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古斯传]与[吉尔伽美什]相似要素探因

  史诗中的相似要素与原始的类化意象黏合成一个混合整体,沉淀在人类集体记忆深处的原始类化意象有很强的稳定性,而史诗流传的稳定性则得益于根植在史诗系统深处的相似要素的稳定。相似要素所处的层次越深,史诗抵抗变异的稳定性就越强。对相似要素的分离与认识为我们再现和模拟原始文化背景,理解史诗的流传与变异无疑具有很大帮助。   二者相似内容要素的比较   由于类化意象始终离不开主体的“意”和客体的“象”的结合,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笔者对《乌古斯传》与《吉尔伽美什》中的主要意象做了比较,发现二者竟然存在着相似的内容要素,即英雄们都具有神异的相貌,都降伏了怪兽,都具有崇高的两极性格、都经历了爱情的降临,都完成了老年的追寻。按英雄人生历程的线性叙述,笔者决定对每一内容要素逐个探因。   一、神异的相貌   在《乌古斯传》中,乌古斯“腿长得像牛腿,腰像狼腰,脊背像黑貂的,胸脯像熊的,全身都长着毛。”[1]而吉尔伽美什自从被神创造出来,“诸大神使吉尔伽美什姿容秀逸,他有九指尺的宽胸,十一步尺的身材!他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他的身形如同野牛一般……”[2]这里,主要英雄乌古斯和吉尔伽美什都具有神异的相貌,只是乌古斯按人的标准描写,但更多些神的异貌;吉尔伽美什按神的标准创造,但更具有人的秉性。无论神的成分多,还是人的因素占的比例大,英雄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威猛强壮、孔武有力。   二、怪兽的降伏   在《乌古斯传》中,“有一头大独角兽,它吃掉许多人畜,是头十分凶恶的野兽。”[3]几经周旋,凭借着超人的勇气和智慧,乌古斯终于用长矛刺死了独角兽,为民除去了一大祸患。无独有偶,在《吉尔伽美什》中,也出现了守护杉树林的恶魔芬巴巴,而“芬巴巴的吼叫就是洪水,他嘴一张就是烈火,他吐一口气就置人于死地”。[4]为了把人间地狱般的杉树林变成人们的财富宝地,吉尔伽美什决定远征。   三、崇高的两极   在《乌古斯传》中,英雄主义豪情变成了血腥杀戮,在与力量强大的乌鲁木可汗的较量中,“亦得勒河水好似流着鲜红的丹砂。乌古斯可汗向营帐里带回了无数的无生命战利品和有生命战利品”。[5]虽然,为了部落的发展,乌古斯可汗凭借着坚强的性格用暴力征服了气势逼人的对手,但是被血染红的战场恰恰暴露了史诗中英雄主义残酷的一面。在《吉尔伽美什》中,“吉尔伽美什不给父亲们保留儿子,日日夜夜,他的残暴从不敛息”。[6]为了建造坚固雄伟的乌鲁克城,可以说,每一层基石、每一块城砖都浸染着人民的血汗,耗尽了财物,失去了亲人,乌鲁克城民怨声载道。   四、爱情的降临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自身的繁衍为前提的,婚姻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实现延续的形式,也是英雄必经的成年仪式。在《乌古斯传》中,成年的乌古斯向苍天祈祷,表述了自己的愿望,随之天降蓝光美女,乌古斯遂与天赐美妻共结连理。对爱情的欣然接受使乌古斯再次尝到爱情的喜悦,偶然邂逅的美貌的树洞姑娘也成了乌古斯的新娘。美满的婚姻生活使乌古斯家族人丁兴旺,伴随着日、月、星、天、山、海六子的降生,如日中天的乌古斯部落繁荣鼎盛。   吉尔伽美什远没有乌古斯幸运,与神女伊什妲尔的良缘眼见即将实现,可她用美貌和财富描绘出的幸福美景却没有打动英雄的心,吉尔伽美什在历数了伊什妲尔的恶德之后,断然拒绝了神女的求婚。对爱情的轻蔑拒绝给吉尔伽美什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作为违抗天意的惩罚,神女先是让神牛降临、涂炭生灵,接着又使吉尔伽美什的挚友恩启都无奈离世,这一切遭遇使吉尔伽美什陷入深深的思索中不能自拔。   五、老年的追寻   拥有广袤的疆土、富饶的牧场且儿孙满堂的老乌古斯在年迈之际道出自己的心声:“在上天面前我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如今要把国家向你们移交。”[7]老乌古斯自豪的言语中充满欣慰,一生戎马征战载着年轻时的梦想,到了老年终于有了收获,英雄的继承者定然不会辜负父辈的希望,让得之不易的理想之国消失。