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能源基地

关于发展新疆综合能源基地的初步设想

在未来的半个世纪,我国的经济依然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能源总消耗量预计达到60亿吨标准煤,发电总装机约24亿千瓦,单一的化石能源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必须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多元的能源体系,科学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荒漠地区大规模综合能源示范基地,满足未来增长的能源需求,实现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2007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32)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把新疆建成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大型煤炭基地、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示范基地”。明确了新疆能源未来的战略地位

在新疆荒漠地区建设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利用基地,是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面对我国本世纪上半叶要发展亿千瓦级可再生能源电站的需求,研究部署大规模太阳能、风能发电基地已进入重要日程。新疆能源虽然丰富,但分布不平衡,运输距离远,广大偏远农村的能源十分紧张,主要依赖秸杆及沙漠植被,生态受到破坏。城镇耗能主要是煤炭,尤其是建筑耗能约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既要发展电力,也要开发热力。要尽快组织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基地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加强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设备),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

(一)乌鲁木齐可再生能源开发园区

乌鲁木齐是世界上距海洋最远的城市。市区三面环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800米,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总面积12000平方千米, 其中:计划城区面积3600平方千米,山地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荒漠戈壁面积约2400平方千米。

乌鲁木齐可再生能源实验基地的选址:包括大板城区、托里乡、水西沟镇、

板房沟镇南山北麓的荒漠区,该基地东至达板城山口,南与乌鲁木齐南山旅游景区连接,北与乌鲁木齐市区接壤,西接沙尔大板。该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源热能资源,

达坂城风能资源丰富、品质优良,达坂城风电场有效装机总量为1545万千瓦。该区域光能资源充裕,全年日照时间较长,年总日照时数达2550-3500小时,太阳辐射能相当于1800万吨标煤/年,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乌鲁木齐可再生能源实验基地与电力负荷中心平均相距50千米,与乌鲁木齐电网连接,可为新疆最大的能源负荷中心提供“绿色能源”,以减少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由于实验基地属乌鲁木齐近郊,可为实验基地建设提供强大智力和技术支撑,以及配套的工业支持和方便的交通运输,是理想的基地选址。

乌鲁木齐可再生能源实验基地主要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太阳能-地热能低温热利用技术、太阳能建筑技术的应用示范。把示范基地建成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试验场;逐步形成工业化生产、商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建成我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示范基地。

1、达坂城风电示范园区

根据最新的勘测评估,达坂城风区可装风电机组容量为1545万千瓦,开发条件非常优越。国电龙源、中国节能、山东鲁能等多家大型企业有意愿投资建设风电,到2010年规划建设200万千瓦。2020年建成1000万千瓦的大型风电基地。

达坂城风电基地的另一个作用是新型风机的试验场,增大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减轻单位千瓦的重量,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单位千瓦的造价与运行维护成本。通过实践,积累大型风电场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经验,研究风电对电网运行的影响,确定风电占电网容量的比例,指导风电场的发展。

2、1万千瓦太阳光伏发电示范基地

在乌鲁木齐南郊旅游景区建设10MW 太阳光伏并网示范电站,开展四种光伏并网电站的示范:

(1)建设1000KW 平面反射镜聚光型光伏并网示范电站;

(2)建设1000KW 二维自动跟踪太阳光伏并网示范电站;

(3)建设5000KW 固定式太阳光伏并网示范电站。

(4)建设1000户,每户3KW 的分布式太阳光伏并网电站,总功率3000KW ; 主要研究光伏示范电站的设计和建造技术,电站智能管理系统及安全控制技术;开发和研制大功率并网逆变装臵及电站设备:研究光伏电站的逆变并网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

3、5×10MW 太阳能热发电试验区

在乌鲁木齐南郊荒漠戈壁上建造总容量为5×10MW 的太阳能热发电试验示范基地,引进关键技术和设备,与国内有关的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和大型企业合作,开展槽式、塔式、盘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应用研究,考虑到太阳能的不稳定性,新疆有丰富的棉杆和煤炭资源,乌鲁木齐5×10MW 太阳能热发电试验电站,将棉杆压缩制粒与脱硫处理的煤粉混合作为辅助能源。

1、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总容量为 30MW;

2、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总容量为 15MW;

3、盘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总容量为 5MW (单套系统容量10—50KW );

到2020年,在乌鲁木齐南郊的荒漠戈壁上再建造总容量为500MW 的商业化太阳能—混合能源热发电站,逐步改善乌鲁木齐煤电污染环境的状况,改变乌鲁木齐煤电装机容量占97.16%的电力结构,基本形成新疆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实现新疆太阳能热发电商业化开发。

4、10MW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试验区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原理比较简单,建造电站所需要的技术和材料完全是传统的成熟技术和材料,只有导流塔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根据华中理工大学对10MW 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计算机模拟设计,对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基本要求是:当地的太阳能辐射年总量大于1626KWh/平方米,年日照小时数在3000到3300小时之间。占地面积大,地势平坦,高差不超过15米。太阳能热气流电站同风电类似,不考虑水资源,因此,能满足这些最基本条件的区域主要在荒漠地区。

建造10MW 太阳能热气流实验电站:总投资1.53亿元人民币,每千瓦投资

1.53万元,年发电量28100万KWh ,发电成本为0.54元/KWh,投资回收期7.7

年。本试验电站重点研究输出电功率与太阳能集热室面积,热气流导流塔的高度及当地太阳能辐射强度的关系;电站结构设计及建造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积累电站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经验。为大规模发展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积累经验,提供技术支撑。

5、乌鲁木齐南郊荒漠地区10万亩能源植物种植园区

利用新疆的荒漠土地资源,培育耐悍抗碱的能源植物,结合荒漠治理,大规模开发能源植物种植基地,为规模化发展生物质能源提供稳定的资源量,推动新疆未来能源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可再生能源转换的历史性转变。

