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演变逻辑及其学术意义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演变逻辑及其学术意义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

演变逻辑及其学术意义

徐丹

内容提要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不同于斯密的分工理论的。马克思通过对工场手工

业和机器大工业的分析,厘清了两种分工即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分工。在此基础上,马克

思深入到生产过程中,进一步分析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中的分工与机器大工业中的分工的

不同。工场手工业中,工人的技术是分工的依据。而机器大工业中,机器本身是分工的依

据。由此,马克思发现在这两种生产方式下生产的主体已经发生了变化,于是马克思从关

注人本身转向关注客观的生产本身。通过对分工的辨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得到了

不断深化。

关键词

徐马克思分工社会分工工场手工业210023机器大工业丹,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DOI:10.13858/j.cnki.cn32-1312/c.2015.05.016

分工理论在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马克思自身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不断深化,他对分工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陷在斯密的分工理论中,以分工为线索贯穿了他的整个理论。直到《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61-63年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才真正认清斯密的分工理论是适用于斯密那个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而现在已经是机器大工业时代,斯密的分工理论不再适用于机器大工业。通过对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准确分析,马克思分清了社会分工与生产内部的分工的不同、工场手工业中的分工与机器大工业中的分工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分工理论。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不断深入的过程就是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形态》中,马克思站在斯密的理论基石上分析机器大工业,用斯密的分工理论来贯穿他的理论的始终。分工理论在斯密的理论体系中确实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不得不肯定,斯密的分工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约瑟夫熊彼特这样评论道:“无论在斯密以前还是在斯密以后,都没有人想到要

[1]如此重视分工。”“第一篇前三章讨论的是分工。这是整座建筑物中最古老的一部分”“是,《国富论》

[1〔]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陈锡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85页。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哲学研究

[1]全书中最精炼的部分”。但是,斯密的分工理论中存在着一个缺陷,就是他混淆了两种分工,即社会

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内部分工。

在《国富论》的开篇,斯密用一个扣针制造业的事例来说明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二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职业。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十

[2]八种操作。”斯密以扣针制造业为例,分析了一个完整的制造扣针的工作是如何被分成了十八种操

作。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斯密这里的分工指的是生产过程中的分工。接着,他话锋一转就转向了

[3]各个行业的分工,也就是社会分工,“各个行业之所以各个分立,似乎也是由于分工有这种好处。”从

这里可以看到,在斯密那里,生产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分工没有本质的区别,社会分工只是在更广层面上的分工。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就已经意识到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并且尝试着区分了这两种分工,但是囿于他当时的经济学理论水平还不够成熟,他并没有能够真正分清这二者。在《61-63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分析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马克思厘清了斯密在分工理论上的错误,“亚斯密经常混淆这些极不相同、虽然互相补充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互相对立的分工。英国后来的著作家为了避免混乱,把第一类分工称为division o f labour (分工),把第二类分工称之为subdivision of labour (细分工),然而这并没有表明概念上的区

[4]别。”马克思明确指出斯密混淆了两种分工,他认为生产内部的分工与社会分工是两种有本质区别的分工。于是,马克思详细地说明了两种分工的区别,“第一类分工表现为:某个特殊劳动部门的产品作为特殊的商品,与其他一切劳动部门的作为不同于这种特殊商品的独立商品的产品相对立。相反,第二类分工发生在一个特殊的使用价值当做特殊的、独立的商品进入市场或进入流通之前的生产中。在第一种情况下,各种不同的劳动通过商品交换互相补充。在第二种情况下,各种特殊劳动在资本指挥下通过直接的、不以商品交换为中介的协作生产同一种使用价值。在第一类分工中,生产者作为独立的商品所有者和特殊劳动部门的代表互相对立。相反,在第二类分工中,他们表现为不独立的,因为他们只有通过协作才能生产出一个完整的商品,即一般商品,其中每一个人不是代表一种特殊劳动,而只代表联合、汇集在一种特殊劳动中的个别操作,而整个商品的所有者即生产者,

[5]作为资本家与他们——不独立的工人——相对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分工与生产内部分