对生活寄予无限美好的希望是乌古斯老年的追寻目标,同时也是古代维吾尔先民乐观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   与乌古斯不同,为了使人类避免死亡,解开生死之间的秘密,吉尔伽美什沉醉在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中,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和探寻。虽然不死草药的得而复失并没有告诉我们确切的答案,但老吉尔伽美什锲而不舍的追寻却时时激励着后人。可以说,乌古斯和吉尔伽美什有着一致的老年追寻,即在对待生死问题的行动上,无论是乌古斯超越死亡的放达,还是吉尔伽美什追求永生的豪情,英雄们有着共同的实现方式,那就是用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进取确证寻求的最终目标。   二者相似形式要素的比较   外在形态离不开对具体物象的摹写,因此形式要素是内容要素的外化,是一定直观性、具体性的社会化集体表象的体现。在《乌古斯传》与《吉尔伽美什》中,降伏怪兽的活动都发生在茂密的树林中,都出现了神妻,都频繁使用了一些数词,都穿插了隐喻的梦境,都有重复的章节安排,如果说二者相似的内容要素属于故事情节安排的需要,那么上述树林、神妻、象数、梦喻、重复,这些相似的形式要素则更值得我们深思。   一、树林   在《乌古斯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就在那片森林里,有一头独角兽,常常吃掉马匹、人民”。[8]在《吉尔伽美什》中也有类似描述,“为了把那杉林守护,恩利尔让他形成人间的恐怖”。[9]为什么怪兽的栖居地一致选择了茂密的树林?   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物产丰富的森林是人类狩猎采集的主要场所,也是人类躲避灾害的避难所。因此,森林之神自古以来一直是人类敬畏的神灵,甚至普通的树木都被先民视为“天梯”、“天柱”和“神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分工的出现,人们渐渐远离了原始的森林家园,但作为一种意识积淀,森林意趣却永远地留存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对葱茏茂盛树林的敬拜,不仅寄托着人类的远古梦想,而且还暗藏着人类对神秘黑暗的畏惧。   二、神妻   凡间的女子无法匹配英俊神武的英雄,于是,两部史诗中同时出现了神妻,而来自光明和黑暗的两种神妻则造就了乌古斯与吉尔伽美什不同的人生命运。在《乌古斯传》中,乌古斯的第一个妻子是天降的蓝光美女, 而向吉尔伽美什求婚的伊什妲尔却来自阴暗的杉树林,长久地被芬巴巴幽禁在杉林深处,缺少了光明的净化,她的性格因此变得乖戾复杂。   虽然伊什妲尔与蓝光美女有着共同的神的身份,即伊什妲尔是天神阿努之女,蓝光美女是天帝腾格里的降福,但她们却有着相异的属性。比阳光和月光还夺目的蓝光是人们心底的光明之神,它象征着纯美、圣洁,它是善与美的化身;而居住在没有光的杉林深处的伊什妲尔则在黑暗的国度里学会了用恶行败坏人们的美德。当然,不管是对光明爱情的接受,还是对黑暗爱情的拒绝,英雄们的选择都顺应了人民崇尚光明的心声。   三、象数   数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英雄史诗中作为结构的形式要素亦反复出现。在《乌古斯传》中,我们看到数字“四十”频频出现,如乌古斯出生“四十天后,他长大了”。[10]树洞姑娘喜得贵子,“乌古斯可汗大摆筵席,邀请四方百姓参加。并让人打制了四十张桌子和四十条凳子”。[11]此外,文中还出现了“四十庹长的一根木杆”,“宴席吃了四十个昼夜”等。这里的“四十”显然已经脱离了具体数值的范畴,具有了抽象的内涵,它可以形容时间长久,可象征喜庆隆重,可代表盛大繁多,亦可表现事物的平直纤长。   而在《吉尔伽美什》中,我们发现人们情有独钟的数字“七”频频现身。例如“七贤”、“六天七夜”、“七杯烈酒”、“七身锁子甲”、“一口气跑出七比尔”、“七个孩子的母亲”、“在七个地方”、“第七天船已竣工”、“第七天洪水和风暴终于败北”等。显然,“七”的应用范围比“四十”还要广泛,时空延展、数量多少、距离长短都被它囊括在内,“这里的‘七’是作为极限数而具有神圣性质的,它的原型意义近似于‘无限大’”。