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议中俄结盟:中无领土要求

俄议中俄结盟:中无领土要求

据俄罗斯媒体2月11日报道,俄罗斯是否需要和中国结盟?这是近期日益频繁讨论的问题,无论是在专家层面,还是在更广泛的社会阶层中。俄在外交中应当更加重视东方,巩固中俄关系,但是在结盟问题上,还要保持警惕,应当有所防范,不能单纯依赖对方。

战略伙伴

中俄结盟问题的提出不能不令人欢欣鼓舞。坦率地说,如果是在上世纪90年代,甚至是本世纪初,这个问题都很难想象。当时中国,乃至俄外交政策的整个东部方向,都处于次要位置。俄中关系动态与其说是由莫斯科,不如说是由北京决定。俄对华政策多数具有被动回应性质,而且并不总是深思熟虑,包括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否则就无法解释其总部为何设在北京。

俄外交政策的转变发生在2003年底至2004年,当时俄已经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切实地把中国视为战略伙伴,这在高层互访、上合组织框架内的联合军事演习和在国际舞台上协调一致的政治举措中得到了体现。需要注意的是,这不只是因为俄罗斯变得更加聪明了,而是因为受到之前的南斯拉夫战争,美军入侵伊拉克,俄与欧洲乃至整个西方的关系严重恶化的推动。

2008年经济危机不仅表明中国发展道路的成功,还使中国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国家总体实力上,都稳居世界第二位,迫使世界各国认真改变自己对中国的态度。这也是今天俄罗斯谈论需要(或希望)和中国结盟的深层原因所在,这也是过去十年世界地缘政治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

中国是俄罗斯最大、最强、发展最快的邻国,有着漫长的边界,在许多全球性问题上的立场一致,特别是在与西方对抗方面。而且在苏联解体后,正是中国以自己的历史发展进程走在了同美国霸权主义、单极世界斗争的前列。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和俄罗斯一样,坚持扞卫自己的世界观,拒绝迎合美国的强权政策。因此有声音称俄中一直都很友好,甚至呼吁俄应当全力支持中国经济和军事潜力,支持同西方斗争的盟友。

势不两立的朋友

实际上,在北京看来,俄中关系历史并非“一直友好”。沙俄在19世纪是殖民掠夺、割占中国外贝加尔地区的帝国主义列强。中俄之间的所有条约,除了1689年尼布楚条约和现行的最新条约之外,其他都是不平等条约。包括1950年2月14日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尽管它使中国在50年代从苏联得到巨大的经济和政治援助,但在中国看来,那是被迫“一边倒”之后既合作又斗争的年代。

沙俄军队参与镇压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并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沙俄

向清朝强行提出巨额赔款要求。如果不是因为沙皇被推翻,新成立的苏维埃政权放弃从中国得到的所有特权,这些赔偿就能唾手可得。

苏联既对国民党及其军队的创建提供了巨大帮助,又同时支持共产党,指导中共创始进程。如果谈到冲突,那么对中国来说较为重要的是1929年苏军出兵攻入中国境内,击败了张学良的军队,控制南满铁路的事件。中国今天对这场冲突的看法与俄方不同,认为它是一次具有殖民性质的真正意义上的战争。至于中苏珍宝岛之战更不必多说,关于这次历史事件的着述非常多。需要补充的是,它并是60年代中苏爆发的唯一的边境事件,在远东,以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类似事件曾数次爆发,而在铁列克提事件中,还动用了坦克和飞机。

7年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一直把苏联当作主要敌人,试图倡议成立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1979年中国军队对苏联支持的越南发起自卫反击战,使中苏两国处于核战争边缘。中国也因此得到西方援助,开始推进现代化建设。

中俄关系中最顺利问题最少的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商界积极参与争夺苏联遗产。当时中俄之间被迫采取“手提箱贸易”,中国“倒爷”频繁往返两地,以货易货,通过灰色通关在俄建立多处类似“切尔基佐沃”的市场,后来俄决定关闭该市场时引起中方,包括官方的负面反应。

显然,中国对中俄关系的评价较为主观。不过,两国应当像当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会见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时所说的那样,“结束过去 开辟未来”。毕竟对两国共同历史各不相同的观点不应当妨碍双边合作。但是也不能忘记俄罗斯的利益,毕竟它并不总是和中国利益一致,特别是在经济领域。