工是两种不同的分工,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社会分工与工场内部分工存在的基础不同。社会分工是从产品向商品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存在的基础是交换。“社会内部的分工以及个人被相应地限制在特殊职业范围内的现象,同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一样,是从相反的两个起点发展起来的。不同的共同体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种自然的差别,在共同体互相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互相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逐渐转化为商品。交换没有造成生产领域之间的差别,而是使不同的生产领域发生关系,从而使它们转化为社会总生产的多少互相依赖的部门。在这里,社会分工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

[6]的。”当个人只是生产使用价值、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是没有社会分工的。当个人生产不能满足自己所需,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的时候,就出现了交换,是因为交换的扩大才产生了社会分工。

[1]〔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陈锡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61页。

[2][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6页,第7页。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4页,第303-304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7-408页。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演变逻辑及其学术意义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

演变逻辑及其学术意义

徐丹

内容提要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不同于斯密的分工理论的。马克思通过对工场手工

业和机器大工业的分析,厘清了两种分工即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分工。在此基础上,马克

思深入到生产过程中,进一步分析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中的分工与机器大工业中的分工的

不同。工场手工业中,工人的技术是分工的依据。而机器大工业中,机器本身是分工的依

据。由此,马克思发现在这两种生产方式下生产的主体已经发生了变化,于是马克思从关

注人本身转向关注客观的生产本身。通过对分工的辨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得到了

不断深化。

关键词

徐马克思分工社会分工工场手工业210023机器大工业丹,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DOI:10.13858/j.cnki.cn32-1312/c.2015.05.016

分工理论在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马克思自身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不断深化,他对分工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陷在斯密的分工理论中,以分工为线索贯穿了他的整个理论。直到《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61-63年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才真正认清斯密的分工理论是适用于斯密那个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而现在已经是机器大工业时代,斯密的分工理论不再适用于机器大工业。通过对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准确分析,马克思分清了社会分工与生产内部的分工的不同、工场手工业中的分工与机器大工业中的分工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分工理论。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不断深入的过程就是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形态》中,马克思站在斯密的理论基石上分析机器大工业,用斯密的分工理论来贯穿他的理论的始终。分工理论在斯密的理论体系中确实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不得不肯定,斯密的分工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约瑟夫熊彼特这样评论道:“无论在斯密以前还是在斯密以后,都没有人想到要

[1]如此重视分工。”“第一篇前三章讨论的是分工。这是整座建筑物中最古老的一部分”“是,《国富论》

[1〔]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陈锡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85页。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哲学研究

[1]全书中最精炼的部分”。但是,斯密的分工理论中存在着一个缺陷,就是他混淆了两种分工,即社会

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内部分工。

在《国富论》的开篇,斯密用一个扣针制造业的事例来说明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二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职业。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十

[2]八种操作。”斯密以扣针制造业为例,分析了一个完整的制造扣针的工作是如何被分成了十八种操

作。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斯密这里的分工指的是生产过程中的分工。接着,他话锋一转就转向了

[3]各个行业的分工,也就是社会分工,“各个行业之所以各个分立,似乎也是由于分工有这种好处。”从

这里可以看到,在斯密那里,生产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分工没有本质的区别,社会分工只是在更广层面上的分工。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就已经意识到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并且尝试着区分了这两种分工,但是囿于他当时的经济学理论水平还不够成熟,他并没有能够真正分清这二者。在《61-63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分析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马克思厘清了斯密在分工理论上的错误,“亚斯密经常混淆这些极不相同、虽然互相补充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互相对立的分工。英国后来的著作家为了避免混乱,把第一类分工称为division o f labour (分工),把第二类分工称之为subdivision of labour (细分工),然而这并没有表明概念上的区

[4]别。”马克思明确指出斯密混淆了两种分工,他认为生产内部的分工与社会分工是两种有本质区别的分工。于是,马克思详细地说明了两种分工的区别,“第一类分工表现为:某个特殊劳动部门的产品作为特殊的商品,与其他一切劳动部门的作为不同于这种特殊商品的独立商品的产品相对立。相反,第二类分工发生在一个特殊的使用价值当做特殊的、独立的商品进入市场或进入流通之前的生产中。在第一种情况下,各种不同的劳动通过商品交换互相补充。在第二种情况下,各种特殊劳动在资本指挥下通过直接的、不以商品交换为中介的协作生产同一种使用价值。在第一类分工中,生产者作为独立的商品所有者和特殊劳动部门的代表互相对立。相反,在第二类分工中,他们表现为不独立的,因为他们只有通过协作才能生产出一个完整的商品,即一般商品,其中每一个人不是代表一种特殊劳动,而只代表联合、汇集在一种特殊劳动中的个别操作,而整个商品的所有者即生产者,

