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

为了加快脱贫致富的进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我村被确定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按照村制定的“经济强村、产业富村、科技兴村、文明治村”的发展思路,以“成方连片、规模布局、有序开发、共同发展”为工作思路,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为主题,以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为己任,以实现我村繁荣、稳定、和谐发展为目标,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全面实施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特制订北留钵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
一、 北留钵村基本状况
北留钵村地处献县段村乡的西南部,全村395户,总人口1435人,贫困人口户223户,贫困人口1091人。北留钵村民风纯朴、勤俭爱劳、崇尚科学。全村有耕地4800亩,农用机井10眼,水浇地1600亩。我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基于传统农业思想,农业作物种植品种单一,水利设施配备落后,粮食单产、总产量低。村自来水系统年久失修,事故频发,存在极大的饮水安全隐患。村街道硬化程度差,一到雨季完全是“水+泥”状态,出行极度困难。交通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村各项经济的发展。村两委换届后,领导班子一心为民,广大村民脱贫致富的要求日趋强烈,但苦于缺乏启动资金,村两委班子也是无计可施。北留钵村的经济目前已处于极度落后的状态。
二、 贫困状况
(一)我村有395户农户,其中有贫困户223户,贫困人口1091人,低收入户251户,这些贫困户中因缺少劳动力致贫的有112户,因上学致贫的有76户,因病致贫的有61户。
(二)北留钵村致贫因素分析
1、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贫困是社会发展缓慢和经济落后的具体表现,与脆弱的生态环境是一对孪生兄弟。北留钵村地处华北平原,滹沱河故道北岸,以前多盐碱地,土地贫瘠,经济以传统种植农业为主,基础农业生产设施不完备,在很大程度上还在靠天吃饭,各种自然灾害的频发,直接影响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缺乏劳动力和发展能力:通过国家近二十年的扶贫工作,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个人和家庭,通过国家各种支持和帮助,逐步摆脱了贫困的状况。而剩余的人口,多数因为受外部或内部条件的制约,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北留钵村也不例外,而且还成为了一个因缺乏劳动力和发展能力致贫的代表性村子。
3、因病致贫: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恶性疾病通过多种途径对家庭产生影响,除了影响个人和家庭的劳动生产能力外,而且还使他们的经济状况陷入困境。
4、因子女学费致贫:我村虽然不存在因贫困致儿童失去接受教育机会的现象,但是,子女教育费用过高,使得个别家庭承担起沉重经济负担的家庭却不乏一二。
新时期的贫困人口呈现出新的特点,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经济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残疾人、老年人以及未成年孤儿都处于社会的劣势地位,这些人口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实际存在着。因此对于目前存在的绝对贫困家庭,还需不断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措施。北留钵村经济状况入不敷出,对这些弱势人群,虽心存怜悯,但却无力回天,只能靠政府民政部门及社会慈善组织的救助过日子。
三、 指导思想
(一)基本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同志“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xx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式的扶贫基本方针,构建和谐、文明、小康新村的总体要求,看准贫困人口,紧扣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三项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和整合各种扶贫资源,大力推进贫困村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促进本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思路
在稳定解决我村贫困人口的温饱现状,夯实贫困村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中,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和完善贫困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围绕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实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建设建设,以班子建设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制定和完善我村的扶贫开发规划。

