风光。   作者通过登山如果被路边鲜花吸引而止步不前就难以登上顶峰欣赏真正美景的事例,来说明缺乏持久的韧性、长远的计划,就难以达到最终的目的,难以获得最终的成功。这样作者就是通过举例来辩证阐述了“远望的智慧”有无的意义所在。   三、对比深入论证   议论文论证的主要方式是举例。一般情况下,举例论证仅仅是就例子本身来说明某种情况,证明某种观点,如果将例证设置成对比的两个方面,就能通过对比论证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增加论证的力度。如文中就挑选楚汉之争中刘邦、项羽两个人物进行对比举例论证: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占尽了天时地利,又有谋士范增相助。相比之下,刘邦不能不称作弱势一方。当他攻入咸阳宫后,他没有进行大肆抢掠来自己享乐。他明白物质上的享受只能是暂时的,而获得百姓的尊重与爱戴才会有更为长久的未来。鸿门一宴,他甘愿赔礼道歉,将胜利成果拱手相让。这看似放弃了自己的利益,实际上也是一种远望的智慧,毕竟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倘若刘邦一心与项羽争一时高下,当时必败于项羽铁骑之下,性命难保,更遑论君临天下了。   首先举的是刘邦,主要从正面来突出刘邦的目光长远,再反过来举项羽之例:   反观项羽,灭秦之后,他想到的是车载秦的金银财宝,回彭城老家去。他只想到衣锦还乡,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到头来只能被围垓下,以乌江自刎给自己画上了人生的句号。没有远望,就没有未来。   在具体写作中,因为刘邦项羽谋事策略截然相反,所以这种例证对比也更加直接明显,这样也就将“看似放弃了自己的利益,实际上也是一种远望的智慧”和“没有远望,就没有未来”两个小论点直观鲜明地陈述出来,深入且深刻。   四、巧妙联系现实   对于高中生而言,写作议论文一定不能“空对空”,而要赋予其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对于高中生而言,三点一线的生活,缺乏丰富的阅历和经历,与自己的生活现实相联系自然是比较困难。那么如果能以举例的方式来联系当前的客观社会现实,则比较容易,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如文中就将“远望的智慧”联系到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发展经济而不注重保护环境的社会现实:   当今社会如项羽者不在少数。不少地方政府贪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引进重污染企业,富有盛名的香格里拉被肆意开发。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开发,就是缺乏远望的智慧。没有了蓝天碧水的地方又怎能有幸福的未来生活呢?   作者并没有将过多笔墨纠缠在具体的事例上面,而是就这种现象进行简单的陈述,让大家很快联想到身边的客观现象。“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开发,就是缺乏远望的智慧”,一句简单的评论,就将社会现象与文章的话题巧妙联系起来,而“没有了蓝天碧水的地方又怎能有幸福的未来生活呢?”又很好地回答并赋予了观点以现实意义。结尾,作者进一步将观点与“我们”自己联系起来,赋予其更强的实际意义:   不管是人生之路,还是社会发展之路,我们都要有远望的智慧。作为高中生,就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不要为了一棵树放弃整片森林,不要为了一条小河放弃整个大海,不要为了一时的辛苦而放弃日后的成功,放眼前方,更美的风景在未来。   结尾作者将观点与当前的高中生联系起来,提出了期望“树立远大的理想”,因为“放眼前方,更美的风景在未来”,这既是“远望的智慧”的形象表述,也是对人生的美好期盼,显得非常有鼓舞力,也使得观点更加令人信服,以之作结,也更能得到读者的认同。   其实,在议论文写作中,举例不仅仅有以上诸般妙用,还有更多地方可以巧妙举例,只要能够更好地阐明观点、巧妙论证就可以了。至于在具体的运用上,则需要根据需要加以裁剪,因需而用。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


相关内容

  • 2016议论文阅读方法00
  • 2016议论文阅读方法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反证法)] 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具体如下: ...

  • 议论文相关知识点
  • 2012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证方式 立论:直接阐明自己的观点或主张.驳论:通过反驳错误的观点,树立自己的正确观点. 3.怎样找论点?论点是文中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判断句.提炼论点的方法有:看标题是论点还是论题:看开头,是否能统摄全文:看结尾,找总结性的 ...

  • 议论文技巧
  •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议论文的概念: 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议论文可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两大类型. 二.议论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三.论点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要见解和主张.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 ...

  • 初三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总复习
  •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分界初中初三年级语文组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 ...

  • 议论文阅读知识点归纳及答题技巧
  • 议论文阅读知识点归纳及答题技巧 引入:1.议论文的特点: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均 ...

  •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
  •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 议论文是学生在各级各类应考或平时练笔中选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文体.从各级各类的考场作文 评阅及平时作文批改情况来看,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写出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是因为不能恰当或综合 运用议论文常见的一些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 ...

  • 议论文总结
  •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具体如下: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 ...

  • 议论文答题公式 华东师范大学 郭志权
  • 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 知识储备: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论证方法的识别: 事例(含概括事例) -------举例论证 引名言,讲道理 -------道理论证 运用比喻证明观点 -------比喻论证 把正反事 ...

  • 议论文写作中举例论证的不当现象及改进措施
  • 议论文写作是初中写作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体验,加快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新课标在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能"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初三学年段,对学生最重要的文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