防范中国

应该知道,中国是非常强硬而务实的伙伴,无论是在贸易上,还是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的政策高度集权化,有能力全面、连贯、统一推行,因此俄方经常在博弈中败给中方。正是因此有关“支持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呼吁令人非常困惑。对俄罗斯来说优先方向是增强自身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俄在世界的地缘政治地位。中方恶化这种状况的任何行动都对俄方不利。相反,中方改善这种状况的行动都对俄方非常有益,而在中国伙伴的行动中上述两者兼有。对此应当有着非常清楚的了解。因为中国在和俄罗斯谈论友谊和战略联盟的同时,还在和其他各种各样的伙伴,包括美国和德国合作。

实际上,关于中俄能够甚至愿意结成战略同盟的命题早在2013年初就曾在北京大学战略研究中心专家发表的文章中公开提出过。之前中国学者和官员严格遵循官方立场,强调中

国永远不会与任何国家结盟。因此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有意释放的探测气球,结果很成功,引起了俄罗斯国内较为激烈的辩论。

目前中俄之间有2001年签署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强调双方准备建设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毫无疑问是俄罗斯在亚洲大陆的主要伙伴,中俄关系应当是优先方向,但它也不应当损害俄与亚洲其他传统伙伴之间的关系,包括越南、印度,以及中亚国家。

今天俄罗斯在亚洲的主要任务是必须加入和促进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经济合作进程,包括加入该地区业已形成的极其复杂的技术和生产链条,通过自身地缘政治地位谋利。为此一方面需要整顿国内秩序,首先是远东和边境地区。同时不能单纯依赖他人,无论是中国、韩国还是日本,大部分投资和财政支持必须来自莫斯科,而不是国外。中国成功的经验表明,大量吸引外资只有在国家创造必要的合作条件之后才有可能。现在俄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整个事情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中国当然能够帮助俄罗斯解决阻碍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两大问题,即国内资金和人力资源严重短缺。但是,如果全部依靠中国解决这些问题,就意味着会对远东,乃至整个俄罗斯带来巨大的风险。更不用说,中国将在主要有利于自己,而不是俄罗斯的条件下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远东可能面临沦为中国促进东北地区发展原料附庸的风险。

另外,俄罗斯非常需要和中国签订一揽子边界条约,固定现在的边界,特别是在俄方在黑瞎子岛问题上做出让步之后,而且必须在条约中强调,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中俄双方互相之间都没有任何领土要求。否则俄罗斯仍然无法担保,一旦中国实力增强之后,不会在某个有利时机对俄方提出额外要求,试图把历史上曾经属于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版图。

中国非常清楚,俄罗斯将是自己强有力的大后方。因此俄方必须利用目前在战略方面与中国形成的良好关系,积极进军整个东亚地区,弥补过去轻视这个地区的过失。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俄方必须尽量全面出击,与所有力量合作,而不能单纯依赖一个国家。

俄议中俄结盟:中无领土要求

据俄罗斯媒体2月11日报道,俄罗斯是否需要和中国结盟?这是近期日益频繁讨论的问题,无论是在专家层面,还是在更广泛的社会阶层中。俄在外交中应当更加重视东方,巩固中俄关系,但是在结盟问题上,还要保持警惕,应当有所防范,不能单纯依赖对方。

战略伙伴

中俄结盟问题的提出不能不令人欢欣鼓舞。坦率地说,如果是在上世纪90年代,甚至是本世纪初,这个问题都很难想象。当时中国,乃至俄外交政策的整个东部方向,都处于次要位置。俄中关系动态与其说是由莫斯科,不如说是由北京决定。俄对华政策多数具有被动回应性质,而且并不总是深思熟虑,包括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否则就无法解释其总部为何设在北京。

俄外交政策的转变发生在2003年底至2004年,当时俄已经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切实地把中国视为战略伙伴,这在高层互访、上合组织框架内的联合军事演习和在国际舞台上协调一致的政治举措中得到了体现。需要注意的是,这不只是因为俄罗斯变得更加聪明了,而是因为受到之前的南斯拉夫战争,美军入侵伊拉克,俄与欧洲乃至整个西方的关系严重恶化的推动。

2008年经济危机不仅表明中国发展道路的成功,还使中国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国家总体实力上,都稳居世界第二位,迫使世界各国认真改变自己对中国的态度。这也是今天俄罗斯谈论需要(或希望)和中国结盟的深层原因所在,这也是过去十年世界地缘政治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

