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反证法]教案

反证法教案

课题

1.7.3 反证法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知识点

1、 反证法的概念

2、 反证法证明题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

2、理解反证法证明题的基本方法。

3、培养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

(三)德育目标

1、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养成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 理解反证法的推理依据

2、 掌握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方法。

3、 反证法证明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

理解反证法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师生互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归纳结合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四张。(见课件)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引入课题。

  请同学们回想上一节命题讲的非命题、逆命题中讲到的关键词的否定有哪些?正面词等于大于小于是都是至少一个至少n个否定不等于不大于(大于或等于)不小于(大于或等于)不是不都是一个也没有之多n-1个  那么再请同学们回想初三下学期同学们学习的反证法,什么叫反证法

否定命题的结论,从此出发,推出矛盾的结果。由于否定命题的结论是错的,则结论一定是对的。

  那么为什么否定命题的结论,推出矛盾的结果,就能断定结论一定是对的了?它的依据是什么?

  要回答这些问题,那么我们今天就进一步研究反证法证题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回想一下反证法证明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投影ppt 1:

反证法的步骤:

1、 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2、 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矛盾。

3、 由矛盾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常有的矛盾有以下三种可能:、

1、 与已知条件矛盾。

2、 与已知定理、公理、定义、法则或显然成立的事实等矛盾。

3、 与假设矛盾。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命题的基本方法,通常在证明一个数学命题时,如果用直接证明比

较空难或难以证明时,就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例如:

  讨论,回答整理指出问题。提醒学生命题结论的反面不止一个时必须将结论的所有反面的情况逐一驳论,才能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正确。

(二)讲授新课

下面请看例题1.(学生口述证明)

投影ppt3:

用反证法证明:

请同学们讨论证明例题2:

投影PPt2:

用反证法证明:圆的两条不是直径的相交弦不能互相平分。

已知,如图在⊙O中弦AB、CD交于点P,且AB、CD不是直径。

求证:弦AB、CD不被P平分。

证明:假如弦AB、CD被P平分,由于P点一定不是圆心O,连接OP,据垂径定理的推论, 有OP⊥AB,OP⊥CD.

即过点P有两条直线与OP都垂直,这与垂线性质矛盾。

所以,弦AB、CD不被P平分。

教师提示:通过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反证法的关键是从结论的方面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到可能与命题的条件或者与学过的定义、公理、定理等相矛盾的结论,这是由假设引的,因此假设是不成立的,从而肯定的命题的结论的正确性。

通过上面两例题的讲解,请同学们想一想,反证法与前面讲到的命题有什么联系,那么反证法的依据是什么了?

反证法的理论依据是逻辑规律中的排中律;一个事物或者是A,或者是非A,二者必居其

一。反证法即是证明结论的反面正确。由于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从逻辑角度看,原命题为真时,则它的逆否命题也为真。在直接证明原命题有空难时,就可以转换为证明它的逆否命题成立。

反证法的思想方法;命题

(三)课堂练习

我们明白的反证法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方法,那么请同学们做一下下面一题。

投影ppt4:

1、 用反证法证明:若|a-b|>a-b,则a

分析:反证法的关键是对命题的结论进行

2、

通过以上一题,我们看到反证法的推理证明方法的掌握,还有待我们多练习和进一步的学习。

(四)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反证法的理论依据、反证法的思想方法、反证法的解题步骤以及反证法证明命题的应用。对于反证法的熟练掌握还需以后随着进一步的学习深入,逐步加强和提高。

(五)课后作业

课本34页 第5题。

??

??

??

??

反证法教案

课题

1.7.3 反证法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知识点

1、 反证法的概念

2、 反证法证明题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

2、理解反证法证明题的基本方法。

3、培养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

(三)德育目标

1、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养成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 理解反证法的推理依据

2、 掌握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方法。

3、 反证法证明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

理解反证法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师生互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归纳结合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四张。(见课件)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引入课题。

  请同学们回想上一节命题讲的非命题、逆命题中讲到的关键词的否定有哪些?正面词等于大于小于是都是至少一个至少n个否定不等于不大于(大于或等于)不小于(大于或等于)不是不都是一个也没有之多n-1个  那么再请同学们回想初三下学期同学们学习的反证法,什么叫反证法

否定命题的结论,从此出发,推出矛盾的结果。由于否定命题的结论是错的,则结论一定是对的。

  那么为什么否定命题的结论,推出矛盾的结果,就能断定结论一定是对的了?它的依据是什么?