根据我区土地和水资源以及气候特点,合理选育和科学种植能源植物,建设规模化生物原料供应基地和大型生物液体燃料加工企业。重点发展以甜高粱等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技术,以棉籽等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从长远考虑,要积极发展以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技术。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大规模发展主要的障碍是扩大原料量和降低原料成本。生物质气化技术(沼气)、生物质热解技术、纤维素制备燃料乙醇、生物质转化二甲醚(DEM )技术、能源植物种植技术不断成熟,将为生物质能的利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微藻对加工转化为液体或气体燃料极为有利,还可以直接将光合裂解水产生的质子还原为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沙漠微藻的养殖可在温室大棚中进行。养藻池底部分以隔热和防渗膜构建,顶部则以夹层充水膜复盖,夹层中的水可以添加不同染料,使其吸收藻类生长不需要的红外、紫外光转变为热能储存供夜间调控培养池温度。沙漠微藻养殖至少可以达到25吨/公顷的干物质产量,约为12吨标煤的能量。微藻在沙漠大规模养殖的核心是千方百计地节水,在沙漠大规模养殖不存在技术困难,养殖设施及材料也是国内完全可以提供。在乌鲁木齐南郊选择光热和水资源丰富的10万亩荒漠作为能源植物种植和微藻养殖试验区,也可以利用达坂城风电场的土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扬水技术,发展节水高效的能源植物种植和微藻养殖。

在乌鲁木齐南郊达坂城和柴窝铺地区,建设10万亩能源植物种植和微藻养殖试验基地,引进或选育能源作物品种,与国内有关的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和农业企业合作,在国家的支持下,组建专业的能源植物种植和沙漠微藻养殖企业,为今后大规模推广奠定基础。

6、乌鲁木齐县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园区

在农村地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广大农村居民生活用能问题,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和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更快发展。综合利用乌鲁木齐县当地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源热能、地下水以及荒漠土地资源,在高效利用和节能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全面解决乡村小康住宅采暖、烹调、热水和空调以及农业设施所需能源;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大规模发展生态农业。重点发展:

(1)改善农村生活用能条件。推广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地源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为乌鲁木齐县农村提供清洁的生活用能,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到2010年,乌鲁木齐县70%的农户住宅的供暖、通风、供热水和部分电力利用可再生能源。

(2)坚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乌鲁木齐县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在生活能源消费总量中要超过80%,在农业设施能源消费总量中要超过60%。

(3)对于偏远的电网延伸供电不经济的山区,利用小水电(微水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为农村无电人口提供基本电力供应。因地制宜建设独立的小型太阳能光伏电站、风光互补电站,推广使用小风电、户用光伏发电、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到2010年全面解决无电村庄的基本生活用电问题。

(二)吐鲁番-哈密综合能源电力基地

新疆吐鲁番、哈密位于新疆东部,国土面积22.3万平方公里。太阳能、风能资源是新疆最丰富的地区,太阳能年总辐射量大于670万千焦/平方米,年日照时数大于3500小时;在新疆最有开发价值的九大风区中,吐鲁番盆地西部风区可装机80万千瓦,哈密南戈壁风区可装机1350万千瓦,哈密北戈壁风区可装机1670万千瓦(气象数据估算,需要重新评估)。吐—哈地区煤炭资源的预测储量8696亿吨,其中预测资源量超过1000亿吨的煤田有吐鲁番煤田、大南湖—梧桐窝子煤田。吐-哈地区多为荒漠戈壁地,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光电、热电、风电、煤电基地建设的资源条件,是最理想的综合能源电力基地。

新疆计划在哈密大南湖建设我国区最大的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新疆哈密大

南湖煤电基地项目已经启动,鲁能煤电化开发有限公司大南湖煤电基地大南湖矿区。在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同时,配套建设大型坑口电厂,支撑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和全国电网联网,实行煤电联营,变运煤为输电,逐步把新疆建成我国重要的煤电基地。2010年计划开发规模300万吨,2015年1000万吨,2020年4000万吨,煤电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在建设煤电中心的同时,大规模发展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开发亿千瓦级的能源综合基地的设想是完全有可能的,采用多种清洁能源互补、探索能源供应新途径,实现“新电东送”战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塔里木综合能源与生态治理基地

塔里木盆地石油资源量为107.6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8.4万亿立方米, 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6亿吨, 天然气地质储量5654亿立方米;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干旱、多风,光热充足的特征。年降水量不超过50mm ,年蒸发量可达到3000mm 左右。由此可见,干旱多风的气候极大地限制着轮南油田绿化工程实施。轮南油田在生长季节有充足的光照和热量条件,年日照时数可达2600小时以上,日照率超过60%以上,无霜期在270左右,≥10℃活动积温达4300℃,总体上光热组合良好,有利于植物生长,但气温年较差、日温差大,绝对最低气温和绝对最高气温分别低于-20℃和高于40℃,这对绿化工程带来不利影响。塔里木河全长1231km ,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为了改善塔里木河生态环境,中国政府投资107亿元,组织实施了河道整治工程、节水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目前,大部分工程已启动,并已经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7亿m ,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降水极为稀少,而且年际变差大。据对近年(1997~2002年)塔中降水资料分析处理,塔中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6.6mm 。

综上所述,塔中降水量各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降水主要集中在5~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3%以上。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风力强,风季明显,风沙天气频繁。据对塔中气象站多年风资料处理,年平均风速为2.3m/s,其中4~7月份月平均风沙在3m/s以上,3月、8月和9月也分别达到2.4m/s、2.9m/s和2.6m/s,其余月份均不足2m/s,12月仅为0.9m/s(图1-10)。显然,塔里木沙漠沿线以3~9月为风季,而10月至来年的2月为静风季节。

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动植物种类组成简单,数量极少。据调查,沙漠腹地有动物五种,即蜘蛛、塔里木兔、毛脚跳鼠、子午沙鼠以及野骆驼等。植物共19种,分属8个科,包括有塔克拉玛干柽柳、芦苇、鹿角草、沙拐枣、小花天芥菜等,呈零散状分布于茫茫沙海之中。