中国是俄罗斯最大、最强、发展最快的邻国,有着漫长的边界,在许多全球性问题上的立场一致,特别是在与西方对抗方面。而且在苏联解体后,正是中国以自己的历史发展进程走在了同美国霸权主义、单极世界斗争的前列。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和俄罗斯一样,坚持扞卫自己的世界观,拒绝迎合美国的强权政策。因此有声音称俄中一直都很友好,甚至呼吁俄应当全力支持中国经济和军事潜力,支持同西方斗争的盟友。

势不两立的朋友

实际上,在北京看来,俄中关系历史并非“一直友好”。沙俄在19世纪是殖民掠夺、割占中国外贝加尔地区的帝国主义列强。中俄之间的所有条约,除了1689年尼布楚条约和现行的最新条约之外,其他都是不平等条约。包括1950年2月14日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尽管它使中国在50年代从苏联得到巨大的经济和政治援助,但在中国看来,那是被迫“一边倒”之后既合作又斗争的年代。

沙俄军队参与镇压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并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沙俄

向清朝强行提出巨额赔款要求。如果不是因为沙皇被推翻,新成立的苏维埃政权放弃从中国得到的所有特权,这些赔偿就能唾手可得。

苏联既对国民党及其军队的创建提供了巨大帮助,又同时支持共产党,指导中共创始进程。如果谈到冲突,那么对中国来说较为重要的是1929年苏军出兵攻入中国境内,击败了张学良的军队,控制南满铁路的事件。中国今天对这场冲突的看法与俄方不同,认为它是一次具有殖民性质的真正意义上的战争。至于中苏珍宝岛之战更不必多说,关于这次历史事件的着述非常多。需要补充的是,它并是60年代中苏爆发的唯一的边境事件,在远东,以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类似事件曾数次爆发,而在铁列克提事件中,还动用了坦克和飞机。

7年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一直把苏联当作主要敌人,试图倡议成立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1979年中国军队对苏联支持的越南发起自卫反击战,使中苏两国处于核战争边缘。中国也因此得到西方援助,开始推进现代化建设。

中俄关系中最顺利问题最少的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商界积极参与争夺苏联遗产。当时中俄之间被迫采取“手提箱贸易”,中国“倒爷”频繁往返两地,以货易货,通过灰色通关在俄建立多处类似“切尔基佐沃”的市场,后来俄决定关闭该市场时引起中方,包括官方的负面反应。

显然,中国对中俄关系的评价较为主观。不过,两国应当像当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会见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时所说的那样,“结束过去 开辟未来”。毕竟对两国共同历史各不相同的观点不应当妨碍双边合作。但是也不能忘记俄罗斯的利益,毕竟它并不总是和中国利益一致,特别是在经济领域。

防范中国

应该知道,中国是非常强硬而务实的伙伴,无论是在贸易上,还是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的政策高度集权化,有能力全面、连贯、统一推行,因此俄方经常在博弈中败给中方。正是因此有关“支持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呼吁令人非常困惑。对俄罗斯来说优先方向是增强自身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俄在世界的地缘政治地位。中方恶化这种状况的任何行动都对俄方不利。相反,中方改善这种状况的行动都对俄方非常有益,而在中国伙伴的行动中上述两者兼有。对此应当有着非常清楚的了解。因为中国在和俄罗斯谈论友谊和战略联盟的同时,还在和其他各种各样的伙伴,包括美国和德国合作。

实际上,关于中俄能够甚至愿意结成战略同盟的命题早在2013年初就曾在北京大学战略研究中心专家发表的文章中公开提出过。之前中国学者和官员严格遵循官方立场,强调中

国永远不会与任何国家结盟。因此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有意释放的探测气球,结果很成功,引起了俄罗斯国内较为激烈的辩论。

目前中俄之间有2001年签署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强调双方准备建设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毫无疑问是俄罗斯在亚洲大陆的主要伙伴,中俄关系应当是优先方向,但它也不应当损害俄与亚洲其他传统伙伴之间的关系,包括越南、印度,以及中亚国家。

