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探究

  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我们经常要即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得越透彻,即时评价越到位,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适当的夸大性的褒奖、表扬,会对学生起到一个心理暗示:我很聪明,我有发展前途,我可以做得更好,将来我一定能实现我的梦想,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进行“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经历给我的印象就很深刻。  在学生学会用一般方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后,我出了这样的题目让学生来解:解三元一次方程组:x+y=7 ①y+z=5 ②z+x=10 ③  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后,大部分学生解答出来。  师:哪个同学解出来了,来说说?  生1:我解出了,结果是x=6 ①y=1 ②z=4 ③  师:同学们看他的答案对吗?有不一样的结果吗?请大胆说。  大家都答:正确。  师:你们怎么解呢?请说一说。  生1:我解题方法是:用方程①减去方程②得:x-z=2,然后把这个方程与方程③联立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就可以得到:x=6,z=4。再把其中的一个值代入方程①或②就可以得到第三个未知数的值:y=1。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说得好吗?  大家都说他讲得很好。可是好在哪里?很多学生无法表达出来。  我就在此设置几个台阶:1.我们解方程用什么方法?2.在这里用到了我们讲过的什么数学思想?3.他的语言叙述得是否明白?  又有同学要发表见解。  生2:他知道用消元的方法来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了。(老师提示:要用“你”,我认为用“你”可以增进同学间的友情)  生3:我知道你已经掌握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了,是用转化的方法来解的。  生4:你做得很好,你的思路很清晰,条理很清楚。  生5:你的语言叙述得很好。  师:这几位同学评议得非常正确,用词很准确,说明大家都在积极思考,也懂得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这说明同学们都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后再学习新知识时肯定是没问题啦!  (这些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的解答,能得到同学的肯定,老师的褒奖,自信心也会大增,积极性会更高涨,学习兴趣更浓,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这时有个学生说,老师,我有不同的解法!  师:是吗?那说说看是什么方法?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6:观察这三个方程,我发现每个方程只含有两个未知数,每个未知数都出现两次,而且系数都是1,把三个方程加起来得:2x+2y+2z=22,两边除以2得:x+y+z=11,用这个方程分别去减方程①、方程②、方程③,就可以得到:z=4,x=6,y=1。所以方程组的解是x=6 ①y=1 ②z=4 ③  师:大家说他的解法有没有道理?  我叫那个学生把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再详细讲解一遍,同学们思考后,一致认为有道理,每一步的计算和推理都无懈可击,这个方法可行。  师:这个同学的解法确实可行,用的方法都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而且计算量很少,是好方法。你能想出这么好的方法来,很聪明,前途无量呀,日后必是定能成大器!  师: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你们会用几种方法来解?  生:两种,而且第二种方法更简便!  这个学生的发现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在后来的学习中也表现出比以往更加积极的态度,很热心帮助同学解答学习上的问题,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在教学课堂上,即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所展现出来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和褒奖性的评价,并且能够给学生一个发展的空间,是为学生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一笔梦想的宝藏,在遇到困难时会想到:我能行,我是有实力的,我肯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做得更好。这种心理暗示留给学生的是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将是克服困难的制胜法宝。这也正符合了新的课程标准里所提倡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学习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古亭山中学)