塔里木盆地土壤质地较粗,结构松散。土壤颗粒组成以极细砂粒和细砂粒为主,中砂粒和粘粒含量普遍小于10%,粘粒含量因地貌部位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对沙漠公路沿线不同立地类型样地取土测试的结果,中砂粒(1~0.25mm )含量从0~20.28%,平均含量为3.95%,细砂粒(0.25~0.1mm )含量从0~77.84%,平均值为29.06%,极细砂粒(0.1~0.05mm )含量从2.58~72.81%,平均含量为40.20%,粉粒(0.05~0.002mm )含量从0.84~69.87%,平均含量为16.89%,粘粒(<0.002 mm=含量从4.57~44.15%,平均含量为11.08%。塔里木盆地土壤pH 值均在8~9之间,为中性偏碱性,盐分含量低,但空间变异性大。受沙土母质、风蚀危害、沙丘高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沙漠公路沿线土壤盐分(除CO 32-)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大,差异显著,均处于强变异(变异系数>100%)水平,部分地区风沙土总盐含量相对较高,如Ⅵ5,总盐含量高达11.37%,是最低值0.039%(Ⅳ5)的288.9倍。各立地类型区内地表植被的数量、种类和分布都具有较大差异,极少数类型区内植被盖度可达60%,大部分类型区植被盖度仅为10%左右,还有个别类型区植被盖度为零。风沙土中CO 32-含量在0~0.005%之间,普遍极低。

沙漠公路沿线土壤有机质积累很少,养分和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且处于中等变异水平。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变幅为3.292~11.656g/kg,平均值为5.362g/kg,中值为4.387g/kg;土壤中全氮、速氮的变化与有机质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风沙土中全氮、速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各立地类型有机质、全氮、速氮、速磷、速钾等养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5%、63%、95%、42%、49%,均介于10~100%之间。

总体上来看,塔里木沙漠地下水的矿化度由南北两端向中间增高,在两水系交汇段最高,在古河道和干三角洲地下水矿化度较低,有淡水体分布,为1~3g/l,高大垄间地也相对较低,为2~5g/l。北部塔河冲积平原横向复合沙垄区较高,为10~30 g/l;地下水埋深南部较浅,北部相对较深,古河道附近较浅,密集沙丘区较深。高大沙垄垄间平地埋深1~2 m ,较大的垄间低地3~5m ,有密

集沙丘链分布的垄间地达8~10 m ;随着浅层地下水矿化度的的增高,水化学类型由SO 4-Na.Ca 和SO 4-Na 〃Mg →SO 4〃Cl ―Na 〃Ca 和SO 4〃Cl -Na 〃Mg →Cl 〃SO 4-Na 〃Ca 和Cl 〃SO 4-Na 〃Mg →Cl -Na 。

由此可见,干旱多风的气候极大地限制着塔里木盆地绿化工程实施。塔里木油田在生长季节有充足的光照和热量条件,年日照时数可达2600小时以上,日照率超过60%以上,无霜期在270左右,≥10℃活动积温达4300℃,总体上光热组合良好,利于植物生长,但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绝对最低气温和绝对最高气温分别低于-20℃和高于40℃,这对绿化工程带来不利影响。塔里木油田地表水资源贫乏,地下水水质较差。据调查分析,轮南油田的地下水位在7米以下,矿化度约为5g/l,因此对于园林绿化有一定的制约。但轮南油田有一定量的生产生活污水,其中工业区的污水处理能力可达40m 3/h。据化验结果,轮南油田生活污水的矿化度在0.5g/l左右,水化学类型为Cl •S-Na •Ca 型或S •Cl-Na •Ca 型,经过处理可用于绿化树种的灌溉。此外还有生产污水坑,矿化度为0.71g/l,各项指标可达到国家农用水以上的标准,完全可满足绿化树种的灌溉。生产生活污水是轮南油田绿化的主要水源。

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利用塔里木盆地的资源条件,在近期,应以改造沙漠生态为主,配套建设油气和太阳能互补电站,一方面解决油田及周边城镇的电力供应问题,同时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用于生态治理的水源,培育耐旱、抗碱的植物,逐步改善沙漠的生态环境。

塔里木盆地具备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光伏电站和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自然条件,但由于光伏电站的成本太高,热气流电站的技术条件还不成熟,尚不宜大规模发展,以改造生态为主的示范性研究,不失时机的开展是完全必要的。

(四)、和田—喀什—克州农村能源示范工程

和田、喀什、克孜勒苏三地州(简称:南疆三地州)位于新疆西南隅,南抵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交界,西南部处于昆仑山北坡、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南端崇山峻岭之中,东北部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克苏地区交界,西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总土地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占13%;荒漠面积约27.6万平方千米, 占60%;山地高原面积12.4万平方千米, 占27%。

南疆三地州总人口5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5,67万人,28.6万户;农牧业人口468.33万人, 农业户数分别约为115.5万户,少数民族占90%。在收入方面,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99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1694元,农牧民家庭收入较低,是我区最贫困的地区。

年日照时数为2800—3000小时,年平均气温11℃—13℃,年平均降水量8.66毫米—13.94毫米,日照长, 蒸发强, 气候干燥。春季多大风沙尘暴、浮尘日数频繁。大规模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解决生活用热水和建筑采暖是最有效的途径。南疆三地州(喀什、克州、和田)仅有一些零星的煤矿点,其资源量仅占煤炭资源总量的0.03%。由于当地煤炭和石油资源贫瘠,环境条件恶劣,基本生活用能主要依靠燃烧桔干和沙漠中的植物,加剧了土地荒漠化。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2号文件]提出“采取特殊政策,加快南疆三地州发展”。优先安排南疆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增加农村沼气建设和农牧区风能、太阳能发电的资金投入,继续做好电网延伸和补强工程,加大对农网和城网改造的支持力度。和田、喀什、克孜勒苏三地州的能源供应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保护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经过多年发展,新疆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太阳灶等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已经成熟,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主要目标是:

(1)、依据南疆三地州的太阳能资源条件和需求预测,按照节能优先、充分利用的原则,从2007年开始,每年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4万平方米,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800吨。推广太阳能—地源热能采暖工程,每年20%的农户实现太阳能采暖,五年内完成。改善农村生活用能条件。推广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为南疆三地州的农村提供清洁的生活用能,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解决生态污染问题。