[12]   四、梦喻   如果说数字的意象内涵为史诗平添一抹神秘色彩的话,那么史诗中对梦境的隐喻则使这神秘的隐义变得更加迷离。作为一种复杂而又微妙的心理现象,梦最容易与超自然、超现实的神秘主义发生联系。在《乌古斯传》中,乌古斯可汗身边一位占梦的先知“一天,他在梦中梦见一只金弓和三支银箭。金弓从日出之方伸向日落之方,三支银箭向黑夜的方向射去”。[13]当关系着国运兴衰的梦境被指为天意神授时,梦中的隐喻无疑具有了重大的意义。显然,先知梦中的弓箭已不再指向具体的狩猎武器,而是象征着可汗的权力和威严。   在《吉尔伽美什》中,几乎所有的大事都是通过梦喻完成的。在梦中,神示吉尔伽美什将会与恩启都结为挚友;神示吉尔伽美什将会战胜强大的芬巴巴;神示恩启都将会面临死亡;按照梦中神示,吉尔伽美什开始追寻永恒的生命。围绕着梦和圆梦,吉尔伽美什在神秘力量的佑助下一次次安然脱险。   五、重复   英雄史诗是在民间口头流传基础上形成的叙事文学,口头话语是可以直接参与交流和分享经验的。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一旦被理智精确的概念取代,文字的权威挤占了口头叙事的情感,当被规范的思想被迫与形式重组以便符合文字创作的需要时,抽象机械的思想与随意灵活的形式便发生了分离。要想让史诗获得形式和内容的完整与相互渗透,唯一的途径就是重复。   在《乌古斯传》短短的诗篇中,我们找到许多重复的表述,比如乌古斯对两位妻子的迎娶几乎是一句话说了两遍,在乌古斯的征战篇中我们也可找到许多相似的句子。而在《吉尔伽美什》中,大量不厌其烦的重复叙述几乎占了史诗近一半的篇章。是什么原因使两部史诗都偏好重复的叙事形式呢?“因为冗赘是口语思维和表述的特点,……它在深层意义上对思维和表述更为自然。”[14]由于一遍遍重复,史诗的叙事结构变得丰满,在轻松的阅读与回顾中,我们把一点点添加的内容聚合成一个整体,在脑海间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图景。   结 语   在《乌古斯传》与《吉尔伽美什》中,二者相似的内容要素与相似的形式要素围绕着原始类化意象,彼此交融互渗、互为整体。正是有了对森林恐惧的怪兽情结,才会有威猛强壮、孔武有力的英雄征服怪兽;正是由于英雄人的秉性远远大于神性,才会出现为民除害、残暴冷酷的崇高的两极性格;同是神妻,正是因为顺应了人民崇尚光明的心声,才会有接受光明爱情、拒绝黑暗爱情的行为;正是有了对死的放达和对生的激情,才会有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进取;正是有了近似于“无限大”的神圣而特殊的象数频繁地使用,英雄史诗的宏大才得以展现;正是神秘的梦喻出现,史诗中的英雄才实现了神与人的交流,平凡的事物才被笼罩上神秘色彩;正是一遍遍重复地吟唱,史诗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才得以聚合和凸显。   基金项目:2012教育部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12XJJC850008;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项目批准号:10&ZD068;2011年新疆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XJU-SRT-11002。   参考文献:   [1][5][8][13]秀库尔,郝关中.《乌古斯传》译注[J].新疆大学学报,1978,(01):50,52,50,53-54.   [2][4][6][9]赵乐甡译.世界第一部史诗——吉尔伽美什[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16,36,16,37.   [3][7][10][11]耿世民译.乌古斯可汗的传说[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15,28,15,18-19.   [12]叶舒宪.原型数字“七”之谜——兼谈原型研究对比较文学的启示[J].外国文学评论,1990,(01):30.   [14]瓦尔特·翁著.张海洋译.基于口传的思维和表述特点[J].民族文学研究(增刊),2000:20.

