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末试卷B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语文试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蜷缩(quán) 藐视(mǎo) 亲昵(ní)

B. 屏住(bǐn) 煎熬(áo) 奚落(xì)

C.累赘(lèi) 嘲笑(cháo) 抵御(yù)

D. 偏僻(pì) 权利(quán) 魅力(mèi)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恍然大悟 德高望重 可见一斑 狂风怒号

B.随心所欲 各抒己见 别出心载 心惊肉跳

C.实事求是 发奋图强 拨地而起 坚持不懈

D.窃窃私语 自作自受 悬崖峭壁 兴高彩烈

3、下列词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无微不至的工作 细致入微的关怀 谨小慎微的性格

B. 开展竞赛活动 开辟森林资源 开发革命根据地

C. 简短的文章 简单的算法 简易的行装

D. 强烈地疼痛 剧烈地反对 激烈地战斗

4、加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B

C

D

5、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看到眼前的照片,我不由想起过去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C、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

D、党中央重视并大力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

6、下面的课题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按顺序正确的是( )(3分)

(1)《手术台就是阵地》 (2)《蟋蟀的住宅》 (3)《沙漠里的船》 (4)《锯子是怎样发明的?》(5)《把牢底坐穿》

A.比喻 拟人 比喻 设问 夸张

B.夸张 比喻 夸张 反问 比喻

C.比喻 拟人 夸张 设问 夸张

D、夸张 拟人 比喻 反问 比喻

7、《我的母亲》作者是现代作家的作品;其作品还有。(2分)

8、《游褒禅山记》作者是 。(3分)

9、《山居秋暝》是代诗人。明月

松间照, 。(4分)

10、广告分为广告和广告。请写出一句话的广告词:

。(3分)

二、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15分)

我的母亲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请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地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3分)

2、文中划线部分采用了一种描写手法是(2分)

3、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请结合上下文,揣摩加点语句,体会母亲是什么样的情感。(3分)

4、“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对母亲 的遗憾之情,总结全文。(2分)

5、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不超过60字)(5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6分)

顾视无可置者( ) 或凭几学书( ) 三五之夜( ) ....

墙往往而是( ) 以当南日 ( ) 先妣抚之甚厚( )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3、“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4、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句在文中起作用。(3分)

三、作文(40分)

(一)应用文(10分)

写一封感谢信,内容自拟。

(二)作文(30分)

题目:以“我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题材不限,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D 2、C 3、C 4、A 5、A 6、A 7、老舍(舒庆春),《茶馆》或《骆

驼祥子》等 8、宋代,王安石,王安石 9、唐,王维,天气晚来秋,清泉石上流 10、商业,公益 (略)

二、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1、写了母亲辛苦持家,热情待客,应对变乱,助儿升学,宽仁离别的事情。(答出其中任何4点、意思符合即可)

2、白描

3、(1)母亲的坚强;(2)母亲艰难筹款的辛酸(“对儿子选择的支持”也可)(3)母亲对儿子学业有成、能帮衬家庭的欣慰。

4、强调了对母亲去世的痛惜和不能奉养的遗憾之情。

5、理解:母亲不仅养育了我,同时影响到我的习惯、个性、精神,影响了我一生。

感悟:【示例】父母是我们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师,当我们遇到困难、意志消沉的时候,总是教导我们鼓起勇气,战胜困难,走向未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 1、环, 书桌,十五, 到处, 挡, 已逝的母亲

2、庭院里有枇杷树,我妻子去世那一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长成大树了。

3、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4、统领全文

三、作文(略)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语文试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蜷缩(quán) 藐视(mǎo) 亲昵(ní)

B. 屏住(bǐn) 煎熬(áo) 奚落(xì)

C.累赘(lèi) 嘲笑(cháo) 抵御(yù)

D. 偏僻(pì) 权利(quán) 魅力(mèi)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恍然大悟 德高望重 可见一斑 狂风怒号

B.随心所欲 各抒己见 别出心载 心惊肉跳

C.实事求是 发奋图强 拨地而起 坚持不懈

D.窃窃私语 自作自受 悬崖峭壁 兴高彩烈

3、下列词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无微不至的工作 细致入微的关怀 谨小慎微的性格

B. 开展竞赛活动 开辟森林资源 开发革命根据地

C. 简短的文章 简单的算法 简易的行装

D. 强烈地疼痛 剧烈地反对 激烈地战斗

4、加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B

C

D

5、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看到眼前的照片,我不由想起过去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C、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

D、党中央重视并大力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

6、下面的课题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按顺序正确的是( )(3分)

(1)《手术台就是阵地》 (2)《蟋蟀的住宅》 (3)《沙漠里的船》 (4)《锯子是怎样发明的?》(5)《把牢底坐穿》

A.比喻 拟人 比喻 设问 夸张

B.夸张 比喻 夸张 反问 比喻

C.比喻 拟人 夸张 设问 夸张

D、夸张 拟人 比喻 反问 比喻

7、《我的母亲》作者是现代作家的作品;其作品还有。(2分)

