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

看着《冯友兰追问人生》一书,随着文字,跟随冯友兰先生的目光探寻人生四部曲。本书45篇文章,从人生真相起笔,到人生境界等,最后落笔于人生的漫谈,四部曲层层递进,演绎人生之旅。

书中帮助人们在欲望和迷茫的世界中,构筑精神的理想境界,在受到过不公平的批判,他从不垂头丧气,也未影响他的生活节奏。把哲学境界贯彻到日常生活中,赋予他的学问长久的生命力,具有垂范当世稀缺的人格精神。有关人生的哲学,是每个人在每一天都会有所渗透和应用。

本书让人回归内心的宁静。在一遍又一遍的解读中,攀升人生的新境界;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历久弥新。人生是一个宏观的理论,冯友兰先生从微观的角度,阐述这个宏观概念,我喜欢听他娓娓道来,讲授一个个哲学命题,传授哲思,人生成功之因素,他讲解只有才力命三种因素结合,才可以成功,《伤仲永》中讲述的神童仲永,天姿聪颖,后来自己不要学习,沦落为一个普通人,就是没有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所以古人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只有努力才能在某个专业取得成功,但是要想有大的作为,就像诗人能成为大家,或名家,就要靠他的才来决定。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人人体内都藏着一个天才”,他指出天才不是靠天资,而是训练出来的,莫扎特、贝多芬都是小小年纪开始训练,坚持不懈,才获得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恒心和毅力是制胜的法宝,戴维.申克先生在书中强调后天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我不完全赞同戴维.申克先生的观点,我赞同冯友兰先生和爱迪生的观点,没有天资,你即使再努力,也不一定能成为大家、名家。

冯友兰先生提出自然、功力、道德、天地的 “人生四境界”说,从低到高,帮助人们在欲望和迷茫的世界中,构筑精神的理想境界。静心想想,我们都只有一个人生,一定要活出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读着这句话,我想起周国平先生所言,活得简单才活得自由。只有一个人生,我们是浑浑噩噩还是清清楚楚,每人的基调不一,正如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如何去感受人生、体味人生,做真实的自己,活出真性情,活出自我,这也是我们该思考的内容?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

看着《冯友兰追问人生》一书,随着文字,跟随冯友兰先生的目光探寻人生四部曲。本书45篇文章,从人生真相起笔,到人生境界等,最后落笔于人生的漫谈,四部曲层层递进,演绎人生之旅。

书中帮助人们在欲望和迷茫的世界中,构筑精神的理想境界,在受到过不公平的批判,他从不垂头丧气,也未影响他的生活节奏。把哲学境界贯彻到日常生活中,赋予他的学问长久的生命力,具有垂范当世稀缺的人格精神。有关人生的哲学,是每个人在每一天都会有所渗透和应用。

本书让人回归内心的宁静。在一遍又一遍的解读中,攀升人生的新境界;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历久弥新。人生是一个宏观的理论,冯友兰先生从微观的角度,阐述这个宏观概念,我喜欢听他娓娓道来,讲授一个个哲学命题,传授哲思,人生成功之因素,他讲解只有才力命三种因素结合,才可以成功,《伤仲永》中讲述的神童仲永,天姿聪颖,后来自己不要学习,沦落为一个普通人,就是没有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所以古人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只有努力才能在某个专业取得成功,但是要想有大的作为,就像诗人能成为大家,或名家,就要靠他的才来决定。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人人体内都藏着一个天才”,他指出天才不是靠天资,而是训练出来的,莫扎特、贝多芬都是小小年纪开始训练,坚持不懈,才获得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恒心和毅力是制胜的法宝,戴维.申克先生在书中强调后天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我不完全赞同戴维.申克先生的观点,我赞同冯友兰先生和爱迪生的观点,没有天资,你即使再努力,也不一定能成为大家、名家。

冯友兰先生提出自然、功力、道德、天地的 “人生四境界”说,从低到高,帮助人们在欲望和迷茫的世界中,构筑精神的理想境界。静心想想,我们都只有一个人生,一定要活出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读着这句话,我想起周国平先生所言,活得简单才活得自由。只有一个人生,我们是浑浑噩噩还是清清楚楚,每人的基调不一,正如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如何去感受人生、体味人生,做真实的自己,活出真性情,活出自我,这也是我们该思考的内容?


相关内容

  • 读书笔记16:感悟哲学与人生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 欢迎您输入推送日期提取历史消息 通常,大家们所撰写的文章书目,不仅有广博见解,亦含深厚底蕴.故而,阅读之时常怀谦卑之心,常持敬畏之情.即使如此,读冯友兰先生所著的,亦未敢自认领会一二,恐自身理解狭隘而有所误读,仅就哲学与人生有三四感受言之,以作记录. 一.追问哲学与反思人生 既然书名是,自然要追问何 ...

  •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摘要:阅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后,我对渐渐开始对中国的哲学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让我了解了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在我为古代中国哲学家智慧的思考而惊叹不已时,孔子孟子的仁和义.墨子的兼爱.杨朱的隐忍.道家的"道无名论",这一切 ...

  • 冯友兰_中国哲学简史_的三种向度_张悦
  • 第32卷第2期 Vol.32No.2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angchun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2013年3月Mar.2013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的三种向度 张悦,娄淑华 (吉林大学马 ...

  • 哲学思维与人生智慧
  • 今天,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哲学与人生的话题,我们将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来探讨如何认识自己,以及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这些问题. 为什么要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来探讨人生呢?这是因为哲学思维是一种可以把握人生智慧的思维.哈佛大学流行一句名言:"一个成功者和一个失败者,不在于他的知识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提升人生境界的思考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提升人生境界的思考 [摘要]:本文以哲学的基本要义入手,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变化的"等方面的阐述,提出了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提升人生境界的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 中国哲学问题
  • 第3讲 中国哲学问题 要包括:西方哲学的精神 3.1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严格说来,中国哲学被称之为中国哲学,始于20世纪初,以胡适为首的一些留洋中国学者按照西方哲学的概念系统,疏理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工作,迄今不过百年.在中国研究中国哲学,自始就面临着合法性的危机. 把中国 ...

  • 文章千古事
  • 摘 要: 本文从审美角度追问<文赋>如何达到"穷形而尽相""曲尽其妙"的极致,完成生之"有涯"和文之"有限"向天地境界的转化.结合魏晋文士普遍的生死忧虑,本文通过对<文赋>中的感物说.创作论.灵感 ...

  • "自有名句"与"自成高格"
  •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读后 李浴洋 陈平原先生新著<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值得对现代中国教育史.思想史.学术史与文学史感兴趣的读者关注.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共分四章,计有<此情可待成追忆--中国大学内迁的历史.传说与 ...

  • 贺庆国老师讲宋明理学
  • 2016年11月9日贺老师关于宋明理学音频转文字版 山西 郭雅婷老师整理 按照冯友兰先生在晚年的讲法,中国哲学讨论的论域 的问题不是一个,而是三个,是宇宙.社会.人生. 宇宙是人生活与其中的客观环境,用中国思想的术语说就是天. 社会是群体的生活方式,人生是个人的生存方式,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用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