(2)、加快实施“天然气进城,液化气下乡”工程。液化石油气供气、用气方式简便,投资少,普及快,资源量大,是目前解决南疆三地州城乡居民、饮服行业生活能源最便捷有效的措施,

(3)、依托叶城一带油气田,在叶城建设10万千瓦燃气电站。依托贮量约600亿立方米的和田河气田,在和田市建设30万千瓦燃气电站。对于偏远农牧

区,利用小水电(微水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为农村无电人口提供基本电力供应。因地制宜建设独立的小型太阳能光伏电站、风光互补电站,推广使用小风电、户用光伏发电、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到2010年全面解决无电村庄的基本生活用电问题。

(4)、根据三疆三地州的自然资源条件,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太阳能-风能-水能互补电站,太阳能热电站,太阳能热气流电站。

四、基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大对新疆能源勘探开发支持力度,深入调查评估可再生能源资源,制定新疆综合能源基地中长期开发规划

新疆能源资源潜力很大,特别是天然气、煤炭和水能、风能资源目前还处于开发初期阶段。新疆煤炭探明程度占预测总量的4.7%,煤炭资源1︰5万区域地质调查仅完成约12万平方千米,为全区面积的6.3%,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再生能源资源工程性调查评估尚未启动,除达坂城风电场外,其它地区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源热能、地下水、城乡垃圾、污水、干空气能以及荒漠土地等,从大规模开发利用的角度,研究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有效资源量,评估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可行性,经济和社会效益,制定新疆综合能源基地中长期开发规划。

新疆能源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制约因素,能源勘探程度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电力工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油气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关联度不高,边远贫困地区电力基础设施薄弱,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源热能资源的工程利用评估尚未开展等。要实施大规模的集约型开发,要把新疆建成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大型煤炭基地、全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示范基地。建议国家加大对新疆能源资源基础勘探投资力度,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勘探程度,尽早摸清新疆能源资源家底,为大规模能源开发提供宏观指导和基础保障。

2、科学部署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

部署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开展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生物质能利用、太阳能-地热能低温热利用技术的应用研究,把基地建成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试验场;研究在荒漠地区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技术,研制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的技术设备,研究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研究相关政策和法律。逐步形成工业化生产、商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的可再生能源产业。

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必须与生态治理有机结合,我国在荒漠地区的生态治理方面己进行了多年持续的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今后应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基地建设与生态治理紧密结合,可再生能源基地不仅用于发电,也可用于繁殖速生的能源植物、制氢及考虑与其他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规划统一部署与协调工作。

在新疆荒漠地区建设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利用基地,是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面对我国本世纪上半叶要发展亿千瓦级可再生能源电站的需求,研究部署大规模太阳能发电工作已应进入重要日程。要尽快组织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基地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加强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设备),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

根据我国荒漠区可再生能源资源和环境特点,分步发展各具特色的大规模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基地,为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和未来对能源的需求奠定技术和产业基础。

(1)乌鲁木齐可再生能源开发区

(2)吐鲁番-哈密综合能源电力基地

(3)塔里木综合能源与生态治理基地

(4)和田—喀什—克州农村能源示范工程

3、成立《新疆能源开发协调指导小组》和《新疆能源研究开发中心》 能源开发利用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重要产业,现在是多部门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发展机制。建议成立《新疆能源开发协调指导小组》。制定新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协调能源的开发利用,组织和指导能源基地建设。

组建“新疆能源研究开发中心”。在荒漠地区低成本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我国科技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有许多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课题需要探索,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必须利用国内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联合国外的相关企业和人才,以新疆新能源开发中心为基础,组织“产、学、研”结

合的科技攻关队伍,开展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研究,新技术和新装备的研究,标准和规范的研究,政策和法规的研究。中科院新疆新能源开发中心作为《荒漠地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开发基地》的科技支撑。

4、研究可再生能源利用核心技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研发队伍

在荒漠地区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涉及多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系统高度集成、项目投资巨大,也涉及政策、法律、标准、规范等诸多问题。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采用“产、学、研”联合攻关的模式,开展可再生能源科技前沿的重大基础性、前瞻性与战略性研究,建立一支骨干队伍,坚持不懈地进行长期持续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没有这样一支高水平的研发队伍,就不可能实现我国能源的安全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加快引进人才、稳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培养人才。建议新疆的主要大专院校设立可再生能源学科,有计划培养专业人才。我们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优惠的政策,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借助外力,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推动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5、开放市场,引进技术和资金,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全面开放新疆荒漠区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市场,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关键技术和设备方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人才和资金,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尽快缩短与国外的差距。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内外重大示范项目落户基地,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解决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运行成本较高问题,一方面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制定措施,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与矿物能源开发企业的均衡发展。制定政策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凡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或个人,给以适当的政策性补贴,支持有实力的可再生能源企业到开发区发展。

关于发展新疆综合能源基地的初步设想

在未来的半个世纪,我国的经济依然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能源总消耗量预计达到60亿吨标准煤,发电总装机约24亿千瓦,单一的化石能源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必须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多元的能源体系,科学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荒漠地区大规模综合能源示范基地,满足未来增长的能源需求,实现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2007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32)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把新疆建成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大型煤炭基地、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示范基地”。明确了新疆能源未来的战略地位

在新疆荒漠地区建设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利用基地,是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面对我国本世纪上半叶要发展亿千瓦级可再生能源电站的需求,研究部署大规模太阳能、风能发电基地已进入重要日程。新疆能源虽然丰富,但分布不平衡,运输距离远,广大偏远农村的能源十分紧张,主要依赖秸杆及沙漠植被,生态受到破坏。城镇耗能主要是煤炭,尤其是建筑耗能约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既要发展电力,也要开发热力。要尽快组织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基地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加强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设备),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

(一)乌鲁木齐可再生能源开发园区

乌鲁木齐是世界上距海洋最远的城市。市区三面环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800米,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总面积12000平方千米, 其中:计划城区面积3600平方千米,山地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荒漠戈壁面积约2400平方千米。