8、《游褒禅山记》作者是 。(3分)

9、《山居秋暝》是代诗人。明月

松间照, 。(4分)

10、广告分为广告和广告。请写出一句话的广告词:

。(3分)

二、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15分)

我的母亲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请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地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3分)

2、文中划线部分采用了一种描写手法是(2分)

3、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请结合上下文,揣摩加点语句,体会母亲是什么样的情感。(3分)

4、“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对母亲 的遗憾之情,总结全文。(2分)

5、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不超过60字)(5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6分)

顾视无可置者( ) 或凭几学书( ) 三五之夜( ) ....

墙往往而是( ) 以当南日 ( ) 先妣抚之甚厚( )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3、“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4、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句在文中起作用。(3分)

三、作文(40分)

(一)应用文(10分)

写一封感谢信,内容自拟。

(二)作文(30分)

题目:以“我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题材不限,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D 2、C 3、C 4、A 5、A 6、A 7、老舍(舒庆春),《茶馆》或《骆

驼祥子》等 8、宋代,王安石,王安石 9、唐,王维,天气晚来秋,清泉石上流 10、商业,公益 (略)

二、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1、写了母亲辛苦持家,热情待客,应对变乱,助儿升学,宽仁离别的事情。(答出其中任何4点、意思符合即可)

2、白描

3、(1)母亲的坚强;(2)母亲艰难筹款的辛酸(“对儿子选择的支持”也可)(3)母亲对儿子学业有成、能帮衬家庭的欣慰。

4、强调了对母亲去世的痛惜和不能奉养的遗憾之情。

5、理解:母亲不仅养育了我,同时影响到我的习惯、个性、精神,影响了我一生。

感悟:【示例】父母是我们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师,当我们遇到困难、意志消沉的时候,总是教导我们鼓起勇气,战胜困难,走向未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 1、环, 书桌,十五, 到处, 挡, 已逝的母亲

2、庭院里有枇杷树,我妻子去世那一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长成大树了。

3、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4、统领全文

三、作文(略)


相关内容

  • 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上册(上学期) 免费68份_教学资料
  •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检测题(上学期)(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题(上学期语文)(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看图写话练习一(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句子复习题(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字知识汇总(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试题(上学期pep)(01-05) ...

  • 2010中考语文文言文默写和作文
  • 奉贤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一) 默写 1 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 3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4 浮光跃金,.<岳阳楼记> 5 <江城子·密州出猎> 6 殚其 ...

  •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命题质量评价报告
  •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命题质量评价报告 汉川市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评八年级语文试卷难易适中,试题涉及面广,无偏题.怪题,基础性较强,既能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平时的积累怎样.分值也分配合理,题型多样,是一份不错的试卷. 从命题覆盖范围来看,本试卷的考题覆 ...

  • 数学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 四年级期末试卷分析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这次期末测试是对我们前半学期教学工作的一个测查,也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个阶段性反思,从试卷中了解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知道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为了查漏补缺,对此成绩进行如下分析: 一.考试情况:一班:语文平均分79 优秀率50% ...

  •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浅析 本学期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应该说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考察的内容也比较丰富,拼音部分.生字部分都有涉及,而且知识点面面俱到,重点突出.既考查了学生的拼音学习,又检测了生字运用的能力.题量适中,难易适度.依据课标,尊重教材.总体上来 ...

  • 四年级上册试卷分析
  • 2010年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相信每一位老师和我一样经过了一次次深刻的思考,我们都在精心的做着试卷分析这项工作.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试卷做以全面分析.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18人.最高分94.5分,最低分30.8 ...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大全
  • 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2.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3. 六年级语文上册各类试题知识点汇总 4.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知识点汇总 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周周练试卷 6.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周周练试卷 7.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周周练试卷 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 2011期末考试方案(定稿)
  • 赣榆县实验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调研测试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市.县教学过程监控与教学质量管理有关要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根据县教育局教研室有关期末测试的工作要求,制定我校期末检测方案,具体安排如下: 一.测试科目与形式 一至二年级测试科目为语文.数 ...

  • 2010-2011年度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大班)
  • 鸣山中心幼儿园 2010-2011年度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中班) 姓名: 一.认识拼音: a o e i u ü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二.认识生字 三.语文 1.<四和十>四是四-- 2.<月亮>每 ...

  • 2015年秋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2015年秋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本学期期末检测工作已经结束,现对本学期六年级期末试卷及考 试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命题情况: 本次检测试卷以教材为基本点,内容涵盖了"语音字词句段篇", 以教材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书本知识点的灵 活运用情况.检测学生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