[5]作为资本家与他们——不独立的工人——相对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分工与生产内部分

工是两种不同的分工,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社会分工与工场内部分工存在的基础不同。社会分工是从产品向商品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存在的基础是交换。“社会内部的分工以及个人被相应地限制在特殊职业范围内的现象,同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一样,是从相反的两个起点发展起来的。不同的共同体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种自然的差别,在共同体互相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互相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逐渐转化为商品。交换没有造成生产领域之间的差别,而是使不同的生产领域发生关系,从而使它们转化为社会总生产的多少互相依赖的部门。在这里,社会分工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

[6]的。”当个人只是生产使用价值、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是没有社会分工的。当个人生产不能满足自己所需,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的时候,就出现了交换,是因为交换的扩大才产生了社会分工。

[1]〔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陈锡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61页。

[2][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6页,第7页。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4页,第303-304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7-408页。


相关内容

  • 列宁_帝国主义论_历史争论与当代评价_姜安
  • :列宁"帝国主义论" 历史争论与当代评价 姜 安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同时期古典帝国主义理论积极借鉴和辩证批判相结合的基础上,列宁帝国主义论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逻辑和运动规律进行实证分析,从批判逻辑.解释逻辑和建构逻辑层面,实现了理论与思想的升华,具有独具特色的理论原创性. ...

  • 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
  • 作者:王浦劬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9年04期 中图分类号:1D0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09)01-0091-09 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问,是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学始兴于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据 ...

  • 试论我国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演变_张振亭
  • 试论我国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演变 ! 张振亭 我国早期新闻界关于报刊的论述并无专门的方法,直到!"!#年之后才开始提出研究方法的问题.两大阶级对立时期,阶级分析方法是新闻学研究的主导性方法.!"$"年之后,在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影响下,新闻学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被异化.改革 ...

  • 重释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思想
  • 作者:安启念杨淑琴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03期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21(2012)06-0059-06 2012年4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的<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该书利用西方学者<德意志意识形态 ...

  • 组织社会学读书报告
  • 专选课课程作业 <组织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十讲>读书报告 (第8周 第一讲) 学 院 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专 业 社会工作 年 级 2011级 上 课 时 间 7-18周 指 导 教 师 郑作彧 组 长 杨世梅 小组成员(学号) 杨 世 梅 ([************** ...

  • "新经济史革命"的路径.内容与借鉴
  • 作者:赵凌云 <南开经济研究> 2001年02期 学术史上的"革命",都是指伴随主流学派或学术体系缺陷的发展而滋生的新流派或新学术思想体系产生.发展并逐渐取代原有主流学派或学术体系地位,从而学术发展进程出现重大转折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经济史&q ...

  • 历史学与思想史的关系
  • 1,中国思想史是理论化的人类意识发展史„„.你怎么看理解?有什么启发? 张岂之先生一贯主张,为什么要这么坚持? 张先生认为,思想史是理论化的人类社会意识的发展史,在这个基础上,他指出思想家的历史应该和民间思想意识形态有所区别.需要研究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它不是个别思想 ...

  •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引论 关于资本主义的实质,许多人谈过.例如西方有马克思,韦伯,桑巴特(Werner Sombart),陶普(Maurice Dobb),--中国有梁漱溟,余英时,黄仁宇--最后,哈耶克在1988年发表了一本书<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算是给这场"主 ...

  • 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争论_演变与分歧_刘磊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JOURNALOFRENMIN UNIVERSITYOFCHINA 016年第6期2 No.6 2016 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争论:演变与分歧 刘 磊 [摘要] 梳理国内学界就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争论的演变历程,以及争论各阶段的主要分歧,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争论集中于同一时期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