乌鲁木齐可再生能源实验基地的选址:包括大板城区、托里乡、水西沟镇、

板房沟镇南山北麓的荒漠区,该基地东至达板城山口,南与乌鲁木齐南山旅游景区连接,北与乌鲁木齐市区接壤,西接沙尔大板。该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源热能资源,

达坂城风能资源丰富、品质优良,达坂城风电场有效装机总量为1545万千瓦。该区域光能资源充裕,全年日照时间较长,年总日照时数达2550-3500小时,太阳辐射能相当于1800万吨标煤/年,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乌鲁木齐可再生能源实验基地与电力负荷中心平均相距50千米,与乌鲁木齐电网连接,可为新疆最大的能源负荷中心提供“绿色能源”,以减少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由于实验基地属乌鲁木齐近郊,可为实验基地建设提供强大智力和技术支撑,以及配套的工业支持和方便的交通运输,是理想的基地选址。

乌鲁木齐可再生能源实验基地主要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太阳能-地热能低温热利用技术、太阳能建筑技术的应用示范。把示范基地建成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试验场;逐步形成工业化生产、商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建成我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示范基地。

1、达坂城风电示范园区

根据最新的勘测评估,达坂城风区可装风电机组容量为1545万千瓦,开发条件非常优越。国电龙源、中国节能、山东鲁能等多家大型企业有意愿投资建设风电,到2010年规划建设200万千瓦。2020年建成1000万千瓦的大型风电基地。

达坂城风电基地的另一个作用是新型风机的试验场,增大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减轻单位千瓦的重量,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单位千瓦的造价与运行维护成本。通过实践,积累大型风电场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经验,研究风电对电网运行的影响,确定风电占电网容量的比例,指导风电场的发展。

2、1万千瓦太阳光伏发电示范基地

在乌鲁木齐南郊旅游景区建设10MW 太阳光伏并网示范电站,开展四种光伏并网电站的示范:

(1)建设1000KW 平面反射镜聚光型光伏并网示范电站;

(2)建设1000KW 二维自动跟踪太阳光伏并网示范电站;

(3)建设5000KW 固定式太阳光伏并网示范电站。

(4)建设1000户,每户3KW 的分布式太阳光伏并网电站,总功率3000KW ; 主要研究光伏示范电站的设计和建造技术,电站智能管理系统及安全控制技术;开发和研制大功率并网逆变装臵及电站设备:研究光伏电站的逆变并网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

3、5×10MW 太阳能热发电试验区

在乌鲁木齐南郊荒漠戈壁上建造总容量为5×10MW 的太阳能热发电试验示范基地,引进关键技术和设备,与国内有关的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和大型企业合作,开展槽式、塔式、盘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应用研究,考虑到太阳能的不稳定性,新疆有丰富的棉杆和煤炭资源,乌鲁木齐5×10MW 太阳能热发电试验电站,将棉杆压缩制粒与脱硫处理的煤粉混合作为辅助能源。

1、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总容量为 30MW;

2、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总容量为 15MW;

3、盘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总容量为 5MW (单套系统容量10—50KW );

到2020年,在乌鲁木齐南郊的荒漠戈壁上再建造总容量为500MW 的商业化太阳能—混合能源热发电站,逐步改善乌鲁木齐煤电污染环境的状况,改变乌鲁木齐煤电装机容量占97.16%的电力结构,基本形成新疆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实现新疆太阳能热发电商业化开发。

4、10MW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试验区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原理比较简单,建造电站所需要的技术和材料完全是传统的成熟技术和材料,只有导流塔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根据华中理工大学对10MW 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计算机模拟设计,对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基本要求是:当地的太阳能辐射年总量大于1626KWh/平方米,年日照小时数在3000到3300小时之间。占地面积大,地势平坦,高差不超过15米。太阳能热气流电站同风电类似,不考虑水资源,因此,能满足这些最基本条件的区域主要在荒漠地区。

建造10MW 太阳能热气流实验电站:总投资1.53亿元人民币,每千瓦投资

1.53万元,年发电量28100万KWh ,发电成本为0.54元/KWh,投资回收期7.7

年。本试验电站重点研究输出电功率与太阳能集热室面积,热气流导流塔的高度及当地太阳能辐射强度的关系;电站结构设计及建造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积累电站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经验。为大规模发展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积累经验,提供技术支撑。

5、乌鲁木齐南郊荒漠地区10万亩能源植物种植园区

利用新疆的荒漠土地资源,培育耐悍抗碱的能源植物,结合荒漠治理,大规模开发能源植物种植基地,为规模化发展生物质能源提供稳定的资源量,推动新疆未来能源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可再生能源转换的历史性转变。

根据我区土地和水资源以及气候特点,合理选育和科学种植能源植物,建设规模化生物原料供应基地和大型生物液体燃料加工企业。重点发展以甜高粱等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技术,以棉籽等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从长远考虑,要积极发展以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技术。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大规模发展主要的障碍是扩大原料量和降低原料成本。生物质气化技术(沼气)、生物质热解技术、纤维素制备燃料乙醇、生物质转化二甲醚(DEM )技术、能源植物种植技术不断成熟,将为生物质能的利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微藻对加工转化为液体或气体燃料极为有利,还可以直接将光合裂解水产生的质子还原为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沙漠微藻的养殖可在温室大棚中进行。养藻池底部分以隔热和防渗膜构建,顶部则以夹层充水膜复盖,夹层中的水可以添加不同染料,使其吸收藻类生长不需要的红外、紫外光转变为热能储存供夜间调控培养池温度。沙漠微藻养殖至少可以达到25吨/公顷的干物质产量,约为12吨标煤的能量。微藻在沙漠大规模养殖的核心是千方百计地节水,在沙漠大规模养殖不存在技术困难,养殖设施及材料也是国内完全可以提供。在乌鲁木齐南郊选择光热和水资源丰富的10万亩荒漠作为能源植物种植和微藻养殖试验区,也可以利用达坂城风电场的土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扬水技术,发展节水高效的能源植物种植和微藻养殖。

