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让孩子学会分享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没有分享意识的孩子,在和同伴相处的时候有争抢行为,表现出强烈的独占欲。让他们学会分享,不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利,而且也能让他充分体验给予的快乐。

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爱别人的更高层次的品质表现,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的有力手段。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缺乏能与之分享物质和情感的兄弟姐妹,他们“唯我独享”,以自我为中心。某家幼儿园做过调查统计:一班有幼儿共23人,拿到玩具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孩子占68%;见到喜欢的玩具就要,不给就哭的孩子占26%;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占30%;想玩但是没达到目的就伤害别人(抓人、咬人)的占21%。而表现出强烈独占欲望的孩子大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被家长溺爱惯了。

孩子不愿分享,做家长的也很尴尬

上个星期,辰辰爸爸出差回来,买了几个洋娃娃,其中有些是要送给她的两个小表妹的,可是辰辰却想全部占为已有,我好言相劝,可她就是不肯给。当时亲戚都在场,我感觉很尴尬,于是强硬地把洋娃娃从她手里夺过来,送给了小表妹。可从那后,辰辰再也不肯跟她的两个小表妹玩了。

孩子之所以不愿分享,是因为他们认为分享就是失去。我们应该理解孩子这种难以割舍的“痛苦”,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关心帮助别人后,别人也会以同样的关心和帮助回报自己。你大方的与别人一起分享,别人下次有好吃的或好玩的东西时也会跟你一起吃,一起玩。

要想使幼儿真正认识“分享”的意义,必须先对幼儿进行关心别人,爱别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如:“三八”节为妈妈制作一样礼物,为妈妈做一件事,平时关心帮助比自己小的幼儿,主动向老师询问小朋友为什么没来等,并通过故事、情境表演来寓教于乐。

为你支招:每个人都有拒绝分享的权利,强硬地从孩子手中抢走洋娃娃的做法实在欠妥。分享应该是自愿和快乐的,因为面子的问题而强迫孩子分享,只会适得其反。教孩子学会分享要一步一步来,可先向孩子提出分享的要求,孩子即使拒绝也不要强迫他,这次不行下次再提。

抢玩具?先学会商量,得到对方的同意

下午桌面游戏时,二毛在篓子里乱翻看,几乎什么都没搭出来。这时,奕奕搭了一个很漂亮的房子,可就缺少一个尖尖的小屋顶。二毛看到了,就对她说:“我这有一个,你先用。你用好了,把小屋顶还给我,好吗?”奕奕很高兴地答应了,并说:“谢谢你!”

教会孩子与人商量,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小朋友差点为了抢玩具打架,家长见了可以教授孩子们彼此商量,得到对方的同意。其实,大多数孩子是有分享的意识的。家长也不妨和孩子商量,让她选择应对方式:“要么爸妈和表妹一起去买新的娃娃,你自己玩这几个娃娃,要么把这些娃娃分些给妹妹玩。”采用尊重、商量的语气跟孩子交流,孩子才会更愿意接受大人的建议。

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小土豆很喜欢交朋友,经常把玩具带到幼儿园跟其他小朋友换着玩。上次,他看中了一个小朋友的飞机模型,想拿自己的小汽车去交换,结果那个小朋友死活不肯换。小土豆回到家愤愤不平地说:“为什么我把玩具给他玩,他却不把自己的玩具给我玩呢?”

这时候就要引导孩子换位思考,说出自己不愿意分享玩具的几种情况,比如担心别人拿了自己的玩具不肯还或弄坏自己的玩具,让孩子明白只要消除顾虑,小朋友就会愿意分享的。为此,家长可以多在家进行情景演练:当孩子要使用你的某个物品时,你对孩子说:“妈妈有权利不给你用,要是你用了以后不还给我了,怎么办?”然后引导孩子回答:“我只用一会儿,5分钟。用完后我保证马上还给你。”在孩子把东西还回来时及时肯定他:“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很高兴跟你分享!”

