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管理者素质测评模型

集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管理者素质测评模型

摘要:层次分析法(简记AHP)是一种重要的多目标、多判据的系统评价办法。文章试图应用“AHP”的思想,对管理者素质测评进行指标的确定和量化,以期为今后管理者的选聘和评价工作提供一个比较客观合理的参考依据,也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AHP;管理者;素质;测评;模型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人才已成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最重要资源。在一个组织里,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者的素质水平是决定管理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选拔合格的管理者人选,充分发挥管理者在管理绩效中的“杠杆”作用,对他们的素质能力进行测评是很有必要的。

长期以来,对于管理者素质的评价,主要是评价者根据评价对象平时表现和工作状态的观察及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的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但容易受到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其结论往往比较片面。因此,寻找一种能同时取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之长处,为管理者做出较客观的评价之方法,对现代管理研究,特别是对企业管理者素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AHP”就是一种实现量化评价的比较科学的有效方法和模式。

一、管理者素质构成要素(一)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就是具有其职业特征的道德境界和人生信念,是人格和人性的真善美在职业生涯中的体现,是个人竞争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持有一种更为具体化、职业化、个性化的社会道德,体现了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水平。从活动看,是多要素的统一,如责任心、务实进取、遵纪守法、勤恳工作等,构成了管理者素质基本内容。从过程看,是多环节的统一,如管理者在工作上追求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业绩,重视和控制组织执行力、调整工作目标等等。

(二)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是管理者素质的核心,是管理者知识智慧在工作中的综合体现,它来源于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但也区别于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不同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都会形成具有自己个体性优势的能力素质,从而决定了不同的管理作风和管理风格。但共性的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要想胜任所从事的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决策能力、执行控制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等。组织管理能力表现为建立组织机构的能力,选人用人的能力,优化群体结构的能力。在当今的组织形态中,团队已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管理者在管理中必须有能力建立一个高效的合作团队,通过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团队力量,进行创造性、

表1

职业素质C1

这方面的素质越高,就越能有效地去实现组织目标,进行创造性工作。

(三)知识素质

当前,知识成为推动现代化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因此,高素质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成为复合型的专与博统一的“通才”,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尤其是要通晓相关的法律知识。除此之外,还有要开阔视野,拓展与行业包括与非行业之间的交流空间和渠道,通过学习他们的经营管理经验,不断改善自我的管理。

二、管理者测评模型设计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

cess,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将

定性分析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紧密地和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及推理联系起来,对决策者的推理过程进行量化的描述,避免决策者在结构复杂和方案较多时的逻辑推理上产生失误。

(一)构造管理者素质层次结构模型依据“AHP”思想,以系统的观点,把管理者素质层次问题分解成若干因素,并按其支配关系得出管理者素质层次结构模型(见表1)。

知识素质C3

管理者素质A能力素质C2

团队协组织管执行控领导决开拓创

道德品务实进遵守纪责任心管理知法律知专业知拓展视

作能力理能力制能力策能力新能力

质P11取P12律P13识P31识P32识P33野P34P14

P21P22P23P24P25

高效率工作。此外,领导决策能力、执行控制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也是衡量管理者管理水平高低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管理者

(二)分别构造各指标的判断矩阵针对上一层次某因素而言,将该层次内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根据斯塔相对重

2009.10(下)

ChinaCollectiveEconomy

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管理·

要性等级表,按照规定的标度,进行定量分析,写成矩阵形式(见表2-表5)。

表2管理者素质指标的判断矩阵及权重

AC1C2C3

C1153

C21/511/3

C31/331

W0.110.640.26

λmax=3.04CR=0.02RI=0.58CR=0.03

的一致性,通过矩阵的相容性检验。个管理者只是精通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对管理方面知之甚少,一切凭着主观感觉进行管理工作,必然致使组织适应性差,工作和服务质量下降,最终导致领导无效的结果。与此同时,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相互间的横纵向的联系与交流越来越密切,作为管理者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有拓展视野,走出去取别人的管理之长,挖掘为“我”所用,才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管理的效能。

(三)管理者的职业素质不容忽视从“AHP”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作为现代的优秀管理者,必须要有正确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对事业忠诚,对工作尽责,务实进取,严于律

2、层次总排序计算结果(见表7)