四、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有关农村规划目标和国务院扶贫办等部委下发的《关于共同做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构建和谐文明新村工作的意见》的总体目标全面完成我村扶贫规划实施稳定解决人口温饱,促进我村经济的全面和谐发展,夯实贫困村整体协调文明发展基础,建立和完善贫困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强我村自我发展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2、发展目标的确立
我村位于献饶公路与石油路的交汇点处,离县城12.5公里,距106国道9公里。北邻献肃公路,献饶公路与石油路从我村地域内穿过,对外交通便利。我村基础性水利设施比较薄弱,但潜力性强。我村毗邻正在筹建中的“献王水库”,紫塔干渠穿村而过,紫塔干渠也正在筹备扩建之中,这两个水利工程的竣工,将为我村提供非常经济、便利的水利资源。
北留钵是典型的农业村,具有深厚的农业种植基础和丰富的种植经验。我村现有温室、日光大棚计44个,温室、棚菜生产已经初具规模,我村棚菜种植户还成立了一个瓜菜种植协会,为广大种植户提供着优质的产、供、销服务,协会组织正在不断的壮大。北留钵毗邻李谢、西高庄两个温室棚菜生产基地,毗邻李谢、高庄两个蔬菜批发市场,发展规模化温室棚菜生产的优势得天独厚。
3、具体目标
(1)农业产业培育项目:
以“成方连片、规模布局、有序开发、共同发展”为思路,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难后易、突出重点;集中连片、统筹兼顾;全面动员、群众参与”为基本原则,在五年内,把我村沿献饶公路与石油路两侧400亩的耕地建成一个高效半地下温室、高标准冷棚瓜菜种植带。
种植项目效益分析:从xx年开始至2012年每年增加40个生产棚室,每个棚室年可增收1.5万元(保守估算数字,xx年高庄村每个棚室纯收入可达4万元),只此一项,年内棚室可增收60万元,人均可增收418元。
以此为契机,努力提高全村广大群众对特色种植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北留钵村的健康和谐发展。
(2)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硬化“特色种植区—生活居住区—特色养殖区”的公路 7000米,彻底改变我村交通的半瘫痪状况。
2)、修建生产区水利设施,保障生产用水安全,修建生活区饮用水设施,保障村民生活用水安全。
3)、完善配套电力设施,保证生产生活用电无障碍。
4)、兴建幼儿园,使学龄前儿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5)、危房扶贫建设:今年完成10户,到2012年危房改造完成19户。
6)、居住环境建设:五年内庭园净化220户,沼气普及率50%,三改农户完成220户。
7)、兴建村党员活动室、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增加娱乐健身设施,不断提高村民健康、文化、思想水平。
(3)建立健全我村社会救助体系:致力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使我村31户社会保障户老有所养,党员、能手帮扶223个贫困户发展可行性产业,摆脱脱贫困,带动219户低收入户发展可行性产业,尽快脱贫致富。
(4)以我村的“农旺”果蔬种植协会为契机,吸纳会员,以提高科技含量为根本点,努力扩大特色农业的规模化生产。
五、规划项目内容的具体实施
1、沿献饶路与石油路两侧:每年建成半地下温室40个,每个温室占地面积2-2.5亩,每个日光温室建设费用为6万元。每年建成高标准日光大棚20个,每个日光大棚占地1.5亩,建设费用为2.5万元。
对建成的日光温室、日光大棚分别补助扶贫资金8500元和xx元。两年共需补助扶贫资金总额为68万元。
2、两年内在棚室种植区打深水机井4眼,需投入20万元,每眼机井补助扶贫资金2.5万元,计10万元。
机井配备专用汲水设备4套,需投入10万元,每套汲水设备补助扶贫资金1.5万元,总计为6万元。
铺设防渗管道4000米,需投入12万元,补助扶贫资金6万元。
架设种植区标准供电线路5000米,需投入10万元,补助扶贫资金5万元。
利用扶贫资金培育种植专业技术人员4人,费用需2万元。
其他资金3万元。
3、xx年,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改善村饮水状况,打深机井两眼,需要16万元;配备供水设备投入需6万元。两项合计总额为22万元。
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整合饮水输送管道及其他配套设施投入需30万元。
4、xx年,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硬化村街道2500米,修建街道配套排水设施,需要投入资金40万元。2012年硬化通种植区公路4500米,此项需投入54万元。
5、2012年改建幼儿园一个,此项投入需15万元,投入社会支持资金15万元;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修建村两室、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此项需投入15万元。
6、鼓励新民居建设,提倡普及沼气利用率,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对每个建沼气户补助500元。
7、xx、2012年度,大力提倡新民居建设,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对危、旧房改造户进行一次性补助,每户补助1万元,每年由村民代表大会验收后评定出10户,年末兑现一次性补助款。