今天俄罗斯在亚洲的主要任务是必须加入和促进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经济合作进程,包括加入该地区业已形成的极其复杂的技术和生产链条,通过自身地缘政治地位谋利。为此一方面需要整顿国内秩序,首先是远东和边境地区。同时不能单纯依赖他人,无论是中国、韩国还是日本,大部分投资和财政支持必须来自莫斯科,而不是国外。中国成功的经验表明,大量吸引外资只有在国家创造必要的合作条件之后才有可能。现在俄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整个事情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中国当然能够帮助俄罗斯解决阻碍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两大问题,即国内资金和人力资源严重短缺。但是,如果全部依靠中国解决这些问题,就意味着会对远东,乃至整个俄罗斯带来巨大的风险。更不用说,中国将在主要有利于自己,而不是俄罗斯的条件下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远东可能面临沦为中国促进东北地区发展原料附庸的风险。

另外,俄罗斯非常需要和中国签订一揽子边界条约,固定现在的边界,特别是在俄方在黑瞎子岛问题上做出让步之后,而且必须在条约中强调,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中俄双方互相之间都没有任何领土要求。否则俄罗斯仍然无法担保,一旦中国实力增强之后,不会在某个有利时机对俄方提出额外要求,试图把历史上曾经属于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版图。

中国非常清楚,俄罗斯将是自己强有力的大后方。因此俄方必须利用目前在战略方面与中国形成的良好关系,积极进军整个东亚地区,弥补过去轻视这个地区的过失。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俄方必须尽量全面出击,与所有力量合作,而不能单纯依赖一个国家。


相关内容

  • 四十年后--世界三大国或者四大国
  • 一.谁的领土最大? 有人说俄罗斯第一,加拿大第二,中国第三,美国第四.还有人建议中国和美国的位置该交换一下. 美国是当今世界任何一国的邻国.广义上的领土不仅包括固有的国土,更重要的是应包括延伸的国土.即军事占领国以及实力范围都算是延伸的国土.俄罗斯的广义上的领土也不仅包括本国领土也包括其势力范围.中 ...

  • 维也纳体系.脾斯麦结盟体系.德意志.意大利统一
  • 维也纳体系建立的背景:1.欧洲:在欧洲反法联盟围剿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2.世界范围内:欧洲大国凭借其迅速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加紧进行殖民扩张,为"欧化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分割非洲.支配亚洲"打下基础.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的总体特点 拿破仑帝国在 ...

  • 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 ---从三次结盟到<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薛衔天 栾景河 2001年7月16日中俄两国签订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表明,中俄两大民族决心世代友好下去.从近期看,它是从1992年以来中俄两国元首签署和通过的中俄联合宣言.声明发展而来:从长远讲,它至少是中俄两大民族近百年来,通过不懈 ...

  • 近期中国周边外交政策
  • 受历史与地理因素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面临最复杂的周边形势的国家之一.从冷战时期强调意识形态与领土安全.奉行结盟到新时期提倡独立自主与不结盟的原则.从冷战时期的阶级斗争与阵营对抗思维导冷战后追求经济安全,提倡合作机制,提倡互惠.互利,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的周边外交根据时势不断深化 ...

  • 客观看待中俄关系历史得失
  • 梅新育 普京总统访华.中俄联合军演.双方签署落实以天然气世纪合同为代表的一批大型合作项目把近两年日趋紧密的中俄关系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中俄社会上的某些异议声浪也随之而起,有的网络文章甚至提出了这样的断言--"每次中俄友好结盟的下场就是中国丧权辱国",并且在读者中造成了一定影响.然而 ...

  • 1949年--1960年中苏关系与我国外交战略的历史演变
  • 1949年--1960年中苏关系与我国外交战略的历史演变 徐琳 内容提要:1949年--1960年中苏关系从结盟走向了破裂,我国的外交战略从"一边倒"逐渐过渡到了"两个拳头打人".研究这段历史的演变,对于我们在全球化时代应付复杂多边的国际形势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 第十三章我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完)
  •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部分本章综述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主题.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 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1.毛泽东对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的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 ...

  • 中俄新[条约]及合作趋势
  • 作者:王郦久蒋莉 <现代国际关系> 2001年12期 2001年7月16日,江泽民文席和普京总统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标志着中俄关系从此进入一个更加稳定和繁荣的新阶段. 一.摒弃对抗思维探讨国际安全协作新模式 中俄自90年代以来,一直是根据两国的 ...

  • 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教学实录
  • 第19课 缔约结盟的狂潮 (教案) 学习目标:识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和形成的时间.理解欧洲列强结盟的目的:分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学习重点: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及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学习难点:欧洲列强结盟的目的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