为评价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如何,需要计算与单排序类似的检验量。同样,当CR

三、结论

根据最后的分析计算结果(见表7),

在管理者素质诸要素中,相对重要程度顺序依次为:组织管理能力(WP22=0.294)、团队协作能力

λmax=4.07CR=0.02RI=0.90CR=0.02

表3

C1P11P12P13P14

P1111/31/31/2

“职业素质”指标的判断矩阵及权重

P123122

P1331/212

P1421/21/21

W10.450.120.170.26

(WP21=0.166)、管理知识(WP31=

0.143)、领导决策能力(WP23=0.089)、拓展视野(WP34=0.060)、道德品质(WP11=0.050)。分析得

出的具体结论如下:

表7

表4C2P21

P21P22P23P24P25

131/51/31/6

“能力素质”指标的判断矩阵及权重

P221/311/61/51/7

P2356131/3

P24351/311/5

P2562351

W20.260.460.070.140.07

λmax=5.10

CR=0.03RI=1.12CR=0.03

层次总排序计算结果

总排序权值

排序

层次P

层次C

C10.11

C20.64

C30.26

0.0500.0130.0190.029

[**************]95

CI=0.027RI=1.050CP=0.026≤0.10

P11P12

0.450.120.170.26

0.260.460.070.140.07

0.550.080.140.23

表5“知识素质”指标的判断矩阵及权重C3P31P32P33P34W3

P31P32P33P34

11/51/41/3

5123

41/212

31/31/21

0.550.080.140.23

λmax=4.05

CR=0.02RI=0.90CR=0.02

P13P14P21P22P23P24P25P31P32P33P34

0.1660.2940.0450.0890.0450.1430.0210.0340.060

(三)进行层次排序

1、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是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即先将矩阵的元素按列归一化,然后求矩阵各行和的平均值和权向量值Wi,最后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在得到λmax后,还需要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定义CI=(λmax-n)/(n-1)。然后将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相比,得出CR。RI的取值(见表6)。当

(一)管理者能力素质最重要研究结果表明,选拔或评价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首先应该关注其是否具有组织指挥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是否具有在组织内部运用沟通协调形成强有力组织核心的能力,是否能根据客观情况做出具有高瞻远瞩的决策能力,从而将组织内的各个要素、各种资源有效地整合成统一体,使组织始终能处于良好的配合运行状态,朝着

良性的方向发展。

8

9

己,使自己的所作所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职业规范,在承担决策、协调、管理的组织指挥中实现自我价值和集体价值的共同提升。因此,我们在选聘或评价一个组织的管理者时,深入考察其职业素质如何,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CR

检验;否则,应对判断矩阵进行适当调整。

表6

阶数

随机一致性指标

4

5

6

7

123

(二)重视管理者的管理知识水平和拓展视野能力

管理者知识素质中的管理

RI0.000.000.580.901.121.241.321.411.45

通过上述步骤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向量值Wi、λmax和CR(见表2-表5)。计算结果显示,4个判断矩阵均具有良好

知识的综合权重位居第三,拓展视野位于第五,这说明管理者的知识水平和拓展视野的能力必须要重视起来。实践证明,一

1、陈浙蓉.时代呼唤职业精神[J].时代经贸(下旬),2008(24).

2、黄训同.试论领导者素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6).

3、谢宣正.层次分析法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劳动,2005(11).

4、谭跃进.定量分析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2009.10(下)ChinaCollectiveEconomy

集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管理者素质测评模型

摘要:层次分析法(简记AHP)是一种重要的多目标、多判据的系统评价办法。文章试图应用“AHP”的思想,对管理者素质测评进行指标的确定和量化,以期为今后管理者的选聘和评价工作提供一个比较客观合理的参考依据,也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AHP;管理者;素质;测评;模型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人才已成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最重要资源。在一个组织里,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者的素质水平是决定管理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选拔合格的管理者人选,充分发挥管理者在管理绩效中的“杠杆”作用,对他们的素质能力进行测评是很有必要的。

长期以来,对于管理者素质的评价,主要是评价者根据评价对象平时表现和工作状态的观察及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的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但容易受到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其结论往往比较片面。因此,寻找一种能同时取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之长处,为管理者做出较客观的评价之方法,对现代管理研究,特别是对企业管理者素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AHP”就是一种实现量化评价的比较科学的有效方法和模式。

一、管理者素质构成要素(一)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就是具有其职业特征的道德境界和人生信念,是人格和人性的真善美在职业生涯中的体现,是个人竞争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持有一种更为具体化、职业化、个性化的社会道德,体现了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水平。从活动看,是多要素的统一,如责任心、务实进取、遵纪守法、勤恳工作等,构成了管理者素质基本内容。从过程看,是多环节的统一,如管理者在工作上追求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业绩,重视和控制组织执行力、调整工作目标等等。