  史诗中的相似要素与原始的类化意象黏合成一个混合整体,沉淀在人类集体记忆深处的原始类化意象有很强的稳定性,而史诗流传的稳定性则得益于根植在史诗系统深处的相似要素的稳定。相似要素所处的层次越深,史诗抵抗变异的稳定性就越强。对相似要素的分离与认识为我们再现和模拟原始文化背景,理解史诗的流传与变异无疑具有很大帮助。   二者相似内容要素的比较   由于类化意象始终离不开主体的“意”和客体的“象”的结合,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笔者对《乌古斯传》与《吉尔伽美什》中的主要意象做了比较,发现二者竟然存在着相似的内容要素,即英雄们都具有神异的相貌,都降伏了怪兽,都具有崇高的两极性格、都经历了爱情的降临,都完成了老年的追寻。按英雄人生历程的线性叙述,笔者决定对每一内容要素逐个探因。   一、神异的相貌   在《乌古斯传》中,乌古斯“腿长得像牛腿,腰像狼腰,脊背像黑貂的,胸脯像熊的,全身都长着毛。”[1]而吉尔伽美什自从被神创造出来,“诸大神使吉尔伽美什姿容秀逸,他有九指尺的宽胸,十一步尺的身材!他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他的身形如同野牛一般……”[2]这里,主要英雄乌古斯和吉尔伽美什都具有神异的相貌,只是乌古斯按人的标准描写,但更多些神的异貌;吉尔伽美什按神的标准创造,但更具有人的秉性。无论神的成分多,还是人的因素占的比例大,英雄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威猛强壮、孔武有力。   二、怪兽的降伏   在《乌古斯传》中,“有一头大独角兽,它吃掉许多人畜,是头十分凶恶的野兽。”[3]几经周旋,凭借着超人的勇气和智慧,乌古斯终于用长矛刺死了独角兽,为民除去了一大祸患。无独有偶,在《吉尔伽美什》中,也出现了守护杉树林的恶魔芬巴巴,而“芬巴巴的吼叫就是洪水,他嘴一张就是烈火,他吐一口气就置人于死地”。[4]为了把人间地狱般的杉树林变成人们的财富宝地,吉尔伽美什决定远征。   三、崇高的两极   在《乌古斯传》中,英雄主义豪情变成了血腥杀戮,在与力量强大的乌鲁木可汗的较量中,“亦得勒河水好似流着鲜红的丹砂。乌古斯可汗向营帐里带回了无数的无生命战利品和有生命战利品”。[5]虽然,为了部落的发展,乌古斯可汗凭借着坚强的性格用暴力征服了气势逼人的对手,但是被血染红的战场恰恰暴露了史诗中英雄主义残酷的一面。在《吉尔伽美什》中,“吉尔伽美什不给父亲们保留儿子,日日夜夜,他的残暴从不敛息”。[6]为了建造坚固雄伟的乌鲁克城,可以说,每一层基石、每一块城砖都浸染着人民的血汗,耗尽了财物,失去了亲人,乌鲁克城民怨声载道。   四、爱情的降临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自身的繁衍为前提的,婚姻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实现延续的形式,也是英雄必经的成年仪式。在《乌古斯传》中,成年的乌古斯向苍天祈祷,表述了自己的愿望,随之天降蓝光美女,乌古斯遂与天赐美妻共结连理。对爱情的欣然接受使乌古斯再次尝到爱情的喜悦,偶然邂逅的美貌的树洞姑娘也成了乌古斯的新娘。美满的婚姻生活使乌古斯家族人丁兴旺,伴随着日、月、星、天、山、海六子的降生,如日中天的乌古斯部落繁荣鼎盛。   吉尔伽美什远没有乌古斯幸运,与神女伊什妲尔的良缘眼见即将实现,可她用美貌和财富描绘出的幸福美景却没有打动英雄的心,吉尔伽美什在历数了伊什妲尔的恶德之后,断然拒绝了神女的求婚。对爱情的轻蔑拒绝给吉尔伽美什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作为违抗天意的惩罚,神女先是让神牛降临、涂炭生灵,接着又使吉尔伽美什的挚友恩启都无奈离世,这一切遭遇使吉尔伽美什陷入深深的思索中不能自拔。   五、老年的追寻   拥有广袤的疆土、富饶的牧场且儿孙满堂的老乌古斯在年迈之际道出自己的心声:“在上天面前我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如今要把国家向你们移交。”[7]老乌古斯自豪的言语中充满欣慰,一生戎马征战载着年轻时的梦想,到了老年终于有了收获,英雄的继承者定然不会辜负父辈的希望,让得之不易的理想之国消失。