在乌鲁木齐南郊达坂城和柴窝铺地区,建设10万亩能源植物种植和微藻养殖试验基地,引进或选育能源作物品种,与国内有关的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和农业企业合作,在国家的支持下,组建专业的能源植物种植和沙漠微藻养殖企业,为今后大规模推广奠定基础。

6、乌鲁木齐县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园区

在农村地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广大农村居民生活用能问题,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和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更快发展。综合利用乌鲁木齐县当地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源热能、地下水以及荒漠土地资源,在高效利用和节能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全面解决乡村小康住宅采暖、烹调、热水和空调以及农业设施所需能源;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大规模发展生态农业。重点发展:

(1)改善农村生活用能条件。推广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地源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为乌鲁木齐县农村提供清洁的生活用能,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到2010年,乌鲁木齐县70%的农户住宅的供暖、通风、供热水和部分电力利用可再生能源。

(2)坚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乌鲁木齐县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在生活能源消费总量中要超过80%,在农业设施能源消费总量中要超过60%。

(3)对于偏远的电网延伸供电不经济的山区,利用小水电(微水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为农村无电人口提供基本电力供应。因地制宜建设独立的小型太阳能光伏电站、风光互补电站,推广使用小风电、户用光伏发电、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到2010年全面解决无电村庄的基本生活用电问题。

(二)吐鲁番-哈密综合能源电力基地

新疆吐鲁番、哈密位于新疆东部,国土面积22.3万平方公里。太阳能、风能资源是新疆最丰富的地区,太阳能年总辐射量大于670万千焦/平方米,年日照时数大于3500小时;在新疆最有开发价值的九大风区中,吐鲁番盆地西部风区可装机80万千瓦,哈密南戈壁风区可装机1350万千瓦,哈密北戈壁风区可装机1670万千瓦(气象数据估算,需要重新评估)。吐—哈地区煤炭资源的预测储量8696亿吨,其中预测资源量超过1000亿吨的煤田有吐鲁番煤田、大南湖—梧桐窝子煤田。吐-哈地区多为荒漠戈壁地,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光电、热电、风电、煤电基地建设的资源条件,是最理想的综合能源电力基地。

新疆计划在哈密大南湖建设我国区最大的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新疆哈密大

南湖煤电基地项目已经启动,鲁能煤电化开发有限公司大南湖煤电基地大南湖矿区。在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同时,配套建设大型坑口电厂,支撑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和全国电网联网,实行煤电联营,变运煤为输电,逐步把新疆建成我国重要的煤电基地。2010年计划开发规模300万吨,2015年1000万吨,2020年4000万吨,煤电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在建设煤电中心的同时,大规模发展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开发亿千瓦级的能源综合基地的设想是完全有可能的,采用多种清洁能源互补、探索能源供应新途径,实现“新电东送”战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塔里木综合能源与生态治理基地

塔里木盆地石油资源量为107.6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8.4万亿立方米, 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6亿吨, 天然气地质储量5654亿立方米;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干旱、多风,光热充足的特征。年降水量不超过50mm ,年蒸发量可达到3000mm 左右。由此可见,干旱多风的气候极大地限制着轮南油田绿化工程实施。轮南油田在生长季节有充足的光照和热量条件,年日照时数可达2600小时以上,日照率超过60%以上,无霜期在270左右,≥10℃活动积温达4300℃,总体上光热组合良好,有利于植物生长,但气温年较差、日温差大,绝对最低气温和绝对最高气温分别低于-20℃和高于40℃,这对绿化工程带来不利影响。塔里木河全长1231km ,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为了改善塔里木河生态环境,中国政府投资107亿元,组织实施了河道整治工程、节水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目前,大部分工程已启动,并已经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7亿m ,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降水极为稀少,而且年际变差大。据对近年(1997~2002年)塔中降水资料分析处理,塔中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6.6mm 。

综上所述,塔中降水量各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降水主要集中在5~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3%以上。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风力强,风季明显,风沙天气频繁。据对塔中气象站多年风资料处理,年平均风速为2.3m/s,其中4~7月份月平均风沙在3m/s以上,3月、8月和9月也分别达到2.4m/s、2.9m/s和2.6m/s,其余月份均不足2m/s,12月仅为0.9m/s(图1-10)。显然,塔里木沙漠沿线以3~9月为风季,而10月至来年的2月为静风季节。

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动植物种类组成简单,数量极少。据调查,沙漠腹地有动物五种,即蜘蛛、塔里木兔、毛脚跳鼠、子午沙鼠以及野骆驼等。植物共19种,分属8个科,包括有塔克拉玛干柽柳、芦苇、鹿角草、沙拐枣、小花天芥菜等,呈零散状分布于茫茫沙海之中。

塔里木盆地土壤质地较粗,结构松散。土壤颗粒组成以极细砂粒和细砂粒为主,中砂粒和粘粒含量普遍小于10%,粘粒含量因地貌部位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对沙漠公路沿线不同立地类型样地取土测试的结果,中砂粒(1~0.25mm )含量从0~20.28%,平均含量为3.95%,细砂粒(0.25~0.1mm )含量从0~77.84%,平均值为29.06%,极细砂粒(0.1~0.05mm )含量从2.58~72.81%,平均含量为40.20%,粉粒(0.05~0.002mm )含量从0.84~69.87%,平均含量为16.89%,粘粒(<0.002 mm=含量从4.57~44.15%,平均含量为11.08%。塔里木盆地土壤pH 值均在8~9之间,为中性偏碱性,盐分含量低,但空间变异性大。受沙土母质、风蚀危害、沙丘高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沙漠公路沿线土壤盐分(除CO 32-)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大,差异显著,均处于强变异(变异系数>100%)水平,部分地区风沙土总盐含量相对较高,如Ⅵ5,总盐含量高达11.37%,是最低值0.039%(Ⅳ5)的288.9倍。各立地类型区内地表植被的数量、种类和分布都具有较大差异,极少数类型区内植被盖度可达60%,大部分类型区植被盖度仅为10%左右,还有个别类型区植被盖度为零。风沙土中CO 32-含量在0~0.005%之间,普遍极低。