(二)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是管理者素质的核心,是管理者知识智慧在工作中的综合体现,它来源于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但也区别于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不同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都会形成具有自己个体性优势的能力素质,从而决定了不同的管理作风和管理风格。但共性的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要想胜任所从事的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决策能力、执行控制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等。组织管理能力表现为建立组织机构的能力,选人用人的能力,优化群体结构的能力。在当今的组织形态中,团队已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管理者在管理中必须有能力建立一个高效的合作团队,通过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团队力量,进行创造性、

表1

职业素质C1

这方面的素质越高,就越能有效地去实现组织目标,进行创造性工作。

(三)知识素质

当前,知识成为推动现代化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因此,高素质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成为复合型的专与博统一的“通才”,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尤其是要通晓相关的法律知识。除此之外,还有要开阔视野,拓展与行业包括与非行业之间的交流空间和渠道,通过学习他们的经营管理经验,不断改善自我的管理。

二、管理者测评模型设计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

cess,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将

定性分析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紧密地和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及推理联系起来,对决策者的推理过程进行量化的描述,避免决策者在结构复杂和方案较多时的逻辑推理上产生失误。

(一)构造管理者素质层次结构模型依据“AHP”思想,以系统的观点,把管理者素质层次问题分解成若干因素,并按其支配关系得出管理者素质层次结构模型(见表1)。

知识素质C3

管理者素质A能力素质C2

团队协组织管执行控领导决开拓创

道德品务实进遵守纪责任心管理知法律知专业知拓展视

作能力理能力制能力策能力新能力

质P11取P12律P13识P31识P32识P33野P34P14

P21P22P23P24P25

高效率工作。此外,领导决策能力、执行控制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也是衡量管理者管理水平高低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管理者

(二)分别构造各指标的判断矩阵针对上一层次某因素而言,将该层次内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根据斯塔相对重

2009.10(下)

ChinaCollectiveEconomy

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管理·

要性等级表,按照规定的标度,进行定量分析,写成矩阵形式(见表2-表5)。

表2管理者素质指标的判断矩阵及权重

AC1C2C3

C1153

C21/511/3

C31/331

W0.110.640.26

λmax=3.04CR=0.02RI=0.58CR=0.03

的一致性,通过矩阵的相容性检验。个管理者只是精通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对管理方面知之甚少,一切凭着主观感觉进行管理工作,必然致使组织适应性差,工作和服务质量下降,最终导致领导无效的结果。与此同时,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相互间的横纵向的联系与交流越来越密切,作为管理者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有拓展视野,走出去取别人的管理之长,挖掘为“我”所用,才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管理的效能。

(三)管理者的职业素质不容忽视从“AHP”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作为现代的优秀管理者,必须要有正确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对事业忠诚,对工作尽责,务实进取,严于律

2、层次总排序计算结果(见表7)

为评价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如何,需要计算与单排序类似的检验量。同样,当CR

三、结论

根据最后的分析计算结果(见表7),

在管理者素质诸要素中,相对重要程度顺序依次为:组织管理能力(WP22=0.294)、团队协作能力

λmax=4.07CR=0.02RI=0.90CR=0.02

表3

C1P11P12P13P14

P1111/31/31/2

“职业素质”指标的判断矩阵及权重

P123122

P1331/212

P1421/21/21

W10.450.120.170.26

(WP21=0.166)、管理知识(WP31=

0.143)、领导决策能力(WP23=0.089)、拓展视野(WP34=0.060)、道德品质(WP11=0.050)。分析得

出的具体结论如下:

表7

表4C2P21

P21P22P23P24P25

131/51/31/6

“能力素质”指标的判断矩阵及权重

P221/311/61/51/7

P2356131/3

P24351/311/5

P2562351

W20.260.460.070.140.07

λmax=5.10

CR=0.03RI=1.12CR=0.03

层次总排序计算结果

总排序权值

排序

层次P

层次C

C10.11

C20.64

C30.26

0.0500.0130.0190.029

[**************]95

CI=0.027RI=1.050CP=0.026≤0.10

P11P12

0.450.120.170.26

0.260.460.070.140.07

0.550.080.140.23

表5“知识素质”指标的判断矩阵及权重C3P31P32P33P34W3

P31P32P33P34

11/51/41/3

5123

41/212

31/31/21

0.550.080.140.23

λmax=4.05

CR=0.02RI=0.90CR=0.02

P13P14P21P22P23P24P25P31P32P33P34

0.1660.2940.0450.0890.0450.1430.0210.0340.060

(三)进行层次排序

1、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是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即先将矩阵的元素按列归一化,然后求矩阵各行和的平均值和权向量值Wi,最后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在得到λmax后,还需要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定义CI=(λmax-n)/(n-1)。然后将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相比,得出CR。RI的取值(见表6)。当