这个过程能让孩子逐渐从中理解他人的想法,知道如何制定分享的规则,并且学会推已及人。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情感,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积极的、正确的内心体验。

有一次,一铭小朋友带来了一件非常好玩的玩具“奥特曼”,小朋友见了十分羡慕,都想玩玩,一铭而却害怕被别的小朋友弄坏,不愿借给他们,孩子们都挺失望,老师一看,见正是对孩子们进行分享教育的有利时机。于是,老师当着孩子们的面拿过“奥特曼”,对一铭说:“这个奥特曼现在是我的了,如果你想玩,该怎么办?”“问你借呗!”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可是,我不借你玩,你现在心里怎么样啊?”老师摆出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一铭想了想说:“我会很难过。”“那你们大家呢?”“我会很难过,老师……”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一铭,你看,小朋友现在心里都和你一样很难过,你知道为什么吗?”一铭不说话了,他拿过“奥特曼”塞到小朋友的手中,大伙儿高兴地和他一起玩了起来。

孩子们在短时间内接触到了两种角色,体验到了羡慕时的迫不及待、被人拒绝时的失望、与人分享时的满足感等多种内在的情感,从而摆脱了自我这一中心,提高了自我意识的水平,正如霍夫曼所指出的那样,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力。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分享意识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有争抢行为,表现出强烈独占欲。这些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总以自我为中心。皮亚杰的“社会认知冲突理论”告诉我们,幼儿在相互作用时,由于动作和观点的不同而争论,导致认知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改变幼儿认知结构的过程,也是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的过程。培养孩子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孩子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没有分享意识的孩子,在和同伴相处的时候有争抢行为,表现出强烈的独占欲。让他们学会分享,不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利,而且也能让他充分体验给予的快乐。

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爱别人的更高层次的品质表现,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的有力手段。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缺乏能与之分享物质和情感的兄弟姐妹,他们“唯我独享”,以自我为中心。某家幼儿园做过调查统计:一班有幼儿共23人,拿到玩具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孩子占68%;见到喜欢的玩具就要,不给就哭的孩子占26%;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占30%;想玩但是没达到目的就伤害别人(抓人、咬人)的占21%。而表现出强烈独占欲望的孩子大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被家长溺爱惯了。

孩子不愿分享,做家长的也很尴尬

上个星期,辰辰爸爸出差回来,买了几个洋娃娃,其中有些是要送给她的两个小表妹的,可是辰辰却想全部占为已有,我好言相劝,可她就是不肯给。当时亲戚都在场,我感觉很尴尬,于是强硬地把洋娃娃从她手里夺过来,送给了小表妹。可从那后,辰辰再也不肯跟她的两个小表妹玩了。

孩子之所以不愿分享,是因为他们认为分享就是失去。我们应该理解孩子这种难以割舍的“痛苦”,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关心帮助别人后,别人也会以同样的关心和帮助回报自己。你大方的与别人一起分享,别人下次有好吃的或好玩的东西时也会跟你一起吃,一起玩。

要想使幼儿真正认识“分享”的意义,必须先对幼儿进行关心别人,爱别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如:“三八”节为妈妈制作一样礼物,为妈妈做一件事,平时关心帮助比自己小的幼儿,主动向老师询问小朋友为什么没来等,并通过故事、情境表演来寓教于乐。

为你支招:每个人都有拒绝分享的权利,强硬地从孩子手中抢走洋娃娃的做法实在欠妥。分享应该是自愿和快乐的,因为面子的问题而强迫孩子分享,只会适得其反。教孩子学会分享要一步一步来,可先向孩子提出分享的要求,孩子即使拒绝也不要强迫他,这次不行下次再提。

抢玩具?先学会商量,得到对方的同意

下午桌面游戏时,二毛在篓子里乱翻看,几乎什么都没搭出来。这时,奕奕搭了一个很漂亮的房子,可就缺少一个尖尖的小屋顶。二毛看到了,就对她说:“我这有一个,你先用。你用好了,把小屋顶还给我,好吗?”奕奕很高兴地答应了,并说:“谢谢你!”

教会孩子与人商量,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小朋友差点为了抢玩具打架,家长见了可以教授孩子们彼此商量,得到对方的同意。其实,大多数孩子是有分享的意识的。家长也不妨和孩子商量,让她选择应对方式:“要么爸妈和表妹一起去买新的娃娃,你自己玩这几个娃娃,要么把这些娃娃分些给妹妹玩。”采用尊重、商量的语气跟孩子交流,孩子才会更愿意接受大人的建议。

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小土豆很喜欢交朋友,经常把玩具带到幼儿园跟其他小朋友换着玩。上次,他看中了一个小朋友的飞机模型,想拿自己的小汽车去交换,结果那个小朋友死活不肯换。小土豆回到家愤愤不平地说:“为什么我把玩具给他玩,他却不把自己的玩具给我玩呢?”