对生活寄予无限美好的希望是乌古斯老年的追寻目标,同时也是古代维吾尔先民乐观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   与乌古斯不同,为了使人类避免死亡,解开生死之间的秘密,吉尔伽美什沉醉在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中,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和探寻。虽然不死草药的得而复失并没有告诉我们确切的答案,但老吉尔伽美什锲而不舍的追寻却时时激励着后人。可以说,乌古斯和吉尔伽美什有着一致的老年追寻,即在对待生死问题的行动上,无论是乌古斯超越死亡的放达,还是吉尔伽美什追求永生的豪情,英雄们有着共同的实现方式,那就是用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进取确证寻求的最终目标。   二者相似形式要素的比较   外在形态离不开对具体物象的摹写,因此形式要素是内容要素的外化,是一定直观性、具体性的社会化集体表象的体现。在《乌古斯传》与《吉尔伽美什》中,降伏怪兽的活动都发生在茂密的树林中,都出现了神妻,都频繁使用了一些数词,都穿插了隐喻的梦境,都有重复的章节安排,如果说二者相似的内容要素属于故事情节安排的需要,那么上述树林、神妻、象数、梦喻、重复,这些相似的形式要素则更值得我们深思。   一、树林   在《乌古斯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就在那片森林里,有一头独角兽,常常吃掉马匹、人民”。[8]在《吉尔伽美什》中也有类似描述,“为了把那杉林守护,恩利尔让他形成人间的恐怖”。[9]为什么怪兽的栖居地一致选择了茂密的树林?   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物产丰富的森林是人类狩猎采集的主要场所,也是人类躲避灾害的避难所。因此,森林之神自古以来一直是人类敬畏的神灵,甚至普通的树木都被先民视为“天梯”、“天柱”和“神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分工的出现,人们渐渐远离了原始的森林家园,但作为一种意识积淀,森林意趣却永远地留存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对葱茏茂盛树林的敬拜,不仅寄托着人类的远古梦想,而且还暗藏着人类对神秘黑暗的畏惧。   二、神妻   凡间的女子无法匹配英俊神武的英雄,于是,两部史诗中同时出现了神妻,而来自光明和黑暗的两种神妻则造就了乌古斯与吉尔伽美什不同的人生命运。在《乌古斯传》中,乌古斯的第一个妻子是天降的蓝光美女, 而向吉尔伽美什求婚的伊什妲尔却来自阴暗的杉树林,长久地被芬巴巴幽禁在杉林深处,缺少了光明的净化,她的性格因此变得乖戾复杂。   虽然伊什妲尔与蓝光美女有着共同的神的身份,即伊什妲尔是天神阿努之女,蓝光美女是天帝腾格里的降福,但她们却有着相异的属性。比阳光和月光还夺目的蓝光是人们心底的光明之神,它象征着纯美、圣洁,它是善与美的化身;而居住在没有光的杉林深处的伊什妲尔则在黑暗的国度里学会了用恶行败坏人们的美德。当然,不管是对光明爱情的接受,还是对黑暗爱情的拒绝,英雄们的选择都顺应了人民崇尚光明的心声。   三、象数   数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英雄史诗中作为结构的形式要素亦反复出现。在《乌古斯传》中,我们看到数字“四十”频频出现,如乌古斯出生“四十天后,他长大了”。[10]树洞姑娘喜得贵子,“乌古斯可汗大摆筵席,邀请四方百姓参加。并让人打制了四十张桌子和四十条凳子”。[11]此外,文中还出现了“四十庹长的一根木杆”,“宴席吃了四十个昼夜”等。这里的“四十”显然已经脱离了具体数值的范畴,具有了抽象的内涵,它可以形容时间长久,可象征喜庆隆重,可代表盛大繁多,亦可表现事物的平直纤长。   而在《吉尔伽美什》中,我们发现人们情有独钟的数字“七”频频现身。例如“七贤”、“六天七夜”、“七杯烈酒”、“七身锁子甲”、“一口气跑出七比尔”、“七个孩子的母亲”、“在七个地方”、“第七天船已竣工”、“第七天洪水和风暴终于败北”等。显然,“七”的应用范围比“四十”还要广泛,时空延展、数量多少、距离长短都被它囊括在内,“这里的‘七’是作为极限数而具有神圣性质的,它的原型意义近似于‘无限大’”。