  • 0
  • 顶一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次

圣诞节晚会策划书

圣诞节晚会策划书

为了加快脱贫致富的进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我村被确定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按照村制定的“经济强村、产业富村、科技兴村、文明治村”的发展思路,以“成方连片、规模布局、有序开发、共同发展”为工作思路,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为主题,以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为己任,以实现我村繁荣、稳定、和谐发展为目标,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全面实施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特制订北留钵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
一、 北留钵村基本状况
北留钵村地处献县段村乡的西南部,全村395户,总人口1435人,贫困人口户223户,贫困人口1091人。北留钵村民风纯朴、勤俭爱劳、崇尚科学。全村有耕地4800亩,农用机井10眼,水浇地1600亩。我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基于传统农业思想,农业作物种植品种单一,水利设施配备落后,粮食单产、总产量低。村自来水系统年久失修,事故频发,存在极大的饮水安全隐患。村街道硬化程度差,一到雨季完全是“水+泥”状态,出行极度困难。交通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村各项经济的发展。村两委换届后,领导班子一心为民,广大村民脱贫致富的要求日趋强烈,但苦于缺乏启动资金,村两委班子也是无计可施。北留钵村的经济目前已处于极度落后的状态。
二、 贫困状况
(一)我村有395户农户,其中有贫困户223户,贫困人口1091人,低收入户251户,这些贫困户中因缺少劳动力致贫的有112户,因上学致贫的有76户,因病致贫的有61户。
(二)北留钵村致贫因素分析
1、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贫困是社会发展缓慢和经济落后的具体表现,与脆弱的生态环境是一对孪生兄弟。北留钵村地处华北平原,滹沱河故道北岸,以前多盐碱地,土地贫瘠,经济以传统种植农业为主,基础农业生产设施不完备,在很大程度上还在靠天吃饭,各种自然灾害的频发,直接影响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缺乏劳动力和发展能力:通过国家近二十年的扶贫工作,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个人和家庭,通过国家各种支持和帮助,逐步摆脱了贫困的状况。而剩余的人口,多数因为受外部或内部条件的制约,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北留钵村也不例外,而且还成为了一个因缺乏劳动力和发展能力致贫的代表性村子。
3、因病致贫: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恶性疾病通过多种途径对家庭产生影响,除了影响个人和家庭的劳动生产能力外,而且还使他们的经济状况陷入困境。
4、因子女学费致贫:我村虽然不存在因贫困致儿童失去接受教育机会的现象,但是,子女教育费用过高,使得个别家庭承担起沉重经济负担的家庭却不乏一二。
新时期的贫困人口呈现出新的特点,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经济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残疾人、老年人以及未成年孤儿都处于社会的劣势地位,这些人口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实际存在着。因此对于目前存在的绝对贫困家庭,还需不断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措施。北留钵村经济状况入不敷出,对这些弱势人群,虽心存怜悯,但却无力回天,只能靠政府民政部门及社会慈善组织的救助过日子。
三、 指导思想
(一)基本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同志“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xx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式的扶贫基本方针,构建和谐、文明、小康新村的总体要求,看准贫困人口,紧扣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三项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和整合各种扶贫资源,大力推进贫困村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促进本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思路
在稳定解决我村贫困人口的温饱现状,夯实贫困村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中,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和完善贫困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围绕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实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建设建设,以班子建设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制定和完善我村的扶贫开发规划。

四、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有关农村规划目标和国务院扶贫办等部委下发的《关于共同做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构建和谐文明新村工作的意见》的总体目标全面完成我村扶贫规划实施稳定解决人口温饱,促进我村经济的全面和谐发展,夯实贫困村整体协调文明发展基础,建立和完善贫困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强我村自我发展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2、发展目标的确立
我村位于献饶公路与石油路的交汇点处,离县城12.5公里,距106国道9公里。北邻献肃公路,献饶公路与石油路从我村地域内穿过,对外交通便利。我村基础性水利设施比较薄弱,但潜力性强。我村毗邻正在筹建中的“献王水库”,紫塔干渠穿村而过,紫塔干渠也正在筹备扩建之中,这两个水利工程的竣工,将为我村提供非常经济、便利的水利资源。
北留钵是典型的农业村,具有深厚的农业种植基础和丰富的种植经验。我村现有温室、日光大棚计44个,温室、棚菜生产已经初具规模,我村棚菜种植户还成立了一个瓜菜种植协会,为广大种植户提供着优质的产、供、销服务,协会组织正在不断的壮大。北留钵毗邻李谢、西高庄两个温室棚菜生产基地,毗邻李谢、高庄两个蔬菜批发市场,发展规模化温室棚菜生产的优势得天独厚。
3、具体目标
(1)农业产业培育项目:
以“成方连片、规模布局、有序开发、共同发展”为思路,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难后易、突出重点;集中连片、统筹兼顾;全面动员、群众参与”为基本原则,在五年内,把我村沿献饶公路与石油路两侧400亩的耕地建成一个高效半地下温室、高标准冷棚瓜菜种植带。
种植项目效益分析:从xx年开始至2012年每年增加40个生产棚室,每个棚室年可增收1.5万元(保守估算数字,xx年高庄村每个棚室纯收入可达4万元),只此一项,年内棚室可增收60万元,人均可增收418元。
以此为契机,努力提高全村广大群众对特色种植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北留钵村的健康和谐发展。
(2)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硬化“特色种植区—生活居住区—特色养殖区”的公路 7000米,彻底改变我村交通的半瘫痪状况。
2)、修建生产区水利设施,保障生产用水安全,修建生活区饮用水设施,保障村民生活用水安全。
3)、完善配套电力设施,保证生产生活用电无障碍。
4)、兴建幼儿园,使学龄前儿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5)、危房扶贫建设:今年完成10户,到2012年危房改造完成19户。
6)、居住环境建设:五年内庭园净化220户,沼气普及率50%,三改农户完成220户。
7)、兴建村党员活动室、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增加娱乐健身设施,不断提高村民健康、文化、思想水平。
(3)建立健全我村社会救助体系:致力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使我村31户社会保障户老有所养,党员、能手帮扶223个贫困户发展可行性产业,摆脱脱贫困,带动219户低收入户发展可行性产业,尽快脱贫致富。
(4)以我村的“农旺”果蔬种植协会为契机,吸纳会员,以提高科技含量为根本点,努力扩大特色农业的规模化生产。
五、规划项目内容的具体实施
1、沿献饶路与石油路两侧:每年建成半地下温室40个,每个温室占地面积2-2.5亩,每个日光温室建设费用为6万元。每年建成高标准日光大棚20个,每个日光大棚占地1.5亩,建设费用为2.5万元。
对建成的日光温室、日光大棚分别补助扶贫资金8500元和xx元。两年共需补助扶贫资金总额为68万元。
2、两年内在棚室种植区打深水机井4眼,需投入20万元,每眼机井补助扶贫资金2.5万元,计10万元。
机井配备专用汲水设备4套,需投入10万元,每套汲水设备补助扶贫资金1.5万元,总计为6万元。
铺设防渗管道4000米,需投入12万元,补助扶贫资金6万元。
架设种植区标准供电线路5000米,需投入10万元,补助扶贫资金5万元。
利用扶贫资金培育种植专业技术人员4人,费用需2万元。
其他资金3万元。
3、xx年,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改善村饮水状况,打深机井两眼,需要16万元;配备供水设备投入需6万元。两项合计总额为22万元。
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整合饮水输送管道及其他配套设施投入需30万元。
4、xx年,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硬化村街道2500米,修建街道配套排水设施,需要投入资金40万元。2012年硬化通种植区公路4500米,此项需投入54万元。
5、2012年改建幼儿园一个,此项投入需15万元,投入社会支持资金15万元;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修建村两室、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此项需投入15万元。
6、鼓励新民居建设,提倡普及沼气利用率,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对每个建沼气户补助500元。
7、xx、2012年度,大力提倡新民居建设,利用社会部门支持资金对危、旧房改造户进行一次性补助,每户补助1万元,每年由村民代表大会验收后评定出10户,年末兑现一次性补助款。