这时候就要引导孩子换位思考,说出自己不愿意分享玩具的几种情况,比如担心别人拿了自己的玩具不肯还或弄坏自己的玩具,让孩子明白只要消除顾虑,小朋友就会愿意分享的。为此,家长可以多在家进行情景演练:当孩子要使用你的某个物品时,你对孩子说:“妈妈有权利不给你用,要是你用了以后不还给我了,怎么办?”然后引导孩子回答:“我只用一会儿,5分钟。用完后我保证马上还给你。”在孩子把东西还回来时及时肯定他:“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很高兴跟你分享!”

这个过程能让孩子逐渐从中理解他人的想法,知道如何制定分享的规则,并且学会推已及人。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情感,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积极的、正确的内心体验。

有一次,一铭小朋友带来了一件非常好玩的玩具“奥特曼”,小朋友见了十分羡慕,都想玩玩,一铭而却害怕被别的小朋友弄坏,不愿借给他们,孩子们都挺失望,老师一看,见正是对孩子们进行分享教育的有利时机。于是,老师当着孩子们的面拿过“奥特曼”,对一铭说:“这个奥特曼现在是我的了,如果你想玩,该怎么办?”“问你借呗!”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可是,我不借你玩,你现在心里怎么样啊?”老师摆出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一铭想了想说:“我会很难过。”“那你们大家呢?”“我会很难过,老师……”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一铭,你看,小朋友现在心里都和你一样很难过,你知道为什么吗?”一铭不说话了,他拿过“奥特曼”塞到小朋友的手中,大伙儿高兴地和他一起玩了起来。

孩子们在短时间内接触到了两种角色,体验到了羡慕时的迫不及待、被人拒绝时的失望、与人分享时的满足感等多种内在的情感,从而摆脱了自我这一中心,提高了自我意识的水平,正如霍夫曼所指出的那样,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力。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分享意识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有争抢行为,表现出强烈独占欲。这些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总以自我为中心。皮亚杰的“社会认知冲突理论”告诉我们,幼儿在相互作用时,由于动作和观点的不同而争论,导致认知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改变幼儿认知结构的过程,也是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的过程。培养孩子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孩子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


相关内容

  • 学会怎样学习怎样工作怎样爱别人怎样接受别人的爱
  • 作者:陈会昌 父母必读 1997年01期 遗传与攻击性 如何教育敌意.失控的攻击性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家长对此负有重要责任.近期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儿童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大约占50%,其余的50%中又有一部分是家长与孩子的相互作用所致.所谓遗传,并不是说父母把打人.骂人这些具体行为遗传给了孩子 ...

  • 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 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摘要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为此,应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帮助孩子们学会分享,可以健全幼儿人格,促进幼儿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为幼儿一 ...

  • 亚里士多德关于美德成分的阐释
  • 当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亚里士多德关于美德的观点在很多方面和发展心理学的许多研究相一致.为了阐明这些一致之处,我想着重通过对美德的四个基本成分与儿童道德发展的关系入手,系统分析这些基本成分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 (1).儿童的优良品质与道德发展.亚里士多德阐述的优良品质(arete)是美德的第一个基本成 ...

  •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如今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全家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而孩子们从小到大都是扮演被爱的角色,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认为从家长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生活中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自然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和感激他人.所以 "学会感恩"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孩子不知道感恩 ...

  • 有爱心的孩子最可爱
  • 有爱心的孩子最可爱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大家应该乐于分享.奉献爱心.互相帮助的道理. 2.能够通过移情感受他人的困难,同情别人.关心别人. 3.有帮助他人的实际行动,感受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并学会简单帮助别人的办法. 教学准备:蒙眼布.爱心接力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启迪,感知爱心 1.我 ...

  • 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培养研究(长兴县实验小学)
  • [注]本课题为2006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获得2006年度湖州市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相关论文发表在<中国现代教育报>并获省心理健康"三优"评比二等奖.) 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培养研究 长兴县实验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 [内 ...

  • 不同内容的谈话训练对5-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
  • 2011年第3期 (总第195期)学啊教育研夯ShldbesinPre解hoolN03.20llSedmEdu∞t如岫NO.1蛄不同内容的谈话训练对5-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冰 赵旖旎-王丽薇2苏彦捷一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l:2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第一幼儿园,北京100076) [摘要 ...

  •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 五.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研究成果表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不是生来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获得的.这种培养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移情 移情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为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 ...

  • 失去所爱,也不要失去自信
  • 对逝去的感情念念不忘,甚至阻碍了自己追求新的人生,看起来好像是很痴情的表现,其实是过度保护自己的行为. 他失去的是一个爱他的人,而你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人,却得到了一个重新生活,重新去爱的机会.有了自信,失恋是给自己一个翻身的机会:失去了自信,就会失去未來所有的机会. 在真实的人生中,相爱或别离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