沙漠公路沿线土壤有机质积累很少,养分和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且处于中等变异水平。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变幅为3.292~11.656g/kg,平均值为5.362g/kg,中值为4.387g/kg;土壤中全氮、速氮的变化与有机质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风沙土中全氮、速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各立地类型有机质、全氮、速氮、速磷、速钾等养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5%、63%、95%、42%、49%,均介于10~100%之间。

总体上来看,塔里木沙漠地下水的矿化度由南北两端向中间增高,在两水系交汇段最高,在古河道和干三角洲地下水矿化度较低,有淡水体分布,为1~3g/l,高大垄间地也相对较低,为2~5g/l。北部塔河冲积平原横向复合沙垄区较高,为10~30 g/l;地下水埋深南部较浅,北部相对较深,古河道附近较浅,密集沙丘区较深。高大沙垄垄间平地埋深1~2 m ,较大的垄间低地3~5m ,有密

集沙丘链分布的垄间地达8~10 m ;随着浅层地下水矿化度的的增高,水化学类型由SO 4-Na.Ca 和SO 4-Na 〃Mg →SO 4〃Cl ―Na 〃Ca 和SO 4〃Cl -Na 〃Mg →Cl 〃SO 4-Na 〃Ca 和Cl 〃SO 4-Na 〃Mg →Cl -Na 。

由此可见,干旱多风的气候极大地限制着塔里木盆地绿化工程实施。塔里木油田在生长季节有充足的光照和热量条件,年日照时数可达2600小时以上,日照率超过60%以上,无霜期在270左右,≥10℃活动积温达4300℃,总体上光热组合良好,利于植物生长,但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绝对最低气温和绝对最高气温分别低于-20℃和高于40℃,这对绿化工程带来不利影响。塔里木油田地表水资源贫乏,地下水水质较差。据调查分析,轮南油田的地下水位在7米以下,矿化度约为5g/l,因此对于园林绿化有一定的制约。但轮南油田有一定量的生产生活污水,其中工业区的污水处理能力可达40m 3/h。据化验结果,轮南油田生活污水的矿化度在0.5g/l左右,水化学类型为Cl •S-Na •Ca 型或S •Cl-Na •Ca 型,经过处理可用于绿化树种的灌溉。此外还有生产污水坑,矿化度为0.71g/l,各项指标可达到国家农用水以上的标准,完全可满足绿化树种的灌溉。生产生活污水是轮南油田绿化的主要水源。

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利用塔里木盆地的资源条件,在近期,应以改造沙漠生态为主,配套建设油气和太阳能互补电站,一方面解决油田及周边城镇的电力供应问题,同时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用于生态治理的水源,培育耐旱、抗碱的植物,逐步改善沙漠的生态环境。

塔里木盆地具备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光伏电站和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自然条件,但由于光伏电站的成本太高,热气流电站的技术条件还不成熟,尚不宜大规模发展,以改造生态为主的示范性研究,不失时机的开展是完全必要的。

(四)、和田—喀什—克州农村能源示范工程

和田、喀什、克孜勒苏三地州(简称:南疆三地州)位于新疆西南隅,南抵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交界,西南部处于昆仑山北坡、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南端崇山峻岭之中,东北部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克苏地区交界,西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总土地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占13%;荒漠面积约27.6万平方千米, 占60%;山地高原面积12.4万平方千米, 占27%。

南疆三地州总人口5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5,67万人,28.6万户;农牧业人口468.33万人, 农业户数分别约为115.5万户,少数民族占90%。在收入方面,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99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1694元,农牧民家庭收入较低,是我区最贫困的地区。

年日照时数为2800—3000小时,年平均气温11℃—13℃,年平均降水量8.66毫米—13.94毫米,日照长, 蒸发强, 气候干燥。春季多大风沙尘暴、浮尘日数频繁。大规模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解决生活用热水和建筑采暖是最有效的途径。南疆三地州(喀什、克州、和田)仅有一些零星的煤矿点,其资源量仅占煤炭资源总量的0.03%。由于当地煤炭和石油资源贫瘠,环境条件恶劣,基本生活用能主要依靠燃烧桔干和沙漠中的植物,加剧了土地荒漠化。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2号文件]提出“采取特殊政策,加快南疆三地州发展”。优先安排南疆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增加农村沼气建设和农牧区风能、太阳能发电的资金投入,继续做好电网延伸和补强工程,加大对农网和城网改造的支持力度。和田、喀什、克孜勒苏三地州的能源供应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保护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经过多年发展,新疆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太阳灶等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已经成熟,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主要目标是:

(1)、依据南疆三地州的太阳能资源条件和需求预测,按照节能优先、充分利用的原则,从2007年开始,每年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4万平方米,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800吨。推广太阳能—地源热能采暖工程,每年20%的农户实现太阳能采暖,五年内完成。改善农村生活用能条件。推广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为南疆三地州的农村提供清洁的生活用能,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解决生态污染问题。

(2)、加快实施“天然气进城,液化气下乡”工程。液化石油气供气、用气方式简便,投资少,普及快,资源量大,是目前解决南疆三地州城乡居民、饮服行业生活能源最便捷有效的措施,

(3)、依托叶城一带油气田,在叶城建设10万千瓦燃气电站。依托贮量约600亿立方米的和田河气田,在和田市建设30万千瓦燃气电站。对于偏远农牧

区,利用小水电(微水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为农村无电人口提供基本电力供应。因地制宜建设独立的小型太阳能光伏电站、风光互补电站,推广使用小风电、户用光伏发电、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到2010年全面解决无电村庄的基本生活用电问题。

(4)、根据三疆三地州的自然资源条件,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太阳能-风能-水能互补电站,太阳能热电站,太阳能热气流电站。

四、基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大对新疆能源勘探开发支持力度,深入调查评估可再生能源资源,制定新疆综合能源基地中长期开发规划

新疆能源资源潜力很大,特别是天然气、煤炭和水能、风能资源目前还处于开发初期阶段。新疆煤炭探明程度占预测总量的4.7%,煤炭资源1︰5万区域地质调查仅完成约12万平方千米,为全区面积的6.3%,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再生能源资源工程性调查评估尚未启动,除达坂城风电场外,其它地区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源热能、地下水、城乡垃圾、污水、干空气能以及荒漠土地等,从大规模开发利用的角度,研究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有效资源量,评估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可行性,经济和社会效益,制定新疆综合能源基地中长期开发规划。