(一)管理者能力素质最重要研究结果表明,选拔或评价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首先应该关注其是否具有组织指挥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是否具有在组织内部运用沟通协调形成强有力组织核心的能力,是否能根据客观情况做出具有高瞻远瞩的决策能力,从而将组织内的各个要素、各种资源有效地整合成统一体,使组织始终能处于良好的配合运行状态,朝着

良性的方向发展。

8

9

己,使自己的所作所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职业规范,在承担决策、协调、管理的组织指挥中实现自我价值和集体价值的共同提升。因此,我们在选聘或评价一个组织的管理者时,深入考察其职业素质如何,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CR

检验;否则,应对判断矩阵进行适当调整。

表6

阶数

随机一致性指标

4

5

6

7

123

(二)重视管理者的管理知识水平和拓展视野能力

管理者知识素质中的管理

RI0.000.000.580.901.121.241.321.411.45

通过上述步骤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向量值Wi、λmax和CR(见表2-表5)。计算结果显示,4个判断矩阵均具有良好

知识的综合权重位居第三,拓展视野位于第五,这说明管理者的知识水平和拓展视野的能力必须要重视起来。实践证明,一

1、陈浙蓉.时代呼唤职业精神[J].时代经贸(下旬),2008(24).

2、黄训同.试论领导者素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6).

3、谢宣正.层次分析法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劳动,2005(11).

4、谭跃进.定量分析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2009.10(下)ChinaCollectiveEconomy


相关内容

  •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建立
  • 2007年1月第9卷第1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Jan.2006Vol19No.1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建立 赵永乐,王 慧 (河海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江 ...

  • 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
  • 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 刘钦瑶葛列众刘少英 [摘要]本文对教师胜任力的定义.模型构建.研究方法以及教师胜任力测评四个方面进行了述评,针对现状提出对未来的教师胜任力研究的瞻望. [关键词]胜任力教师胜任力教师胜任力评价 [收稿日期]2006年2月 [作者简介]刘钦瑶,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葛列 ...

  • 航天制造型企业班组长胜任力模型设计
  • 摘要:本文通过对航天制造型企业班组长岗位的研究,通过构建胜任力特征库.建立初步胜任力模型,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带权重的航天制造型企业班组长胜任力模型. 关键词:航天 制造型 班组长 胜任力模型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撑,而航天制造企业更是中国制造业高可靠性的代表,在声 ...

  • 基于胜任力的人才选拔与评价技术-HR猫猫
  • 基于胜任力的人才选拔与评价技术 他(她)的能力与其面试表现是一致的吗?他(她)能胜任这项工作吗?他(她)适合这项工作吗?面对众多的应征者而丧失判断力常常是许多企业招聘面试中的困惑,并且随着应征者素质的不断提升,企业与应征者在招聘面试中博弈的程度越来越深,从而这种困惑也表现的更加明显.如何使相关工作人 ...

  •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
  • 科技信息○企业论坛○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9年第33期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 吕立国 (晋城煤业集团天溪煤制油分公司 山西 晋城 048006) [摘要]在急剧变革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就必须积极探 ...

  • 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型研究
  • 摘 要:基于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原则和主体性建构的理念,通过形成机制探索.基本假设提出.构成要素分析等手段,构建有利于体育教师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分享的专业化发展概念模型与实体模型.强化体育教师个体与群体层次的专业发展行为,为体育教师创设一种有利于专业参与和实践共享的专业发展方式,帮助体育教师从单向的 ...

  • 基于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历程论如何降低审计风险
  • 基于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历程论如何降低审计风险 作者:史雅洁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第12期 [摘 要]审计风险模型是审计风险计量的工具,它的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合理性,也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出现财务报 ...

  • 质量维度:于胜任特征的研究生导师评价研究基
  • 2010年7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Vol.9No.4 质量维度:基于胜任特征的研究生导师评价研究 王鲜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广东广州510420) 摘而研究生导师又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目前研究生导师评价理论要: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 试图将胜任特征理念引入研 ...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SWOT方法改进与实例分析_胡群
  • 实践研究 DOI:10.16353/j.cnki.1000-7490.2009.03.018 ITA ○胡群,刘文云(山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山东淄博 25509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SWOT方法改进与实例分析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数学模型;信息分析 * 摘 要:在分析传统SWOT方法不足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