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知识点及基本练习题_成长的足迹

因数与倍数

必须掌握的知识:

1.因数、倍数概念: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我们就说a和b都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也是b的倍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2、3、5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2)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

4.质数和合数。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2)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因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1)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2)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30=2×3×5

6.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7.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8.100以内质数:2、3、5、7、11、13、17、19、23、29、31、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3、97

9.13的倍数:26、39、52、65、78、91、104、117

17的倍数:34、51、68、85、102、119、136、153

19的倍数:38、57、76、95、114、133、152、171

第六单元过关练习卷

一.我会填.

1.一个数是3、5、7的倍数

因数与倍数

必须掌握的知识:

1.因数、倍数概念: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我们就说a和b都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也是b的倍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2、3、5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2)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

4.质数和合数。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2)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因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1)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2)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30=2×3×5

6.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7.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8.100以内质数:2、3、5、7、11、13、17、19、23、29、31、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3、97

9.13的倍数:26、39、52、65、78、91、104、117

17的倍数:34、51、68、85、102、119、136、153

19的倍数:38、57、76、95、114、133、152、171

第六单元过关练习卷

一.我会填.

1.一个数是3、5、7的倍数


相关内容

  •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2013-11-14 08:12:58)转载▼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逐步帮助学生形成统计观念.同时,让学生在简单的方格纸上进行简单的描点.连线,学会制作简单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对统计图中 ...

  •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2-13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初步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初步渗透事物 ...

  •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学生能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初步能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部分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 ...

  • 小学代数知识点汇总
  • 专题一 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整数的基本认识 基础知识 一. 整数的意义 1.整数的分类:整数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 2.自然数 定义: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如0,1,2,3,4„„)叫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是最小的自然数,自然数有无限多个,所 ...

  •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 答案
  •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答案 知识梳理 教学重.难点 作业完成情况 典题探究 例1.数A .3×3×5,数B=2×2×3×5,数C=2×3×3×5,A .B .C 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15 ,最小公倍数是 180 . 1 耐心 细心 责任心 例2.张集小学学前班买来一筐橙子,分给5个人最后余2 ...

  • 小学数学说课稿
  • <2.5的倍数特征>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 下面我开始说课: 尊敬的评委老师: 您们好!我是3号, 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说课.我说课的课题是:2.5的倍数特征(同时在黑 板上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这四个部分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 五下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材说明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 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在此基础上, 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 ...

  • 五年级下册通分练习题
  • 通分 知识点: 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作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2.求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列举法,也可以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3.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除法计算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比较方便.如果计算结果可以约分的话,要化简成最 ...

  • 第三单元团体操表演
  • 第三单元 团体操表演 --因数与倍数 备课日期:2.17 上课日期: 教学内容:因数和倍数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