  • 0
  • 顶一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次

圣诞节晚会策划书

圣诞节晚会策划书


相关内容

  • [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
  • 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 为确保我省在2020年之前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加快老区贫困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 ...

  • 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的实施规程与要求
  • 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的实施规程与要求 扶贫开发是个长期性的任务,但又实行阶段性的安排.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顺利完成为标志,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国家作了十年规划,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提出了"一体两翼&qu ...

  • 在全市扶贫开发暨新农村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
  •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农村工作会后,专题召开全市扶贫开发暨新农村建设工作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上午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今年扶贫开发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 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不断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和新 ...

  • [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 鄂发[2011]23号 各市.州.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 现将<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 ...

  • 切实做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工作
  • 摘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为适应新时期扶贫开发新形势,本文就深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提出了四方面建议. 关键词:整村推进 扶贫开发 社会主义新农村 整村推进,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举措,是国务院扶贫办根据2003年未解决温饱的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的情 ...

  • 湖北省全面实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十二五"规划
  • 湖北省全面实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十二五"规划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把解决贫困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把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作为重点,使最需要帮扶的人得到帮扶,使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实现扶贫到户.脱贫到人,促进社会和谐. ●政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 "十二五"规划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 "十二五"规划 日期:2012-05-08 来源:广西扶贫信息网 作者: 阅读:2093次 字体:大 中 小 努力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和神圣使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抓住新机遇,深入贯彻实施新 ...

  • 2014年扶贫会议讲话
  • 2012年扶贫会议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扶贫办主任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市州扶贫办主任座谈会和市委常委会精神,深入学习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鄂发[]8号),总结上半年成绩,分析当前形势,安排 ...

  • 市委召开扶贫开发工作暨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会议党政会议
  • 市委书记宋亮在市委扶贫开发工作暨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会议上作重要讲话.(石历增 摄) 12月22日,市委扶贫开发工作暨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会议召开.(邬大伟 摄) 12月22日,市委召开扶贫开发工作暨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会 ...

  • 新举措新问题新对策_关于_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建设问题_的探析_刘军
  • 2015年第26期(总第2658期) 导言 新一届中央领导十分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 <关于扶贫开发工作.2013年年底,中央颁发了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的精神:当年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