新疆能源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制约因素,能源勘探程度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电力工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油气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关联度不高,边远贫困地区电力基础设施薄弱,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源热能资源的工程利用评估尚未开展等。要实施大规模的集约型开发,要把新疆建成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大型煤炭基地、全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示范基地。建议国家加大对新疆能源资源基础勘探投资力度,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勘探程度,尽早摸清新疆能源资源家底,为大规模能源开发提供宏观指导和基础保障。

2、科学部署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

部署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开展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生物质能利用、太阳能-地热能低温热利用技术的应用研究,把基地建成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试验场;研究在荒漠地区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技术,研制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的技术设备,研究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研究相关政策和法律。逐步形成工业化生产、商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的可再生能源产业。

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必须与生态治理有机结合,我国在荒漠地区的生态治理方面己进行了多年持续的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今后应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基地建设与生态治理紧密结合,可再生能源基地不仅用于发电,也可用于繁殖速生的能源植物、制氢及考虑与其他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规划统一部署与协调工作。

在新疆荒漠地区建设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利用基地,是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面对我国本世纪上半叶要发展亿千瓦级可再生能源电站的需求,研究部署大规模太阳能发电工作已应进入重要日程。要尽快组织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基地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加强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设备),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

根据我国荒漠区可再生能源资源和环境特点,分步发展各具特色的大规模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基地,为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和未来对能源的需求奠定技术和产业基础。

(1)乌鲁木齐可再生能源开发区

(2)吐鲁番-哈密综合能源电力基地

(3)塔里木综合能源与生态治理基地

(4)和田—喀什—克州农村能源示范工程

3、成立《新疆能源开发协调指导小组》和《新疆能源研究开发中心》 能源开发利用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重要产业,现在是多部门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发展机制。建议成立《新疆能源开发协调指导小组》。制定新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协调能源的开发利用,组织和指导能源基地建设。

组建“新疆能源研究开发中心”。在荒漠地区低成本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我国科技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有许多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课题需要探索,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必须利用国内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联合国外的相关企业和人才,以新疆新能源开发中心为基础,组织“产、学、研”结

合的科技攻关队伍,开展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研究,新技术和新装备的研究,标准和规范的研究,政策和法规的研究。中科院新疆新能源开发中心作为《荒漠地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开发基地》的科技支撑。

4、研究可再生能源利用核心技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研发队伍

在荒漠地区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涉及多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系统高度集成、项目投资巨大,也涉及政策、法律、标准、规范等诸多问题。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采用“产、学、研”联合攻关的模式,开展可再生能源科技前沿的重大基础性、前瞻性与战略性研究,建立一支骨干队伍,坚持不懈地进行长期持续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没有这样一支高水平的研发队伍,就不可能实现我国能源的安全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加快引进人才、稳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培养人才。建议新疆的主要大专院校设立可再生能源学科,有计划培养专业人才。我们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优惠的政策,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借助外力,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推动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5、开放市场,引进技术和资金,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全面开放新疆荒漠区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市场,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关键技术和设备方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人才和资金,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尽快缩短与国外的差距。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内外重大示范项目落户基地,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解决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运行成本较高问题,一方面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制定措施,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与矿物能源开发企业的均衡发展。制定政策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凡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或个人,给以适当的政策性补贴,支持有实力的可再生能源企业到开发区发展。


相关内容

  • 全球能源互联网题库单选
  • 全球能源互联网题库 一.单选题 1.全球能源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和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 A.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B.不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 C.化石能源:清洁能源 D.化石能源:一次能源 答案:C 2.受电网输电能力等因素限制,电力主要以()平衡为主. A.国内和区域内 ...

  • 各省光伏十三五规划汇总:总规模将超130GW
  • 5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报送可再生能源"十三五"发展规划年度建设规模方案的通知>,要求各省报送2017~2020年的可再生能源年度建设规模,确定下来后将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不能超出规模! 那根据各省自己的规划,2017~2020年的装机规模到底有多少呢?本 ...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 鄂尔多斯盆地综合能源基地 规划及技术经济政策研究 Research on Planning and Technical Economic Policies of the Comprehensive Energy Base in Ordos Basin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Chinese Acad ...

  • 石油安全与石油储备
  •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专家论坛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时期要加快建.规划指出,"2007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 设油气基地,按照"挖潜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域.开拓南方"的原则,通过地质理论创新.新技术应 ...

  •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
  • 第一部分 1.神东基地:神东.万利.准格尔.包头.乌海.府谷矿区 2.陕北基地:榆神.榆横矿区 3.黄陇基地:彬长(含永陇).黄陵.旬耀.铜川.蒲白.澄合.韩城.华亭矿区 4.晋北基地:大同.平朔.朔南.轩岗.河保偏.岚县矿区 5.晋中基地:西山.东山.汾西.霍州.离柳.乡宁.霍东.石隰矿区 6.晋 ...

  • 14.[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简介
  • 国网报:"大能源观"的生动实践总结 --写在<特高压交直流电网>首发之际 <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是一本全面总结我国在特高压电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理论创新和工程实践的著作.12月6日,该书在北京首发,得到了有关领导.专家和媒体记者的高度评价. 翻阅全书 ...

  • 大规模风电的并网瓶颈及其对策
  • 解决方案Solutions 大规模风电的并网瓶颈及其对策 风电的产能过剩仅仅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电源结构的不尽合理和电网建设的相对滞后,要从多方面着手解决大规模风电的并网问题. ■ 胡志鹏/广西桂林 近 年来,随着风电技术进步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我国风电得到快速发展."十五&qu ...

  • 能源的开发
  • 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班级 姓名 学号 使用时间:11.21 限时:45分钟 ★课前预习案★ [考纲呈现] 1. 掌握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 2. 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纲解读] . 结合时事掌握 ...

  • 高中地理必修3笔记
  • 必修三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区域划分体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即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