  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我们经常要即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得越透彻,即时评价越到位,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适当的夸大性的褒奖、表扬,会对学生起到一个心理暗示:我很聪明,我有发展前途,我可以做得更好,将来我一定能实现我的梦想,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进行“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经历给我的印象就很深刻。  在学生学会用一般方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后,我出了这样的题目让学生来解:解三元一次方程组:x+y=7 ①y+z=5 ②z+x=10 ③  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后,大部分学生解答出来。  师:哪个同学解出来了,来说说?  生1:我解出了,结果是x=6 ①y=1 ②z=4 ③  师:同学们看他的答案对吗?有不一样的结果吗?请大胆说。  大家都答:正确。  师:你们怎么解呢?请说一说。  生1:我解题方法是:用方程①减去方程②得:x-z=2,然后把这个方程与方程③联立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就可以得到:x=6,z=4。再把其中的一个值代入方程①或②就可以得到第三个未知数的值:y=1。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说得好吗?  大家都说他讲得很好。可是好在哪里?很多学生无法表达出来。  我就在此设置几个台阶:1.我们解方程用什么方法?2.在这里用到了我们讲过的什么数学思想?3.他的语言叙述得是否明白?  又有同学要发表见解。  生2:他知道用消元的方法来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了。(老师提示:要用“你”,我认为用“你”可以增进同学间的友情)  生3:我知道你已经掌握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了,是用转化的方法来解的。  生4:你做得很好,你的思路很清晰,条理很清楚。  生5:你的语言叙述得很好。  师:这几位同学评议得非常正确,用词很准确,说明大家都在积极思考,也懂得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这说明同学们都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后再学习新知识时肯定是没问题啦!  (这些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的解答,能得到同学的肯定,老师的褒奖,自信心也会大增,积极性会更高涨,学习兴趣更浓,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这时有个学生说,老师,我有不同的解法!  师:是吗?那说说看是什么方法?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6:观察这三个方程,我发现每个方程只含有两个未知数,每个未知数都出现两次,而且系数都是1,把三个方程加起来得:2x+2y+2z=22,两边除以2得:x+y+z=11,用这个方程分别去减方程①、方程②、方程③,就可以得到:z=4,x=6,y=1。所以方程组的解是x=6 ①y=1 ②z=4 ③  师:大家说他的解法有没有道理?  我叫那个学生把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再详细讲解一遍,同学们思考后,一致认为有道理,每一步的计算和推理都无懈可击,这个方法可行。  师:这个同学的解法确实可行,用的方法都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而且计算量很少,是好方法。你能想出这么好的方法来,很聪明,前途无量呀,日后必是定能成大器!  师: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你们会用几种方法来解?  生:两种,而且第二种方法更简便!  这个学生的发现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在后来的学习中也表现出比以往更加积极的态度,很热心帮助同学解答学习上的问题,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在教学课堂上,即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所展现出来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和褒奖性的评价,并且能够给学生一个发展的空间,是为学生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一笔梦想的宝藏,在遇到困难时会想到:我能行,我是有实力的,我肯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做得更好。这种心理暗示留给学生的是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将是克服困难的制胜法宝。这也正符合了新的课程标准里所提倡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学习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古亭山中学)


相关内容

  • 初中一年级数学课堂中有效
  • 初中一年级数学课堂中有效"追问"的研究 "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它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组成部分.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对学生思 ...

  • 子课题及微型课题选题参考
  • 一.微型课题选题意见 1."小",即课题确定要小. "小"有两个层面:一是针对本校.本班.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最烦恼.最困惑.最亟须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形成"小"课题:二是广大教师可以在学校主课题框架下结合自身特点和相关教育 ...

  • 高中探究性学习报告
  • 纵观<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突出的要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自主的探究性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是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提出 ...

  • 小微课题选题指南
  • 日照市教育学会2013年度小(微)课题选题指南 <指南>说明: 1.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本<指南>为课题立项工作服务,促进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课题. 2.课题指南项目不等同于课题名称,应用和落实的过程应是进一步分解和细化的过程. 3.课题指南仅为学校和广 ...

  • 教研室下半年教研工作活动计划
  • 一、工作要点 1、加强新课标的研修。xx年新修订国家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各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纲领性文件。各学科要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标准的研修活动,通过专题讲座、课例研究、课题引领等研修活动,使每一个学科教师熟练掌握课程性质、目 ...

  • 平原一中教师小课题研究指南
  • 教师小课题研究指南 一. 什么是教师小课题研究? "教师小课题研究",也叫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有别于"学术派"的非正式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小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热点或难点问题,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贴近教学,贴近 ...

  •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博选题(2011--2014)
  •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博选题(2011--2014) [1]张剑锋. 中学英语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田朋朋. 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姚治松.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 ...

  •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实施计划
  •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实施计划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打破课堂的束缚和课本的限制,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加大课堂容量,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共享农远精品资源,减轻一些课业负担.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是教学又一 ...

  • 义务教育新课标解读
  • 2011年义务教育新课标解读 初中语文(蔡少军) 义务教育课程语文标准(2011版)为小学和初中共用,其中初中语文部分有以下特点: 一.明确了语文课程基础任务在于语文文字能力的培养 在"前言"部分多次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