[12]   四、梦喻   如果说数字的意象内涵为史诗平添一抹神秘色彩的话,那么史诗中对梦境的隐喻则使这神秘的隐义变得更加迷离。作为一种复杂而又微妙的心理现象,梦最容易与超自然、超现实的神秘主义发生联系。在《乌古斯传》中,乌古斯可汗身边一位占梦的先知“一天,他在梦中梦见一只金弓和三支银箭。金弓从日出之方伸向日落之方,三支银箭向黑夜的方向射去”。[13]当关系着国运兴衰的梦境被指为天意神授时,梦中的隐喻无疑具有了重大的意义。显然,先知梦中的弓箭已不再指向具体的狩猎武器,而是象征着可汗的权力和威严。   在《吉尔伽美什》中,几乎所有的大事都是通过梦喻完成的。在梦中,神示吉尔伽美什将会与恩启都结为挚友;神示吉尔伽美什将会战胜强大的芬巴巴;神示恩启都将会面临死亡;按照梦中神示,吉尔伽美什开始追寻永恒的生命。围绕着梦和圆梦,吉尔伽美什在神秘力量的佑助下一次次安然脱险。   五、重复   英雄史诗是在民间口头流传基础上形成的叙事文学,口头话语是可以直接参与交流和分享经验的。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一旦被理智精确的概念取代,文字的权威挤占了口头叙事的情感,当被规范的思想被迫与形式重组以便符合文字创作的需要时,抽象机械的思想与随意灵活的形式便发生了分离。要想让史诗获得形式和内容的完整与相互渗透,唯一的途径就是重复。   在《乌古斯传》短短的诗篇中,我们找到许多重复的表述,比如乌古斯对两位妻子的迎娶几乎是一句话说了两遍,在乌古斯的征战篇中我们也可找到许多相似的句子。而在《吉尔伽美什》中,大量不厌其烦的重复叙述几乎占了史诗近一半的篇章。是什么原因使两部史诗都偏好重复的叙事形式呢?“因为冗赘是口语思维和表述的特点,……它在深层意义上对思维和表述更为自然。”[14]由于一遍遍重复,史诗的叙事结构变得丰满,在轻松的阅读与回顾中,我们把一点点添加的内容聚合成一个整体,在脑海间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图景。   结 语   在《乌古斯传》与《吉尔伽美什》中,二者相似的内容要素与相似的形式要素围绕着原始类化意象,彼此交融互渗、互为整体。正是有了对森林恐惧的怪兽情结,才会有威猛强壮、孔武有力的英雄征服怪兽;正是由于英雄人的秉性远远大于神性,才会出现为民除害、残暴冷酷的崇高的两极性格;同是神妻,正是因为顺应了人民崇尚光明的心声,才会有接受光明爱情、拒绝黑暗爱情的行为;正是有了对死的放达和对生的激情,才会有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进取;正是有了近似于“无限大”的神圣而特殊的象数频繁地使用,英雄史诗的宏大才得以展现;正是神秘的梦喻出现,史诗中的英雄才实现了神与人的交流,平凡的事物才被笼罩上神秘色彩;正是一遍遍重复地吟唱,史诗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才得以聚合和凸显。   基金项目:2012教育部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12XJJC850008;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项目批准号:10&ZD068;2011年新疆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XJU-SRT-11002。   参考文献:   [1][5][8][13]秀库尔,郝关中.《乌古斯传》译注[J].新疆大学学报,1978,(01):50,52,50,53-54.   [2][4][6][9]赵乐甡译.世界第一部史诗——吉尔伽美什[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16,36,16,37.   [3][7][10][11]耿世民译.乌古斯可汗的传说[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15,28,15,18-19.   [12]叶舒宪.原型数字“七”之谜——兼谈原型研究对比较文学的启示[J].外国文学评论,1990,(01):30.   [14]瓦尔特·翁著.张海洋译.基于口传的思维和表述特点[J].民族文学研究(增刊),2000:20.