  要回答这些问题,那么我们今天就进一步研究反证法证题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回想一下反证法证明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投影ppt 1:

反证法的步骤:

1、 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2、 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矛盾。

3、 由矛盾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常有的矛盾有以下三种可能:、

1、 与已知条件矛盾。

2、 与已知定理、公理、定义、法则或显然成立的事实等矛盾。

3、 与假设矛盾。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命题的基本方法,通常在证明一个数学命题时,如果用直接证明比

较空难或难以证明时,就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例如:

  讨论,回答整理指出问题。提醒学生命题结论的反面不止一个时必须将结论的所有反面的情况逐一驳论,才能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正确。

(二)讲授新课

下面请看例题1.(学生口述证明)

投影ppt3:

用反证法证明:

请同学们讨论证明例题2:

投影PPt2:

用反证法证明:圆的两条不是直径的相交弦不能互相平分。

已知,如图在⊙O中弦AB、CD交于点P,且AB、CD不是直径。

求证:弦AB、CD不被P平分。

证明:假如弦AB、CD被P平分,由于P点一定不是圆心O,连接OP,据垂径定理的推论, 有OP⊥AB,OP⊥CD.

即过点P有两条直线与OP都垂直,这与垂线性质矛盾。

所以,弦AB、CD不被P平分。

教师提示:通过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反证法的关键是从结论的方面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到可能与命题的条件或者与学过的定义、公理、定理等相矛盾的结论,这是由假设引的,因此假设是不成立的,从而肯定的命题的结论的正确性。

通过上面两例题的讲解,请同学们想一想,反证法与前面讲到的命题有什么联系,那么反证法的依据是什么了?

反证法的理论依据是逻辑规律中的排中律;一个事物或者是A,或者是非A,二者必居其

一。反证法即是证明结论的反面正确。由于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从逻辑角度看,原命题为真时,则它的逆否命题也为真。在直接证明原命题有空难时,就可以转换为证明它的逆否命题成立。

反证法的思想方法;命题

(三)课堂练习

我们明白的反证法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方法,那么请同学们做一下下面一题。

投影ppt4:

1、 用反证法证明:若|a-b|>a-b,则a

分析:反证法的关键是对命题的结论进行

2、

通过以上一题,我们看到反证法的推理证明方法的掌握,还有待我们多练习和进一步的学习。

(四)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反证法的理论依据、反证法的思想方法、反证法的解题步骤以及反证法证明命题的应用。对于反证法的熟练掌握还需以后随着进一步的学习深入,逐步加强和提高。

(五)课后作业

课本34页 第5题。

??

??

??

??


相关内容

  • 高一数学反证法
  • §2.2.2反证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 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了 ...

  • 高一数学两点间的距离2
  • 两点间距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面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使学生初步了解解析法证明. 3.①教学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 ②"数"和"形"结合转化思想. ③鉴赏公式蕴含的数学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猜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 (全)作文讲评教案
  • 高一第一篇议论文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高一第一篇议论文写作,部分学生不明白议论文.记叙文的区别,文体不清:不会写议论文的分论点,使几个材料零碎地堆放在一起.教会学生把握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学习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这是学生写好议论文的基础. 教学目标:学会准确找到材料作文的最佳立意,表达中心观点, ...

  • 上海 高一数学 集合(1)
  • 上海 高一数学 集合(1) 一.集合 1.集合的概念:能够确切指定的一些对象组成的整体. 集合的特点: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分类:有限集和无限集 例1. 下列叙述:A .世界七大洲:B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前20个元素符号: C .晴朗的夜空中明亮的星星:D .近似等于0的实数:E .大于1 ...

  • 抽屉原理与存在性问题(上)
  • 第四讲 抽屉原理与存在性问题 本讲概述 本讲我们将讲述组合数学中一个非常简单却又十分重要,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原理,即抽屉原理.然后我们将给出与抽屉原理内涵相通的几个变形,即平均值原理与图形重叠原理. 事实上这几个原理是用来证明存在性问题的有力工具之一,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极端原理.反证法.数学归纳法. ...

  • 平行线及平行公理初中数学教案
  •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从实例中概括出平行线的概念,给出了平行线的记法和它的画法,并引出了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平行公理及其推论.承认"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的几何是欧氏几何,否则是非欧几何.由此可见,平行公理在 ...

  • [反证法]教案
  • <反证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反证法证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 理解反证法的推理依据及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教学. 教学过程 一.提问: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反证法 ...

  • 高二数学教案
  • 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证明(三)2010-10-3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2.理解分析法实质--执果索因: 3.提高证明不等式证法灵活性.教学重点 分析法教学难点 分析法实质的理解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教学活动 ....[阅读全文] ·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解法举例 2010-10-3 ...

  • 优秀教案17-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数学必修2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的第三课时.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及相关定理后进行的,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延续与深入,也是空间中线线垂直.面面垂直关系的一个交汇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