相关内容

  • 重写东亚人类迁徙史
  • 博客首页 排行榜 点播单(0) 欢迎使用最酷最火沟通工具-新浪微博 注册 帮助 博文综合 博文 博主 图片 音乐 视频 播主 论坛 新浪吧 圈子 光速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inoid[订阅]光速博客 相册 音乐 播客 个人中心 首页博文收藏博客圈字体大小:大中 ...

  • 世界语系谱图
  • 世界语系谱图[参考] 语系  + - 世界语系 o + - 汉藏语系   汉语族 + - 藏缅语族  + - 喜马拉雅语支 (Himalayish languages)   Mahakiranti languages 藏语群 (Tibeto-Kanauri languages)  + ...

  • 古希腊文明
  • 古希腊罗马文学 古希腊.罗马文学不仅在上古文学中是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而且在整个人类文化史上都有着深刻的影响.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这种影响,认为希腊文学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些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古希腊.罗马文学是在奴隶制基础上产生的,恩格斯说:& ...

  •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与挑战
  • 作者:张恒龙谢章福 俄罗斯研究 2014年08期 引言及文献回顾 本文开展的研究,旨在回应学术界关于上海合作组织是否需要将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其建设目标继续推进的争论.为此,我们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具有内生性的假定下,通过二元响应模型,实证检验上合组织成员之间是否具备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基础:同时 ...

  • 世界河流排名(按长度计算)
  • 世界河流排名(按长度计算): 1.** 尼罗河 2.** 亚马逊河 3. 4. 5. 6. 7. 8. 9. 长江 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 河流名称 长度(km) 6,650 6,400 6,300 6,275 流域面积(km²) 3,349,000 6,915,000 1,800,000 2,980 ...

  • 幻想水浒传2攻略
  • 幻想水浒传2攻略 回到[根据地],先去餐厅,武柯姆向海遥挑战厨艺,比赛中要考虑各评委的口味,打赢后得到『番茄汤的菜谱』.回到大厅,众人商议先休息一下.回房间,见到比丽佳. 与此同时,皇都[路路若由],卢卡对奇巴显然不满,这时王国军军师莱昂西尔巴巴古献策. 根据地]的大厅,维克多商议去[妙芝]调查,来 ...

  • [另一半中国史]:中国少数民族历史脉络图
  •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脉络图(高洪雷---另一半中国史) 一.              荤粥(远古及夏)---鬼方(商 前1600-1046)---猃狁(西          周前1046-771)---戎狄---匈奴(战国)---北匈奴.南匈奴(西汉) ?  北匈奴---欧洲匈奴帝国(4世纪)---融 ...

  • 第三讲古罗马文明
  • 第三讲 古罗马文明 导入: 古希腊文明给世人的是精神,罗马展示给世人的是行动.罗马人对希腊人的征服,开启了希腊精神征服地中海的时代,把希腊精神转换出成罗马的政治统治形式. 一.古罗马简史概述 1.古罗马文明起源于意大利中部台伯河入海处.相传古罗马城建于公元前753年,后来逐渐强大,征服了周围其他地区 ...

  • 小说中的萨满神话
  • 萨满文化对现当代东北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现当代东北文学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早已昭示这一事实.在学术研究领域,学者们也已作出论断,如逢增煜在1995年提出"(萨满教)对东北作家的心理意识产生深刻影响与浸润,并进而凝聚.积淀在他们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中."闫秋红在2006年进一 ...